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地區(qū)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6/1C/wKhkGWX-KomAZipqAAJsJ_Ewp-8624.jpg)
![江西省部分地區(qū)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6/1C/wKhkGWX-KomAZipqAAJsJ_Ewp-86242.jpg)
![江西省部分地區(qū)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6/1C/wKhkGWX-KomAZipqAAJsJ_Ewp-86243.jpg)
![江西省部分地區(qū)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6/1C/wKhkGWX-KomAZipqAAJsJ_Ewp-86244.jpg)
![江西省部分地區(qū)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6/1C/wKhkGWX-KomAZipqAAJsJ_Ewp-862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專題
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徐光啟,字子先,上海人。萬歷二十五年舉鄉(xiāng),第一,又七年成進士。由庶吉士歷贊善。
從西洋人利瑪竇學天文、歷算、火器,盡其術。遂遍習兵機、屯田、鹽策、水利諸書。
楊鎘四路喪師,京師大震。累疏請練兵自效。神宗壯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練
兵通州,列上十議。時遼事方急,不能如所請。光啟疏爭,乃稍給以民兵戎械。
未幾,熹宗即位。光啟志不得展,請裁去,不聽,既而以疾歸。遼陽破,召起之。還朝,
力請多鑄西洋大炮,以資城守。帝善其言。方議用,而光啟與兵部尚書崔景榮議不合,御史
邱兆麟劾之,復稱疾歸。天啟三年起故官,旋擢禮鄢右侍郎。五年,魏忠賢黨智鋌劾之,落
職閑住。
崇禎元年召還,復申練兵之說。未幾,以左侍郎理部事。帝憂國用不足,敕廷臣獻屯鹽
善策。光啟言屯政在乎墾荒,鹽政在嚴禁私販。帝褒納之,擢禮部尚書,時帝以日食失驗,
欲罪臺官,光啟言:“臺宣測候本郭宋敬法元時嘗當食不食守敬且爾無怪臺官之失占臣聞歷
久必差宜及時修正”帝從其言,詔西洋人龍華民、鄧玉函、羅雅谷等推算歷法,光啟為監(jiān)督。
四年春正月,光啟進《測天約說》一卷、《大測》二卷、《黃道升度》七卷、《黃赤距度
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期日食,復上測候四說。其辯時差、里差之法,最為詳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與鄭以偉并命。尋加太子太保,進文淵閣。
光啟雅負經濟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溫體仁專政,不能有所建白。明
年十月卒。贈少保。
(選自《明史?徐光啟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爪理的一項是()
A.臺官測候本郭守敬法元時/嘗當食不食/守敬且爾/無怪臺官之失占/臣聞歷久必差/宜及
時修正
B.臺官測候本郭守敬法元時/嘗當食不食/守敬且爾無怪/臺官之失占/臣聞歷久必差/宜及
時修正
C.臺官測候本郭守敬法/元時嘗當食不食/守敬且爾/無怪臺官之失占/臣聞歷久必差/宜及
時修正
D.臺官測候本郭守敬法/元時嘗當食不食/守敬且爾無怪/臺官之失占/臣聞歷久必差宜及時
修正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鄉(xiāng)試,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明清兩代定為每三年一次,考中者稱為“舉人”,
第一名稱“解元”。
B.禮部,是中國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為中央行政機構六部之一,掌管朝廷
重要典禮及科舉考試等。
C.臺官,是漢時對尚書臺長官的統(tǒng)稱,以及唐宋時對御史臺長官的統(tǒng)稱,亦泛指朝廷公卿。
文中指天文臺的官員。
D.朔,農歷每月月末。最初古人是以新月初現為一月之始。每月的初一稱為“晦”,十五稱
為"望”,十六為“既望”。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亞確的一項是()
A.徐光啟曾經跟隨西洋人利瑪竇學習天文、歷算、火器,后來又學習軍事、屯田、鹽政、
水利等書籍。
B.在通州練兵時,徐光啟上奏陳列了十條建議。后來,又大力提議多鑄造西洋大炮,以供
守城之用。
C.徐光啟為官起起落落,等到被信任而掌權時,年紀己老,又逢周、溫獨斷專政,難以建
議和陳述主張。
D.徐光啟不僅熟悉農業(yè),精通天文、測算等科學技術,而且還有經濟方面的才能,并且立
志用于當世。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未幾,熹宗即位。光啟志不得展,請裁去,不聽,既而以疾歸。
(2)帝褒納之,擢禮部尚書。時帝以日食失驗,欲罪臺官。
14.徐光啟勤于建言,并多次得到皇帝嘉許,請概括出三個具體事例。
【答案】10.C11.D12.D
13.(1)沒過多久,明熹宗即位。徐光啟因自己的抱負不得施展,請求辭職而去,沒有獲
得批準。隨后便因病回家。
(2)崇禎帝贊揚并采納了他的意見,提拔他為禮部尚書。當時,皇帝因為日食預報不夠靈
驗,想要降罪于臺官。
14.①楊鎬戰(zhàn)敗后,徐光啟多次上書要求練兵以報國。神宗皇帝嘉許他。②遼陽被攻下后他
大力提議多鑄造西洋大炮,以助守城。熹宗同意他的看法。③他認為屯政的關鍵在于墾荒,
鹽政在于嚴禁私鹽的販賣。崇禎帝贊揚并采納了他的意見。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臺官監(jiān)預測天象依照的是郭守敬的歷法,元代時已經出現了應當發(fā)生日食而沒有發(fā)生
的情況,郭守敬尚且如此,不能責怪欽天監(jiān)臺官預測失敗。我聽說任何一種歷法使用久了,
就必定會出現差錯,應當及時修正。
“本”是動詞,其賓語為“郭守敬法”,應在“郭守敬法”后斷開,排除AB。
“爾”意思是“如此”,做“守敬”的謂語和賓語,意思完整,其后斷開;“無怪臺官之失占”
的主語省略,應該是“帝”,“無怪”的賓語為“臺官之失占”,主謂賓齊全,可以獨立成句,
排除Do
故選Co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D.“朔,農歷每月月末”“每月的初一稱為‘晦'”錯,應該是“朔”為農歷每月初一,“晦”
是農歷每月月末。
故選Do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D.“還有經濟方面的才能”錯誤?!肮鈫⒀咆摻洕拧?,“經濟”,指經世濟國,指治國之才干,
不是指經濟方面的才能。
故選D。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未幾”,不久;“去”,離職;“聽。批準,含被動;“以。因。
(2)“褒”,贊揚;“擢”,提拔;“驗”,靈驗;“罪”,降罪。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
結合“楊鎬四路喪師,京師大震。累疏請練兵自效。神宗壯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
分析,楊鎬四路兵馬喪失于遼東,京城大為震驚。徐光啟多次上書要求練兵以報效國家。神
宗皇帝嘉許他的壯志,將他越級提拔為少詹事,兼任河南道御史。
結合“遼陽破,召起之。還朝,力請多鑄西洋大炮,以資城守。帝善其言”分析,遼陽被攻
破,熹宗下令起用他?;氐匠?,他大力提議多鑄造西洋大炮,以供守城之用。熹宗同意他
的看法。
結合“光啟言屯政在乎墾荒,鹽政在嚴禁私販。帝褒納之,擢禮部尚書”分析,徐光啟說,
屯田的關鍵在于墾荒,鹽政的關鍵在于嚴禁私鹽的販賣。崇禎帝贊揚并采納了他的意見,提
