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卷_第1頁
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卷_第2頁
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卷_第3頁
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卷_第4頁
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一、選擇題(1—10為單項選擇題,每小題選對的得2分;11—12為多項選擇題,每小題全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選不全的得2分,選錯或不選的得0分,共26分)1.(2分)下列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一枚雞蛋的質量約是50g B.教室內天花板距地面的高度約為2.2m C.一支新2B鉛筆的長度約是40cm D.一位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是3m/s2.(2分)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表述,你認為正確的是()A.“不敢高聲語”中的“高”指聲音的音調高 B.考場周邊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超聲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D.在街道上安裝的噪聲強度顯示儀是用來減弱噪聲的3.(2分)如圖所示是一款綠色外觀的磁懸浮藍牙音箱,它由一個球形音箱和一個磁懸浮底座組成。音箱懸浮在空中,一邊旋轉一邊播放歌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根據(jù)音調可以判斷出是誰的歌聲 B.歌聲是靠空氣傳到人耳的 C.磁懸浮藍牙音箱是高科技產(chǎn)品,不需要振動就能發(fā)聲 D.我們能看到音箱是綠色的,主要是因為音箱表面能吸收綠光4.(2分)一輛汽車在30min內行駛的路程為36km,某同學根據(jù)這兩個數(shù)據(jù)做出了以下判斷,其中正確的是()A.該汽車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B.該汽車在1h內行駛的路程一定為72km C.該汽車在這30min內任意時刻的速度都是72km/h D.該汽車在這30min內的平均速度為72km/h5.(2分)周末,小科一家到麗江邊游玩。媽媽拍照時,小科正在欣賞美景:對岸樹木的倒影、水中的魚“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媽媽的攝“影”——光的折射 B.樹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魚“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線傳播6.(2分)如圖是晚上汽車在干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在晚上開車時()A.潮濕路面發(fā)生鏡面反射 B.干燥的路面發(fā)生鏡面反射 C.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潮濕的路面更亮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2分)某校新建成一個噴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裝了一只射燈。池內無水時,射燈發(fā)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如圖所示?,F(xiàn)往池內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時;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時,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點,則()A.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和S點重合 B.P點在S點的上方,Q點在S點的下方 C.P點在S點的上方,Q點在S點的上方 D.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在S點的上方8.(2分)如圖甲、乙所示是光線經(jīng)過甲、乙兩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圖丙是某人看遠處物體時的成像情況,圖丁是一款通過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學液體來實現(xiàn)改變的鏡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甲透鏡的折射光線會聚于一點,說明甲透鏡是凸透鏡 B.乙透鏡的折射光線是發(fā)散的,說明乙透鏡是凹透鏡 C.該人的視力缺陷是近視眼,矯正時應選擇鏡片Ⅰ D.該人的視力缺陷是遠視眼,矯正時應選擇鏡片Ⅱ9.(2分)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同種物質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質量和密度均不變 B.水從0℃升高到4℃的過程中,密度逐漸變小 C.從地球帶到太空中的鉛筆能“懸浮”于艙內,是由于質量變小了 D.密閉氧氣罐中的氧氣用去一半,密度減小一半10.(2分)甲、乙、丙三個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裝有水,把質量相同的實心的鉛塊、銅塊、鐵塊(ρ鉛>ρ銅>ρ鐵)依次放在三個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水沒有溢出)。原來裝水最多的是()A.甲杯 B.乙杯 C.丙杯 D.原來裝水一樣多(多選)11.(3分)如圖所示,小華斜拉著行李箱勻速行走在水平路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華先對行李箱有力的作用,行李箱后對小華有力的作用 B.小華對行李箱的拉力與地面對行李箱的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C.