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馬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1頁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馬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2頁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馬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3頁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馬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4頁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馬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街中學高2023級高一上期第三學月考試語文試題本試卷共8頁,23小題,滿分150分??荚囉脮r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jié)束后,將答題卡交回,試卷自己保管好。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宋代文學一個較典型的特征,是哲學的藝術化與藝術的哲學化。在宋學興盛的背景下,士大夫文人對“性命”“心源”“情性”“道德”等人之生命的發(fā)生原理與終極意義的領會,以及對自身道德涵養(yǎng)的極高要求,決定了其人格精神更易于流向純粹的詩性和審美,并成為推動宋詞雅化的原動力,體現(xiàn)著形而上的人格精神對宋代審美與藝術活動的影響。宋詞雅化在北宋已有較高的完成度,特別是“東坡范式”的創(chuàng)生,對詞史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從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看,無論是蘇軾,還是他之前的文壇領袖歐陽修,以及后來者黃庭堅,他們對詞表達功能的拓展都與政治影響下個人際遇的改變密切相關。這實際上是北宋士人在黨爭和貶謫語境下的一種自我保護方式。窮達之際如何自處,進退之間如何在精神上達成真正的平靜和自由,是他們始終關注的修養(yǎng)課題?!扒屣L明月”是歐陽修中后期的典型詞境:“無風水面琉璃滑”“行云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西南月上浮云散,軒檻涼生”,目之所見,也是心之所向,是作者主觀審美偏好的反映,這種澄明之境恰是歐陽修清明自適的內(nèi)心世界的鏡像。蘇軾和歐陽修在對詞的認識和審美個性等方面都存在差異,但在對詞的雅化上,又不約而同地沿著擴大詞表現(xiàn)功能的道路前進,創(chuàng)作了大量雅詞,共同塑造著宋代士人的人格意象。蘇軾有著和“清風明月,幸屬于閑人”相近的體悟,可概之為對“適”的精神境界的追求。“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這些詞句中流露出順化自然、隨緣放曠的生命情調(diào),同樣帶有一種人生滄桑感。這種“適”和歐陽修的“閑”一樣,都是經(jīng)歷過人生滄桑的士大夫試圖以靜觀外物、身與物游的方式來明辨思理,達成主體精神絕對自由的境界。歐陽修的“清風明月,幸屬于閑人”,是他在貶謫后的沉淀;蘇軾的“也無風雨也無晴”,是他在烏臺詩案后痛定思痛的體悟;而黃庭堅在經(jīng)歷《神宗實錄》案風波后,則錘煉出“斷虹霽雨”的詞境:“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薄皵嗪珈V雨”詞境不免令人聯(lián)想到黃庭堅關于人格氣象的詩性喻說——“光風霽月”?!跺ハ娦颉吩疲骸埃ㄖ芏仡U)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這句話經(jīng)南宋理學家李侗點出,“為善形容有道者氣象”,遂成形容人格氣象的經(jīng)典表述?!肮怙L”是雨雪初晴之時吹拂云開霧散的風;“霽月”是雨雪止息、天空放晴后明凈的月色?!肮怙L霽月”形容的是雨雪放晴后天地清朗、萬物澄凈的狀態(tài),以此形容人格氣象,既顯示了悟透人生的通脫感和釋然感,又蘊含了厚重的人生滄桑感。從這個意義上說,“斷虹霽雨”的詞境可作為“光風霽月”的人格氣象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參證,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宋代士大夫文人在文學與道德層面通而為一的同構(gòu)。宋詞雅化實質(zhì)上是宋代士人遵從正統(tǒng)文化秩序、恪守道德倫理、完善人格修養(yǎng)而做出的審美價值判斷。宋代士人將經(jīng)過人生波折的洗禮而達成的人格精神,以藝術化、審美化的方式展現(xiàn)于創(chuàng)作實踐,詩意展現(xiàn)了宋代士人努力探索精神出路的復雜情感變遷。(摘編自陳瑩《從“清風明月”到“斷虹霽雨”——北宋雅詞中士大夫人格精神的詩性表達》)材料二:蘇軾變革詞風的主要手段是“以詩為詞”。所謂“以詩為詞”,包含著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將詩的有關表現(xiàn)手法移植到詞中,即創(chuàng)作技法方面的要求;二是倡導小詞出諸“詩人之雄”,即針對創(chuàng)作主體方面的要求。所謂“詩人之雄”,就是士大夫固有的志向,包括體現(xiàn)傳統(tǒng)儒學所倡導的道德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蘇軾呼喚“詩人之雄”,就是要求詞人像詩人一樣,以詞言志。以詩為詞的實質(zhì),是要突破音樂對詞體的制約和束縛,把依賴于音樂傳播的歌詞變?yōu)橐环N獨立的抒情詩體,或者說把“歌者之詞”變?yōu)椤霸娙酥~”。由此看來,關于蘇軾對詞的雅化,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認識:首先,是創(chuàng)作技法上的雅化。