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化學反應的速率高一化學教學講與練(人教版2019)_第1頁
6.2.1化學反應的速率高一化學教學講與練(人教版2019)_第2頁
6.2.1化學反應的速率高一化學教學講與練(人教版2019)_第3頁
6.2.1化學反應的速率高一化學教學講與練(人教版2019)_第4頁
6.2.1化學反應的速率高一化學教學講與練(人教版201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二節(jié)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第1課時化學反應的速率課程標準核心素養(yǎng)目標1.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能進行簡單計算。2.理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及規(guī)律,并能合理解釋生產、生活中的相關化學現(xiàn)象。3.學會運用變量控制研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方法。1.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能通過“三段式”來計算化學反應速率,培養(yǎng)學生“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的學科素養(yǎng)。2.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實驗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能運用變量控制的方法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一、化學反應速率及其表示方法1.化學反應速率概念及表示方法(1)意義:衡量化學反應過程進行快慢的物理量。(2)表示: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大表示。(3)公式:v(A)=(4)單位:mol·L-1·min-1或mol·L-1·s-1。2.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1)Δt表示某一時間段,故化學反應速率是平均速率,而非瞬時速率。(2)表示化學反應速率時,必須指明具體的物質,因為同一化學反應,用不同的物質表示反應速率,其數(shù)值可能不同。例如,化學反應N2+3H22NH3,用H2表示該反應的反應速率時應寫成v(H2)。(3)對于有固體或純液體參加的反應,由于固體或純液體的濃度為一常數(shù),即Δc=0(無意義),所以不用固體或純液體表示反應速率。(4)對于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的量的變化是按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進行的,所以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對于反應aA+bB=cC+dD(A、B、C、D均不是固體或純液體),v(A)∶v(B)∶v(C)∶v(D)=Δn(A)∶Δn(B)∶Δn(C)∶Δn(D)=Δc(A)∶Δc(B)∶Δc(C)∶Δc(D)=a∶b∶c∶d。(5)在同一時間內的同一個化學反應里,雖然用不同物質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不一定相同,但它們表示的意義相同,即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就代表了整個化學反應的反應速率。3.化學反應速率大小的比較方法(1)歸一法:若單位不統(tǒng)一,則要換算成相同的單位;若為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則要換算成同一物質來表示反應速率;再比較數(shù)值的大小。(2)比值法:比較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計量數(shù)的比值,如aA(g)+bB(g)=cC(g)+dD(g),比較eq\f(v(A),a)與eq\f(v(B),b),若eq\f(v(A),a)>eq\f(v(B),b),則說明用A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大于用B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1.方法引導——變量控制方法探究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關鍵是控制好變量,其大致步驟:2.實驗探究——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1)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探究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①產生氣泡速率最慢②產生氣泡速率較快③產生氣泡速率最快實驗結論對于反應2H2O2eq\o(=,\s\up7(催化劑))2H2O+O2↑來說,溫度升高,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2)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探究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①有少量氣泡出現(xiàn)②能產生大量氣泡③能產生大量氣泡實驗結論MnO2、FeCl3可以使H2O2分解的速率加快(3)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探究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裝有12%H2O2溶液的試管中先產生氣泡實驗結論增大反應物濃度能使H2O2分解速率加快(4)探究固體反應物表面積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加碳酸鈣粉末的試管內產生氣泡較快,加塊狀碳酸鈣的試管內產生氣泡較慢實驗結論其他條件相同時,固體反應物表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大(5)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有氣體參加的反應,改變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實質是改變體積,使反應物的濃度改變。