行李箱勻速運動的過程中,行李箱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拉行李箱,行李箱會運動起來,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多選)12.(3分)如圖1測凸透鏡的焦距,圖2“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過程中小明同學將蠟燭分別放在甲、乙、丙、丁四個不同的位置()A.由圖1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40cm B.圖2四個位置中,移動光屏,有3個位置上的蠟燭可以在光屏上成像 C.圖2蠟燭放在丙、丁位置上,其成像都具有放大的效果 D.圖2中將蠟燭從甲位置移動到乙位置上,光屏應向左移動才能找到清晰的像,此時的成像特點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二、填空題(本題共8小題,每空1分共16分)13.(2分)如圖所示,物體的長度是;在投擲鉛球比賽中,裁判員用皮尺測量比賽成績時,如果在測量時將皮尺拉得過松(選填“偏小”、“偏大”或“不變”)。14.(2分)一輛長20m的貨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為180m的大橋。以貨車為參照物,大橋是的(選填“靜止”或者“運動”);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是s。15.(2分)醫(yī)生正在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聽診器運用了聲音(填“具有能量”或“傳遞信息”)的道理,來自患者的聲音通過橡皮管傳送到醫(yī)生的耳朵,這樣可以提高聲音的(填“音調”或“響度”)。16.(2分)如圖所示小明用筷子攪拌杯子中的開水,靜止時發(fā)現(xiàn)水面下的筷子彎折了,這是光的現(xiàn)象。同時小明還發(fā)現(xiàn)水面下的筷子變粗了,這是因為裝水的杯子相當于。17.(2分)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重力為0.2N的氣球保持與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勻速直線運動,你認為此力的大小應為N,此力的方向是。18.(2分)無人機利用攜帶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攝像機進行航拍,來自地面景物的光通過攝像機鏡頭,會聚在感光晶片上(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當無人機上升時,須(選填“增大”或“減小”)鏡頭與感光晶片間的距離,才能拍攝到清晰的畫面。19.(2分)如圖所示是我們實驗中用過的體積相同的長方體組。對于它們,分別用手一顛就能判斷出它們是銅塊、鐵塊還是鋁塊、木塊,依據(jù)的原理是(寫公式即可),若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3cm、2cm、2cm,則銅塊的質量為g(銅的密度是8.9×103kg/m3)。20.(2分)一個瓶身為圓柱形的塑料瓶(厚度不計)內裝有300g的水,將瓶蓋蓋好后正放和倒置時水面到瓶底的距離如圖所示(每個玻璃球質量為16g)后水面剛好與瓶口相平,則玻璃瓶的容積是cm3,玻璃球的密度是g/cm3。三、作圖與實驗題(本題共5小題,21小題3分,22小題6分,23小題6分,24小題4分,25小題5分,共24分)21.(3分)物體AB經(jīng)一薄透鏡成像情況如圖所示,其中AC是從物點A發(fā)出的一條射到凸透鏡上的光線。(1)請作出這條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2)請你通過作圖找到透鏡右側焦點F的位置。22.(6分)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板E、F可以繞ON軸轉動。(1)為了看清楚板上的光路,板的材質應是(選填“粗糙的”或“光滑的”)。(2)為了研究反射角與入射角之間關系,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A.繞ON前后轉動板EB.繞ON前后轉動板FC.改變光線AO與ON間的夾角D.改變光線OB與ON間的夾角(3)讓入射角等于°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重合。(4)以法線ON為軸線,將板的F面繞法線ON向后旋轉,此時反射光線的位置(選填“發(fā)生”或“不發(fā)生”)變化;紙板上(選填“能”或“不能”)呈現(xiàn)反射光線,說明。23.(6分)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的直尺上(1)選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做實驗,是因為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便于觀察和測量。(2)此實驗中,B蠟燭的作用是(寫一條即可)。(3)如果在圖甲中蠟燭像B的位置上放一張白紙板做屏幕,則白紙板上將(填“有”或“沒有”)蠟燭的像。(4)某實驗小組在實驗時,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然后調整蠟燭B的位置。(5)如圖乙為某汽車的擋風玻璃,相當于一塊與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鏡,CD為車內的物體。當夜晚汽車內的燈打開時,作出物體CD通過擋風玻璃所成的像,要求作圖時畫出必要的輔助線。24.(4分)小明在實驗室里測量某合金塊的密度。(1)將天平放在水平實驗臺上并將游碼歸零后,開始測量合金塊的質量。測量時砝碼應該按照(選填“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順序添加。(2)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該合金塊的質量是g。(3)小明用細線拴住合金塊并將它浸沒在盛水的量筒中,合金塊浸入量筒前后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該合金塊的密度為g/cm3。(4)小明根據(jù)所測數(shù)據(jù),在如圖丙坐標系中描出一個對應的點A,接著他又換用另一合金塊重復上述實驗,若ρA、ρB分別代表兩塊合金塊的密度,則ρAρB(選填“>”、“=”或“<”)。25.