2024年高三地理一輪復習精講精練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_第1頁
2024年高三地理一輪復習精講精練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_第2頁
2024年高三地理一輪復習精講精練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_第3頁
2024年高三地理一輪復習精講精練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_第4頁
2024年高三地理一輪復習精講精練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11講:海水的溫度和鹽度[考綱要求]海水的性質和運動:海洋表層平均鹽度、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知識講解]一、海水的溫度和鹽度1、地球上的海洋〔1〕地球的水庫:平均深度3800千米,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淡水中冰川水、地下淡水最多。人類生活用水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水循環(huán)——大氣中的水源和陸地水的來源內陸循環(huán)內陸循環(huán)海陸間循環(huán)海上內循環(huán)海上內循環(huán):占水循環(huán)水量的90%;海陸間循環(huán):與人類關系最密切,以徑流注入大海。內陸循環(huán):水汽主要為蒸發(fā)與蒸騰,注入內流河與內陸湖。海陸間水循環(huán),有三個要點需要注意:一是水循環(huán)的場所,即天空和地面、地上和地下、海洋與陸地之間;二是水循環(huán)的過程和環(huán)節(jié),包括蒸發(fā)→氣流→輸送→凝結→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通過這些把三種形態(tài)的水體連接成為一個相互交換和轉化的動態(tài)系統(tǒng),其中蒸發(fā)與降水、水汽輸送與徑流輸送作用更加明顯;三是水循環(huán)的能源,即蒸發(fā)、水汽輸送、凝結等環(huán)節(jié)是太陽輻射的結果;降水、地表徑流等環(huán)節(jié)是地球重力作用的結果。水循環(huán)的作用與意義:是維護了全球水量平衡〔通過水循環(huán)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把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有機地聯(lián)系成為一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水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一是使淡水資源不斷更換。二是在地球各個圈層之間、海陸之間實現(xiàn)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三是影響全球的氣候和生態(tài),雕塑地表形態(tài)。如:海洋→陸地的水汽輸送量=陸地→海洋的地表徑流量+地下徑流量;海洋水數(shù)量不變:海洋上降水量=海洋上的蒸發(fā)量+來自陸地的徑流量;陸地水數(shù)量不變:陸地上的降不量=陸地上的蒸發(fā)量+陸地上的徑流量。可以看出: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其循環(huán)更新的速度也是有限的,因此在運用水資源時要做到:合理運用,不能超過水的更新數(shù)量;保護水質,免受污染?!?〕海洋是大氣的主要熱源:地球外表的71%是海洋海岸帶陸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強烈的地區(qū),海水運動塑造海岸地形、引起海岸變遷,影響沿海沉積物的搬運和泥沙沉積,入海河流的泥沙沉積形成三角洲和沖積平原。海岸帶人類活動對海岸帶的影響:港口、養(yǎng)殖、捕撈、排污。2、海水溫度海水熱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陽輻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發(fā)。收支根本平衡,但不同季節(jié),各個海區(qū)收支并不平衡,低緯度海區(qū)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緯度海區(qū)支出大于收入〔1〕海水溫度的分布規(guī)律:同一海區(qū),不同季節(jié)夏季〔水溫高〕冬季〔水溫低〕水平分布規(guī)律同一季節(jié),不同海區(qū)高緯〔水溫低〕低緯〔水溫高〕同一緯度暖流流經〔水溫高〕寒流流過〔水溫低〕垂直分布規(guī)律:從表層到深層,水溫漸低,1000米以下幾乎無變化。〔2〕海水對大氣溫度的調節(jié)作用:海水的溫度變化比陸地溫度變化小;海洋上空的氣溫變化比陸地上空慢。原因:海水熱容>陸地>空氣3、海水鹽度:單位質量〔100克〕海水中所含鹽類物質〔氯化鈉和氯化鎂〕的質量。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為3.5%〔1〕影響海水鹽度的主要因素:①氣候因素——海水鹽度的上下主要取決于氣候因素,即降水量與蒸發(fā)量的關系。降水量大于蒸發(fā)量,鹽度較低,反之較高。②洋流因素——同一緯度海區(qū),有暖流經過鹽度偏高;寒流經過鹽度偏低。③河流徑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匯入的海區(qū),鹽度偏低。另外,高緯度海區(qū)結、融冰量的大小〔有結冰現(xiàn)象發(fā)生的海區(qū),鹽度偏高;有融冰現(xiàn)象發(fā)生的海區(qū),鹽度偏低〕、海區(qū)的封閉度〔海區(qū)封閉度越強,鹽度會趨于更高或更低〕、與附近海區(qū)海水的交換量等也能影響到海水的鹽度上下。各個因素具有時空不同的變化,因此海水的鹽度上下也具有時空的差異。分析影響海水鹽度因素的方法:①同一緯度海區(qū),主要考慮各海區(qū)降水量與蒸發(fā)量的關系②不同緯度海區(qū),主要考慮寒、暖流的影響;其次近岸海區(qū)河流徑流注入量的大?。桓呔暥群^(qū)還要考慮結、融冰的情況。最高海區(qū):紅海位于副熱帶,降水稀少、蒸發(fā)旺盛、陸上流入淡水少與外洋相通的水域狹窄,達4.1%最低海區(qū):波羅的海。原因:溫帶海洋性氣候,河流有大量淡水匯入;緯度較高,蒸發(fā)小、與外洋相通的水域狹窄。不超過1%〔2〕規(guī)律: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qū)分別向兩側的高緯度和低緯度遞減。①副熱帶海區(qū)鹽度最高的原因:氣溫高,蒸發(fā)大;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沉氣流為主,降水少。②赤道海區(qū)鹽度較低的原因:赤道低氣壓控制,蒸發(fā)量大,但降水量更大。③高緯度海區(qū)鹽度低的原因:氣溫低,蒸發(fā)量?。粶貛Ф嘤陰?,多河流水注入。④60°N比60°S海區(qū)鹽度低的原因:北半球陸地面積大,河流水注入多。[能力訓練]以以下列圖是北半球海洋熱量收支分布曲線圖。讀圖答復1-3題。1.關于海洋熱量收入與支出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 A.熱量凈收入從低緯度海區(qū)到高緯度海區(qū)逐漸減少 B.各緯度海區(qū)的熱量收支根本平衡 C.赤道海區(qū)熱量收人最多,極地海區(qū)熱量支出最多 D.海洋熱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陽輻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發(fā)耗熱2.有關海洋表層溫度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 A.