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課唐詩三首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寒假預習作業(yè)(原卷版+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3/2D/wKhkGWX9TmOARNUfAAKFfRIUtDk815.jpg)
![第24課唐詩三首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寒假預習作業(yè)(原卷版+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3/2D/wKhkGWX9TmOARNUfAAKFfRIUtDk8152.jpg)
![第24課唐詩三首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寒假預習作業(yè)(原卷版+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3/2D/wKhkGWX9TmOARNUfAAKFfRIUtDk8153.jpg)
![第24課唐詩三首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寒假預習作業(yè)(原卷版+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3/2D/wKhkGWX9TmOARNUfAAKFfRIUtDk8154.jpg)
![第24課唐詩三首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寒假預習作業(yè)(原卷版+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33/2D/wKhkGWX9TmOARNUfAAKFfRIUtDk81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4課唐詩三首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寒假預習作業(yè)(原卷版+解析版)24.唐詩三首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思維導圖
知識梳理
《石壕吏》:這首詩通過詩人親眼所見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事,深刻反映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敘寫了秋風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詩人長夜難眠的景,表露出詩人寧愿“吾廬獨破",也要得到“廣廈千萬間”,使“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理想,表現(xiàn)了詩人推己及人、舍己為人的高尚品格和憂國憂民的情感。
《賣炭翁》:這首詩通過敘述一個賣炭老人燒炭、運炭和炭被掠奪的經(jīng)過,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第一首詩題目中的“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門峽東南?!袄?,小官,這里指差役。題目交代了事情發(fā)生的地點和涉及的人物。
第二首詩題目中的“茅屋”即成都近郊的草堂;“歌"是古代詩歌的一一種體裁。詩題的意思是:詩人的茅屋被秋天的風吹破,因而有所感慨。
第三首詩題目中的“賣炭”點明了主人公職業(yè)所屬;“翁"指男性老人,突出賣炭人年邁力衰。題目揭示了詩歌敘寫的主要對象。
一、選擇題
1.下列對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A.第一節(jié)“風怒號”從聽覺上突出了秋風之狂;“卷"從視覺上形象地寫了秋風之肆虐。
B.第二節(jié),詩人對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進竹林的行為無可奈何,只好拄杖歸來,獨自嘆息
C.第三節(jié),布衾如鐵,屋漏床濕,雨腳如麻。長夜難眠,表現(xiàn)出詩人窮困苦痛的生活狀況。
D.第四節(jié)“安得”三句借景抒情,表現(xiàn)詩人關心民生疾苦,同情勞動人民,表達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和博大寬廣的胸懷。
2.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
賣炭翁
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對這首詩的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諷喻詩,也是一首敘事詩,全詩完整地記述了賣炭老人燒炭運炭和賣炭的經(jīng)過,刻畫了賣炭翁受欺凌但不敢反抗的人物形象。
B.“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運用敘述,“滿面塵灰煙灰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則運用描寫,全詩筆法簡潔,富有表現(xiàn)力。
C.“牛困人饑日已高"七個字就直接寫出了賣炭翁在雪地趕車行走的整個過程,形象地寫出了賣炭翁賣炭的艱難困苦:路遠車重雪厚人苦。
D.《賣炭翁》一詩揭露了宮市的弊端帶給勞動人民的不幸,表達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3.下列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俄頃/風定/云墨色B.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C.八月秋高/風怒號D.風雨不動/安如山
4.選出下列對《石壕吏》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A.詩歌記敘了差役夜間到百姓家中強征兵役的過程,反映了戰(zhàn)爭給勞動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
B.詩歌在深刻揭露黑暗殘暴的兵役制度的同時,也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那種堅韌的愛國精神。
C.詩歌中表現(xiàn)戰(zhàn)爭慘烈的詩句是:“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
D.“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兩個“一何”渲染出差吏如狼似虎的蠻橫氣勢。
5.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暮投石壕村(投宿)秋天漠漠(陰沉迷蒙的樣子)
B.突兀(高聳的樣子)何由徹(到天亮)
C.何所營(謀求)翩翩兩騎(形容衣服飄舞的樣子)
D.回車叱牛牽向北(吆喝)兩鬢蒼蒼(灰白)
6.中國是詩的國度,古典詩歌,源遠流長,名家輩出,佳作如林。我校初二年級將開展“古詩苑漫步"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輯古詩】
(1)在“分門別類輯古詩”環(huán)節(jié),請根據(jù)提示填寫欄目名稱或內容。
[古詩中有景物]
A.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B.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景詩兩句)
[②](欄目名稱)
A.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品古詩】
(2)在“別出心裁品古詩"環(huán)節(jié),小組同學拿到《石壕吏》這首詩,不知道用情景劇還是繪畫來展現(xiàn),請你給他出出主意。
形式:
理由:
二、詩歌鑒賞
閱讀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7.請描述“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所展現(xiàn)的畫面。
8.“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9.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不僅點明了投宿的時間和地點,還概括了本詩的中心事件。
B.“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中,兩個“一何”渲染出差吏如狼似虎的蠻橫氣勢。
C.老婦“急應河陽役"雖是無奈之舉,卻也體現(xiàn)了渴望早日平叛的愛國心。
D.這是一首敘事詩,該詩雖然沒有運用抒情和議論,但故事情節(jié)記敘比較完整,場面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自然真實。
10.本詩題目是“石壕吏”,但詳寫的卻是老婦人,這是為什么?
