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屆高考一輪復習化學教案(人教版)第四章金屬及其化合物第18講銅金屬材料金屬冶煉_第1頁
2023-2024屆高考一輪復習化學教案(人教版)第四章金屬及其化合物第18講銅金屬材料金屬冶煉_第2頁
2023-2024屆高考一輪復習化學教案(人教版)第四章金屬及其化合物第18講銅金屬材料金屬冶煉_第3頁
2023-2024屆高考一輪復習化學教案(人教版)第四章金屬及其化合物第18講銅金屬材料金屬冶煉_第4頁
2023-2024屆高考一輪復習化學教案(人教版)第四章金屬及其化合物第18講銅金屬材料金屬冶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8講銅金屬材料金屬冶煉

[復習目標]I.了解銅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2.理解含銅重要化合物的制備原理

及過程。3.了解金屬冶煉的原理和方法。

考點一銅及其化合物

■歸納整合R:鬢融

1.熟記銅及其常見化合物的顏色

物質顏色物質顏色

Cu紫紅色CUSO4白色

CuO黑色CUSO4?5H2O藍色

ClI2。磚紅色Cu2(OH)2CO3綠色

CU2SCu(OH)2s?

2.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及應用

(1)銅在潮濕的空氣中生成銅銹

[Cu2(OH)2CO3]:2Cu+O2+CO2+H2O=Cu2(OH)2CO3。

(2)常用灼熱的銅粉除去N2中的02,用灼熱的CuO除去Co2中的C0?

⑶新制的CU(OH)2常用來檢驗醛基。

(4)CUSO4遇水蒸氣變?yōu)樗{色晶體(CUSO4?5H2O),可用于檢驗H2Oo

(5)過量的Cu和濃HNO3反應,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氣體,再加入稀H2SO4,Cu繼續(xù)溶解。

(6)CU+2H2SCU(濃)T=CUSO4+SO2t+2H2θ,此反應中當CU過量時,H2SO4也不能完全

反應。此反應不適用于制備CUSe)4,因為會產生污染性氣體SCh且H2SO4的利用率低。

IE易錯辨析

?.CUo是黑色固體,與水反應生成CU(OH)2()

2.將銅片置于干燥的空氣中,不易被腐蝕()

3.CuSθ4?5H2θ失去結晶水屬于物理變化()

4.常溫下CU和濃H2SO4反應生成CUSo式)

5.過量的銅與濃硝酸反應一定沒有一氧化氮,生成()

答案1.×2.√3.×4.×5.×

■專項突破關鍵能力

一、銅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

1.某研究小組通過實驗探究Cu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下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目的的是

()

A.將銅絲插入濃硫酸中加熱,反應完后把水加入反應器中,觀察硫酸銅溶液的顏色

B.常溫下將銅絲伸入盛滿氯氣的集氣瓶中,觀察CUCl2的生成

C.將CUCl2溶液在蒸發(fā)皿中加熱蒸干,得到無水CUCl2固體

D.將表面有銅綠的銅器放入稀鹽酸中浸泡,除去銅綠

答案D

解析A項,應將反應后的液體倒入盛水的燒杯中,并不斷攪拌;B項,應將銅絲在空氣中

加熱到紅熱后伸入盛滿氯氣的集氣瓶中;C項,CuCb水解生成的鹽酸易揮發(fā),加熱蒸干CUCl2

溶液得不到無水CuCl2固體。

二、銅及其化合物的制備

2.堿式碳酸銅又名孔雀石,主要成分為Cu2(OH)2CO3,呈綠色,是一種具有廣泛用途的化工

產品。某化學小組探究制備堿式碳酸銅的反應條件并制備少量堿式碳酸銅。

試劑:mol?L∣Na2CO3溶液、mol?l7∣NaOH溶液、mol?L∣Cu(NO3)2溶液各

IOOmLo

實驗1:探究Cu(NO3)2與NaOH和Na2CO3溶液配比

取三種反應溶液,以表中的比例混合,在60℃條件下進行實驗,并觀察現(xiàn)象。

編號V[Cu(NO3)2]ZmLV(NaOH)∕mLV(Na2CO3)∕mL沉淀數(shù)量沉淀顏色

122+++藍色

222+++藍色

3222~~淺綠色

422+淺綠色

注:“+”越多表示沉淀的相對量越多。

實驗2:探究反應溫度

按上述實驗得到的合適反應液用量,在不同溫度下進行實驗,并觀察現(xiàn)象。

反應溫度/°C沉淀數(shù)量沉淀顏色

室溫++++藍色

40++++藍色

60+淺綠色

75++綠色

80+++綠色(少量黑色)

