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賦》課件(山西省縣級優(yōu)課)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B/0E/wKhkGWXi3CKAAyvTAAF_f8wAJS8087.jpg)
![《后赤壁賦》課件(山西省縣級優(yōu)課)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B/0E/wKhkGWXi3CKAAyvTAAF_f8wAJS80872.jpg)
![《后赤壁賦》課件(山西省縣級優(yōu)課)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B/0E/wKhkGWXi3CKAAyvTAAF_f8wAJS80873.jpg)
![《后赤壁賦》課件(山西省縣級優(yōu)課)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B/0E/wKhkGWXi3CKAAyvTAAF_f8wAJS80874.jpg)
![《后赤壁賦》課件(山西省縣級優(yōu)課)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B/0E/wKhkGWXi3CKAAyvTAAF_f8wAJS8087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后赤壁賦蘇軾汾陽市第五高級中學(xué)田權(quán)政說說你對蘇軾的認識一、多味蘇軾
蘇軾黃庭堅(詩)“蘇黃”辛棄疾(詞)“蘇辛”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轍曾鞏“唐宋八大家”歐陽修(散文)“歐蘇”蘇軾出身于一個比較清寒的文人家庭,從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學(xué)熏陶,早年便‘學(xué)通經(jīng)史,屬文日數(shù)千言”;宋仁宗嘉祐二年(l057
年)蘇軾中進土,年方21歲,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廳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條顛沛坎坷的仕途生涯。宋神宗,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后經(jīng)蘇轍等人營救才免罪釋放,被貶滿黃州團練副使。從“烏臺詩案”到流放黃州是蘇軾人生的重要轉(zhuǎn)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獨苦悶。但是生性曠達的詩人在老莊佛禪和山水之樂中求得解脫,自號“東坡居士”,并寫了千古傳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這樣充滿哲學(xué)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等到宋哲宗即位,新黨失勢,舊黨執(zhí)政,蘇軾被召還朝任翰林學(xué)士等職;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處,并在實際中實施,當(dāng)舊黨要廢除一切新法時,他又挺身而出主張對新法“參用所長”,因而被誣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擠。及至哲宗親政后,新黨再度上臺,又以詩人曾依附舊黨為名將年近六旬的詩人貶嶺南惠州,再貶海南儋州。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蘇軾終于遇赦北歸,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兩個月,詩人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寫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頗有幾分英雄末路美人遲暮的空漠之意和蒼涼之感了。蘇軾鏈接書目林語堂:
《蘇東坡傳》余秋雨:
《蘇東坡突圍》
元豐三年(1079年),蘇軾因作詩諷刺王安石新法(“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出獄后,被貶黃州團練副使。為排遣內(nèi)心郁悶,他泛舟赤壁,先后寫下了前《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三個月后,重游赤壁,寫下了《后赤壁賦》。二、整體感知讀準(zhǔn)字音1.虬龍2.棲鶻3.戛然4.翩躚5.揖予而言曰6.驚寤第一段:游黃泥坂第二段:復(fù)游見感第三段:江夜見鶴概括內(nèi)容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比?、夜游黃泥坂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p>
掌握字詞從:跟隨,跟從既:已經(jīng)脫:凋落顧:環(huán)視樂:意動用法,以……為樂歌:動詞,作歌已而:不久安所:到哪里謀:商量諸:兼詞,之于不時之須:預(yù)料不到的時候,“須”通“需”薄:迫近后赤壁賦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薄_@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出發(fā),準(zhǔn)備回臨皋亭。有兩位客人跟隨著我,一起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jīng)降下,樹葉全都脫落。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樂;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詩,相互酬答。過了一會兒,我嘆惜地說:“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沒有菜。月色皎潔,清風(fēng)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么度過呢?”一位客人說:“今天傍晚,我撒網(wǎng)捕到了魚,大嘴巴,細鱗片,形狀就象吳淞江的鱸魚。不過,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為了應(yīng)付您突然的需要?!?/p>
請找出第一段中寫景的句子,景色有什么特點?作者的心情如何?題為赤壁,可這里所寫并不是赤壁?為什么?