三、作文
11.直抒胸臆,即作者直接對有關的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之情的一種抒情方式。這種寫作方式的好處就是給予讀者真情實感,使讀者感覺親切自然,如同身臨其境,從而引發(fā)讀者的同感和共鳴。
請你運用直抒胸臆的方法,寫一個片段。24.唐詩三首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思維導圖
知識梳理
《石壕吏》:這首詩通過詩人親眼所見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事,深刻反映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敘寫了秋風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詩人長夜難眠的景,表露出詩人寧愿“吾廬獨破",也要得到“廣廈千萬間”,使“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理想,表現(xiàn)了詩人推己及人、舍己為人的高尚品格和憂國憂民的情感。
《賣炭翁》:這首詩通過敘述一個賣炭老人燒炭、運炭和炭被掠奪的經(jīng)過,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第一首詩題目中的“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門峽東南?!袄?,小官,這里指差役。題目交代了事情發(fā)生的地點和涉及的人物。
第二首詩題目中的“茅屋”即成都近郊的草堂;“歌"是古代詩歌的一一種體裁。詩題的意思是:詩人的茅屋被秋天的風吹破,因而有所感慨。
第三首詩題目中的“賣炭”點明了主人公職業(yè)所屬;“翁"指男性老人,突出賣炭人年邁力衰。題目揭示了詩歌敘寫的主要對象。
一、選擇題
1.下列對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A.第一節(jié)“風怒號”從聽覺上突出了秋風之狂;“卷"從視覺上形象地寫了秋風之肆虐。
B.第二節(jié),詩人對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進竹林的行為無可奈何,只好拄杖歸來,獨自嘆息
C.第三節(jié),布衾如鐵,屋漏床濕,雨腳如麻。長夜難眠,表現(xiàn)出詩人窮困苦痛的生活狀況。
D.第四節(jié)“安得”三句借景抒情,表現(xiàn)詩人關心民生疾苦,同情勞動人民,表達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和博大寬廣的胸懷。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內容。
D.“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士人,讓他們開顏歡笑!無論多大的風雨都巋然不動。這里是詩人通過敘述自己的愿望,表達自己關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懷和憂國憂民的深沉情感,表現(xiàn)了詩人推己及人、舍己為人的高尚風格。因此這里的“借景抒情”表述不正確;
故選D。
2.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
賣炭翁
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對這首詩的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諷喻詩,也是一首敘事詩,全詩完整地記述了賣炭老人燒炭運炭和賣炭的經(jīng)過,刻畫了賣炭翁受欺凌但不敢反抗的人物形象。
B.“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運用敘述,“滿面塵灰煙灰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則運用描寫,全詩筆法簡潔,富有表現(xiàn)力。
C.“牛困人饑日已高"七個字就直接寫出了賣炭翁在雪地趕車行走的整個過程,形象地寫出了賣炭翁賣炭的艱難困苦:路遠車重雪厚人苦。
D.《賣炭翁》一詩揭露了宮市的弊端帶給勞動人民的不幸,表達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C.“牛困人饑日已高”意思是: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jīng)升得很高了。沒有“直接寫出了賣炭翁在雪地趕車行走的整個過程"聯(lián)系“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可知,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早晨賣炭翁便急忙駕著炭車軋著冰路往集市上趕去,到了中午才趕到集市南門,此時已是“牛困人饑",側面展現(xiàn)了賣炭翁賣炭的艱難困苦:路遠車重雪厚人苦;
故選C。
3.下列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俄頃/風定/云墨色B.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C.八月秋高/風怒號D.風雨不動/安如山
【答案】B
【詳解】試題分析:B項朗讀停頓不正確?!巴回!睘橐粋€詞,不能斷開讀。
4.選出下列對《石壕吏》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A.詩歌記敘了差役夜間到百姓家中強征兵役的過程,反映了戰(zhàn)爭給勞動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
B.詩歌在深刻揭露黑暗殘暴的兵役制度的同時,也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那種堅韌的愛國精神。
C.詩歌中表現(xiàn)戰(zhàn)爭慘烈的詩句是:“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
D.“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兩個“一何"渲染出差吏如狼似虎的蠻橫氣勢。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
B.理解有誤。作者通過親眼所見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統(tǒng)治者的殘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引起的戰(zhàn)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關注。
故選B。
5.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暮投石壕村(投宿)秋天漠漠(陰沉迷蒙的樣子)
B.突兀(高聳的樣子)何由徹(到天亮)
C.何所營(謀求)翩翩兩騎(形容衣服飄舞的樣子)
D.回車叱牛牽向北(吆喝)兩鬢蒼蒼(灰白)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文言字詞的翻譯。
C.翩翩:輕快的樣子。
故選C。
6.中國是詩的國度,古典詩歌,源遠流長,名家輩出,佳作如林。我校初二年級將開展“古詩苑漫步"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輯古詩】
(1)在“分門別類輯古詩”環(huán)節(jié),請根據(jù)提示填寫欄目名稱或內容。
[古詩中有景物]
A.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B.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景詩兩句)
[②](欄目名稱)