(1)壓縮體積或充入氣態(tài)反應物,使壓強增大,都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2)充入非反應氣體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①恒容時:充入非反應氣體→壓強增大,但各物質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②恒壓時:充入非反應氣體→壓強不變→體積增大→各物質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練w納總結】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1.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內因)不同的化學反應,具有不同的反應速率,因此,參加反應的物質的性質是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因素(外因)(1)溫度: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可以增大化學反應速率;降低溫度,可以減小化學反應速率。(2)催化劑:當其他條件不變時,使用適當?shù)拇呋瘎┩ǔD軜O大地加快化學反應速率。(3)溶液的濃度: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可以增大化學反應速率;減小反應物的濃度,可以減小化學反應速率。①固體或純液體的濃度為常數(shù),所以增加其用量時,化學反應速率不變。②將固體溶于一定溶劑,能增大化學反應速率。(4)壓強:①對無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改變壓強時,化學反應速率基本不變。如MgO+2HCl=MgCl2+H2O。②對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壓強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可簡化理解為壓強改變→eq\b\lc\{(\a\vs4\al\co1(物質濃度改度→反應速率改變,物質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a.恒容時:增大壓強eq\o(→,\s\up9(引起))體積縮小eq\o(→,\s\up9(引起))反應速率增大。b.氣體反應體系中充入惰性氣體(不參與反應)時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恒容:充入“惰性氣體”→總壓增大→反應物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恒壓:充入“惰性氣體”→體積增大→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5)固體表面積:固體顆粒越小,其單位質量的表面積越大,與其他反應物的接觸面積越大,化學反應速率越大。(6)反應物狀態(tài):一般來說,配成溶液或反應物是氣體,都能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有利于增大反應速率。(7)形成原電池,可以增大氧化還原反應的反應速率。探究一化學反應速率的有關計算在一定條件下,向2L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N2和4molH2發(fā)生反應N2(g)+3H2(g)2NH3(g),10min時測定生成NH31mol,則用N2、H2、NH3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分別為多少?【解析】N2(g)+3H2(g)2NH3(g)n(始)2mol4mol0Δn0.5mol1.5mol1mol10min時1.5mol2.5mol1mol所以v(N2)=eq\f(0.5mol,2L×10min)=0.025mol/(L·min)v(H2)=eq\f(1.5mol,2L×10min)=0.075mol/(L·min)v(NH3)=eq\f(1mol,2L×10min)=0.05mol/(L·min)?!敬鸢浮?.025mol/(L·min)0.075mol/(L·min)0.05mol/(L·min)1.“三段式”解答模板①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找出各物質的起始量、轉化量、某時刻量。③根據已知條件列方程式計算。2.計算舉例反應aA(g)+bB(g)cC(g)加入量molmn0轉化量molaxbxcx剩余量molm-axn-bxcx①反應速率:v(A)=;v(B)=;v(C)=。②反應物轉化率α(A)=×100%。α(B)=×100%【例1】(2023·湖南雅禮中學高一期末)將4molA和2molB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2A(s)+B(g)2C(g)若經2s(秒)后測得C的濃度為0.6mol·L-1,下列幾種說法,其中正確()。A.用物質A表示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3mol·L-1·s-1B.用物質B表示的反應平均速率為0.6mol·L-1·s-1C.2s時物質A的轉化率為30%D.2s時物質B的濃度為0.7mol·L-1【答案】CD【解析】根據題意,2s末C的物質的量為0.6mol·L-1×2L=1.2mol,則有:2A(s)+B(g)2C(g)起始mol420變化mol1.20.60.62s時mol2.81.40.6物質A是固體,不用來表示該反應的速率,A錯誤;用物質B表示的反應平均速率為v(B)==0.15mol·L-1·s-1,B錯誤;2s時物質A的轉化率為×100%=30%,C正確;2s時物質B的濃度為c(B)==0.7mol·L-1,D正確。1.