平靜之樂
黃泥坂的初冬月夜,景色清朗,靜謐寧馨。
良宵、美酒、貴賓、佳肴,使夜游赤壁的興致更濃,為游赤壁作鋪墊。
于是攜酒與魚,復(fù)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fēng)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四、復(fù)游見感
于是攜酒與魚,復(fù)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fēng)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水落石出:江水下落,礁石露出水面。后比喻事情真相大白。上:名詞活用為動詞,上岸履:踩巉巖:高峻險要的巖石披:分開悄然:憂愁的樣子反:通“返”聽:聽?wèi){踞:蹲坐于是攜酒與魚,復(fù)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fēng)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就這樣,我們攜帶著酒和魚,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覽。長江的流水發(fā)出聲響,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覽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認不出來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巖,撥開紛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虬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下望水神馮夷的深宮。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我到這個極高處。我劃地一聲長嘯,草木被震動,高山與我共鳴,深谷響起了回聲,大風(fēng)括起,波浪洶涌。我也不覺憂傷悲哀,感到恐懼,覺得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氐酱希汛瑒澋浇?,任憑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蘇軾獨自歷險,無人能從。當(dāng)他登上峰頂后,突然“劃然長嘯”。你如何理解蘇軾的“劃然長嘯”?1、表達登上峰頂后的那種壯懷激烈的激昂之情,仿佛自己就是宇宙的精靈,天地的主宰。2、抒泄貶謫黃州以來心中所積壓的種種郁悶之意。
激昂之樂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俛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五、江夜見鶴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俛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適:恰好東:向東,名詞作狀語西:向西飛,名詞作動詞玄:黑中帶紅俛:通“俯”顧:回頭看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這時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覺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鶴,橫穿江面從東邊飛來,翅膀象車輪一樣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潔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長聲音叫著,擦過我們的船向西飛去。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皢韬簦∴嫖?!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過了會兒,客人離開了,我也回家睡覺。夢見一位道士,穿著羽毛編織成的衣裳,輕快地走來,走過臨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說:“赤壁的游覽快樂嗎?”我問他的姓名,他低頭不回答?!班?!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細了。昨天夜晚,邊飛邊叫經(jīng)過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嗎?”道士回頭笑了起來,我也忽然驚醒。開門一看,卻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道士化鶴這一情節(jié)所傳達的詩人的情感?聯(lián)系學(xué)過的《前赤壁賦》和《赤壁懷古》中相關(guān)內(nèi)容,談?wù)勛约旱目捶ā?/p>
參考:從這個幻覺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已升騰入大自然的曠達之中,與大自然合為一體,含蓄地傳達出他企望超脫塵世、逍遙物外的隱秘心態(tài),與前賦“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脈相承。同時又有“人生如夢”的空幻感。夜游赤壁情感經(jīng)歷的變化江山不可復(fù)識劃然長嘯凜乎不可久留聽其所止而休無奈、驚嘆
激昂的樂
悲傷、恐懼隨遇而安的淡泊六、情感脈絡(luò)起雅興而游歷幽景而恐夢道士而驚逢孤鶴而夢樂悲悵游前游中游后(幽靜寧謐)(陰森險峻)(亦真亦幻)后赤壁賦(1)季節(jié)不同,景物相異,觸景生情,從而聯(lián)想到自己一生大起大落1、在游赤壁的過程中,作者何以會悲?七、探討主旨(2)只身一人登山,無友人相伴(主觀的精神寂寞),精神上的孤苦無告。獨游的豪興變?yōu)榧ぴ降谋Вo法抑制,于是長嘯。明確:
“我知之矣”
“之”指的是鶴乃道士所化。
鶴的象征義:形貌出眾,有高貴幽雅、超凡脫俗、仙風(fēng)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隱士之風(fēng),被視作仙禽和長壽之物。傳說中鶴能翩翩于仙凡之間,不受任何拘束。傳說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為鶴。所以鶴是超然物外,隨緣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
