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教材)青島版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全
冊教案(含教學計劃)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2020-2021第二學期全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
的科學探究性教學,
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性活動。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四年級二班的科學課。通過三年的科學研究,
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
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
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
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處:由于科學專職教師不夠和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
有一部分教學內
容只是匆匆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
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
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
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
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通過這幾天的接觸,我
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發(fā)言不積
偏激、******差的,今后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風
氣。讓學生在探究中研究。
知識,培養(yǎng)探究能力,提高科學素養(yǎng)。
三。教材分析:
1.本教材遵循書明號123的要求。在內容的選擇和編寫上,
注意選擇和粘貼。
近兒童生活實際的、基礎的、適于開展探究活動的內容;
在能力培養(yǎng)上,注意了
水平變化比初三高。打破“知識切割”形成單元的做法,
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了《物體的運動》《聲音的秘密》
《太陽、地球、月球》
《植物的生長》《生物的特征》《電的本領》《設計制作
小臺燈》等7個單元,
共24個課題。以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
做到了“生活經(jīng)驗”
在內容合成的指導下,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tài)
度與價值觀”有機整合,
教會學生科學地對待自然界的事物。
四、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使得學生們
在日常生活中接近并運用科學,逐漸將科學變成日
常生活的指南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全
過程,從中
獲取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
學的真諦,逐步研究科學。
學會看問題,思考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研究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
因果關系,注重觀
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
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
研究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
細心、注重證據(jù)、
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環(huán)境保
護,關愛當下。
代科技的發(fā)展。
五、教學思路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研究的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研究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精心指導學生的科學研究活動;
7.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
關競賽,以賽促學。
不及物動詞測試安排:每個單元一次測試,期中和
期末測試。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一單元教學計劃
教科書分析
《運動與力》是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物體的運動》單元的
第一課時。本節(jié)課以學生生活
中常見的物體的運動現(xiàn)象為切入點,通過觀察引導學生認
識怎樣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通
過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觀察到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
態(tài),依據(jù)生活中的多種現(xiàn)象推出運
動的物體具有能量。
《小球的運動》是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物體的運動》單元
的第二課時。本節(jié)課以學生玩
小球,觀察并描述小球的運動路線為切入點,通過讓小球
按照設計的路線動起來的游戲體驗
有直線和曲線來初步感知物體的運動路線,通過描述生活
中運動物體的運動路線,可以清晰的跟隨。
運動路線,物體的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運動的形式》是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物體的運動》單元
的第三課時。本節(jié)課通過學生
讓物體運動起來,觀察它們的運動形式,認識平動、振動、
轉動等基本的運動形式。在觀察
生活中運動物體運動形式的基礎上,知道各種運動形式之
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是
聯(lián)系起來,一個復雜的運動可能包含許多形式的運動。
學生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知道推力、拉力等常見的力,知道力可
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所以是活生生的。
在生活中,我們還可以觀察到力作用于物體的各種運動現(xiàn)
象。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是什么?如何改變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物體運動的改變和施加在物體上的力有
什么關系?這些問題學生還沒有
做過深入思考。
四年級學生對于多種球類活動并不陌生,通過自身體驗或
者其他途徑,知道多種讓球動
起來的方法,而且也觀察過形形色色的球或者其他物體的
運動路線。怎樣描述運動物體的運
移動路線?運動物體的運動路線有什么特點?這些都是學
生需要進一步探索的。
四年級學生已經(jīng)接觸到生活中多種運動物體,也觀察到多
種運動物體不同的運動形式,
要知道運動物體的運動有很多種形式。物體的運動形式有
哪些?不同形式的鍛煉包括
什么不同特征?這些是學生還需要進一步探究的。
課時分配
1.《運動與
力》...........................................1課時
2.《小球的運
動》........................................1課時
3.《運動的形
式》........................................1課時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四年級班科學學科教案
授課人:上課時間:教學內容:1.運
動與力課型:新授課時:1【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L舉個例子說明對物體施加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速度,
也可以使物體啟動。
或停止。
2.知道運動的物體有能量。
科學探究目標:
1.在教師引導下,能夠依據(jù)證據(jù)運用推理的方法得出運動
的物體具有能量的結
論。
情感價值:
1.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樣方法完成科學
探究。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L了解運動與力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重難點】舉例說明對物體施加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速
度,或者
使物體啟動或停止。
【器材準備】
學生準備:風車、空易拉罐、小球、礦泉水瓶、核桃、d
鐵錘
教師準備:課件和評估表
[教學過程]
第一,聯(lián)系生活進口
1.教師談話提問:同學們出行選擇什么交通工具?
學生交流后回答。
小結: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遠的可以坐飛機、高鐵,近的
可以坐汽車或者其他
交通工具。
2.提問:你們知道這些物體的運動與力之間的關系嗎?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
運動和力的研究。
板書課題:運動與力
二、探究活動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備注(教師復
備欄)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一)觀察物體的運動現(xiàn)象,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
1.[PPT3出示]教師出示高速列車進出高鐵站的場景圖片。
2.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結合自己乘坐列車的生活經(jīng)驗,
嘗試描述出列車運動
狀態(tài)的變化。
3.學生觀察并回答。
預設匯報1:列車進站,列車的速度逐漸變慢,最后靜止
下來。
預設匯報2:乘客上車后,列車帶乘客加速離開車站,速
度越來越快。
4.[PPT4出示]教師小結:物體由靜止變?yōu)檫\動。由運動
變?yōu)殪o止,或者運動
快慢發(fā)生改變等現(xiàn)象,都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
3.學生報告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設想。
1.[PPT5出示]教師提出問題:列車進出車站,它的運動
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列
車屬于較大的物體。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思堬L車、空易
拉罐、文具盒,你們能想
辦法改變它們的運動狀態(tài)嗎?