(2023·黑龍江哈爾濱三中高一期末)某溫度時,在3L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態(tài)物質的物質的量(n)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由圖中數(shù)據分析:(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應開始至2min,用X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平衡時,Y的轉化率為______;平衡時,Y的濃度為______;(3)在密閉容器里,通入amolX(s)和bmolY(g),發(fā)生反應X(s)+Y(g)2Z(g),當改變下列條件時,反應速率會發(fā)生什么變化(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①增加X(s)的質量:______。②增大容器的體積:______。【解析】(1)由圖象可以看出,反應中X、Y的物質的量減少,應為反應物,Z的物質的量增多,應為生成物,當反應進行到2min時,△n(Y)=1.0mol-0.9mol=0.1mol,△n(X)=1.0mol-0.7mol=0.3mol,△n(Z)=0.2mol,則△n(X)∶△n(Y)∶△n(Z)=3∶1∶2,因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所以反應的方程式為:3X+Y2Z;(2)反應開始至2min末,X的反應速率為v(X)==0.05mol/(L·min);平衡時,Y的轉化率為α(Y)=×100%=10%;平衡時,Y的濃度為=0.3mol/L。(3)①X為固體,濃度保持不變,則增大X的質量,反應速率不變;②對于反應X(s)+Y(g)2Z(g)來說增大容器的體積,相當于減小體系壓強,則反應速率減小?!敬鸢浮浚?)3X+Y2Z(2)0.05mol/(L·min);10%;0.3mol/L(3)①不變②減小探究二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反應限度圖像探究一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tmin時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B.反應開始到10min,用X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79mol·L-1·min-1C.反應開始到10min時,Y的轉化率為79%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g)+2Y(g)3Z(g)【答案】C【解析】到10min時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A錯誤;反應進行到10min時,X、Y均減少了0.79mol,Z增加了1.58mol,用X表示的反應速率為eq\f(0.79mol,2L×10min)=0.0395mol·L-1·min-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g)+Y(g)2Z(g),B、D錯誤;反應開始到10min時Y的轉化率為eq\f(0.79mol,1.00mol)×100%=79%,C正確?;瘜W反應速率與化學反應限度問題常以圖像題的形式出現(xiàn),在相關圖像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可能出現(xiàn)的物理量有物質的量、濃度、壓強、時間等。這類問題要按照“一看、二想、三判斷”這三個步驟來分析解答。(1)“一看”——看圖像①看面:理解各坐標軸所代表量的意義及曲線所示的是哪些量之間的關系。②看線:分清正反應和逆反應,分清突變和漸變、小變和大變;理解曲線“平”與“陡”即斜率大小的意義;理解曲線的變化趨勢并歸納出規(guī)律。若圖中有拐點,可按照先拐先平的規(guī)律,即較早出現(xiàn)拐點的曲線所表示的反應先達到平衡,對應的溫度高、壓強大。③看點:理解曲線上點的意義,特別是某些特殊點,如坐標軸的交點、幾條曲線的交叉點、極值點、轉折點等。分清反應物和生成物,濃度減小的是反應物,濃度增大的是生成物。④看輔助線:做橫軸或縱軸的垂直線(如等溫線、等壓線、平衡線等)。⑤看量的變化:弄清楚是物質的量的變化、濃度的變化還是轉化率的變化。(2)“二想”——想規(guī)律如各物質的轉化量之比與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的關系、各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之比與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的關系、外界條件的改變對化學反應的影響以及對正、逆反應速率的影響規(guī)律等。(3)“三判斷”——利用有關規(guī)律,結合圖像,通過對比分析,做出正確判斷。【例1】(2023·黑龍江省綏化一中高一期末)向絕熱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使反應SO2(g)+NO2(g)SO3(g)+NO(g)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正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由圖可得出的正確結論是()A.反應在c點達到平衡狀態(tài)B.反應物濃度:a點小于b點C.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D.Δt1=Δt2時,SO2的轉化率:a~b段小于b~c段【答案】D【解析】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各物質的濃度不再改變,其實質是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且保持不變,c點對應的正反應速率顯然還在改變,故一定未達平衡,A錯誤;a到b時正反應速率增加,反應物濃度不斷減小,B錯誤;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濃度減小,但正反應速率增大,說明體系溫度升高,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即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C錯誤;因為反應一直正向進行,且a~c段正反應速率一直在增大,故SO2的轉化率:a~b段小于b~c段,D正確。(2023·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一期中)一定條件下鐵可以和CO2發(fā)生反應:Fe(s)+CO2(g)FeO(s)+CO(g)。