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南省108所學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2-2023學年湖南省108所學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2-2023學年湖南省108所學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2-2023學年湖南省108所學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2-2023學年湖南省108所學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絕密★啟用前湖南省108所學校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歷史試題本試卷共6頁。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和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如有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井田制延續(xù)了古代村社中定期分配份地的制度?!洞呵锕騻鳌泛涡葑⑤d:井田制實行“三年一換土易居,財均力平”。山東臨沂銀雀山出土竹簡《田法》也有類似記述:“三年一更賦田(更換授與的田畝)。”這一做法()A.旨在消除貧富分化 B.體現(xiàn)了土地的國有屬性C.反映了私田的興起 D.表明社會運作依循法律【答案】B【解析】井田制是古代一種土地國有制度,其下所有土地本質上都是國有,因此不同于私有制的長期占有,井田制下需要“換土易居”,以維持其國有性質,B項正確;井田制并不以消除貧富差距為目的,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國有,而不是私有,排除C項;材料未上升至社會運作層面,排除D項。故選B項。2.孝文帝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則,推最先實現(xiàn)在中原進行統(tǒng)治的拓跋珪為太祖,不再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設廟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為了不違“天子七廟”這一儒家禮制,孝文帝甚至前無古人地在太廟中為自己虛設一廟。孝文帝的改革()A.增強了對漢民族的認同 B.激化了民族矛盾C.沖擊了儒家主流地位 D.加強了中央集權【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孝文帝在進行廟號改革時,為了能遵循儒家禮制,為自己虛設一廟,該做法體現(xiàn)了他對漢文化的認可,有利于增強鮮卑族對漢民族的認同,A項正確;廟號改革體現(xiàn)的是孝文帝對漢文化的認可,有利于民族交融,沒有激化民族矛盾,排除B項;孝文帝的廟號改革遵循儒家禮制有助于強化儒家的主流地位,排除C項;材料內容體現(xiàn)了孝文帝改革對漢文化的認可,沒有反映中央強化對地方的控制,不能體現(xiàn)中央集權的加強,排除D項。故選A項。3.關羽崇拜作為一種全國性的文化現(xiàn)象始于北宋中葉以后。在宋代的講史和戲劇中,關羽被重塑成一位秉燭夜讀《春秋》,深明尊王誅賊大義的人物。他投降敵對陣營被解釋成“降漢不降曾”,為關羽的人格添加了“義”的成分。據此可知,關羽崇拜的普遍化主要源于宋代()A.社會矛盾尖銳 B.儒家傳統(tǒng)價值的復興C.市民的政治訴求 D.民眾渴望統(tǒng)一的愿望【答案】B【解析】根據“在宋代的講史和戲劇中,關羽被重塑成一位秉燭夜讀《春秋》,深明尊王誅賊大義的人物。他投降敵對陣營被解釋成‘降漢不降曾’,為關羽的人格添加了“義”的成分?!笨傻贸鏊未P羽的形象更強調儒者風骨,強調民族氣節(jié),這些都與儒學所倡導的理念相符,因此是受到儒學復興的影響,B項正確;社會矛盾各個朝代都有,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項;市民的訴求主要與商業(yè)發(fā)展,日常生活有一定的關系,不是材料中出現(xiàn)變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項;材料中關羽的形象變化與統(tǒng)一的訴求沒有直接的關系,排除D項。