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古詩詞鑒賞之對比閱讀-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講與練 (解析版)_第1頁
09古詩詞鑒賞之對比閱讀-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講與練 (解析版)_第2頁
09古詩詞鑒賞之對比閱讀-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講與練 (解析版)_第3頁
09古詩詞鑒賞之對比閱讀-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講與練 (解析版)_第4頁
09古詩詞鑒賞之對比閱讀-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講與練 (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講與練(江蘇專用)09古詩詞鑒賞之對比閱讀(解析版)目錄TOC\o"1-3"\h\u考情分析 2【課標要求】 2【考查重點】 2【主要題型】 2【命題趨勢】 2【備考策略】 2必考題型歸納 2考點1:內容、情感比較 2考點2:意象、意境、形象比較 4考點3:語言賞析比較 5考點4:手法、技巧比較 7方法總結 920888古詩詞比較閱讀應對策略 9考場練兵 10【課標要求】所謂古詩詞比較閱讀,就是將內容和形式有一定聯(lián)系的兩則或幾則古詩詞材料放到一起,讓考生分析比較,求同存異,深入理解材料的內涵和本質。這是課內知識達成和課外遷移能力的綜合考查,可以“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思維素質?!究疾橹攸c】內容、情感比較;意象、意境、形象比較;語言賞析比較;手法、技巧比較。【主要題型】命題方式通常有:1、甲詩包含了怎樣的哲理?它與乙詩中哪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2、甲詩和乙詩抒情方式和書法的情感有何不同?3、結合具體詩句,比較甲、乙兩詩在內容上的異同4、同是送別詩,兩首詩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該手法的運用卻有差別,試結合具體詩句比較其不同之處。……【命題趨勢】在核心素養(yǎng)的指引下,為考查學生對于古詩詞理解能力和欣賞評價能力,越來越多地采用比較閱讀的形式來命題。命題要求考生在比較中完成對詩歌的賞析。比較閱讀,更能考查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鑒別和運用能力,靠機械重復的記憶,不能應對新的題型?!緜淇疾呗浴吭姼璞容^鑒賞的基本原則是整體把握,求同辨異。比較的主要方法是讀標題、解要素;看注釋、推主旨;品語句、悟情感;細辨析、找異同。如何在解題過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以減少失誤,贏得高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了解詩歌對比閱讀的選材。題目材料一般選用不同的人所寫的相同或相似的題材,或是思想感情不同,或是表達技巧不同,或是語言風格不同。其次,了解命題角度。從命題角度看,可以分為對詩歌語言的品味、對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理解、對詩歌形象的解讀、對思想感情的把握等方面的比較。第三,多角度比較。從題型設置上,既有單一比較,但更多的應是綜合比較??梢苑譃椤巴星螽悺焙汀氨鎰e異同”兩種類型,但又較多是“同中求異”這一類型??键c1:內容、情感比較理解內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讀懂詩詞,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讀詩的題目,題目往往點明了詩的主要內容,定下了感情基調。了解作者身世及所處的朝代,即知人論世。同樣的景物,因詩人境遇、心情的不同,會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注意詩中的意象詩歌要借助意象來表情達意。注意詩的最后兩句,古人寫詩常常卒章顯志,點明主旨。比較鑒賞詩歌“情感的表達”還可以是比較抒情手法的異同和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的異同。要鑒賞這類題目,首先要明白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這兩種抒情方式,然后從整體上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一般情況下,古典詩歌的思想感情包括“憂國傷時”“建功立業(yè)”“人生感慨”“思鄉(xiāng)懷人”“離愁別緒”“詠史懷古”“邊塞征戰(zhàn)”“隱逸閑居”“諷喻時世”“閨怨哀愁”“生活雜感”“托物言志”等方面?!纠}剖析】【例1】(2023·江蘇鎮(zhèn)江·統(tǒng)考一模)活動一:詩歌鑒賞課,對杜甫兩首詩進行比較鑒賞,請你完成小題。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春望》與《月夜》都是杜詩中的名作,也都是杜甫困居長安期間所作。請閱讀、理解這兩首詩,比較它們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答案】《春望》除了抒發(fā)詩人思念家人的感情外,更抒發(fā)了對國家衰亂、人民流離失所的悲痛,以及自己日漸衰老的感傷;(兩點即可,第二點必答)《月夜》主要抒發(fā)了戰(zhàn)亂下親人離散的孤獨無助,對妻兒的深切思念,以及對戰(zhàn)亂平息、親人團聚的渴望?!驹斀狻勘绢}考查作者情感、對比閱讀。可結合關鍵語句思考作者寄寓在詩文中的情感?!