拔他為禮部尚書。
參考譯文:
徐光啟,字子先,上海人。明朝萬歷二十五年考中鄉(xiāng)試第一名,七年后又考中進士。由
庶吉士做到贊善。跟隨西洋人利瑪竇學習天文、歷算、火器,完全掌握了各門學問的方法。
繼而又學習軍事、屯田、鹽政、水利等書籍。
楊鎬四路兵馬喪失于遼東,京城大為震驚。徐光啟多次上書要求練兵以報效國家。神宗
皇帝嘉許他的壯志,將他越級提拔為少詹事,兼任河南道御史。在通州練兵時,他上奏陳列
了十條建議。當時正值遼東戰(zhàn)事緊急,皇上沒有同意他的請求。徐光啟上書力爭,才批準給
他少量民兵和武器軍械。
沒過多久,明熹宗即位。徐光啟因自己的抱負不得施展,請求辭職而去,沒有獲得批準。
隨后便因病回家。遼陽被攻破,熹宗下令起用他。回到朝中,他大力提議多鑄造西洋大炮,
以供守城之用。熹宗同意他的看法。正考慮采納他的建議,但是徐光啟與兵部尚書崔景榮的
建議不一致,御史丘兆麟也彈劾他,他又以生病為由回家。天啟三年以原官被起用,接著升
為禮部右侍郎。天啟五年,魏忠賢勾結智鋌彈劾他,他又被罷官而閑居。
崇禎元年,徐光啟被召還,再次提出練兵建議。不久,被任命為左侍郎負責禮部事務。
崇禎帝擔憂國家財政困難,下令朝廷大臣提出屯田和鹽政的好措施。徐光啟說,屯田的關鍵
在于墾荒,鹽政的關鍵在于嚴禁私鹽的販賣。崇禎帝贊揚并采納了他的意見,提拔他為禮部
尚書。當時,皇帝因為日食預報不夠靈驗,想要降罪于臺官。徐光啟說:“臺官監(jiān)預測天象
依照的是郭守敬的歷法,元代時已經出現了應當發(fā)生日食而沒有發(fā)生的情況,郭守敬尚且如
此,不能責怪臺官預測失敗。我聽說任何一種歷法使用久了,就必定會出現差錯,應當及時
修正?!背绲澋勐爮牧怂慕ㄗh,下詔請西洋人龍華民、鄧玉函、羅雅谷等來推算,進行改
歷的工作,徐光啟負責監(jiān)督此事。
崇禎四年春季正月,徐光啟進獻了《測天約說》一卷、《大測》二卷、《黃道升度》七卷、
《黃赤距度表》一卷。當年冬季十月初一發(fā)生日食,徐光啟又獻上測候四說,其中辨別時差、
里差的方法,最為詳細周密。
崇禎五年五月,徐光啟在擔任禮部尚書的同時,兼任東閣大學士,入閣參與機要事務,
和鄭以偉被同時任命。隨即又加任太子太保,進文淵閣。徐光啟頗有經世濟國的才干,而且
立志用于當世。不過,等到被信任而掌權時,他年紀已老,又恰逢周延儒、溫體仁獨斷專政,
不能夠有所建議或陳述主張。第二年十月去世。被賜封少保。
江西省上饒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
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居魔下,未得知名。項渠敗,又屬項
羽,羽以為郎中。數以策干?項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未得知名。
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
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
公無所追;追信,詐也?!焙稳眨骸爸T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
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庇谑峭跤傩虐葜?。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
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
王許之。信拜禮畢,上坐。王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謝,因問王
曰:“今東鄉(xiāng)②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漢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
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曰:“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然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
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③于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日其強易弱。今大王
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
丕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庇谑菨h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遂聽
信計,部署諸將所擊。
八月,漢王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漢二年,出關,收魏、河南,韓、殷王皆降。合齊、
趙共擊楚。四月,至彭城,漢兵敗散而還。信復收兵與漢王會滎陽,復擊破楚京、索之間。
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六月,魏王豹謁歸視親疾,至國,即絕河關反漢,與楚約和。漢王使酈生說豹,不下。
其八月,以信為左丞相,擊魏。魏王盛兵蒲坂。塞臨晉,信乃益為疑兵,陳船欲度臨晉,而
伏兵從夏陽以木罌矩渡軍,襲安邑,魏王豹驚,引兵迎信,信遂虜豹,定魏為河東郡。
注釋:①干謁,求見。②同“向”。③脅迫。
(節(jié)選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民約
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B.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民約
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C.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除秦苛法/與民約法
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D.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民約
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布衣,指布制的衣服,即用麻葛之類的織物制成的衣服,用來代指平民。古代指平民的
詞還有“黎庶”“黔首”“元元”“民氓”等。
B.齋戒,指古人在祭祀行大禮等嚴肅莊重的活動前要沐浴更衣、整潔身心,不飲酒,不吃
葷,不游樂,以示虔誠和莊敬。
C.三秦,項羽滅秦后,把秦關中之地分封給三個秦朝降將,其所轄地就稱三秦。今把陜西
的陜南、陜北、關中并稱“三秦”。
D.謁,在此處指“謁見”,有覲見、拜見之意,是臣下、屬下以恭謹的禮儀拜見君王或上級,
拜見時沒有一定的禮儀要求。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信出身貧寒,卻不甘居人后。先后投奔項梁、項羽都因不受重用而逃走;又投奔劉邦,
也因不受重用再次逃走。
B.韓信才華出眾,深受蕭何賞識。蕭何在韓信逃離時,毫不猶豫追回了他,又極力請求劉
邦禮待重用韓信。
C.韓信見識獨到,頗能看清形勢。他冷靜分析了劉邦和項羽的優(yōu)劣形勢,指出劉邦奪取天
下的關鍵是民心。
D.韓信足智多謀,善于帶兵打仗。劉邦與齊王、趙王合擊楚軍卻大敗,韓信收集了敗軍在
彭城擊敗了楚軍。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信度何等己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2)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于威強耳
14.韓信見解獨到、足智多謀,請結合文本談談他認為漢王怎樣才能一舉平定三秦?
