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高考語文大一輪單元復習與檢測(全國通用)_第1頁
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高考語文大一輪單元復習與檢測(全國通用)_第2頁
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高考語文大一輪單元復習與檢測(全國通用)_第3頁
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高考語文大一輪單元復習與檢測(全國通用)_第4頁
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高考語文大一輪單元復習與檢測(全國通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22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

膜揪紙7

一、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蠶婦

杜荀鶴

粉色全無饑色加,豈知人世有榮華?

年年道我蠶辛苦,底事渾身著芭麻?

蠶婦

來鵠

曉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時節(jié)不閑身。

若教解愛繁華事,凍殺黃金屋里人。

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詩最突出的表現(xiàn)手法是對比,如粉色與饑色對比、貧窮和榮華對比。

B.來詩“曉夕”直述采桑時間之長,“多苦辛”表現(xiàn)出作者對蠶婦的同情。

C.兩首詩都以養(yǎng)蠶婦的口吻講述了養(yǎng)蠶過程的艱辛與所得勞動報酬的微薄。

D.杜詩和來詩都形象反映了封建時代勞動者難享其勞動成果的黑暗現(xiàn)實。

2.這兩首詩結尾的寫法有哪些不同?請簡要分析。

【答案】LC????2.①杜詩結尾以反問手法,借蠶婦之口進行控訴:都說我年年養(yǎng)蠶辛苦,為什么

穿不上漂亮的絲綢衣服,渾身只穿粗糙的芒麻之衣?鞭撻了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者的不勞而獲;②來詩大膽

想象,提出假設:如果蠶婦也像那些貴族婦女喜愛繁華熱鬧,只怕哪些住在“黃金屋里”的人只好

凍死,不平之中表達了對不勞而獲者的輕蔑和嘲笑。

【解析IL本考查學生賞析詩歌內容及藝術特色的能力。

C.“兩首詩都以養(yǎng)蠶婦的口吻講述”錯誤。杜詩模擬蠶婦的口吻來訴說養(yǎng)蠶之苦與回報之微,充滿

了怨憤不平之氣;來詩則以作者的口吻假設沒有蠶婦的勞作,富人將無衣可穿,語調冷峻而尖銳。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杜詩尾聯(lián)的意思是:年年都說我養(yǎng)蠶辛苦,為什么身上穿的是芝麻做的衣服?

來詩尾聯(lián)的意思是:若教村姑了解賞花之類事,便會凍死富家太太小姐們。

①表述口吻上,杜詩模擬蠶婦的口吻來訴說養(yǎng)蠶之苦與回報之微,充滿了怨憤不平之氣;來詩則以

作者的口吻假設沒有蠶婦的勞作,富人將無衣可穿,語調冷峻而尖銳。②句式運用上,杜詩用反問

句,揭示了蠶婦勞而無獲的悲慘境遇,將質問的矛頭指向了不勞而獲的統(tǒng)治者;來詩用感嘆句,揭

露了富人生活以窮人勞作的痛苦為代價的事實,表達了對不合理社會制度的憤慨之情。③修辭手法

上,杜詩以蠶婦自身付出與收獲的反差作比,形象地展現(xiàn)了蠶婦遭遇之不公;來詩運用假設或夸張

的手法,揭露了權貴者靠剝削勞動人民而生活的事實。

二、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柴侍御

王昌齡

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韋莊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

3.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詩首句點出了友人的目的地;江河相連,道無艱阻,再加上“接”字,更給人一種兩地比鄰相

近之感。

B.韋詩前兩句寫扶桑遠得渺茫,而敬龍的家鄉(xiāng)在扶?!皷|更東”,把敬龍的家鄉(xiāng)寫得神秘而遠不可

及。

C.王詩后兩句寫青山云雨相同,明月共照兩鄉(xiāng),表達了對友人的寬慰;韋詩后兩句表達了對友人的

祝愿。

D.這兩首詩都是惜別之作,飽含離別的傷感和對友人的思念,相比而言,王詩樂觀豁達,韋詩纏綿

誠摯。

4.請分析這兩首詩后兩句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何相同之處。

【答案】3.D????4.相同點:

①都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兩首詩最后一句都借明月抒發(fā)情感,以景結情。

②兩首詩最后兩句都是通過想象來表現(xiàn)內容,表達情感的。

【解析】3.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D.“這兩首詩都……飽含離別的傷感和對友人的思念”錯,王詩的三四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

何曾是兩鄉(xiāng)”運用想象,出人意料,不覺有離傷之感在情理之中,表達了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厚

情感。

故選D。

4.本題考查學生比較鑒賞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王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意思:兩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蔭蔽、雨露潤澤,同頂一

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詩人表達的意思是:你我雖然分隔兩地,但有青山相連,同沐云雨,在

同一輪明月照耀之下,彼此心意相通,就如同身處一地,何必悲傷呢。詩人借明月之景抒情,想象

自己和友人在明月的照耀下,彼此心意相通,抒發(fā)對朋友的寬慰之情,以及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

厚情感。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帆風”,意思:此去誰能與你一起到家鄉(xiāng)?唯有一船明月和滿帆清

風。韋詩借“明月”和“帆風”等景物,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通過想象,表達了詩人希望友人能

平安抵達家鄉(xiāng)的關心和良好的祝愿,表達了詩人對敬龍法師遠歸的不舍和留戀,以及對其清風明月

般品質的贊美。

三、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山園小梅?其一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②,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注】①林逋,北宋著名隱逸詩人,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yǎng)鶴,自謂“以梅為