教師展示紙風車、空易拉罐,并讓同學們拿出自己的文具
盒。
2.學生討論、交流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方法。
3.學生匯報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設想方案。
預設匯報1:使勁吹小風車,可以使小風車動起來。
預設匯報2:用力推空易拉罐,可以使靜止的空易拉罐動
起來。
預設匯報3:用力拉或者推可以使用文具盒動起來。
4.教師、同學們評價方案。
5.學生分小組活動。
教師適時指導并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現(xiàn)象。
6.小組展示研究發(fā)現(xiàn)。
預設匯報1:紙風車快停了,我再吹一下,給小風
車施加一個力,風車又轉動
了起來。
預設匯報2:空易拉罐原來是靜止的,用手使勁碰一下,
空易拉罐開始滾動,
它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了,用手擋一下滾動的空易拉罐,就停
止了。
預設匯報3:文具盒原來是靜止的,用手使勁碰一下文具
盒,文具盒開始滑動,
它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了,用手擋一下滑動的文具盒,文具盒
停止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學生通過以上活動得出結論。
7.[PPT6出示]教師總結: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使物體
啟動或停止,需要給
物體施加力。
(三)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
1.提出問題:給靜止的物體施加力,可以改變它的運動狀
態(tài),使它運動起來。
那么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嗎?
教師讓學生交流猜想的依據(jù)。
小結:要想知道運動的物體是否具有能量,就要用實驗驗
證一下。
2、然后布置學生開展活動。
3.[PPT7出示]分組做投礦泉水瓶游戲。(注意將礦泉水
瓶均勻放開,學生拍
成隊,分別用小球去碰礦泉水瓶。)
4.分組用錘子砸核桃。
5.結合活動和游戲讓學生討論交流發(fā)現(xiàn)。
6.小組展示研究成果。
7.[PPT8出示]教師引導學生小結: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活動,發(fā)現(xiàn)了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運
動狀態(tài),同時還發(fā)現(xiàn)
了物體運動與力之間的秘密,你們還有哪些發(fā)現(xiàn)呢?
四、拓展活動
[PPT9出示]觀察生活中運動的物體,說一說它們
的運動狀態(tài)是怎樣發(fā)生改變
復雜的文件。
板書設計:
運動與力
1.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使物體啟動或停止,需要給物體
施加力。
2.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
教學反思: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四年級班科學學科教案
授課人:上課時間:教學內容:2.小
球的運動課型:新授課時:1【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夠列舉并描述生活中常見物體的直線運動、曲線運動
等運動方式。
科學探究目標:
1.在教師引導下,能夠用比較科學的詞匯、圖示符號等方
式記錄整理小球運動
路線的息,陳述證據(jù)和結果。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L能分工協(xié)作,進行多人合作的探究研究。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了解生活中物體的運動方式可以按照運動路線分為直線
運動和曲線運動。
【重難點】能夠列舉并描述生活中常見物體的直線運動、
曲線運動等運動方式。
【器材準備】
學生準備:小球、硬紙板、長尾夾、膠帶、膠棒
教師準備:課件、評價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讓幾個學生在教室前面,輕輕踢動足球,其他同學觀察球
的運動路線。
讓學生簡單說說看到的足球是怎樣運動的。
小結過度提出問題:如果我們讓一個小球運動起來,那么
小球運動路線又會是
怎樣的呢?
板書課題:小球的運動
二、探究活動
(一)讓小球動起來,描述軌跡。
1.教師展示小球,同時談話:我們怎樣讓小球以不同的
方式運動起來?
2.學生想辦法,討論交流。
3.[PPT3出示]小組分別活動:讓小球動起來。(對拋、
平拋、自由下落等)
備注(教師復
備欄)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2)用材料玩球,觀察球的運動路線。
5.把運動路線畫下來。并展示自己畫出的運動路線圖。
6.小結:小球有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二)利用材料玩小球,觀察小球的運動路線。
1.教師介紹實驗材料:小球、紙板、線繩、彈力繩、橡
皮筋。
2.學生說辦法:推小球,使它在桌面上滾動;拿起小球,
讓小球直接下落;
彈力繩連接小球,使小球來回運動;用紙板拍擊小球……
3.提出問題:怎樣描述小球的運動?
引導學生說出:從小球運動的快慢、方向、軌跡等方面描
述小球的運動。
教師引導:描述小球的軌跡,可以用畫圖的方式。軌跡就
是小球在運動過程中
走過的路線,所以軌跡應該是線,在線上用箭頭表示小球
運動的方向,可以描述小
球的運動軌跡。
4.[PPT4出示]學生活動,畫出小球的運動軌跡,同時填
寫實驗記錄單。
5.學生匯報發(fā)現(xiàn),師生交流分析,得出結論:
給運動軌跡分類,可以分為兩類:直線運動和曲線
運動。
(二)玩小球,讓小球“隨心而動”。
1.師生談話:想辦法讓小球走出我們給它規(guī)劃好的路線。
教師提供材料:小球、硬紙板、長尾夾、膠帶、膠棒等。
2.學生小組內討論辦法,之后匯報。
在紙板上畫好路線,然后想辦法利用材料實現(xiàn)讓小球的軌
跡與路線重合。
3.學生分組展示自己的方案。
4.學生分組領取材料,進行活動。
5.小組展示自己的活動。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6.小組之間進行評價,看哪個小組設計的路線科學,小
球運動中是按設計路
線運動的。
師生共同評價。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觀察物體的運動路線。
1.生活中,運動的物體隨處可見,你能舉個例子,像我
們剛才描述小球的運
動那樣,說一說物體的運動嗎?
2.學生描述物體的運動。
3.教師展示實例。
(1)[PPT5出示]滑道運動:運動軌跡為曲線,是曲線運
動;
(2)[PPT6出示]箱式電梯:電梯向上或向下運動,運動
軌跡為直線,是直
線運動;
(3)[PPT7出示]滑冰運動:運動軌跡有時為直線有時為
曲線。
4.[PPT8出示]師生小結,出示結論:按照運動路線,物
體的運動分為直線
運動和曲線運動。
四、拓展活動
[PPT9出示]繼續(xù)觀察生活中運動的物體,說一說有什么
新發(fā)現(xiàn)。
板書設計:
小球的運動
按照運動路線,物體的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教學反思: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四年級班科學學科教案
授課人:上課時間:教學內容:3.運
動的形式課型:新授課時:1【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L能夠通過比較不同的運動,舉例說明各種運動的形式和
特征。
科學探究目標:
1.了解生活中物體各種運動的形式和特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表現(xiàn)出對物體不同運動形式和特
征的探究興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了解生活中物體各種運動的形式和特征。
【重難點】能夠通過比較不同的運動,舉例說明各種運動
的形式和特征。
【器材準備】
學生準備:小木塊、鋼尺、風車
教師準備:課件、評價表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好玩的玩具,看,這是什么?