暖流流經海區(qū)的水溫均高于寒流流經海區(qū) B.洋流可減小高、低緯度海區(qū)之間的水溫差異 C.熱量輻射是各緯度海區(qū)之間熱量交換的主要方式 D.水溫的年變化幅度近岸海區(qū)大于同緯度大洋中部3.近年來,我國南方局部沿海地區(qū)適當擴大紅樹林面積的主要目的是 〔〕 A.為過往船只提供避風場所 B.阻擋海浪侵蝕海岸 C.保持生物多樣性 D.增加用材林4.關于水循環(huán)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從數(shù)量上看,水資源的更新主要靠海上內循環(huán)B陸地循環(huán)對陸地水補給量很少,因此對各地影響和意義都很小C從改善小氣候的角度看,加強陸地循環(huán)比海南間循環(huán)更重要D參與海陸間循環(huán)的地區(qū),不一定參與陸地循環(huán)讀海陸分布示意圖,答復5—6題:5.圖中〔1〕〔2〕〔3〕〔4〕四點海面鹽度比較A〔1〕>〔2〕B〔2〕>〔3〕C〔3〕>〔4〕D〔4〕>〔1〕6.圖中〔1〕處附近是世界性的大漁場,在此交匯的洋流是A墨西哥灣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B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丙①丙①?、堍诩注垡褼北太平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亞寒流讀以以下列圖,答復7~14題7.假設此圖表示熱力環(huán)流,那么 〔〕 A.甲處氣溫比乙處低 B.甲處氣壓比乙處高C.丙處氣壓比甲處低 D.丙處氣壓比丁處低8.假設此圖代表“三圈環(huán)流〞中的中緯環(huán)流圖,那么 〔〕 A.甲是副熱帶高氣壓 B.乙處多鋒面雨 C.甲處為極鋒D.乙處有熱力原因形成的高氣壓帶9.假設此圖代表海陸間循環(huán),那么〔〕 A.甲處是陸地,乙處是海洋 B.乙處的降水量小于蒸發(fā)量 C.③代表徑流輸送D.④代表地表蒸發(fā)和植物蒸騰10.假設此圖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環(huán)流,那么〔〕 A.該地為北太平洋溫帶、副熱帶海域 B.②代表秘魯寒流 C.丙處有大漁場 D.④代表千島寒流11.假設此圖為地質循環(huán)示意圖,甲為巖漿,乙為變質巖,那么 〔〕 A.丁代表巖漿巖 B.丙代表沉積巖 C.②代表變質作用 D.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12.假設此圖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甲為環(huán)境,那么〔〕 A.丁為生產者 B.乙為分解者 C.④為有機分子 D.①為礦物質養(yǎng)分13.假設此圖為濱海地區(qū)海陸風模式圖,甲為陸地,乙是海洋,那么圖中所示情況是 〔〕 A.①白天的海風 B.③夜里的陸風 C.甲處為白天低壓 D.①氣流較③氣流濕潤14.假設此圖為北印度洋的大洋環(huán)流圖,那么 〔〕 A.加爾各答吹東北風 B.開普敦進入多雨季節(jié) C.我國主要受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D.亞歐大陸等溫線向南突出15、以下屬于海陸間大循環(huán)中水汽輸送環(huán)節(jié)的是:A、冬季風南下B、錢塘江水入海C、臺風登陸寧波D、高山冰川融化16.有關海水溫度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由低緯向高緯遞減B.由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qū)分別向兩側的高緯和低緯遞減C.海水水溫隨深度增加勻速遞減D.各個海區(qū)的水溫一般不隨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17.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大氣的主要熱源是陸地不是海洋B.海洋和大氣之間不存在物質和能量交換c、海洋是大氣中水汽的主要來源 D.海洋水量占地球水量的90%18.關于海岸帶的正確表達是A.海岸帶是溫暖濕潤的 B.海水運動是塑造海底地形的重要因素C.人類活動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海岸帶的海陸相互作用D.海岸帶就是濱海平原讀海洋熱量收支隨緯度的變化圖,答復19-20題19.據圖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曲線A表示海水熱量的支出B.曲線B表示海水熱量的收入C.C區(qū)域表示海水熱量的虧損,D區(qū)域表示海水熱量的盈余D.C區(qū)域表示海水熱量的盈余,D區(qū)域表示海水熱量的虧損20.據圖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①海水熱量的收入主要來自太陽輻射的熱量②海水熱量的支出主要是洋流帶走的熱量③一年中的不同季節(jié),各個海區(qū)的熱量收支并不平衡④一年中,世界海洋熱量的收支是不平衡的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1、讀“太平洋1700w附近某觀測站水溫隨深度而變化的曲線圖〞,其中正確的選項是A.曲線AB.曲線BC.曲線CD.曲線D22.(圖2)是海洋外表鹽度隨緯度分布的曲線圖,其中正確的選項是A.曲線AB.曲線BC.曲線CD.曲線D23.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海水中主要的鹽類物質是NaCl和CaCl2B.世界海洋的平均鹽度約為3%C.水溫高的海域鹽度也高D、海水對大氣溫度起調節(jié)作用24.讀海洋表層鹽度、溫度隨緯度變化示意圖,答復:(1)圖中曲線①表示,曲線②表示。(2)60°S處海水溫度約為度,世界大洋平均鹽度為。(3)分析以下幾處鹽度上下的原因:赤道附近較低的原因。副熱帶海區(qū)最高的原因,60°N處鹽度比60°S處低的原因。(4)世界大洋鹽度最高海區(qū)是,主要原因是。世界大洋鹽度最低海區(qū)是,主要原因是。[能力訓練答案]1、AD2、BD3、BC4、C5、C6、A7、C8、D9、C10、C11、C12、B13、C14、B15、C16、A17、C18、C19、D20、A21、A22、D23、D24.(1)鹽度隨緯度變化的曲線溫度隨緯度變化的曲線(2)03.5%(3)常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降水豐沛,降水量大于蒸發(fā)量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少,降水量小于蒸發(fā)量大陸面積廣闊,有大量的陸上淡水匯人稀釋(4)紅海位于副熱帶,從陸上流人的淡水很少,蒸發(fā)又強烈波羅的海陸上有大量淡水匯入,蒸發(fā)又少第12講海水的運動[考綱要求]洋流。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知識講解]1、海水運動形式波浪:風浪是最常見的一種波浪;海嘯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fā)或風暴引起的巨浪,破壞力極大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發(fā)生的周期性漲落現(xiàn)象,通常一天觀察到兩次,白天稱為潮、夜晚為汐。杭州灣為三角形海灣,口小內大,夏秋季節(jié)夏季風盛行,加劇潮勢,形成錢塘潮。小潮大潮洋流:海水常年比較穩(wěn)定地沿著一定方向作大規(guī)模流動,又叫海流,越向深處流速越小。2、洋流的形成〔1〕洋流分類大氣運動和近地面風帶是主要動力,由此形成的洋流,叫風海流=1\*GB3①按成因溫度、鹽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異,導致海水運動,叫密度流一地海水減少,由相鄰海區(qū)的海水來補充,叫補償流〔水平和垂直〕=2\*GB3②按性質:寒流、暖流寒流的溫度不一定比暖流低:寒暖流只是與所經過的海區(qū)比,阿拉斯加暖流溫度比加利福尼亞寒流低。