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課 寓言四則(教師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同步培優(yōu)拔尖精研專練(統(tǒng)編版)_第1頁
第22課 寓言四則(教師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同步培優(yōu)拔尖精研專練(統(tǒng)編版)_第2頁
第22課 寓言四則(教師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同步培優(yōu)拔尖精研專練(統(tǒng)編版)_第3頁
第22課 寓言四則(教師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同步培優(yōu)拔尖精研專練(統(tǒng)編版)_第4頁
第22課 寓言四則(教師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同步培優(yōu)拔尖精研專練(統(tǒng)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2課《寓言四則》學習目標重點難點1、知道寓言的文體特點及《伊索寓言》《呂氏春秋》《列子》的有關文學常識。2、能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學習編寫寓言,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3、能從寓言中獲得對生活有益的啟迪。重難點:能獨立分析故事情節(jié)。能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學會運用“品味關鍵詞語理解寓言含義”的閱讀方法。(一)基礎知識一、文體知識1、寓言是以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為內(nèi)容的文學樣式。篇幅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擬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chuàng)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xiàn)手法。2、寓言最突出的特點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17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說過:“一個寓言可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伊索和《伊索寓言》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公元前5世紀末,希臘寓言開始歸于他的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寓言的匯編。其中大多是動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隸的思想感情。耶穌會傳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傳入中國?!兑了髟⒀浴分械墓适?,如青蛙的肚皮、驢與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貪婪的狗、愚蠢的烏鴉等.二、作品簡介《呂氏春秋》是戰(zhàn)國末年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名著。全書全書二十六卷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秴问洗呵铩纷鳛槭o、八覽、六論,注重博采眾家學說,以道家黃老思想為主,兼收儒、墨、法、兵、農(nóng)、縱橫和陰陽各先秦諸子百家言論,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是先秦雜家經(jīng)典著作。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稱之為《呂氏春秋》。列子名御寇,戰(zhàn)國時期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學家。列子(本人與弟子)著有《列子》,對后代的哲學、文學、科技、宗教都有深遠的影響。今本八篇,內(nèi)容包括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內(nèi)有很多膾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如《兒童辯日》、《歧路亡羊》、《杞人憂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價值的文學遺產(chǎn)。《穿井得一人》寓意:不要道聽途說,要通過調(diào)查研究,自己判斷事情的真?zhèn)?,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以訛傳訛。《杞人憂天》寓意:諷刺害怕沒有根據(jù)或不必要的災禍而徒然自擾的庸人,告誡人們不要毫無根據(jù)的瞎擔心。三、重點字詞溉(gài)

汲(jí)

中(zhòng)傷

躇(chú)步

跐(cǐ)

蹈(dǎo)

舍(shì)然

杞(qǐ)人憂天溉汲:打水澆田。溉,澆灌、灌溉。汲,從井里取水。

及:待,等到。國人:指居住在國都中的人。道:講述。聞之于宋君:使宋國的國君知道這件事。聞,知道、聽說,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對:應答,回答。得一人之使:得到一個人使喚,指得到一個人的勞力。亡(wú):無,沒有。

曉:告知,開導。積氣:聚積的氣體。若:你。行止:行動,活動。奈何:為何,為什么。只使:縱使,即使。中傷:傷害,受傷。積塊:聚積的土塊。四虛:四方。躇步跐蹈:這四個字都是踩踏的意思。舍然:釋然,消除疑慮的樣1.赫耳墨斯為什么來到凡間?因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2.他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來問價?請說出他當時的心理。先問宙斯雕像的價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價錢不高后,他十分滿意地問赫拉雕像的價錢之后,他更覺得自己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3.赫耳墨斯三次問話的神態(tài)、語氣一樣嗎?為什么要“笑著問道”,這“笑”有什么含義?不一樣。一個簡單的“笑”,傳神地寫出了赫耳墨斯微妙的內(nèi)心世界:嘲笑宙斯雕像價格低,暗想商人會把自己的身價抬得很高,這正是他虛榮心的具體表現(xiàn)。4.赫耳墨斯的雕像是什么價格?這則寓言的有何寓意?不要錢,如果買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他的雕像可以白送。以神喻人,《赫爾墨斯和雕像者》寓意:愛慕虛榮、盲目自大的人反而不被別人重視。諷刺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5.蚊子為什么能打敗獅子?又為什么會敗給蜘蛛?智者勝,驕者敗。6《蚊子與獅子》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蚊子和獅子》寓意:驕兵必敗,不要取得一點成績就驕傲自滿,要謙虛謹慎。諷刺能戰(zhàn)勝強敵卻因得意反被弱者戰(zhàn)勝的人。7.這兩則寓言有何共同之處?①寫法上,都是通過敘述故事揭示寓意。②內(nèi)容上,赫耳墨斯和蚊子的共同弱點——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特別是在權力或榮譽面前不能正確看待自己。8.你還能換個角度說出《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這則寓言的其他寓意嗎?①過高地看待自己,往往失望更大。②輕視別人的人往往也會遭到別人的輕視;尊重別人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③要有勇氣直面自己的價值。④不被人重視的人不一定沒有價值。⑤多聽取別人的意見才會更好地了解自己。⑥人要謙遜,但不等于不自信。⑦生活中要擺正自己的位置。9.你還能換個角度說出《蚊子和獅子》這則寓言的寓意嗎?①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③一時的勝利不能說明什么,得意于一時的勝利往往會導致最終的失敗。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⑤笑到最后的人才笑得最好。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⑦勝利時要有危機感。10.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边@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個勞動力。11.傳說的人把這句話聽成了什么意思?聽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個人。12.《穿井得一人》這則寓言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于道聽途說的傳言,必須認真地思索,進行實際的考察,否則很容易把事情搞錯。13.杞人為什么“憂天”?這則寓言嘲諷了什么樣的人?因為他沒有樂觀的心理,不懂一些常識。諷刺了對不必要的事而擔心的人。14.“曉之者”是怎樣解“憂”的?由表及里,化消極心態(tài)為積極心態(tài)。15.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這句話?