(出示風車)你知道
怎么玩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
2.請一名學生手持風車從教室前跑到教室后,讓風車轉起
來。其他學生觀察風
車是怎么運動的,手持風車的同學又是怎樣運動的。
學生觀察匯報。
3.小結:生活中不同物體的運動形式是不同的,引出課題
----《運動的形式》。
二、活動探究
活動一:讓更多的物體動起來,觀察它們的運動形式。
1.教師出示木塊、鋼尺、風車,提出問題:怎樣讓它們也
動起來?
學生小組討論。
2.匯報實驗方案
(1)在桌面上推小木塊。
備注(教師復
備欄)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2)將鋼尺的一端按在桌面上,另一端露出桌面并用手
撥動后釋放。
(3)用嘴吹風車或拿著風車跑動。
3.教師引導:為了便于觀察,在這些物體上標記兩個點,
觀察運動物體上標注
點的相對位置變化,進而認識物體的運動形式。
4.[PPT3出示]學生實驗并記錄,教師巡視指導。
5.小組匯報。
6.[PPT4出示]小結:物體的運動形式有平動、振動、轉
動等。
活動二:探究生活中運動的物體包含哪些運動方式。
1.[PPT5出示]教師出示購物車、電風扇、擺鐘等圖片,
讓學生說一說這些物
品工作時,哪些部位在運動?
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自由發(fā)言。
2.[PPT6出示]提問:這些部位在運動時,是哪種運動方
式呢?小組探究運動
的物體各部位的運動方式。
物品名稱
購物車
運動部位運動形式
電風扇
擺鐘
3.小組匯報。
4.[PPT7出示]小結:各種運動形式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
的,一個復雜的運動
可能包含多種運動形式。
三、拓展活動
[PPT8出示]說一說運動的自行車包含哪些運動形式。
板書設計:運動的形式
物體的運動形式有平動、振動、轉動等。
教學反思: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二單元教學計劃
《聲音的產生》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四年級
下冊《聲音的秘密》單元的第
課時。本課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重點講解聲音的傳
播介質和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
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在活動中,經(jīng)歷觀察、實驗、搜
集整理息等科學探究的過程,體
驗到探究的樂趣。在與同學相互合作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
中,學會分享、交流。
舒明浩123是青島版小學科學(6月3日)四年級下冊第一
單元舒明浩123o
二課時。本節(jié)課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以聲音的傳播
介質和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為主線,
探究聲音以什么形式在什么物質中傳播。讓學生在探究活
動中,經(jīng)歷觀察、實驗、搜集整理
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在和同學科學探究的
過程中,學會分享,
《聲音的變化》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四年級
下冊《聲音的秘密》單元的第
三課時。本節(jié)課結合生活中學生聽到的各種各樣的聲音,
以聲音的高低、強弱變化和為主線,
指向引起聲音高低、強弱變化的原因。讓學生在活動中,
經(jīng)歷觀察、實驗、搜集整理息等
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在與同學相互合作
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分享、
交流。
《噪聲的危害和防治》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
學制)四年級下冊《聲音的秘密》單
元的第四課時。本節(jié)課結合生活中學生聽到的各種噪聲,
觀察到的各種各樣的噪聲污染現(xiàn)象,
以噪聲的危害和防治為線索,指向噪聲的產生環(huán)境以及怎
樣進行防治。
【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聲音傳播的知識有初步的了解,能初步理解
聲音是可以傳播的,對聲音傳播有較好的認識。
等有感性的理解。但對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具有能量
等還有不熟悉的地方,需要學生在
研究中不斷理解和掌握。
四年級學生對聲音傳播的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能初步的
了解聲音能傳播,對聲音傳播
的介質有感性的理解。但對聲音是以什么形式傳播的,聲
音在介質中傳播的效果的還不熟悉,
需要學生在研究中不斷理解和掌握。
課時分配
4.聲音的產
生》..............................................1課時
5.《聲音的傳
播》.........................................1課時
6.《聲音的變
化》....................................1課時
7.《噪聲的危害和防
治》....................................1課時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四年級班科學學科教案
授課人:上課時間:教學內容:4.聲
音的產生課型:新授課時:1【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能舉例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知道聲音具有能量。
科學探究目標:
1.在教師引導下,能從對聲音現(xiàn)象的觀察中,提出可探究
的科學問題。
2.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shù)墓ぞ?,對聲音產生的原因進行
探究。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體驗合作研究的樂趣,體會到各種自然現(xiàn)
象都是有規(guī)律的。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了解物體振動產生聲音和聲音具有能量等在日常生活中
的應用。
【重難點】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具有能量。
【器材準備】
學生準備:鋼尺、礦泉水瓶、蠟燭、記錄單等。
教師準備:課件、音叉、燒杯、小鼓、鑼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準備
[PPT2出示]活動準備的圖片。
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發(fā)出聲音。
提出問題:聲音是怎么產生的?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交流如何能產生聲音,聲音是怎樣產
生的。
提示學生準備上課時能產生聲音的材料。
二、導入新課
生活中有哪些聲音?
1.[PPT3出示]出示各種各樣的聲音。
2.[PPT4出示]其實,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我們總
能聽到各種聲音,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備注(教師復備
欄)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大自然的風聲、雨聲、雷聲,鄉(xiāng)間的蛙叫、蟬鳴,城里車
水馬龍的聲音。正因為有
了聲音,我們的生活才豐富多彩。聽了這么多聲音,你想
探究關于聲音的哪些問題
呢?
三、探究過程
(一)制造各種聲音。
1.LPPT5出示]“制造聲音——發(fā)現(xiàn)發(fā)聲物體的共同特點?!?/p>
和制造聲音的場
景圖。
2.[PPT6出示]制造聲音的提示。
3.[PPT7出示]制造聲音的記錄單。
(二)探究聲音產生的秘密
1.制造聲音猜想聲音產生的原因。
下面老師給你5分鐘的時間利用自己帶的尺子、等材料制
造聲音,通過聽一聽、
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感受尺子、音叉、礦泉水
瓶發(fā)出聲音的時候,本身有什么
變化?