洞和分小皣粕胶釉?,城春草木深”意思是:國都遭侵但山河依舊,長安城里的雜草和樹木茂盛地瘋長。因“國破”而“草木深”,繁華的城內如今荒蕪破敗,人煙稀少,草木雜生,表現(xiàn)了長安城肅殺荒蕪(凄涼破?。┑木跋筇攸c;詩人寓情于景,睹物傷感,詩人憂國傷時,悲從中來,表現(xiàn)了百姓流離失所之痛。頸聯(lián)“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意思是:戰(zhàn)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胺榛稹笔枪艜r邊防報警的煙火,在此指安史之亂的戰(zhàn)火,“烽火連三月”直言戰(zhàn)事之久,戰(zhàn)爭背后是家人的離散,國家的破??;此時能夠傳達報平安的“家書”就顯得彌足珍貴,“抵萬金”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了家書的珍貴,渴望得到家書以解對家人的思念。此句反映了戰(zhàn)爭帶來的災難,寫其國破家亡之痛,表現(xiàn)了詩人在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反映出廣大人民反對戰(zhàn)爭,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鞍最^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意思是: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表現(xiàn)了詩人因烽火連月,家信不至,國愁家憂齊上心頭,內憂外患糾纏難解,才不知不覺搔首徘徊,日漸衰老。詩人由國破家亡、戰(zhàn)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借助詩人衰老的形象,表現(xiàn)了詩人心系國事,不禁傷時憂國的情懷,思親之切,感嘆自身命途多舛的悲傷。據(jù)此可知作者通過《春望》抒發(fā)的情感有:思念家人,對國家衰亂、人民流離失所的悲痛,日漸衰老的感傷?!对乱埂芬辉妼懽鞅尘埃洪L安陷落,玄宗逃蜀,叛軍入白水,杜甫攜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肅宗在靈武即位,杜甫獲悉即從鄜州只身奔向靈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軍所俘,押回長安。八月,作者被禁長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詩?!对乱埂分小敖褚灌~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意思是: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輪圓月,只有你在閨房中獨自遙看;遠在他鄉(xiāng)憐惜幼小的兒女,還不懂得你為何思念長安。借助想象,寫妻子望月思人,遙想兒女,作者與妻兒因戰(zhàn)亂相隔甚遠,表現(xiàn)了作者在戰(zhàn)亂時與親人離散的孤獨無助,滿含對妻兒的深切思念?!昂螘r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意思是:何時能并肩坐在薄帷帳下,月光照你我盡把淚痕擦干。表現(xiàn)上是寫團聚時的舉動,實際上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戰(zhàn)亂早日平息,親人早日團聚。考點2:意象、意境、形象比較意象就是物象與情意的組合?!跋蟆奔丛娭械男蜗?,不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一般來看,意象與詞句相關,意境與全篇對應。離開意象,無以談意境故詩詞中,起點是意象,終點是意境。比較時要做到:披“象”入“意”,由“象”至"境"。比較意境的營造。意境,指的是“意”和“境”的統(tǒng)一。“意”是作者的主觀情感,“境”是作者描繪的客觀景物、事物和環(huán)境。抒情詩十分講究營造意境,講求情與景,意和境的相融為一,和諧統(tǒng)一。古人談境界有所謂“無我之境”和“有我之境”之說?!坝形抑场本褪且磺惺挛锒既旧稀拔摇钡闹饔^情感,營造出一種天地萬物與“我”同悲喜的氛圍,這是古典詩詞常追求的意境。“無我之境”是一種純客觀性的描寫,天地萬物、山川草木、寫景狀物、力求自然。古代詩歌的形象一般指的是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其中又以分析自然景物形象為重點。自然景物形象是詩人抒情的載體。詩人常將思想感情融入自然景物形象中,便形成了意象?!纠}剖析】【例1】(2023·江蘇南京·統(tǒng)考一模)閱讀詩歌,完成題目。刈草的孩子(艾青)夕陽把草原燃成通紅了。刈草的孩子無聲地刈草,低著頭,彎曲著身子,忙亂著手,從這一邊慢慢地移到那一邊……草已遮沒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叢里我們只看見:一只盛草的竹簍,幾堆草,和在夕陽里閃著金光的鐮刀……讀完《刈草的孩子》,小語同學深深敬佩艾青詩歌“詩中有畫”的特點,與你進行了交流。交流中,你聯(lián)想到溫庭筠《商山早行》中的詩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并對這兩句詩優(yōu)美的意境進行了描述和分析?!敬鸢浮績删湓娡ㄟ^“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六個意象,組合成“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暉;板橋彌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跡行行”的初春山村黎明圖。畫面多重組合,早行的情景歷歷在目,點題。