日月星辰,也不過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氣體,即使墜落,也不會擊中甚至打傷人。這句話揭示了杞人的無根據(jù)的擔心。16.從《杞人憂天》這則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憂天”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這是庸人自擾,毫無根據(jù)地瞎擔心,后比喻沒有根據(jù)或不必要的憂慮。17.《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訴我們的危害是什么?以訛傳訛。18.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是什么?傳言不要輕信,要實事求是。尤其“以訛傳訛”更要不得。19.如何看待《杞人憂天》中那個好心人的解釋?

寓言中那位熱心人對天、地、星、月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只能代表當時的認識水平,但他那種關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誘導的做法,還是值得學習的。20.現(xiàn)實中的你,面對今天的環(huán)境,杞人的行為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爆F(xiàn)代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是否具有良好的心態(tài)和健康的心理狀況對于一個人的發(fā)展是極其重要的。.我們平時要注意分析事物之問的聯(lián)系,防止主觀片面性和盲目性。對于一些確實無法認知和解決的問題,我們也不要陷入無休止的憂愁之中而無力自拔,人生樂在豁達。一、閱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其中蘊含著怎樣的道理?!逗斩购偷裣裾摺吠ㄟ^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觀臆斷而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段米雍酮{子》寫蚊子在獅子面前夸口,終于戰(zhàn)勝獅子,正當它得意忘形時卻被蜘蛛吃掉了。諷刺了那些能夠戰(zhàn)勝強敵卻因得意反被弱者戰(zhàn)勝的人。

二、從《穿井得一人》中,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生活中為獲得真知真見,避免道聽途說,應該怎么做?與同學討論一下。

啟示:凡事總要調(diào)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輕信流言,以訛傳訛,造成視聽混亂。做法:(1)避免盲從,不人云亦云,以訛傳訛;(2)重視調(diào)查研究,凡事要動腦筋想一想,多加分析,力辨真?zhèn)巍?/p>

三、人們常用“杞人憂天”諷刺那些不必要的擔憂,也有人認為其中傳達出強烈的憂患意識。你同意哪一種理解呢?示例:我同意第二種理解。憂國憂民,匹夫有責。人類進入新世紀,中華民族又一次迎來了科學的春天,為了不辜負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挽救日趨嚴重的生態(tài)危機,早日步入小康社會,每一位中華兒女都義不容辭地該憂地憂天了。

四、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有聞而傳之者……2.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3.天,積氣耳,亡處亡氣。4.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5.奈何憂其壞?

1知道、聽說,這里是“使知道”。2聽到講述3無,沒有4傷害,受傷5為什么

題組A基礎過關練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A.庇護(bì)

溉汲(jí)宙斯(zhòusī)躇步跐蹈(chú)B.愛慕(mù)

饒頭(ráo)

凱歌(kǎigē)

舍然大喜(shě)C.中傷(zhòng)

強大(qiáng)

稱(chèn)職

身亡所寄(wú)D.較量(jiào)

崩墜(zhuì)添頭(tiāntou)

