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沖刺卷(新高考卷)(一) 高一語文下學期期中期末考點大串講(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解析版)_第1頁
期中沖刺卷(新高考卷)(一) 高一語文下學期期中期末考點大串講(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解析版)_第2頁
期中沖刺卷(新高考卷)(一) 高一語文下學期期中期末考點大串講(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解析版)_第3頁
期中沖刺卷(新高考卷)(一) 高一語文下學期期中期末考點大串講(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解析版)_第4頁
期中沖刺卷(新高考卷)(一) 高一語文下學期期中期末考點大串講(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期中專題07期中沖刺卷(新高考卷)(-)-高一語文

下學期期中期末考點大串講(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解析版)

專題07

期中沖刺卷(新高考卷)(一)

滿分:150分時間:150分鐘

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35分)

(本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人畫又稱士人畫、士夫畫,是針對宋以前的畫工和宋以后的院

體而言的一個畫學術(shù)語。早在南齊,謝赫就批評劉紹祖的畫是“傷于

師工,乏其士體”(《歷代名畫記》卷六引)。唐時張彥遠亦認為“自

古善畫者,莫匪衣冠貴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時,傳芳千祀,非閭閻

鄙賤之所能為也”(《歷代名畫記》卷一),鄙夷畫工、重視文士的傾

向頗為明顯。

蘇東坡無疑也將士人畫與畫工畫相對抗,是輕畫工而重士人中的

一員。但至少從蘇東坡,也恰恰是蘇東坡,開始突破了僅僅以畫家身

份定義文人畫的皮相之論,成為繪畫史上較早系統(tǒng)提出文人畫理論的

學者。其文人畫理論主要有三方面內(nèi)容:一是繪畫原則上強調(diào)神理象

外,不重形器。如其在《王維吳道子畫》中云:“吳生雖妙絕,猶以

畫工論。摩詰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翩謝籠樊?!庇秩缙湓凇秲粢蛟寒?/p>

記》中云:“世之工人,或能曲盡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

能辨。”不僅“形”“神”、“形”“意”對舉,還“形”“理”對舉。理

或謂有規(guī)律、本質(zhì)義,實則很難概乎言之。古代文人畫論的基本觀點

是以形寫神,重神輕形,神高于形,但神與形一樣屬于技的范疇。理

則超乎技之上,如同庖丁所說的道,“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莊子?養(yǎng)生主》),是高于形、神的一個概念。二是繪畫功能上強

調(diào)達心適意。蘇軾《書朱象先畫后》一文,引朱象先“文以達吾心,

畫以適吾意”二語以贊之,要求繪畫具有寄興怡情、抒發(fā)意志的作用。

三是繪畫風格和意境上強調(diào)意氣所到,清麗奇富,變態(tài)無窮。蘇軾在

《又跋漢杰畫山二首》之二中云:“觀士人畫,如閱天下馬,取其意

氣所到。乃若畫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楊芻秣,無一點俊發(fā),看數(shù)

尺許便卷。漢杰真士人畫也?!?/p>

蘇軾的文人畫觀點對其后著名的《宣和畫譜》有深遠影響。書中

不僅多處暗引明用東坡語,亦有不少理論與東坡符契相合。有充足的

理由相信,全書貫串的對畫工畫、文人畫的抑與揚和詩與畫相合的理

論亦與蘇東坡有關(guān)??疾齑藭械南嚓P(guān)論述,有助于理解蘇軾的文人

畫理論以及“詩畫一律”說中“畫”與“詩”在何處“一律”的問

題。

《宣和畫譜》卷十云:“岳鎮(zhèn)川靈,海涵地負,至于造化之神秀,

陰陽之明晦,萬里之遠,可得之于咫尺間,其非胸中自有丘壑,發(fā)而

見諸形容,未必知此。”這段話清楚地表明文人山水畫受到的推崇。

文人畫與畫工畫的對立已如上述,我們因此可以看到《宣和畫譜》

卷十一、十二“山水”門中文人畫與畫工畫的一再比較,以及在比較

中表現(xiàn)出的文人畫特質(zhì)及“畫”與“詩”相一律的思想。如王洽:''自

然天成,倏若造化,已而云霞卷舒,煙雨慘淡,不見其墨污之跡,非

畫史之筆墨所能到也。”關(guān)仝:“深造古淡,如詩中淵明、琴中賀若,

非碌碌之畫工所能知?!崩畛桑骸霸⑴d于畫,精妙,初非求售,唯以自

娛于其間耳。”黃齊:“寓興丹青……殆與詩人騷客命意相表里。”李

公年:“寫朝暮景趣,作長江日出,疏林晚照,真若物象出沒于空曠

有無之間,正合騷人詩客之賦詠。”

花草鳥蟲、墨竹蔬果之類在傳統(tǒng)繪畫中雖非一類,卻有共通之處,

以其皆模擬自然景致故也,所以《宣和畫譜》這幾類(卷十五?二十)

中也多類似之論。如胡擢:“博學能詩,氣韻超邁……一遇難狀之景

則寄之于畫,乃作草木禽鳥,亦詩人感物之作也。”趙士雷:“作雁鷲

鷗鷺、溪塘汀渚,有詩人思致。至其絕勝佳處,往往形容之所不及。

又作花竹,多在于風雪荒寒之中。蓋胸次洗盡綺紈之習,故幽尋雅趣,

落筆便與畫工背馳?!毙煳酰骸八懈哐牛⑴d閑放,畫草木蟲魚,妙

奪造化,非世之畫工形容所能及也。”唐希雅:“喜作荊橫林棘、荒野

幽尋之趣,氣韻蕭疏,非畫家之繩墨所能拘也。”樂士宣:“胸中厭書

史,而丹青亦自造疏淡……晚年尤工水墨,嫌綃數(shù)幅,唯作水蓼三五

枝,一雙,浮沉于滄浪之間,殆與杜甫詩意相參。士大夫見之,莫不

賞詠。”郭元方:“善畫草蟲,信手寓興,俱有生態(tài)。盡得蟆飛鳴躍之

狀,當時頗為士大夫所喜。然率爾落筆,疏略簡當,乃為精絕?;螯c

綴求奇,則欲益反損。”