(5分)某興趣小組在探究“影響物體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斷重力方向”的實驗中,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探究。(1)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關系時,實驗記錄如表:被測物體物體質量m(kg)重力G(N)G與m的比值(N/kg)物體10.10.979.7物體20.21.969.8物體30.32.949.8①在探究過程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有、。②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重力與質量成比。③根據(jù)上表中測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如圖甲,其中能正確描述物體所受的重力G與質量m關系的圖像是。(2)該組同學在探究重力方向時,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將該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漸改變木板M與桌面的夾角a(選填“變化”或“不變”)。四、綜合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26題8分、27題8分,28題8分,共24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單位,重要的公式及主要的運算過程,只寫出結果的不能得分)26.(8分)為判斷一個小銅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學用天平、量筒和水測得數(shù)據(jù)如表:銅球的質量m/g量筒內水的體積V水/cm3量筒內水和銅球的總體積V總/cm3890300420(1)通過計算判斷小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若小銅球是空心的,則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大?(2)若將小銅球的空心部分注滿鋁粉,則整個銅球的重力是多少N?(ρ銅=8.9×103kg/m3,ρ鋁=2.7×103kg/m3,g=10N/kg)27.(8分)國慶長假期間,明明一家上午7:00從榮成自駕汽車到蓬萊閣游玩,導航給出了三種出行方案方案一距離短3小時6分鐘217公里¥45方案二收費多2小時55分鐘240公里¥60方案三時間多3小時12分鐘228公里¥47(1)若選擇“方案一”,求汽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大?(2)若保持20m/s的速度按“方案二”的路徑行駛,求全程所需時間。(3)若按照“方案三”路徑行駛,明明爸不小心錯過了導航規(guī)劃的下高速出口,只能從下一出口駛出高速,導航顯示全程平均車速80km/h,則比預計的“方案三”路徑多走了多少路程?28.(8分)如圖甲所示,底面積為55cm2、高為10cm的平底圓柱形容器和一個用某合金做成的、體積為100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計)。容器內盛某種液體時,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與液體的體積關系如圖乙所示。求:(1)該液體的密度是多少?(2)容器內盛滿這種液體后,再將小球輕輕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擦干容器壁,測得容器、液體和小球的總質量為819g2022-2023學年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1—10為單項選擇題,每小題選對的得2分;11—12為多項選擇題,每小題全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選不全的得2分,選錯或不選的得0分,共26分)1.(2分)下列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A.一枚雞蛋的質量約是50g B.教室內天花板距地面的高度約為2.2m C.一支新2B鉛筆的長度約是40cm D.一位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是3m/s【答案】A【解答】解:A.一枚雞蛋的質量約是50g;B.教室內天花板距地面的高度約為3m;C.一支新2B鉛筆的長度約是20cm;D.一位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是4m/s。故選:A。2.(2分)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表述,你認為正確的是()A.“不敢高聲語”中的“高”指聲音的音調高 B.考場周邊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超聲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D.在街道上安裝的噪聲強度顯示儀是用來減弱噪聲的【答案】B【解答】解:A.“不敢高聲語”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B.考場周邊禁止鳴笛,故B正確;C.聲音的傳播都需要介質;D.噪聲強度顯示儀是監(jiān)測噪聲大小的儀器,故D錯誤。故選:B。3.(2分)如圖所示是一款綠色外觀的磁懸浮藍牙音箱,它由一個球形音箱和一個磁懸浮底座組成。音箱懸浮在空中,一邊旋轉一邊播放歌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根據(jù)音調可以判斷出是誰的歌聲 B.歌聲是靠空氣傳到人耳的 C.磁懸浮藍牙音箱是高科技產(chǎn)品,不需要振動就能發(fā)聲 D.我們能看到音箱是綠色的,主要是因為音箱表面能吸收綠光【答案】B【解答】解:A、不同人聲帶產(chǎn)生的聲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故A錯誤;B、歌聲是靠空氣傳到人耳的;C、聲音是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但是其發(fā)聲仍需要振動;D、我們能看到音箱是綠色的,故D錯誤。故選:B。4.(2分)一輛汽車在30min內行駛的路程為36km,某同學根據(jù)這兩個數(shù)據(jù)做出了以下判斷,其中正確的是()A.