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上冊版語文園地和單元教案_第1頁
小學二年級上冊版語文園地和單元教案_第2頁
小學二年級上冊版語文園地和單元教案_第3頁
小學二年級上冊版語文園地和單元教案_第4頁
小學二年級上冊版語文園地和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語上冊Word版語文園地+單元教案

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生活,學習與野外活動有關的詞語,正確認讀8個詞語。在讀詞語的

過程中,準確識記“套、帽”等11個生字。

2.通過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動詞的意思,感受動詞運用的準確恰當;能聯(lián)系

日常生活,用“有時候……有時候……”和"在……在……在……在……”說句

子。

3.正確、端正地書寫“作、法、都、別”4個字,了解左右結構的字的特點,

有的字“左窄右寬”,有的字“左寬右窄”;并掌握其書寫要求,寫好幾個左右

結構的字;養(yǎng)成書寫前先觀察,書寫時保持正確的坐姿和執(zhí)筆姿勢的習慣。

4.借助拼音,正確朗讀古詩《梅花》,并背誦古詩;通過看插圖和反復朗讀

詩句,大致了解古詩的意思。(重點)

5.閱讀科學童話《企鵝寄冰》;感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策略

1.識字加油站

教學時,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然后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識字,

把詞語讀正確,再試著把與野外活動有關的8個詞語和實際聯(lián)系起來,拓寬學生

在生活中識字的途徑。

2.字詞句運用

第一題,先明確告訴學生理解動詞的意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然后通過

演一演的形式,讓學生把動作表達清楚,感受動詞運用的準確。

第二題,能聯(lián)系日常生活,用“有時候……有時候……””在……在……

在……在……”說句子。引導學生把閱讀中學到的詞語與日常生活情境建立起聯(lián)

系,在遷移運用中發(fā)展表達能力。

3.書寫提示

教學時,讓學生觀察“作、法”,從而發(fā)現(xiàn)它們“左窄右寬”的共同點;接

下來觀察“都、別”,從而發(fā)現(xiàn)它們“左寬右窄”的共同點,然后帶領學生讀一

讀泡泡語中的提示,掌握漢字的結構規(guī)律,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習慣。

4.日積月累

“日積月累”安排了古詩《梅花》,詩句朗朗上口,便于學生背誦積累。

5.我愛閱讀

編排的是童話故事《企鵝寄冰》,教學時,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思考:文中

寫了一件什么事?進而明白故事中的科學常識,體會閱讀的快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帶有插圖的課件。

學生準備:“套、帽”等11個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聯(lián)系生活,學習與野外活動有關的8個詞語,會認“套、帽”等11個生

字。

2.通過演一演的方式,體會3組動詞的不同意思。

3.能聯(lián)系日常生活,用“有時候……有時候……”"在……在……在……

在……”說句子。

4.寫好左右結構的字,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趣味識字

L導入:(課件出示野外觀察大自然的情境圖。)孩子們,你們喜歡登山嗎?

如果去登山,你們會準備些什么呢?

2.學生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物品圖片,圖片上標注物品名稱

和拼音,并領讀對應的詞語。

3.課件集中出示“手套、帽子、登山鞋、運動褲、地圖、水壺、帳篷、指南

針”等物品圖片,圖片上標注名稱和拼音,引導學生練讀詞語。

(1)借助圖片,大聲讀出這些物品的名稱,讀不準的字和詞,讀一讀拼音。

(2)同桌合作,互讀詞語,互相糾正字音。

(3)集體交流,教師隨意指詞語,指名讀后齊讀。

4.拿出課前準備的生字卡片,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1)自己逐一認讀字卡上的生字,遇到讀不準的字,可以向組長請教。

(2)組長在小組內開展“開火車認字”游戲,將同學認讀不準的生字集中在

一起。

(3)小組成員商議,怎樣記住這些難記的生字,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請

教老師。

第一行4個詞語是為戶外活動準備的著裝,第二行4個詞語是為戶外觀察準

備的用具。

(4)小組成員一同朗讀生字卡片,并展開擴詞游戲。

5.語言交流:你在野外觀察大自然時是怎樣使用這些物品的?在使用這些物

品時又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用一兩句話告訴大家,要注意用上這些詞語喲!

二'體驗辨析,用字詞句

1.課件出示第一題的要求,指名讀一讀要求及詞語飛

(1)游戲活動:選擇兩組同學臺前表演“穿衣裳”和“披紅袍”的動作,其

余同學觀察他們的動作,并評議他們的表演是否準確。

(2)小結:“穿衣裳”通常指將胳膊伸進衣服袖子中,衣服完全貼在身上;

“披紅袍”通常指衣服覆蓋在肩背上。

(3)小組活動,運用動作表演來區(qū)別“迎上去”和“追上去”,“甩甩頭”

和“搖搖頭”。

(4)小結:動詞不同,表示的動作也不同。

(5)回憶交流:你在生活中做過這些動作嗎?回憶當時的情景說一兩句話。

2.課件出示第二題的要求及例句,指名讀一讀。

⑴例句:我的脾(Pi)氣可怪了,有町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卻很暴(bM)

躁(ZGO)o

①引導學生大聲朗讀句子。

②語言訓練。

訓練一:你的脾氣是什么樣的?模仿例句說一說。

訓練二:你的生活是什么樣的?用上“有時候……有時候……”說一說。

(2)例句: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

跳舞(Wt0、唱歌、開大會。

①學生自由朗讀句子。

②學生觀察例句,想一想:你發(fā)現(xiàn)這個句子有什么特點了嗎?(四個“在”

字構成了一個排比句。)

③語言訓練:請你觀察課件中的插圖,模仿例句完成練習。

訓練一:我在—跑步,在——唱歌,在——看書,在—

做游戲。(課件出示與習題對應的插圖。)

訓練二:小貓在,在,在,在O

(課件出示“小貓在河邊釣魚,在床上睡覺,在草地上捉蝴蝶,在餐廳里吃

飯”的插圖。)