【答案】10.C11.D12.D
13.(1)韓信料想蕭何他們已經在漢王面前多次保薦過他了,可是漢王一直不重用自己,
就也逃跑了。
(2)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歸附,只不過迫于威勢,勉強服從罷了。
14.①任天下勇武。②贏得民心。③發(fā)動軍隊向東挺進。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如今大王果真能夠與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戰(zhàn)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消滅
的呢?大王進入武關,秋毫無犯,廢除了秦朝的殘酷苛刻的法令,與秦地百姓約法三章,秦
地百姓沒有不想要大王做秦地大王的。如今大王發(fā)動軍隊向東挺進,只要一道文書三秦封地
就可以平定了。
“大王之入武關”中,“大王”為主語,“入”為謂語,“武關”為賓語,“之”為助詞,用于
主謂之間,結構完整,應在“大王之入武關”前后斷開,排除ABD;
故選Co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D.“在此處指‘謁見’”錯誤。原文語句是“六月,魏王豹謁歸視親疾”,“謁”在此處是“請
求”之意,魏王豹請求回家探望生病的親人。
故選D。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D.“韓信收集了敗軍在彭城擊敗了楚軍”錯誤。從原文“合齊、趙共擊楚。四月,至彭城,
漢兵敗散而還。信復收兵與漢王會滎陽,復擊破楚京、索之間”可知,韓信收集潰散的人馬
與漢王會合,在京縣、索亭之間又摧垮楚軍。
故選D。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度”,估計、料想;“不我用”,賓語前置句式,不授予我官職,不重用自己;“亡”,
逃跑。
(2)“親附”,親近歸附;“威強”,威力與強勢;“特”,只不過。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
①由原文“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可知,任天下勇武。
②由原文“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除秦苛法,與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
者”可知,贏得民心。
③由原文“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可知,發(fā)動軍隊向東挺進。
參考譯文:
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當初是平民百姓的時候,貧窮且沒有出眾的德行,不能夠被推
選去做小吏,又不能做買賣維持生活。經常寄居在別人家吃閑飯,人們大多厭惡他。等到項
梁率領抗秦義軍渡過淮河向西進軍的時候,韓信帶了寶劍去投奔他,留下來做他部下,一直
默默無聞。項梁失敗后,又投奔項羽,項羽任命他做郎中。他好幾次向項羽獻計策,都沒有
被采納。劉邦率軍進入蜀地時,韓信逃離楚軍去投奔他,還是沒什么名氣。
韓信多次和蕭何談天,蕭何很佩服他。隊伍到達南鄭時,在半路上跑掉的軍官就有幾十
個。韓信料想蕭何他們已經在漢王面前多次保薦過他了,可是漢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
跑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把此事報告漢王,就徑自去追趕他。隔了一兩天,蕭何
回來見漢王,漢王罵道:“跑掉的軍官有好幾十,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這是撒謊?!笔?/p>
何說:“那些軍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最
杰出的人。大王假如只想長期做漢中王,當然沒什么事情給他做;假如要想爭奪天下,除了
韓信就沒有可以商量大計的人?!庇谑菨h王打算召見韓信任用他。蕭何說:“大王一向傲慢無
禮,如果任命一位大將,就像是呼喚一個小孩子一樣,這就是韓信離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誠
心拜他做大將,就該選個好日子,自己事先齋戒,搭起一座高壇,按照任命大將的禮儀完成
儀式,那才行??!”漢王答應了。任命韓信的儀式結束后,漢王就座。漢王說:“丞相多次稱
道將軍,將軍用什么計策指教我呢?”韓信謙讓了一番,乘機問漢王說:“如今向東爭奪天
下,難道敵人不是項王嗎?”漢王說:“是?!表n信說:“大王自己估計在勇敢、強悍、仁厚、
兵力強大方面與項王相比,誰強?”漢王沉默了好長時間,說:“我不如項王?!表n信拜了兩
拜說:“我也認為大王比不上他呀。但是項王軍隊所經過的地方,沒有不橫遭摧殘毀滅的,
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歸附,只不過迫于威勢,勉強服從罷了。雖然名義上是霸主,
實際上卻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說他的優(yōu)勢很容易轉化為劣勢。如今大王果真能夠與他反
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戰(zhàn)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消滅的呢?大王進入武關,秋毫無犯,
廢除了秦朝的殘酷苛刻的法令,與秦地百姓約法三章,秦地百姓沒有不想要大王做秦地大王
的。如今大王發(fā)動軍隊向東挺進,只要一道文書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庇谑菨h王特別高
興,自認為得到韓信太晚了。就聽從韓信的謀劃,部署各路將領攻擊的目標。
八月,漢王出兵經過陳倉向東挺進,平定了三秦。漢二年(前205),出兵函谷關,收
服了魏王、河南王,韓王、殷王也相繼投降。漢王又聯合齊王、趙王共同攻擊楚軍。四月,
到彭城,漢軍兵敗,潰散而回。韓信又收集潰散的人馬與漢王在滎陽會合,在京縣、索亭之
間又摧垮楚軍。因此楚軍始終不能向西進軍。
六月,魏王豹以探望親人疾病為由請假回鄉(xiāng),一到封國,立即切斷黃河渡口臨晉關的交
通要道,反叛漢王,與楚軍訂約講和。漢王派酈生游說魏豹,沒有成功。這年八月,漢王任
命韓信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隊駐扎在蒲坂,堵塞了黃河渡口臨晉。韓信就
增設疑兵,故意排列開戰(zhàn)船,假裝要在臨晉渡河,而隱蔽的部隊卻從夏陽用木制的盆甕浮水
渡河,偷襲安邑,魏王豹驚慌失措,帶領軍隊迎擊韓信,韓信就俘虜了魏豹,平定了魏地,
設立為河東郡。
江西省撫州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xiāng)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里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
曰:“陳孺子之為宰!”平日:“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陳涉起而王陳,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為魏王,與秦軍相攻于臨濟。陳平固已前謝其
兄伯,少年往事魏王咎于臨濟。魏王以為太仆。說魏王不聽,人或讒之,陳平亡去,遂至修
武降漢。
其后,楚急攻,絕漢甬道,圍漢王于滎陽城。久之,漢王審之,請割滎陽以西以和,項
王不聽。漢王謂陳平日:“天下紛紛,何時定乎?"陳平日:“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