(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2.同學們結合剛才我們的游戲和實驗請你們想一想,你覺
得聲音產生的原因到
底是什么呢?(師生交流歸納得出這些發(fā)聲物體的共同
點。)
3?[PPT7出示]出示思維導航引導學生思考:
⑴把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有什么現(xiàn)象說明什么?
⑵鋼尺水,空氣等物品發(fā)聲時分別出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
⑶這些現(xiàn)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師總結:我們發(fā)現(xiàn)尺子發(fā)聲時在抖動,皮筋發(fā)聲時會顫
動……這些“顫動”“抖
動”…在科學上,我們把它們統(tǒng)稱為振動(物體小的來回
運動的重復)。尺子發(fā)聲
時會振動,音叉發(fā)聲時會振動,要讓物體產生聲音,物體
必須振動,這就說明:聲
音產生的原因其實就是--物體的振動。也就是說:聲音
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4.[PPT9出示]用手摸敲響后的音叉會有什么感覺?
5.[PPT10出示]將敲響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又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
象呢?
6.[PPT11出示]出示視頻,琴弦的振動。
7.驗證猜想,歸納結論。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物體發(fā)出聲音,一定是振動了嗎?我們怎么樣才能看得更
清楚一些呢?同學們
能不能利用桌上的實驗儀器自己設計實驗證明一下?
(生先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然后根據(jù)自己小組制訂的
實驗方案動手實驗驗
證。)
(1)敲擊音叉后再迅速放入水中;不敲擊音叉直接放入水
中觀察現(xiàn)象;
(2)用兩個杯子相互倒入水看實驗現(xiàn)象;
(3)吹塑料瓶聽聲音摸塑料瓶;不吹塑料瓶直接摸塑料瓶
的同一地方;
(4)自己說話時摸一摸聲帶;不說話時再摸一摸;
[PPT12出示]歸納。
通過實驗驗證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固體、液體、氣
體都可以振動發(fā)聲。
根據(jù)音叉、橡皮筋等發(fā)聲時都在振動的現(xiàn)象,得出
物體發(fā)聲時都在振動的結論就是
在歸納。
7.[PPT13出示]“讓發(fā)聲的物體停止發(fā)聲——發(fā)現(xiàn)不發(fā)聲
物體的特點”
學生動手實驗怎樣讓正在發(fā)聲的物體停止發(fā)聲。
匯報:你是用什么方法讓它們停止發(fā)聲的?
總結:聲音有能量。
8.[PPT14出示]出示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振動一旦停
止,聲音也就停止了?!?/p>
(三)探究聲音具有能量
1.[PPT15出示]敲擊鼓面,蠟燭的火焰有什么變化?說明
了什么?
引導思考:為什么會蠟燭的火焰會產生晃動?
2.[PPT16出示]音響的聲音很大時,震的耳朵疼,說明了
什么?
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音響的聲音會震的耳朵疼?
3.[PPT17出示]歌聲震碎玻璃杯。
4.[PPT18出示]聲音震碎玻璃杯的秘密。
小結:聲音具有能量。
四、拓展活動
說一說物體哪部分振動發(fā)出聲音。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1.[PPT19出示]音樂家能利用琴弦的振動,演繹出許多美
妙動聽的曲。
2.[PPT20出示]溪水叮咚是水的振動產生的聲音。
3.[PPT21出示]蟬腹部的發(fā)生器振動發(fā)出聲音。
4.[PPT22出示]青蛙靠氣囊的振動發(fā)聲
5.學生交流聽到的聲音以及是由什么物體振動產生的。
板書設計:
聲音的產生
發(fā)生的物體都產生振動。
振動停止聲音即停止。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聲音具有能量。
教學反思: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四年級班科學學科教案
授課人:上課時間:教學內容:5.聲
音的傳播課型:新授課時:1【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知道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向各個方向傳播。
科學探究目標:
1.在教師引導下,能應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對聲音的傳播提
出自己的猜想。
2.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shù)墓ぞ?,對聲音的傳播進行探究。
科學態(tài)度目標:
L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樣方法完成對聲音傳
播的探究,體會創(chuàng)新樂
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了解聲音傳播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重難點】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
【器材準備】
學生準備:石塊、紙杯、塑料線、毛線、細鐵絲、細銅絲、
回形針、記錄單等
教師準備:課件、水槽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準備
提出問題:為什么在學校的任何地方都能聽到鈴聲?
學生根據(jù)問題思考,會想到聲音是怎樣進入我們的耳朵的,
向什么方向傳播等。
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交流。
提示學生準備相關材料為上課做好準備。
二、導入新課
上課鈴響了,不管在學校的哪個角落的同學,都能聽到鈴
聲紛紛進入教室。那么
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耳朵里的呢?
三、探究活動
7.【ppt6呈現(xiàn)】呈現(xiàn)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嗎?
備注
(教師復備欄)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1.[PPT3出示]出示隔著固體聽聲音的場景圖。
2.[PPT4出示]出示在水中用聲納誘捕魚的場景圖。
3.[PPT5出示]出示“猜一猜:聲音在哪些物體中傳播?”和
“設計方案,探究
聲音在哪些物體中傳播。,,
4.提出問題:聲音可以在哪些物體中傳播?
5.猜想假設:鼓勵學生大膽猜想。
6.設計實驗方案。
7.[PPT6出示]出示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嗎?
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在一張桌子的兩端,一個學
生在桌子的一端輕輕地敲,另
一個學生耳朵緊貼桌面的另一端傾聽聲音。通過實驗使學
生認識到固體可以傳播聲
音。
注意:聽聲音時,要將另一個耳朵用棉花塞住。
8.[PPT7出示]聲音能在液體中傳播嗎?
聲音在液體中傳播。把兩塊石塊浸入水槽中的水里面,在
水中敲擊石塊,一個學
生把耳朵緊貼在水槽壁上傾聽聲音,通過研究認識液體能
傳播聲音。
注意:聽聲音時,要將另一個耳朵用棉花塞住。
9.[PPT8出示]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嗎?