訓練三: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運用四個“在”說一個完整的句子。

三、對比差異,指導書寫

1.課件播放動畫:一個小朋友正在書寫“作”“法”“都”“別”。我們要

認真觀察,看看這個小朋友是怎樣將這四個字寫得工整、美觀的。

2.集體交流:這四個字有什么特點?(都是左右結構的字。)

3.再次觀察:左右結構的字,書寫要求一樣嗎?(有的左窄右寬,有的左寬

右窄。)

4.小結:漢字不只是一種符號,左右部分在穿插迎讓中更蘊含著一種和諧的

美。

5.學生仔細觀察書中的例字,看清楚字哪一部分寬,哪一部分窄,然后描紅。

6.教師在學生描紅的過程中拍下幾個同學的坐姿和執(zhí)筆姿勢,利用多媒體播

放,引導學生交流評議,鞏固正確的坐姿和執(zhí)筆姿勢。

7.學生自主練習,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筆。

8.利用投影儀展示作品,引導學生針對生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

主筆書寫的長短進行點評。

9.小結:要想把字寫得美觀,不僅筆順要正確,同時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

主筆的長短,先看后寫再對照,這樣才能把字寫得美觀、大方。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背誦并積累古詩《梅花》,把詩句的大意弄明白。

2.閱讀科學童話《企鵝寄冰》,明白故事中的科學常識,體會閱讀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誦讀古詩,日積月累

L教師播放古詩《梅花》的動畫視頻,會讀的同學可以跟著視頻一起誦讀。

2.視頻最后的畫面定格在古詩上,學生自由練讀古詩,要讀準字音,不認識

的字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

3.小組交流學習情況,互相糾正字音,反復練讀,直到全組同學都會朗讀為

止。

4.教師范讀古詩,學生模仿老師的節(jié)奏和語調練習誦讀。

5.想象交流:這首古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王安石。他在詩中描繪了一幅什么

樣的畫面?請你借助書中插圖說一說。

6.課件播放《梅花》畫面,學生一邊欣賞,一邊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7.齊聲誦讀,背誦古詩。

二'共同閱讀,作業(yè)拓展

L過渡:同學們,你們都給別人寄過什么?聽說過寄冰的嗎?是不是覺得很

奇怪?快讓我們來讀一讀下面的這篇童話故事吧!

2.課件播放:《企鵝寄冰》,讓學生一邊聽一邊想:是誰給誰寄冰了?為什么

要寄冰?對方收到冰了嗎?

3.學生自由讀《企鵝寄冰》,遇到不認識的字在書中圈一圈,問問同學或老

師,再多讀幾遍。

4.指名朗讀,糾正字音,借助拼音讀準下面的詞語:獅子、炎熱、熱啊、很

冷很冷、立刻、一封信、收到、容易、裝在、箱子、輪船、奇怪、退回去、糊涂。

5.思考交流:

(1)是誰給誰寄冰了?他為什么要寄冰?對方收到冰了嗎?

(2)企鵝為什么糊涂了?你能幫助企鵝解決這個問題嗎?

6.讀一讀:

(1)用多種方式朗讀短文。

(2)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這個小故事。

7.演一演:小組合作演一演這個小故事,然后推薦小組成員在班上演一演。

8.課外鞏固:把這個小故事讀給家長聽,告訴家長自己是怎樣幫助企鵝解決

疑惑的。

三'課外延伸,加深積累

L課外找一找描寫梅花的詩,讀一讀。

2.把王安石的這首《梅花》背給爸爸媽媽聽。

語文園地二

教學目標

L懂得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

念,學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認識7個生字;逐步養(yǎng)成在閱讀中勤查字典的習

慣,培養(yǎng)自主識字的意識。

2.借助拼音正確朗讀并背誦關于中華美德的名言。通過教師講解,初步了解

名言的意思。(重點)

3.借助拼音自主、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了解正月至臘月中每月開花的花

名和特點。(難點)

教學策略

L查字典

本欄目由兒歌、部首查字法的步驟和查字典練習三部分組成。指導學生懂得

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學會用

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認識7個生字。

2.日積月累

本欄目編排了三句中華美德的名言。鼓勵學生借助拼音,把名言讀正確,根

據學生的實際學情正音,關注“欲、勿、規(guī)、矩”等字音。結合生活實際,通過

講解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名言的大致意思,從而揭示道理、寓意于生活中。背

誦、積累一些中華美德的名言。

3.我愛閱讀

本欄目編排了一首表現(xiàn)農歷時序的兒歌《十二月花名歌》,按照時間順序寫

了正月至臘月十二個月中開花的花名和特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搜集十二月對應的花的圖片,制作課件。

學生準備:準備字典,制作“葡、萄”等7張字卡。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葡、萄、紫、狐、貍、笨、酸"7個生字。

2.懂得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

念,學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逐步養(yǎng)成在閱讀中勤查字典的習慣,培養(yǎng)自主識

字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激發(fā)興趣

L導入:有一只狐貍,它特別想吃葡萄,于是它來到葡萄架下。(課件出示

狐貍夠葡萄的插圖)咦,狐貍怎么有點兒不高興了?快來讀一讀兒歌,找找答案

吧!