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②暄(xuαn)妍:景物明媚鮮麗,這里是形容梅花。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首聯(lián),詩人極目騁懷,寫百花凋謝時,只有梅花獨自開得熱烈而美麗。一個“獨”字,突出了梅

獨特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孤傲的品格等。

B.頸聯(lián),詩人實寫眼前“霜禽”“粉蝶”對梅花的反應,從客觀上著重渲染梅花的與眾不同,也體

現(xiàn)了詩人對現(xiàn)實事物的細致觀察。

C.尾聯(lián),詩人在賞梅中低聲吟詩,在恬靜的山林里自得其樂,別具風情,無須熱鬧的俗情湊趣,也

把詩人的理想、情操、趣味全盤托出。

02/23

D.全詩之妙在于脫略花之形跡,著意寫意傳神,從各個角度渲染梅花清絕高潔的風骨,這神韻也是

詩人幽獨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寫照。

6.本詩的頷聯(lián)與頸聯(lián)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請結合詩句作簡析。

【答案】5.B????6.①正側結合:頷聯(lián)直接寫梅花稀疏、橫斜的姿態(tài)和清幽的芬芳;頸聯(lián)從霜禽、

粉蝶對待梅的態(tài)度中側面描繪梅花之美。

②虛實結合:頸聯(lián)上句霜禽欲下是實寫;下句,梅花開放時并沒有粉蝶,所以用“如”“合”這樣

假設猜度的語言,是虛寫。

③視嗅結合:頷聯(lián)上句側重從視覺角度繪其倒映在清澈水里的橫斜、疏淡的梅影;下句則從嗅覺角

度寫黃昏月下暗中浮動的縷縷清香,傳其神韻。

④擬人:“霜禽”想落下先偷看一眼梅花、“粉蝶”如果知道會銷魂失魄,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解析】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能力。

B.“實寫……從客觀上著重渲染……細致觀察”說法錯誤。“粉蝶”對梅花的反應是想象的,是虛

寫,不是客觀描寫,也不能說是“現(xiàn)了詩人對現(xiàn)實事物的細致觀察”

故選B。

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本詩的頷聯(lián)“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歷來被詩家所贊頌的名句,意思是稀疏的影

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這是直接寫梅花稀疏、橫斜的姿態(tài)和

清幽的芬芳,屬于正面描寫;而頸聯(lián)“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的意思是寒雀想飛落下

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銷魂失魄。這是從霜禽、粉蝶對待梅的態(tài)

度中側面描繪梅花之美,屬于間接描寫。所以此兩聯(lián)采用了正側結合的描寫方式。

頷聯(lián)“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實寫梅花的形態(tài)與芬芳,而頸聯(lián)“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則是通過霜禽、粉蝶對待梅的態(tài)度虛寫梅花的形態(tài)與芬芳,兩聯(lián)構成了虛實結合

的結構。

頷聯(lián)“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是眼睛看到的情景,“暗香浮

動月黃昏”則是寫梅花的香氣,是嗅覺的感受,所以,頷聯(lián)采用了視嗅結合的手法來描寫梅花。

最后,頸聯(lián)“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還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霜禽”想落下先偷

看一眼梅花、“粉蝶”如果知道會銷魂失魄,將“霜禽”“粉蝶”人格化,賦予它們人的感情感

受,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烏棲曲①

李白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②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注】①烏棲曲:樂府《清商曲辭?西曲歌》舊題。②銀箭金壺:指刻漏,為古代計時工具。

7.下列對這首詩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兩句通過具體描繪吳宮的豪華和宮廷生活的淫靡,勾畫出

日落烏棲時分,姑蘇臺上吳宮的輪廓和宮中美人西施醉態(tài)朦朧的剪影。

B.“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中的“未”和“欲”兩字,緊相呼應,微妙而傳神地表現(xiàn)

出吳王那種惋惜、遺憾的心理。

C.“東方漸高奈樂何”的結尾意味深長。這一句,既像是恨長夜之短的吳王所發(fā)出的歡樂難繼、好

夢不長的嘆喟,又像是詩人對沉溺不醒的吳王敲響的瞥鐘。詩就在問中陡然收煞,特別引人注目,

發(fā)人深省。

D.這首詩在構思上有顯著的特點,以時間的推移為線索,寫出吳宮淫靡生活中自日至暮,又自暮達

旦的過程,在形式上也做了大膽的創(chuàng)新。

8.整首詩采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答案】7.A????8.(1)對比(反襯):詩人將吳宮昏林暮鴉的幽暗氣氛與“吳王宮里醉西施”

的縱情享樂情景形成鮮明對照,又用吳宮歌舞宴樂過程的狂歡極樂與西邊的山峰已經吞沒了半輪紅

日,暮色就要降臨了形成對照。

(2)借古諷今(用典):引用吳國因為吳王荒淫縱欲而亡國來諷諫當時的唐玄宗。暗示吳國荒淫縱

欲者的悲劇結局以及借吳宮荒淫來托諷唐玄宗的沉湎聲色,迷戀楊妃。

(3)直抒胸臆“東方漸高奈樂何!”“高”是“端”的假借字。東方已經發(fā)白,天就要亮了,尋歡

作樂不能再繼續(xù)下去了。這孤零零的一句,既像是恨長夜之短的吳王所發(fā)出的歡樂難繼、好夢不長

的嘆喟,又像是詩人對沉溺不醒的吳王敲響的警鐘。

(4)白描: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

【解析】7.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A.“具體描繪吳宮的豪華和宮廷生活的淫靡”錯誤,并不是具體描繪。這兩句的意思是姑蘇臺上的