A.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品古詩】
(2)在“別出心裁品古詩"環(huán)節(jié),小組同學拿到《石壕吏》這首詩,不知道用情景劇還是繪畫來展現(xiàn),請你給他出出主意。
形式:
理由:
【答案】(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古詩中有離情/別緒
(2)形式:情景劇理由:《石壕吏》一詩寫了差吏乘夜到石壕村捉人征兵的故事,戲劇沖突性很強,在對比中重點突顯了差吏和老婦的人物形象,可以通過他們的之間的對話來深化詩歌的主題;控訴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殘暴,反映了戰(zhàn)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對苦難人民的深刻同情。
【詳解】(1)此題考查古詩句及欄目名稱。
由欄目名稱“古詩中有景物”及寫景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可知,只要寫出兩句寫景句即可。如: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等。
由“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可知,“故園情”“故人情"表達的是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寫的是離情別緒。
故可擬寫欄目名稱為:古詩中有離情,或古詩中有別緒,古詩中有思念等。
(2)此題考查內容理解與主旨。
《石壕吏》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作。這首詩通過作者親眼所見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把抒情和議論寓于敘事之中,愛憎分明,揭露封建統(tǒng)治者的殘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引起的戰(zhàn)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故事戲劇沖突性很強,注重語言表達,以簡練短促的語句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把細節(jié)處理得恰到好處。把真實的生活內容表達得貼切自然,用情景劇來展現(xiàn)可以通過他們的之間的對話來深化詩歌的主題,比繪畫更能形象直觀地表現(xiàn)人物形象,便于表達情感,畫面感更強。所以適宜用情景劇來展現(xiàn)。
二、詩歌鑒賞
閱讀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7.請描述“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所展現(xiàn)的畫面。
8.“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答案】7.示例: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了。8.表達了作者舍己為人的獻身精神,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
【解析】7.本題考查描繪詩文展現(xiàn)的畫面。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意思是: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了?!扒锾臁北揪推鄾?;“墨色"形容云的顏色,預示著將降大雨;此句運用環(huán)境描寫,展現(xiàn)一幅陰沉暗淡的畫面,營造暗淡愁慘的氛圍。據(jù)此描寫畫面即可。
示例:過了一會兒,狂風停息,黑云如墨,秋空陰沉迷蒙,一下子就昏暗了。
8.本題考查對作者情懷的理解。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兩句大意是:什么時候這樣的高樓大廈能突然出現(xiàn)在眼前,那么即使唯獨我自己的茅屋破掉、使我受凍而死,我也心甘情愿,感到滿足!這兩句在原詩中,是緊接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而寫的,詩人從自己的經(jīng)歷推己及人,把自己的困頓放在一邊,設想可庇天下寒士的千萬間廣廈,這種非現(xiàn)實的幻想是建立在作者許身社稷,飲溺為懷的思想基礎上,進一步抒發(fā)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表現(xiàn)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為人的高尚品格,突出了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據(jù)此作答即可。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9.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不僅點明了投宿的時間和地點,還概括了本詩的中心事件。
B.“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中,兩個“一何”渲染出差吏如狼似虎的蠻橫氣勢。
C.老婦“急應河陽役"雖是無奈之舉,卻也體現(xiàn)了渴望早日平叛的愛國心。
D.這是一首敘事詩,該詩雖然沒有運用抒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電子鎮(zhèn)痛泵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正照式CMOS制冷相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生活用紙頭膠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奧美沙坦酯氫氯噻嗪片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帆布繪畫套件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防靜電HPL架空地板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ADAS清洗系統(tǒng)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TGV激光微孔設備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導熱平臺和導熱板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13C-尿素呼氣測試試劑盒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DB21-T 1720-2017海水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技術規(guī)程
- 組長競選課件教學課件
- 2022年公務員多省聯(lián)考《申論》真題(遼寧A卷)及答案解析
- 2024 ESC慢性冠脈綜合征指南解讀(全)
-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一單元測試卷帶答案
- 術后肺炎預防和控制專家共識解讀課件
- 中石化高級職稱英語考試
- 小學五年級英語閱讀理解(帶答案)
- 2024二十屆三中全會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2024年全國統(tǒng)一考試高考新課標Ⅱ卷語文+數(shù)學+英語試題(真題+答案)
- (正式版)YS∕T 5040-2024 有色金屬礦山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