實驗3:制備堿式碳酸銅

按最佳物料比取50mLmol?L1CU(NO3)2溶液、50mLmol?L1NaOH溶液和相應體積的

mol?L'Na2CO3溶液,在最佳反應溫度下進行實驗,待反應完全后,靜置、過濾、洗滌、干

燥后,得到g產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配制溶液時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玻璃棒以外還有。

(2)制備堿式碳酸銅時,CU(No3)2、Nae)H和Na2CO3溶液的最佳物質的量之比為,

最佳反應溫度為,本實驗的加熱方式為。

(3)請寫出本實驗制備堿式碳酸銅的化學方程式:O

⑷實驗2中在80°C反應生成的沉淀中有少量黑色的物質,產生該物質的原因可能是

(5)簡述實驗3中洗滌沉淀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6)計算本實驗的產率為%(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答案(I)IoOmL容量瓶、膠頭滴管(2)2:2:175℃水浴加熱(3)2NaOH+Na2CO3

+2Cu(NO3)2=Cu2(OH)2CO3+4NaNO3(4)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銅(5)向

過濾器中加入蒸儲水沒過沉淀,待蒸鐳水自然流下后,重復操作2?3次(6)

解析(2)由實驗1表格數(shù)據可知,當CU(NO3)2、NaOH和Na2CO3溶液的體積均為2mL時,

生成的堿式碳酸銅最多,CU(No3)2、NaOH和Na2CO3溶液的濃度分別為0.5mol?L-?0.5mol.

L^?0.25mol?L^l,則制備堿式碳酸銅時,CU(No3)2、NaOH和Na2CO3溶液的最佳物質的量

之比為2:2:1;由實驗2表格數(shù)據可知,當溫度為75℃時,生成的堿式碳酸銅最多,則最

佳反應溫度為75℃,故本實驗的加熱方式為水浴加熱。(6)由反應方程式可知,理論上生成

堿式碳酸銅的物質的量為mol,質量為g,則本實驗的產率為XIo0%之90.1%。

考點二金屬冶煉及金屬材料

■歸納整合5≡E?f

1.常見的金屬材料

(1)金屬材料分類

的合

它們

以及

、鎰遛

粒鐵

展材

金黑色金

金屬

他各種

外的其

金屬以

除黑色

材料

金屬

一有色

合金

及其

的合

常見

(2)幾種

,強度

性好

焊接

性、

:韌

碳鋼

「低

鋼}

1碳素

工性好

性及加

,韌

度高

:強

碳鋼

一中

r

彈性好

處理后

脆,熱

:硬而

碳鋼

—高

L

用于

能,

良性

的優(yōu)

不同

各種

具有

鋼}

l合金

特種鋼

及各種

不銹鋼

、硬鋁

合金

、鎂鋁

合金

:硅鋁

合種類

于加

好、易

造)性

、塑(

度高

小、強

:密度

金特性

輸業(yè)

通運

業(yè)、交

器包裝

業(yè)、容

:建筑

用途

早使

國最

):我

、Pb

、Sn

含Cu

(主要

合青銅

、Zn等

含Cu

(主要

金黃銅

等)

、Zn

、Ni

含Cu

主要

白銅(

及應

方法

一般

煉的

屬冶

2.金

存在

中的

然界

在自

(1)金屬

化合態(tài)

顯正價

素都

屬元

中,金

合物

屬化

在金

數(shù)金屬

等極少

金、鉗

游離態(tài)

實質

冶煉的

(2)金屬

式,

應通

(寫反

—M

+〃e—

M"+

程,即

的過

離態(tài)

為游

還原

合態(tài)

從化

金屬

是把

程就

煉過

的冶

金屬

)。

金屬

表示

用M

的方

冶煉

(3)金屬

熱分解

熱還原

電解

、

V人

、

-

__-A

____

、_

f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