聲音能在氣體中傳播。可用多種方法.
播放音頻(聽收音機,MP3等)或者視頻之類的,我們
怎樣聽到聲音的,就是
靠空氣傳播的。
10.[PPT9出示]出示空氣靠粒子傳播聲音的視頻。
11.[PPT10出示]出示“抽空玻璃鐘罩內空氣,聽不到鐘罩
內鬧鐘的聲音?!?/p>
12.還可以在一個密封的玻璃種罩內放進一只小鬧鐘,用
抽氣筒抽玻璃罩里的氣
體直至真空,觀察現(xiàn)象。小鬧鐘的聲音越來越小,小鬧鐘
在近似真空狀態(tài)下,幾乎聽
不到聲音。通過抽空氣前后對比實驗,是學生認識到氣體
能傳播聲音。
13.學生交流匯報。
小結:聲音能在固體、氣體、液體中傳播。
14.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聲音能在固體、氣體、液體
中傳播。那么聲音能向
哪個方向傳播呢?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我們可以在學校的各個角落聽到鈴聲,由此可見,聲音可
以向各個方向傳播。
15.[PPT11出示]出示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
16.[PPT12出示]出示結論: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
體中向各個方向傳播。
17.[PPT13出示]出示鐵道游擊隊隊員把耳朵貼在
鐵軌上探聽遠處是否有火車
聲。體現(xiàn)聲音傳播的應用,了解聲音傳播的速度。
(二)玩一玩“土電話”。
1.[PPT14出示]出示制作“土電話”所需材料
2.[PPT15出示]出示制作“土電話”的視頻
3.學生討論制作方法,然后分組制作。(把全班同學分為
四大組,分別用棉線、
銅絲、細鐵絲、塑料線做“簡易電話”)。
4.[PPT16出示]出示玩“土電話”
5.比較用棉線和銅絲做的“土電話”,哪種材料做的“土電
話”聽到的聲音大些?
發(fā)現(xiàn):銅絲傳播聲音效果好些。
6.把棉線做的“土電話”的棉線放松,與拉緊時聽到的聲音
對比
發(fā)現(xiàn):拉緊的時候聲音大,放松時候幾乎聽不到聲音。
四、拓展活動
L[PPT17出示]查閱資料,了解回聲產生的原因。
2.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聽到回聲,回聲是怎么產生的呢?為什
么同一個位置有時候
能聽到回聲,有時候不能聽到回聲?
3.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進行指導。
板書設計:
聲音的傳播
聲音能在固體、氣體、液體中傳播。
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各個方向傳播
教學反思: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四年級班科學學科教案
授課人:上課時間:教學內容:6.聲
音的變化課型:新授課時: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知道聲音有高低和強弱之分。
2.知道振動的變化會使聲音的高低、強弱發(fā)生改變。
科學探究目標:
1.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shù)墓ぞ撸瑢β曇?/p>
高低、強弱的原因進
行探究?
2.在教師引導下,能通過制作能產生不同高低、強弱聲音
的水杯琴,進一步探
究聲音變化的原因。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樣方法完成有關
聲音高低、強弱的探
究,體會創(chuàng)新樂趣.
2.能接納他人的觀點,完善自己的探究活動.
3.能分工協(xié)作,進行合作探究研究。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了解聲音高低、強弱變化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重難點】聲音高低、強弱變化的原因。
【器材準備】
學生準備:鋼尺、木板、玻璃杯、記錄單等
教師準備:課件、小鼓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準備
[PPT2出示]為什么彈奏古箏時,古箏能發(fā)出高低起伏、
強弱不同的聲音呢?
引導學生思考,并通過聽音樂感受,比較不同的聲音。并
對不同的聲音進行交
流。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備注(教師復
備欄)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提示學生為上課做好材料的準備。
二、導入新課
請一位熟悉樂器的同學演奏一首曲子,其他同學認真傾聽,
感受聲音的高低、
強弱不同。
三、探究過程
(-)感受自然界中聲音的變化。
1.[PPT3出示]聽聲音,談感受。出示強弱不同的鼓聲和
高低不同的古箏聲。
2.談談聽到聲音后的感受。
學生聽后讓學生談感受:有的聲音大,有的聲音小;有的
尖銳,有的低沉等
3.[PPT4出示]出示總結:聲音有高低、強弱之分。聲音
的高低叫“音調”;
聲音的強弱叫“音量
(二)怎樣改變聲音的高低、強弱?
1.[PPT5出示]你能想辦法用鼓、鋼尺、皮筋等制造強弱不
同的聲音嗎?
2.在鼓面上放上一些碎紙屬,用大小不同的力量敲鼓面的
同一位置,聽一聽鼓
的聲音,觀察紙屑的振動情況。
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xiàn)象并做好記錄。
學生交流觀察到的現(xiàn)象。
小結:擊鼓力量越大,紙屑跳的越高,聲音也大,也就是
聲音強;擊鼓力量越
小,紙屑跳的越低,聲音也下,也就是聲音弱。
3.用手撥動松緊一樣的橡皮筋
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xiàn)象并做好記錄。
學生交流觀察到的現(xiàn)象。
小結:撥動的幅度越小,皮筋發(fā)出的聲音越小越弱。撥動
的幅度越大,皮筋發(fā)
出的聲音越強。
4?[PPT6出示]出示“思考:聲音的強弱和什么因素有關?”
5.總結: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
大,聲音越強,振動
幅度越小,聲音越弱。
6.[PPT7出示]“猜一猜:聲音的高低與物體的什么有關?”
和“討論:怎樣
用鋼尺、皮筋制造出高低不同的聲音?”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7.[PPT8出示]實驗記錄單”用不同方法讓鋼尺、皮筋發(fā)出
高低不同的聲音?!?/p>
8.[PPT9出示]撥動伸出桌面長短不同的鋼尺和思維導航。
9.用手撥動伸出桌面長短不同的鋼尺,觀察鋼尺的振動有
什么不同?發(fā)出的聲
音有什么不同?
