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的責任意識及如何對中學生的手機進行有效的管理_第1頁
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的責任意識及如何對中學生的手機進行有效的管理_第2頁
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的責任意識及如何對中學生的手機進行有效的管理_第3頁
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的責任意識及如何對中學生的手機進行有效的管理_第4頁
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的責任意識及如何對中學生的手機進行有效的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的責任意識一.關于責任感那么究竟什么是責任感呢?我查了教科書,比較嚴謹?shù)年U述是,真正的責責任感是一個人對自己、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包括國家、社會、集體、家庭和他人,主動施以積極有益作用的精神。責任感從本質上講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業(yè)、利國家、利社會,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時,要以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為重。責任感有什么意義呢?人只有有了責任感,才能具有驅動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動力,才能感到許許多多有意義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才能真正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作為學生,就能夠主動學習,天天向上,對家庭社會敢于負責。所以說責任心,是一個人日后能夠立足于社會、獲得事業(yè)成功與家庭幸福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二.初中生現(xiàn)狀在物質生活極大提高,精神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存在令人擔心和焦慮的現(xiàn)象,就是學生身上普遍缺乏責任感.我認為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重自我,輕社會,不熱衷集體活動集體。

過分崇尚自我,以自我為中心,脫離社會需要片面宣揚:“自我選擇”、“自我實現(xiàn)”。學生生活在班集體中,卻很少意識到自己對這一集體應承擔的責任。如班級的值日工作、公益勞動等活動,有的同學就借故不參加,或者去了也是站在—邊看別人干;更多的是對班里或學校組織的活動不感興趣把個人事業(yè)成功、生活幸福作為人生惟一追求。