我國大陸沿岸的沿岸流:冬季受偏北風的影響,沿海海水向南流動形成沿岸流〔寒流〕。重要海域的洋流分析:=1\*GB3①直布羅陀海峽:表層大西洋地中海,底層地中海大西洋。原因:受地中海地區(qū)氣候的影響,地中海蒸發(fā)旺盛,周圍河流淡水注入少,海水的鹽度高,密度大,水面降低;而大西洋鹽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海平面低些。=2\*GB3②卡特加特海峽:波羅的海北海=3\*GB3③曼德海峽:表層印度洋紅海;底層紅海印度洋=4\*GB3④馬六甲海峽:夏季印度洋南海,冬季南海印度洋。原因:夏季北印度洋海水向東流,馬六甲海峽北部海平面高于南海海平面,海水由北向南流;冬季反之。3、洋流的分布中低緯度海區(qū),形成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huán)流〔反氣旋型洋流〕,北半球順時針、南半球逆時針;北半球中高緯海區(qū),形成逆時針方向大洋環(huán)流〔氣旋型〕;北印度洋海區(qū)季風洋流冬季東北風,海水向西流,呈反時針方向流動北印度洋海區(qū)季風洋流夏季西南風,海水向東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中、低緯度大陸東側為暖流,西側為寒流;中高緯度大陸東側為寒流,西側為暖流。重要的洋流:=1\*GB3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島寒流〔親潮〕、加利福尼亞寒流、秘魯寒流、東澳大利亞暖流=2\*GB3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灣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3\*GB3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亞寒流、北印度洋季風洋流=4\*GB3④環(huán)球:西風漂流〔寒流〕=5\*GB3⑤墨西哥灣暖流強勁的原因:受南美洲輪廓的影響,南赤道暖流參加北赤道暖流。=6\*GB3⑥秘魯寒流與厄爾尼諾現(xiàn)象:每隔幾年,溫暖的海水從赤道向南流動,迫使秘魯寒流向西流動,秘魯附近海域升溫2—3°C,漁業(yè)嚴重受損,天氣發(fā)生劇烈變化,降水劇增,而澳大利亞、印度、非洲等地出現(xiàn)干旱。拉尼那現(xiàn)象相反。4、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1\*GB3①對全球影響:調節(jié)全球熱量分布。=2\*GB3②對流經海區(qū)的沿岸氣候:暖流〔比流經地區(qū)溫度高〕增溫增濕作用,如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寒流〔比流經地區(qū)溫度低〕有降溫、減濕作用,澳大利亞西海岸和秘魯沿岸荒漠的形成=3\*GB3③對海洋生物漁場分布寒暖流交匯的海區(qū):北海道、紐芬蘭、北海漁場等漁場分布與上升流有關:秘魯漁場等海洋污染:擴大了污染范圍,加快了凈化速度目前最嚴重的海洋污染是石油泄漏造成的[能力訓練]1、當海輪從波斯灣駛往孟買順風順流時〔〕堪培拉正處于高溫多雨期B.華北平原正播種小麥C.亞歐大陸等溫線向北凸出D.亞平寧半島進入多雨期2、在以下海洋資源中,目前發(fā)現(xiàn)只分布于深海海底的是〔〕A.錳結核B.天然氣C.煤炭D.石油3、直布羅陀地區(qū)處于雨季時,地中海與大西洋之間的海流P和斯里蘭卡以南海洋外表海流Q的流向是〔〕A.P從西向東,Q從東向西B.P、Q都從西向東C.P從東向西,Q從西向東D.P、Q都從東向西4.讀等值線圖〔a1>a2>a3〕,判斷A假設是等高線,虛線處表示山脊B假設是表層海水等水溫線,虛線處表示寒流C假設是海平面大氣等壓線,空氣是逆時針方向運動D假設是海平面大氣等溫線,此圖表示的是北半球5.在大洋東北部能延伸到北極圈內的洋流是A.阿拉斯加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拉布拉多寒流D.千島寒流6.以下洋流分布示意圖中,在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三個洋都有分布的是ABCD7.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表現(xiàn)在A.西歐大面積海洋性氣候的形成B.我國冬季吹偏北風,夏季吹偏南風C.秘魯大西洋沿岸呈現(xiàn)荒漠景觀D.非洲氣候帶呈南北對稱分布8.以下關于海水運動的表達不正確的選項是A.波浪、潮汐、洋流是海水運動的三種主要形式B.早晨的海水上漲稱為潮,晚上海水下落稱為汐C.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發(fā)生的周期性漲落現(xiàn)象D.大氣運動和近地面風帶是海洋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9.以下關于寒流經過海區(qū)等溫線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都是向北凸出B.都是向南凸出C.都是向赤道方向凸出D.都是向極地方向凸出D.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態(tài)破壞是目前主要的海洋環(huán)境問題10.右圖中a、b、c、d分別表示南、北半球相應緯度海域或陸地的氣溫年變化曲線,其中表示北半球陸地的曲線應是A.曲線aB.曲線bC.曲線c D.曲線d11、讀世界洋流分布圖,完成以下問題〔1〕圖中a、b、c三支洋流中,屬風海流的是,補償流的是。〔2〕A、B、C、D四個海區(qū)中鹽度從高到低排列正確的選項是:〔3〕如A海區(qū)發(fā)生石油泄漏,洋流對其有利的影響是:,不利的影響是:?!?〕海洋污染除石油污染外,其主要的污染來自?!?〕E海區(qū)的漁場名稱是,形成原因是:;E海區(qū)在圣誕節(jié)前后常發(fā)生現(xiàn)象,對產生重大的影響。12.讀世界洋流模式圖,答復:(1)給各洋流添加箭頭,表示其正確流向。(2)作逆時針方向流動的是半球以海區(qū)為中心的大洋環(huán)流,以及半球以為中心的大洋環(huán)流。(3)洋流④⑤⑦⑩,按成因分,屬風海流的有,按性質分,屬寒流的有。(4)圖中海域A、B、C、D處,能夠形成漁場的是處,原因是。(5)假設此圖表示太平洋,那么圖中洋流的名稱:②,⑨。假設此圖表示大西洋,那么圖中洋流的名稱:①,③,④13.根據以下材料,答復以下問題:材料一:右圖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英國海軍為了防止德國軍艦進入地中海,在大西洋與地中海之間布下了水雷陣測聽儀,同時派出強大的艦隊,日夜巡邏防守,真可謂固假設金湯。哪知道德國潛水艇經常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xiàn)在地中海,給英軍以突然襲擊。原來,德軍早已掌握了該地區(qū)一重要的地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而這一點恰好被英軍將領忽略了。(1)洋流按成因可分為風海流、、三類。(2)材料一中,德軍能順利抵達地中海,是利用了直布羅陀海峽存在的自然現(xiàn)象,簡述這種現(xiàn)象的成因。(3)在材料二圖中標注海峽兩側海洋的名稱,并在圖上畫出德軍潛艇往返的行進路線(實線箭頭表示進人地中海的路線和方向,虛線箭頭表示返回時的路線和方向)。(4)假設航行深度不變,由大西洋進入地中海后潛水艇水箱中的水量要。14.讀圖,abc為一組等溫線,且數(shù)值a<b<c,答復以下問題:(1)該圖表示半球月等溫線分布圖(2)造成圖中海、陸等溫線彎曲方向不同的原因是。(3)圖中P洋流屬于(寒或暖)流,假設與千島寒流交匯,形成的著名漁場是日本的漁場,洋流P按成因分類應屬于流。(4)假設一大型油輪發(fā)生石油泄漏,隨著這里洋流的流動將會產生的結果是①②(5)假設圖中等溫線彎曲方向相反,那就是()A.南極洲正值科學考察最正確時期B.印度半島盛行西南季風C.地中海沿岸暖濕多雨D.