蘇軾將詩的創(chuàng)作技法引入詞中,擴大了詞的表現(xiàn)范圍,增加了詞的抒情性,使詞具有了詩般典雅莊重的語言。其次,是詞體的雅化。這包含緊密聯(lián)系的兩個方面:一是創(chuàng)作心理的雅化。他倡導小詞出諸“詩人之雄”,改變晚唐五代以來傳統(tǒng)的出于戲謔、娛樂的心理而作詞的狀況,而以士大夫固有的志向、濃重的道德責任感與真摯的歷史使命感取代之。二是創(chuàng)作內(nèi)容的雅化。蘇軾將詩中經(jīng)常表現(xiàn)的政治、歷史、道德、哲理的內(nèi)容帶入詞中,糾正了傳統(tǒng)艷詞片面追求詞的形式美的偏頗,使詞文學第一次達到了真(歷史、哲理)善(政治教化、倫理道德)美(娛樂)的比較完美的統(tǒng)一,達到了個體價值(審美、抒情價值)與社會價值(真、善)的比較完美的統(tǒng)一,這實際上是對儒家詩教很大程度上的回歸。蘇軾以具體的創(chuàng)作實踐,履行了自己的詞學主張,實際上已倡導了南宋詞壇的雅化精神,為南宋詞壇從文化層面的深度崇雅貶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詞的雅化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摘編自高云斌《從唐宋詞雅化進程看雅詞的內(nèi)涵》,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宋代士人的人格精神趨向詩性和審美,這與宋代士人對其道德涵養(yǎng)的更高要求密切相關。B.“東坡范式”作為士大夫人格精神的一種詩性表達,推動了宋詞雅化的進程,影響深遠。C.蘇軾與歐陽修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滲透了對人生的理解與參悟,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寄寓了人格精神。D.李侗對黃庭堅的文學成就及道德修為給予高度評價,以“光風霽月”來形容其人格氣象。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詞表達功能的拓展,為北宋士人在黨爭和貶謫的語境下,面對窮達之際、進退之間的選擇進行人生思考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條件。B.蘇軾和歐陽修的詞分別表現(xiàn)出“適”與“閑”的境界,其中有詞人主觀審美偏好的因素,但也體現(xiàn)了他們追求主體精神絕對自由的努力。C.蘇軾認為,詞應該像詩一樣承載士大夫的道德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他將詩的表現(xiàn)手法移植到詞中,就使詞完全突破了音樂對它的束縛。D.蘇軾用具體的創(chuàng)作實踐履行了自己的詞學主張,不僅使詞在北宋完成了雅化,實際上也倡導了南宋詞壇的雅化精神,其歷史性貢獻不容忽視。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的詩詞名句不符合“詩人之雄”特質(zhì)的一項是()A.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B.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C.到而今、魚雁沈沈無信,天涯常是淚滴。D.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4.請簡要概括分析材料一的論證結(jié)構(gòu)。5.蘇軾的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被譽為“千古絕唱”,請結(jié)合材料二中關于宋詞雅化的相關論述,談談這首詞如何體現(xiàn)了宋詞的雅化?!敬鸢浮?.D2.B3.C4.本文為總分總論證結(jié)構(gòu)。①開頭提出核心議題“宋詞雅化”,強調(diào)宋代士人人格精神對宋代審美與藝術活動的影響;②接著分別從宋代三個典型文人的創(chuàng)作實踐來論證人格精神對于宋詞雅化的推動作用;③最后總結(jié),宋詞雅化實質(zhì)上是宋代士人遵從正統(tǒng)文化秩序、恪守道德倫理、完善人格修養(yǎng)而做出的審美價值判斷。5.①創(chuàng)作技法上的雅化:蘇軾將詩的創(chuàng)作技法引入詞中,運用了夸張、比喻、用典、對偶等手法表現(xiàn)赤壁之景??鋸垖懢?,雄奇壯闊;用英雄之典,典雅豪放。同時,如“亂石穿空”與“驚濤拍岸”,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相關,與律詩中嚴格對仗的詩句沒有區(qū)別。(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任選一例列舉即可,不必求全)②創(chuàng)作心理的雅化:此詞創(chuàng)作出于詞人胸有建功立業(yè)壯志而不得的心理。③創(chuàng)作內(nèi)容的雅化:雄奇的赤壁風光,豪壯的英雄事跡,一尊還酹江月的人生哲思,讓詞內(nèi)容一改片面追求形式美的綺艷之風?!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就文中材料而言,并非李侗以“光風霽月”來形容黃庭堅的人格氣象,而是黃庭堅以此形容周敦頤之人品。同時,文中并未提及李侗對黃庭堅的文學成就及道德修為給予高度評價。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A.“詞表達功能的拓展,為北宋士人在黨爭和貶謫的語境下,面對窮達之際、進退之間的選擇進行人生思考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條件”邏輯錯誤。依據(jù)材料一第二自然段提到:“他們對詞表達功能的拓展都與政治影響下個人際遇的改變密切相關。這實際上是北宋士人在黨爭和貶謫語境下的一種自我保護方式?!睋?jù)此可知,詞的表達功能的拓展只是與個人當時的際遇有關,并非是詞人在困境下進行人生思考的充分的前提條件。C.“他將詩的表現(xiàn)手法移植到詞中,就使詞完全突破了音樂對它的束縛”錯,邏輯不成立。