節(jié)好禮者多歸: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jié)者不來;然
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指麾則定
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之士。顧楚有可亂者,彼項王骨鰻之臣亞父、鐘離昧、龍且、
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大王誠能出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
意忌信讒,必內相誅。漢國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睗h王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平,
恣所為,不問其出入。陳乎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富言諸將鐘露昧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而終
不得裂地而王欲與漢為二,以滅項氏而分王其地。項羽果意不信鐘離昧等。項王既疑之,使
使至漢。漢王為太牢具,舉進。見楚使,即詳驚曰:“吾/為亞父使,乃項王使!”復持去,
更以惡草具進楚使。楚使歸,具以報項王。項王果大疑亞父。亞父欲急攻下滎陽城,項王不
信,不肯聽。亞父聞項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請骸骨歸!”未至
彭城,疽發(fā)背而死。
(節(jié)選自《史記?陳丞相世家》)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陳平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昧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而終不得裂地而王
/欲與漢為一
B.陳平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昧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而終不得裂地而王
/欲與漢為一
C.陳平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昧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而終不得裂地/而
王欲與漢為一
D.陳平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昧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而終不得裂地/而
王欲與漢為一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患”與“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魚我所欲也》)中的“患”含義用法不同。
B.“誠”與“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中的“誠”含義相同。
C.“因”與“我欲因之夢吳越”(《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因”含義相同。
D.“以為”與“”以為輪”(《勸學》)中的“以為”含義用法相同。
1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平從小家庭貧困,卻心有大志。鄉(xiāng)里祭祀土地神時,他主持分割祭肉,不僅分得很均
勻,還說假使讓他主宰天下,也一樣能做好。
B.項羽生性多疑,且剛愎自用。他為人謙恭有禮,但還是中了陳平的反間計,懷疑鐘離昧
等人,不肯聽信亞父的計策。
C.劉邦起初懼憚項羽,但用人不疑。他在楚軍急攻之時,試圖割地求和,不成之后,接受
了陳平的反間計,并不惜重金,最終離間了楚國君臣。
D.劉邦生性傲慢,但不計名利。他為人傲慢,缺乏禮儀,可是因為他舍得給人爵邑,圓滑
沒有骨氣、好利無恥之徒都來歸附他。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陳平固已前謝其兄伯,從少年往事魏王咎于臨濟。
(2)久之,漢王患之,請割滎陽以西以和,項王不聽。
14.陳平使用了怎樣的奇謀妙計成功離間了項羽君臣?請結合原文相關內容具體說明。
【答案】10.B11.A12.C
13.(1)陳平已經辭別了他的哥哥陳伯,隨著一些年輕人一道去臨濟投奔魏王魏咎。
(2)過了一段時間,漢王為此憂慮起來,請求割讓滎陽以西的地區(qū)來與楚講和,項王不答
應。
14.(1)不惜重金用反間計離間項王君臣。(2)讓人散布鐘離昧等人的謠言,導致項羽不
再信任他們。(3)利用一桌酒席做文章,使項羽大起疑心,不再信任亞父。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陳平用大量黃金在楚軍中進行離間活動,讓人在楚軍將領中公開散布,說鐘離昧等人
為項王領兵打仗,功勞很多,然而卻始終沒有得到裂土為王的封賞,他們都想與漢王聯合起
來。
“于楚軍”是“縱反間”的后置狀語,之間不能斷開,排除AC;
“裂地而王”作“得”的賓語,動賓之間不能斷開,排除D。
故選B。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能力。
A.正確。患:憂慮;禍患。句意:漢王為此憂慮起來。/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方法
哪會不采用呢?含義用法不同。
B.錯誤。誠:如果真的;確實。句意:如果真的有一個能夠去掉兩方面的短處。/這確實是
國家危急存亡的時期啊。含義用法不同。
C.錯誤。因:趁機;根據。句意:漢軍趁勢發(fā)兵攻打。/我根據越人說的話夢游到吳越。含
義用法不同。
D.錯誤。以為:認為;把……做成。句意:我以為是亞父的使者。/用煤的工藝把它制成車
輪。
故選A。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C.“起初懼憚項羽”錯誤,劉邦起初懼憚的是陳平,才有下文的“用人不疑”。
故選C。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謝”,辭別;“從”,跟隨;“事魏王咎于臨濟”,狀語后置,去臨濟投奔魏王:魏咎。
(2)“久之”,過了一段時間;“患”,憂慮;“和”,講和。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結合“大王誠能出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必內相
誅”可知,利用項羽多疑、剛愎自用的弱點,不惜重金用反間計離間項王君臣。
結合“鐘離昧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而終不得裂地而王,欲與漢為一”利用項羽吝嗇、不
論功行賞的弱點,讓人散布鐘離昧等人的謠言,使項羽不再信任他們。
結合“漢王為太牢具,舉進。見楚使,即詳驚曰:'吾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在一桌豐
盛的酒席間使項羽大起疑心,不再信任亞父。
參考譯文:
永相陳平,陽武縣戶牖鄉(xiāng)人。年輕時家里貧窮,喜歡讀書。鄉(xiāng)里舉行社祭,陳平主持分
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們都說:“陳平這孩子主持分祭肉,分得好!”陳平感慨地說:“要
讓我主宰天下,也會像分祭肉一樣!”