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暗含了游子幾多辛苦與愁思,幾多失意和無奈!【詳解】本題考查詩句賞析?!半u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意思是: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暉;板橋彌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跡行行。兩句詩皆用名詞,代表了十種景物: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內容涵蓋豐富,畫面多重組合,可以形成各種景象。例如“雞聲”,“雞”和“聲”結合起來,詩人想起雄雞引頸啼鳴的形象。同樣,“茅店”、“人跡”、“板橋”也會使人聯(lián)想到不同的畫面,勾勒一幅出初春山村黎明圖。結合題目《商山早行》和首聯(lián)可知,作者于雄雞報曉、殘月未落之時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經是“人跡板橋霜”。這兩句將早行的情景寫得有聲有色,形象生動,歷歷在目,不僅扣住題目中的“早行”,也用寒冷凄清的景色,傳達出作為游子的辛苦與愁思、失意和無奈之意??键c3:語言賞析比較鑒賞詩歌的語言主要抓兩個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關鍵字詞,首先抓動詞,其次抓形容詞,再抓數(shù)詞、副詞和其他虛詞。二是分門別類抓語言風格,或樸素自然或婉約細膩,或清新明麗,或幽默諷刺,或沉郁頓挫,或悲壯慷慨等?!纠}剖析】【例1】(2023·江蘇無錫·統(tǒng)考一模)在詩藝比拼環(huán)節(jié),老師給大家提供了兩首詩,并附有幾個競猜題,來一試身手吧!早歸唐?元稹春靜曉風微,凌晨帶酒歸。遠山籠宿霧,高樹影朝暉。飲馬魚驚水,穿花露①衣。嬌鶯似相惱,含囀傍人飛。晚春唐?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②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1)《早歸》的前兩聯(lián),作者主要選取了曉風、遠山、、、朝暉等景物,營造了春天寧靜美好的氛圍。(2)請從以下六個備選字中,選擇最恰當?shù)膬蓚€字,分別填入空缺處。備選字:斗

洗①

②(3)兩首詩都寫了春天,但表達的情感不同?!对鐨w》表達了詩人;《晚春》表達了詩人?!敬鸢浮?1)宿霧高樹(2)滴斗(3)《早歸》早歸時內心的愉悅之情(閑適、喜愛);《晚春》對春天的留戀之情。【詳解】(1)本題考查理解詩歌意象?!对鐨w》前兩聯(lián)“春靜曉風微,凌晨帶酒歸。遠山籠宿霧,高樹影朝暉”意思是:靜謐的春日清晨,微風吹拂,我?guī)е埔饩従彋w去。遠處山峰籠罩著還未散盡的夜霧,晨光映照下,樹影投射在地面上,明暗交錯。詩人早晨歸來,經過樹林時見到的景色。作者主要選取了曉風、遠山、宿霧、高樹、朝暉等景物,營造了春天寧靜美好的氛圍。(2)本題考查詞語的運用。①頸聯(lián)通過寫因飲馬而驚動水中的魚和穿過花叢時露水沾濕了衣服這一畫面,來渲染出清晨歸來路上的靜謐美好。所以用“滴”更能體現(xiàn)清晨歸來路上的靜謐美好。②百般紅紫斗芳菲:萬紫千紅競相展示美麗芳菲。草樹亦知春將不久,因而百花爭奇斗艷,各呈芳菲,人言草木無情,詩偏說它們有知,能“知”能“解”還能“斗”,因此用“斗”更恰當。(3)本題考查理解詩歌主題?!对鐨w》本詩寫的是詩人早晨歸來,經過樹林時見到的景色。通過寫風、遠山、樹影、魚、花、黃鶯等,表現(xiàn)了景物靜謐而美好的特點,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以動寫靜,表達了詩人愉悅的心情?!锻泶骸肥翘拼膶W家韓愈的詩作,這是一首寫暮春景物的七絕。此詩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通過描寫花草樹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歸去,于是各逞姿色,爭芳斗艷,欲將春天留住,就連那本來沒有任何姿色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全詩表達了詩人惜春,留戀春天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蘊含應抓住時機,乘時而進,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之意。考點4:手法、技巧比較表現(xiàn)手法、藝術技巧的比較,一要熟知基本知識,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一般包括四個方面:抒情方式,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修辭手法。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其中間接抒情多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表現(xiàn)手法有比興、對比、襯托、象征、聯(lián)想、想象、虛實相生、動靜結合等;結構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應、開門見山、鋪墊、層層渲染、先總后分、過渡、先景后情、卒章顯志、伏筆。表達方式指抒情、議論、描寫、記敘、說明等五種表達方式。修辭手法除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八種修辭格外,古詩中還常用雙關、疊詞、頂針、借代、互文等修辭。二要了解各種表現(xiàn)手法、藝術技巧的作用和表達效果?!