總結(jié)以上諸條,可得如下結(jié)論:氣質(zhì)胸襟上“志趣高潔”“疏逸

多放”,學識修養(yǎng)上“博學能詩”“才思敏妙”,創(chuàng)作態(tài)度上“出自胸

臆”“寓興丹青”,表現(xiàn)內(nèi)容上既有“千巖萬壑、重汀絕岸”的大景,

更多“雁鷲鷗鷺、溪塘汀渚”的小品,繪畫風格上“孤標雅致”“氣

韻蕭疏”,繪畫技藝上“率爾落筆,疏略簡當”,于是,畫作所臻之境

界便“非世之畫工形容所能及”“非畫家之繩墨所能拘”,而“皆詩人

之思致”,“正合騷人詩客之賦詠”了。

由此我們便可領(lǐng)會出在“詩畫一律”這一命題中,“畫”與“詩”

在何處“一律”了,那就是:摹寫物象雖然是繪畫的天職,但對于占

據(jù)中國繪畫史最靖赫地位的文人山水畫來說,對于中國文藝學的傳統(tǒng)

來說,繪畫最重要的功能卻不限于此,或者說,根本就不在于此,而

在于如詩人墨客般寓興會心、寄性抒情。

(摘編自劉石《“詩畫一律”的內(nèi)涵》)

1.(3分)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在南齊謝赫評價的基礎(chǔ)上,唐時張彥遠指出了劉紹祖的畫“傷

于師工,乏其士體”,并認為這是其“閭閻鄙賤”而非“衣冠貴胄”

的身份所致。

B.作為古代繪畫史上最早系統(tǒng)提出文人畫理論的學者,蘇軾輕

畫工重士人,輕畫工畫重士人畫,并將士人畫與畫工畫對立起來。

C.《宣和畫譜》引用蘇軾的觀點,有不少理論和蘇軾相合,有蘇

軾對畫工畫、文人畫的抑揚,故考察此書對理解蘇軾''詩畫一律”說

有幫助。

D.文人山水畫之大景、小品,往往體現(xiàn)出志趣高潔、疏略簡當

的特點,同時注重神理象外,通過創(chuàng)作把感情形象化,把物象意象

化。

2.(3分)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蘇軾看來,吳道子的畫固然超絕,但擺脫不了他作為畫工

的局限;而王維的畫則飄逸灑脫,無拘無束,因此能如“仙翩謝籠樊

B.《宣和畫譜》中李公年所語,體現(xiàn)出中國水墨畫家運用濃淡筆

墨,明暗虛實,繪就似真似幻而富有生命力圖畫的特點。

C.“畫”與“詩”相一律,主要體現(xiàn)在作為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主體,

在畫作中寄寓了自身性情,如同詩人借詩言志,借詩傳情。

D.文本引經(jīng)據(jù)典,考證嚴謹,增強了文章論說的準確性和說服

力,豐富的文論材料使內(nèi)容厚重充實,有力地支撐了觀點。

3.(3分)下列選項,最能支持原文中“畫”與“詩”相一律思

想的一項是()

A.雖人物花鳥草蟲未始不可稱絕,然終不及山水之氣味風流瀟

灑。

B.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

C.畫無常工,以似為工。學無常師,以真為師。

D.脫略毫楮,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也。

4.(4分)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5.(4分)《宣和畫譜》卷十六中載趙仲儉之言:“至于寫難狀之

景,則寄興于丹青,故其畫中有詩。至其作草木禽鳥,皆詩人之思致

也,非畫史極巧力之所能到?!闭埥Y(jié)合文章,談?wù)勀銓Υ说睦斫狻?/p>

(本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徙(節(jié)選)

汪曾祺

簡師畢業(yè),高北溟先生在“五小”任教。

按規(guī)定,簡師畢業(yè),只能教初、中年級,因為高先生是談贊漁的

高足,中過秀才,聲名藉藉,叫他去教“大狗跳,小狗叫,大狗跳一

跳,小狗叫一叫",實在說不過去,因此,破格擔任了五、六年級的

國文。即使是這樣,當然也還不能展其所長,盡其所學。然而高先生

教書是認真的。講課、改作文,鄭重其事,一絲不茍。

他不吃煙,不飲酒,不打牌,不看戲。除了學校和自己的家,哪

里也不去,每天他清早出門,傍晚回家。拍拍白木的板門,過了一會

兒,門開了。①進門是一條狹長的過道,磚縫里長著掃帚苗、苦艾,

和一種名叫“七里香,,其實聞不出什么氣味、開著藍色的碎花的野草,

有兩個黃蝴蝶寂寞地飛著。高先生就從這些野草叢中踏著沉重的步子

走進去,走進里面一個小門,好像走進了一個深深的洞穴,高大的背

影消失了。木板門又關(guān)了,把門上的一副春聯(lián)關(guān)在外面。

高先生家的春聯(lián)都是自撰的,逐年更換。這年是辛未年,板門上

貼的春聯(lián)嵌了高先生自己的名、字:

辛夸高嶺桂

未徙北溟鵬

也許這是一個好兆,“未徙"者''將徙"也。第二年,即壬申年,

高北溟竟真的“徙”了。

這縣里有一個初級中學。新任校長沈石君是想有一番作為的。國

文教員,他聘了高北溟。

高先生自然欣然同意。他談了一些他對教學的想法。

他要求在部定課本之外,自選教材。他說教的是書,教書的是高

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讀,真懂,我所喜愛的文章,我自己為之感動

過的,我才講得好?!彼麖娬{(diào)教材要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要有重點。他

也講《苛政猛于虎》《晏子使楚》《項羽本紀》《出師表》《陳情表》,

韓、柳、歐、蘇。集中地講的是白居易、歸有光、鄭板橋。最后一學

期講的是朱自清的《背影》、都德的《磨坊文札》。他好像特別喜歡歸

有光的文章。一個學期內(nèi)把《先妣事略》《項脊軒志》《寒花葬志》都

講了。他要把課堂講授和課外閱讀結(jié)合起來。課上講了《賣炭翁》《新

豐折臂翁》,同時把白居易的新樂府全部印發(fā)給學生。講了一篇《濰

縣署中寄弟墨》,把鄭板橋的幾封主要的家書、道情和一些題畫的詩

也都印發(fā)下去。學生看了,很有興趣。這種做法,在當時的初中國文

教員中極為少見。他選的文章看來有一個標準:有感慨,有性情,平

易自然。這些文章有一個貫串性的思想傾向,這種傾向大體上可以歸

結(jié)為:人道主義。

為了幫助學生將來升學,他還自編了三種輔助教材。一年級是《字

形音義辨》,二年級是《成語運用》,三年級是《國學常識》。

在縣立初中讀了三年的學生,大部分文字清通,知識豐富,他們

在考高中,甚至日后在考大學時,國文分數(shù)都比較高,是高先生給他

們打下的底子。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欣賞文學一一高先生講過的文

章的若干片段,許多學生過了三十年還背得;他們接受了高先生通過

那些選文所傳播的思想一一人道主義,影響到他們一生的立身為人。

嗚呼,先生之澤遠矣!