2.重利益,輕抱負,愛慕虛榮。

一心追求金錢和物質享受,除了希望吃好穿好玩好出人頭地外,沒有遠大理想和抱負,不重品位與人格。

3.重索取,輕回報,不能理解父母和老師的良苦用心。。

只要求父母、老師、他人為自己服務,滿足自我各種需要,而不考慮他人,自己間的回報關系。由于現(xiàn)在的學生對任何人都缺乏一種責任感,所以他們有時連最基本的素質都不具備。如有的學生,父母很辛苦地供他讀書,但他卻并不珍惜父母的勞動,學習不努力,花錢很浪費,只顧自己享受,根本不考慮父母勞動生活的艱辛以及學習機會的來之不易。孩子常常理直氣壯的對父母說:“我想要的東西你們都能給我,就連我想不到的,你們都替我想到了,做到了。你們辛苦不就是為了我們現(xiàn)在不辛苦嗎?我還那么辛苦學習干什么?”三、責任意識薄弱的原因中學生責任意識薄弱的原因很多。1.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yǎng),周圍是全方位呵護,自己不需要對他人負責2.父母忙于掙錢養(yǎng)家,疏于管教,孩子缺少責任意識。3.親家庭或無父母,無人有效管理,孩子不愿負責。4.商品經濟的社會大環(huán)境,使人情冷漠,父母故意不讓孩子對他人負責。所以我認為學生責任意識薄弱關系重大,是社會的危機,民族的危機。四,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重于泰山。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班主任責無旁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可以有步驟分階段地進行工作:(一)認識自我,喚醒學生責任意識我班圍繞責任意識的話題召開了兩次主題班會,第一次主要給學生講述責任意識的概念意義和舉一些生動的案例,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如,當今青少年外出務工與父母們掙錢的原因和意義。父母務工是為了養(yǎng)家,掙錢的百分之九十要寄回家,而青少年到外地是為了玩、找刺激,掙錢的百分之九十在外地就地消費;某學生向父母要名牌服裝和電腦等,當?shù)貌坏綍r,驕橫的對父母說“生我就得讓我享受!生我就得讓我幸福!”我們身邊更是常見這種言論:要不是我媽媽硬讓我上學,我早就不上了。而身邊更常見感人案例: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他們?yōu)樽饑莱兄Z,為良心奔波,大地上演一場悲情接力,“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的壯語傳遍大江南北。第二次班會,為了讓學生進行理性的思考,圍繞責任話題,設立了四個子話題分組討論,各組推舉發(fā)言人當堂發(fā)言。四個子話題是:1,學習責任;2,班集體責任;3家庭成員責任;4,社會責任。令我沒想到的是,面對這樣理性而嚴肅的話題,同學們討論異常熱烈,發(fā)言非常踴躍,提出的責任要求也很現(xiàn)實:趙倩提出在家中無人約束時應自覺學習;王明亮提出學生間要友好相處;李環(huán)提出,體諒父母辛勞,不提過分要求,關心父母健康;葉婷提出,要有公德心,乘車應給老年人讓座;范秉禎提出,班級里的課桌凳就是同學故意破壞的,必須愛惜。等等。班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班長李環(huán)倡議當天回家把自己的臥室認真打掃整理,替父母分責,盡家庭成員責任。全班一致通過。通過上面活動可知喚醒學生責任意識并不難。(二)創(chuàng)設情境,以課堂教育為渠道在平常對學生做思想工作過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換位思考”。針對學生不愿學習的情況,也可以讓他們設想自己做了父母,假如孩子不愿讀書怎么想怎么辦。室內已經很亮了,八盞燈還亮著,該怎么辦?,看到水龍頭嘩嘩流水,看見了當作沒看見,那如果是自己家的水龍頭呢?人們的這種心理說明了什么呢?通過這樣的“換位”思維方式,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能喚起學生的責任感。學科教學是學校教育活動的主要部分,在課堂上結合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責任意識培養(yǎng),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完全可以把我們教學中的五項教育變成六項教育(三)從小事做起,體驗責任的艱辛和收獲老子說:“天下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之大事必做于細”,把責任感教育具體化為在學校、在家庭以及獨處的時候的行為要求,學生就不會覺得那么盲目。比如要求學生在學校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在家里孝順父母、關心他人、勤儉節(jié)約、熱愛勞動;在社會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在公共場所愛護公物、講究衛(wèi)生、保護環(huán)境、遵守秩序;獨處時胸懷開闊、自信積極、勤奮自立、勇于創(chuàng)新;比如還有些容易做到卻往往不注意的細節(jié),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上樓梯靠右行等。(四)教師言傳身教,踐行責任行為。教師要經常地向學生宣傳責任的重要性。,讓學生頭腦里經??嚲o責任意識的弦。教師要始終做到身教重于言傳。在孩子面前必須時刻履行自己應有的責任。教師要學生不亂扔果皮紙屑,自己首先做到不亂扔煙蒂、面紙;要學生努力學習,自己必須認真工作,尤其不能在學生面前表現(xiàn)出消極情緒;要學生關愛社會,自己必須熱心公益;要使學生信守若言,自己必須說一不二。責任心的培養(yǎng),是在不知不覺的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從而主動、積極地養(yǎng)成學生的責任習慣。(五)營造正面輿論,促進責任的持久。要為孩子營造人人講責任,個個守承諾的氛圍,形成“擔責任光榮,棄責任可恥”的榮辱觀。可以在班級中張貼責任榜,開展責任競賽,利用黑板報、壁掛等多種渠道宣傳責任。使學生已有的責任得到一貫保持而不一曝十寒。(六)與家長溝通配合,多方面提供責任空間,形成多方面角色責任。學生角色責任形成,還只是片面的,不健全的,還應與家長溝通,在社會實踐活動等諸多場合設置鍛煉機會,使學生養(yǎng)成全面的責任意識,具有責任體驗。

總之,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要使學生理解責任感、體驗責任感,并且能擔當起建設未來中國的責任。也就是讓責任感成為一種習慣,成了一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他就會自然而然擔負起責任,而不是刻意去做。這也就是我們做教師的為社會作出了貢獻。如何對中學生的手機進行有效的管理隨著我國新經濟、新文化、新觀念的發(fā)展,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發(fā)生著各種變化,手機作為便利的信息溝通工具,大量涌進校園,手機消費成為中小學生新的消費項目。在求新求奇的消費心理的作用下,在通信領域信息的豐富化、便利化等因素的刺激下,不少中學生甚至小學生都加入手機一族,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中學,手機幾達普及程度。如何對中學生的手機進行有效的管理,成為學校、老師和家長熱切關注的話題,成為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當前校園手機的普遍現(xiàn)象入手對校園手機的有效管理進行分析:

一、中學生攜帶手機到校的利弊

要對學生攜帶的手機進行管理,應如何管理?我們必須對中學生帶手機到校的利弊作出客觀的比較。

中學生攜帶手機的作用和意義

手機作為現(xiàn)代通訊工具,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也為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諸多作用:

首先,學生攜帶手機能方便與家庭的聯(lián)系。有一些學生學習不自覺,行蹤和行為難以掌握,有些家長便主動給孩子配了手機,定時或不定時地關注監(jiān)控孩子的行蹤,方便了家長對孩子的管理和教育,有效防止不必要事件的發(fā)生。特別是住校學生,使用手機大大便利了家長的接送,在當今復雜的社會背景下,發(fā)生意外事情也可以隨時聯(lián)系呼救。

其次,便于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擴大交際圈。現(xiàn)今的中學生學習任務和壓力日益沉重,不少學生深陷于課業(yè)負擔,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與同齡人通過手機進行跨空間的交流和對話,有助于壓力的釋放,排解一些不愿與家長老師溝通的苦惱,維護心理衛(wèi)生,同時也能在狹窄的地理空間獲得較廣闊的交際空間。再次,學生使用手機能加速信息吸納、增加對社會信息的掌握。智能手機作為網絡通訊的組成部分,也具備了網絡資源共享、拓展視野、信息傳輸便捷等特點,無疑能讓學生更廣泛地接觸社會、增加對社會信息的掌握,加速社會化進程。

另外,使用手機可以體現(xiàn)獨特個性,增添生活情趣。手機作為通信領域里的弄潮兒,它較高的科技含量、較短的更新周期、新穎的流行設計,成為學生追逐時尚、體現(xiàn)生活品味的追求,手機特別是智能化的高端產品為新一代的學生炫出自我風采、展現(xiàn)自我生活個性的心理需求提供了條件,因而增添了生活情趣。

中學生攜帶手機的弊端

中學生攜帶手機有其積極的意義和作用,但并非所有的攜帶者都能使用其利好一面,中學生帶手機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弊端:

首先,對學習造成嚴重影響。由于用手機收發(fā)短信同樣會讓人迷戀,因此拇指族的隊伍越來越龐大,一些學生在午休、睡前、半夜甚至課堂上發(fā)短信幾乎達到癡迷狀態(tài),不但嚴重影響了自己正常的學習和休息,也影響到其他同學;隨著技術的進步,手機功能已不只是通話發(fā)短信,價格越來越低的智能手機在中學生中逐漸流行起來,一些學生在課堂上與老師玩起捉迷藏來,用它們聽MP3、看電影、玩游戲、甚至QQ聊天,而學生在課堂上的隱蔽動作老師很難發(fā)現(xiàn),難以有效制止,課堂的學習效果肯定每況愈下,而一旦考試季節(jié)來臨,用手機作弊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也就在所難免了。

其次,手機成為校園安全隱患。手機應屬貴重物品,學生攜帶手機很容易成為搶劫的對象,一些不法團伙就專把矛頭對準學生,甚至有學生因此而受傷;一些學生之間因打手機和發(fā)短信息不當,如超出了“正?!钡姆秶恼M、騷擾信息,有時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從而影響正常的同學關系,也引起了不少矛盾和糾紛;上體育課或參加活動時帶在身上不方便,不帶又容易丟失,住校生的手機在宿舍里也經常出現(xiàn)失竊,這些都給學校管理造成不小的問題,手機成為學校安全的隱患。

再次,為男女生的非正常交往提供便利。中學中男女生交往過密、早戀甚至越軌的現(xiàn)象已時有發(fā)生。由于在學校里耳鬢廝磨、卿卿我我的場合和機會較少,很多陷入早戀泥淖的少男少女在欲望的誘惑下,轉而利用手機頻繁發(fā)送甜言蜜語、互相約會,從而避開家長和老師的干預而進行非正常交往。