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近日點附近[能力訓練答案]1、C2、A3、A4、B5、B26、B27、A28、B29、C30、A31、〔1〕ac、b〔2〕B>A>D>C〔2分〕〔3〕加快被石油污染海面的凈化、擴大了泄漏石油的污染范圍〔4〕陸地上的工業(yè)生產〔5〕秘魯漁場、這里的上升流促使海底的營養(yǎng)鹽類上泛,使藻類大量繁殖,吸引魚群、厄爾尼諾、全球氣候32.(1)略(2)南副熱帶北副極地(3)④⑤⑦⑦⑩(4)A這里有寒暖流交匯,給魚類帶來豐富的餌料(5)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巴西暖流北大西洋暖流33.(1)密度流補償流(2)密度流受地中海氣候的影響,地中海蒸發(fā)旺盛,周圍又無大河流匯入,海水的鹽度高,密度大,水面降低,與地中海相鄰的大西洋海水,鹽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水面比地中海高。于是,表層海水由大西洋流人地中海,底層海水由地中海流人大西洋。(3)略(4)增加34.(1)北一(2)由于海陸熱力差異,冬季大陸溫度小于海洋溫度(3)暖北海道補償(4)加快石油污染的凈化速度擴大石油污染的范圍(5)B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第13講海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及海洋環(huán)境保護〕[考綱要求](1)海洋開發(fā):海洋資源的主要類型及其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與前景。海洋空間的重要性、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與前景。中國鄰近海域,主要漁場和海洋水產,主要鹽場。(2)海洋環(huán)境保護。主要的海洋環(huán)境問題。保護海洋環(huán)境的主要措施。[知識講解]一、海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1、海洋資源類型〔1〕化學資源:我國海鹽產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內的長蘆鹽場有平坦的海灘和利于蒸發(fā)的天氣〔春季〕,是我國最大鹽場。附近的化工廠的原料之一。臺灣布袋鹽場:北回歸線附近,副熱帶高壓控制,氣流下沉,加之位于臺灣山脈的背風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氣溫高,有利于蒸發(fā);臺西平原地勢平坦,有利于曬鹽。海南島鶯歌海鹽場:位于熱帶、地勢低平、地處東南季風背風坡?!?〕生物資源:魚、蝦、貝、藻等,捕撈活動從近海擴展到世界各個海域。大陸架海底:石油、天然氣、煤、硫、磷等?!?〕礦產資源近岸帶的濱海砂礦:砂、貝殼等建筑材料和金屬礦產。海盆:深海錳結核,是未來可利用的潛力最大的金屬礦產資源我國渤海、黃海的全部、東海的大局部、南海的一局部為大陸架。亞洲東部島弧鏈東側多深海溝: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形成?!?〕海洋能源:巨大、可再生、清潔;能量密度小,需采用特殊的轉換裝置。具有商業(yè)開發(fā)價值的潮汐發(fā)電和波浪發(fā)電,但也投資較大,效益不高。2、海洋漁業(yè)生產大陸架海域: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yǎng)鹽類。餌料豐富,底部沉積著大陸帶來的泥沙,有利于魚類產卵發(fā)育。漁業(yè)資源分布溫帶海區(qū):季節(jié)變化顯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豐富的營養(yǎng)鹽類。寒暖流交匯海區(qū)或冷海水上泛區(qū):餌料比較豐富,冷水性與暖水性魚類在寒暖流交匯處集聚。主要漁業(yè)國:中、日魚產品消費量高,市場需求大,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產消費多;我國東海素有“天然魚倉〞之稱,舟山漁場全國最大。魚汛:舟山漁場冬季帶魚汛,渤海漁場秋季對蝦汛。3、海洋油氣開發(fā):一項高投資、高技術難度、高風險工程,國際合作和工程招標是可行方式??碧剑豪玫卣鸩ǚ椒▽ふ遥ㄟ^海上鉆井估計礦藏類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開發(fā)價值。開發(fā):開始于20世紀初,經歷從近海到遠海、從淺海到深海過程。鉆井平臺是勘探和開采的基地。輸送:油氣田離煉油廠都較遠,通過船舶或輸油管道輸送。4、海洋空間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局部〕海洋環(huán)境復雜性和特殊性:多變的氣象狀況和海水運動;深海的黑暗、低溫、缺氧環(huán)境;海水的腐蝕性強,海冰的破壞力大,對工程材料和結構有嚴格要求,投資高、難度大、風險大。利用方式交通運輸:海港碼頭、海上船舶、運河、海底隧道、海上橋梁、海上機場、海底管道。利用方式生產空間:海上電站、工業(yè)人工島、海上石油城、圍海造地、海洋牧場。通信和電力輸送空間:海底電纜。儲藏空間:海底貨場、海底倉庫、海上油庫、海洋廢物處理場。交通娛樂設施空間:海洋公園、海濱浴場、海此運動區(qū)。5、海洋運輸和港口建設港口建設:是開發(fā)利用海洋空間的主要場所,港口的效勞區(qū)域稱為腹地,除要有碼頭、裝卸設備等設施外,還要有高效率的運作效勞。鹿特丹港的建設:開展早,開通北海運河促進開展,利用中轉貨物開展農礦產品加工和造船,中繼貿易帶動近代工業(yè)開展,腹地覆蓋歐盟半數(shù)國家。圍海造陸:荷蘭、澳門等。值得注意的幾個海峽:丹麥海峽〔格凌蘭島、冰島之間〕、卡特加特海峽〔北海、波羅的海之間〕、麥哲倫海峽〔火地島、南美大陸之間〕。二、海洋環(huán)境保護和海洋權益1、海洋環(huán)境保護概念:污染物質進入海洋。超過海洋的自凈能力。海洋污染污染物來源:陸地上的生產過程,主要來源是工業(yè)生產廢棄物,核電站和工廠冷卻水;施入農田的殺蟲劑,偶發(fā)性石油平臺和油輪事故。海洋污染我國海洋污染:石油污染危害最大。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會減弱太陽光透入海水的能力,影響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干擾浮游生物的攝食、繁殖和生長。赤潮:含N、P等營養(yǎng)元素的廢水流入近海,引起海水富營養(yǎng)化,藻類過度生長,水體缺氧,魚蝦死亡。多發(fā)生在輕工業(yè)興旺,生活排污太多,較封閉的海灣。如:我國的珠江入??凇⒑贾轂?、渤海。海洋生態(tài)破壞:生產活動圍墾、濫捕等及自然環(huán)境變化引起。2、石油污染和監(jiān)測防治主要來源:沿海工業(yè)生產和海運航線上的船舶,污染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線。清污方式:分散、沉降、吸收、圍欄、放任、燃燒。防治:試驗新的原油載運方法,除污船。3、海洋權益和?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制訂: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權限:12海里領海權,200海里專屬經濟區(qū),享有勘探、開發(fā)、利用、保護和管理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資源的主權。缺乏:在封閉、半封閉海域,200海里專屬經濟區(qū)存在重疊等。瓊州海峽、渤海為我國內海的原因:渤海出口有廟島群島,兩岸距離不超過24海里。[能力訓練]圖瓦盧是南太平洋一個島國,然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再過50年,這個擁有9個小島的國家將在世界地圖中消失。讀圖,答復1-5題:1.因被海水侵吞的土地不斷增加,圖瓦盧在2024年舉國移民新西蘭。圖瓦盧土地被淹沒的原因有:①島嶼沉降②海水膨脹③暴雨泛濫成災④兩極冰蓋融化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按成因,圖瓦盧的島嶼屬于A.