高先生的家也搬了。高先生用歷年的積蓄,買了一所小小的四合

院。房屋雖也舊了,但間架磚木都還結(jié)實。②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

上階,草色入簾,很是幽靜。

任何小城都是有風波的。因為省長易人,直接影響到這個小縣的

人事。一縣的人事更代,自然會波及縣立初中。

三十幾個教育界人士,聯(lián)名寫信告了沈石君。主要的罪名是:“把

持學政,任用私人,倡導民主,宣傳赤化?!焙髢蓷l是初中圖書館里

買了魯迅、高爾基的書,訂了《生活周刊》,“紀念周”上講時事?!比?/p>

用私人”牽涉到高北溟,指摘高北溟的教學是“不依規(guī)矩,自作主張,

藐視部廳,攪亂學制”。

有人把這封信的底稿抄了一份送給沈石君。沈石君看了,置之一

笑。他知道這封控告信,不過是制造一個查辦的口實。為了給當局一

個下馬臺階,彼此不傷和氣,他自己主動遞了一封辭職書。

高先生只得再回五小去教書。

高先生到教務(wù)處看看,教員大半還是熟人。他和大家點點頭,拿

了粉筆、點名冊往教室里走。先前的同事在他身后努努嘴,演了一出

雙簧。一個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一個說“前度劉郎今又來高北

溟只當沒有聽見。

(有刪改)

文本二:

我的初中(節(jié)選)

汪曾祺

初一、初二國文是高北溟先生教的。他的教學法大體如我在小說

《徙》中所寫的那樣。有些細節(jié)是虛構(gòu)的,如小說中寫高先生編過一

本《字形音義辨》,實際上他沒有編過這樣一本書,他只是讓學生每

周抄寫一篇《字辨》上的字。但他編過一些字形的歌訣,如:“戌橫、

戍點、戊中空。”他講書前都要朗讀一遍。有時從高先生朗讀的頓挫

中學生就能體會到文義?!靶∽幼R之:苛政猛于虎也!”“永州之野產(chǎn)

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他講書,話不多,簡明扼要。如講《訓儉示

康》:“'廳事前僅容旋馬',閉目一想,就知道房屋有多狹小了?!边@

使我受到很大啟發(fā),對寫小說有好處。小說的描述要使讀者有具體的

印象。如果記錄廳事的尺寸,即無意義。高先生教書很嚴,學生背不

出來,是要打手心的。我的堂弟汪曾煒挨過多次打。因為他小時極其

頑皮,不用功。曾煒后來發(fā)憤讀書,現(xiàn)在是著名的心臟外科專家了。

我的同班同學劉子平后來在高郵中學教書,和高先生是同事了,曾問

過高先生:“你從前為什么對我們那么嚴?”高先生嘆了一口氣,說:

“我現(xiàn)在想想,真也不必?!毙≌f《徙》中寫高先生在初中未能受聘,

又回小學去教書了,是虛構(gòu)的,事實上高先生一直在高郵中學任教,

直到壽終。

(有刪改)

6.(3分)下列對文本一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

確的一項是()

A.高先生撰寫的對聯(lián),用“高嶺桂”“北溟鵬”抒寫理想抱負,

用“未徙”表現(xiàn)其志不得伸的抑郁和苦悶。

B.高先生自選教材、注重系統(tǒng)性和課內(nèi)外結(jié)合的講授方法,既

表現(xiàn)了高先生教書的獨到之處,又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

C.“嗚呼,先生之澤遠矣”一句,在小說的敘述中加入主觀抒情,

行文自如,使小說體現(xiàn)出散文化的特點。

D.“好馬不吃回頭草”“前度劉郎今又來“,引用俗語和詩句,寫

出了高先生重回五小后同事對他的嘲諷。

7.(3分)下列對文本一和文本二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

確的一項是()

A.《徙》中虛構(gòu)了高先生編寫《字形音義辨》,這一創(chuàng)作靈感可

能來自高先生曾自編辨析字形的歌訣。

B.高先生講課注意抑揚頓挫,在朗讀時讓學生體會文義,使其

更容易接受文章所負載的情感思想。

C.《徙》中引“大狗跳……小狗叫一叫",體現(xiàn)了作者師從高先

生學到的小說描述要使作者有具體印象。

D.高先生當年對學生很嚴厲,盡管使部分學生從中受益,但仍

受到曾經(jīng)的學生劉子平的當面指責。

8.(6分)文本一中兩處畫線部分的景物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

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9.(6分)通過文本二可知,文本一采用了虛構(gòu)與非虛構(gòu)相結(jié)合

的寫作手法,請簡要分析這種寫法的好處。

二、古詩文閱讀(共35分)

(本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文本一:

魯穆公問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謂忠臣?”子思曰:“恒稱其君之

惡者,可謂忠臣矣?!惫粣?,揖而退之。成孫弋見。公曰:“向者吾

問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稱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寡人惑焉,

而未之得也?!背蓪O弋曰:“噫,善哉言乎!夫為其君之故殺其身者,

嘗有之矣。恒稱其君之惡者,未之有也。夫為其君之故殺其身者,效

祿爵者也。恒稱其君之惡者,遠祿爵者也。為義而遠祿爵,非子思,

吾惡聞之矣?!?/p>

(選自《魯穆公問子思》)

文本二:

子思自齊反衛(wèi)衛(wèi)君館而問曰先生魯國之士然不以衛(wèi)之褊小猶步

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賜于寡人也子思日:“臣蠲旅于此,而辱君之威尊,

亟臨隼門,其榮多矣。顧未有可以報君者,唯達賢爾。"衛(wèi)君曰:“賢

則固寡人之所愿也?!弊铀荚唬骸拔磳従笇⒑我詾椋俊本唬骸氨?/p>

用以治政?!弊铀荚唬骸熬ツ芤??!本唬骸昂喂剩俊贝鹪唬骸靶l(wèi)國非

無賢蘇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賢才不見用故也。”君曰:“雖然,愿

聞先生所以為賢者?!贝鹪唬骸熬龑⒁悦∈恳?,以實取士耶?"君日:

“必以實。”子思曰:“衛(wèi)之東境有李音者,賢而有實者也。”君日:

“其父祖何也”答曰:“世農(nóng)夫也?!毙l(wèi)君乃盧胡大笑曰:“寡人不好

農(nóng),農(nóng)夫之子,無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子思曰:“臣稱

李音,稱其賢才也。周公大圣,康叔大賢,今魯、衛(wèi)之君未必皆同其

祖考。李音,父祖雖善農(nóng),則音亦未必與之同也。君言世臣之子未悉

官之,則臣所謂有賢才而不見用,果信矣。臣之問君,固疑君之取士

不以實也。今君不問李音之所以為賢才,而聞其世農(nóng)夫,因笑而不受,

則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實者也。”衛(wèi)君屈而無辭。

(節(jié)選自《孔叢子?抗志第十》)

10.(3分)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子思自齊反衛(wèi)/衛(wèi)君館而問曰/先生魯國之士/然不以衛(wèi)之褊小

猶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賜于寡人也/

B.子思自齊反衛(wèi)/衛(wèi)君館而問曰/先生魯國之士/然不以衛(wèi)之褊小

/猶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賜于寡人也/

C.子思自齊反衛(wèi)/衛(wèi)君館而問曰/先生魯國之士/然不以衛(wèi)之褊小

猶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賜于寡人也/

D.子思自齊反衛(wèi)/衛(wèi)君館而問曰/先生魯國之士/然不以衛(wèi)之褊小

/猶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賜于寡人也/

11.(3分)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

一項是()

A.“恒稱其君之惡者”與“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兩句中的“恒”含義相同。

B.“未審君之愿將何以為”與“審容膝之易安”(《歸去來兮辭》)

兩句中的“審”含義不同。

C.“賢而有實者也”與“親賢臣,遠小人”(《出師表》)兩句中

的“賢”含義相同。

D.“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實者也”與“腹猶果然”(《逍遙游》)

兩句中的“果”含義不同。

12.(3分)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穆公對子思的回答感到困惑,就召見成孫弋請他解除疑惑,

成孫弋認為子思的話很有見地,同時也表明總是能指出君主的過錯的

人還未有過。

B.為報答衛(wèi)國國君的厚遇,子思認為自己只能向他推薦賢能之

士,并在交談時指出衛(wèi)國不缺乏賢才卻沒有好的國政是因為賢才沒有

得到重用。

C.對于應(yīng)該如何取用賢能之才,子思認為不是靠名聲,而是要

靠實際能力,并趁機向衛(wèi)國國君推薦衛(wèi)國東部邊境的李音,說他就是

有實際能力的賢人。

D.與周公是大圣人,康叔是大賢人,但他們的后人,也就是現(xiàn)

在魯國和衛(wèi)國的國君不一定圣賢一樣,李音也未必會像他的祖輩一樣

一世務(wù)農(nóng)。

13.(8分)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為義而遠祿爵,非子思,吾惡聞之矣。

(2)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則臣所謂有賢才而不見用,果信

矣。

14.(3分)子思對魯穆公和衛(wèi)國國君的進言各有何側(cè)重?由此我

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子思?請結(jié)合文章簡要分析。

(本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中秋禁直

韓倨

星斗疏明禁漏殘,紫泥封后獨憑闌。

露和玉屑金盤冷,月射珠光貝闕【注】寒。

天襯樓臺籠苑外,風吹歌管下云端。

長卿只為長門賦,未識君臣際會難。

【注】用珍珠寶貝做的宮殿,形容房屋華麗。

15.(3分)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首聯(lián)通過“星斗”“禁漏殘”交代了時間,通過“紫泥封”

交代了地點。

B.詩歌頷聯(lián)通過“冷”“寒”兩個字,寫出了作者在宮中當值時

晚間環(huán)境特點。

C.詩歌的前三聯(lián)調(diào)動視覺、觸覺、聽覺,營造了清冷、清幽的

中秋禁值之景。

D.詩歌尾聯(lián)借司馬相如只會寫《長門賦》一事,抒發(fā)了君臣相

知相識之難的感慨。

16.(6分)整首詩歌圍繞題目展開,請結(jié)合詩歌簡要分析。

17.(本題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塑造了一個自信的子路

形象,他設(shè)想一個中等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并且“,

”,但他仍可以治理有方,做到國富民強。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子路認為一個有一

千輛兵車的諸侯國正遭受內(nèi)憂外患,經(jīng)過他三年的治理,達到

“,”的結(jié)果。

(3)《子路、曾暫、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先從自己談起,

把師生擺在同等的地位?!?”的說法,又

充分表現(xiàn)了他平易近人、謙遜和藹地對待學生的杰度。

三、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

(本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曾經(jīng)的新東方老師董宇輝,憑借自己的能力實現(xiàn)個人轉(zhuǎn)型,把在

線直播變成“課堂”,同時激發(fā)“粉絲磁場”,成為了直播帶貨乃至短

視頻界的一股清流。

近年來,隨著網(wǎng)絡(luò)經(jīng)濟的升溫,網(wǎng)絡(luò)直播行業(yè)①,改變了

人們的娛樂方式、生活方式。眾多網(wǎng)紅紛紛入場,但也難免②,

水平參差不齊。事實上,人們在一劃而過的快瀏覽外,也希望有從容

不迫的慢享受;在段子奇觀的沖擊外,也希望能有信息知識的增量。

高熱度更需冷思考。從“調(diào)料的名稱”講到“霍去病封狼居胥”,

從“頭頂?shù)男强蘸托闹械牡赖侣伞敝v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信手拈來的引用,整飭華麗的排比,錦心繡口的比喻,董宇輝的過人

之處可能不在于帶貨能力,而是內(nèi)容生產(chǎn)。“知識+直播”的形式,不

失為一次可貴的嘗試。但從直播行業(yè)本身看,一時火爆不等于一直火

爆,人們見證了太多網(wǎng)紅的③。唯有在形式和內(nèi)容方面不斷激

發(fā)火花,才能突破同一種營銷形式可能帶來的審美疲勞。

18.(3分)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4分)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結(jié)合材