烏鴉剛剛歸窩之時.,吳王宮里西施醉舞的宴飲就開始了,寫的是晚上很早就開始這樣的生活,并沒

有具體描繪豪華。

故選A。

8.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變現(xiàn)手法的能力。

詩歌的前兩句寫到日落烏棲時分,姑蘇臺上吳宮的輪廓和宮中美人西施醉態(tài)朦朧。詩人將吳宮昏林

暮鴉的幽喑氣氛與宮中美人的縱情享樂形成鮮明的對比。詩歌的三四句寫到輕歌曼舞,朱顏微配,

吳王的享樂還正處在興奮之中,卻忽然發(fā)現(xiàn)西邊的山峰已經吞沒了半輪紅日,暮色就要降臨了,用

吳宮歌舞宴樂過程的狂歡極樂與西邊的山峰已經吞沒了半輪紅日,暮色就要降臨了形成對照。所以

詩歌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本詩的作者是李白,生活在唐玄宗時期,而本詩卻是在描寫吳宮荒淫的生活,目的是引用吳國因為

吳王荒淫縱欲而亡國來諷諫當時的唐玄宗,暗示吳國荒淫縱欲者的悲劇結局以及借吳宮荒淫來托諷

唐玄宗的沉湎聲色,迷戀楊妃。所以詩歌運用了借古諷今的手法。

詩歌最后一句寫到東方的太陽漸漸升起,尋歡作樂不能再繼續(xù)下去了。詩就在這冷冷的一問中陡然

收煞,既像是恨長夜之短的吳王所發(fā)出的歡樂難繼、好夢不長的嘆喟,又像是詩人對沉溺不醒的吳

王敲響的警鐘。所以運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

詩歌的一二兩句勾畫出日落烏棲時分姑蘇臺上吳宮的輪廓和宮中美人西施醉態(tài)朦朧的剪影。運用了

白描的手法。

五、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葬花詩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9.對下列詩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04/23

A.木芳錦囊收艷骨:比不上B.與今死去他收葬:你,我

C.本4依身何日喪:不知道D.二期春盡紅顏老:有一天早上

10.下列對“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有誤的一項

是(????)

A.這四句詩描寫了“謝了春紅”的暮春景色。此處旨在借物起“興”,引出“閨中女兒”,該傳統(tǒng)

來自《詩經》。

B.“花謝花飛花滿天”,運用了賦的手法,淋漓盡致地鋪排了百花凋零場景,渲染了凄涼的氛圍,

又回環(huán)起伏充滿語言美。

C.“游絲軟系飄春燃,落絮輕沾撲繡簾”,意思即柔軟的蜘蛛絲兒似斷似連,飄蕩在春天的亭臺樓

閣之間,滿天飄的柳絮隨風撲來,沾滿了那銹著花的門簾,營造了凄美迷茫的意境。

D.“紅消香斷有誰憐”黛玉將自己比擬成落花,一方面是因為黛玉父母雙亡,寄人籬下;另一方面

是由于黛玉多愁善感,孤傲尖刻。

11.林黛玉《葬花吟》選段主要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任選兩種分析其在表達情感上的作用。

【答案】9?D????10.(1)用典,“灑上空枝見血痕"化用娥皇女英哭于九嶷,血淚灑

于青竹之上的典故,表面是在表達對落花的痛惜,實則含蓄深沉地表達了黛玉對自己身世的悲傷。

(2)比喻,“柳絲榆莢”喻別人,“桃李”喻自己,由花及人,以花自喻,表達了她對無情世道的

控訴。

【解析】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在句中的含義的能力。

D.句意:等到有一天春天已盡,美麗的少女老去。一朝,一旦、有一天。

故選D。

10.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句的能力。

D.”黛玉將自己比擬成落花”錯誤,不是“比擬”,應是“比喻”。

故選D。

11.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林黛玉《葬花吟》選段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比如“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以花喻

人,把花的命運與人的命運緊相聯(lián)系,有力地控訴了那些摧殘花的自然界和扼殺人的黑暗社會惡勢

力;

比如以花魂鳥魄比喻自己的精神世界,幻想自己肋下生出翅膀,隨花飛到那個自由、干凈的“天盡

頭”,從此完全脫離這個冷酷的世界;

比如“灑上空枝見血痕”使用典故,以湘妃之悲含蓄深沉地表達自己之悲;

比如“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以“桃李再發(fā)”襯托自己的命運無常;

比如“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使用了擬人的手法,與落花你我相稱,生動形象,情感

濃烈。

六、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

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

[宋]黃庭堅

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猶氣岸①,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②?戲馬臺③南追④兩謝⑤,馳射,風流猶拍古人

肩。

【注】①氣岸:意氣高昂。②華顛:白頭。③戲馬臺:項羽所筑,今江蘇徐州城南。劉裕北征,會

僚屬于此,賦詩為樂,謝瞻和謝靈運各賦《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一首。④追:趕得上,比

得上。⑤兩謝:即謝瞻和謝靈運。

12.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起句運用生動的描寫,“一漏天”“似乘船”寫出屋內漏雨積水如塘的艱難處境。