手法的改變跟詞是否突破音樂束縛沒有邏輯關聯(lián)。D.“使詞在北宋完成了雅化”錯。根據(jù)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可知,詞的雅化在北宋只是有了較高的完成度,不能理解為已然狀態(tài),另外依據(jù)材料二末段“為南宋詞壇從文化層面的深度崇雅貶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等句亦可作出推斷。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的能力。依據(jù)材料二內(nèi)容,所謂“詩人之雄”,就是士大夫固有的志向,包括體現(xiàn)傳統(tǒng)儒學所倡導的道德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蘇軾呼喚“詩人之雄”,就是要求詞人像詩人一樣,以詞言志。由此可知,要判斷是否符合“詩人之雄”的特質(zhì),首先要看是否“言志”,同時依據(jù)材料二的內(nèi)容,其“志”應體現(xiàn)“傳統(tǒng)儒學所倡導的道德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A.出自范仲淹《漁家傲·秋思》,征人們思念相距萬里的家鄉(xiāng),但卻沒有辦法回去,因為還沒有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這體現(xiàn)了道德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B.出自姜夔的《揚州慢》,兩句話展現(xiàn)了曾經(jīng)繁華的揚州在戰(zhàn)火之后的蕭條與荒蕪,內(nèi)蘊著對金人入侵的控訴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擔憂。C.出自周邦彥《瑞鶴仙》,雖亦抒情言志,但此情志只是指閨婦愁思,“魚雁”傳書常用于夫妻之間,而“天洲”又指向彼此天各一方,相思之情溢于言表。因此,其情志并非傳統(tǒng)儒學所倡導的道德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故不符合“詩人之雄”特質(zhì)。D.出自賀鑄《六州歌頭·少年俠氣》,北宋王朝邊關告急,而自己卻無路請纓——這里的“不請”是“不能請”之意——不能為國御敵,生擒西夏酋帥,就連隨身的寶劍也在秋風中發(fā)出憤怒的吼聲,刻畫了一個憂國憂民、報國無門的志士的無奈與悲憤。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和思路的能力。本文為總分總論證結(jié)構(gòu)。①開頭“人格精神更易于流向純粹的詩性和審美,并成為推動宋詞雅化的原動力,體現(xiàn)著形而上的人格精神對宋代審美與藝術活動的影響”,提出核心議題“宋詞雅化”,強調(diào)宋代士人人格精神對宋代審美與藝術活動的影響;②接著列舉宋代三個典型文人的創(chuàng)作論證了人格精神對于宋詞雅化的推動作用:歐陽修“清風明月”的“閑”境,蘇軾“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適”境,黃庭堅“斷虹霽雨”的悟透人生的通脫釋然之境;③最后“宋詞雅化實質(zhì)上是宋代士人遵從正統(tǒng)文化秩序、恪守道德倫理、完善人格修養(yǎng)而做出的審美價值判斷”得出結(jié)論,宋詞雅化實質(zhì)上是宋代士人遵從正統(tǒng)文化秩序、恪守道德倫理、完善人格修養(yǎng)而做出的審美價值判斷?!?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能力。①結(jié)合材料二原文“一是將詩的有關表現(xiàn)手法移植到詞中,即創(chuàng)作技法方面的要求”“是創(chuàng)作技法上的雅化。蘇軾將詩的創(chuàng)作技法引入詞中,擴大了詞的表現(xiàn)范圍,增加了詞的抒情性,使詞具有了詩般典雅莊重的語言”等分析,創(chuàng)作技法上的雅化,采用了比喻、對偶、夸張等手法?!按睂懗錾窖赂呗柸朐频膭觿荩弧芭摹睂懗隽私瓭牧Χ?,拍擊江岸,澎湃有聲;“卷”寫出了波濤力量之浩大,展示了一幅闊大的雪浪圖。這一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生動的描寫,把讀者帶入一個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闊,精神為之振奮。同時,如“亂石穿空”與“驚濤拍岸”,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相關,與律詩中嚴格對仗的詩句沒有區(qū)別。②結(jié)合材料二原文“一是創(chuàng)作心理的雅化。他倡導小詞出諸‘詩人之雄’,改變晚唐五代以來傳統(tǒng)的出于戲謔、娛樂的心理而作詞的狀況,而以士大夫固有的志向、濃重的道德責任感與真摯的歷史使命感取代之”分析,主要從創(chuàng)作心理角度分析,此詞創(chuàng)作出于詞人胸有建功立業(yè)壯志而不得的心理,集中寫出赤壁雄奇壯闊的景色,從不同角度而又訴諸不同感覺的濃墨健筆的生動描寫,一掃平庸萎靡的氣氛,把讀者頓時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險境界,使人心胸為之開闊,精神為之振奮,一種歷史使命感油然而生。③結(jié)合材料二原文“二是創(chuàng)作內(nèi)容的雅化。蘇軾將詩中經(jīng)常表現(xiàn)的政治、歷史、道德、哲理的內(nèi)容帶入詞中,糾正了傳統(tǒng)艷詞片面追求詞的形式美的偏……與社會價值(真、善)的比較完美的統(tǒng)一,這實際上是對儒家詩教很大程度上的回歸”分析,主要從創(chuàng)作內(nèi)容角度分析。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涌的自然風景,寫江水騰涌的壯觀景象?!叭说朗恰睒O有分寸。蘇軾通過對雄渾壯闊的景色的描繪,把對歷史的審視與思考帶入詞中,表現(xiàn)出了對懷才不遇、老大未成的憤懣之情,追求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讓詞內(nèi)容一改片面追求形式美的綺艷之風。