該汽車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B.該汽車在1h內行駛的路程一定為72km C.該汽車在這30min內任意時刻的速度都是72km/h D.該汽車在這30min內的平均速度為72km/h【答案】D【解答】解:A、題干中汽車在30min內,也可能不是勻速直線運動;B、汽車在30min=0.5h內行駛的路程為36km,v==,該汽車在這30min內并不一定是任意時刻的速度都是72km/h,該汽車在1h內行駛的路程也一定為72km、D正確。故選:D。5.(2分)周末,小科一家到麗江邊游玩。媽媽拍照時,小科正在欣賞美景:對岸樹木的倒影、水中的魚“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媽媽的攝“影”——光的折射 B.樹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魚“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線傳播【答案】C【解答】解:A、媽媽的攝“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樹木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水中的魚“影”,發(fā)生折射,當人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時,即魚“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小科的身“影”,故D項說法正確。故選:C。6.(2分)如圖是晚上汽車在干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在晚上開車時()A.潮濕路面發(fā)生鏡面反射 B.干燥的路面發(fā)生鏡面反射 C.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潮濕的路面更亮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A【解答】解:A、由圖可知,不是漫反射;B、由圖可知,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不是鏡面反射;C、由于光射到潮濕的瀝青路上容易發(fā)生鏡面反射,很少的反射光線進入駕駛員眼睛,對面無車時,故C錯誤;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發(fā)生漫反射,故D錯誤。故選:A。7.(2分)某校新建成一個噴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裝了一只射燈。池內無水時,射燈發(fā)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如圖所示?,F(xiàn)往池內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時;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時,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點,則()A.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和S點重合 B.P點在S點的上方,Q點在S點的下方 C.P點在S點的上方,Q點在S點的上方 D.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在S點的上方【答案】D【解答】解:(1)往池內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時,根據(jù)折射定律(2)水面上升至b位置時,光線先在水池壁反射,根據(jù)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通過畫圖可知: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在S點的上方。故選:D。8.(2分)如圖甲、乙所示是光線經(jīng)過甲、乙兩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圖丙是某人看遠處物體時的成像情況,圖丁是一款通過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學液體來實現(xiàn)改變的鏡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甲透鏡的折射光線會聚于一點,說明甲透鏡是凸透鏡 B.乙透鏡的折射光線是發(fā)散的,說明乙透鏡是凹透鏡 C.該人的視力缺陷是近視眼,矯正時應選擇鏡片Ⅰ D.該人的視力缺陷是遠視眼,矯正時應選擇鏡片Ⅱ【答案】C【解答】解:AB、光線經(jīng)過甲之后,故甲應為凹透鏡,因此乙為凸透鏡;CD、近視眼所成的像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應使光線推遲會聚,所以應配戴發(fā)散透鏡即凹透鏡,故C正確。故選:C。9.(2分)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同種物質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質量和密度均不變 B.水從0℃升高到4℃的過程中,密度逐漸變小 C.從地球帶到太空中的鉛筆能“懸浮”于艙內,是由于質量變小了 D.密閉氧氣罐中的氧氣用去一半,密度減小一半【答案】D【解答】解:A、同種物質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一般體積會發(fā)生變化可知,例如:水結冰,故A錯誤;B、水從0℃上升到4℃體積變小可知,體積減小,故B錯誤;C、從地球帶到太空中的鉛筆,組成鉛筆的物質多少沒有變化,故C錯誤;D、因為氧氣瓶的容積不變,體積不變,由ρ=,瓶內氧氣的密度變?yōu)樵瓉淼囊话?。故選:D。10.(2分)甲、乙、丙三個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裝有水,把質量相同的實心的鉛塊、銅塊、鐵塊(ρ鉛>ρ銅>ρ鐵)依次放在三個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水沒有溢出)。原來裝水最多的是()A.甲杯 B.乙杯 C.丙杯 D.