B.下闋以“莫笑”“君看”等詞塑造了一個高傲、自大、和世俗格格不入的老翁形象,他要和兩謝

比高低。

C.語言表現(xiàn)力強,用重陽天霽渲染心情,以鬼門關的險峻表現(xiàn)作者忘懷得失的傲岸胸襟。

D.本詞主要通過重陽即事,表現(xiàn)黃庭堅在窮困險惡的處境中,不向命運屈服的博大胸懷。

13.這首詞下闋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試結合詩句分析其表達效果。

【答案】12.B????13.①反問。“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運用反問的手法,詞人借這這種不入

俗眼的舉止,強調了自己不服老的氣概。②用典。運用“戲馬臺”和“兩謝”的典故,表現(xiàn)詞人意

氣高昂的精神風貌。③運用對比?!帮L流猶拍古人肩”把自己和古人作對比,表現(xiàn)詞人“風流”不

遜古人的豪邁情懷。

【解析】1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

B.“塑造了一個高傲、自大、和世俗格格不入的老翁形象”錯誤。從詞中看來,老翁精神飽滿,意

氣高昂,不服輸,但這不等于“高傲、自大”。

故選B。

13.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請看,老翁頭上插菊花者有幾人呢?這是運用了反問的手法,作者借

這種不入俗眼的舉止,寫出一種不服老的氣概,含有自負的口吻,使表達情感更為強烈。

“戲馬臺南追兩謝”吟詩填詞,堪比戲馬臺南賦詩的兩謝。結合詩下注釋,“戲馬臺”項羽所筑,

今江蘇徐州城南。劉裕北征,會僚屬于此,賦詩為樂,謝瞻和謝靈運各賦《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

孔令》一首。“兩謝”即謝瞻和謝靈運??芍@是用典的手法,運用了“戲馬臺”和“兩謝”的典

故,說自己重陽節(jié)不但照例飲酒賞菊,還要騎馬射箭,吟詩填詞,其氣概直追古時的風流人物,將

其豪邁氣概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騎馬射箭,縱橫馳騁,英雄直追古時風流人物。這是運用了對比的手

法,把自己和古人作對比,突出了詞人不遜于古人的豪邁氣概。

七、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賞牡丹

王建

此花名價別,開艷益①皇都。香遍苓菱②死,紅燒碑躅枯。

軟光籠細脈③,妖色暖鮮膚。滿蕊攢黃粉,含棱④縷絳蘇。

好和⑤薰御服,堪畫入宮圖。晚態(tài)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shù)⑥,留客賞斯須。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

【注】①益:滿。②苓菱:荷花。紅燒:花色紅艷如火。那躅:山擲躅,又名映山紅、杜鵑花。③

細脈:猶言氣脈。④含棱:翻卷的花瓣??|絳蘇:像一縷縷大紅色流蘇。⑤好和:香味和順。⑥知

個數(shù):知道花事何時將了,心中有數(shù)。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從牡丹之貴之美,寫到牡丹之凋零,描寫了牡丹的變化,道出花時難久的悵然。

B.芬芳的苓菱與艷麗的山跳躅在牡丹面前黯然失色,詩人運用襯托手法描寫牡丹之美。

C.詩歌第五至八句,從氣質、姿色等角度描寫牡丹,牡丹的華貴堪比皇家御用之物。

D.詩人用哀愁的新婦和望病夫的女子,分別描寫牡丹的將謝與凋零,令人心生憐惜。

15.韓愈“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與本詩都描寫了盛景,二者有相同的表現(xiàn)手法。請

結合本詩歌簡要分析。

【答案】14.C????15.①寓情于景,首聯(lián)生動的描寫了長安城內牡丹花開的盛況,偌大的長安城處

處是牡丹盛開,那繁盛的景象就好似要溢出來一般,牡丹的氣質風采風靡了長安。令人深切感受到

牡丹之盛。②使用對比手法,將長安城內牡丹花開的盛景與牡丹凋零對比,表達花時難久的悵然之

情。

【解析】1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

C.“詩歌第五至八句……牡丹的華貴堪比皇家御用之物”張冠李戴,“牡丹的華貴堪比皇家御用之

物”是第九至十句所描寫的內容,即“好和薰御服,堪畫入宮圖”。

06/23

故選c。

15.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寓情于景,詩作開篇言牡丹之貴,“名價別”三字直接道出牡丹的尊貴凌駕于諸花之上。隨后作者

用一個益字,生動的描寫了長安城內牡丹花開的盛況,偌大的長安城處處是牡丹盛開,那繁盛的景

象就好似要溢出來一般。此“益”引申為“滿”,如同韓昌黎“絕色煙柳滿皇都”,兩詩皆非單講

數(shù)量之多,而是從更深層的去講,韓詩更多的是寫春滿長安,而王建此句是講牡丹的氣質風采風靡

了長安,令人深切感受到牡丹之盛。

最末,作者用“一夜輕風起,千金買亦無”道出了花時難久的悵然。開篇之盛艷,末尾之冷清,強

烈的對比讓末尾仿佛一幅大留白的畫卷,意味深長,耐人尋味。清風吹過,花亦凋零,這其中是不

舍,是憐惜,是冷清,種種情感由人品讀。

“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因為,

“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jié)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征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

生意。而煙柳已經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

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愛了。像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

色的特征。

真題緘3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投長沙裴侍郎

杜荀鶴

此身雖賤道長存,非謁朱門謁孔門。

只望至公?將卷讀,不求朝士致書論。

垂綸雨結漁鄉(xiāng)思,吹木風傳雁夜魂。

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恩。

【注】①至公:科舉時代對主考官的敬稱。

1.(2019全國∏,3分)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表示,雖然自己的社會地位低下,但對儒家思想的信奉堅定不移。