第四、容易形成不良的消費習慣。中學生帶手機到學校很多是一種炫耀和裝飾,易于引發(fā)攀比心理,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造成較大的思想負擔和影響。同時,在每天收發(fā)幾十條短信屬“正常范圍”的情況下,相對于沒有經濟收入的中學生來說,話費的消費水平確實不低,由于群體龐大,中學生已成為移動通訊消費的潛在市場,成為各公司爭奪的對象,它們挖空心思出臺的各種“優(yōu)惠套餐”對刺激消費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中學生話費居高不下,容易在學生中形成不良的消費習慣。

第五、泛濫的垃圾信息不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每位手機用戶都毫不例外地經常接收到各種各樣的垃圾信息,這些信息多來自不良聲訊臺和一些唯利是圖的商業(yè)客戶,他們或者為了引誘消費,或者為了牟取利益,經常向手機用戶群發(fā)不雅網頁、黃色短信,以及如招聘“男公關”、“中獎”等詐騙類信息、賣防盜解碼器、竊Ting器、透視麻將等

“黑色商業(yè)”信息、心理測試、情感測試等缺乏科學依據的迷惑類信息、測命運、解夢等封建迷信類信息,還有無聊的整蠱、騷擾信息,可以說門類各異應有盡有。中學生正處于生理發(fā)育期,好奇心強,在頻繁的“黃色”網頁和信息的誘惑下,很容易產生一種不健康的閱讀快感而沉溺其中,影響身心的健康成長;封建迷信類的信息也容易使他們產生錯誤的判斷,將成敗與命運聯(lián)系起來而放棄對未來的憧憬和努力;中學生的判斷能力較差,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情感問題必須依靠正確的引導,而測試類信息很容易誤導學生對自我的判斷以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而學生經常接觸欺詐類和“黑色商業(yè)”類短信,或是受到欺騙,很容易對誠信等做人準則產生懷疑。不良短信對中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樹立、價值觀的形成、積極生活態(tài)度的建立,都會產生不良影響,這些影響嚴重地對學生心理的正常發(fā)展構成威脅。

二、手機管理熱點問題的分析

攜帶手機的學生個體,并非能全面體現(xiàn)使用手機的意義,也不會集中以上的所有弊端,個體不同利弊也不同,必須具體分析,但在教育實踐中著眼于整體結果來看,允許中學生攜帶手機到校弊遠大于利。所以對學生的手機管理引起中小學校的重視和關注,也由此而催生出各種各樣的管理措施,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學校是否可以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到校?學校是否能沒收或暫扣學生的手機?

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到校應合法化

由于對學生攜帶手機利弊的認識不同,一些家長和學生不認同甚至抵制學校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到校的做法,他們認為學校禁帶手機侵犯了公民通信自由的權利。如果這種說法成立,我們可以按這樣的邏輯類推:法庭驅逐喧嘩者侵犯了公民說話的權利,交警處罰闖紅燈者侵犯了公民人身自由的權利,環(huán)保部門處罰深夜擾民麻將侵犯了公民娛樂的權利……教師在課堂上批評打瞌睡的學生豈不侵犯了公民休息的權利?家長和學生的這種認識,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是對公民權利的一種曲解。在任一場合中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必定還要受到特定規(guī)范的制約,校園是教育場所,“校園無小事,事事是教育”言之成理,不僅課堂上需要維護正常教學秩序的規(guī)范,在校園里同樣也時刻需要確保正常教育秩序和效果的規(guī)范,禁帶手機的意義就在于此。