陳涉起兵在陳縣稱王以后,派周市平定了魏國地區(qū),立魏咎為魏王,在臨濟與秦軍作戰(zhàn),
在這以前陳平已經辭別了他的哥哥陳伯,隨著一些年輕人一道去臨濟投奔魏王魏咎。魏王任
命他為太仆。陳平向魏王提出建議,魏王沒有采納,又有人說陳平的壞話,陳平因此逃跑了,
于是就到修武投奔了劉邦。
后來,楚軍加緊進攻,斷絕了漢軍的通道,把漢王包圍在滎陽城里。過了一段時間,漢
王為此憂慮起來,請求割讓滎陽以西的地區(qū)來與楚講和,項王不答應。漢王就對陳平說:“天
下紛爭,什么時候才能安定呢?”陳平說:“項羽這個人恭敬愛人,那些講究廉節(jié)禮儀的人
大都歸附他。但是到了按照功勞應該封給爵位和食邑的時候,他卻很吝嗇,人們因此又離開
他。現在大王對人怠慢,缺少禮儀,所以那些不貪財、講氣節(jié)的人就不來投靠你;但是大王
能用爵位、城邑讓人富足,那些愚頑、才能不突出、貪圖利益、不講廉恥的人就大多來投靠
漢王。您和項羽,如果真的有一個能夠去掉兩方面的短處,發(fā)揚兩方面的長處,那么天下用
手指一指,用鞭子揮一揮就平定了。但是大王行為放肆,好侮辱人,無法得到廉節(jié)之士的擁
護?,F在看來楚軍中存在著可以導致分裂混亂的因素,項王身邊剛直而又忠實的臣子,只有
亞父范增、鐘離昧、周殷這么幾個人。如果大王能夠拿出幾萬斤黃金,用反間計去離間項王
君臣,使他們互相懷疑,項王這個人又愛聽讒言,容易猜忌別人,這樣他們內部就會互相殘
殺。然后漢軍趁勢發(fā)兵攻打,必定能打敗楚軍?!睗h王贊成他的意見,就拿出四萬斤黃金,
交給陳平,讓陳平隨意使用,不加過問。陳平用大量黃金在楚軍中進行離間活動,讓人在楚
軍將領中公開散布,說鐘離昧等人為項王領兵打仗,功勞很多,然而卻始終沒有得到裂土為
王的封賞,他們都想與漢王聯合起來,滅掉項氏,瓜分楚國的土地,各自為王。項羽果然不
再相信鐘離昧等人。項王既然對這些人產生了懷疑,就派使者到漢王那里去。漢王特地讓人
準備了豐盛的酒席,端了進去。一見使者,就假裝驚訝地說:“我以為是亞父的使者,原來
是項王的使者!”又端了回來,換了粗劣的飯菜給楚軍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況如實報
告項王,項王果然對亞父大起疑心。范增聽說項王懷疑他,非常生氣地說:“天下的事情大
體平定了,剩下的事情君王您自己辦吧!我請求您把我這把老骨頭還給我,讓我回家吧!”
還沒到彭城,就背上惡瘡發(fā)作而死。
江西省贛州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楊萬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紹興二十四年進士第,為贛州司戶,調永州零陵丞。
時張浚謫永,杜門謝客,萬里三往不得見,以書力請,始見之??C阋哉恼\意之學,萬里
服其教終身,乃名讀書之室曰誠章。會陳俊卿、虞允文為相,交薦之,召為國子博士。侍講
張械以論張說出守袁,萬里抗疏留械,又遺允文書,以和同之說規(guī)之,核雖不果留,而公論
偉之。盜沈師犯南粵,帥師往平之。奉奉稱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點刑獄。
請于潮、惠二州筑外碧,潮以鎮(zhèn)賊之巢,惠以扼賊之路,俄以憂去。免喪,召為尚左郎官。
淳熙十二年五月,應詔上書曰:臣竊聞,論者或謂棄淮而守江,是大不然。昔者吳與魏力爭
而得合肥,然后吳始安;李煜失滁、揚二州,自此南唐始蹙。今日棄淮而保江,既無淮矣,
江可得而保乎?
王淮為相,一日問曰:“宰相先務者何事?”曰:“人才。”又問:“孰為才?”即疏朱熹、
袁樞以下六十人以獻,淮次第擢用之。歷樞密院檢詳,守右司郎中,遷左司郎中。萬里為人
剛而褊。孝宗始愛其才,以問周必大,必大無善語,由此不見用。韓儒胄用事,欲網羅四方
知名士相羽翼,嘗筑南園,屬萬里為之記,許以掖垣。萬里日:“官可棄,記不可作也?!逼?/p>
胄患,改命他人。臥家十五年,皆其柄國之日也。儒胄專僭日益甚,萬里憂憤,怏怏成疾。
家人知其憂國也,凡邸吏之報時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僻胄用兵事。萬里慟哭
失聲亟呼紙書曰韓傀胄奸臣專權無上動兵殘民謀危社稷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惟有孤憤!又書
十四言別妻子,筆落而逝,年八十三。
(節(jié)選自《宋史?楊萬里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萬里慟哭/失聲亟呼紙書曰/韓倔胄奸臣/專權無上/動兵殘民/謀危社稷/吾頭顱如許報國
/無路惟有孤憤
B.萬里慟哭失聲/亟呼紙書曰/韓倔胄奸臣/專權無上/動兵殘民/謀危社稷/吾頭顱如許/報
國無路/惟有孤憤
C.萬里慟哭/失聲亟呼紙書曰/韓倔胄奸臣專權/無上動兵殘民/謀危社稷/吾頭顱如許/報國
無路/惟有孤憤
D.萬里慟哭失聲/亟呼紙書曰/韓儲胄奸臣專權/無上動兵殘民/謀危社稷/吾頭顱如許報國/
無路惟有孤憤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進士,古代科舉考試中會試及第者,分為三甲,一甲的第一名是狀元,二、三甲的第一
名皆稱為傳臚。
B.誠齋,楊萬里的書齋名。古代文人常給自己的書齋取一個寓意深刻的名字,用以體現自
己的品位和追求。
C.孝宗,宋朝皇帝趙睿的廟號。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的名號,起源于重視
祭祀與敬拜的商朝。
D.“又書十四言別妻子”中“言”是“字”的意思,與《琵琶行并序》“凡六百一十六言”
中''言"意思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根因論說唐朝宰相張說被謫守袁州,楊萬里上書直言請求留張械在朝,又寫信給宰相
虞允文,用和同之說加以勸說。
B.楊萬里請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圍修筑寨堡,在潮州用來鎮(zhèn)懾盜賊的巢穴,在惠州用來扼
住盜賊的道路,但不久楊萬里因居喪離職。
C.王淮做宰相時,向楊萬里詢問宰相第一要務是什么,楊萬里認為選拔人才最重要。他舉
薦的朱熹等六十人,先后被王淮提拔任命。
D.因為楊萬里閑居十五年期間不問政事,所以凡是有邸吏前來通報當時朝廷的政治形勢,
他的家人都隱瞞著不告訴他。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時張浚謫永,杜門謝客,萬里三往不得見,以書力請,始見之。
②臣竊聞,論者或謂棄淮而守江,是大不然。
14.”萬里為人剛而褊”,在對待權臣韓件胄的事情上,楊萬里的哪些做法體現了“剛而褊”
的性格?