(二)文學類閱讀單文本(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劈破玉(有刪節(jié))張一弓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父親所在的H大學流亡到了豫西一個名叫潭頭的村寨。我家住進了緊靠寨門的一個農(nóng)家小院。夜深人靜時,我經(jīng)常聽到父親低語:“劈破玉,劈破玉……”父親著魔了,定要尋到劈破玉。每當學校放假,他都要挎著一把雨傘,手執(zhí)一根手杖——農(nóng)民說那是可以防鬼驅(qū)蟲的“降魔杖”,冒著山野上的風雪或是頂著晴空的驕陽,翻山越嶺、風餐露宿。父親一次次地空手而歸,卻一次次地帶回了使家人一驚一乍的故事。父親說,一天傍晚,他路過一座山神廟。廟門里跳出幾個“刀客”,刀客瞅著他的長衫說:“你這件大褂上插著鋼筆,想必是那個大學堂里的人了,你來這荒山野嶺上竄啥?”父親說:“我去找寶!”刀客問:“啥寶?”父親說:“是古人留下的‘劈破玉’?!钡犊蛡冋f:“‘破玉’是個啥東西?”父親說:“不能吃,不能用,是明朝留下的!”刀客嗤笑道:“你們大學堂里的人都有神經(jīng)病,看在孔圣人的面上,去找你明朝的玉吧!”父親對母親說:“可見,刀客也是有良知的!”母親問:“‘劈破玉’呢?”父親說:“不要緊的,我會找到的!”寒假,父親去南陽石橋找玉,在山溝里他遇到一只狼。狼盯著他,他盯著狼。狼霍地跳到他的背后。他急轉(zhuǎn)身,掄著“降魔杖”,倒退著對狼說:“你看見了嗎?我是有備而來的!”狼卻不買賬,腦袋隨著手杖畫圈,好像要瞅個空子。父親急忙取出雨傘,不停地一張一合。狼連連打了幾個支棱,不知是何種怪物,彈簧般縱身一跳,隱入?yún)擦帧D赣H嚇得面如土色,又問:“‘玉’呢?”父親又說:“不要急,我總會找到的!”H大學劇社要在潭頭的小戲臺上推出一場戲曲演出,請父親擔任藝術顧問。汽燈高高掛起時,戲臺前廣場擠滿了人。我八歲了,已經(jīng)是H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父親要我學習山里娃子的野性。我學會了爬樹,高高騎在樹杈上。我記得,演旦角的“大腕兒”是外語系的一位男生。他善于打亂時空,大打出手。那一晚演的是《樊梨花征西》。他飾演樊梨花,同一員黑臉戰(zhàn)將激戰(zhàn),大刀不幸脫手,只好用西洋拳法,又久戰(zhàn)不勝,只得求和。村民們望著戲臺發(fā)愣,知識階層卻哄然大笑。父親也歡暢大笑。我只會在樹上跟著傻笑,奮勇鼓掌。緊接著,出來一位國文系“笑星”。他總是在節(jié)目中間穿插上場,頭戴尖頂紅氈帽,掛白胡子,有點像圣誕老人,穿的卻是打滿補丁的長衫,腰束草繩,作苦不堪言狀,只念不唱:“初八、十八、二十八,老兩口商量種黃瓜。鍋臺角上掩個籽兒,案板底下發(fā)個芽。搟面杖上拖個秧,影門墻外結(jié)個瓜。看著是個大西瓜,劈開是個老南瓜。吃到嘴里泥鰍味兒,吐出來是個癩蛤蟆。”又是一場哄笑,我又跟著傻笑。父親大為贊賞說:“誰說西方才有‘荒誕派’?”我聽不出深奧的哲理。后來我年歲漸長,屢次看到種瓜者得刺,種蒺藜者得瓜①的現(xiàn)象,才想起那位“笑星”所言不謬?;侍煊醒?,讓父親在這個小戲臺上發(fā)現(xiàn)了“劈破玉”的線索。一個“草臺班子”從南陽來潭頭演出。一位旦角主演的一出《胡二姐開店》,博得了H大學知識階層與潭頭民眾的一致好評。父親大喜過望說:“這個戲班不得了,一出戲就唱了七八個鼓子曲牌,還保留著明、清古韻呢!”接下來,我發(fā)現(xiàn),一位盲琴師成了臺上臺下的主宰。他前俯后仰地拉著板胡。坐在他身后的琴手、鼓手都隨著他前俯后仰。盲琴師猛操弓弦,如夜鳥聲聲啼叫。盲琴師又輕拉弦索,眾樂手也隨之息聲斂氣,只剩下板胡聲細如游絲。觀眾意猶未盡,叫好聲經(jīng)久不息。我看見父親向后臺走去。父親回來時已是深夜。他興高采烈對母親說:“找到線索了!你能想得到嗎?一個小戲班盲琴師身懷絕技呀!我向他請教《劈破玉》。他說,只有他的師父柳二胡琴,師從南陽李秀才,幸得此曲。我問柳二胡琴現(xiàn)在何處。他說,洛陽保安處長請他當家庭琴師?!备赣H多方查閱古籍,認定《劈破玉》已有四百五十年以上的歷史,由汴梁而入江浙、再由江浙入荊襄、又由荊襄入南陽,吸收了中原和長江兩岸的清曲古韻,進入民國后而不知所終。父親唯恐再生《廣陵散》不可復得之嘆,就要奔赴洛陽。這時傳來驚人消息:鬼子占領洛陽,正向潭頭逼近。父母正打點逃難行李,忽聽一聲叫喊:“鬼子進寨了!”父母趕忙領著我逃出潭頭,鉆進山洼。寨內(nèi)響起槍聲時,父親才猛地想起,搜集的鼓子曲稿全部丟到了寨子里,又不顧母親阻攔,只身掂著打狼的手杖,折回槍聲大作的潭頭去了。父親說,他躲在寨外的山包上,望見第一批鬼子劫掠了潭頭而后西去,第二批鬼子正向潭頭進發(fā)。他抓緊短暫的空隙潛入潭頭,帶出了全部文稿。一個潰逃的國軍軍官隨著父親逃了出來,喘息稍定,就挖苦父親說:“你為了這堆字紙,命也不要了??!”父親發(fā)火說:“你說什么?你知不知道,保衛(wèi)國土是你的職責,保衛(wèi)這堆字紙就是我的職責了?!避姽袤@悚無語,急忙換了便衣,惶惶離去。次日,我們爬上了老界嶺,父親望著腳下的云海,說:“嗨,劈破玉!”【注】①蒺藜:多生道上及墻上,葉布地,子有刺,狀如菱而小。古諺有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庇衷疲骸胺N蒺藜者得刺?!蔽闹袇s是:“種瓜者得刺,種蒺藜者得瓜。”6.下列對文章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以父親尋找劈破玉為主線,其間敘述了父親擔任戲曲演出藝術顧問和冒險找回曲稿等經(jīng)歷,凸顯了父親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守護。B.H大學在戰(zhàn)亂中推出戲曲演出,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這表現(xiàn)了戲曲藝術在民間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暗示了父親尋找劈破玉的意義。C.潰逃軍官與父親形成了鮮明對比,他挖苦父親,卻被父親怒斥而驚悚,他沒有想到一個讀書人竟然能如此勇敢無畏,因而不免自慚形穢。D.父親出外苦尋劈破玉而不得,后來在小戲班盲琴師身上得到線索,又因鬼子進犯,不得不暫時放棄尋找,情節(jié)可謂跌宕起伏,引人入勝。7.