B.“朱門”“孔門”分別代指世俗的權勢與精神的歸依,形成鮮明的對比。

C.詩人希望自己能憑借真才實學通過正常渠道進身,而不愿去尋找捷徑。

D.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待恩惠的態(tài)度,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恩惠,受恩必報。

答案:D

析:本題考查分析詩歌的思想內容、表達技巧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A項對應首聯(lián),“此身雖賤道長存

”寫詩人自己出身低微但對理想信仰堅定不移;“孔門”,孔子門下,借指儒家,表明作者信奉的

是儒家思想。A項正確。B項,“朱門”本指古代王侯貴族的府第漆成紅色的大門,后指富貴人家,

本詩代指世俗權貴。“孔門”借指儒家,這里代表對理想的追求、精神的歸依。二者形成鮮明的對

比。B項正確。C項對應尾聯(lián),“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恩”是說大丈夫要憑借自己的才華

受恩(意指自己是有才之士),自己平生絕不接受別人平白無故的施舍恩惠。C項正確。D項,“受恩

必報”屬于無中生有?!蹦凶邮芏黜氂械?,平生不受等閑恩”是表達對別人施加恩惠于己的態(tài)度,

并無“受恩必報”之意。D項錯誤。故答案為D項。

2.(2019全國II,6

分)詩歌的頸聯(lián)描寫了兩個具體場景,與其他各聯(lián)直抒胸臆的寫法不同,這樣寫在情感表達和結構安

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案:①情感表達:頸聯(lián)所寫場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懷的形象化表達,可使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作

者的心志。(3分)②結構安排:舒緩詩歌全篇的節(jié)奏,使整首詩歌有委婉從容之致。(3分)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題干提示了兩個答題角度——

“情感表達”和“結構安排”,答題時要從這兩個角度分析場景描寫的作用。情感表達方面,可以

結合所描寫場景的特點,理解其中所蘊含的內在情感,分析描寫代替直接抒情的好處;結構安排方

面,要聯(lián)系頸聯(lián)對上下文的作用來分析。情感表達上,“垂綸雨結漁鄉(xiāng)思,吹木風傳雁夜魂”描寫

了“漁鄉(xiāng)垂綸”“夜空雁鳴”兩個場景。結合“姜尚溪邊垂釣等待明主”的典故,垂釣客可以理解

為懷才不遇的隱者;大雁代表鴻鵠之志?!按咕]”和“雁鳴”都是孤高耿介、遺世獨立的形象的象

征,作者將?自己的情懷形象化,是一種間接的表達,更加含蓄委婉。在結構安排上,綜合律詩“起

、承、轉、合”的結構特點,頸聯(lián)一般為“轉”句,本詩中頸聯(lián)既承接了前兩聯(lián)的抒情筆調,又領

起后文轉入寫景,舒緩了詩歌全篇的節(jié)奏,使整首詩委婉別致。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3?4題。

浣溪沙

姜夔

丙辰歲不盡五日,吳松作久

雁怯重云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西。打頭風浪惡禁持。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②門

枝,一年燈火要人歸。

【注】①丙辰歲不盡五日,意為丙辰年還有五日就結束了。吳松,今上海一帶,詞人作此詞時

恰在吳松,已離家杭州不遠。②亞:接近。

3.(2023新編,5分)這首詞在結構技巧上有什么特色?請簡要分析。

答案:在結構技巧上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1

分)首句寫出了歸雁無聲穿過重云時的緊張情狀,營造了緊張壓抑的氣氛,引出了對自己回家路途艱

難的描寫。(2

分)下片情感卻煥然一新,所寫之景從狂風惡浪變?yōu)榇翰ㄊ幯?,從風浪打頭變?yōu)榇翰ㄓ瓨?。詞人眼中

的河水儼然一片春色,心中自是一片溫暖,離家久遠的詞人揣想家門前的小梅新枝生長,幾乎高與

門齊了。結句寫出了家人盼歸之殷切,亦寫出自己歸心之急切。(2分)

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中的結構技巧。結構技巧要從句間關系、行文布局兩方面思考,包

括鋪墊、抑揚、開門見山等.本詞上片的“雁怯”“重云”'‘愁”"浪惡”展現(xiàn)出壓抑、惡劣的環(huán)

境景象,渲染了緊張沉重的氣氛。但下片卻筆鋒突轉,從“春”“綠”“人歸”這些詞可以看出描

寫的是一片生機盎然、溫暖的場景。這種變化在結構上屬于先抑后揚,作用是渲染氣氛,詞人歷經

重重阻礙終于歸家,突顯出詞人的喜悅心情。

4.(2023改編,6分)下片在抒發(fā)感情時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簡要分析。

案:運用了虛實結合和想象的手法。下片先實寫春水展綠,歡迎詞人歸來,從而寫出接近家鄉(xiāng)的喜

悅;(1分)接著用虛筆寫想象中自家門前的小梅已然新枝生長,高與門齊,寫自己歸鄉(xiāng)的心切;(1

分)尾句想象一年一度的除夕守歲之燈火催人還家團聚,更是表達了自己渴盼回家的心情。(2

分)詞人著眼于春綠、小梅、燈火,從對方入筆,欲露不露,反復纏綿,表達了回鄉(xiāng)路上的急切與喜

悅。(2分)

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中的表現(xiàn)手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小梅應長亞門枝”中的“應”