【答案】10.B11.A12.D
13.①這時張浚被貶謫到永州,關起門謝絕來客,楊萬里三次拜訪都沒能見到他,便寫了一
封信極力請求,張浚才見他。
②臣私下里聽說,有的大臣認為應該放棄淮河而據守長江,這是非常不對的。
14.①楊萬里拒絕為韓偏胄南園作記;
②楊萬里因韓儒胄當權,居家十五年不仕;
③楊萬里聽聞韓儒胄用兵事,寫下文字激烈批判韓儒胄。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楊萬里失聲痛哭,急忙叫人拿來紙寫道:“韓傀胄是奸臣,擅自專權目無皇上,發(fā)動
戰(zhàn)爭殘害百姓,圖謀危害國家,我這么大歲數了,沒有辦法報效國家,只有憤憤不平!”
“失聲”指悲極氣噎,哭不成聲,故“失聲”只能用來修飾“慟哭”,不能與“亟呼”連用,
排除AC。
“韓倔胄奸臣”是判斷句,‘'韓偏胄”是主語,“奸臣”是賓語,故應在“奸臣”后斷開,排
除D。
故選B。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含義和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
A.“古代科舉考試中會試及第者”說法錯誤,進士是古代科舉考試中殿試及第者。
D.正確。
“又書十四言別妻子”中的“言”,字;句意:又寫下了十四個字告別妻子兒女。
“凡六百一十六言”中的“言”,字;句意:總共有616個字。
故選Ao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D.“因為楊萬里閑居十五年期間不問政事”說法錯誤,依據原文“倔胄專僭日益甚,萬里憂
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憂國也,凡邸吏之報時政者皆不以告”可知,家人隱瞞朝廷的消息
不告訴楊萬里的原因是擔心他憂國成疾。
故選Do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
①“謫”,被貶謫;“杜門”,閉門、關起門;“力請”,極力請求;“始。才。
②“竊。私下里;“或”,有的;“是。這;“然”,對的,正確的。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①原文”韓僻胄用事,欲網羅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嘗筑南園,屬萬里為之記,許以掖垣。萬
里曰:‘官可棄,記不可作也’”,楊萬里寧可棄官,拒絕為韓傀胄南園作記;
②原文“臥家十五年,皆其柄國之日也”,楊萬里因韓僻胄當權,居家十五年不仕;
③原文“忽族子自外至,遽言僻胄用兵事。萬里慟哭失聲,亟呼紙書日:'韓倔胄奸臣,專
權無上,動兵殘民,謀危社稷,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惟有孤憤'",楊萬里聽聞韓儒胄用
兵事,寫下文字激烈批判韓僻胄。
參考譯文:
楊萬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考取進士,任贛州司戶官,又調任
永州零陵縣縣丞。這時張浚被貶謫到永州,關起門謝絕來客,楊萬里三次拜訪都沒有見到,
便寫了一封信極力請求,張浚才見他。張浚勉勵他致力于正心誠意的學問,楊萬里終身信服
其教導,于是把自己的書齋取名為“誠齋”。時值陳俊卿、虞允文做宰相,兩人交相推薦楊
萬里,楊萬里被征召為國子博士。翰林侍講學士張械因論說唐朝宰相張說被謫守袁州,楊萬
里上書直言,要求留張械在朝,又寫信給宰相虞允文,用和同之說加以勸說,張械雖然沒有
留住,但大家公認楊萬里人格高尚。后盜賊沈師進犯南粵,楊萬里親自率兵討伐平定他。宋
孝宗稱他為“仁者之勇”,于是有重用他的意思,任命他為提點刑獄。楊萬里請求在潮、惠
二州的外圍修筑寨堡,在潮州用來鎮(zhèn)懾盜賊的巢穴,在惠州用來扼住盜賊的道路,但不久楊
萬里因居喪離職。服喪期滿,被征召為尚左郎官。孝宗淳熙十二年五月,楊萬里應皇帝詔命
上書說:臣私下里聽說,有的大臣認為應該放棄淮河而據守長江,這是非常不對的。過去吳
國通過與魏國激戰(zhàn)而取合肥,然后吳國才安。李煜失掉了滁、揚二州,從此南唐開始破敗。
今天說放棄淮河而退保長江,既然沒有淮河了,長江能保得住嗎?