2.出示兒歌:

葡萄架,高又高,上邊掛著紫葡萄。狐貍看見往上跳,跳哇跳,夠不著。夠

不著,心不甘,不說自己笨,倒說葡萄酸。

3.指名朗讀后,思考:讀兒歌的時候,遇到了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

二'交流指導,學習方法

1.學生交流認識生字的方法。

教師相機點撥:遇到不認識的字,如“狐”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來

解決。

2.播放部首查字法動畫,學生一邊觀看動畫演示,一邊模仿操作:

第一步:要查“狐”的讀音,先要確定這個字的部首是“牙”,再數數“力”

的筆畫,共三畫。

第二步:在“部首目錄”里的“三畫”中找到部首“力”和它所在的頁碼。

第三步:按照頁碼,在“檢字表”中找“3”部。再數數“狐”字除去部首

還有幾畫,然后在相應位置找到“狐”字和它在正文中的頁碼。

第四步:按照頁碼,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狐”字了。

3.學生獨立再查找一次“狐”字,遇到問題向老師請教。

4.小組合作。

(1)兒歌中還有哪些不認識的字?選擇其中一個字,運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

音。

(2)查找同一個字的同學,可以互相商議、互相幫助。

(3)查找過程中遇到問題,向小組長請教,小組長不能解決的,向老師請教。

(4)和小組同學說一說:你運用部首查字法認識了哪個字?你是怎樣查找這

個字的?查找同一個字的同學,可以相互補充。

5.游戲活動:摘葡萄。

(1)講述規(guī)則:快速闖關,每一關所有題目都回答正確的同學,會得到一串

葡萄(葡萄背面印有需要掌握的7個生字)。

(2)闖關活動。

第一關: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檢字表”的哪一頁。

-∣+()條()才()AA()酉()

第二關:數一數下面的字除去部首還有幾畫。

葡()紫()貍()笨()酸()

第三關: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兒歌中不認識的字。

要查的字部首除去部首有幾畫字的頁碼讀音

6.請查字又快又準的同學總結部首查字法。

7.課件出示兒歌,引導學生朗讀鞏固方法。

小小字典手中拿,看我來把漢字查。

定部首,數幾畫,部首目錄找到它;

部首外,再數數,檢字表中看清楚;

快快找,快快翻,找到正文字音出。

8.拿出自己在游戲時摘到的葡萄,認讀背面的7個生字。

(1)自己認讀生字,遇到讀不準的生字可以再次查字典。

(2)小組長利用生字卡片,檢查本組同伴的認字情況,針對同伴讀不準的字

音進行示范。

(3)小組針對認讀有困難的生字,商議識記的方法,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

請老師幫忙。

9.全班同學開火車認讀生字,并口頭擴詞。

三'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1.從語文書中選擇一篇沒有學過的課文,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運用部首

查字法查找字音。

2.作業(yè):和爸爸媽媽一起讀課外書,遇到不認識的字主動查字典,還可以把

查字典的方法介紹給家人。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L借助拼音正確朗讀并背誦關于中華美德的名言。通過教師講解,初步理解

名言的意思。

2.借助拼音自主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初步了解正月至臘月中每月開花的

花名和特點。

教學過程

—?、誦讀名句,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三組句子。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根據學情正音,關注“施、而、矩”等字的讀音。

(3)指名朗讀句子,齊讀句子。

2.教師簡介《論語》和《孟子》。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

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

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共二十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論語》。

《孟子》是中國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記錄了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國思想

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記錄并整理而成的?!睹献印吩谌寮业浼姓加?/p>

很重要的地位,為“四書”之一?!安灰砸?guī)矩,不能成方圓”就是出自《孟子》。

3.了解名句的大概意思。

(1)課件出示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學生小組合作,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這句話的意思。(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②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領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己不喜歡

的事情,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對人持平等、

尊重和友善的態(tài)度。)

(2)課件出示名句: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①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這句話的意思。(人與人交往,說話要誠實,要

守信用。)

②舉例說說怎樣和別人交往。(和別人交往栗說真話,答應別人的事要努力

做到;要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問題,多為他人著想;原諒朋友的過失……)

(3)課件出示名句: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①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理解。(用來比喻做事如果沒有準則,就什么事情

也辦不好。)

②舉例子,說一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樣遵守規(guī)則把事情做好的。

4.引導學生朗讀名句,做到熟讀成誦。

二'指導閱讀,感知體驗

L過渡:如果說楹聯(lián)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字形式,花名歌則是一種充滿

生活趣味的民間歌謠。

2.學生自由朗讀《十二月花名歌》,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如果還有讀不準的

字,可以運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小組合作,朗讀歌謠,相互糾正字音。

4.課件出示花名,指生認讀:

山茶迎春桃花牡丹石榴荷花茉莉桂花菊花芙蓉水仙

梅花

5.學習交流:你了解哪種花?說一說它的樣子和特點。

6.教師相機出示圖片,引導學生了解牡丹、石榴、茉莉花、桂花、芙蓉、水

仙。

7.課件出示十二月和十二個花名:

(1)明白兒歌中的十二月指的是農歷,“冬月”為農歷十一月,“臘月”為

農歷十二月。

(2)你知道這些花都在什么時候開嗎?連一連。(正月山茶、二月迎春等。)

遇到問題讀一讀《十二月花名歌》。

8.學生齊聲朗讀課件上連好的短語,重點指導多音字“正”的讀音和兒歌中

描寫花開放特點的新詞,如:姿百態(tài)、正上妝、案頭供、斗冰霜。

9.課件出示內容,請學生依據《十二月花名歌》補充完整。

正月山茶_______,二月迎春_______O

三月桃花—四月牡丹—

五月石榴——,六月荷花________

七月茉莉——,八月桂花_______

九月菊花一—,十月芙蓉_______

冬月水仙—,臘月寒梅________

10.對照課件,大聲誦讀《十二月花名歌》,努力讀得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每個月都有不同的花在盛開,請你在家人的幫助下查找相關資料,可以口

頭向大家介紹,也可以為花做一張“名片”。

2.如果你查找的資料很全面,也可以仿照《十二月花名歌》編幾句。

語文園地四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認識8個生字;了解火車票上的主要信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

主動識字。(重點)

2.能展開想象,用“像”說說生活中的事物;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

思。(重點)

3.了解留言條的基本內容和格式,并能根據實際情況寫留言條。(重點)

4.發(fā)現(xiàn)一些表示顏色的詞的構詞規(guī)律,并積累相關的詞語。

5.正確誦讀關于風景的楹聯(lián)、詩句并背誦積累,初步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

(重點)