纠}剖析】【例1】(2023·江蘇蘇州·統(tǒng)考一模)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第5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別嚴士元劉長卿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①南萬里情。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②今日誤儒生?!咀⑨尅竣俸褐柑?,②青袍:唐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緋,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班級詩歌閱讀活動中,小蘇和小州收獲了許多感悟。小蘇:古人寫詩詞,講究用字,常常對一些動詞、形容詞、數(shù)量詞或虛詞反復斟酌錘煉,使其能夠準確表現(xiàn)事物的特征或傳達詩人思想情感。閱讀時我們要抓住這些字詞讀懂詩歌。比如“城闕輔三秦”中的“輔”字是護衛(wèi)的意思,突出了都城長安在關中地區(qū)的環(huán)繞護衛(wèi)之下的雄渾闊大氣勢。你可以舉一例嗎?小州:當然可以?!帮L煙望五津”中的“望”字,(1)。我也有個讀懂詩歌的方法:歸類比較。比如《別嚴士元》一詩二、三聯(lián)都是景物描寫,表現(xiàn)手法卻不同,分別使用了視聽結合和虛實結合的方法,你能就其中一種說說你的理解嗎?小蘇:(2)。小州:你分析的很對。小蘇:按照歸類比較的方法,兩首詩可歸為送別詩,從題目中“送”和“別”兩字可看出。一般送別詩都表現(xiàn)詩人的離愁別緒,這兩首詩是否相同呢?小州:這兩首詩的情感是同中有異,都表達了對朋友的不舍,但王詩還表達了(3),劉詩則抒發(fā)了(4)。小蘇:你的分析使我加深了對詩歌的理解,以后我們還要多交流,多總結,共同提高詩詞鑒賞水平?!敬鸢浮繉⑶厥駜傻芈?lián)系起來,好似詩人站在三秦護衛(wèi)下的長安,遙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表達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示例一:“細雨濕衣看不見”從視覺角度寫出了毛毛細雨微微濕潤了衣服的景象,“閑花落地聽無聲”從聽覺角度寫出了樹上偶爾飄下幾朵殘花落到地上一點聲音都沒有的景象,營造出一種恬靜的意境,寫出了詩人與友人相逢共賞江南美景的的愜意心情。示例二:“日斜江上孤帆影”是實寫,它寫出詩人親自送到岸邊,眼看著嚴士元解纜起帆,船兒在夕陽之下漸漸遠去的景象;“草綠湖南萬里情”是虛寫,是詩人想象朋友到達芳草萋萋的湖南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不舍與牽掛。詩人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詩人懷才不遇,仕途不順的憤懣之情?!驹斀狻浚?)本題考查對古詩詞詞語的賞析。解答此題要讀懂詩意,理解詞語的含義?!俺顷I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的意思是詩人站在京城郊外,看到雄偉的長安城為遼闊的三秦之地所拱衛(wèi),向遠處眺望,在風煙迷蒙的地方便是四川的“五津”?!巴笔沁b望的意思,“望”字不僅描繪出一幅蒼茫大氣的境界,把讀者的視野拉開,給人以開闊的氣勢,而且在心理上拉進了兩地直接的距離,飽含著詩人對朋友遠去的留戀之情。(2)本題考查對詩歌寫法的理解。解答此題要讀懂詩意,結合相關詩句分析。視聽結合示例:“細雨濕衣看不見”描寫了笑談之際飄來了一陣毛毛細雨,雨細得連看也看不見,卻分明覺得衣服微微濕潤的情景。是從視覺角度寫雨細得讓人無從感覺,直到衣服由潮漸濕,方才知道?!伴e花落地聽無聲”描寫了樹上偶爾飄下幾朵殘花,輕輕漾漾,落到地上連一點聲音都沒有的意境。是從聽覺角度寫環(huán)境幽雅、寧靜。這兩句詩視聽結合,渲染了一種恬淡、靜謐的氛圍,烘托了詩人和友人在城江邊偶然相遇,攜手徘徊共賞初春美景時的愉悅的心情。虛實結合示例:“日斜江上孤帆影”寫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嚴士元起身告辭了,詩人親自送到岸邊,眼看著友人登船起航,夕陽下的船漸行漸遠,這是實寫?!安菥G湖南萬里情”,補充點出嚴士元所去之地碧草如茵,綿延萬里,而此景不在眼前,為詩人的想象,是虛寫,蘊含著著游子遠行和朋友惜別的特殊感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及對友人的掛念。(3)本題考查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解答此題要理解主題,結合相關詩句分析?!端投派俑问裰荨分小昂却嬷?,天涯若比鄰”意思是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表現(xiàn)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這兩句一掃離別詩情感悲傷、格調低沉的特點,顯得昂揚樂觀;“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意思是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此句承前“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進一步勸說朋友雖再會難期,但不必悲傷,所以本詩表達了詩人曠達、開朗、樂觀、豪放的情懷。(4)本題考查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解答此題要結合背景和主題分析。劉長卿寫《別嚴士元》這首詩的年代和寫詩的背景,現(xiàn)無可稽查。但從詩的內容看,兩人是在蘇州偶然重遇,而一晤之后,嚴士元又要到湖南去,所以劉長卿寫詩贈別。此詩大約作于至德三年(758年)初,詩人第一次被貶,行將赴任之際。詩中“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兩句是寫薄暮夕陽下,孤帆遠去,湖南碧草如茵,愈發(fā)勾起作者的情思。