大陸島B.沖積島C.火山島D.珊瑚島3.風浪對海岸有侵蝕作用,圖瓦盧5月份的盛行風是A.東北風B.東南風C.西北風D.西南風4、以下因素:①大量砍伐森林②大量燃燒礦石燃料③海水體積膨脹④陸地外流區(qū)入海河水大增,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以下措施能減緩海平面上升的是:A、調整生產結構,減少對能源的使用量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強國際合作C、提高農業(yè)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減少對工業(yè)的依賴性D、分散城市人口,減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6、氣候對海岸帶產生的主要影響是:A、海岸帶變寬B、土地利用減少C、淺海漁場增多D、海岸生態(tài)變化7、以下有關紅海鹽度的表達不正確的選項是:A、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qū),陸上淡水注入極少B、紅海海域較為封閉C、地處副熱帶海區(qū),蒸發(fā)量遠大于降水量D、海域內有暖流經過8、由海底火山噴發(fā)引起的海水運動形式是:A、風浪B、潮汐C、洋流D、海嘯9、中世紀時,麥哲倫船隊由東向西穿越麥哲倫海峽時,以下情形與其相吻合的是:A、先順風順流,后逆風逆流B、一路順風順流C、一路逆風逆流D、先逆風順流,后順風逆流10、目前,人類開發(fā)海洋空間的主要場所是:A、海洋灘涂養(yǎng)殖B、海港碼頭C、海底通訊電纜鋪設D、海洋公園11、澳門圍海造陸有利的自然條件是:12、秦山核電站污染近岸水域,主要是因為排放:A、含重金屬的污水B、熱水C、含核廢料的污水D、生活污水海洋13、讀海底地形圖分析,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海洋A、海洋生物分布最集中的是②處表層的海域B、①處海底蘊藏豐富的錳結核和沙礦C、③處的海底地形往往是板塊相互碰撞造成的D、④處海盆的沉積環(huán)境有利于石油、天然氣形成陸地14、一艘輪船由世界最大港口駛往我國最大港口的途中,走最短的航線,經過的海上“咽喉要道〞有:①直布羅陀海峽②好望角③蘇伊士運河④曼德海峽⑤馬六甲海峽⑥望加錫海峽⑦巴拿馬運河⑧麥哲倫海峽⑨臺灣海峽陸地A、①②⑤⑥⑨B、①⑦⑧⑨C、①③④⑤⑨D、②⑦⑨15、讀圖分析,以下表達不正確的選項是:A、a的寬度為12海里B、b的寬度為200海里C、a區(qū)域享有和該國領土一樣的管轄權D、b區(qū)域自然資源所屬國享有勘探、利用、保護、管理的主權16.海洋污染物質主要來自:A.陸地上的生產過程B.海岸活動C.海輪泄漏D.生活污水排放17.1953年-1970年間,發(fā)生在日本九州島的水俁灣事件,造成這次事件的污染物是:A.鉛污染B.鎘污染C砷污染D.汞污染18.對海洋資源的不合理開發(fā),可能造成的后果是:A.圍海造田,有可能引起海岸侵蝕B.過度開采海濱砂礦,會減少人工養(yǎng)殖海產品場所C.對魚類過度捕撈,有助于減少生物對海洋造成的壓力D.海產品受污染,可影響人體健康19.海洋生態(tài)破壞的原因有:①某些海洋工程建設不盡科學、合理②潮汐現(xiàn)象③人類對海洋生物過度捕撈④波浪運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20.核電站對海洋的主要污染是:A.放射性燃料產生的輻射殺害海洋生物B.含有鈾等重金屬的污水進人海洋,破壞生物生長環(huán)境C.排放的冷卻水溫度較高,影響海洋生物的生存D.排放的廢氣中含有有害微粒,影響海洋生物21.讀(一)大潮和小潮圖、(二)月相變化圖,答復(1)海水運動形式主要有波浪、洋流、三種。(2)潮汐是海水在作用下發(fā)生的周期性漲落現(xiàn)象,稱為潮。(3)圖〔一〕中,A點出現(xiàn)大潮的原因是,出現(xiàn)大潮的農歷日期可能為。圖〔二〕中,A點出現(xiàn)小潮的原因是,出現(xiàn)小潮時所見月相可能為圖(二)中的(填字母)。(4)我國沿海某地利用潮汐發(fā)電,一天之內能發(fā)電幾次()A.二次B.一次C.四次D.三次22.讀大陸架剖面圖,答復以下問題:(1)圖中A、B、D三處,處理藏著豐富的煤、石油等礦產資源處廣泛分布著錳結核。C箭頭含義:。(2)海洋漁業(yè)資源主要集中在處海域,因為①,②。(3)目前,地質學家通常利用方法來尋找海底油氣礦藏。(4)B上覆海域海水上泛,其原因主要有:①洋流中的流;②冬季溫帶海區(qū)水溫表層比底層,海水易形成對流。(5)據?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規(guī)定,沿海國擁有海里的領海權,海里的專屬經濟區(qū)。23.讀世界海洋石油污染分布示意圖,答復以下問題:(1)從圖中可以看出,海洋石油污染比較嚴重的地區(qū)集中分布在和。(2)海洋石油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和。(3)目前治理石油污染的重點是,為減少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很多國家在實驗新的方法。(4)關于對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小面積靜水油污可采用“圍欄法〞回收B.近岸石油泄漏常采用“分散法〞C.內海石油泄漏可采用“沉降法〞D.油污泄漏不嚴重時可采用“燃燒法〞24.讀海洋開發(fā)利用示意圖,答復以下問題:①鹽場②潮汐發(fā)電③鉆井平臺④海上工廠⑤海洋捕撈⑥海上旅游⑦海洋運輸⑧海底隧道⑨石油天然氣⑩藻類⑾蟹類⑿貝類⒀海底居室⒁錳結核⒂海水制取鎂、鉀、溴、碘、鈾等⒃魚類(1)把圖上有關內容的數(shù)碼代號填入下面表內:代號資源及其開發(fā)在示意圖上的具體反映A海洋生物資源及其開發(fā)⑤⑩⑾⑿B海洋礦產資源及其開發(fā)③⑨C海洋化學資源及其開發(fā)①D海洋能源資源及其開發(fā)E海洋空間資源及其開發(fā)④⑥⑦⑧(2)以上圖表反映了海洋資源的性,在開發(fā)利用中,必須注意開發(fā),而防止片面開發(fā)。(3)關于海洋資源開發(fā)利用的表達不正確的選項是 ()A.目前海水的運動具有商業(yè)開發(fā)價值的是潮汐發(fā)電和波浪發(fā)電B.人類利用海洋空間最早的形式是利用人力或風力,駕駛木船在近?;顒覥.目前海洋化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到達工業(yè)規(guī)模的是深海錳結核D.圍海造陸是緩解人多地少的根本途徑25.讀世界局部海運航線示意圖,答復以下問題:(1)圖中航線A、B、C都是石油運輸線,航線A從波斯灣開始,經過印度洋、非洲南端的角、洋,到達北美和西歐。(2)航線B從波斯灣出發(fā),經過印度洋、海、運河、海、海峽、洋,到達北美和西歐。(3)航線C從波斯灣出發(fā),經過印度洋、海峽、洋到達日本。(4)航線①和②是中國與中美洲之間的主要航線。當把貨物從中國運往中美洲時,船長們都是沿航線①航行,試分析其中原因。。(5)當從中美洲返航中國時,大多數(shù)船長選擇航線②,這是為什么?26.讀世界主要漁場分布圖,答復:(1)圖中北太平洋漁場范圍最大,其中日本的漁場捕獲量最大,因為這里是和洋流交匯的地方。(2)與該漁場成因相似的大漁場,還有加拿大的漁場。(3)大范圍漁場面積,北半球大于南半球的原因是。(4)世界海洋漁獲量較多的國家是和。(5)海洋生物資源,可通過等途徑,實現(xiàn)利用。27.讀右圖分析答復:(1)A、E、F三個海區(qū)水溫最高的是(2)A、C兩處,鹽度低的是,原因是。C、D兩處,鹽度低的是,原因是。(3)F海區(qū)是海,鹽度低于1%,原因有。E海是海,鹽度達4.1%,原因有。28.讀以以下列圖,答復(1)給圖中洋流A、B、C、D加繪箭頭,完成南太平洋大洋環(huán)流圖。(2)海洋可利用的空間包括海上、、三個局部。(3)大范圍漁場E、F、G的形成中,得益于上升流的是,該漁場名稱是。(4)太平洋沿岸漁獲量最大的國家是和。(5)北太平洋洋底分布著未來可利用潛力最大的金屬礦產是。(6)海洋化學資源的開發(fā)到達工業(yè)規(guī)模的有食鹽、、、淡水等。29.閱讀資料,答復以下問題。