6.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策略

1.識字加油站

本欄目編排的是一張火車票,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能借助拼音認識8

個生字。了解火車票上的主要信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2.字詞句運用

本欄目編排了兩項內容,第一項是讓學生用“像”來表達自己豐富的想象,

第二項是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加點詞語的意思。要求學生能展開想象,用“像”說說

生活中的事物。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3.寫話

本欄目編排的是學寫留言條。了解留言條的基本內容和格式,并能根據實際

情況寫留言條。

4.我的發(fā)現(xiàn)

本欄目編排了四組表示顏色的詞語,讓學生發(fā)現(xiàn)獨特的構詞方式。發(fā)現(xiàn)一些

表示顏色的詞的構詞規(guī)律,并積累相關的詞語

5.日積月累

本欄目編排的是關于風景的楹聯(lián)。鼓勵學生借助拼音把楹聯(lián)讀正確,根據學

生的實際學情正音。利用圖片,通過講解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楹聯(lián)的大致意思、。

可通過師生、同桌合作對對聯(lián)的方式,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熟讀成誦。

6.我愛閱讀

本欄目編排的是一篇寫景散文《畫家鄉(xiāng)》,通過閱讀,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的

美好,激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調查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能借助拼音認識8個生字;了解火車票上的主要信息,增強在生活中主動

識字的意識。

2.能展開想象,用“像”說說生活中的事物;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3.了解留言條的基本內容和格式,并能根據實際情況寫留言條。

4.發(fā)現(xiàn)描寫顏色的詞語的構詞規(guī)律,并積累相關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教學“識字加油站”

L引導學生交流回顧:除了從語文書上,你還能從哪里認識新的字?

2.學生交流,教師歸納:日歷、包裝盒、說明書、廣告紙……

3.教師課件出示火車票,指導學生認識火車票,鼓勵學生從票面認識新的漢

字:昌、鋪、調、硬、臥、限、乘、售。

4.借助拼音,自由讀這些生字。

5.指名讀,齊讀。教師相機正音,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后鼻音“昌、硬、乘”。

6.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字。

7.開火車給生字組詞。

8.引導質疑:什么是“硬臥、限乘”?通過聯(lián)系實際、出示圖片等方法幫助

學生理解。

9.小結: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無論是火車票還是廣告紙,

都會有許多漢字寶寶等著我們去認識。

二'教學"字詞句運用”

1.出示詞語,指名朗讀。

2.引導學生思考:這些事物像什么?怎樣才能用自己的話很形象地把它們的

特點講出來呢?

3.出示教材圖片:兩雙鞋,一雙是爸爸的鞋,一雙是弟弟的鞋。

(1)引導學生觀察,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看到的兩雙鞋有什么不同:爸爸的

鞋很大,弟弟的鞋有很多毛毛。

(2)出示例句:爸爸的鞋像小船。弟弟的鞋像鳥窩。

(3)引導學生自由讀例句,說說這兩句話有什么特點。

①寫出了爸爸的鞋有多大,弟弟的鞋有多亂。

②交流明確:這兩句話中都有“像”字,把爸爸的鞋比作小船,把弟弟的鞋

比作鳥窩,一下就寫出了這兩雙鞋的特點。

4.模仿例句,用這樣的方法說說“柳(IiU)條、云朵、楓葉、椅子、路燈、

胡子、鞋”這些事物的特點。

(1)小組合作討論交流,選出最好的句子。

(2)班級交流,評一評,說說誰想得妙、說得多。

5.課件出示題目要求:你能說出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嗎?

?八路軍醫(yī)版(bi)在山里,敵人很難發(fā)現(xiàn)。

?去還是不去?小明拿不定主意,感到很順(fdn)強。

?那美麗如畫的山水,怎能不令人跟事后退(fGn)?

6.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加點詞語的意思。

三、教學“寫話”

1.教師課件出示留言條,引導學生初步知道如果爸爸媽媽不在家,電話又打

不通,可以通過寫留言條來溝通。

2.出示自讀要求,引導學生小組交流留言條的內容與格式:

(1)這張留言條寫了什么內容?

(2)留言條應該說清楚哪些內容?

(3)這些內容都寫在什么位置?

3.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4.師生歸納小結:

稱呼:第一行,頂格寫稱呼(寫給誰)。

正文:第二行,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清楚事情。

姓名:在正文右下角。

日期:在姓名下方寫時間。

5.選擇教材中提供的情境,練習寫留言條。

6.小組交流,對照留言條的格式相互點評。

7.交流反饋,師生評議。

8.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一張留言條。

四'教學“我的發(fā)現(xiàn)”

1.出示教材中四組表示顏色的詞串,學生開火車輪讀。

2.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詞的特點:在表示顏色的詞前面,加上有這種顏色

的事物的名稱,可以區(qū)分不同的顏色。如“白”前面加上“雪、米、奶”等,可

以區(qū)分不同的白色。

3.引導學生同桌互相比拼,模仿教材中的例子,說幾個表示顏色的詞。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朗讀關于風景的楹聯(lián)并背誦積累,初步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

2.閱讀《畫家鄉(xiāng)》,感受祖國的美好,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

教學過程

一'教學“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前兩副楹聯(lián),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讀通、讀順。

2.課件播放山水畫面,引導學生理解“有山皆圖畫,無水不文章”的意思是:

有山就成了圖畫,沒有水文章就不知道寫什么了。此句贊美了山水的美麗,突出

了山水在文學、繪畫中的重要性。

3.播放課件:秋風蕭瑟的塞外風光,煙雨蒙蒙的江南美景。引導學生理解“白

馬西風塞上,杏花煙雨江南”。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5.課件出示后兩副楹聯(lián),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讀一讀。

6.小組交流,嘗試理解句意。

7.教師范讀、領讀,并引導學生理解句意。

(1)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2)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

8.引導學生反復讀這四副楹聯(lián),想象畫面。

9.指導背誦。

10.拓展積累寫景的詩句和楹聯(lián)。

二'教學“我愛閱讀”