王淮做宰相,有一天王淮問他說:“宰相最先辦的應是什么事情?”楊萬里回答說:“人
才?!蓖趸从謫枺骸澳男┤耸侨瞬拍??”楊萬里就寫上朱熹、袁樞以下六十人呈現給王淮,王
淮依次提拔任用他們。楊萬里歷任樞密院檢詳官,守任右司郎中,升遷為左司郎中。楊萬里
為人剛強而偏狹。宋孝宗當初愛惜他的才干,向周必大打聽楊萬里的情況,周必大沒有說楊
萬里的好話,因此他沒有被起用。韓傀胄專權之后,想要網羅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
有一次修筑了南園,囑咐楊萬里為南園寫一篇記,并用高官厚祿許諾。楊萬里說:“官可以
不做,記是不能寫的?!表n傀胄非常生氣,便改命他人做記。楊萬里在家閑居十五年,都是
韓僻胄把持國柄的時候。韓倔胄專權僭越日益嚴重,楊萬里非常憂憤,郁郁成疾。家里人知
道他是憂國,因此凡是邸吏通報當時的政治形勢的都不告訴楊萬里,有一天宗族里有個年輕
人忽然從外面回來了,就說起韓偉胄對金用兵的事情。楊萬里失聲痛哭,急忙叫人拿來紙寫
道:”韓僻胄是奸臣,擅自專權目無皇上,發(fā)動戰(zhàn)爭殘害百姓,圖謀危害國家,我這么大歲
數了,沒有辦法報效國家,只有憤憤不平!”又寫下了十四個字告別妻子兒女,寫完就去世
了,死時八十三歲。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郭子儀,字子儀,華州鄭人。十四載,安祿山反,子儀收靖邊軍,斬賊將周萬頃,加御
史大夫。乾元元年,破賊河上,執(zhí)安守忠以獻,遂朝京師。詔百官迎于長樂驛,帝御望春樓
待之。進中書令,帝即詔大舉九節(jié)度師討安慶緒,子儀自杏園濟河,圍衛(wèi)州。慶緒分其眾為
三軍。將戰(zhàn),子儀選善射三千士伏壁內,誡曰:“須吾卻,賊必乘壘,若等噪而射?!奔葢?zhàn)偽
遁賊薄營伏發(fā)注射如雨賊震駭王師整而奮新首四萬級獲鎧胄數十萬執(zhí)安慶和收衛(wèi)州。連營進
圍相州,引漳水灌城。時王師眾而無統(tǒng),進退相顧望,是以及于敗。帝召子儀還,更以趙王
為天下兵馬元帥。子儀雖失軍,無少望。后帝不豫,群臣莫有見者,子儀請曰:“老牙受命,
將死于外,不見陛下,目不瞑?!睅б僚P內,謂曰:“河東事一以委卿?!弊觾x嗚咽流涉。
代宗立,史朝義盜洛,子儀遣長孫全緒為劉錚,命營韓公堆,增張旗幟,夜叢萬炬,賊疑而
懼,大潰。廣德二年,仆固懷恩誘吐蕃、黨項數十萬入寇,朝廷大惡,帝問計所出,對曰:
“無能為也。懷恩本臣偏將,雖剽果,然素失土心。今能為亂者,^思歸之人,劫與俱來,
且皆臣故部曲,素以恩信結之,彼忍以刃相向乎?"帝曰:“善。”虜寇邠州,諸將請擊之。
子儀曰:“客深入,利速戰(zhàn)。彼下素德我,吾緩之,當自攜式?!币蛳铝睿骸案已詰?zhàn)者斬!”堅
壁待之,賊果遁。大歷二年,吐蕃復寇靈武,回紇赤心請市馬萬匹,有司以財乏,止市千匹。
子儀曰:“回紇有大功,宜答其意,中原須馬,臣請內一歲奉,佐馬直。"詔不聽。德宗嗣位,
詔還朝,攝冢宰。建中二年,靠,年八十五,賜謚曰忠武,配饗代宗廟廷。
(選自《新唐書?郭子儀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既戰(zhàn)/偽遁/賊薄營/伏發(fā)/注射如雨/賊震駭/王師整而奮/斬首四萬級/獲鎧胄數十萬/執(zhí)
安慶和/收衛(wèi)州
B.既戰(zhàn)/偽遁賊/薄營/伏發(fā)注/射如雨/賊震駭/王師整而奮/斬首四萬級/獲鎧胄數十萬/執(zhí)
安慶和/收衛(wèi)州
C.既戰(zhàn)/偽遁/賊薄營/伏發(fā)注/射如雨/賊震駭王師/整而奮/斬首四萬級/獲鎧胄數十萬/執(zhí)
安慶和/收衛(wèi)州
D.既戰(zhàn)/偽遁賊/薄營/伏發(fā)/注射如雨/賊震駭王師/整而奮/斬首四萬級/獲鎧胄數十萬/執(zhí)
安慶和/收衛(wèi)州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聊的一項是()
A.大舉九節(jié)度師討安慶緒的“師”指軍隊,與《師說》中“惑而不從師”的“師”意思不
同。
B.子儀嗚咽流涕的“涕”指眼淚,與《出師表》中“臨表涕零”的“涕”意思不同。
C.前鋒,古代軍隊的先頭部隊,主要任務是探明大部隊前進道路情況,消除前進障礙。
D.薨,古代對于諸侯或相當諸侯的封國國君、封爵王侯以及貴妃、公卿大臣之死的婉稱。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氐做的一項是()
A.郭子儀軍功顯赫,備受器重。安祿山叛亂,郭子儀收復靖邊軍,斬殺敵將被任為御史大
夫;緝拿安守忠后朝拜京城,皇帝在望春樓等待他。
B.郭子儀作戰(zhàn)靈活,成效顯著。討伐安慶緒時,郭子儀在營壘內埋伏了弓箭手;征戰(zhàn)史朝
義時,他又增張旗幟,聚集火炬以驚擾敵軍。兩戰(zhàn)都大獲全勝。
C.郭子儀胸懷寬廣,忠心耿耿。圍攻相州失利,郭子儀被剝奪了兵權,他依然沒有埋怨之
心;皇帝病重之時,郭子儀懇請接見并被委以重任。
D.郭子儀顧全大局,不計私利。吐蕃再次入侵靈武,朝廷無財力購買回紇赤心的萬匹戰(zhàn)馬,
郭子儀主張購買,并向朝廷繳納了一年的俸祿。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誡曰:“須吾卻,賊必乘壘,若等噪而射”
(2)時王師眾而無統(tǒng),進退相顧望,是以及于敗。
14.廣德二年,仆固懷恩聯合吐蕃、黨項入寇,郭子儀卻能不戰(zhàn)而勝,根據文章的敘述,說
說郭子儀不戰(zhàn)而勝的原因。
【答案】10.A11.B12.D
13.(1)囑咐說:“等到我軍撤退,叛軍必定侵犯(劫掠、襲擊)營壘,你們就吶喊射箭。”
(2)當時唐軍眾多但無人統(tǒng)領,進軍撤退都互相觀望,因此被打敗了。
14.①洞察敵軍將士心理。②廣施恩惠信用,獲得舊部擁戴。③采用緩兵之計,以便分化敵
人。④嚴明軍紀,令行禁止。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接戰(zhàn)后,假裝退卻,叛軍追近營壘,伏兵出來了,射箭像下雨一樣。叛軍嚇壞了,唐
軍整隊奮擊,殺頭四萬顆,繳獲盔甲幾十萬。抓獲了鄭王安慶和,收復了衛(wèi)州。
“賊”是“薄營”的主語,結構完整,二者之間不能斷開,排除BD。
“賊”是“震駭”的主語,“王師”是“整而奮”的主語,故應在“王師”前斷開,排除C。
故選Ao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對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的能力。
A.軍隊;老師。兩句中的“師”意思不同。句意:大規(guī)模發(fā)動九位節(jié)度的軍隊討伐安慶緒。
/有了疑難問題卻不跟從老師(學習)。
B.都是“眼淚”的意思、。兩句中的“涕”意思相同。句意:郭子儀感動得聲淚俱下。/面對
這份奏表禁不住熱淚縱橫。
C.正確。
D.正確。
故選Bo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D.“并向朝廷繳納了一年的俸祿”錯誤,由原文“詔不聽”可知,郭子儀的主張和想法未被
采納。
故選D.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能力。
(1)“須”,等到;“卻”,撤退;“乘”,侵犯。
(2)“統(tǒng)”,統(tǒng)領;“顧望”,觀望;“是以”,因此。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
①由原文“懷恩本臣偏將,雖剽果,然素失士心。今能為亂者,林思歸之人,劫與俱來”可