關于H大學國文系“笑星”表演的念詞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笑星”接連念出一系列不可能出現(xiàn)的狀況,讓人發(fā)笑,體現(xiàn)出荒誕派的風格。B.念詞折射出人的命運帶有不可預料性,父親尋找“劈破玉”的過程可與之呼應。C.“笑星”荒誕的念詞與滑稽的穿著配合,表達了“笑星”于離亂中生發(fā)的感慨。D.觀眾聽了“笑星”的念詞一場哄笑,反映出他們深刻理解到念詞所蘊含的哲理。8.敘述視角是指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觀察和講述的特定角度。請簡要分析這篇小說的敘述視角及其藝術效果。9.假如你將來從事某項研究工作,從文中“父親”身上得到哪些啟示?結(jié)合文本簡要說明?!敬鸢浮?.B7.D8.①以“我”的視角講述父親尋找“劈破玉”曲折故事,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增加了小說的紀實性和代入感;②以兒童視角敘寫故事,不僅使小說增添了童真童趣的色彩,而且突出父親對“我”的影響,豐富了小說的內(nèi)涵。9.①拓寬研究途徑。為尋“劈破玉”,父親實地走訪、請教藝人、查閱古籍,研究方法多樣。②耐住寂寞,堅定信念。父親一次次獨自走在尋找“劈破玉”的路上,風餐露宿,又一次次失望而回,但從不放棄。③要有獻身精神。父親在找尋過程中多次遇到危險,為保護搜集的鼓子曲稿不惜生命。④要有家國情懷。父親尋“劈破玉”,把守護曲稿視為對國家應盡的職責?!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nèi)容,賞析作品藝術特色的能力。B.“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說法有誤。村民在看《樊梨花征西》演出時發(fā)愣,表現(xiàn)對外語系一位男生表演的不理解和不認可,說明并非是“一致好評”。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情節(jié)、語段的作用的能力。D.“反映出他們深刻理解到念詞所蘊含的哲理”說法有誤。村民的哄笑只是他們感到“笑星”表演的滑稽可笑,并沒有真正理解念詞蘊藏的哲理。故選D。【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作品的敘述視角的能力。根據(jù)原文“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父親所在的H大學流亡到了豫西一個名叫潭頭的村寨”“夜深人靜時,我經(jīng)常聽到父親低語”“我八歲了,已經(jīng)是H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父親要我學習山里娃子的野性。我學會了爬樹,高高騎在樹杈上”等內(nèi)容可知,本文里是以“我”這個兒童作為敘述視角展開描寫的。傳統(tǒng)文化的搜集保護本是一個較為高深的話題,但作者卻以“我”這樣一個年幼孩童的視角展開描寫。正因如此,作者才有可能去描寫“父親一次次地空手而歸,卻一次次地帶回了使家人一驚一乍的故事”“我只會在樹上跟著傻笑,奮勇鼓掌”,從而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增加了小說的紀實性和代入感。根據(jù)原文“我聽不出深奧的哲理。后來我年歲漸長,屢次看到種瓜者得刺、種蒺藜者得瓜的現(xiàn)象,才想起那位‘笑星’所言不謬”可知,采用兒童視角使小說增添了童真童趣的色彩。并且,不僅僅是“笑星”所言的內(nèi)容,還有父親在“我”年幼時的一言一行,都會對“我”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用兒童視角也突出父親對“我”的影響,豐富小說的內(nèi)涵?!?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進行個性化閱讀的能力。根據(jù)原文“每當學校放假,他都要挎著一把雨傘,手執(zhí)一根手杖——農(nóng)民說那是可以防鬼驅(qū)蟲的‘降魔杖’,冒著山野上的風雪或是頂著晴空的驕陽,翻山越嶺、風餐宿露”“我向他請教《劈破玉》。他說,只有他的師父柳二胡琴師從南陽李秀才,幸得此曲。我問柳二胡琴現(xiàn)在何處”“父親多方查閱古籍,認定《劈破玉》已有四百五十年以上的歷史,由汴梁而入江浙、再由江浙入荊襄、又由荊襄入南陽,吸收了中原和長江兩岸的清曲古韻,進入民國后而不知所終”可看出,為尋“劈破玉”,父親實地走訪、請教藝人、查閱古籍,研究方法多樣,由此可知我們要拓寬研究途徑。根據(jù)原文“每當學校放假,他都要挎著一把雨傘,手執(zhí)一根手杖——農(nóng)民說那是可以防鬼驅(qū)蟲的‘降魔杖’,冒著山野上的風雪或是頂著晴空的驕陽,翻山越嶺、風餐宿露”“父親說:‘不要緊的,我會找到的!’”“父親又說:‘不要急,我總會找到的!’”等父親一次次獨自走在尋找“劈破玉”的路上,風餐露宿,又一次次失望而回,但從不放棄的經(jīng)歷中可知要能耐得住寂寞,堅定信念。根據(jù)原文“母親嚇得面如土色,又問:‘‘玉’呢?’父親又說:‘不要急,我總會找到的!’”“寨內(nèi)響起槍聲時,父親才猛地想起,搜集的鼓子曲稿全部丟到了寨子里,又不顧母親阻攔,只身掂著打狼的手杖,折回槍聲大作的潭頭去了”中父親多次遇到危及生命的事,甚至不惜生命從潭頭找回搜集的鼓子曲稿的經(jīng)歷可知,要有獻身精神。根據(jù)原文父親對國民軍官所說的“你說什么?你知不知道,保衛(wèi)國土是你的職責,保衛(wèi)這堆字紙就是我的職責了?!笨芍赣H尋“劈破玉”守護曲稿,不僅是個人愛好,更是把之當作文人對國家應盡的職責。這也告訴我們要有家國情懷。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曹彬,字國華,彬始生周歲,父母以百玩之具羅于席,觀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須取一印,他無所視,人皆異之。顯德五年,使吳越,致命訖即還。私覿①之禮,一無所受。吳越人以輕舟追遺之,至于數(shù)四,遂受而籍之以歸,悉上送官。世宗強還之,彬始拜賜,悉以分遺親舊而不留一錢。七年,將伐李煜。長圍中,彬每緩師,冀煜歸服。十一月,彬又使人諭之曰:“事勢如此,所惜者一城生聚,若能歸命,策之上也?!背谴箍?,彬忽稱疾不視事,諸將皆來問疾。