聞而傳之(chuán)【答案】B【詳解】考查對字音的辨析修改。B.舍然大喜(shě)——shì?!吧帷蓖搬尅保獬?,消除;故選B。2.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很濃的諷刺意味,希望和結果的矛盾,是本文諷刺性之所在。B.《蚊子和獅子》這篇寓言諷刺了蚊子在戰(zhàn)勝獅子之后的得意忘形之態(tài),告誡人們要戒驕戒躁,時刻保持清醒。C.《穿井得一人》出自《呂氏春秋》一書,該書是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共同編寫而成的。D.《杞人憂天》出自《列子》,該書是儒家學派重要典籍著作,舊題為列御寇著?!敬鸢浮緿【詳解】D.“該書是儒家學派重要典籍著作”有誤,《列子》是道家學派重要典籍著作;故選D。3.下列文學常識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常常用假設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B.寓言這種體裁往往篇幅短小,語言精練,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C.伊索是古羅馬寓言家,人們習慣于把古羅馬寓言都歸到他的名下,統(tǒng)稱“伊索寓言”。D.童話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節(jié)都是虛構的,常采用擬人化手法,都有勸誡、歌頌或諷刺的作用等,但兩者也有區(qū)別。【答案】C【詳解】考查對文學常識的掌握。C.有誤,伊索是古希臘寓言家,人們習慣于把古希臘寓言都歸到他的名下,統(tǒng)稱《伊索寓言》;故選C。4.下列選項中加著重號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宋之丁氏曉之者曰B.求聞之若此若屈伸呼吸C.只使墜得一人之使D.亦不能有所中傷曉之者亦舍然大喜【答案】D【詳解】考查對多義詞的辨析。A.結構助詞,的/代詞,指他;B.像/你;C.與“只”組合,縱使,即使/使喚;D.都是“也”的意思;故選D。5.下列對語句的翻譯有誤的一項是()A.又有憂彼之所憂者。譯文:又有一個為他的憂愁而擔心的人。B.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弊g文:丁氏回答說:“得到一個人的勞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一個人?!盋.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譯文:家里沒有水井,需要出門去打水澆田,經(jīng)常派一人在外(專管打水)。D.其人曰:“奈地壞何?”譯文:那個人說:“對毀壞大地有什么辦法呢?”【答案】D【詳解】D.“奈地壞何?”的正確翻譯是“地塌了怎么辦呢?”故選D。6.下面對《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的表述不準確的一項是()A.寓言往往是以假托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蚊子和獅子》假托動物的故事,引起人們的深思。B.兩則寓言都采用了對話描寫。C.兩則寓言結構相同,都是先敘述故事,篇末點明寓意。前者諷刺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后者則告訴我們即使取得一些勝利也別驕傲,要謹慎從事,否則可能在小處挫敗。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構思精巧,文章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這三問三答略有變化,略有起伏?!敬鸢浮緽【詳解】B.《蚊子和獅子》沒有采用對話描寫,只有對蚊子的語言描寫。故選B。7.下列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A.現(xiàn)在霧霾越來越嚴重,每個公民都要有杞人憂天的意識,這樣才能保護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B.與大魚較量了半小時后,釣友終于成功釣起了這條50多斤重的大青魚。C.我不知道怎樣處理我的材料才能使它們各得其所。D.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敬鸢浮緼【詳解】A.杞人憂天:指為不必要憂慮的事情而憂慮。對于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是每個公民都應關心的,因此此處使用該成語不合語境;B.較量:用競賽或斗爭的方式比本領、實力的高低。符合語境,使用正確;C.各得其所:表示各個都得到適當?shù)陌才?。符合語境,使用正確;D.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符合語境,使用正確;故選A。8.下列表述不準確的一項是(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兩則寓言都采用了對話描寫。B.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逗斩购偷裣裾摺肥且陨裼魅耍段米雍酮{子》是以動物喻人。C.《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兩則寓言結構相同,都是先敘述故事,篇末再點明寓意。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構思精巧,文章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這三問三答略有變化,有起有伏?!敬鸢浮緼【詳解】A.錯誤,《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采用了對話描寫,《蚊子和獅子》中雖有語言描寫,但沒有對話描寫,更多地采用了動作描寫。故選A。9.文學常識填空。