這情思有對朋友、親人的思念,有對仕宦生涯變化無常的感慨,也有對前程黯淡、事業(yè)無成的憂愁,還有孤帆遠行的寂寞;“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意思是如果有相識之人問到我的境遇,請你轉告他們,我命運多舛,已是被官途所誤的一介書生。儒生,是封建知識分子的代稱。按古代傳統(tǒng)觀念,讀書人當以匡世濟國為己任。有一顆成就事業(yè)的勃勃雄心。但而今詩人一領青衿,官微職卑,滿腹雄才大略無以施展,仕途生涯坎坷不平。從這句詩中,我們看到詩人這里既是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同時,抒發(fā)了自己久抑心頭的憂怨。所以本詩抒發(fā)了詩人仕途坎坷、壯志難酬的憂怨之情。古詩詞比較閱讀應對策略一、讀懂詩歌,理清大意。兩首詩放在一起對比閱讀,難度是增加了,但是,只要讀懂每一首詩,然后再比較答題應該不難。怎樣才能把一首詩讀懂讀通呢?應該是先讀標題,因為標題可以告訴我們很多信息。其次讀注解。最后讀詩句,把從標題和注解中得到的信息用到詩句中去加以驗證。讀詩句時先把它當作古文來讀,再把它當作古詩來讀,抓住詩歌中的意象及詩歌營造的整體意境對詩歌作詩意的解讀。二、辨別異同,知同辨異。詩歌鑒賞比較閱讀應遵守的基本原則就是“知同辨異”:"知同”就是發(fā)現(xiàn)兩首詩中相同、相似的東西,如題材相同;“辨異”就是分辨兩詩中不同乃至相對、相反的東西?!爸币埠?,“辨異”也好,重點都要落實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對比點上去,都要從詩作中找到具體依據(jù)。鑒賞答題之際,可以從題干對另一詩的解說中得到啟示,從“同”中比較,發(fā)掘出“異”處。三、整合歸類,規(guī)范答題。古詩鑒賞題之所以失分較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考生答題不規(guī)范,沒有分要點,或者沒有用詩歌鑒賞的術語答題。因此,根據(jù)題目要求整合歸類,用術語如虛實相生、用典等答題,可以提高得分率。1.(2023·江蘇揚州·統(tǒng)考一模)閱讀古詩文,完成題目。【甲】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疽摇柯勍醪g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下列有關【甲】【乙】兩首詩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A.【甲】作者流落揚州,為被貶到夜郎西的好友送行;【乙】作者流落江南,和同樣流落在江南的宮廷歌唱家分別。B.【甲】寫于春天,寫相逢,情感基調是喜悅的;【乙】寫于秋天,寫離別,情感基調是悲傷的。C.【甲】抒發(fā)相逢之樂,“落花”代表愉悅之情;【乙】抒發(fā)分別之悲,“楊花”代表悲傷之情。D.【甲】抒發(fā)了相逢之情。末句隱喻彼此飄零、國運衰微的深切感傷;【乙】抒發(fā)了分別之情。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渲染凄涼哀愁的氣氛。【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辨析。A.有誤,【甲】作者流落江南,和同樣流落在江南的宮廷歌唱家重逢;【乙】作者聽說好友被貶到夜郎西,表達同情與關切、牽掛之情;B.有誤,【甲】寫于春天,寫相逢,情感基調是悲傷的;【乙】寫于暮春,寫離別,情感基調是悲傷的;C.有誤,【甲】抒發(fā)相逢之悲,“落花”代表凄涼飄零之感;故選D。2.(2023·江蘇南京·統(tǒng)考一模)下面是小樓同學整理的愛國詩詞,請按要求完成下面題目。名句出處類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①擔憂國家命運王師北定中原日,。陸游《示兒》自古皆有死,先生死忠清。王十朋《題屈原廟》②一身何足惜,鑒之以千古。王洪《讀文天祥詩》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徐錫麟《出塞》③抒發(fā)報國志向(1)將類別①中的名句補充完整。(2)為類別②歸納一個合適的主題。(3)小樓同學想為類別③增加名句,下列最合適的一項是:(

)A.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B.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C.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答案】(1)家祭無忘告乃翁(2)憑吊愛國志士(3)C【詳解】(1)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祭、翁”等字詞容易寫錯。(2)本題考查標題設計,通過①③可知答案為6個字,且為動賓結構。分析兩首愛國詩詞,一首寫的是屈原,一首寫的是文天祥,確定都是吟詠古人的詩,結合愛國主題,所以可寫“憑吊愛國志士”。(3)本題考查詩歌情感理解。A.句意為: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表明作者心頭對南宋統(tǒng)治者的失望和人民對收服失土的盼望。B.句意為: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表現(xiàn)作者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及保持忠誠清白的高尚志向。C.句意為: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表現(xiàn)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jié),以及舍生取義的人生觀。D.