彬曰:“余之疾非藥石所能愈,惟須諸公誠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殺一人,則自愈矣?!敝T將許諾。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與百余人詣軍門請罪彬慰安之待以賓禮請煜入宮治裝彬以數(shù)騎待宮門外左右密謂彬曰:“煜入或不測,奈何?”彬笑曰:“煜素懦無斷,必不能自引決?!膘现?,卒賴保全。初,彬之總師也,太祖謂曰:“俟克李煜,當以卿為使相?!备睅浥嗣李A以為賀。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廟謨,乃能成事,吾何功哉,況使相極品乎!”美曰:“何謂也?”彬曰:“太原未平爾。”及還,獻俘。太祖謂曰:“本授卿使相,然劉繼元未下,姑少待之?!奔嚷劥苏Z,美竊視彬微笑。上覺,遽詰所以,美不敢隱,遂以實對。上亦大笑,乃賜彬錢二十萬。彬性仁敬和厚。遇士夫于途,必引車避之。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后見。居官奉入給宗族,無余積。平蜀回,太祖從容問官吏善否,對曰:“軍政之外,非臣所聞也。”固問之,唯薦隨軍轉(zhuǎn)運使沈倫廉謹可任。知徐州日,有吏犯罪,既具案,逾年而后杖之,人莫知其故。彬曰:“吾聞此人新娶婦,若杖之,其公婆必以婦為不利,而朝夕笞詈之,使不能自存。吾故緩其事,然法亦未嘗屈焉?!保ü?jié)選自《宋史·曹彬列傳》,有改動)[注]①覿(dí):相見。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煜與百余人詣軍門/請罪彬慰/安之待以賓禮/請煜入宮/治裝/彬以數(shù)騎待宮門外/B.煜與百余人詣軍門/請罪彬慰安之/待以賓禮/請煜入宮/治裝/彬以數(shù)騎/待宮門外/C.煜與百余人詣軍門請罪/彬慰安之/待以賓禮/請煜入宮治裝/彬以數(shù)騎待宮門外/D.煜與百余人詣軍門請罪/彬慰/安之待以賓禮/請煜入宮治裝/彬以數(shù)騎/待宮門外/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俎豆,古代祭祀、宴會時盛食物用的兩種器皿,后引申為祭祀和崇奉之意,本文為其本義。B.顯德,后周太祖年號。年號是中國皇帝紀年的名號,由西漢武帝首創(chuàng),明朝以后皇帝多僅有一個年號。C.籍之以歸,文中指曹彬?qū)佡浀怯浨宄髱Щ貋?,表明他沒有意愿占有這份饋贈。D.居,文中是擔任的意思,與《琵琶行》中“謫居臥病潯陽城”的“居”意思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曹彬為官清廉,堅持原則。再三拒絕吳越人贈送的禮物,迫不得已接受也全部上交,皇帝強行將禮物還給他,他才拜謝皇帝恩賜。B.曹彬為人低調(diào),不居功。打敗李煜后,宋太祖要任命他為使相,曹彬認為不是自己的功勞,拒絕擔任,于是太祖賜他二十萬錢。C.曹彬為官謹慎,小心應對皇帝提問。平定后蜀回朝后,宋太祖問及官吏的好壞優(yōu)劣,他以不知道軍政之外的事拒絕,不說一句閑話。D.曹彬仁和謙卑,尊重他人。在路上遇到其他官員,他必定領著車子避讓;小官前來匯報事情,他定要穿戴整齊后才召見。1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城垂克,彬忽稱疾不視事,諸將皆來問疾。(2)其公婆必以婦為不利,而朝夕笞詈之,使不能自存。14.有人評價曹彬“宅心仁厚”,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概括這一品質(zhì)的具體表現(xiàn)。【答案】10.C11.D12.B13.(1)城即將被攻克時,曹彬忽然稱病不處理公事,諸將都來探問病情。(2)他的父母必定認為是媳婦不利,而朝夕鞭打辱罵她,使她不能活下去。14.①攻打李煜時,故意放緩進攻節(jié)奏,又派人曉諭李煜,希望他憐惜一城百姓,主動投降;②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殺一人,并用貴賓禮接待李煜,讓其君臣均得以保全;③考慮到處罰犯罪官吏,其新娶妻子在家也會挨打挨罵,不能自存,延遲處罰犯罪官吏;④任職期間的俸祿分給宗族?!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李煜與他的大臣們一百多人到軍營請罪,曹彬安慰他,用貴賓禮接待他,請李煜入宮換裝,曹彬只派幾個騎兵等在宮門外?!罢堊铩钡闹髡Z是李煜與他的大臣們一百多人,其后應斷開,排除AB;“彬”是“慰安之”主語,其間不能斷開,排除D。故選C。【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及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D.“意思相同”錯?!熬印?,擔任/住。句意:任官職其間的俸祿送給宗族;/貶官住在潯陽,一直臥病。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宋太祖要任命他為使相,曹彬認為不是自己的功勞,拒絕擔任”錯。原文是說“本授卿使相,然劉繼元未下,姑少待之”,選項把未然說成已然。故選B?!?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垂”,將近、快要、將要;“克”,攻克、攻下、戰(zhàn)勝;“視事”,處理政事、處理軍務、就職治事、到職辦公。(2)“以……為”,認為;“不利”,不吉利;“笞”,打、鞭打;“詈”,罵?!?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進行評價探究的能力。①由“長圍中,彬每緩師,冀煜歸服。十一月,彬又使人諭之曰:‘事勢如此,所惜者一城生聚,若能歸命,策之上也’”可知,曹彬攻打李煜時,故意放緩進攻節(jié)奏,又派人曉諭李煜,希望他憐惜一城百姓,主動投降。②由“余之疾非藥石所能愈,惟須諸公誠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殺一人,則自愈矣”“煜與百余人詣軍門請罪彬慰安之待以賓禮請煜入宮治裝”可知,曹彬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殺一人,并用貴賓禮接待李煜,讓其君臣均得以保全。