(1)《穿井得一人》選自《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秴问洗呵铩罚址Q,是先秦(流派)代表著作。戰(zhàn)國末秦相集合門客共同編寫而成。(2)《杞人憂天》選自《列子·天瑞》。列子,本名,相傳是(朝代)時期的道家(流派)人物?!读凶印芬粫4媪松裨拏髡f、音樂史、雜技史等眾多珍貴的先秦史料,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答案】《呂覽》雜家呂不韋列御寇戰(zhàn)國【詳解】本題考查文學常識。(1)《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在秦國相邦呂不韋的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雜家名著。成書于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前夕。此書以“道家學說”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農(nóng)家、兵家、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于一爐。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tǒng)一后的意識形態(tài)。但后來執(zhí)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儒家在內(nèi)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諸子百家之大成,是戰(zhàn)國末期雜家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2)列子(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之間,享年不明),本名列御寇(“列子”是后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學者,古帝王列山氏之后。相傳是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對后世哲學、文學、科技、養(yǎng)生、樂曲、宗教影響非常深遠。著有《列子》,其學說本于黃帝老子,歸同于老、莊。創(chuàng)立了先秦哲學學派貴虛學派(列子學)。是介于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派承前啟后的重要傳承人物。10.《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獅子》都選自《》。該書是一部故事集。伊索(約公元前6世紀),(國家)作家。【答案】伊索寓言寓言古希臘【詳解】《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被釋放的古希臘奴隸伊索所著,搜集有古希臘民間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為動物寓言。伊索(約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并稱世界四大寓言家。11.仔細閱讀下面這則寓言,思考它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野豬、馬與獵人從前,野豬和馬常常在一起吃草,但是野豬經(jīng)常使壞,不是踐踏青草,就是把水攪渾。馬非常生氣,一心想要報復他,便跑去請求獵人幫忙。獵人說除非馬愿意套上轡頭讓他騎,他才會幫助馬懲治野豬。馬報復心切,就答應了獵人的要求。于是,獵人騎在馬背上打敗了野豬,然后又把馬牽回去,拴在馬槽邊。馬終于成了被獵人奴役的工具。(選自《伊索寓言》)【答案】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對他人寬容,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去報復他人,否則會給自己帶來不幸?!驹斀狻勘镜李}考查學生對《伊索寓言》中故事的閱讀分析能力。抓住關鍵句“一心想要報復他,馬終于成了被獵人奴役的工具”,馬因為報復豬給自己帶來了不好的結果,可得出啟示:我們要學會寬容。12.班級要組織“小寓言大智慧”的綜合性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其中?!窘沂咎卣鳌?1)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大量的寓言在歷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來,成為我國文學遺產(chǎn)的寶貴財富,寓言最初產(chǎn)生于民間流行于民間。常以散文和韻詩的形式出現(xiàn)。它的內(nèi)容主要是帶有諷刺和勸誡意味的充滿智慧的故事。請從上面的文字中選擇四個詞語(每個詞語限兩字)來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覺得最合適的四個詞語是:【解讀寓意】(2)閱讀下面兩則寓言,用簡練的語言寫出其寓意?!炯住科樟_米修斯造人,給每個人掛上兩只口袋,一只裝別人的惡行,另一只裝自己的。他把那只裝有別人惡行的口袋掛在前面,把另一只掛在后面。因此人們總看見別人的惡行,自己的卻瞧不見?!疽摇恳恢华{子的脖子上被掛了一個標簽,寫著“驢子”。獅子發(fā)怒,不停地辯白他是一只獅子,可人們還是叫他驢子,并給他拿來了青草。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他寧死不從;可每個從他身邊走過的人看到標簽,都認為他是一頭驢子。時間久了,獅子也感覺自己可能就是一頭驢子。又過了幾日,從獅子洞里傳來驢子的叫聲……【答案】(1)諷刺、勸誡、智慧、故事(2)寓言甲:人們往往喜歡挑剔別人的缺點,卻忽視自己的缺點。寓言乙:心態(tài)決定我們做事的方式與態(tài)度,要做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驹斀狻浚?)本題考查篩選信息。