字,可以看出這是詞人想象自家的梅已經長高,與門齊平,屬于虛寫。有虛寫就要聯(lián)想到虛實結合

的手法。而下片第一句正是實寫,這句寫詞人即將到家,看到了春水和綠草,因而才有下句想象自

家小梅長高的景象。由此可以看出詞人歸家之心切。結句提到“燈火”,是詞人想象除夕夜一家人

團聚的熱鬧場景,表現(xiàn)詞人不畏險阻、定要歸家的心情。

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5題。

08/23

送人游蜀

馬戴

別離楊柳陌,迢遞蜀門行。

若聽清猿后,應多白發(fā)生。

虹霓侵棧道,雨雪雜江聲。

過盡愁人處,煙花是錦城。

5.(2023新編,6

分)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的尾聯(lián)與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聯(lián)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點。

案:《送人游蜀》一詩中,作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以景結情),通過想象錦城的美好春景,勸慰友

人不要因別離和路途遙遠、艱險而悲愁。(3

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用“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直接勸

慰友人不要因為分別而憂傷。(3分)

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本詩尾聯(lián)“過盡愁人處,煙花是錦城”意思是走過讓人憂愁的

地方,繁花似錦的地方就是成都了。詩人借蜀地優(yōu)美風光,勸慰友人不要因別離和路程險遠而憂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尾聯(lián)“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意思是在這即將分手的岔路口,不要

同那小兒女一般揮淚告別?。≡娙酥笔阈匾?,勸慰友人。

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6?7題。

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崔曙

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云山皆北向,二陵②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注】①三晉:指古晉國,春秋末期,韓、魏、趙三家分晉,故有此稱。②二陵:高大的土山

稱陵。據(jù)《左傳》載,靖山有南北二陵,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風雨的地方。③指

“白衣送酒”的典故,晉代王弘遣白衣使者送酒給陶淵明。

6.(2023新編,3分)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詩歌題目點出寫作的時間、事件和目的,這是一首登臨兼應酬的詩。

B.首聯(lián)交代了望仙臺是由漢文帝修建的,詳細描寫了在望仙臺所見的景色。

C.頷聯(lián)表面寫望仙臺景色的變化,實際上是作者在感慨歷史的變遷。

D.第五句與李白“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抒發(fā)的感慨一致。

答案:B

析: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和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A項,題目中的“九日”交代了登臨的時間是重

陽節(jié),重陽節(jié)的習俗是登高望遠?!暗峭膳_”交代事件和登臨的地點?!背蕜⒚鞲荨苯淮鷮懽?/p>

目的,作者要把這首詩呈獻給縣令劉容。A項正確。B項,首聯(lián)寫景的語句是“曙色開”,屬于白描

,即用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這里寫曙色,只用一個動詞“開”,就把

朝陽初升的情態(tài)描寫出來了。而“詳細描寫”即工筆、細描,是對事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細致入微的

刻畫,此處沒有對曙色進行詳細描寫。B項錯誤。C項,頷聯(lián)中“云山皆北向”是寫云山的景色,”

風雨自東來”是寫天氣的變化,所以選項中“寫望仙臺景色的變化”表述正確。根據(jù)注釋可知,春

秋末期的三晉,幾經分合,已消逝在歷史的塵煙里;漢代的皇帝、周朝的文王,當時多么顯赫,而

此刻也已不見蹤影。所以詩句實際上是作者感嘆歷史的變遷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C項正確。D項,

第五句“關門令尹誰能識”指望仙臺所在地的地方長官經過多次更換,人們難以一個個記住他們的

名字?!皡菍m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描寫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晉代的風流人物

也早已化為塵土。兩位作者對歷史的感慨是一致的,故D項正確。

7.(2023新編,6分)這首詩是如何抒發(fā)作者情感的?請結合詩句分析。

答案:①借景抒情。(1

分)登上望仙臺見到“曙色開”的景色,表達了作者登山的暢快之情;借“云山皆北向”“風雨自東

來”,抒發(fā)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1分)②借古傷今。(1

分)“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歷史感喟:歷史變遷不以人的意志為轉

移。(1分)③用典抒情。(1

分)引用陶淵明嗜酒愛菊的典故和''白衣送酒”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并向友

人寄出了愿與之陶然共醉的愿望。(1分)

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首先,明確詩歌中常見的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

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傷今等)。其次,結合詩句進行分析。本詩首

聯(lián)寫景,“此日登臨曙色開”寫作者登上望仙臺見到朝陽初升,可以看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如朝陽一

樣燦爛。頷聯(lián)寫作者登臨所見之景,云山、風雨不僅指眼前的自然景物,更象征歷史的風云,時間

的變化如同此時所見景致的變化,抒發(fā)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頸聯(lián)指經過多次改朝換代,望仙

臺所在地的地方長官也多次更換,人們難以一個個記住他們的名字;當年向漢文帝傳授《老子章句

》的河上公已經仙去多年,再也不能回來了。此處借古傷今,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歷史感喟。尾聯(lián)借

用了陶淵明嗜酒愛菊和“白衣送酒”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同時,“陶然共醉菊

花杯”也表達了作者愿與友人陶然共醉的愿望。

五、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哀郢”(其二)

陸游

荊州十月早梅春,徂歲真同下阪輪。

天地何心窮壯士,江湖從古著羈臣。

淋漓痛飲長亭暮,慷慨悲歌白發(fā)新。

欲吊章華②無處問,廢城霜露濕荊榛。

【注】①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陸游借以為題。郢,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都城,