③由“知徐州日,有吏犯罪,既具案,逾年而后杖之,人莫知其故。彬曰:‘吾聞此人新娶婦,若杖之,其公婆必以婦為不利,而朝夕笞詈之,使不能自存。吾故緩其事,然法亦未嘗屈焉’”可知,曹彬考慮到處罰犯罪官吏,其新娶妻子在家也會挨打挨罵,不能自存,延遲處罰犯罪官吏。④由“居官奉入給宗族,無余積”可知,曹彬任職期間的俸祿分給宗族。參考譯文:曹彬,字國華,曹彬一周歲時,父母把各種玩具擺放在席子上,看他選取什么東西。曹彬左手拿著盾牌兵器,右手拿俎豆之類的禮器,過一會兒又拿了一枚印,其他什么都不看,人們都認為他不同尋常。顯德五年,出使吳越,傳達旨意完畢即刻返回。私下見面時別人送的禮物,他絲毫沒有接受。吳越人駕小船追上去送給他,推讓了多次,于是接受并登記帶回,全部上交給朝廷。世宗堅持還給他,曹彬才行禮接受,全部把它們分給親戚朋友而不留一錢。顯德七年,朝廷將要討伐南唐李煜統(tǒng)治的長江以南的地方。在長期的圍困中,曹彬常常放緩進攻的節(jié)奏,希望李煜能歸降。十一月,彬又派人告訴李煜說:“形勢如此,可惜的是滿城的百姓,如果能歸順,是上策啊?!背羌磳⒈还タ藭r,曹彬忽然稱病不處理公事,諸將都來探問病情。曹彬說:“我的病不是藥石所能治好的,只需要諸公誠心立誓,在攻克城池的那一日,不亂殺一人,我的病就會自動痊愈了。”諸將答應了下來。第二天,曹彬的病情稍微好轉(zhuǎn)。再過一天,城池被攻陷。李煜與他的大臣們一百多人到軍營請罪,曹彬安慰他,用貴賓禮接待他,請李煜入宮換裝,曹彬只派幾個騎兵等在宮門外。部下暗地對曹彬說:“李煜入宮如有不測,怎么辦?”曹彬笑著說:“李煜向來懦弱不能果斷,一定不會自殺。”李煜的君臣,最終賴以保全。起初,曹彬統(tǒng)率軍隊。宋太祖對曹彬說:“等到戰(zhàn)勝李煜,應當用你做宰相?!备睅浥嗣李A先祝賀他。曹彬說:“不會這樣,這次征討,依仗天威,遵照皇上的妙計,才能獲得成功,我有什么功勞呢,何況宰相是最高的官位??!”潘美說:“為什么這樣說呢?”曹彬說:“太原還沒有平定?!钡鹊降脛倩爻I上俘虜?;噬蠈Σ鼙蛘f:“本來應授予你宰相職位,然而劉繼元還沒有打敗,姑且等一下吧?!甭牭竭@句話后,潘美暗地里看著曹彬笑。皇帝察覺了,急忙追問其中的緣故,潘美不敢隱瞞,于是據(jù)實回答?;噬弦泊笮?,于是賞賜給曹彬二十萬錢。曹彬為人仁敬和厚。在路上遇到士大夫,一定引車回避,不稱呼手下官吏的名字,每次手下官吏談政事,一定先整冠才接見。任官職其間的俸祿送給宗族,沒有積蓄。平蜀回來,太祖從容問起官吏好不好,曹彬回答說:“軍政以外,不是臣所知道的。”太祖堅持問他,他只推薦隨軍轉(zhuǎn)運使沈倫廉潔謹慎可以任用。任節(jié)度使知徐州時,有個屬吏犯罪,已經(jīng)結(jié)案,一年以后才杖打他,人們不知道為什么。曹彬道:“我聽說這個人剛?cè)⑾眿D,如果杖打他,他的父母必定認為是媳婦不利,而朝夕鞭打辱罵她,使她不能活下去。所以我遲緩處罰,然而也沒有枉法?!保ü?jié)選自《宋史·曹彬列傳》,有改動)(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題竹石牧牛并引黃庭堅引:子瞻畫叢竹怪石,伯時①增前坡牧兒騎牛,甚有意態(tài),戲詠。野次②小崢嶸,幽篁相倚綠。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牛礪角猶可,牛斗殘我竹?!咀⑨尅浚孩俨畷r:宋著名畫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稱贊畫中山石嶙峋高峻、幽竹依傍而生,畫面明凈清幽,卻又生出一種親密美好的無限意境。B.畫家畫完竹石,又添牧童騎牛圖,一童稚一衰老,將空間美和時間美和諧于一處,意態(tài)情趣倍生。C.無論是牛角于石還是殘于竹,皆是作者所不愿見,這種油然的心境也是側(cè)面盛贊黃、李畫技高超。D.石、竹、牧童、老牛四者精妙的聯(lián)系起來,共同構(gòu)成一副完整的畫面,傳達寧靜和諧的田園生活氣息。16.請結(jié)合詩文并序言,簡要分析本詩表達了怎樣的內(nèi)容和情感?作者是通過怎樣的語言去實現(xiàn)的?!敬鸢浮?5.A16.詩歌前四句為分別寫了石、竹、牧童和老牛四個物象,構(gòu)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后四句,寫了作者由畫中的內(nèi)容而生發(fā)出的感想。詩歌表達了對畫作的贊美和喜愛,并以牛的爭斗為戒,表達對黨爭的批判。語言通俗直白,淺顯易懂,含蓄雋永?!窘馕觥俊?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A.“山石嶙峋高峻”錯誤,“小崢嶸”指小小的怪石。故選A?!?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內(nèi)容、情感及語言特點的能力。詩歌意思是,郊野有一塊險峻的怪石,一片幽深碧綠的竹林挨著它生長;牧童拿著幾尺長的鞕子,驅(qū)趕著這頭老牛。這塊石頭我很喜愛它,小牧童你不要讓牛在石頭上磨角。牛磨角我還能忍受,可千萬別讓牛爭斗,牛要是爭斗起來,那可要使我的竹子殘損了。前四句寫畫,分別寫了石、竹、牧童和老牛四個物象,構(gòu)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后四句抒情,寫了作者由畫中的內(nèi)容而生發(fā)出的感想。詩歌通過畫作描繪了一種自然平和的田園生活。小引中“戲”字,也就是作者是一種調(diào)侃輕松的心態(tài)描摹這幅畫?!耙按涡槑V,幽篁相倚綠”使用了白描筆觸,寫出了自然生機,表達了對畫作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實際上作者對石與竹同樣戀愛;因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著一種田園生活,無論是牛角礪石還是牛斗竹殘,都是作者不愿意見到的。這首詩從畫中的竹石牧牛,聯(lián)想到生活里的牛礪角和牛斗,再以之寄寓自己對現(xiàn)實政治的觀感,以牛的爭斗為戒,表達對黨爭的批判。詩歌通篇不用典故,不加藻飾,以及散文化拗體句式,語言都直白通俗,淺顯易懂。如“石吾甚愛之”“牛礪角猶可”的使用,給全詩增添了古樸的風味。詩歌語言不加藻飾,簡潔明快。同時,詩歌語言含蓄雋永。黃庭堅所處的北宋后期,是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黨爭十分激烈的時代。