今年天津塘沽漁業(yè)部門捕獲的梭魚、皮皮蝦等個體較前兩年大,數(shù)量較前兩年多,這說明“伏季休漁〞初見成效。自90年代初開始,渤海實施“伏季休漁〞政策,規(guī)定每年6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休漁期。為控制捕撈強度,自2000年6月1日起進行我國首次全國性漁船普查。最近又出臺了今后漁業(yè)官員不以產量論政績等措施,以保證漁業(yè)資源的永續(xù)利用。(1)前幾年海洋魚類比現(xiàn)在個體還要小,數(shù)量還要少,這說明近些年來人類活動導致的和等問題嚴重。(2)“伏季休漁〞是針對人類對海洋漁業(yè)資源的而制定的政策,這樣在休漁期可使魚類。(3)為保證漁業(yè)資源的永續(xù)利用,資料中列舉了哪些措施:。你還能提出什么建議?(最少兩點)。30、以以下列圖所示日期是12月22日,此時A點的正午高度為90度,請答復:CCG40oE30oE20oE10oEEDAFBG40oE30oE20oE10oEEDAFBHH50oE50oE(1)該圖是洲沿(緯線)繪制的剖面圖。(2)A處的氣候類型是,形成原因是。(3)F處是海峽,E處經過的洋流名稱是。(4)C處是氣候,其所在國家的名稱是,它是黑非洲最后獨立的殖民地。(5)與H點對應的地理坐標是,它附近的島嶼屬于(國家),從自然分區(qū)講該島嶼屬于洲。[能力訓練答案]1、B2、D3、B4、B5、B6、D7、D8、D9、C10、B11、B12、B13、C14、C15、B16、A17、D18、D19、C20、C21.(1)潮汐(2)月球和太陽引力白天的海水漲落(3)日地月三者成一條直線,海水所受引力大初一或十五日地月三者成直角,海水所受引力分散,C或C’(4)C 22.(1)BA表示入海河流帶來富含營養(yǎng)物質的泥沙(2)B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yǎng)鹽類,浮游生物繁盛(3)地震波(4)上升低(5)1220023.(1)沿海水域海上航道沿線(2)沿海工業(yè)生產海運航線上的船舶(3)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原油載運(4)A24.(1)由上而下依次為:16、14、15、2、13(2)多樣綜合(3)CD25.(1)好望角大西(2)紅蘇伊士地中海直布羅陀大西(3)馬六甲太平洋(4)這條航線沿途依次途經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一路順水,在沿北太平洋暖流航行時,又順著中緯西風,速度快(5)沿航線②既可順東北信風,又可順北赤道暖流,速度快26.(1)北海道千島寒流日本暖流(2)紐芬蘭(3)北半球大陸架面積廣闊,海河流多,寒暖流交匯比南半球明顯(4)中國日本(5)養(yǎng)殖、增殖可持續(xù)27.(1)A(2)A受赤道低壓控制,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發(fā)量CC處有寒流經過,D處有暖流經過(3)波羅的海有陸上河流匯人淡水,蒸發(fā)又小紅海位于副熱帶,從陸地流人的淡水很少,蒸發(fā)又強烈28.(1)略(2)海中海底(3)F秘魯漁場(4)中國日本(5)錳結核(6)鎂、溴29.(1)海洋污染海洋生態(tài)破壞(2)過度捕撈較好地繁殖與生長(3)實施“伏季休漁〞政策,進行全國性漁船普查,對漁業(yè)官員不以產量論政績①開展水產養(yǎng)殖,加強優(yōu)良魚種培育和魚病防治技術的研究②控制海洋污染③加強宣傳工作,增強全民海洋意識④健全我國海洋和海洋資源法律體系(答出其中任兩點均可,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給分)30、〔1〕非洲南回歸線〔2〕熱帶雨林氣候回歸線附近,氣溫高;東側有暖流通過,山地迎風坡,東南信風由海洋吹向陸地,降水多〔3〕莫桑比克本格拉寒流〔4〕熱帶沙漠納米比亞〔5〕〔160°W23°26′N〕美國大洋州第14講陸地水、生物、土壤[考綱要求]陸地水體類型及其相互關系。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及其意義。生物在陸地環(huán)境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陸地環(huán)境中的作用。[知識講解]一、陸地環(huán)境的組成——陸地水1、陸地水體類型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各種可以被人們利用的淡水資源目前人類利用的主要淡水資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按空間分布分類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按空間分布分類地下水按循環(huán)周期分類靜態(tài)水資源:冰川〔淡水的主體,占2/3〕、內陸湖泊水、深層地下水動態(tài)水資源:地表水、淺層地下水,河流水〔與人類的關系最密切〕按循環(huán)周期分類2、河水〔1〕河流的補給來源:最主要是雨水補給。汛期出現(xiàn)在雨季,我國為夏秋季節(jié),枯水期多在冬春季節(jié)。地中海汛期為冬季。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東北的春汛。冰川融水:我國西北部有些河流夏季大局部水量來自天山、昆侖山、祁連山冰川融水。湖泊水:松花江發(fā)源于長白山天池。中下游對河流起蓄洪作用。地下水:穩(wěn)定可靠的補給來源。濟南附近的小清河。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1\*GB3①河流單一補給的很少,往往是多種水源補給。=2\*GB3②大氣降水是河流和其他陸地水體最主要的補給。=3\*GB3③冰川對河流和其他陸地水體的補給主要是單向補給,即以冰川融水補給河流及陸地其他水體。=4\*GB3④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間,依據水位、流量的動態(tài)變化具有水源相互補給關系?!?〕河流徑流的變化季節(jié)變化:修水庫調節(jié)徑流變化,保證生產和生活用水。年際變化:修水庫調節(jié)豐水年與枯水年的徑流量。3、地下水〔1〕類型類型定義補給主要特征潛水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之上大氣降水和地表水空氣中水汽進入地下凝結而成有自由水面;重力作用水從高處向低處滲流;水量不穩(wěn)定;水質易受污染;埋藏較淺承壓水埋藏在上下兩個隔水層之間,承受一定壓力潛水有承壓水面,承受壓力,水的運動取決于壓力的大小,可從低處向高處滲流;水量穩(wěn)定;水質不易受污染;埋藏較深〔2〕潛水的補給來源:=1\*GB3①主要是大氣降水。降雨歷時長,強度不大,地形平緩,植被良好的情況,對地下水補給最有利。=2\*GB3②河湖水補給。河湖水位高于潛水面時,河湖水補給兩岸潛水。反之,潛水補給河湖水。黃河下游只有河水補給地下水。〔2〕地下水的問題與保護=1\*GB3①不合理灌溉土壤鹽漬化;科學管理。=2\*GB3②過量開采地下漏斗區(qū),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質變壞。及時人工回灌。=3\*GB3③保護自流水補給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4、陸地水的更新——水循環(huán)概念:自然界的水周而復始連續(xù)運動的過程徑流降水水汽輸送蒸發(fā)能量來源:外因——太陽輻射能、重力能,內因——水的三相變化徑流降水水汽輸送蒸發(fā)海洋水海洋地面陸地上空海洋上空海洋水海洋地面陸地上空海洋上空海陸間大循環(huán):陸地上空陸地陸地蒸發(fā)降水類陸地上空陸地陸地蒸發(fā)降水陸地循環(huán):陸地海洋蒸發(fā)降水陸地上空植物蒸騰型陸地海洋蒸發(fā)降水陸地上空植物蒸騰海洋循環(huán):植物蒸騰植物蒸騰各種水體不斷更新,從而維護全球水的支態(tài)平衡意義使地表各個圈層之間、海陸之間實現(xiàn)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影響全球的氣候和生態(tài),不斷塑造地表形態(tài)二、陸地環(huán)境的組成——生物〔1〕生物的分布與環(huán)境①影響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氣候喜光植物:分布在向陽的地方或占據密林的中上層光照喜陰植物:分布在背陽、蔭蔽的地方,或生長在密林的底層西雙版納人工經濟林運用光的垂直衰減原理,模擬雨林結構建立從赤道到兩極,隨著熱量和溫度的有規(guī)律變化,形成各種不同的植被帶熱量分布從沿海到內陸,隨著水分條件變化,形成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植被景觀高山地區(qū)從山麓到山頂,由于熱量和水分的不同,形成了垂直分布的植被帶②植物個體形態(tài)對環(huán)境的適應:蓮和駱駝刺因水分條件不同導致個體形態(tài)不同蓮:具有柔嫩、碩大的葉子,但根系不興旺。