一定溫度下,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鐵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氣體,反應過程中CO2氣體和CO氣體的濃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1)t1min時,正、逆反應速率的大小關系為v正______v逆(填“>”“<”或“=”)。(2)4min內,CO2的轉化率為________;CO的平均反應速率v(CO)=______________。(3)下列條件的改變能減慢其反應速率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①降低溫度②減少鐵粉的質量③保持壓強不變,充入He使容器的體積增大④保持容積不變,充入He使體系壓強增大(4)下列描述能說明上述反應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①v(CO2)=v(CO)②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CO2的同時生成nmolCO③容器中氣體壓強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④容器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答案】(1)>(2)71.4%0.125mol·L-1·min-1(3)①③(4)②④【解析】(1)因為t1min時化學反應沒有達到平衡,反應仍然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所以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即v正>v逆。(2)根據圖像分析4min內CO2的變化量為0.7mol·L-1-0.2mol·L-1=0.5mol·L-1,轉化率為eq\f(0.5mol·L-1,0.7mol·L-1)×100%≈71.4%;CO在4min內的變化量為0.5mol·L-1,則4min內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CO)=eq\f(0.5mol·L-1,4min)=0.125mol·L-1·min-1。(3)降低溫度,化學反應速率降低,故①正確;因為鐵粉是固體,減少鐵粉的質量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故②錯誤;保持壓強不變,充入He使容器的體積增大,相當于減小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化學反應速率減慢,故③正確;保持體積不變,充入He使體系壓強增大,但不影響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所以化學反應速率不變,故④錯誤。(4)當v正(CO2)=v逆(CO)時,說明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而v(CO2)=v(CO)不代表正、逆反應速率的關系,不能由此確定化學反應是否達到平衡,故①錯誤;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CO2的同時生成nmolCO說明化學反應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故②正確;由反應Fe(s)+CO2(g)FeO(s)+CO(g)知,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體積相等的反應,壓強始終不變,故③錯誤;因為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與氣體的質量和氣體的物質的量有關,該反應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質量變化,當容器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而變化時,說明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④正確。1.(2023下·浙江臺州洪家中學期中)對于可逆反應A(g)+3B(s)2C(g)+2D(g),在不同條件下的化學反應速率如下,其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v(A)=0.3mol/(L·s) B.v(B)=1.8mol/(L·s)C.v(D)=0.7mol/(L·s) D.v(C)=1.5mol/(L·min)【答案】C【解析】在單位相同的條件下,不同物質的反應速率與其計量數(shù)的比值越大,該反應速率越快。A.=0.3mol?L1?s1;B.B是固體,沒有濃度;C.=0.35mol?L1?s1;D.v(C)=1.5mol/(L·min)=0.025mol/(L·s),=0.0125mol?L1?s1;通過比較知,反應速率最快的是C選項,故選C。2.(2023下·山東濟寧一中高一期中)向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10min時測得NH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6mol/L,反應開始的10min內,則v(N2)為A.0.06mol/(L·min) B.0.03mol/(L·min) C.0.09mol/(L·min) D.0.3mol/(L·min)【答案】B【解析】10min時測得NH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6mol/L,由方程式可知,反應開始的10min內氮氣的反應速率為=0.03mol/(L·min),故選B。3.(2023下·重慶南開中學高一期末)實驗室用如圖裝置測定化學反應速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實驗前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向右拉注射器活塞,檢查裝置氣密性B.用的體積變化表示化學反應速率可能會因為反應放熱而不準確C.改用恒壓滴液漏斗可以消除加入硫酸所占體積帶來的誤差D.根據單位時間內鋅帶質量的變化不能表示反應速率【答案】D【解析】A.