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xiàn)象并做好記錄。
學生交流觀察到的現(xiàn)象。
小結:伸出桌面較長的鋼尺振動較慢,發(fā)出的聲音比較低;
伸出桌面較短的鋼
尺振動的比較快,發(fā)出聲音的聲音比較高。
10.[PPT10出示]出示撥動橡皮筋
11.拔動松緊不同的橡皮筋,觀察傾聽
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xiàn)象并做好記錄。
學生交流觀察到的現(xiàn)象。
小結:橡皮筋越緊,振動得越快,發(fā)出的聲音比較高;橡
皮筋越松,振動的越
慢,發(fā)出的聲音比較低。
12.[PPT11出示]出示“想一想:聲音的高低與什么因素有
關?”
分析得出: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振動的越
快,聲音越高;振動
的越慢,聲音越低。物體振動快慢受物體的大、??;長、
短;粗、細和松、緊等影
響。
引申:男女發(fā)出的聲音高低不同的原因
男生的聲音一般比女生沉悶、渾厚,即聲音低。因
為女生的聲帶短而狹,發(fā)聲
時振動快,聲音高。男生的聲帶長而寬,振動慢,聲音低。
總結:改變物體振動的快慢,就能改變聲音的高低。
(三)制作水杯琴
L[PPT12出示]制作水杯琴,感受聲音高低的變化。
2.先準備七個相同的圓柱形杯子,在里面倒入高度不同的
水,并按水位高低順
序排列。
敲擊并聽聲音發(fā)現(xiàn):杯子里的水越多,杯子發(fā)出的聲音越
低。調整水面高度,
可以發(fā)出音樂中七個音高。
展示:讓學生用它嘗試敲擊出簡單的樂曲。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3.動手試試:往暖水瓶中灌水,并注意傾聽。
發(fā)現(xiàn):注入的水越多,發(fā)出的聲音就越高。(因為分析:
注入的水越多,空氣
越少,空氣柱振動的越快,聲音越高。)
可以以此來判斷,水瓶里的水是不是快滿了。
四、拓展活動
1.[PPT13出示]出示五弦琴的資料。
2.通過這節(jié)課的研究,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改變聲音高低、強
弱的一些方法。課下
請同學們查找資料,了解我國古代的五弦琴。
板書設計:
聲音的變化
聲音強弱--------改變物體振動的幅度。
聲音高低--------改變物體振動的快慢。
教學反思: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四年級班科學學科教案
授課人:上課時間:教學內容:7.噪
音的危害和防治課型:新授課時:1【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噪聲現(xiàn)象,知道噪聲的危害和防治。
科學探究目標:
2.能通過交流討論,明確噪聲的危害和防治辦法。
科學態(tài)度目標:
L能接納他人的觀點,完善自己的探究活動。
2.能分工協(xié)作,進行合作探究研究。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L了解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可能會產生噪音,造成對環(huán)境的
破壞,具有參與環(huán)境
保護活動的意識,愿意參與降噪行動。
【重難點】噪聲的危害和防治。
【器材準備】
學生準備:噪聲危害的相關資料
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活動準備
[PPT2出示]研究或思考時突然聽到刺耳的鳴笛聲,會有
什么感受?
學生交流遇到這種情況時的感受。
引導學生完成課前調查任務,交流調查過程中的感受和發(fā)
現(xiàn)。
二、導入新課
L[PPT3出示]聽聲音,談感受—美妙的音樂。
2.[PPT4出示]聽聲音,談感受——煩雜的聲音。
3.學生談聽到后的感受。
三、探究過程
1.[PPT5出示]出示“你知道嗎?什么是噪聲?”
備注(教師復
備欄)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2.人們通常把那些好聽的使人心情舒暢的聲音稱為樂音;
把那些難聽的,令人
煩躁的聲音稱為噪聲。
如果聽著同一首音樂跳廣場舞和午休你分別有什么心情?
提問:噪聲與樂聲與我們的需求、心情、環(huán)境有沒有關系
呢?
學生思考后交流
(一)了解生活中的噪聲及其危害。
和搜集的資料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交流。
體可分為交通噪聲如飛機起飛的聲音;工業(yè)噪聲如工廠的
機器聲;建筑噪聲;社會
生活噪聲如家用破壁機的轟鳴聲等。
6.大家都討厭噪聲,說明噪聲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影響,
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噪聲
有什么危害。
學生小組討論并交流噪聲對我們的危害。
7.[PPT8出示]出示“噪聲的危害”。
8.小結噪聲的危害:噪聲會影響睡眠,使人休息不好,如
果噪聲長期干擾人的睡
眠,會造成失眠、疲勞無力、記憶力衰退,以至產生神經(jīng)
衰弱癥等;噪聲對語言交
流會產生干擾,噪聲會影響聽力正常的聽到聲音,降低交
流效率,嚴重則損傷人們
的語言聽力;噪聲會損傷人的聽力,造成聽力下降;噪聲
除了損傷聽力以外,還會
引起其他人身損害。噪聲可以引起心緒不寧、心情緊張、
心跳加快和血壓增高等
(二)怎樣減少噪聲對我們的危害?
1.噪音讓我們深受其害,我們應該想辦法防止噪音,減少
污染,你通過調查訪
問、查閱資料和上網(wǎng)知道了哪些防治噪音的方法和措施?
學生討論交流。
(給各種車輛裝上消音器,就是為了消除噪聲;我
在高速路上,發(fā)現(xiàn)很多隔音
板,是為了消除噪聲;射擊比賽時戴上耳罩,也是
為了防治噪聲……)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2.[PPT9出示]出示“1.防止噪聲產生--在聲源處控制”。
3.[PPT10出示]出示“2.阻斷噪聲的傳播--在傳播過程中
控制”。
4.[PPT11出示]出示“高速公路隔音屏障”。
5.[PPT12出示]出示“3.防止噪聲進入人耳朵--在人耳處
控制”。
6.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時給予肯定,并配合課件進行小結:
1)防止噪聲產生——
在聲源處控制,如汽車消聲器;2)阻斷噪聲的傳播——
在傳播過程中控制,如高
速公路上的隔音屏障;3)防止噪聲進入人體——在人耳
出減少噪聲,如捂耳朵;4)
遠離噪聲源。
7.[PPT13出示]出示“法治在線”。
8.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噪聲污染防治法》部分條款,
加強學生的法治教
育。
9.我們學校里有沒有噪聲,如何防治?