駱駝刺:葉子刺化,有非常興旺的根系。地中海氣候區(qū)植物具有葉子小,葉面上覆蓋有蠟質的特點,與夏季炎熱枯燥有關。植物對氣候的指示作用及物候對農時、農事的指示作用③植物對環(huán)境的指示作用干旱地區(qū)尋找水源的指示作用植物對環(huán)境污染的指示作用鐵芒萁——紅壤等酸性土壤環(huán)境堿蓬——鹽堿性土壤環(huán)境蘆葦——水濕環(huán)境矮牽?;ā髿庵蠸O2污染草原與森林指示干旱、半干旱與濕潤、半濕潤氣候特征“棗發(fā)芽,種棉花〞反映華北春季氣溫升高,有利于春播的氣候特點旗狀樹冠延伸方向代表風向樹樁年輪的疏密可以反映降水量多少狀況,在溫度變化較少的條件下,樹輪較疏,反映降水量較大,反之,較密降水量較少。樹木向陽面生長快,年輪較疏。④影響動物分布的因素:植物分布、氣候差異、地形起伏、人類活動等熊貓——箭竹悉尼奧運桔祥物:樹袋熊——新鮮桉樹葉馴鹿冬季從苔原帶南遷針葉林,免受大風雪襲擊,而且有充足食物;夏季從森林北遷苔原帶,以躲避蚊蟲侵擾,同時可以找到更好食物。光能〔2〕生物在地理環(huán)境中的作用光能葉綠素根本原因: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葉綠素生產者生產者〔綠色植物〕環(huán)境分解者〔細菌和真菌〕消費者〔動物〕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 生產者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呼吸呼吸太陽能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生物在地理環(huán)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環(huán)促使物質遷移、能量流動,聯(lián)系無機界和有機界生物在地理環(huán)境形成中的作用改變大氣成分:CO2、CH4、H2、NH3、水氣→N2、O2改變陸地水的化學成分,改善陸地的水分狀況參與沉積巖形成,加速巖石風化,促進土壤的形成綠色植物的環(huán)境效益通過光合作用保持大氣中O2和CO2的平衡,凈化空氣綠色植物的環(huán)境效益綠化植物、營造防護林可以調節(jié)氣候、修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城市綠地具有吸類除塵、過濾空氣、減輕污染、降低噪聲及美化環(huán)境等作用3、陸地環(huán)境的組成——土壤〔1〕土壤在地理環(huán)境中的作用概念:陸地外表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質屬性作用:結合陸地環(huán)境的樞紐、聯(lián)系有機界與無機界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使地表由巖石裸露變?yōu)椴菽緟采?〕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肥力概念:土壤能同時不斷地供應和調節(jié)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所需的水分、養(yǎng)分、空氣和熱量的能力土壤組成固相土壤肥力最終取決于水、肥、氣、熱四個因素之間的協(xié)調程度,以及能否滿足植物生長過程的需求土壤組成固相土壤肥力最終取決于水、肥、氣、熱四個因素之間的協(xié)調程度,以及能否滿足植物生長過程的需求有機質:集中在表層,肥力上下的重要標志彼此消長,影響熱量水分:液相彼此消長,影響熱量空氣:氣相重要性:人類從事農業(yè)生產最根本的自然資源理想土壤成分:空氣+水分=礦物質+有機質 孔隙土壤固體土壤是一種永續(xù)性的可更新資源,但如果利用不當,那么會引起土壤肥力減退?!?〕土壤的形成巖石風化過程——形成疏松母質,釋放礦物養(yǎng)分形成過程低等植物著生過程——形成原始土壤,積累有機質和養(yǎng)分形成過程高等植物作用過程——形成成熟土壤,有機質更加豐富,并經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質生物對母質的改造作用:有機質的積累過程和養(yǎng)分元素的富集過程,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導作用人類活動參與成土過程:合理耕作經營,可使土壤不斷改良,反之,那么會引起土壤退化[能力訓練]讀右圖“三種陸地水相互轉化關系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1、甲代表的水體是:〔〕A.雨水B.冰川融水C.潛水D.承壓水2、箭頭a代表的現(xiàn)象一般發(fā)生在:〔〕A.1~2月B.3~4月C.6~7月D.10~11月3、鄱陽湖區(qū)進行大規(guī)模圍湖造田,由此導致的箭頭a、b流量的變化趨勢是:〔〕A.a變大B.b變穩(wěn)定C.a在豐水期變小D.b在枯水期變大在遙感技術中,可以根據植物的反射波譜特征判斷植物的生長狀況。讀圖答復4—6題。4.圖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A.紅外線 B.X光 C.可見光 D.紫外線5.根據圖的原理,可用遙感技術直接 〔〕A.劃分植物類型 B.判讀植物生長的土壤類型C.監(jiān)測樹木的生長狀況 D.估計糧食作物的產量6.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狀況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據這個原理,可以利用遙感的工作 有 〔〕 A.判斷水體污染 B.判斷人口分布 C.分析城市大氣污染 D.估算工業(yè)生產總值7.以以下列圖為某地兩條河流兩側的潛水位等值線示意圖,可反映河流與潛水補給關系的一般情況。圖中數(shù)字表示潛水位(單位:米)。讀圖判斷。 〔〕 A.a圖河流和b圖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B.a圖河流自北向南流,b圖河流自南向北流 C.a圖潛水補給河流,b圖河流補給潛水 D.a圖河流補給潛水,b圖潛水補給河流8.近年來,蘇南地區(qū)封閉了大量的機井,其原因主要是 〔〕 A.減緩地面沉降 B.保護地下水資源 C.地下水開采本錢高 D.蘇南地表水豐富,不需要開采地下水讀圖,答復9—10題。9.該河流的補給主要來源于 〔〕 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 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 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 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10.該河所在的地區(qū)可能是 〔〕 A.東北三江平原 B.浙江南部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D.青藏高原11.以以下列圖所示的平原地區(qū)在20世紀60年代頻發(fā)沙塵暴。因沙塵中含有較多的鹽塵,該地區(qū)的沙塵暴被稱為“白風暴〞。讀圖,完成以下要求。