句意為:到處是香煙繚繞的寺廟,亭臺樓閣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表現(xiàn)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以及對對統(tǒng)治者治國乏術和佛道誤國的憂慮)。題目要求是“抒發(fā)報國之志”,故選C。3.(2023·江蘇南京·統(tǒng)考二模)閱讀兩首詞,完成后面題目。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李清照(宋)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采桑子歐陽修(宋)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兩首詞的結尾都寫了水鳥驚飛,結合內容說說各有什么作用?!敬鸢浮俊八B驚飛”寫出主人公急于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之情?!绑@起沙禽掠岸飛”寫漣漪微動驚動沙灘上的水鳥,使之掠過湖岸飛去。以動襯靜,烘托出西湖幽靜的畫面。描寫出了西湖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表達了詩人陶醉自然勝景,流連于風景之情的喜悅之情。【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绑@起一灘鷗鷺”的意思是劃船聲驚起了一群鷗鷺,說明此時船行非常快,反映人物內心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主人公急于從迷途中找尋出路,故而“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把詞人酒醉而徜徉在自然中的美好情態(tài)表現(xiàn)了出來。所以《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中的“水鳥驚飛”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之情。“驚起沙禽掠岸飛”意思是:被船兒驚起的水鳥,正掠過湖岸在飛翔。以動襯靜,用驚飛的鳥兒來烘托西湖愈顯幽靜的畫面。以景結情,水鳥的飛翔不但增添了詞作的情趣,而目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審美想象空間,同時,更表現(xiàn)出詞人追求如同水鳥一樣的自由自在,陶醉自然勝景之中,流連于風景之內的閑情逸致的生活態(tài)度。4.(2023·江蘇南京·統(tǒng)考一模)閱讀兩首詩歌,完成后面題目。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①,何人不起故園情?!咀⑨尅竣僬哿杭础墩蹢盍返亚瑑热荻鄬戨x別情緒。根據(jù)要求完成表格。《夜上受降城聞笛》《春夜洛城聞笛》賞讀(1)第一、二句中,景物,創(chuàng)設出一種寧靜蒼茫的意境。(2)第二句詩人通過(表現(xiàn)手法)夸張地寫出笛聲飛遍全城。探究兩首詩歌中“笛聲”這一意象蘊含了的感情?!敬鸢浮可吃孪胂笏监l(xiāng)【詳解】(1)第①②問: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兑股鲜芙党锹劦选非皟删湟馑际牵夯貥贩榍暗纳车貪嵃姿蒲?,受降城外的月色猶如深秋白霜。把沙比作雪,把月光比作霜,這是比喻的修辭。大漠如雪,突出了邊塞的荒涼與廣袤。月色如霜,突出了環(huán)境的凄清冷寂。詩人如此運筆,創(chuàng)設出一種寧靜蒼茫的意境。據(jù)此可知開頭兩句的景物是:沙、月。(2)第③問:本題考查表現(xiàn)手法。要讀懂全詩,了解內容,結合語境分析理解?!洞阂孤宄锹劦选菲鹁鋸牡崖暵涔P,已是深夜,詩人難于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xù)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詩人想象笛聲散入洛陽城中,襯出笛聲的動人、夜的安靜??芍@首詩歌第二句運用了想象的表現(xiàn)手法。據(jù)此可知第③空是:想象。第④問:本題考查情感主旨。結合《夜上受降城聞笛》后兩句“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惹得出征的將士一夜都在思念家鄉(xiāng),由此可知“笛聲”蘊含了思鄉(xiāng)的情感;結合《春夜洛城聞笛》后兩句“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可知,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xiāng)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此詩抒發(fā)了詩人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xiāng)之情。據(jù)此可知第④空是:思鄉(xiāng)。5.(2023·江蘇南京·統(tǒng)考二模)古體詩《水夫謠》用“苦哉”統(tǒng)領全篇,描述了拉船纖夫的苦難。誦讀后完成小題。水夫謠【唐】王建苦哉生長當驛邊,官家使我牽驛船。辛苦日多樂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鳥。逆風上水萬斛重,前驛迢迢后淼淼。半夜緣堤雪和雨,受他驅遣還復去。夜寒衣濕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到明辛苦無處說,齊聲騰踏牽船歌。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xiāng)去不得。我愿此水作平田,長使水夫不怨天。讀到“我愿此水作平田,長使水夫不怨天。”小茜同學聯(lián)想到白居易《賣炭翁》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她對兩詩中“愿”字所描繪的人物內心不太理解。