原來裝水一樣多【答案】A【解答】解:由題意知,ρ鉛>ρ銅>ρ鐵,由體積公式V=可知,密度越大的體積越小,故三者的體積關系是:V鉛<V銅<V鐵,由于物體放入杯子后,水面恰好相平,放入的是體積最大的鐵塊,放入的是體積最小的鉛塊;即原來裝水最多的杯子是甲杯。故選:A。(多選)11.(3分)如圖所示,小華斜拉著行李箱勻速行走在水平路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華先對行李箱有力的作用,行李箱后對小華有力的作用 B.小華對行李箱的拉力與地面對行李箱的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C.行李箱勻速運動的過程中,行李箱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拉行李箱,行李箱會運動起來,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答案】CD【解答】解:A、華斜拉著行李箱勻速行走在水平路面上,這兩個力同時產(chǎn)生,沒有前后之分;B、小華對行李箱的拉力與地面對行李箱的摩擦力不是在一條直線上,故B錯誤;C、行李箱沿水平方向勻速運動,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拉行李箱,它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故D正確。故答案為:CD。(多選)12.(3分)如圖1測凸透鏡的焦距,圖2“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過程中小明同學將蠟燭分別放在甲、乙、丙、丁四個不同的位置()A.由圖1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40cm B.圖2四個位置中,移動光屏,有3個位置上的蠟燭可以在光屏上成像 C.圖2蠟燭放在丙、丁位置上,其成像都具有放大的效果 D.圖2中將蠟燭從甲位置移動到乙位置上,光屏應向左移動才能找到清晰的像,此時的成像特點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答案】BC【解答】解:A、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這點是凸透鏡的焦點,所以凸透鏡的焦距是:f=40.0cm﹣30.0cm=10.6cm;B、由圖可知、乙、丙的位置時,成倒立的實像;C、丙位置處,滿足2f>u>f、放大的實像,當u=50cm﹣45cm<f、放大的虛像;D、圖2中將蠟燭從甲位置移動到乙位置上,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光屏應向右移動才能找到清晰的像,故D錯誤。故選:BC。二、填空題(本題共8小題,每空1分共16分)13.(2分)如圖所示,物體的長度是2.22cm;在投擲鉛球比賽中,裁判員用皮尺測量比賽成績時,如果在測量時將皮尺拉得過松偏大(選填“偏小”、“偏大”或“不變”)?!敬鸢浮?.22cm;偏大?!窘獯稹拷猓海?)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8cm=1mm;物體左側與0.00cm對齊,所以物體長度為7.22cm;(2)裁判員用皮卷尺測量比賽的成績,皮卷尺拉的太松,所以會使測量的結果偏大。故答案為:2.22cm;偏大。14.(2分)一輛長20m的貨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為180m的大橋。以貨車為參照物,大橋是運動的(選填“靜止”或者“運動”);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的時間是8s?!敬鸢浮窟\動;8。【解答】解:(1)若選擇貨車為參照物,大橋相對于貨車的位置在不斷發(fā)生改變,大橋是運動的;(2)貨車的速度v=72km/h=20m/s;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時,通過的路程為:s1=L橋﹣L車=180m﹣20m=160m,由v=可得1===8s。故答案為:運動;8。15.(2分)醫(yī)生正在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聽診器運用了聲音傳遞信息(填“具有能量”或“傳遞信息”)的道理,來自患者的聲音通過橡皮管傳送到醫(yī)生的耳朵,這樣可以提高聲音的響度(填“音調”或“響度”)。【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醫(yī)生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是因為聲音能傳遞信息,橡皮管減少了聲音的分散。故答案為:傳遞信息;響度。16.(2分)如圖所示小明用筷子攪拌杯子中的開水,靜止時發(fā)現(xiàn)水面下的筷子彎折了,這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同時小明還發(fā)現(xiàn)水面下的筷子變粗了,這是因為裝水的杯子相當于放大鏡?!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容【解答】解:鉛筆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時,從上面看上去,所以看起來像折斷了,而裝水的杯子相當于凸透鏡,所以水面下的筷子變粗了。故答案為:折射;放大鏡。17.(2分)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重力為0.2N的氣球保持與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勻速直線運動,你認為此力的大小應為0.2N,此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敬鸢浮?.2;豎直向上?!窘獯稹拷猓簹馇蛟诳罩凶鰟蛩僦本€直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在豎直方向上,浮力大小為F?。紾=0.2N。故答案為:6.2;豎直向上。18.(2分)無人機利用攜帶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攝像機進行航拍,來自地面景物的光通過攝像機鏡頭,會聚在感光晶片上縮?。ㄟx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當無人機上升時,須減?。ㄟx填“增大”或“減小”)鏡頭與感光晶片間的距離,才能拍攝到清晰的畫面。