〔1〕Rl和R2兩河的主要補給是——,影響流量變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圖示平原地區(qū)侵蝕作用的主要外力是——?!?〕20世紀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區(qū)大規(guī)模墾荒,這對土地產生哪些影響?〔4〕在開墾的同時,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會導致地下水位上升。簡要分析在該地區(qū)不合理灌溉對土壤的影響,并說明其發(fā)生過程。〔5〕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會對L湖產生什么影響?〔6〕分析“白風暴〞中鹽塵的主要來源。12.讀以以下列圖“自流井盆地示意圖,答復以下問題:含水層含水層隔水層自流水盆地示意圖甲乙〔1〕區(qū)域A是,B是,C是。〔2〕甲乙兩井中,井水能自流的是,原因是?!?〕根據埋藏條件分類,區(qū)域A的地下水為,區(qū)域B的地下水為?!?〕過量開采地下水會產生、、、等問題。[能力訓練答案]1、C2、C3、C4、AC5、CD6、AC7、AC8、AB9、A10、B11、(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氣溫(溫度)(2)風(風力)(3)該地區(qū)氣候干旱,墾荒會(使地表疏松,)導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4)導致土壤鹽堿化(次生鹽堿化、鹽漬化),當?shù)叵滤簧仙镣寥缹?,因蒸發(fā)旺盛,水中的礦物質(或鹽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斷積累。(5)(人湖水量減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線后退,)湖的面積縮小,含鹽量增加。(6)“白風暴〞中的鹽塵主要有兩個來潭—是開墾的耕地及其周圍地區(qū)因次生鹽堿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積累的鹽分;二是湖面縮減露出的湖底局部所含的鹽分(L湖是咸水湖)。12.〔1〕排泄區(qū)承壓區(qū)補給區(qū)〔2〕甲井口低于承壓水位〔3〕潛水承壓水〔4〕地下漏斗地面下陷房屋倒塌海水入侵2024年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第15講中國的河流和湖泊〕[考綱要求]外流區(qū)和內流區(qū)。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長江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征;經濟意義;開發(fā)利用和治理。黃河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征;經濟意義;開發(fā)利用和治理。珠江的水系組成和水文特征。紅水河水能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京杭運河概況。[知識講解]一、河流湖泊概況1、內流區(qū)和外流區(qū)外流河: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魯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額爾齊斯河〕。內流河:最終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與200MM等降水量線接近。內、外流區(qū)區(qū)域范圍占全國決面積占全國總水量內流區(qū)內流河的流域1/3不到5%外流區(qū)外流河的流域2/395%以上2、水系形態(tài)〔1〕影響水系形態(tài)的主導因素:地貌。黃土高原河網密度、樹枝狀水系與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tài)。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與盆地地形。橫斷山區(qū)南北狀排列河流與平行狀山脈。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的平行水系與冰川侵蝕地貌。〔2〕與自然災害扇形水系:水流聚集、易成洪澇。正常年份:可錯開洪峰。南北對稱狀水系〔長江〕異常年份:同時到達,易成洪峰。東西對稱水系〔黃河中游〕:易成洪澇。3、水文特征〔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義:從水位、流量、含沙量、有無結冰期等方面來分析?!?〕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時間水量水位結冰期夏季風盛行時大上漲、形成汛期無冬季風盛行時小下降、形成枯水期秦嶺—淮河以北普遍有〔3〕外流河水文特征差異及原因地區(qū)河流流量水位含沙量有無結冰期東北黑龍江、松花江水量豐富〔流經濕潤半濕潤區(qū)〕汛期較短〔有春汛、夏汛〕少〔森林茂密〕長〔緯度高,位于寒溫帶、中溫帶〕秦嶺—淮河以北遼河、海河、黃河水量較小〔流經半濕潤、半干旱地區(qū)〕汛期短〔雨季短〕大〔植被少,水土流失嚴重〕短〔位于暖溫帶〕秦嶺—淮河以南長江、珠江水量豐富〔降水量大,流經濕潤地區(qū)〕汛期長〔雨季長〕小〔流域內植被好〕無〔亞熱帶,冬季均溫0°C以上〕〔4〕內流河水文特征=1\*GB3①分布地區(qū):西北內陸水源補給: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2\*GB3②主要特征季節(jié)性河流:夏季為豐水期,其他季節(jié)水量少,甚至斷流。流程:不長〔蒸發(fā)、下滲、灌溉用水多〕。=3\*GB3③塔里木河:7~9月為汛期。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下游河段來水量銳減,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嚴重沙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其原因是上游地區(qū)不斷開墾土地,農業(yè)用水急增,加之溫室效應,蒸發(fā)加強,導致下游河流水量減少甚至干涸。二、湖泊分類〔按湖泊所在流域特點〕內流湖→內流區(qū)→根本上是咸水湖。外流湖→外流區(qū)→淡水湖。分布青藏高原湖區(qū):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區(qū),占我國湖泊面積的一半,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湖泊。分布東部平原湖區(qū):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東南部,是我國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區(qū),我國五大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都分布在這一地區(qū)。三、主要河流——長江、黃河〔見下表〕長江黃河源頭青藏高源唐古拉山〔正源沱沱河〕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源頭約古宗列渠)注入海洋東海渤海流經省區(qū)青藏川渝云鄂湘贛皖蘇滬〔11個〕青川甘寧內蒙古陜甘豫象〔9個〕流經地形區(qū)青藏高源、橫斷山區(qū)、云貴高源、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源、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長度6300千米中國第一大河5500千米我國第二長河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千米75萬平方千米年徑流量10000億立方米480億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