料簡要分析其構(gòu)成及表達效果。

20.(3分)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引號

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用浪漫的方法解釋“引力

波”的概念。

B.各地各類食品企業(yè)和作坊的負責人恐怕都不能持“吃瓜”的

心態(tài),都要引以為戒。

C.消費者期待食品行業(yè)能夠以此為契機,實現(xiàn)“自我革新”,守

住舌尖上的安全。

D.“美食紀錄片打通了一種情感的連接。”中國傳媒大學的一位

副教授說。

(本題1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題。

宇航員在太空環(huán)境中,除了完成日常任務(wù)之外,①。在太

空吃板可不像在地球上那么享受,不僅食物飛來飛去,②。我

們在地球上受重力作用,可以平穩(wěn)地坐下吃板,食物也不會飛來飛去,

但在太空中不同,不僅宇航員會因為失重飄起來,食物也會。為了克

服這一點,航天器中專門設(shè)置了太空餐桌和餐盤,它們具有磁性,可

以把鐵質(zhì)的刀叉、碗筷和剪刀吸附住,還有一些松緊扣等,可以固定

食品包裝袋。宇航員在飯前,必須先把身體固定在座椅上,以免飄動;

把包裝打開后,他們會先把食品擠到碗里,然后端碗、夾菜、張嘴、

咀嚼,這一系列步驟必須緩慢進行,否則食品渣塊會從碗里飛出來,

宇航員一不小心吸進鼻子就會被嗆到。同時,宇航員在進入太空后,

味覺會變淡,同樣的食物不如在陸地上的味道濃。大多數(shù)科學家認為,

在太空環(huán)境下,人體血液因為失重會向上流,導致鼻腔充血,壓迫了

味覺神經(jīng);另一些科學家認為,航天器內(nèi)部的空氣流動與地球上的不

同,導致宇航員味覺發(fā)生變化;還有人認為是失重影響了宇航員的唾

液分泌,從而使味覺改變。盡管謎團至今仍未破解,但各國航天局為

了讓宇航員在吃假時不那么索然無味,③,其中比較受宇航員

喜歡的調(diào)味料是辣味食品,因為辛辣的口感可以刺激他們的食欲。

21.(6分)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

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2.(4分)請對上面這段文字進行壓縮,簡要概括宇航員在太空

中吃飯時面臨的問題,要求保留關(guān)鍵信息,表達簡潔流暢,不超過

40個字。

四、寫作(共60分)

23.(本題60分)根據(jù)要求作文。

清代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道:“才欲其大,志欲其小。才大,

則任事有余;志小,則愿無不足?!币鉃槿说牟拍茉酱笤胶茫鞠?/p>

卻不一定要立得高遠。而后來的左宗棠則教育子女“讀書做人,先要

立志”“務(wù)期與古時賢豪杰少小時志氣一般”。這是教導子女要立大志,

以古代圣賢豪杰為榜樣。兩位名人所說各有道理。

人生在世,有人有志,有人無志,有人志大,有人志小。讀了上

述材料,你產(chǎn)生了怎樣的認識和思考?請寫一篇議論文,表達你對“立

志”的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

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專題07

期中沖刺卷(新高考卷)(一)

滿分:150分時間:150分鐘

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35分)

(本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人畫又稱士人畫、士夫畫,是針對宋以前的畫工和宋以后的院

體而言的一個畫學術(shù)語。早在南齊,謝赫就批評劉紹祖的畫是“傷于

師工,乏其士體”(《歷代名畫記》卷六引)。唐時張彥遠亦認為“自

古善畫者,莫匪衣冠貴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時,傳芳千祀,非閭閻

鄙賤之所能為也”(《歷代名畫記》卷一),鄙夷畫工、重視文士的傾

向頗為明顯。

蘇東坡無疑也將士人畫與畫工畫相對抗,是輕畫工而重士人中的

一員。但至少從蘇東坡,也恰恰是蘇東坡,開始突破了僅僅以畫家身

份定義文人畫的皮相之論,成為繪畫史上較早系統(tǒng)提出文人畫理論的

學者。其文人畫理論主要有三方面內(nèi)容:一是繪畫原則上強調(diào)神理象

外,不重形器。如其在《王維吳道子畫》中云:“吳生雖妙絕,猶以

畫工論。摩詰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翩謝籠樊。”又如其在《凈因院畫

記》中云:“世之工人,或能曲盡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

能辨?!辈粌H“形”“神”、“形”“意”對舉,還“形”“理”對舉。理

或謂有規(guī)律、本質(zhì)義,實則很難概乎言之。古代文人畫論的基本觀點

是以形寫神,重神輕形,神高于形,但神與形一樣屬于技的范疇。理

則超乎技之上,如同庖丁所說的道,“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莊子?養(yǎng)生主》),是高于形、神的一個概念。二是繪畫功能上強

調(diào)達心適意。蘇軾《書朱象先畫后》一文,引朱象先“文以達吾心,

畫以適吾意”二語以贊之,要求繪畫具有寄興怡情、抒發(fā)意志的作用。

三是繪畫風格和意境上強調(diào)意氣所到,清麗奇富,變態(tài)無窮。蘇軾在

《又跋漢杰畫山二首》之二中云:“觀士人畫,如閱天下馬,取其意

氣所到。乃若畫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楊芻秣,無一點俊發(fā),看數(shù)

尺許便卷。漢杰真士人畫也。”