學生討論交流。
10.[PPT14出示]出示“從我做起,消除噪聲”。
四、拓展活動
1.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噪聲是污染環(huán)境的四大公害之一,課下
請同學們查閱資料,
了解控制噪聲的新技術。
2.[PPT15出示]出示“討論探索:控制噪聲的新技術”。
3.[PPT16—18出示]出示“利用噪聲,造福人類”。
板書設計:
噪聲的危害和防治
噪聲的危害
噪聲的防治
教學反思: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第三單元教學計劃
舒明浩123青島版小學科學(63學制)四年級下冊《太陽、
地球和月亮》
地球.月球》的第一課時?!暗厍虻降资鞘裁礃幼?/p>
的”這一問題為線索,引導學生
在了解了從古至今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歷程,以舊知引
新知,通過實驗操作,
感受地球是球形的。
《認識太陽》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四年級下冊
《太陽?地球?月亮》
單元的第二課時。以前學生對于太陽發(fā)光發(fā)熱現(xiàn)象的認知
要求是,能夠看到光、
感到熱即可。本課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意識到,太陽的
光和熱是源自太陽自身
能夠發(fā)光發(fā)熱的本質,輔以數(shù)據(jù)讓學生由感性認識提升到
理性層面:太陽是距離
我們最近的恒星,它影響著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登上月球》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四年級下冊
《太陽、地球、月
球》單元的第三課時。本節(jié)課以認識月球的概貌為依托,
以息資料的搜集交流
和共享結合模擬實驗研究活動為主要認知手段,以培養(yǎng)學
生的想象能力和邏輯推
理能力為重點,努力提高學生能夠提煉息加工息的能力。
教材內容展現(xiàn)了學
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學探索過程,既呵護和
保持了學生探究欲望,激
發(fā)了他們科學研究興趣,又提高了學生應用知識探索未知
的能力。
《月相的變化》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四年級下冊
《太陽、地球、月
球》單元的第四課時,建議本節(jié)課是在觀察月亮的基礎上,
通過第月相的變化,
初步形成對月相變化的探究興趣。
課時分配
8.《探索地
球》...........................................1課時
9.認識太
陽》...........................................1課時
10.《登上月
球》.........................................1課時
11.<月相的變
化》......................................1課時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四年級班科學學科教案
授課人:上課時間:教學內容:8.探
索地球課型:新授課時: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了解人們從古到今探索地球形狀的歷程,知道地球是個球
狀天體。
科學探究目標:
在教師引導下,能通過模擬實驗意識到地球是球形的;能
根據(jù)圖片和文字資料
解釋地球是個球狀天體。
科學態(tài)度目標:
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地球的形狀表現(xiàn)出濃厚的探究興
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了解歷史上人類在探索地球形狀的歷程中所做的努力,認
識到科學技術是不斷
發(fā)展的。樹立科學的世界觀,養(yǎng)成探究的科學精神。
【重難點】
在教師引導下,能通過模擬實驗意識到地球是球形的;能
根據(jù)圖片和文字資料
解釋地球是個球狀天體。
【材料準備】
學生準備:搜集從古到今人們對地球的認識。
教師準備:地球儀、帆船模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PPT3出示]教師提出問題:“地球是什么形狀的?你們是
怎么知道的?”學
生回答。學生通過課前搜集資料知道是圓形后,教師繼續(xù)
提出問題:“你們知道生
活在幾千年前的古人眼里的地球是什么樣子的嗎?”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探索地球
(板書課題),研究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歷程?!?/p>
二、探究活動
1.探究人們認識地球形狀的歷程。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備注(教師復
備欄)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PPT4出示](1)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課前搜
集到的有關地球形
狀的相關資料按時間順序進行整理,并填寫到記錄卡上。
(2)小組匯報,展示古人對地球形狀探索的相關資料。
(3)[PPT5、6、7、8出示]教師用課件出示歷史上有關
鍵作用的四個代表
性事件,共同認識人類探索地球形狀過程。
(4)師生共同概括、總結出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
(中國古代人的“天圓
地方“;古印度人的盾形說;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通過
月食觀測推測出地球是圓
的;古人坐在海邊的高山上遠望歸航的船只時,發(fā)現(xiàn)總是
先看到船桅,再看到船身;
遠去的船只則總是先不見船身,再是桅桿漸漸隱沒于水平
面下,推測地球是圓的;
麥哲倫航行證實地球是圓的。)
2.模擬帆船遠航歸港實驗。
(1)[PPT9出示]教師引導學生以帆船遠航和帆船歸港為
切入點開展模擬實
驗,了解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jīng)歷的漫長歷程。
(2)[PPT10出示]出示溫馨提示。
(3)通過模擬實驗,得出結論。
(3)[PPTlU12出示]教師引導學生交流研究結果,并
在小組間補充。
(4)[PPT13、14出示]麥哲倫實驗航海經(jīng)歷,使學生深
刻體會前人探索地球
歷程的艱辛和付出的代價。
(5)[PPT15出示]動畫演示麥哲倫的航海經(jīng)過的路程。
3.利用現(xiàn)代技術認識地球的形狀。
(1)[PPT16出示]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利用現(xiàn)代科技拍攝
到的地球,并讓學生
描述地球的樣子。
(2)[PPT17出示]通過視頻播放現(xiàn)代世界認識地球的歷
史。教師引導學生組
內交流搜集的資料,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地球的形狀。
(3)[PPT18出示]教師補充播放關于探索地球的形狀和
大小的資料,使學生
形成對地球的整體認識,得出:地球是個兩極稍扁、赤道
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4.了解地球有多大。
(1)教師列舉更多實例或數(shù)據(jù)說明地球的赤道的長度和
表面積,加深學生對
地球的了解。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2)學生查閱資料了解并進行討論和交流。
5.課堂小結。
教師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研究,你們有哪些收獲?