在今湖北江陵。②章華:章華臺。公元前535年,楚靈王“舉國營之”,修建了一座宏偉宮范,以豪

華富麗夸于諸侯,被譽為當時的“天下第一臺”。

8.(2023新編,3分)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第二句“徂歲”指逝去的時光,“下阪輪”即下坡的車輪。該句抒發(fā)的感慨與曹操在《短歌

行》中的感慨是一致的。

B.頷聯(lián)寫古往今來有多少像屈原這樣的忠臣途窮困厄,又有多少節(jié)士去國懷鄉(xiāng),放逐江湖,詩

人對此深感痛惜。

C.詩人“淋漓痛飲”于長亭薄暮之中,“慷慨悲歌”于華發(fā)初生之際,既有對前人的痛惜,又

顯出自我的曠達。

D.本詩首尾寫景,中間抒情,情因景而發(fā)。以盛衰無常之景、慷慨悲壯之語,抒發(fā)作者強烈的

愛國熱情。

答案:C

析: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及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A項,第二句是說時間過得很快,就像車輪向坡

下滾動,詩人要表達的是對時光流逝之迅速的感嘆。曹操《短歌行》中的“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也是抒發(fā)時光易逝的感慨的。A項正確。B項,頷聯(lián)的大意是:“天地呀,你到底抱著怎樣的心思,

為何總是讓仁人志士處于途窮困厄之中呢?江湖上自古以來留下的可都是那些去國離鄉(xiāng)、被放逐的

臣子的身影。”詩人直接議論、抒情,表達對包括屈原在內的仁人志士的窮途厄運的痛惜之情。只

10/23

要抓住重點詞語“何心”“窮”“從古”“著”就可以領悟。B項正確。C項,“自我的曠達”分析

錯誤。“淋漓痛飲”“慷慨悲歌”直接抒寫詩人與古仁人一樣心懷追求卻報國無門,只能借“痛飲

”“悲歌”消解苦痛。而在長亭下、暮色中,面對已生白發(fā)的自己,詩人更深感壯志難酬和孤獨悵

惘,因而表達的并非曠達之情。C項錯誤。D項,從表達方式上看,詩歌中間兩聯(lián)都是抒情,詩歌首

句“荊州十月早梅春”和結尾句“廢城霜露濕荊榛”是寫景。陸游在這個和暖的十月過荊州,面對

著已廢棄的楚國故都,觸景生情,由對屈原的懷想而抒發(fā)對古往今來仁人志士壯志難酬的憤慨,由

楚國郢都的荒廢,懷古傷今,抒發(fā)對歲月流逝、人事代謝、盛衰無常的感慨和對當今朝廷的不滿。D

項正確。故答案為C。

9.(2023新編,6分)請從景與情的關系的角度,賞析首聯(lián)。

案:首聯(lián)第一句寫景,描寫了荊州(郢都)十月早梅初開,好似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突出這里天氣晴

暖,景色優(yōu)美的特點。(2分)第二句抒情,直接感嘆歲月就像下坡的車輪,飛快地流逝。(2

分)以樂景襯哀情,強化了詩人對時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感傷情緒,寄寓了胸懷大志、迫切希望報國

效命的志士的感慨。(2分)

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內容、情感及表達技巧。本題重在分析首聯(lián),首先要分析詩句內容,概括

所寫景物特點,再分析其中寄寓的情感。首聯(lián)開篇先寫眼前景,寫古跡的地理環(huán)境、景物?!扒G州

”是地點,是戰(zhàn)國時楚國的都城,又稱“郢都”;“十月”交代了時間。“早梅”“春”猶如特寫

鏡頭,詩人抓住初春的典型意象“早梅”,只用一個“春”字,就喚起了讀者對美好春天的無窮遐

想,可謂一字千金。第二句“徂歲”指逝去的時光,“下阪輪”即下坡的車輪。此句說時間過得很

快,就像車輪向坡下滾動,這是直接抒情,詩人要表達的是對人生歲月流逝之迅疾的感嘆。首聯(lián)上

下句樂景襯哀情,強化了詩人的情感。

提升綏3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惜瓊花

張先

汀白,苕水碧。每逢花駐樂,隨處歡席。

別時攜手看春色。螢火而今,飛破秋夕。

汴河流,如帶窄。任身輕似葉,何計歸得?

斷云孤鴦青山極。樓上徘徊,無盡相憶。

這首詞主要是通過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懷人思歸的情感的?請簡要分析。

[答案]

對比。

詞人將昔日故鄉(xiāng)春光的艷麗和今日異鄉(xiāng)秋色的蕭索進行對比,又以昔日的縱情宴游、意氣風發(fā)與今

日的獨倚高樓、落寞消沉進行對比,將懷人思歸之情在節(jié)序交替和世事變故中層層演繹出來。

2.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

桃天

《詩經》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藁藁③。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注】①歸:出嫁。②(f6n):草木果實繁盛碩大的樣子。③藁(zhen)藁:草木茂盛的樣子。

請從比興手法運用的角度賞析全詩。

[答案]以“桃之夭夭”起興,通過鋪墊和渲染,熱烈而真摯地表達了對新娘的贊美和祝福。以桃設

比,通過對桃花、桃子、桃葉的描寫,在贊美新娘美麗賢淑的同時,從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