故選B項。4.清末新軍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破產農民和城市游民;二是小知識分子尤其是留學生。清政府在編練新軍時,要求應募士兵“能識字寫字,并能略通文理”,對于有文化的人在薪餉上給予優(yōu)待。新軍的這一狀況()A.使革命動員具備可能 B.表明清廷重視文教C.保障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 D.動搖政權統(tǒng)治基礎【答案】A【解析】清末新軍中主體的知識分子或留學生,由于具備文化素養(yǎng),成為了革命黨人宣傳先進思想的重要對象,這使革命動員具備可能,A項正確;材料只涉及征兵的文化要求,不能體現(xiàn)文教的整體情況,排除B項;“保障了”過于絕對,排除C項;動搖統(tǒng)治基礎并非編練新軍的必然結果,說法絕對,排除D項。故選A項。5.下表為“一五”計劃編制進程。據此可知,“一五”計劃()時間編制進程1951年2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提出“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思想1952年7月中財委試編出《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計劃輪廓(草案)》1952年9月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聽取關于“一五”計劃輪廓問題同蘇聯(lián)商談情況的匯報,并討論“一五”計劃的方針和任務1953年6月國家計委結合蘇方意見和援助情況,對《五年計劃輪廓(草案)》進行了初步總結和修改1955年3月黨的全國代表會議對“一五”計劃草案進行了審議,決定原則通過這一草案1955年7月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并正式通過了“一五”計劃A.采取了計劃與執(zhí)行并行的辦法 B.照搬了蘇聯(lián)計劃經濟發(fā)展模式C.始終強調堅持自力更生的立場 D.為實現(xiàn)工業(yè)化奠定了堅實基礎【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五計劃實行于1953年到1956年,在實行的過程中對《五年計劃輪廓(草案)》進行了初步總結和修改等等,體現(xiàn)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一五”計劃(1953~1957年)采取了邊計劃、邊執(zhí)行的辦法,A項正確;一五計劃并未完全照搬蘇聯(lián)模式,排除B項;一五計劃接收了蘇聯(lián)的大量援助,始終強調堅持自力更生的立場的說法錯誤,排除C項;材料反映了“一五”計劃采取了計劃與執(zhí)行并行的辦法,“為實現(xiàn)工業(yè)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D項。故選A項。6.《漢謨拉比法典》結語中寫道:“為使強不凌弱,為使孤寡各得其所……為使國中法庭便于審訊,為使國中宣判便于決定,為使受害之人得伸正義,我以我的金玉良言銘刻于我的石柱上,并置于我的肖像亦即公正之王的肖像之前?!边@表明該法典()A.旨在維護統(tǒng)治秩序 B.宣揚君權神授理論C.重點解決民生問題 D.具有同態(tài)復仇色彩【答案】A【解析】法典所關注的“強不凌弱”國中法庭便于審訊“受害之人得伸正義”等,本質上是統(tǒng)治秩序的各個方面,A項正確;材料并沒有君權神授理論,排除B項;法典重點是要維護統(tǒng)治,而不是解決民生,排除C項;同態(tài)復仇是相同的報復方式,這在材料中并沒有出現(xiàn),排除D項。故選A項。7.下圖為前323年—前31年希臘語在地中海世界的分布示意圖。這可以用于佐證()A.城邦殖民活動十分廣泛B.古代希臘文明頗具影響C.商業(yè)發(fā)達推動語言傳播D.羅馬帝國存在分裂隱患【答案】B【解析】前323年—前31年屬于“希臘化時代”,希臘語的廣泛傳播是其表現(xiàn)之一,材料整體體現(xiàn)了古希臘文明深刻而持久的影響,B項正確;古希臘在前338年被馬其頓征服,其后希臘文化的傳播更多借助于亞歷山大帝國的影響力,因此不能佐證希臘的殖民活動與商業(yè),排除AC項;羅馬帝國建立于前27年,排除D項。故選B項。