L引導學生自讀短文,體會短文中描述的家鄉(xiāng)的美麗。

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鼓勵學生用畫筆來畫自己的家鄉(xiāng)。

3.小組合作,朗讀短文《畫家鄉(xiāng)》。遇到不會的字可以圈起來,想辦法解決

后,再多讀幾遍。

4.指名分段朗讀短文,相機正音。

5.默讀短文,思考:短文里的小朋友的家鄉(xiāng)分別在哪里?用“—”畫出來。

(海邊、山里、平原、草原、城市。)

6.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個小朋友的家鄉(xiāng),并說說為什么。

三、課外拓展

假如給你一支筆,你想怎樣畫自己的家鄉(xiāng)呢?模仿課文,說一段話。

語文園地五

教學目標

1.認識“鋒、蜜”等9個生字,說說自己根據字形特點猜出漢字意思的方法。

2.積累帶“言、語”的四字詞語?,能猜測詞語的意思。

3.仿照例句,把句子寫具體。

4.了解并掌握左右結構漢字的不同特點,按規(guī)律書寫漢字。

5.朗讀和背誦古詩《江雪》。

6.讀《刻舟求劍》的故事,體會故事的寓意。

教學策略

1.識字加油站

本欄目通過三組形近字的辨析,借助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引導學生識記

生字。

2.字詞句運用

本欄目編排了兩道題。第一題是帶有“言、語”的詞語集合,旨在引導學生

根據字面猜測詞語意思,并為學生提供積累詞語的示范。第二題引導學生仿照例

句,通過描繪事物形狀、顏色等外部特征,把意思表達得更清楚、更具體。積累

帶“言、語”的四字詞語,能猜測詞語的意思,并能仿照例句,把句子寫具體。

3.書寫提示

本欄目編排了書寫指導,重點指導寫好“左短右長”“左長右短”的字。了

解漢字“左短右長”“左長右短”的間架結構,在田字格中練習書寫。

4.日積月累

本欄目編排的是古詩《江雪》,詩人描繪了一幅寒冷而幽靜的畫面:遠處是

覆蓋著白雪的群山,沒有一只鳥飛過,縱橫交錯的道路上,沒有一個人在行走。

下著大雪的江面上,只有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坐在舟里垂釣。

5.我愛閱讀

本欄目編排的《刻舟求劍》是根據《呂氏春秋?察今》相關內容改寫的?!翱?/p>

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fā)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后來也引申為不懂變通、

墨守成規(guī)的意思。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PPT?!督返睦首x視頻;《刻舟求劍》的寓言動畫視頻。

學生準備:收集關于描寫季節(jié)的古詩;閱讀《刻舟求劍》。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鋒、蜜”等9個生字,說說自己根據字形特點猜出漢字意思的方法。

2.積累帶“言、語”的四字詞語,猜測詞語的意思。

3.仿照例句,把句子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在我們的漢字王國里,有一些字的兄弟挺多,它們有的長得差不多,我們叫

它們“形近字”;有的讀音差不多,我們叫它們“音近字”;還有一些字讀音是

完全一樣的,我們叫它們“同音字”。它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很多麻煩,讓小朋

友們經常認錯。今天,我們也來認識一些這樣的新朋友,看誰有好辦法把它們認

出來。

二、識字加油站

1.出示拼音:feng、mil、Chd0、eheo,指名讀拼音,讀準后鼻音fGng。

2.出示三組生字:鋒、峰、峰;幕、墓、慕;吵、抄、炒。鼓勵學生借助拼

音,把字讀正確。

3.指名學生領讀、齊讀。

4.課件出示語文園地五”識字加油站”中的內容,引導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有什么好辦法記一記、連一連呢?

5.指導交流,師生評議。

鋒峰峰

(1)“山fengw的f0ng應該是山字旁的“峰”。部首是“山”的字,多和山

有關。

(2)“蜜f?ng”是一種小昆蟲,所以應該是蟲字旁的“蜂”。

(3)刀是用鋼做的,而鋼是一種金屬,所以“刀feng"的feng是金字旁的

“鋒”?!暗朵h”就是刀最鋒利的地方。

幕墓慕

(1)“愛mil”是一種心里的情感,表示對事物、對人的喜歡,所以應該是

“慕”。

(2)“掃mil”是指到墳墓前去祭掃,而以前的墳墓都是用土堆起來的,所以,

“掃mil”的mi?應該是土字底的“墓”。

(3)學校開表彰大會時,拉開幕布就表示大會要開始了,“幕”指起到遮蓋、

阻隔作用,使外部看不見內部的大布,所以,“開前”的mil應該是“幕”。

吵抄炒

(1)開門出來就是集市,叫賣聲不斷,所以,''chdo鬧”的Chdo應該是“吵”。

(2)“Chdo寫”是人的一種動作,所以應該是提手旁的“抄”。

(3)“Chdo飯”需要生火,所以應該是火字旁的“炒”。

6.小結:通過觀察字形,從漢字的部首想到漢字的意思,這是用字義區(qū)別形

近字的一個好方法。

三'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猜一猜詞語的意思。

(1)出示“言、語”,說說這兩個字的意思。引導學生讀一讀,辨一辨。

(2)出示教材“字詞句運用”中的跟說話相關的8個四字詞語,引導學生自

由讀詞語,借助拼音讀準生字,不理解的字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來理解。

(3)指名讀詞語,其他學生猜猜這些詞語都是什么意思。

(4)指導學生填一填,并說說這樣選的理由。

①話說得少是()。

②話說得多是()。

③氣魄很大的話是()o

④自己跟自己說話是()。

⑤話說得很好聽是()。

解析:“少言寡語”指平時說話不多,“寡”是“少”的意思?!叭詢?/p>

語”“只言片語”也是指話說得少。

“千言萬語”指有說不完的話,話很多。

“豪言壯語”指豪邁雄壯的語言。

“自言自語”指自己和自己說話。

“甜言蜜語”指像蜜糖一樣甜的話。

(5)遷移運用,積累詞語。

①胡亂說話叫“胡言亂語”。

②說話語無倫次,或說話自相矛盾叫“前言不搭后語”。

(6)教師出示詞語,學生朗讀積累。

風言風語冷言冷語胡言亂語花言巧語

2.注意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仿照例子在括號中加上合適的詞語,再讀一

讀。

(1)出示兩組句子,指導學生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并引導學生想一想:

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細性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自的小花。

?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小花。

?羊第(mi)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p<5ng)°

?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涼棚。

(2)學生自由朗讀、交流。

①第一句多了“細長的”“雪白的”,仿佛讓人看到又細又長的葫蘆藤上長

滿了綠葉,葫蘆花雪白雪白的,真漂亮!