該實驗有氣體生成,為防止實驗中氣體逸出造成實驗誤差,實驗前應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向右拉注射器活塞,檢查裝置氣密性,若停止用力后,活塞恢復原位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故A正確;B.鋅與稀硫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若沒有冷卻至反應前溫度,反應放出的熱量會使測得的氫氣體積偏大,導致用氫氣的體積變化表示化學反應速率出現(xiàn)誤差,故B正確;C.恒壓分液漏斗可以保證內部壓強不變,減小增加的液體對氣體壓強的影響,從而在測量氣體體積時更加準確,所以改用恒壓滴液漏斗可以消除加入硫酸所占體積帶來的誤差,故C正確;D.可以根據單位時間內鋅帶質量的變化表示反應速率,若時間單位為s,反應速率的單位為g/s,故D錯誤;故選D。4.(2023下·四川南充高級中學高一期末)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若反應速率分別用v(NH3)、v(O2)、v(NO)、v(H2O)表示,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v(NH3)=v(O2) B.v(O2)=v(NO)C.v(NO)=v(H2O) D.v(O2)=v(H2O)【答案】B【解析】A.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計量數(shù)成正比,則,A錯誤;B.,則,B正確;C.,則,C錯誤;D.,,D錯誤;故選B。5.(2023下·山東德州一中高一期中)反應A+3B=2C+D在四種不同情況下的反應速率分別為①v(A)=0.15mol·L1·s1②v(B)=0.6mol·L1·s1③v(C)=0.5mol·L1·s1④v(D)=0.45mol·L1·s1,則反應速率由快到慢的順序為A.④>③>①>② 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答案】D【解析】據===,有=0.15mol·L-1·s-1,==0.2mol·L-1·s-1,==0.25mol·L-1·s-1,=0.45mol·L-1·s-1。故0.45mol·L-1·s-1>0.25mol·L-1·s-1>0.2mol·L-1·s-1>0.15mol·L-1·s-1,即④>③>②>①,故選D。6.(2023下·甘肅嘉峪關高一統(tǒng)考)某溫度下,濃度都是1mol·L1的兩種氣體X2和Y2在密閉容器中反應生成氣體Z,經過tmin后,測得物質的濃度分別為c(X2)=0.4mol·L1,c(Y2)=0.8mol·L1,c(Z)=0.4mol·L1,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A.X2+2Y2=2XY2 B.2X2+Y2=2X2YC.3X2+Y2=2X3Y D.X2+3Y2=2XY3【答案】C【解析】tmin后,△c(X2)=1mol?L10.4mol?L1=0.6mol?L1,△c(Y2)=1mol?L10.8mol?L1=0.2mol?L1,c(Z2)=0.4mol·L1,則X2、Y2、Z2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0.6mol?L1:0.2mol?L1:0.4mol·L1=3:1:2,再結合原子守恒,反應方程式為3X2+Y2=2X3Y;故選C。7.(2023下·北京順義牛欄山一中期中)把0.6molX氣體和0.4molY氣體混合于2L容器中,使它們發(fā)生如下反應:,5min末已生成0.2molW,若測知以Z濃度變化來表示的化學反應平均速率為,則上述反應中Z氣體的計量系數(shù)n的值是A.1 B.3 C.2 D.4【答案】A【解析】5min末已生成0.2molW,則v(w)===0.02mol·(L·min)1,根據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v(Z):v(W)=n:2=0.01mol·(L·min)1:0.02mol·(L·min)1,解得n=1;故選A。8.(2023下·湖北襄樊五中高一期中)在一定條件下,將3molA和1molB兩種氣體混合于容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2min末該反應達到平衡,測得生成0.4molC和0.8molD,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B.B的轉化率為60%C.2min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D.2min時,A的濃度為【答案】B【分析】【解析】A.變化量比等于系數(shù)比,,,故A正確;B.B的轉化率為,故B錯誤;C.2min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故C正確;D.2min時,A的濃度為,故D正確;故選B。9.(2023下·陜西師大附中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化學反應速率為0.8mol·L1·s1,是指1s時某物質的濃度為0.8mol·L1B.由v=計算平均速率,用反應物表示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為負值C.同一化學反應,相同條件下用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數(shù)值越大,表示化學反應速率越快D.在2SO2(g)+O2(g)2SO3(g)反應中,t1、t2時刻,SO3(g)濃度分別是c1、c2,則t1~t2時間內,生成SO2(g)的平均速率為v=【答案】D【解析】A.化學反應速率為0.8mol·L1·s1,是指在1s的時間內某物質的濃度變化了0.8mol·L1,故A錯誤;B.化學反應速率可以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都是正值,故B錯誤;C.同一化學反應,相同條件下用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數(shù)值可能不同,但意義是相同的,表示的都是這個化學反應在這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率,故C錯誤;D.