蘇軾的文人畫觀點對其后著名的《宣和畫譜》有深遠影響。書中

不僅多處暗引明用東坡語,亦有不少理論與東坡符契相合。有充足的

理由相信,全書貫串的對畫工畫、文人畫的抑與揚和詩與畫相合的理

論亦與蘇東坡有關(guān)??疾齑藭械南嚓P(guān)論述,有助于理解蘇軾的文人

畫理論以及“詩畫一律”說中“畫”與“詩”在何處“一律”的問

題。

《宣和畫譜》卷十云:“岳鎮(zhèn)川靈,海涵地負,至于造化之神秀,

陰陽之明晦,萬里之遠,可得之于咫尺間,其非胸中自有丘壑,發(fā)而

見諸形容,未必知此?!边@段話清楚地表明文人山水畫受到的推崇。

文人畫與畫工畫的對立已如上述,我們因此可以看到《宣和畫譜》

卷十一、十二“山水”門中文人畫與畫工畫的一再比較,以及在比較

中表現(xiàn)出的文人畫特質(zhì)及“畫”與“詩”相一律的思想。如王洽:“自

然天成,倏若造化,已而云霞卷舒,煙雨慘淡,不見其墨污之跡,非

畫史之筆墨所能到也。”關(guān)仝:“深造古淡,如詩中淵明、琴中賀若,

非碌碌之畫工所能知?!崩畛桑骸霸⑴d于畫,精妙,初非求售,唯以自

娛于其間耳黃齊:“寓興丹青……殆與詩人騷客命意相表里。”李

公年:“寫朝暮景趣,作長江日出,疏林晚照,真若物象出沒于空曠

有無之間,正合騷人詩客之賦詠?!?/p>

花草鳥蟲、墨竹蔬果之類在傳統(tǒng)繪畫中雖非一類,卻有共通之處,

以其皆模擬自然景致故也,所以《宣和畫譜》這幾類(卷十五?二十)

中也多類似之論。如胡擢:“博學能詩,氣韻超邁……一遇難狀之景

則寄之于畫,乃作草木禽鳥,亦詩人感物之作也?!壁w士雷:“作雁鷲

鷗鷺、溪塘汀渚,有詩人思致。至其絕勝佳處,往往形容之所不及。

又作花竹,多在于風雪荒寒之中。蓋胸次洗盡綺紈之習,故幽尋雅趣,

落筆便與畫工背馳。”徐熙:“所尚高雅,寓興閑放,畫草木蟲魚,妙

奪造化,非世之畫工形容所能及也?!碧葡Q牛骸跋沧髑G橫林棘、荒野

幽尋之趣,氣韻蕭疏,非畫家之繩墨所能拘也?!睒肥啃骸靶刂袇挄?/p>

史,而丹青亦自造疏淡……晚年尤工水墨,繚綃數(shù)幅,唯作水蓼三五

枝,一雙,浮沉于滄浪之間,殆與杜甫詩意相參。士大夫見之,莫不

賞詠。”郭元方:“善畫草蟲,信手寓興,俱有生態(tài)。盡得螳飛鳴躍之

狀,當時頗為士大夫所喜。然率爾落筆,疏略簡當,乃為精絕?;螯c

綴求奇,則欲益反損。”

總結(jié)以上諸條,可得如下結(jié)論:氣質(zhì)胸襟上“志趣高潔”“疏逸

多放“,學識修養(yǎng)上“博學能詩”“才思敏妙”,創(chuàng)作態(tài)度上“出自胸

臆”“寓興丹青”,表現(xiàn)內(nèi)容上既有“千巖萬壑、重汀絕岸”的大景,

更多“雁鷲鷗鷺、溪塘汀渚”的小品,繪畫風格上“孤標雅致”“氣

韻蕭疏”,繪畫技藝上“率爾落筆,疏略簡當”,于是,畫作所臻之境

界便“非世之畫工形容所能及”“非畫家之繩墨所能拘”,而“皆詩人

之思致”,“正合騷人詩客之賦詠”了。

由此我們便可領(lǐng)會出在“詩畫一律”這一命題中,''畫"與“詩”

在何處“一律”了,那就是:摹寫物象雖然是繪畫的天職,但對于占

據(jù)中國繪畫史最燧赫地位的文人山水畫來說,對于中國文藝學的傳統(tǒng)

來說,繪畫最重要的功能卻不限于此,或者說,根本就不在于此,而

在于如詩人墨客般寓興會心、寄性抒情。

(摘編自劉石《“詩畫一律”的內(nèi)涵》)

1.(3分)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在南齊謝赫評價的基礎(chǔ)上,唐時張彥遠指出了劉紹祖的畫“傷

于師工,乏其士體”,并認為這是其“閭閻鄙賤”而非“衣冠貴胄”

的身份所致。

B.作為古代繪畫史上最早系統(tǒng)提出文人畫理論的學者,蘇軾輕

畫工重士人,輕畫工畫重士人畫,并將士人畫與畫工畫對立起來。

C.《宣和畫譜》引用蘇軾的觀點,有不少理論和蘇軾相合,有蘇

軾對畫工畫、文人畫的抑揚,故考察此書對理解蘇軾“詩畫一律”說

有幫助。

D.文人山水畫之大景、小品,往往體現(xiàn)出志趣高潔、疏略簡當

的特點,同時注重神理象外,通過創(chuàng)作把感情形象化,把物象意象

化。

2.(3分)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蘇軾看來,吳道子的畫固然超絕,但擺脫不了他作為畫工

的局限;而王維的畫則飄逸灑脫,無拘無束,因此能如“仙翩謝籠樊”。

B.《宣和畫譜》中李公年所語,體現(xiàn)出中國水墨畫家運用濃淡筆

墨,明暗虛實,繪就似真似幻而富有生命力圖畫的特點。

C.“畫”與“詩”相一律,主要體現(xiàn)在作為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主體,

在畫作中寄寓了自身性情,如同詩人借詩言志,借詩傳情。

D.文本引經(jīng)據(jù)典,考證嚴謹,增強了文章論說的準確性和說服

力,豐富的文論材料使內(nèi)容厚重充實,有力地支撐了觀點。

3.(3分)下列選項,最能支持原文中“畫”與“詩”相一律思

想的一項是()

A.雖人物花鳥草蟲未始不可稱絕,然終不及山水之氣味風流瀟

灑。

B.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

C.畫無常工,以似為工。學無常師,以真為師。

D.脫略毫楮,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也。

4.(4分)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5.(4分)《宣和畫譜》卷十六中載趙仲儉之言:“至于寫難狀之

景,則寄興于丹青,故其畫中有詩。至其作草木禽鳥,皆詩人之思致

也,非畫史極巧力之所能到?!闭埥Y(jié)合文章,談?wù)勀銓Υ说睦斫狻?/p>

【答案】1.D2.A3.D4.①先列出以畫家身份定

義文人畫的論斷;

②然后寫蘇軾突破這種論斷,提出文人畫理論;

③再對受其理論影響的《宣和畫譜》中的相關(guān)論述進行考察并得

出結(jié)論;

④最后進行闡發(fā)一一“畫”與“詩”一律,即“畫”與“詩”都

在于寓興會心、寄性抒情。5.①“畫”是作者寄性抒情之作;

②在寄性抒情方面,“畫”與“詩”一律;