②“枝葉”前面加了“茂密的”,一下子就讓人知道樹葉很多很多;“涼棚”

前面加了“綠色的”,讓人知道這里指的是展開的枝葉,不是真的涼棚。

(3)課件出示填空,指導學生練習。

()天空飄著()氣球。

()池塘開滿()荷花。

①讀一讀,想一想:平時生活中看到的天空、氣球是什么樣的?池塘、荷花

是什么樣的?抓住特點寫具體。

②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

③班內交流。

(蔚藍的)天空飄著(五顏六色的)氣球。(抓住了天空和氣球的顏色。)

(萬里無云的)天空飄著(各種各樣的)氣球。(抓住了天空和氣球的特點。)

(大大的)池塘開滿(粉紅色的)荷花。(抓住了池塘的大和荷花的顏色。)

(圓圓的)池塘開滿(芳香的)荷花。(抓住了池塘的形狀和荷花的氣味。)

(4)總結方法:學會抓住事物的特點,用詞語把事物寫具體。

我們要仔細觀察,這樣才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并且在描寫的時候加上表示數

量、顏色、形狀等的詞語,這樣,句子就會更具體了。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并掌握左右結構漢字的不同特點,按規(guī)律書寫漢字。

2.朗讀和背誦古詩《江雪》。

3.讀《刻舟求劍》的故事,體會故事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生字:觀、呼、忙、如。

2.指名認讀。

3.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觀察字的結構,說說這幾個左右結構的字分別有什么特點。(有

的字左邊短,右邊長;有的字左邊長,右邊短。)

(2)教師范寫、指導,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書空,注意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

置。

“觀、呼”左邊短,右邊長。左邊部分要寫得窄小些,位置略往上靠;右邊

部分要寫得寬大些,注意與左邊的筆畫穿插。如“觀”右邊“見”的撇要穿插到

左邊“產的下面,左邊的“又"第二筆變成點?!昂簟钡目谧峙砸獙懺跈M中線

的上面。

“忙、如”左邊長,右邊短。左邊的偏旁要寫得窄一些,不超過豎中線。

(3)學生在田字格里描紅并仿寫,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4)利用投影儀展示作品,引導學生針對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

筆畫書寫的長短進行點評。

(5)小結:要想把字寫得美觀,不僅筆順要正確,同時要注意字的結構、筆

畫的位置、書寫的長短等,這樣才能把字寫得端正、美觀。

二'日積月累

1.播放古詩《江雪》的朗讀視頻,學生跟著朗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整首詩,做到讀正確、讀通順。不理解的字可以相

互討論或問老師。

3.小組交流學習情況,互相糾正字音,反復練讀,直到全組同學都會朗讀為

止。

4.教師范讀,學生學著老師的樣子,練習誦讀,讀出節(jié)奏。

5.再讀古詩,想象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感受到了什么?

6.播放視頻畫面,結合課文插圖,學生交流。(冰天雪地中,一個孤獨的老

漁翁在江面上釣魚,看上去很孤單。)

7.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進行背誦積累。

8.男女生比賽背誦,看誰背得又快又好。

9.拓展:你還知道哪些描寫“雪”的詩句或詞句?(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

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三'我愛閱讀

L過渡:我知道大家都很愛讀課外書,你們讀過寓言故事嗎?說說你都讀過

哪些寓言故事。今天,我們來讀讀《刻舟求劍》這則寓言故事。

2.教師介紹寓言: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

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

3.自由讀《刻舟求劍》,遇到不會的字可以圈起來,問問老師,再多讀幾遍。

4.聽教師讀故事,思考:故事中的那個人能把寶劍撈上來嗎?

5.那個人的想法錯在哪里?這個故事說的是生活中的哪種人?默讀故事,邊

讀邊思考。

四、課外拓展

1.回家把《刻舟求劍》這個小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讀一讀《伊索寓言》這本書。

語文園地六

教學目標

1.認識“轎、救、摩”等11個生字,在識字中學詞,認識4種機動車和4

種船舶,了解它們的基本用途。

2.根據語境辨析多音字的讀音,學習多音字據義定音的方法。

3.在復句中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4.通過認讀,發(fā)現(xiàn)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

5.積累勵志名句,了解勵志名句蘊含的道理。

6.閱讀民間故事《魯班造鋸》,感受魯班的聰明才智。

教學策略

1.識字加油站

本欄目呈現(xiàn)了兩組交通工具的名稱,引導學生在詞語語境中認識生字,將識

字、學詞和認識事物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認識機動車和船舶。認識“轎、

救、摩”等Ii個生字。在識字中學詞,認識常見的交通工具。

2.字詞句運用

本欄目安排了兩項內容:一是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語境,讀準多音字,學習多音字

據義定音的方法;二是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3.我的發(fā)現(xiàn)

本欄目呈現(xiàn)了五組形聲字,引導學生通過認讀,發(fā)現(xiàn)形聲字“聲旁表音”的

特點。

4.日積月累

本欄目安排的是一組古代圣賢關于成長、立志的勵志名句,啟發(fā)學生了解名

句蘊含的道理,并熟讀成誦。教學時,先讓學生借助拼音練讀,在熟讀成誦的基

礎上,說一說對這些名句的理解,教師可結合背景相機解說。

5.我愛閱讀

本欄目安排的是民間故事《魯班造鋸》,引導學生了解古人的聰明才智。教

學時,可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組織相互交流,說說魯班是怎么發(fā)明鋸的,

從魯班身上學到了什么品質。還可以推薦其他古人的智慧故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PPT;一年級下冊《小青蛙》韻文。

學生準備:搜集一些你感興趣的交通工具及其用途;了解魯班的故事。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轎、救、摩”等11個生字,在識字中學詞,認識4種機動車和4

種船舶,了解它們的基本用途。

2.根據語境辨析多音字的讀音,學習多音字據義定音的方法。

3.在復句中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1.猜謎激趣:背負鐵柜帶水泵,身穿紅袍響叮當。警報拉響快如飛,一馬當

先上火場。(猜一交通工具)

2.引導學生猜出謎底:消防車。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拓展:除了消防車,你還

知道哪些交通工具?