細讀材料可知,寓言的特征是“帶有諷刺和勸誡意味的充滿智慧故事”,因此可用“諷刺”“勸誡”“智慧”“故事”等填空作答。(2)本題考查分析寓言的寓意。甲文,根據(jù)“因此人們總看見別人的惡行,自己的卻瞧不見”,可知本則寓言的寓意是:人們往往喜歡挑剔別人的缺點,卻忽視自己的缺點。乙文,根據(jù)“時間久了,獅子也感覺自己可能就是一頭驢子。又過了幾日,從獅子洞里傳來驢子的叫聲”,可知獅子本來不可能成為驢子,但在他人的引導下,竟然也感覺自己馬了一頭驢子,因此本則寓言的寓意是:心態(tài)決定我們做事的方式與態(tài)度,要做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題組B能力提升練下面三段文字都選自《伊索寓言》,閱讀并回答后面的問題。【甲】蚊子與獅子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強。若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zhàn)勝了獅子,又吹起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在不料卻被蜘蛛網(wǎng)粘住了。蚊子將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卻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這故事適用于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疽摇狂橊勁c宙斯駱駝羨慕牛有漂亮的角,自己也想要長兩只角。于是,他來到宙斯那里,請求給他加上一對角。宙斯因為見駱駝不滿足已有龐大的身體和強大的力氣,還要妄想得到更多的東西,氣憤不已,不僅沒讓他長角,還把他的耳朵砍掉一大截。這則故事說明,(A)_____________________?!颈勘憋L和太陽北風與太陽兩方為誰的能量大互相爭論不休。他們決定誰能使行人脫下衣服,誰就勝利了。北風一開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緊緊裹住自己的衣服。北風見此刮得更猛烈,行人冷得發(fā)抖,便添加更多衣服。風刮疲倦了,便讓位給太陽。太陽最初把溫和的陽光灑向行人,行人脫掉了添加的衣服。太陽接著把強烈的陽光射向大地。行人們開始汗流浹背,漸漸地忍受不了,不但脫光了衣服,還跳到旁邊的河里去洗澡。這則故事說明,(B)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蚊子和獅子》中“蚊子”的形象。14.閱讀三則寓言,并將后兩則寓言橫線上的寓意補充完整。(A)(B)15.通過閱讀上面三則故事,你能總結出伊索寓言的特點嗎?(至少兩點)【答案】13.蚊子形象:首先是一個擁有戰(zhàn)斗智慧的形象,能揚長避短,戰(zhàn)勝獅子;其次,勝利之后卻又驕傲自大,得意忘形,從而導致失敗的形象。14.(A)貪得無厭的人,一見到別人的東西就眼紅,最終連自己擁有的東西也失去了。(B)仁慈、溫和與說服勝過強迫。或者:待人處事疾言厲色或者使用暴力,是無法令人心服口服的,反而是要給人溫暖、安詳,以尊重、愛語,讓人心生歡喜,心悅誠服,才能成功。15.篇幅短小;故事生動有趣,寓意豐富深刻;多借助動物、事物,運用擬人化的手法來講故事;具有鮮明的諷刺性和教育意義。(答對2點即可)【解析】13.考查分析寓言中的形象特點。根據(jù)甲文中的“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可知,蚊子擁有高超的戰(zhàn)斗智慧,知道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攻擊敵人的短處。根據(jù)“蚊子戰(zhàn)勝了獅子,又吹起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可知,蚊子驕傲自大,自以為戰(zhàn)勝了獅子就天下無敵,得意忘形,結果被蜘蛛消滅了。14.考查分析寓言寓意。A.駱駝羨慕牛的角,于是自己也想擁有,可知他是一個貪得無厭的人,見到別人有自己沒有的東西就眼紅。結果引來宙斯的不滿,不僅沒讓他長角,還把他的耳朵砍掉了一大截。駱駝連自己本來就有的東西也失去了。由此可得寓意:貪得無厭的人,一見到別人的東西就眼紅,最終連自己擁有的東西也失去了。B.北風狂暴而猛烈,結果人們反倒是添加了更多的衣服。太陽先是溫和,逐漸強烈,人們不但脫光了衣服,還跳到河里去洗澡。從中可以看出,我們待人處事時,粗野和暴力不會讓人信服,反倒是和顏悅色,沉靜安詳會收獲他人的尊重與信服,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15.考查賞析寓言特點。從篇幅上看,這三則寓言都不長,篇幅短小。從內(nèi)容上來看,甲中的蚊子與獅子的戰(zhàn)斗,乙中駱駝的要求與最終結果,丙文中北風與太陽的打賭,都生動有趣。這三則故事雖然情節(jié)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傻茫汗适律鷦佑腥ぃ⒁庳S富深刻。從寫作手法上來看,這三則寓言運用擬人的手法,甲的寫作對象是蚊子與獅子,乙的寫作對象是駱駝,這三者同為動物。丙的寫作對象是北風與太陽,這兩者同為事物。可得:多借助動物、事物,運用擬人化的手法來講故事。從寓意上來看,甲諷刺了那些取得了一點成績就驕傲自大的人。乙諷刺了那些貪得無厭的人。丙告訴人們?yōu)槿颂幨拢私游锏恼_方法。可得:具有鮮明的諷刺性和教育意義。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穿井得一人《呂氏春秋》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撸骸岸∈洗┚靡蝗??!眹说乐勚谒尉?。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不若無聞也。聞夔①一足《韓非子》哀公問于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于聲。堯曰:‘夔一而足矣?!篂闃氛凇9示釉唬骸缬幸蛔??!且蛔阋??!弊⑨專孩儋纾╧uí):我國見諸記載最早的音樂家。以精通音樂著稱。②樂正:古代官名,負責音樂事務的官員。16.下列加點詞語都是動詞的一項是(