同一化學反應,相同條件下用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所以在2SO2(g)+O2(g)2SO3(g)反應中,t1、t2時刻,SO3(g)濃度分別是c1、c2,則t1~t2時間內,消耗SO3的平均速率等于生成SO2(g)的平均速率:v=;故選D。10.(2023下·江蘇鹽城高一期中)在2L密閉容器中存在反應A(g)+3B(g)=2C(g)+D(g),A的物質的量在10s內從4.0mol變成1.0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v(A)=0.3mol·L1·s1 B.v(B)=0.6mol·L1·s1C.v(C)=0.3mol·L1·s1 D.v(D)=0.4mol·L1·s1【答案】C【解析】A的物質的量在10s內從4.0mol變成1.0mol,v(A)==0.15mol·L1·s1,根據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可知:v(B)=3v(A)=0.45mol·L1·s1,v(C)=2v(A)=0.3mol·L1·s1,v(D)=v(A)=0.15mol·L1·s1,故C正確;故選C。11.(2023下·黑龍江大慶東風中學期中)一定溫度下,在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下列反應:2HI(g)?H2(g)+I2(g)。若c(HI)由0.1mol/L降到0.08mol/L時,需要20s,那么c(HI)由0.08mol/L降到0.07mol/L時,所需反應的時間為A.等于5s B.等于10s C.大于10s D.小于10s【答案】C【解析】c(HI)由0.1mol·L-1降到0.08mol·L-1時,需要20s,則該時間段的平均速率為,如果c(HI)由0.08mol·L-1降到0.07mol·L-1時平均反應速率仍為0.001mol·L1·s1,則所需時間為10s,但實際上濃度變小,反應速率變慢,所以所需時間要大于10s,故C正確;故選C。12.(2023下·福建福州八中期中)反應4A(s)+3B(g)=2C(g)+D(g),經2min,B的濃度減少0.6mol·L?1。對此反應速率的表示,正確的是A.用A表示的反應速率是0.4mol·(L·min)?1B.分別用B、C、D表示反應的速率,其比是3∶2∶1C.在2min末的反應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1D.用B和C表示的反應速率對該反應的意義不同【答案】B【解析】A.物質A為固體,不能用固體的濃度表示反應速率,A錯誤;B.同一反應、同一時段內不同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計量數(shù)之比,所以分別用B、C、D表示反應的速率,其比是3:2:1,B正確;C.反應速率表示的是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率,不是某一時刻的瞬時速率,C錯誤;D.在同一反應中,選用不同的物質表示反應速率,反應速率數(shù)值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數(shù)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但意義相同,則用B和C表示的反應速率數(shù)值不同,但所表示的意義相同,故D錯誤;故選B。13.(2023下·湖北襄陽高一聯(lián)考)CaCO3與稀鹽酸反應(放熱反應)生成CO2的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A.反應開始2min內平均反應速率最大B.反應4min后平均反應速率最小C.反應開始2min—4min內,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比濃度大D.反應在2min到4min內消耗CaCO3的質量為20g【答案】A【分析】首先要看明白圖象,圖中的曲線表明,二氧化碳的產生速率先快后慢。在第一個2min內產生了0.1molCO2,第二個2min內產生了0.2molCO2,第三個2min內產生了0.05molCO2,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幌仍龃笫怯捎诜磻艧?,使溶液溫度升高,導致反應速率增大,4min后速率下降則是由于濃度降低所引起的?!窘馕觥緼.反應速率即單位時間內物質的量濃度的變化量,同一容器中也可以是物質的量的變化量,圖中24min內二氧化碳的變化量最大,即24min反應速率最大,故A錯誤;B.4min后反應物濃度降低,趨于0,速率最低,故B正確;C.24min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最多,反應速率最大,故C正確;D.24min內生成0.2mol二氧化碳,根據CaCO3~CO2,可知消耗碳酸鈣0.2mol,即m=nM=0.2×100=20g,故D正確;故選A。14.(2023下·湖南衡陽·高一統(tǒng)考期末)一定溫度下,向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兩種氣體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變化如圖所示,對該反應的推斷合理的是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B+4D=6A+2CB.反應進行到1s時,v(A)=v(D)C.反應進行到6s時,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5mol·L1·s1D.反應進行到6s時,各物質的反應速率相等【答案】C【解析】A.B和C反應過程物質的量減少,為反應物,物質的量變化分別為0.6mol、0.8mol;A和D反應過程物質的量增加,為生成物,物質的量變化分別為1.2mol、0.4mol;反應后反應物為消耗完全,說明為可逆反應,結合物質的量變化比值可知則反應方程式:,故A錯誤;B.根據速率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故B錯誤;C.反應進行到6s時,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故C正確;D.反應進行到6s時,反應速率不變,速率比等于計量數(shù)之比,故D錯誤;故選C。15.(2023下·浙江寧波余姚中學期中)將等物質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恒容密閉容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