【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答】解:(1)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其成像的原理是: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2)當物距增大時,像距減小,這時需減小鏡頭與感光晶片的距離。故答案為:縮??;減小。19.(2分)如圖所示是我們實驗中用過的體積相同的長方體組。對于它們,分別用手一顛就能判斷出它們是銅塊、鐵塊還是鋁塊、木塊,依據(jù)的原理是ρ=(寫公式即可),若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3cm、2cm、2cm,則銅塊的質量為106.8g(銅的密度是8.9×103kg/m3)?!敬鸢浮喀眩?;106.8。【解答】答:因為銅塊、鐵塊,已知它們的大小相同,由公式ρ=,m=ρV,密度越大,即質量從大到小依次是銅塊、鋁塊。銅塊的體積V=3cm×2cm×5cm=12cm3;由公式ρ=得,銅塊的質量為:m=ρV=8.3g/cm3×12cm3=106.5g。故答案為:ρ=;106.8。20.(2分)一個瓶身為圓柱形的塑料瓶(厚度不計)內裝有300g的水,將瓶蓋蓋好后正放和倒置時水面到瓶底的距離如圖所示(每個玻璃球質量為16g)后水面剛好與瓶口相平,則玻璃瓶的容積是400cm3,玻璃球的密度是1.92g/cm3。【答案】400;1.92?!窘獯稹拷猓海?)由ρ=可得水的體積:V水===300cm4,因為左圖中玻璃瓶下面為柱形,所以,根據(jù)V=Sh可得玻璃瓶的底面積:S===10cm2;右圖中倒置時空白部分的體積:V空=Sh空白=10cm3×10cm=100cm3;則玻璃瓶的容積:V容=V水+V空=300cm3+100cm7=400cm3;(2)由題意可知,玻璃球的總體積:V玻璃球=V空=100cm3;玻璃球的總質量:m玻璃球=12×16g=192g,玻璃球的密度:ρ===1.92g/cm3。故答案為:400;7.92。三、作圖與實驗題(本題共5小題,21小題3分,22小題6分,23小題6分,24小題4分,25小題5分,共24分)21.(3分)物體AB經(jīng)一薄透鏡成像情況如圖所示,其中AC是從物點A發(fā)出的一條射到凸透鏡上的光線。(1)請作出這條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2)請你通過作圖找到透鏡右側焦點F的位置?!敬鸢浮俊窘獯稹拷猓海?)凸透鏡成像時,物體發(fā)出的光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像點,折射光線過像點A′;(2)過A點作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其折射光線會通過像點A′.如圖所示:22.(6分)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板E、F可以繞ON軸轉動。(1)為了看清楚板上的光路,板的材質應是粗糙的(選填“粗糙的”或“光滑的”)。(2)為了研究反射角與入射角之間關系,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C。A.繞ON前后轉動板EB.繞ON前后轉動板FC.改變光線AO與ON間的夾角D.改變光線OB與ON間的夾角(3)讓入射角等于0°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重合。(4)以法線ON為軸線,將板的F面繞法線ON向后旋轉,此時反射光線的位置不發(fā)生(選填“發(fā)生”或“不發(fā)生”)變化;紙板上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呈現(xiàn)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敬鸢浮浚?)粗糙的;(2)C;(3)0°;(4)不發(fā)生;不能;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解答】解:(1)為了看清楚紙板上的光路,紙板材質應是較粗糙,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都能看得清楚;(2)要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先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然后改變光束的入射方向,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數(shù),即可發(fā)現(xiàn)反射角和入射角關系;(3)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重合時,說明入射光線是垂直于鏡面入射、入射光線,則入射角為0°;(4)在實驗過程中,當兩塊硬紙板在一個平面內時,將硬紙板F向后折轉一個角度后,但在紙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故答案為:(1)粗糙的;(2)C;(4)不發(fā)生;反射光線。23.(6分)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的直尺上(1)選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做實驗,是因為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成像,便于觀察和測量。(2)此實驗中,B蠟燭的作用是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寫一條即可)。(3)如果在圖甲中蠟燭像B的位置上放一張白紙板做屏幕,則白紙板上將沒有(填“有”或“沒有”)蠟燭的像。(4)某實驗小組在實驗時,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然后調整蠟燭B的位置避免實驗現(xiàn)象的偶然性,從而得到普遍規(guī)律。(5)如圖乙為某汽車的擋風玻璃,相當于一塊與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鏡,CD為車內的物體。當夜晚汽車內的燈打開時,作出物體CD通過擋風玻璃所成的像,要求作圖時畫出必要的輔助線?!敬鸢浮浚?)成像;(2)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3)沒有;(4)避免實驗現(xiàn)象的偶然性,從而得到普遍規(guī)律;(5)如上圖所示。