)A.及其家穿井

將復何及 B.有聞而傳之著

傳不習乎C.求聞之若此

若屈伸呼吸 D.故君子曰

兩狼之并驅如故17.運用所提示的方法,解決乙文中文言字詞。句子方法加點詞意義蘷一而足矣查閱詞典法:①充足,足夠;②夠得上某種數(shù)量或程度;③足以,值得。而獨通于聲遷移法:通古博今

萬事通1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19.這兩則寓言對于我們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啟示意義。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每天都充斥著種種信息,真?zhèn)文妫瑢Υ四阌X得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答案】16.B17.足夠通曉,精通18.得到了一個人的勞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個人。19.對于各種信息傳聞,要以審慎的態(tài)度進行分析、甄別,不輕信盲從。不輕易相信,也不要輕易傳播未經(jīng)核實的信息?!窘馕觥?6.本題考查詞性的判斷。A.等到,副詞/來得及,動詞;B.傳播,動詞/傳授,動詞;C.像,介詞/你,代詞;D.所以,連詞/原來,形容詞;故選B。17.本題考查詞語解釋。①句意:有夔一個人就足夠了。根據(jù)查字典法可知,足:充足,足夠;②句意:就只是精通音律。通古博今:通曉古今的學問。萬事通:什么事都知道的人。根據(jù)遷移法可知,通:精通。18.本題考查翻譯句子。重點詞:得:得到;一人之使:多得到一個人使喚,指多得到一個人的勞力;非:不是。19.本題考查內(nèi)容的理解。甲文結合“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句得出:道聽途說不能輕信,不能盲從,更不能以訛傳訛;不要輕信流言,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乙文結合“故君子曰:‘夔有一足?!且蛔阋病本淇芍彩锹牭絺髀劊急仨毶钔笇彶?,對于人都必須用理進行檢驗。由此得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待傳聞要有調(diào)查研究的審慎態(tài)度和去偽存真的求實精神?!军c睛】參考譯文:【甲】宋國的一戶姓丁的人家,家中沒有井,須到外面打水澆地,經(jīng)常派一人停留在外面專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時候,丁氏告訴別人說:“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個人?!庇腥寺犃司腿鞑ィ骸岸〖彝诰诘搅艘粋€人?!眹嫉娜硕荚谡務撨@件事,使宋國的國君知道這件事。宋國國君派人向丁氏問明情況,丁氏答道:“多得到一個人的勞力,并不是從井中挖出來一個人啊。”像這樣得到的消息,還不如不知道?!疽摇浚攪膰┌Ч珕柨鬃樱骸拔衣犝f夔(人名)一只腳,你相信嗎?”(孔子)說:“夔,是個人,怎么會一只腳?他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只是精通聲律(音樂)。堯說:‘有夔一個人就足夠了。’指派他當了樂正(官名)。因此有學識的人說:‘有夔這樣一個人就足夠了,不是只有一只腳啊。’”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后面的題目。(甲)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危俊睍灾咴唬骸暗?,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選自《列子·天瑞》)(乙)上①謂侍臣曰:“治國如治病,病雖愈,尤宜將護。儻②遽③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今中國幸安,四夷俱服,誠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懼不終,故欲數(shù)聞卿輩諫爭④也?!蔽赫髟唬骸皟?nèi)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選自司馬光《居安思?!罚┳ⅲ孩偕希褐柑铺?。②儻:倘若。③遽(jù):迅速。④爭:爭辯。20.解釋文中加點詞語。①因往曉之