6.德育教育。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應當在探索地球的同時,合理開
發(fā)、利用地球的資源,
共同保護地球。
三、拓展活動
[PPT19出示]教師布置課外作業(yè):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可以
證明地球是球體的
證據(jù)。
板書設計:
19.探索地球
古代人:“天圓地方”
觀察月食和遠望歸航船隊:地球是圓的
現(xiàn)代科技證實:地球是一個球狀天體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教學反思: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四年級班科學學科教案
授課人:上課時間:教學內容:9.認
識太陽課型:新授課時: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L知道太陽是恒星,地球是行星。
2.了解恒星與行星的區(qū)別。
科學探究目標:
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簡單的材料進行模擬實驗,以增加
對太陽視覺大小的科
學認識;能運用比較法進行探究研究。
科學態(tài)度目標:
對認識太陽感興趣,愿意與他人合作與交流。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初步了解人類認識太陽的探索歷程。
【重難點】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簡單的材料進行模擬實
驗,以增加對太陽
視覺大小的科學認識;能運用比較法進行探究研究。
【器材準備】
學生準備:[PPT2出示]收集有關太陽的資料。
教師準備:[PPT2出示]盤子、直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PPT3出示]教師出示謎語:“大圓球、天上掛,它的本領
可真大,又發(fā)光、
又發(fā)熱,萬物生長全靠它。”(學生回答:太陽。)教師:“太
陽的本領這么大,你們
想不想認識太陽?”從而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認識太陽)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太陽是什么樣子的?
從剛才大家的交流來看,大家知道的知識還真不少,你還
想知道關于太陽的哪
些知識?
1學生提出問題,如:(1)太陽離我們有多遠?(2)太
陽有多大?(3)太陽的
備注(教師復
備欄)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溫度有多高?(4)太陽與地球有什么不一樣?(5)太陽是
怎樣形成的?
[PPT4出示]教師展示有關太陽的視頻。
2.小組交流、匯報。
教師給各個小組分發(fā)研究問題。
(1)小組內利用課前準備的資料討論匯總。
(2)匯報交流:學生匯報各小組解決的問題結果。
小結:太陽的結構由內到外分別是日核、輻射層、
光球層、對流層、色球層
組成;太陽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體星球,表面溫度約為
6000℃,內部溫度約為
1500萬℃;像太陽這樣能自己發(fā)光發(fā)熱的天體屬于恒星。
像地球這樣圍繞恒星運
行、不能自己發(fā)光發(fā)熱的天體屬于行星。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然后想辦法利用收集的
資料解決問題,讓學
生知道研究太陽可以借助查閱資料等方法?!?/p>
[PPT5出示]教師展示太陽結構的圖片,隨著學生的回答
呈現(xiàn)太陽各部分的名
稱。
[PPT6出示]小結:太陽的結構由內到外分別是核心區(qū)、
輻射區(qū)、對流區(qū)、光
球層、色球層、日冕層組成;太陽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
體星球,表面溫度約為
6000℃,內部溫度約為1500萬℃;像太陽這樣能自己發(fā)
光發(fā)熱的天體屬于恒星。
像地球這樣圍繞恒星運行、不能自己發(fā)光發(fā)熱的天體屬于
行星。
(二)太陽有多大?
1.[PPT7出示]交流:從資料中我們知道太陽直徑大約是
(1.392×106)
千米,相當于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
萬倍;其質量大約是
2x103。千克(地球的倍)。那為什么太陽看上去并不大?
2.討論:小組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自由發(fā)表意見。
3.學生小組匯報。
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結果引導學生進行模擬實驗。
[PPT8出示]各小組找兩名同學進行模擬實驗。一名同學
拿一個盤子模擬太陽,
站立不動;另一名同學拿一把尺子,站在一定位置目測看
到的盤子的直徑并將結果
告知記錄的同學。拿尺子的同學往后退,記錄的同學記錄
該同學退后的距離和目測
看到的盤子的直徑。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4.[PPT9出示]小結:太陽看上去并不大,是因為距離我們
太遠。
三、課堂小結
談話:通過本節(jié)課的研究,你收獲到了什么?
師生交流,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四、拓展活動
[PPTlO出示]太陽每時每刻都釋放出大量的太陽能,我們
人類又是如何利用太
陽能造福我們的生活?關于太陽還有很多秘密,課后請大
家繼續(xù)查閱資料揭開它的
神秘面紗。
板書設計:
20.認識太陽
太陽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體星球
核心區(qū)輻射區(qū)對流區(qū)
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
太陽屬于恒星地球屬于行星
教學反思: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
四年級班科學學科教案
授課人:上課時間:教學內容:10.登
上月球課型:新授課時:1【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月球的相關資料。知道月球是地球的
衛(wèi)星
2.了解環(huán)形山的形成。
3.通過了解登月所需做的相關準備,進一步加深對月球認
識。
4.了解科學技術對登月歷程的影響。
科學探究目標:
1.通過模擬實驗,了解環(huán)形山的形成。
2.能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將探究的結果與假設相比較。
科學態(tài)度目標:
L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行合作研究;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培養(yǎng)搜集分析息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及空間想象力。
【重難點】
討論交流月球的相關資料;通過模擬實驗,初步了解月球
環(huán)形山的形成原因。
【器材準備】
學生準備:月球相關文字及圖片資料。
教師準備: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余學院《微波遙感原理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漢口學院《眼耳鼻喉口腔科護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公共運輸職業(yè)學院《社會保障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財政經(jīng)濟學院《商業(yè)空間照明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城市建設職業(yè)學院《MATLAB與系統(tǒng)仿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廊坊職業(yè)技術學院《生物組學與精準醫(yī)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天山職業(yè)技術大學《貼扎術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邵陽學院《生物工程與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昆玉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經(jīng)貿職業(yè)技術學院《用戶體驗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 《環(huán)境影響評價》全套教學課件
- 秋裝校服供貨售后保障方案
- 銅桿生產線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方案62p
- 惡性腫瘤化療后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護理論文
- cmu200_中文使用詳細說明
- 廿四山年月日時定局吉兇(擇日)
- 英語句子成分結構講解
- 《地質災害防治知識》PPT課件.ppt
- 招生代理合作協(xié)議書
- 養(yǎng)老保險及職業(yè)年金相關解釋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