【解答】解:(1)選用透明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鏡做實驗,是因為玻璃板既能透光,便于觀察和測量;(2)兩支蠟燭大小相同,后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蠟燭B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3)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是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蠟燭的像;(4)一次實驗不具備代表性,應采取同樣的實驗方案多做幾次,從而得到普遍規(guī)律;(5)先作出端點C、D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C′,用虛線連接C′,如圖所示:故答案為:(1)成像;(2)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4)避免實驗現(xiàn)象的偶然性;(5)如上圖所示。24.(4分)小明在實驗室里測量某合金塊的密度。(1)將天平放在水平實驗臺上并將游碼歸零后,開始測量合金塊的質量。測量時砝碼應該按照從大到?。ㄟx填“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順序添加。(2)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該合金塊的質量是52.6g。(3)小明用細線拴住合金塊并將它浸沒在盛水的量筒中,合金塊浸入量筒前后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該合金塊的密度為2.63g/cm3。(4)小明根據(jù)所測數(shù)據(jù),在如圖丙坐標系中描出一個對應的點A,接著他又換用另一合金塊重復上述實驗,若ρA、ρB分別代表兩塊合金塊的密度,則ρA<ρB(選填“>”、“=”或“<”)。【答案】(1)從大到??;(2)52.6;(3)2.63;(4)<?!窘獯稹拷猓海?)測量時,按照由大到小的順序依次向右盤中加減砝碼;(2)由圖甲可知,該合金塊的質量是:m=50g+2.6g=52.7g;(3)由圖丙丁可知,水的體積是20mL,則金屬塊的體積:V=40mL﹣20mL=20mL=20cm3,所以該合金塊的密度為:ρ===2.63g/cm3;(4)根據(jù)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其質量與體積成正比可作出如下的圖像:由圖像可知,當體積相同時,由ρ=得,ρA<ρB。故答案為:(1)從大到小;(2)52.5;(4)<。25.(5分)某興趣小組在探究“影響物體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斷重力方向”的實驗中,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探究。(1)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關系時,實驗記錄如表:被測物體物體質量m(kg)重力G(N)G與m的比值(N/kg)物體10.10.979.7物體20.21.969.8物體30.32.949.8①在探究過程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天平、彈簧測力計。②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重力與質量成正比。③根據(jù)上表中測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如圖甲,其中能正確描述物體所受的重力G與質量m關系的圖像是B。(2)該組同學在探究重力方向時,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將該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漸改變木板M與桌面的夾角a不變(選填“變化”或“不變”)。【答案】(1)①天平;彈簧測力計;②正;③B;(2)不變?!窘獯稹拷猓海?)①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要測量質量和重力;②因重力與質量之比為定值,故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物體所受重力與其質量成正比;③因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故重力隨質量的變化關系圖像為過原點的直線;(2)因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所以逐漸改變木板M與桌面的夾角a。故答案為:(1)①天平;彈簧測力計;③B。四、綜合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26題8分、27題8分,28題8分,共24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單位,重要的公式及主要的運算過程,只寫出結果的不能得分)26.(8分)為判斷一個小銅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學用天平、量筒和水測得數(shù)據(jù)如表:銅球的質量m/g量筒內水的體積V水/cm3量筒內水和銅球的總體積V總/cm3890300420(1)通過計算判斷小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若小銅球是空心的,則空心部分的體積是多大?(2)若將小銅球的空心部分注滿鋁粉,則整個銅球的重力是多少N?(ρ銅=8.9×103kg/m3,ρ鋁=2.7×103kg/m3,g=10N/kg)【答案】(1)小銅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體積為20cm3。(2)若將小銅球的空心部分注滿鋁粉,則整個銅球的重力是9.44N?!窘獯稹拷猓海?)ρ銅=8.9×108kg/m3=8.5g/cm3,ρ鋁=2.5×103kg/m3=4.7g/cm3;由ρ=可得V銅===100cm6。銅球的體積V球=420cm3﹣300cm3=120cm7;銅球的體積V球>銅的體積V銅,故小銅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體積V空=V球﹣V銅=120cm3﹣100cm3=20cm7。(2)若將小銅球的空心部分注滿鋁粉,由ρ=,加入鋁粉的質量:m鋁=ρ鋁V空=2.7g/cm6×20cm3=54g。此時整個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