②舍然大喜2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22.甲文中寫曉之者與杞人的對話,改為曉之者一人的勸導,不寫杞人的問話好不好?為什么?23.談談你對甲乙兩文中“杞人憂天”和“居安思危”的理解?!敬鸢浮?0.曉:告知、開導。,舍然:舍,同“釋”,解除、消除。舍然,消除疑慮的樣子。21.即使掉下來,也不會有什么傷害。22.不好。在曉之者勸導的過程中,杞人不停插話提問,恰恰表現(xiàn)了他因“憂天”而“廢寢食”的焦慮狀態(tài),如果把兩人的對話改為曉之者一人的勸導,就不能表現(xiàn)杞人焦慮了。23.“杞人憂天”的憂是毫無根據(jù)的瞎擔心,也是對無力應對的問題的過分憂慮。“居安思?!眲t是人在安定的環(huán)境中,對可能產(chǎn)生的危難和禍害的預防,這個“?!笔菢O有可能發(fā)生也可以通過人的努力避免的。【解析】20.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①句意:因此就去勸他。曉:告知,開導。②句意:于是那人釋然而開心。舍然:舍,同“釋”,解除、消除。舍然,消除疑慮的樣子。21.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重點詞有:只使,縱使,即使;亦,也;中傷,傷害。22.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寫法。本文題目為“杞人憂天”,主要內(nèi)容也是“杞人憂天”。主要寫出杞人與曉之者的對話。如果改為只寫曉之者一人的勸導,不寫杞人的問話,那就成了曉之者一人在講道理,與“杞人”幾乎沒有關系了。在二人對話中,杞人不斷地向曉之者插話提問,這正是他“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的表現(xiàn),是他憂天地崩墜的焦慮表現(xiàn)。如果把兩人的對話改為曉之者一人的勸導,就無法表現(xiàn)杞人的焦慮,自然也說法無所謂“杞人憂天”的主題了。23.本題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甲文中“杞人憂天”諷刺那些庸人自擾、自尋煩惱的人。杞人為毫無根據(jù)的猜疑幻想而擔憂完全沒有必要,況且,如果天地果真崩墜的話,那也是非人力所能應對的,因此“杞人憂天”是完全不必要的胡思亂想。乙文中,唐太宗雖身處太平盛世,“然朕日慎一日,唯懼不終,故欲數(shù)聞卿輩諫爭”,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即能居安思危,尤為可貴、可喜。“居安思?!钡奶铺谀抗忾L遠,為此廣開言路、從善如流,將憂患意識貫徹落實到行動中,對可能到來的危難與禍害提前預防,防患于未然,他的“危”是極有可能發(fā)生也是完全可以通過人力避免的。【點睛】參考譯文:(甲)杞國有個人擔心天地會崩塌,自身失去依存的地方,(于是)不吃不睡的了。又有一個擔心他因為那擔心而出問題的人,因此就去勸他,說:“天啊,是聚集在一起的氣體,氣往哪里崩潰呢。你身體曲伸和呼吸,一直在天中進行,干嗎要擔心它崩潰嗎?”那個人說:“天確實是聚集的氣體,太陽、月亮、星星呢,它們就不會掉下來嗎?”勸導他的人說:“太陽、月亮、星星,也是氣體中發(fā)光的氣體,就算它們掉下來,也不可能傷到誰?!蹦侨苏f:“地塌了怎么辦呢?”勸導他的人說:“所謂地嗎,就是很多土塊聚集,它填充了四方所有的角落,它還往哪里塌土塊啊。你走路跳躍,終日是在這地上進行,干嗎還要擔心地會塌呢?”于是那人釋然而開心,勸導他的人也釋然而開心。(乙)唐太宗對身邊的大臣說:“治國就像治病一樣,即使病好了,也應當休養(yǎng)護理。倘若馬上就自我放開縱欲,一旦舊病復發(fā),就沒有辦法解救了?,F(xiàn)在國家很幸運地得到和平安寧,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都服從,這真是自古以來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這種情況不能維護久遠,所以我很希望多次聽到你們的進諫爭辯啊?!蔽赫骰卮鹫f:“國內(nèi)國外得到治理安寧,臣不認為這是值得喜慶的,只對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悅?!遍喿x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眹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耍蝗魺o聞也。(《呂氏春秋》)24.本文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是一篇(體裁)。25.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1)家無井而出溉汲(2)及其家穿井(3)國人道之(4)丁氏對曰26.下列句中的“之”與“宋之丁氏”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學而時習之 B.禽獸之變詐幾何哉C.友人慚,下車引之 D.而兩狼之并驅如故2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聞之于宋君。(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8.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到多種信息,有時真?zhèn)坞y辨。如果生活中發(fā)生了類似《穿井得一人》這樣的事,你會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答案】24.寓言25.從井里取水待,等到講述應答,回答26.B27.(1)(有人)向宋國國君報告了這件事(或使宋國國君知道了這件事)。(2)得到了一個人使喚,不是在井里得到了一個人。28.示例:(1)對于各類消息,我們要(像宋君那樣)以審慎的態(tài)度進行分析、甄別,有條件的可以進行調(diào)查研究;(2)不要(像“國人”那樣)輕信傳聞,也不要傳播未經(jīng)證實的傳聞;(3)作為消息的發(fā)出者(如丁氏)應表述準確、清晰,避免產(chǎn)生歧義,造成誤會?!窘馕觥?4.本題考查文學常識。本文選自《呂氏春秋》書卷二十二《慎行論·察傳》。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個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卻理解錯了意思,以為是“穿井得到一個活人”,到處傳謠言。本文是一篇寓言,寓意為凡事都要調(diào)查研究,仔細辨別,才能弄清真相。25.本題考查文言實詞。(1)句意:家里沒有水井,需要出門去打水澆田。汲:動詞,打水;(2)句意: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時候。及:動詞,等到;(3)句意:有人聽了就去傳播。道:動詞,說,講述;(4)句意:姓丁的回答道。對:動詞,回答;26.本題考查一詞多義。“宋之丁氏”中的“之”是助詞,的。A.句意:學過的內(nèi)容要經(jīng)常復習它。之:代詞,它;B.句意: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之:助詞,的;C.句意:朋友十分慚愧,(忙)下車拉他。之:代詞,元方;D.句意: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之: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故選B。27.本題考查文言翻譯。(1)聞:使……聽聞。句意:使宋國國君聽到這件事;(2)得:得到;之:助詞,的;使:使喚;于:介詞,在。句意:得到一個空閑的人力,并非在井內(nèi)挖到了一個活人。28.本題考查談啟示的能力?;卮饡r一要結合文章內(nèi)容,二要聯(lián)系實際結合。結合“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可知,宋君沒有偏聽偏信,而是派人去調(diào)查,告訴我們對于各類消息,我們要以審慎的態(tài)度進行分析、甄別,有條件的可以進行調(diào)查研究;結合“有聞而傳之者”“國人道之”可知,這些人不去辨別消息的真?zhèn)?,就去相信,就去傳播,告訴我們不要輕信傳聞,也不要傳播未經(jīng)證實的傳聞;結合“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笨芍?,丁氏沒有準確、清晰地表達出真實的意思,所以讓人產(chǎn)生了歧義,告訴我們作為消息的發(fā)出者應表述準確、清晰,避免產(chǎn)生歧義,造成誤會?!军c睛】參考譯文宋國有個姓丁的人,家里沒有水井,需要出門去打水澆田,經(jīng)常派一人在外專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時候,他告訴別人說:“我家打水井得到一個空閑的人力?!庇腥寺犃司腿鞑ィ骸岸〖彝诰诘搅艘粋€人?!比珖硕及选拌従靡蝗恕边@個消息相互傳說著,一直傳到宋國國君的耳朵里,宋國國君派人向姓丁的問明情況,姓丁的回答道:“得到一個空閑的人力,并非在井內(nèi)挖到了一個活人。”像這樣以訛傳訛、道聽途說,還不如什么都沒聽到的好。題組C培優(yōu)拔尖練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各題。鄭人買履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狈礆w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9.下列加著重號的詞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①先自度其足②何不試之以足B.①寧信度