(1)陸地交通工具:公共汽車、轎車、救護車、摩托車。

(2)水上交通工具:油輪、漁船、貨船。

3.導入:小朋友們知道得真多呀!今天,我們就要來學幾個關于交通工具名

稱的詞語。

4.合作交流,識記字詞。

(1)課件出示詞語,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讀準生字的讀音。

(2)小組合作,互相朗讀,互相正音。

(3)各種形式讀。教師帶讀、男女生讀、分小組讀、開火車讀。在讀中識記

生字。

(4)出示插圖,小組合作討論,把圖和相對應的詞語連起來。(利用圖片學習

生字、詞語,從圖片自然過渡到識字學詞,直觀形象。)

(5)圖文結合,介紹自己了解的交通工具。(教師相機補充。)

救護車:救助傷病人員的汽車,遇到緊急情況,撥打120,醫(yī)院就會派出救

護車去救助病人。

消防車:主要用來執(zhí)行火災應對任務的特殊車輛,消防車外觀為紅色,頂部

通常設有警鐘警笛、警燈和爆閃燈。

油輪:設有裝液體的貨艙、專用于運輸散裝油類的輪船。也叫油船。

科學考察船:在海上執(zhí)行科學研究任務的船。

(6)根據用途說說還有哪些“車”與“船”。

(7)再次朗讀這些詞語。

二、字詞句運用

1.出示下面的兩個詞語?,引導學生讀一讀,注意加點的字。

鯉開承飯

(1)引導學生用合適的方法記住讀音。

(2)學生嘗試交流:

①用查字典的方法知道加點字的讀音。

②通過了解意思來判斷多音字在詞語中的讀音。

“盛”讀ShGng時,意思是“興旺”“熾烈”“豐富,華美”“深厚”等,

如:桃花盛開、茂盛?!笆ⅰ弊xChGng時,意思是“把東西放進去”“容納”,

如:盛飯、盛湯。

(3)出示第一題中的其他詞語,自由讀。

(4)小組合作交流,通過了解意思來判斷多音字的正確讀音。

(5)指名讀加點的多音字。

(6)齊讀多音字組成的詞語。

(7)小結:要想知道多音字的讀音,得先看看這個詞或句的意思,再來確定

它的讀音。(多音字別忙讀,想清意思再定音。)

(8)拓展練習,找找本冊書中的多音字,對學過的多音字進行回顧和整理。

2.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再讀一讀。

?一陣秋風吹過樹葉像蝴蝶一樣飄落下來

?我們去公園玩公園里花真多呀

?這棵樹的葉子真奇怪是什么樹呢

(1)讀一讀,品一品,學加標點。

(2)復習學過的標點。

(3)朗讀句子,想一想該用什么語氣。

(4)小組交流,嘗試加標點,加好后再讀一讀。

(5)匯報交流結果:

①第一句話沒有強烈的感情,選用的標點為逗號和句號。逗號表示句子還沒

有講完。

②第二句話是對公園里開的花的贊嘆,因此要加感嘆號。

③第三句話是看到樹葉很奇怪后,產生了“是什么樹呢”的疑問,所以用問

號。

(6)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讀出相應的語氣。

三'鞏固練習

1.根據詞語給多音字標注恰當的讀音。

:種()子[干()凈!難()過!店鋪()

〔種()花[干()活(災難()i鋪()開

2.給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適的標點。

(1)妹妹可真開心哪()

(2)你去哪兒了()

(3)上課鈴響了()我急忙走進教室()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認讀,發(fā)現(xiàn)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

2.積累勵志名句,了解勵志名句蘊含的道理。

3.閱讀民間故事《魯班造鋸》,感受魯班的聰明才智。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指名讀教材中的五組字,說說自己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這些字的讀音和前面的例字相同或相近。

(2)每組字都有共同的部分。

2.引導學生回憶一年級下冊《小青蛙》韻文,說出“青”與“清”“晴”“情”

的關聯(lián),揭示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

3.指名讀、開火車讀、同桌互讀。

4.我會填。

用選字填空的形式區(qū)別鞏固這5組形聲字。

[把爸吧]火()爸()好()

[飽抱炮]()起吃()開()

[放防房]()學()間()止

[清晴情]()水()天()面

[媽螞嗎]()蟻好()媽()

5.小組內進行轉盤識字游戲,鞏固識字,掌握方法。

苗---瞄描唯貓

堯---澆曉撓燒

二'日積月累

1.借助拼音自由讀讀“日積月累”中的名句。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分小組比賽讀,看哪一組讀得好。

3.小組合作,仔細思考:這幾句話講了什么?

4.匯報交流成果:

(1)第一句的意思是有志氣的人只要堅持不懈,事情終究會取得成功。

(2)第二句的意思是人應當懷抱高遠的志向。

(3)第三句的意思是遭遇困境時,意志更加堅定,不放棄自己的凌云之志。

5.運用多種形式反復讀:范讀、齊讀、自己讀、同桌互讀等,熟讀成誦。

三'我愛閱讀

1.課件出示“鋸”,引導學生說說鋸的樣子和作用。質疑:鋸是誰發(fā)明的?

是怎樣發(fā)明的?