2、《前赤壁賦》中作者在游覽赤壁時的情感變化是以樂始以樂終,那么《后赤壁賦》中作者的情緒在悲恐之后的發(fā)展是怎樣的?作者寫了夢見所遇道士為鶴的化身這一情節(jié)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騰入自然,將自己升華而與大自然合為一體的曠達之思。此時孤鶴、道士、作者已經(jīng)三位一體。這種想法與道家文化對蘇軾的影響密不可分。盡管蘇軾一生崇尚儒學(xué),講究務(wù)實,“奮厲有當(dāng)世之志”、“致君堯舜”,但每當(dāng)其政治上遭遇挫折失意,他便會從老莊思想尋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脫。(曠達——不因外物的得失榮辱所累)明確:夢是一種追求,但是現(xiàn)實是所追求的未必能獲得?!安灰娖涮帯北砻髯髡邇?nèi)心面對前途、理想、抱負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無跡可求,以此結(jié)尾意味深長。蘇軾常常在儒家的積極入世和道家的消極避世之間徘徊困惑,這種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復(fù)雜感情的真實體現(xiàn)。3、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夢鶴化為道士后又增添醒來尋找道士一筆?理清思路起雅興而游歷幽景而恐夢道士而驚逢孤鶴而夢樂悲悵游前游中游后(幽靜寧謐)(陰森險峻)(亦真亦幻)后赤壁賦尋求超脫而不得矛盾困惑面對逆境的態(tài)度儒家固窮的堅毅精神老莊輕視有限時空和物質(zhì)環(huán)境的超越態(tài)度禪宗以平常心對待一切變故的觀念執(zhí)著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蘊含著堅定、沉著、樂觀、曠達的精神前后“赤壁賦”比較八、前后赤壁比較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內(nèi)容思想感情形式比較閱讀所寫限于舟中所見秋景主要寫岸上冬景雖則有樂有悲,但樂觀曠達存焉,變與不變之辨證,清風(fēng)與明月之所共適是想超塵絕世,還是眷戀人世間?樂觀豁達孤懷苦悶、虛無縹緲主客問答,中規(guī)中矩之賦散文化,更具“以文為賦”之特質(zhì)烏臺詩案
蘇東坡在朝廷當(dāng)禮部尚書之時,在他被貶謫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書房烏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見烏齋臺桌上擺著一首只寫得兩句尚未寫完的詩——“明月枝頭叫,黃狗臥花心。”蘇東坡瞧了又瞧,好生質(zhì)疑,覺得明月怎能在枝頭叫呢?黃狗又怎么會在花心上臥呢?以為不妥。于是提筆一改,將詩句改為“明月當(dāng)空照,黃狗臥花蔭?!蓖醢彩貋砗螅瑢μK軾改他的詩極為不滿,就將他貶到合浦。蘇東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見一群小孩子圍在一堆花叢前猛喊:“黃狗羅羅,黑狗羅羅,快出來呀?羅羅羅,羅羅羅。”蘇東坡出于好奇心,走過去問小孩喊什么,小孩說,我們叫蟲子快點出來,好捉它。蘇東坡湊近花前一看,見有幾條黃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蟲在花蕊里蠕動。又問小孩說這是什么蟲?小孩說:黃狗蟲,黑狗蟲。蘇東坡離開花叢,來到一棵榕樹下,正碰到樹上一陣清脆的鳥叫聲,問旁人,這是什么鳥叫?旁人答道:這叫明月鳥。此刻蘇東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錯改了王安石的詩。其實,從史實上看,王安石罰蘇東坡,錯改兩句詩不過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實質(zhì)上主要原因,則是政治上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因此之故,蘇軾先后幾次被貶。
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被貶調(diào)湖州。貶調(diào)的原因是他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調(diào)時,蘇軾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謝。本是官樣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黨的御史們作了手腳,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氣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寫出了略帶牢騷的“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養(yǎng)小民”一句。當(dāng)時朝中政敵章敦、蔡確等人借此指責(zé)蘇軾以“謝表”為名行譏諷朝廷之實,妄自尊大,發(fā)泄對“新法”的不滿,請求對他加以嚴(yán)辦。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舉出蘇軾的《杭州紀(jì)事詩》作為證據(jù),說他“玩弄朝廷,譏嘲國家大事”,更從他的其他詩文中找出個別句子,斷章取義的給予定罪,如:“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shù)”。本來蘇軾是說自己沒有把書讀通,所以無法幫助皇帝成為像堯、舜那樣的圣人,他們卻指他是諷刺皇帝沒能力教導(dǎo)、監(jiān)督官吏;又如“東海若知明主意,應(yīng)教斥鹵變桑田”,說他是指責(zé)興修水利的這項措施不對。其實蘇軾自己在杭州也興修水利工程,怎會認為那是錯的呢?又如“豈是聞韶忘解味,邇來三月食無鹽”,說他是諷刺禁止人民賣鹽。
總之,是認定他膽敢譏諷皇上和宰相,罪大惡極,應(yīng)該處死刑。于是朝廷便將蘇軾免職逮捕下獄,押送京城交御史臺審訊。此時,沈括還出來告密,說蘇軾詩作有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時捷卡宴購買合同范本
- 專家顧問聘用合同范本
- 毛紡織行業(yè)分析報告
- 制定合同范本目
- 中介商鋪合同范例
- 公墓物業(yè)維修合同范本
- 眾籌餐廳合同范本
- 個人獨資加油站合同范本
- 農(nóng)村電廠維修合同范例
- 個人建設(shè)用地合同范例
- 骨科的疼痛管理
- 前列腺癌診斷治療指南
- 中國銀行招聘筆試真題「英語」
- 江蘇省2023年對口單招英語試卷及答案
- GB/T 35506-2017三氟乙酸乙酯(ETFA)
- GB/T 25784-2010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 特種設(shè)備安全監(jiān)察指令書填寫規(guī)范(特種設(shè)備安全法)參考范本
- 硬筆書法全冊教案共20課時
- 《長方形的面積》-完整版課件
- 五年級上冊英語Module6Unit1Youcanplaybasketballwell外研社課件
- 工業(yè)企業(yè)現(xiàn)場監(jiān)測工況核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