請你給她解釋?!敬鸢浮績稍娭小霸浮弊侄加衅谕⒃敢庵?。賣炭翁明明衣服單薄厭惡天寒,但卻期望天寒,“愿”字刻畫了賣炭翁內心矛盾,烘托了內心的悲苦。水夫明明受盡水上勞作之苦,但卻愿意把水面幻想成耕作的田園,不埋怨。這更能烘托水夫內心無奈的悲痛。【詳解】本題考查對比閱讀。《賣炭翁》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的意思是: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不值錢希望天更冷些。“愿”的意思是:期望,愿望。人若“衣正單”,就應當希望天氣暖和而免受其凍。但賣炭翁卻“愿天寒”,因為賣炭的錢是他和家人的“身上衣裳口中食”。只要天氣越冷,富貴人家為了取暖,便不會再狠心計較賣炭的價錢,那樣他才能賣多一點錢。如此反常的人物心理,實在讓人覺得“可憐”與“心酸”。這兩句運用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細致地揭示了主人公難言的艱苦生活以及復雜矛盾的心理活動,烘托了他內心的悲傷愁苦;“我愿此水作平田,長使水夫不怨天”的意思是我期望這河水化做平整的良田,永遠讓拉船人不再嗟地怨天?!巴痹谶@里的意思也是“期望、愿望”。結合上一句“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xiāng)去不得”可知,纖夫的全部財產只有一間茅屋,本不值得留戀,可故鄉(xiāng)卻又舍不得離開。即使逃離水鄉(xiāng),他們的處境也不會好到哪去。沒有了水上徭役,還會有陸上的徭役和租賦,田家遭受著官府同樣的剝削和壓迫。在無可奈何的境況下,纖夫只得把改變困境的希望寄托在這樣的幻想中:“我愿此水作平田,長使水夫不怨天?!彼兤教锂斎徊滑F(xiàn)實,即使變了平田,他們也一樣遭受官府的壓榨欺凌。稅負明明受盡水上勞作之苦,但卻愿意把水面幻想成耕作的田園,這樣才能勉強改善一下生活水平,這更能烘托水夫內心的傷痛,無可奈何,對水夫的心理描寫細致,把內心世界揭示的淋漓盡致,讓人感受到水夫的哀愁怨恨。6.(2023·江蘇南通·統(tǒng)考一模)完成下面問題?!炯住块L沙過賈誼宅[唐]劉長卿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乙】過賈誼舊居[唐]戴叔倫楚鄉(xiāng)卑濕嘆殊方,鵩賦①人非宅已荒。謾有長書憂漢室,空將哀些②吊沅湘③。雨馀古井生秋草,葉盡疏林見夕陽。過客不須頻太息,咸陽宮殿亦凄涼。注:①〔鵩賦〕《鵩鳥賦》的簡稱,漢代賈誼所作。②〔哀些〕楚地舊俗,多于禁咒、哀吊的歌辭句末加“些”字,后因之稱哀吊的歌辭為哀些。③〔吊沅湘〕沅湘是沅水和湘水的并稱。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長期流浪沅湘間。賈誼曾寫《吊屈原賦》表達對屈原深深的同情。【甲】【乙】兩首詩同為唐代詩人所寫,所寫之事也都是詩人在某一天經過了賈誼的舊居時自己的所見所感。其中所見之景驚人地相似,兩首詩都選取了秋草、(1)、(2)這些景物,寫出了賈誼舊居(3)的景象,表達對賈誼的憑吊、痛惜之情。但尾聯(lián)處所抒之情卻全然不同,請你選擇其一,談談其中蘊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4)【答案】(1)寒林(疏林)(2)夕陽(3)凄清、荒蕪、蕭瑟(4)甲:詩人借哀憐賈誼而哀憐自己,表達詩人無罪被貶、懷才不遇的悲憤之情。乙:詩人婉勸過客不必過于執(zhí)著個人命運,朝代的更替是歷史的規(guī)律,個人的坎坷不幸也是難免?!驹斀狻勘绢}考查詩歌內容理解與情感分析。從“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可以看出,甲詩選取了荒草、寒林、夕陽等景物,描繪了賈誼宅的凄清、荒蕪;從“雨馀古井生秋草,葉盡疏林見夕陽”可以看出,乙詩選取了秋雨、古井、秋草、疏林、夕陽等景物,因此可確定兩詩都選用了秋草、寒林、夕陽,描繪了賈誼宅現(xiàn)時的凄清、荒蕪、冷落;甲詩尾聯(lián)的意思是:凄清冷落的深山里落葉紛紛,可憐你不知道因為什么被貶到此地呢!這兩句話借古傷今,表面上是在寫賈誼被貶長沙這一事,實際上是借寫這件事來表達自己無罪被貶的悲憤和痛苦,對不合理現(xiàn)實的一種控訴和譴責。乙詩尾聯(lián)兩句的意思是:來訪的人不必為賈誼的不幸頻頻嘆息,如今的咸陽宮殿也是一片凄涼。尾聯(lián)兩句的內涵是:賈誼的懷才不遇固然令人惋惜,但既然朝代的更迭都是歷史的規(guī)律,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不必太過憂心了。7.(2023·江蘇無錫·統(tǒng)考一模)讀了法布爾和李商隱筆下的《蟬》后感受有何不同?從內容和寫法角度分別說說。蟬[唐]李商隱本以高難飽①,徒勞恨費②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③梗猶泛④,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⑤,我亦舉家清⑥。(選自《唐詩三百首鑒賞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注】①高難飽:古人認為蟬棲于高處,餐風飲露,故說“高難飽”。②費,徒然。③薄宦:官職卑微。④梗猶泛:典出《戰(zhàn)國策·齊策》,用來比喻漂泊不定,孤苦無依。⑤警:提醒。⑥清,清貧?!敬鸢浮績热萆希和瑸閷懴s,但蟬的特征卻截然不同。法布爾筆下的蟬在地下“潛伏”四年鉆出地面,以樹汁為生,在陽光下歌唱只有五個星期,令人震撼;而本詩中的蟬因為棲身高枝之上故而難以飽腹,雖然悲鳴寄恨卻無人同情,令人傷感。寫法上:法布爾采用說明的表達方式,客觀準確地介紹蟬的知識;李商隱則借物抒情,借蟬表達自己艱難的處境,抒寫自己的哀告無門、受人冷落,四處漂泊、前途黯淡的生活身世,透露出詩人的失意與蒼涼。【詳解】此題考查詩歌鑒賞以及名著內容。