8.11世紀的英王威廉一世及其繼任者們酷愛狩獵,為保護動物以供狩獵而建立王室森林區(qū),并推出《森林法》,國王獵物的法律地位甚至與人類等同。12世紀時王室森林區(qū)達到最大規(guī)模,約占國土的1/3。王室森林區(qū)的劃定()A.深受游牧民族文化影響B(tài).表明英國經濟形態(tài)落后C.反映了英國王權的強化D.使法律具有較大隨意性【答案】C【解析】根據“國王獵物的法律地位甚至與人類等同。12世紀時王室森林區(qū)達到最大規(guī)模,約占國土的1/3?!钡贸鐾跏疑謪^(qū)的劃定體現(xiàn)了國王特權,其面積之大則進一步印證了王權的加強,C項正確;從森林的規(guī)劃看不出受到游牧民族文化影響,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與其他國家比較,不能得出落后,排除B項;《森林法》的規(guī)定具有法律效力,不能體現(xiàn)隨意性,排除D項。故選C項。9.朝鮮王朝的考試除了每三年一次的“式年試”,還有各種不定期的“別試”。具有代表性的“別試”,國王還會親臨考場,例如以成均館的儒生為考試對象的“謁圣試”等。材料說明()A.朝鮮王朝照搬唐朝制度 B.儒學對朝鮮影響較大C.規(guī)范選才推動社會發(fā)展 D.歷代國王均重視選官【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以成均館的儒生為考試對象的‘謁圣試’等”,可以看出朝鮮以儒生作為考試對象,說明中國的儒家思想對朝鮮的影響很大,B項正確;“照搬”表述絕對,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材料說明儒家思想對朝鮮王朝影響較大,未涉及科舉對朝鮮社會發(fā)展的作用,排除C項;材料說明儒家思想對朝鮮王朝影響較大,不能看出歷代統(tǒng)治者選拔官員的狀況。排除D項。故選B項。10.1350年,馬里帝國達到鼎盛期,帝國疆域包括了整個塞內加爾河流域,長約1000英里(1600公里),有400多個城市,僅次于當時的蒙古帝國。據此可推知,馬里帝國()A.行政管理能力突出 B.重視商業(yè)經濟的發(fā)展C.基本統(tǒng)一非洲大陸 D.阻遏了蒙古人的擴張【答案】A【解析】馬里帝國疆域廣闊、治下城市眾多,由此可推斷其應具備較強的行政管理能力,否則龐大政權難以維持,A項正確;材料中并沒有商業(yè)的信息,排除B項;馬里在西非,沒有統(tǒng)一非洲,排除C項;蒙古并沒有西征到西非,排除D項。故選A項。11.15世紀后期,歐洲的奴隸販子把運往美洲的奴隸當作貨物進行投保,如遇到意外事故或人身傷害,由保險人進行經濟賠償。由此產生了以黑奴的生命和身體為保險標的的人身保險早期形式,材料揭示出當時()A.殖民活動風險大于收益B.保險業(yè)推動販奴的興起C.人權問題得到社會關注D.黑奴大量死于三角貿易【答案】D【解析】保險屬于一種風險管控工具,早期保險通常針對高風險人群,奴隸販子為黑奴投保主要是為了減小奴隸大量死亡所帶來的經濟損失,D項正確;趨利避害是經濟參與者的本能,風險高于收益則鮮有人問津,排除A項;保險業(yè)推動販奴的興起屬于因果關系顛倒,排除B項;黑奴是以貨物名義投保,因此人權問題并沒有得到關注,排除C項。故選D項。12.下圖為“哥倫布大交換”示意圖。據圖可知()A美洲文明未馴化牲畜 B.歐亞地區(qū)物種傳播范圍有限C.印第安農業(yè)高度發(fā)達 D.物種交換豐富人類飲食結構【答案】D【解析】據圖可知,“哥倫布大交換”所涉及物種十分豐富,填補了新、舊大陸飲食領域的一些空白,豐富人類飲食結構,D項正確;材料未出現(xiàn)不代表沒有,因此不能說明美洲文明未馴化牲畜狀況,排除A項;僅從材料不能說明歐亞地區(qū)物種傳播范圍有限,排除B項;材料無法體現(xiàn)農業(yè)發(fā)展程度,且高度發(fā)達的說法也不符合印第安的農業(yè)生產狀況,排除C項。故選D項。13.《小癩子》是1554年在西班牙出版的一部小說,作者不詳,但出版后很快被譯為歐洲各種文字,得到廣泛傳播。小癲子的第5個主人,是一個兜售贖罪券的人,他通過虛假宣傳的方式使贖罪券暢銷。材料說明()A.宗教改革興起于西班牙B.反宗教成為歐洲共識C.教會腐化引起廣泛不滿D.贖罪券難以打開市場【答案】C【解析】《小癩子》中揭露了通過虛假宣傳售賣贖罪券的行為,該書的廣泛傳播反映了這類不滿教會的情緒普遍存在,C項正確;宗教改革興起于德國,排除A項;批評教會不等于反宗教,也不能說明是共識,排除B項;材料中通過虛假宣傳的方式使贖罪券暢銷,不能說明贖罪券難以打開市場,排除D項。故選C項。14.