③“畫”中所寓思致意氣,遠超技藝;

④文人畫勝于畫工畫。(任答三點即可)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唐時張彥遠指出了劉紹祖的畫'傷于師工,乏其士體'”說

法錯誤,張冠李戴。根據(jù)原文第1段可知,“傷于師工,乏其士體”

是謝赫對劉紹祖的畫進行的評價,而張彥遠的話并非對劉紹祖畫的評

價。

B.“最早系統(tǒng)提出文人畫理論的學者”說法錯誤,根據(jù)原文“也

恰恰是蘇東坡,開始突破了僅僅以畫家身份定義文人畫的皮相之論,

成為繪畫史上較早系統(tǒng)提出文人畫理論的學者”可知,應(yīng)為“較早

C.“有蘇軾對畫工畫、文人畫的抑揚”說法錯誤,曲解文意。《宣

和畫譜》中對畫工畫、文人畫的抑揚的理論與蘇軾有關(guān),而非“有蘇

軾對畫工畫、文人畫的抑揚”。

故選D。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A.“王維的畫則飄逸灑脫,無拘無束,因此能如'仙翩謝籠樊

說法錯誤。根據(jù)文中“如其在《王維吳道子畫》中云:'吳生雖妙絕,

猶以畫工論。摩詰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翩謝籠樊可知,如“仙翩

謝籠樊”,即言王維畫不重“形器”,而重“神理

故選Ao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A.體現(xiàn)的是對山水畫作的推崇。

B.體現(xiàn)的是詩歌創(chuàng)作中情與詞的關(guān)系。

C.體現(xiàn)的是作畫要“形似

D.體現(xiàn)的是繪畫中要有“氣”和“意”,合于“畫”與“詩”相

一律的思想。

故選D。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的能力。

首先,文中第一段“文人畫又稱士人畫、士夫畫,是針對宋以前

的畫工和宋以后的院體而言的一個畫學術(shù)語”介紹文人畫,列出以畫

家身份定義文人畫的論斷;

然后,第二段通過“但至少從蘇東坡,也恰恰是蘇東坡,開始突

破了僅僅以畫家身份定義文人畫的皮相之論,成為繪畫史上較早系統(tǒng)

提出文人畫理論的學者”等內(nèi)容,寫蘇軾突破這種論斷,提出文人畫

理論;

接著,在第三段介紹受蘇軾影響的《宣和畫譜》,由“考察此書

中的相關(guān)論述,有助于理解蘇軾的文人畫理論……的問題”引出四至

六段中對《宣和畫譜》的相關(guān)論述的考察,并得出“文人山水畫受到

的推崇”“文人畫特質(zhì)及‘畫'與'詩'相一律的思想”“花草鳥蟲、

墨竹蔬果之類在傳統(tǒng)繪畫中雖非一類,卻有共通之處,以其皆模擬自

然景致故也”的論斷;

最后,第七八段對文章進行總結(jié)“由此我們便可領(lǐng)會出在“詩畫

一律”這一命題中,“畫”與“詩”在何處“一律”了,那就是……

而在于如詩人墨客般寓興會心、寄性抒情”,闡發(fā)出“畫”與“詩”

一律,即“畫”與“詩”都在于寓興會心、寄性抒情。

5.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

由文中“繪畫最重要的功能卻不限于此,或者說,根本就不在于

此,而在于如詩人墨客般寓興會心、寄性抒情”“由此我們便可領(lǐng)會

出在'詩畫一律'這一命題中,‘畫'與'詩'在何處‘一律'了"

可知,“畫”是作者寄性抒情之作,''畫”與“詩”一律。“寄興于丹

青”,則指作者借畫抒情,體現(xiàn)了文章中“畫”“詩”在寓興抒情方面

一律;

由文中”畫作所臻之境界便'非世之畫工形容所能及''非畫家

之繩墨所能拘',而'皆詩人之思致'”可知,“畫”中所寓思致意氣,

遠超技藝。“非畫史極巧力之所能到“,是指畫中所寓作者的情思,并

不是技巧所能表現(xiàn)的,故“意”勝“技”;

由文中“蘇東坡無疑也將士人畫與畫工畫相對抗,是輕畫工而重

士人中的一員”可知,文人畫勝于畫工畫。“畫史”即畫工,“非畫史

極巧力之所能到”含有畫工畫不及文人畫的意思。

(本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徙(節(jié)選)

汪曾祺

簡師畢業(yè),高北溟先生在“五小”任教。

按規(guī)定,簡師畢業(yè),只能教初、中年級,因為高先生是談贊漁的

高足,中過秀才,聲名藉藉,叫他去教“大狗跳,小狗叫,大狗跳一

跳,小狗叫一叫",實在說不過去,因此,破格擔任了五、六年級的

國文。即使是這樣,當然也還不能展其所長,盡其所學。然而高先生

教書是認真的。講課、改作文,鄭重其事,一絲不茍。

他不吃煙,不飲酒,不打牌,不看戲。除了學校和自己的家,哪

里也不去,每天他清早出門,傍晚回家。拍拍白木的板門,過了一會

兒,門開了。①進門是一條狹長的過道,磚縫里長著掃帚苗、苦艾,

和一種名叫“七里香”其實聞不出什么氣味、開著藍色的碎花的野草,

有兩個黃蝴蝶寂寞地飛著。高先生就從這些野草叢中踏著沉重的步子

走進去,走進里面一個小門,好像走進了一個深深的洞穴,高大的背

影消失了。木板門又關(guān)了,把門上的一副春聯(lián)關(guān)在外面。

高先生家的春聯(lián)都是自撰的,逐年更換。這年是辛未年,板門上

貼的春聯(lián)嵌了高先生自己的名、字:

辛夸高嶺桂

未徙北溟鵬

也許這是一個好兆,“未徙”者“將徙”也。第二年,即壬申年,

高北溟竟真的“徙”了。

這縣里有一個初級中學。新任校長沈石君是想有一番作為的。國

文教員,他聘了高北溟。

高先生自然欣然同意。他談了一些他對教學的想法。

他要求在部定課本之外,自選教材。他說教的是書,教書的是高

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讀,真懂,我所喜愛的文章,我自己為之感動

過的,我才講得好。”他強調(diào)教材要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要有重點。他