知,洞察敵軍將士心理。
②由原文''且皆臣故部曲,素以恩信結之,彼忍以刃相向乎”可知,廣施恩惠信用,獲得舊
部擁戴。
③由原文“吾緩之,當自攜貳”可知,采用緩兵之計,以便分化敵人。
④由原文“因下令:'敢言戰(zhàn)者斬!'”可知,嚴明軍紀,令行禁止。
參考譯文:
郭子儀,字子儀,華州鄭縣人。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反叛,郭子儀收復了靖邊軍,
殺死了叛軍將領周萬頃,被加封為御史大夫。乾元元年(758),在黃河邊打敗了叛軍,抓獲
安守忠進獻,于是到京城朝拜?;实巯略t命群臣到長樂驛迎接,皇帝到望春樓等待他。提拔
為中書令,皇帝馬上下令大規(guī)模發(fā)動九位節(jié)度的軍隊討伐安慶緒,郭子儀從杏園渡過了黃河,
包圍了衛(wèi)州。安慶緒把軍隊分為三支。要開戰(zhàn)了,郭子儀挑選擅長射箭的三千兵埋伏在營壘
里,囑咐說:“等我軍撤退,叛軍必定侵犯(劫掠、襲擊)營壘,你們就吶喊射箭?!苯討?zhàn)后,
假裝退卻,叛軍追近營壘,伏兵出來了,射箭像下雨一樣。叛軍嚇壞了,唐軍整隊奮擊,殺
頭四萬顆,繳獲盔甲幾十萬。抓獲了鄭王安慶和,收復了衛(wèi)州。扎營相連包圍了相州,引導
漳河之水灌城,當時唐軍眾多但無人統(tǒng)領,進軍撤退互相觀望,因此被打敗了?;实郯压?/p>
儀召回,改命趙王任天下兵馬元帥。郭子儀雖然喪失了兵權,沒有一句怨言。當時皇帝已經
重病,百官都不接見,郭子儀請求說:“老臣接受任命,將要死在外地,不見到皇上死不瞑
目。”皇帝派人領他到臥室里,對他說:“河東的事情全拜托你了。”郭子儀感動得聲淚俱下。
代宗登基,史朝義侵犯洛陽,郭子儀派遣長孫全緒擔任前鋒,命令他在韓公堆扎營,多加樹
立旗幟,夜間聚集萬把火炬,叛軍疑慮恐懼,大敗。廣德二年,仆固懷恩引誘吐蕃、黨項數
十萬軍隊入侵,朝廷很恐慌,皇帝問對付辦法,他回答說:“他不能做成什么,仆固懷恩原
是我的偏將,雖然強健勇敢,但不得人心?,F能作亂的原因,是引誘想殺回家鄉(xiāng)的士兵,脅
迫他們同來,而且他們都是我舊日的親兵,我長期用恩寵信義結交他們,他們忍心進攻嗎?”
皇帝說:“對?!睌耻娺M犯邠州,眾將請求進攻敵軍。郭子儀說:“外兵深入我境,速戰(zhàn)速決
對他們有利。他的部下長期受我的恩德,我不進攻他們,他們當然會有二心?!币虼讼铝钫f:
“敢說出戰(zhàn)的,斬首。"堅守營壘防御敵軍,敵軍果然退去了。大歷元年(766年),吐蕃又
來侵略靈武縣,回紇人赤心請求賣一萬匹馬給唐朝,有關部門因開支不足,只買一千匹。郭
子儀說:“回紇人立有大功,應報答他們的支持,中原需要馬匹,我請求繳納一年的俸祿,
幫助出馬錢。”皇帝下詔不同意。唐德宗即位,下詔調回朝廷,任冢宰。建中二年,郭子儀
逝世,八十五歲,賜謚號叫忠武,供奉到代宗皇帝廟中接受祭祀。
(選自《新唐書?郭子儀傳》,有刪改)
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稼說送張琥
蘇軾
曷?嘗觀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則可以更休,而地
力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則種之常不后時,而斂②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枇而多
實,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畝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里之,鋤、穆、鋒、艾⑧,相尋于
其上者如魚鱗,而地力竭矣。種之常不及時,而斂之常不待其熟。此豈能復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過今之人也。其平居所以自養(yǎng)而不敢輕用以待其成者,閔閔?焉
如嬰兒之望長也。弱者養(yǎng)之以至于剛,虛者養(yǎng)書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
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發(fā)于持滿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而今
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登少也有志于學丕幸而早得與.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謂不星也音令里欲自以為不足
而眾已妄推之矣嗚呼!吾子其去此,而務學也哉!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吾告子止于此
矣。
子歸過京師而問焉,有曰轍子由者,吾弟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huán)藝設計中的材質與質感現代辦公空間應用案例
- 環(huán)境影響綜合評估的實踐與思考
- 現代網絡編程語言的性能優(yōu)化探討
- 11 爸爸媽媽在我心中(說課稿)-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
- 9古詩三首《題西林壁》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 《5 童年在游戲中成長》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長春版
- Unit 4 Position Lesson 1 The Magic Show(說課稿)-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上冊
- 2023三年級數學上冊 3 測量第1課時 毫米的認識說課稿 新人教版
- 7 小書包 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一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16大家一起來合作-團結合作快樂多(說課稿)-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
- 名著閱讀:簡答、閱讀題(解析版)-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專練
- 2021-2022學年遼寧省重點高中協(xié)作校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 2024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版)
- 墓地個人協(xié)議合同模板
- 2024年部編版初中語文各年級教師用書七年級(上冊)
- 企事業(yè)單位公建項目物業(yè)管理全套方案
- 2024年北京市房山區(qū)初三語文一模試卷及答案
- 4P、4C、4R-營銷理論簡析
- 三創(chuàng)賽獲獎-非遺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伊立替康對耐藥腫瘤細胞的作用機制研究
- 《美容心理學》課件-容貌的社會心理價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