②無自信也C.①鄭人有且置履者

②遂不得履D.①先自度其足②吾忘持度30.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至之市而忘操之。(2)何不試之以足?31.這個鄭人為什么會“寧信度,無自信也”?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什么啟示?【答案】29.D30.(1)到了集市后,卻忘記帶量好的尺碼。(2)你為何不用腳試試呢?31.因為他是個因循守舊的教條主義者。這個故事諷刺了那些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告訴我們遇事要實事求是,要學會靈活變通,不要死守教條?!窘馕觥?9.本題考查重要文言詞語的含義。作答時,注意結合語境仔細辨析。A.足:都是名詞,譯為“腳”;B.信:都是動詞,譯為“相信”;C.履:都是名詞,解釋為“鞋子”;D.度:動詞,測量/名詞,量好的尺碼;故選D。30.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翻譯時,注意句子中出現(xiàn)的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文學現(xiàn)象,同時注意把句子中省略部分補充完整。重點詞語有:(1)至之:到了;操:拿,持;之:代指量好的尺碼;(2)何不:為什么不;之:代指鞋子;以足:用腳;“試之以足”為狀語后置,應為“以足試之”,譯為“用腳試試鞋”。31.本題考查內(nèi)容概括與啟示。鄭人“寧信度,無自信也”,即鄭人寧可相信自己事前量好的尺碼,也不愿意親自用腳試穿,終“不得履”,反映出他忽略實際情況,思維過于僵化,處事過于死板,一味地信奉教條而不懂得變通,是個墨守陳規(guī)的教條主義者。這個故事揭示了鄭人拘泥于教條心理,依賴數(shù)據(jù)的習慣,諷刺了那些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告訴我們對待事物要學會靈活變通,不能一味墨守陳規(guī),要注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军c睛】參考譯文:有一個將要買鞋子的鄭國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腳的尺碼,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后,卻忘記帶量好的尺碼。拿到了鞋子,才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庇谑欠祷厝ト〕叽a。等到他返回來的時候,集市已經(jīng)散了,他最終沒買到鞋。有人問:“你為何不用腳試試呢?”他說:“我寧愿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遍喿x下文,完成下面各題。狐指罵蒲提狐經(jīng)蒲提架下,渴欲啖之,因其架太高,跳躍而摘之不得,遂悵悵然指罵之曰:“此蒲提大不中用,酸而無味!”抑知酸正可以生津而止渴,不過因其不得而反罵之耳。俗云:“皆因自己無能,反說他人無用。”世間無日不如是也。(出自《意拾喻言》)注:蒲提:即葡萄。32.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這句俗話就出自這則寓言。這諷刺了一種什么樣的人?33.請從描寫方法的角度賞析句子。狐經(jīng)蒲提架下,渴欲啖之,因其架太高,跳躍而摘之不得,遂悵悵然指罵之曰:“此蒲提大不中用,酸而無味!”34.分析這則寓言主要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有何作用?【答案】32.諷刺了沒有能力得到想要的,就自欺欺人地指責想要的事物有種種不好的人。33.參考示例:此句運用動作、神態(tài)和語言描寫,生動傳神地寫出了狐貍欲得葡萄而不能之后便罵葡萄酸的可笑形象,幽默而有力地諷刺這種自己無能卻責怪別人的人。34.參考示例:擬人,作者將狐貍當作人來寫,使故事合乎人性又更加生動有趣,更能吸引讀者接受其中要講的道理。【解析】32.本題考查寓言諷喻意義。狐貍想吃葡萄,但由于葡萄長得太高無法吃到,便說葡萄是酸的,沒有什么好吃。實際上是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chǎn)生挫折感時,為了解除內(nèi)心不安,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罷了,諷刺了某些人沒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而自欺欺人地指責來尋求自我安慰。33.本題考查賞析重要語句。“渴欲啖之”“跳躍”是動作描寫,寫出狐貍因口渴難耐而極想吃葡萄的樣子。“悵悵然指罵”是神態(tài)描寫,“此蒲提大不中用,酸而無味”是語言描寫,生動地寫出狐貍因摘不到葡萄便責怪葡萄的可笑形象,極力諷刺了自己沒有能力而自欺欺人的人。34.本題考查寫作手法及作用分析。由“渴欲啖之”“跳躍而摘之不得”“悵悵然指罵之”等可知,文章運用擬人的手法,將動物狐貍賦予人的行為動作,以此生動有趣地闡釋“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有力諷刺沒有能力得到想要的,就自欺欺人地指責想要的事物有種種不好的人,更能吸引讀者,增添寓言的趣味性?!军c睛】參考譯文:狐貍在葡萄架下走過,口渴想要吃葡萄,因為葡萄架太高,跳起來都摘不到,于是就很郁悶地指著葡架罵起來說:“這葡萄太沒用,很酸,一點都不好吃!”無論葡萄酸不酸都可以生津止渴,但因為狐貍自己得不到反而罵葡萄。人們常說:“都是由于自己無能,反而說他人無用?!笔篱g沒有一天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