睦、多子多孫、家族興旺;聯(lián)想巧妙,形象鮮明,意趣盎然。

3.閱讀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題目。

雙調?蟾宮曲自樂

[元]孫周卿

草團標①正對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蔥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響②冰敲月牙,掃山云驚散林鴉。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選自《太平樂府》)

【注】①草團標:茅屋。②山溜響:山間泉流叮咚作響。溜,小股水流。

“掃山云驚散林鴉”與“月出驚山鳥”(王維《鳥鳴澗》)兩句中“驚”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

相同的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

[答題]

起因:孫曲中“驚”的起因是云朵掠過山林(或:掃地發(fā)出聲響);

王詩中“驚”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過來。

表達效果:反襯出山間的幽靜。

4.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題目。

青玉案

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云冉冉禱?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三句,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簡要賞析。

[答題]

①渲染。詞人緊扣季節(jié),用滿地的青草、滿城的柳絮、滿天的梅雨來渲染這閑愁之濃、之深。

②博喻。用博喻的修辭手法將無形變有形,將抽象變形象,變不可捉摸為有形有質,顯示了高超的

藝術表現(xiàn)力。

二、

L結合上面所講知識,辨析下面的詩句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并簡要說明其表達效果。

(1)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答案:聯(lián)想。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lián)想到翠綠的絲帶,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柳

樹形象。(比喻是一種特殊的聯(lián)想)

(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長恨歌》)

12/23

答案:襯托。用六宮粉黛襯托楊玉環(huán)之美。

(3)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元稹《聞樂天授江

州司馬》)

答案:烘托渲染。通過“殘燈無焰”“影幢幢”“暗風吹雨”等一系列的凄涼景象的描寫和氣氛的

渲染,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對好友被貶的不平和哀傷凄苦的心情。

(4)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答案:對比。將豪門奢侈生活與平民百姓慘境對比,極力表現(xiàn)階級對立的社會現(xiàn)實。

(5)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成梁州。(陸游《訴衷情》)

答案:用典抒情。“覓封侯”用班超投筆從戎、立功異域“以取封侯”的典故,抒發(fā)自己報效祖

國、收復舊河山的壯志。

(6)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錦瑟》)

答案:比興。首聯(lián)用瑟這種樂器起興,由此而思及“華年”。

(7)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

詞》)

答案:托物言志。寫柳樹獨處荒園無人觀賞,抒發(fā)人才被埋沒的感慨。

三、

1.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夢尋梅

[宋]方岳①

野徑深藏隱者家,岸沙分路帶溪斜。

馬踹殘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黃葉擁籬埋藥草,青燈煨芋話桑麻。

一生煙雨蓬茅底,不夢金貂②侍玉華③。

【注】①方岳:字巨山,號秋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②金貂:漢代的宮飾。③玉華:宮殿名。

也有人認為“玉華”指精美的玉石。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中的“野徑”“隱者家”及“岸沙”“帶溪斜”等詞語,點出了梅花生長環(huán)境的幽美和僻

靜,也從側面表現(xiàn)出梅花高雅脫俗的特質。

B.頷聯(lián)中“六千里”表明尋梅過程的執(zhí)著與艱辛,“三四花”則與之形成對照,突出了梅花的可

貴,也透露出夢中人尋梅有收獲后的欣喜。

C.頸聯(lián)寫出了作者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他雖生活在蓬茅下,晚上點著昏暗的油燈,但可以在火爐旁邊

燒烤山芋,與朋友談論農作物種植的事情,拋棄了塵世的紛雜,何不樂哉!

D.尾聯(lián)中“煙雨蓬茅”和“金貂”“玉華”對舉,有“實”和“虛”的對比,也有“取”和“舍”

的對比,其中反映出詩人的志趣追求。

解析:C項,不是作者的真實生活狀態(tài),而是作者的夢中所想。

(2)本詩題為“夢尋梅”,而頸聯(lián)兩句卻是寫“黃葉擁籬埋藥草,青燈煨芋話桑麻”,似乎與

“梅”沒有關聯(lián),如何理解?

解析:解答本題,應該先明確詩句的含義,然后再與梅相聯(lián)系,找出其中內在的聯(lián)系。如梅花的高

潔、脫俗與詩人此時的心態(tài)正相契合。

答案: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在罕有人至的幽居之所,詩人閑適自足,以濟世救人與圍爐夜話為樂

事。詩句中的閑適自足,表面上看與“梅”沒有直接關聯(lián),卻與梅“高潔、脫俗”的內在精神相契合。

這種對閑適別致的生活內容著意刻畫,也為尾聯(lián)抒發(fā)對脫俗孤傲的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做了鋪墊。

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

送王昌齡

李顧

漕水東去遠,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數(shù)千里,中無蒲稗生。

夕陽滿舟楫,但愛微波清。

舉酒林月上,解衣沙鳥鳴。

夜來蓮花界[注],夢里金陵城。

嘆息此離別,悠悠江海行。

【注】蓮花界:佛寺,詩中指洛陽白馬寺。

這首詩與柳永《雨霖鈴》詞都運用了點染手法,試賞析本詩的點染手法。

解析:解答本題,首先要結合《雨霖鈴》詞理解點染手法?!包c”即點明主旨,"染”即鋪陳渲

染。如柳永《雨霖鈴》

中“多情自古傷離別”是“點”,點出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

風殘月”是“染”,渲染了離別之悲、冷落之苦。這樣,先點明主旨,后用景物渲染,烘托感情,收到

情景相生的效果。具體到本詩也是一樣,

第二句“送君多暮情”就是直接“點”出了傷別之情,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