法國歷史上的“1791年憲法”關于選舉制度的規(guī)定曾引起過激烈爭論;憲法草案的主要起草人西哀耶斯主張,年滿26歲的男子有公民權,但在選舉權上應有財產資格的限制,繳納直接稅相當于3天工資者,才能有選舉權,稱“積極公民”,低于這一數(shù)額者無選舉權,為“消極公民”。這一主張()A.踐行了啟蒙思想原則 B.是法國大革命的主要成果C.旨在維護資產階級利益 D.意在建立民主共和制政體【答案】C【解析】結合材料“但在選舉權上應有財產資格的限制,繳納直接稅相當于3天工資者,才能有選舉權”可知,1791年憲法中對選舉權的規(guī)定下,財產上富有的人才有選舉權,這顯然有利于資產階級,C項正確;啟蒙思想主要包括天賦人權、自由平等、民主科學等,材料關于選舉權的規(guī)定明顯有財產限制,這是不平等的體現(xiàn),A項錯誤,排除A項;1791年憲法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但是不是材料強調的重點,排除B項;材料涉及的是1791年憲法中對選舉權的規(guī)定,并沒有涉及民主共和政體的相關信息,排除D項。故選C項。15.研究表明,當把人口規(guī)模為5000人及以上的居民定居地算作城市,歐洲整體的城市化水平在1600年時為12.9%,1800年上升到13.8%。但是,如果把英國排除在外,1800年的城市化水平竟然有所下降。這主要是因為()A.英國率先開展工業(yè)革命B.多數(shù)歐洲國家尚未統(tǒng)一C.資本主義萌芽仍待發(fā)展D.宗教神學阻礙社會轉型【答案】A【解析】根據“歐洲整體城市化水平在1600年時為12.9%,1800年上升到13.8%?!笨傻贸?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葉,英國率先開展工業(yè)革命,城市化迅速發(fā)展,至1800年,工業(yè)革命仍以英國為主,是歐洲城市化的絕對主力,A項正確;當時歐洲國家只有少數(shù)沒有統(tǒng)一,排除B項;當時工業(yè)革命已經開展,資本主義快速發(fā)展,而不是萌芽狀態(tài),排除C項;19世紀宗教神學因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等已經弱化,且材料沒有體現(xiàn)宗教神學阻礙社會轉型,排除D項。故選A項。16.下表為1840-1855年美國工廠每日工作時數(shù)統(tǒng)計表,表中變化的主要成因是()年份經調查之工廠總數(shù)8-11小時的工廠11-13小時的工廠13-14小時的工廠總數(shù)百分比總數(shù)百分比總數(shù)百分比1840693652.22536.6811.618451036058.23332.0109.7185017310460.16336.463.5185525016164.48433.652.0A.工廠環(huán)境的持續(xù)惡化B.人文主義的廣泛傳播C.無產階級的斗爭活動D.資本運作的客觀規(guī)律【答案】C【解析】材料體現(xiàn)了1840-1855年工廠每日工作時長的總體下降,工人待遇得到整體提升,這是無產階級聯(lián)合斗爭的成果,C項正確;從材料可以看出,工人工作時長下降,與工廠環(huán)境的持續(xù)惡化無關,排除A項;人文主義主要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內涵,與工業(yè)革命時期并沒有直接的關系,排除B項;資本運作的客觀規(guī)律是即利用有限的一切可以產生價值的資源,因此不會是工廠每日工作時長的總體下降的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從我離開廣州以來,我開始認識到以廣州為根據地的弱點,因為它是英國勢力和海軍強國支配的中心。在過去幾個月間,我已在著手創(chuàng)造一種能使我請您的政府用一種實際方式進行合作的局勢。我現(xiàn)在可以調動大約一萬人從四川經過甘肅到內蒙古去,并且最后控制位于北京西北的歷史上的進攻路線。但是,我們需要武器、軍火、技術和專家?guī)椭?,等等。你們的政府能通過烏蘭巴托支援我嗎?如果計劃在明年即能付諸實行,那就會有成功的良機。拖延,只會使資本主義列強幫助反動勢力進一步鞏固它們自己在中國的地位?!幾詫O中山致蘇聯(lián)特使越飛的信(1922年12月20日)材料二“四·一二”后,常駐中國、富有影響的共產國際代表鮑羅延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陳獨秀力主與國民黨一起北伐,堅持“西北學說”。