從內容上來看,在法布爾筆下,蟬“在它來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經過的時間我們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鉆出地面以后以樹汁為生,“在陽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將蟬的一生濃縮成“四年的苦工”和“一月的享樂”進行對比,將蟬的幸福的“來之不易”和“轉瞬即逝”進行對比,讓讀者不得不感嘆蟬的堅毅,也令作者法布爾感到震撼。李商隱的《蟬》中“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的意思是: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悲鳴傳恨無人理會白費其聲。蟬在高樹吸風飲露,所以“難飽”,由“難飽”而引出“聲”來,但這樣的鳴聲是白費,是徒勞,因為不能使它擺脫難飽的困境,所以哀中又有“恨”,令人傷感。從寫法上來看,法布爾的《蟬》選自長篇生物學著作《昆蟲記》,主要運用說明的表達方式,客觀準確地介紹了蟬的相關知識。而在李商隱筆下,蟬“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悲鳴傳恨無人理會白費其聲”,詩人無比同情。由“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可知,詩人由蟬的命運聯(lián)想到了自身的不幸,回憶自己的仕宦生涯,流露出不盡的感慨。詩人采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借寫蟬來表達自己顛沛流離、家境貧寒的處境,傳達出內心的失意與蒼涼。8.(2023·江蘇鎮(zhèn)江·統(tǒng)考一模)閱讀兩首詞,完成后面題目。(甲)送魏二唐·王昌齡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乙)送柴侍御唐·王昌齡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同是王昌齡的送別之作,兩首詩表達的情感一樣嗎?請結合詩句內容闡述看法?!敬鸢浮坎灰粯?,《送魏二》表達的是對友人難舍難分之情,江風引雨,雨入船中,既是環(huán)境凄涼,也是內心的凄涼,渲染了一種惜別的凄清氣氛;后兩句想象朋友夜泊在瀟湘之上,恐難成眠吧。即使暫時入夢,兩岸猿啼也會一聲一聲闖入夢境,虛實結合,惜別之情更為深切?!端筒袷逃非皟删渲苯邮闱椤安挥X有離傷”,后兩句借景抒情:雖然人分兩地,但江河云雨,青山明月,都在把我們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都在為我們傳遞相思友情,如此送別,不見凄風苦雨,反見青山明月,不見悲傷愁苦,反見高潔曠達?!驹斀狻看祟}主要考查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結合寫作背景和具體詩句來分析。《送魏二》運用了虛實結合,情景交融的方法,表達了作者送別魏二時依依惜別之情。首句“醉別江樓橘柚香”是點明送別魏二的餞宴設在靠江的高樓上,空中飄散著橘柚的香氣,環(huán)境幽雅,氣氛溫馨,這一切因為朋友即將分手而變得尤為美好,這里敘事寫景已暗含依依惜別之情;次句“江風引雨入舟涼”不僅寫了江雨入舟的情景,而且“涼”字表現(xiàn)出登舟送客的惜別場景來,“涼”字既是身體上的感觸,更暗含詩人心中對友人的不舍和對離別的傷懷;三四句“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以“憶”字勾勒,從對面生情,為行人虛構了一個境界:在不久的將來,朋友夜泊在瀟湘之上,那時風散雨收,一輪孤月高照,環(huán)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難成眠吧。即使他暫時入夢,兩岸猿啼也會一聲一聲闖入夢境,在夢中也擺不脫愁緒。月夜泊舟已是幻景,夢中聽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詩境頗具幾分朦朧之美,有助于表現(xiàn)惆悵別情?!端筒袷逃愤\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過樂觀開朗的詩句來減輕柴侍御的離愁?!般渌úń游鋵?,送君不覺有離傷”,點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語調流暢而輕快,“流水”與“通波”蟬聯(lián)而下,顯得江河相連,道無險阻,再加上一個“接”字,更給人一種兩地比鄰相近之感,“送君不覺有離傷”更是直接抒發(fā)了作者的感情;“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運用靈巧的筆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詰,說明兩地云雨相同,明月共睹,寫景中既富有濃郁的抒情韻味,又蘊涵著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誼,表現(xiàn)了作者的樂觀曠達。9.(2023·江蘇蘇州·統(tǒng)考一模)閱讀岑參的兩首詩歌,完成賞析任務?!炯住啃熊娋湃账奸L安故園

【乙】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參

岑參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兩三家。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fā)舊時花。【知背景】甲詩略。乙詩:天寶元年(742)春,作者游梁園。這首懷古詩寫于游園之后?!疚鰣鼍啊考自娗皟删鋵懗鲋仃栔H,流落在外的詩人內心愁苦,勉強去登高賞菊,卻無人送酒,無人相伴?!纠L畫面】乙詩前兩句【賞寫法】甲詩后兩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