2.引導學生交流:短文哪些自然段講述了鋸的發(fā)明?(第3、4自然段)是什

么啟發(fā)魯班發(fā)明了鋸?(小草)這是一株怎樣的小草?魯班是怎樣觀察小草的?

魯班又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3.小結:在經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之后,魯班迅速動手嘗試,把小草上的

小齒運用到了木工工具上,從而發(fā)明了鋸。

4.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讀了這個故事,你能說說魯班為什么能發(fā)明鋸嗎?

四、拓展閱讀

L拓展:魯班發(fā)明了鋸,使伐樹的速度提高了,解決了建造宮殿的首要難題。

當時與魯班一起干活的人很佩服他,但也十分好奇,一直追問魯班是怎么發(fā)明鋸

的。猜猜魯班會怎么說。

2.指導學生閱讀《魯班造傘的故事》《魯班和船櫓》,學習魯班仔細觀察、認

真思考、勇于動手的好品質。

語文園地七

教學目標

1.認識“灘、椰”等9個生字,結合生活經歷,借助想象,感受4組詞語所

呈現(xiàn)的不同地貌和相應的自然風光。

2.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獨體字;積累描寫天氣的8個四字詞語,結合生活

體會詞語的意思,并嘗試運用一兩個詞語;從語言、動作中感受霧、風的頑皮、

淘氣,體會句子的有趣。

3.認真觀察圖片,了解圖意,展開豐富的想象,用幾句話把故事寫完整。

4.展示交流改正錯別字的方法,復習鞏固易錯字和易混字。

5.背誦民謠《數九歌》,讀懂其中蘊含的氣候知識,感受民俗文化。

6.閱讀繞口令《分不清是鴨還是霞》,感受說繞口令的情趣,激發(fā)閱讀繞口

令的興趣。

教學策略

1.識字加油站

本欄目圍繞著“自然風光”編排了12個詞語,分成4組,認識9個生字。

每組由表示特定地貌和相應動植物名稱的詞語組成。

2.字詞句運用

本欄目安排了三項內容:一是復習部首查字法;二是積累描寫天氣景象的8

個四字詞語,并選擇一兩個詞語描述其情景;三是學習擬人句,體會句子的有趣。

3.寫話

本欄目選擇了學生非常喜愛的貓和老鼠的話題,有利于學生觀察畫面,展開

想象寫故事。

4.展示臺

本欄目引導學生整理錯別字,交流避免寫錯別字的方法。

5.日積月累

本欄目編排的是民謠《數九歌》,配有插圖,形象生動,便于學生理解、積

累。

6.我愛閱讀

本欄目編排的繞口令《分不清是鴨還是霞》,讀來朗朗上口、妙趣橫生,要

鼓勵學生通過說、賽、聽等多種方式,感受說繞口令的樂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字典和自己平時積累的容易寫錯的字的匯總本。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灘、椰”等9個生字,結合生活經歷,借助想象,感受4組詞語所

呈現(xiàn)的不同地貌和相應的自然風光。

2.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獨體字;積累描寫天氣的8個四字詞語?,結合生活

體會詞語的意思,并嘗試運用一兩個詞語;從語言、動作中感受霧、風的頑皮、

淘氣,體會句子的有趣。

3.認真觀察圖片,了解圖意,展開豐富的想象,用幾句話把故事寫完整。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課件出示魔法城堡圖片,播放輕松愉快的音樂)同學們,語文王國是一個豐

富多彩、趣味多多的世界。那里有一座語文魔法城堡,城堡里邊有很多神秘、有

趣的內容。讓我們快快走進這座魔法城堡,去探究語文的奧秘吧!

二'多種方法,趣味識字

L過渡:(課件出示魔法城堡墻上的四幅畫:海灘、沙漠、高原、懸崖)同學

們,魔法城堡墻上的這四幅畫中有一些詞語寶貝,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2.學生自由讀“識字加油站”中的詞語,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

3.請小老師領大家讀。

4.同桌合作識記生字。

5.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喜歡哪幅畫,依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有關畫中風光

的視頻。

(1)播放有關海灘風光的視頻。

①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②出示椰樹、貝殼的圖片及詞卡,識記生字“灘、椰、殼”。

(2)播放沙漠風光的視頻,請學生觀看。

①出示胡楊的圖片,認識胡楊。

②出示駱駝的圖片,識記生字“漠、駱、駝”。

③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還在哪里見過駱駝。

(3)播放有關高原風光的視頻。

①出示雪蓮、駿馬的圖片,引導學生認識這兩種事物。

②用換一換的方法識記生字“駿”:俊一駿。

(4)出示懸崖、青松、雄鷹的圖片。

①出示詞語‘'懸崖",指名讀。

②識記生字。給“懸”“崖”組詞。

6.趣味練習,鞏固生字。

(1)詞語圖片對對碰。讀詞語,把詞語貼在相應的圖片下。

(2)抽讀帶有生字的詞語卡片,開火車輪讀。

(3)出示生字卡片,學生搶答。

三'情感體驗,字詞句運用

過渡:(課件出示字典小精靈)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魔法城堡的第二層,

這里住著字典小精靈,它可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F(xiàn)在,字典小精靈想要考一考

我們,過了這一關,我們才能繼續(xù)向上探索喲!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嗎?(出示

題目)

?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

1.指名說一說如何運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2.課件播放查字典查“虧、申、丹”的動畫過程,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方法:

先看看這個字的部首是什么,然后找到部首所在的頁碼,數一數這個字除去部首

有幾畫,在相應的筆畫下找到這個字,根據這個字后面的頁碼就可以找到相應的

字了。

3.出示查字典兒歌,學生一起讀一讀。

小小字典用處大,我有困難請教它。

先數部首有幾畫,部首目錄找到它。

看清頁碼去檢字,去掉部首查幾畫。

對照頁碼找到字,會讀懂義樂開花。

4.指導學生查獨體字。

(1)課件出示“虧、申、丹”這三個字。

(2)教師指出:“虧、申、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