鮑羅廷認為:東南各省帝國主義力量強大,蔣介石也可能聯(lián)合張作霖共同對付革命,而無產階級力量還太薄弱,廣州無產階級如“塵土”,上海無產階級如“棉花”,如果帝國主義干涉,我們無法堅持。因此,中共目前還應該同國民黨一起行動,繼續(xù)北伐,“從政治上和軍事上向西北發(fā)展”,打通蘇俄通道,“對東部和東南地區(qū)則只從政治上發(fā)展”?!幾詮埾驳隆吨泄矊顸h政策的三次轉變與共產國際》(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孫中山致信越飛的歷史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孫中山、鮑羅廷二人的北上聯(lián)俄主張有何不同,并分別指出其主要影響?!敬鸢浮浚?)背景:①民族民主革命任務日趨緊迫(或英美列強扶持北洋軍閥):②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屢遭挫折:③蘇俄(聯(lián))有意改善外部環(huán)境(或有意推動中國革命);④國內無產階級影響逐漸擴大。(答出3點得6分)(2)不同:①孫:打擊北洋軍閥,鮑:對抗國民黨右派;②孫:主動尋求蘇聯(lián)援助,鮑:被迫向北方退縮;③孫:資產階級領導,鮑:無產階級聯(lián)合資產階級。影響:前者推動了三民主義的轉型,有利于國民革命的開展;后者存在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對國民革命的失敗負有責任?!窘馕觥俊拘?詳解】背景:從材料的時間可得出此時正值革命時期,可得出民族民主革命任務日趨緊迫:結合孫中山的革命經歷可得出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屢遭挫折:根據“你們的政府能通過烏蘭巴托支援我嗎?如果計劃在明年即能付諸實行,那就會有成功的良機?!钡贸鎏K俄(聯(lián))有意改善外部環(huán)境;根據所學,可得出國內無產階級影響逐漸擴大?!拘?詳解】不同:①孫:根據“我現(xiàn)在可以調動大約一萬人從四川經過甘肅到內蒙古去,并且最后控制位于北京西北的歷史上的進攻路線?!笨傻贸龃驌舯毖筌婇y,鮑:根據“中共目前還應該同國民黨一起行動,繼續(xù)北伐”可笑得出對抗國民黨右派;②孫:根據“你們的政府能通過烏蘭巴托支援我嗎?如果計劃在明年即能付諸實行,那就會有成功的良機”可得出主動尋求蘇聯(lián)援助,鮑:根據“西北學說”得出被迫向北方退縮;從階級角度可得出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領導,鮑是無產階級聯(lián)合資產階級。影響:根據所學可得出前者推動了三民主義的轉型,有利于國民革命的開展;后者存在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對國民革命的失敗負有責任。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印加帝國的金屬冶煉業(yè)達到了美洲同時期其他文明不曾達到的高度,印加人懂得金、銀、銅、鉛、錫、汞等的冶煉,還有能力冶煉合金,印加人對黃金的推崇和大量使用,使得印加帝國也被歐洲人稱為“黃金帝國”。印加帝國的農業(yè)水平和阿茲特克文明相似,都擁有發(fā)達的灌溉系統(tǒng),但主糧為馬鈴薯和藜麥。另外,印加帝國擁有更加豐富的畜牧業(yè),羊和駱馬被大量飼養(yǎng),提供了豐富的食品和手工產品來源。印加帝國商品經濟落后,雖然有對外貿易活動,部分地區(qū)甚至出現(xiàn)了某種形式的貨幣,以及以物易物的貿易方式,但整體看來并不普遍,大多數(shù)家庭始終采取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幾匀A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歷史教育比較研究中心《歷史讀本(世界史)》材料二到15-16世紀之交,美洲等地的文明與歐亞和北非相比,還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它們的政治組織形式比較松散,主要依靠少數(shù)有能力的統(tǒng)治者和軍事力量來維持松散的聯(lián)合,遠未形成共同的心理和文化認同。雖然美洲印第安人在相當多的方面取得了令人驚異的成就,比如阿茲特克的城市建設,瑪雅人的數(shù)學和天文學,但總體來講,還是比較落后的。比如,全體印第安人都不會使用鐵器,主要使用的工具是石器,這大大限制了農業(yè)的發(fā)展。他們雖然也知道輪子,卻只把它作為玩具,交通運輸除了使用少數(shù)高力外,就靠人力扛運了。