黃庭堅本人雖也不免受到朋黨的牽累,但他頭腦還比較清醒,能夠看到宗派之爭的危害性。詩篇以牛的礪角和爭斗為誡,以平和安謐的田園風光相尚,不能說其中不包含深意。(三)情景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高望遠容易引發(fā)詩人內(nèi)心的復雜之情。年輕時的杜甫登泰山,抒發(fā)的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而晚年漂泊西南時再次登高,在《登高》詩中抒發(fā)的卻是“______,______”的悲苦和孤獨之情。(2)《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詩人直抒胸臆,表現(xiàn)蔑視權貴、不卑不屈態(tài)度的句子“______,______?!保?)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一句寫出了周瑜儒將的裝束,“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戰(zhàn)功?!敬鸢浮竣?萬里悲秋常作客②.百年多病獨登臺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④.使我不得開心顏⑤.羽扇綸巾⑥.檣櫓灰飛煙滅【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詞:作客、摧、事、綸、檣櫓。第II卷表達題(80分)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在近現(xiàn)代中國歷史中,農(nóng)村一直不是、藝術家筆下的“桃花源”,反而是苦難的土地、悲慘的生活和沒有光明的未來。()農(nóng)民從農(nóng)村逃逸,進入城市,這是近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核心主題。農(nóng)民對鄉(xiāng)村的逃逸,就是對土地的逃逸,對苦難的逃逸,對命運的逃逸。農(nóng)民對于城市來說,那里反而是一個能夠帶來美好生活的“桃花源”。但是到了二十世紀中期,令人的詩意生活又再度出現(xiàn)在了中國的鄉(xiāng)村——通過抽離變質(zhì)機體的方式,滿懷激情地“新社會”的新思想。作家用一種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鄉(xiāng)村風物,從而凸顯新社會的秩序和倫理——這更多是革命浪漫主義精神在起作用。優(yōu)美敘述和現(xiàn)實生存狀況之間,存在著一條巨大的。這些“詩意鄉(xiāng)場”的敘事背后,不乏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斗爭、槍殺、饑餓、孤獨、歧視、死亡。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也絕不是耿耿于懷謳歌界線 B.也絕不是心馳神往謳歌鴻溝C.從來不是心馳神往贊頌界線 D.從來不是耿耿于懷贊頌鴻溝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對于農(nóng)民來說,城市反而是一個能夠帶來美好生活的“桃花源”。B.對于城市來說,那里反而是一個能夠給農(nóng)民帶來美好生活的“桃花源”。C.城市對于農(nóng)民來說,反而是一個“桃花源”能夠帶來美好生活。D.農(nóng)民對于城市來說,反而是一個能夠帶來美好生活的“桃花源”。20.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歐洲知識分子,如盧梭等人對鄉(xiāng)村田野風光的描寫,在中國的鄉(xiāng)村中是無法找尋到的。B.歐洲知識分子,如盧梭等人對鄉(xiāng)村田野風光的描寫,中國的鄉(xiāng)村是無法找尋到的。C.歐洲知識分子,如盧梭等人那樣描寫鄉(xiāng)村田野風光,在中國的鄉(xiāng)村中是無法找尋到的。D.歐洲知識分子,如盧梭等人那樣描寫鄉(xiāng)村田野風光,中國的鄉(xiāng)村是無法找尋到的?!敬鸢浮?8.B19.A20.A【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的能力。也絕不是:絕對不是;從來不是:一直不是。語境強調(diào)農(nóng)村絕地不是藝術家筆下的“桃花源”,用“也絕不是”更恰當;另外“從來不是”與語境中的“一直不是”重復。耿耿于懷:形容令人牽掛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難以排解;心馳神往: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語境強調(diào)農(nóng)村的詩意生活令人向往,用“心馳神往”更恰當。謳歌:歌頌、贊揚;贊頌:稱贊頌揚。語境強調(diào)對“新社會”的新思想的贊揚,兩個詞語都可以。界線:兩個地區(qū)之間劃分邊界的線,不同事物的分界線,某些事物的邊緣;鴻溝:后亦借指疆土的分界;比喻事物間明顯的界線、差距,有比喻義。語境強調(diào)優(yōu)美敘述和現(xiàn)實生存狀況之間明顯的界限和差距,此處有比喻義,用“鴻溝”更恰當。故選B?!?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線句子有兩處語?。阂皇遣缓线壿?,“農(nóng)民對于城市來說”主客顛倒,可改為“城市對于農(nóng)民來說”,可知D錯誤。二是成分贅余,前有“城市”,“那里”可以刪掉。B.不合邏輯,“對于城市來說”主客顛倒,可改為“對于農(nóng)民來說”。C.句式雜糅,“……是……”和“……能夠……”雜糅在了一起,可改為“反而是一個“桃花源”或“反而能夠帶來美好生活”。故選A。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前有“如”(意思是“例如”),應該對應“對鄉(xiāng)村田野風光”,讓介賓結(jié)構(gòu)作定語,合乎語法,前文說的是中國歷史,不能照應“那樣”,可排除CD;“中國的鄉(xiāng)村是無法找尋到的”,表達上有歧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