也有一些學校認為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明文規(guī)定,也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文規(guī)定中學生不能在校園內使用手機和帶手機上課,因此手機管理是中小學最突出的管理難題。當然法律條文不可能細化得面面俱到,因此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文規(guī)定中學生不能在校園內使用手機和帶手機上課也是正常的。而從《教育法》來看:第26條第1款要求學校“有組織機構和章程”,第28條第1款要求學?!鞍凑照鲁套灾鞴芾怼?,這一條款就是《教育法》的授權性規(guī)范,“授權性規(guī)范授予法律主體可以作出某種行為或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種行為的能力?!蓖ㄟ^授予學校一定的權限規(guī)范師生的行為。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實質上就是“章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律法沒有規(guī)定或沒有實施細則的部分的補充,所以很多專家學者均認為:法無明文規(guī)定時,學??勺孕兄贫ㄏ嚓P校規(guī)對學生行為進行規(guī)范和約束?!督逃ā返?3條第4款也規(guī)定受教育者必須“遵守所在學?;蛘咂渌逃龣C構的管理制度”、“特別是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與學校的關系更多地趨向于契約性……”、“學生必須服從學校和教師的管理,違反校規(guī)校紀者將受到相應的處分。在這種不對等的法律關系中,受教育者處于個人從屬、被支配的關系,……部分法學界人士稱這種關系為準行政性的法律關系。”法律學者普遍認為,學校只要不改變學生的受教育者身份就完全可以按照教育規(guī)律制定校規(guī)來來管理內部事務,將學校按校規(guī)對學生的紀律處分納入民事訴訟的范圍不符合教育規(guī)律,也不宜將其納入司法審查范圍。顯然,學校制定的禁帶手機規(guī)定應屬學校自由裁量權的適度行使。綜合上面的分析,學校禁帶手機不會違背上位法,完全可以把它明確列入校規(guī)校紀,使之成為對中學生的一種管理契約。

對違規(guī)學生的手機可暫代保管

既然禁帶手機成為校規(guī),就必定會有違規(guī)的現(xiàn)象,對違規(guī)攜帶的手機管理也是一個難題,一此學校采取簡單粗暴的做法,如見諸報章的搜身、沒收、當眾摔毀等,顯然是違法的、不可取的。也有一些學校采取暫扣的做法,也引起了關于學生合法財產權的爭議。

學生在課堂上看課外書、玩弄物品,教師將它予以暫扣或代管,是教育實踐中長期以來行之有效的做法,從來沒有一個律法專家對此提出異議,也不認為此做法會剝奪學生的財產權。如果認為老師暫扣或代管學生的手機違背了物權法或者是剝奪學生的合法財產權,那么以上的做法無疑也是違法的,不可為的。那么我們由此應當擔心:課堂上日益泛濫的各類物品該如何讓其消失?課堂的正常教學秩序該如何維持?

誠然,學校不具備暫扣學生合法財產的權力,但也不意味著學校對違規(guī)攜帶的手機無所作為?!督逃ā焚x予學校一定的自由裁量權,為學校的教育管理預留一定的伸展空間,有專家認為:學校的自由裁量權必須在學校目的的達成與學生權利的保護兩種利益間求取最佳的平衡點,要遵循最小侵害原則。因此學??梢酝ㄟ^行使自由裁量權使做法游走于律法的邊緣,可以改“暫扣”為“暫代保管”,暫扣的做法帶有懲罰的性質,而代管不是處罰而是救助,其意義在于幫助學生暫時遠離誘惑,它遵循了“出于善意,著眼于學生更好發(fā)展”、“目的在于矯正不良行為”的教育性原則,同時也符合“目的與手段合乎比例”的比例性原則以及“不過度處罰”

的相稱性原則的法治精神,從這一意義上說,暫代保管應是可行的做法。

三、對手機進行有效管理的策略

要進行有效管理,必須使管理的方法、手段和措施都合情合法,確保管理效果,為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提供保障,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作出貢獻。要達到這一目的,學校對學生的手機管理必須注意以下策略:

為學生的必要通訊提供條件

在校學生特別是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在不少情況下也需要必要的互動聯(lián)系,作為學校當然不能讓學生于上學時段完全與外界隔離。學校應創(chuàng)設條件在校園、宿舍區(qū)域安裝磁卡電話、200卡電話,教師辦公室的電話也應適度向學生開放,以滿足學生正常聯(lián)系的需要,以化解由禁帶手機帶來的通訊需要的壓力。

取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家長的態(tài)度往往對學生的認識和學校的工作產生很大的影響,要讓禁帶手機的工作順利開展,首先必須得到學生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學校可在學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