印加人則沒有成熟的文字,還處于結繩記事的階段?!幾灾莒柟獭妒澜缥拿魇贰罚?)根據材料一,概括印加文明的經濟發(fā)展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古代美洲文明發(fā)展滯緩的原因?!敬鸢浮浚?)特點:①金屬冶煉業(yè)高度發(fā)達;②灌溉農業(yè)發(fā)達但作物有限;③畜牧業(yè)產品相對豐富;④商業(yè)經濟發(fā)展落后。(2)原因:①高山高原環(huán)境限制;②社會經濟畸形發(fā)展;③政權組織較為松散;④缺乏文化認同,科技發(fā)展失衡?!窘馕觥俊拘?詳解】特點:根據“印加人懂得金、銀、銅、鉛、錫、汞等的冶煉,還有能力冶煉合金”得出金屬冶煉業(yè)高度發(fā)達;根據“印加帝國的農業(yè)水平和阿茲特克文明相似,都擁有發(fā)達的灌溉系統(tǒng)”得出灌溉農業(yè)發(fā)達但作物有限;根據“另外,印加帝國擁有更加豐富的畜牧業(yè),羊和駱馬被大量飼養(yǎng)”得出畜牧業(yè)產品相對豐富;根據“以及以物易物的貿易方式”得出商業(yè)經濟發(fā)展落后?!拘?詳解】原因:根據所學,從地型角度概括,可得出高山高原環(huán)境限制;根據“全體印第安人都不會使用鐵器,主要使用的工具是石器,這大大限制了農業(yè)的發(fā)展。他們雖然也知道輪子,卻只把它作為玩具,交通運輸除了使用少數(shù)高力外,就靠人力扛運了?!笨傻贸錾鐣洕伟l(fā)展;根據“它們的政治組織形式比較松散”得出政權組織較為松散;根據“,遠未形成共同的心理和文化認同”得出缺乏文化認同,科技發(fā)展失衡。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對比材料中的兩幅地圖,圍繞“世界商貿格局”這一主題,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觀點明確,表述清楚,邏輯清晰,史論結合)【答案】論題:新航路的開辟推動了東西方商貿格局的變化。論述:據圖可知.相比于13、14世紀中葉,15世紀上半葉東西方之間的海上商貿更為活躍。15世紀前后.歐洲資本主義萌芽得到發(fā)展,社會對于財富的渴望更為強烈。加之奧斯曼帝國、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等國家對于傳統(tǒng)陸上商貿路線的壟斷,歐洲人開始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西班牙、葡萄牙是其中的先行者,隨著迪亞士、達·伽馬等航海家的不斷向東探索,葡萄牙最終構建起了通往東方世界的海上新航路。原本經阿拉伯轉運到地中海的歐亞陸上商貿往來,逐漸轉變?yōu)閲@大西洋和印度洋而開展的海上貿易,對東方的殖民活動也隨之興起。結論:可見,新航路的開辟沖擊了傳統(tǒng)絲綢之路貿易網絡,逐漸確立起了以西歐為主的東西方海上貿易格局。(其他可論點:世界市場發(fā)展、絲綢之路的變遷、非洲的奴隸貿易、歐洲的商業(yè)革命、東方貿易地位的穩(wěn)固.等等)【解析】論題:結合材料的時間信息和地圖中線路的內容,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因此可得出主題為新航路的開辟推動了東西方商貿格局的變化。論述:結合地圖和所學,概括新航路開辟的原因、過程、影響等方面的內容,最后再得出,新航路的開辟沖擊了傳統(tǒng)絲綢之路貿易網絡,逐漸確立起了以西歐為主的東西方海上貿易格局。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48年歐洲大革命失敗以后,馬克思和恩格斯到了巴黎,他們認真總結了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認識到必須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lián)盟。1849年夏末,由于領導了工人運動,馬克思第四次接到“驅逐出境”的命令。當年12月,馬克思領到了一張英國倫敦博物館的閱覽證,之后他每天摘錄大量資料。據傳有人統(tǒng)計,馬克思閱讀過的書籍有1500多種,他所摘的內容和整理的筆記有100余本。他廣泛收集各學科的資料,如農藝學、工藝學、解剖學,更不用說歷史學、經濟學、法律學了,甚至連英國議會發(fā)給議員的報告材料“藍皮書”他都一本本閱讀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