也講《苛政猛于虎》《晏子使楚》《項羽本紀》《出師表》《陳情表》,

韓、柳、歐、蘇。集中地講的是白居易、歸有光、鄭板橋。最后一學

期講的是朱自清的《背影》、都德的《磨坊文札》。他好像特別喜歡歸

有光的文章。一個學期內(nèi)把《先妣事略》《項脊軒志》《寒花葬志》都

講了。他要把課堂講授和課外閱讀結(jié)合起來。課上講了《賣炭翁》《新

豐折臂翁》,同時把白居易的新樂府全部印發(fā)給學生。講了一篇《濰

縣署中寄弟墨》,把鄭板橋的幾封主要的家書、道情和一些題畫的詩

也都印發(fā)下去。學生看了,很有興趣。這種做法,在當時的初中國文

教員中極為少見。他選的文章看來有一個標準:有感慨,有性情,平

易自然。這些文章有一個貫串性的思想傾向,這種傾向大體上可以歸

結(jié)為:人道主義。

為了幫助學生將來升學,他還自編了三種輔助教材。一年級是《字

形音義辨》,二年級是《成語運用》,三年級是《國學常識》。

在縣立初中讀了三年的學生,大部分文字清通,知識豐富,他們

在考高中,甚至日后在考大學時,國文分數(shù)都比較高,是高先生給他

們打下的底子。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欣賞文學一一高先生講過的文

章的若干片段,許多學生過了三十年還背得;他們接受了高先生通過

那些選文所傳播的思想一一人道主義,影響到他們一生的立身為人。

嗚呼,先生之澤遠矣!

高先生的家也搬了。高先生用歷年的積蓄,買了一所小小的四合

院。房屋雖也舊了,但間架磚木都還結(jié)實。②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

上階,草色入簾,很是幽靜。

任何小城都是有風波的。因為省長易人,直接影響到這個小縣的

人事。一縣的人事更代,自然會波及縣立初中。

三十幾個教育界人士,聯(lián)名寫信告了沈石君。主要的罪名是:''把

持學政,任用私人,倡導民主,宣傳赤化?!焙髢蓷l是初中圖書館里

買了魯迅、高爾基的書,訂了《生活周刊》,“紀念周”上講時事。”任

用私人”牽涉到高北溟,指摘高北溟的教學是“不依規(guī)矩,自作主張,

藐視部廳,攪亂學制”。

有人把這封信的底稿抄了一份送給沈石君。沈石君看了,置之一

笑。他知道這封控告信,不過是制造一個查辦的口實。為了給當局一

個下馬臺階,彼此不傷和氣,他自己主動遞了一封辭職書。

高先生只得再回五小去教書。

高先生到教務(wù)處看看,教員大半還是熟人。他和大家點點頭,拿

了粉筆、點名冊往教室里走。先前的同事在他身后努努嘴,演了一出

雙簧。一個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一個說“前度劉郎今又來“。高北

溟只當沒有聽見。

(有刪改)

文本二:

我的初中(節(jié)選)

汪曾祺

初一、初二國文是高北溟先生教的。他的教學法大體如我在小說

《徙》中所寫的那樣。有些細節(jié)是虛構(gòu)的,如小說中寫高先生編過一

本《字形音義辨》,實際上他沒有編過這樣一本書,他只是讓學生每

周抄寫一篇《字辨》上的字。但他編過一些字形的歌訣,如:“戌橫、

戍點、戊中空?!彼v書前都要朗讀一遍。有時從高先生朗讀的頓挫

中學生就能體會到文義。“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永州之野產(chǎn)

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他講書,話不多,簡明扼要。如講《訓儉示

康》:“'廳事前僅容旋馬',閉目一想,就知道房屋有多狹小了?!边@

使我受到很大啟發(fā),對寫小說有好處。小說的描述要使讀者有具體的

印象。如果記錄廳事的尺寸,即無意義。高先生教書很嚴,學生背不

出來,是要打手心的。我的堂弟汪曾煒挨過多次打。因為他小時極其

頑皮,不用功。曾煒后來發(fā)憤讀書,現(xiàn)在是著名的心臟外科專家了。

我的同班同學劉子平后來在高郵中學教書,和高先生是同事了,曾問

過高先生:“你從前為什么對我們那么嚴?”高先生嘆了一口氣,說:

“我現(xiàn)在想想,真也不必?!毙≌f《徙》中寫高先生在初中未能受聘,

又回小學去教書了,是虛構(gòu)的,事實上高先生一直在高郵中學任教,

直到壽終。

(有刪改)

6.(3分)下列對文本一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

確的一項是()

A.高先生撰寫的對聯(lián),用“高嶺桂”“北溟鵬”抒寫理想抱負,

用“未徙”表現(xiàn)其志不得伸的抑郁和苦悶。

B.高先生自選教材、注重系統(tǒng)性和課內(nèi)外結(jié)合的講授方法,既

表現(xiàn)了高先生教書的獨到之處,又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

C.“嗚呼,先生之澤遠矣”一句,在小說的敘述中加入主觀抒情,

行文自如,使小說體現(xiàn)出散文化的特點。

D.“好馬不吃回頭草”“前度劉郎今又來”,引用俗語和詩句,寫

出了高先生重回五小后同事對他的嘲諷。

7.(3分)下列對文本一和文本二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

確的一項是()

A.《徙》中虛構(gòu)了高先生編寫《字形音義辨》,這一創(chuàng)作靈感可

能來自高先生曾自編辨析字形的歌訣。

B.高先生講課注意抑揚頓挫,在朗讀時讓學生體會文義,使其

更容易接受文章所負載的情感思想。

C.《徙》中引“大狗跳……小狗叫一叫",體現(xiàn)了作者師從高先

生學到的小說描述要使作者有具體印象。

D.高先生當年對學生很嚴厲,盡管使部分學生從中受益,但仍

受到曾經(jīng)的學生劉子平的當面指責。

8.(6分)文本一中兩處畫線部分的景物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

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9.(6分)通過文本二可知,文本一采用了虛構(gòu)與非虛構(gòu)相結(jié)合

的寫作手法,請簡要分析這種寫法的好處。

【答案】6.B7.D8.①處,寫出了庭院的荒涼與冷落,

烘托出高先生在五小任教的失意與落寞;②處,化用《陋室銘》名句,

用語典雅,寫出了庭院的清靜幽雅,突出了高先生的高雅情趣和文人

情懷,表現(xiàn)出高先生調(diào)任縣立初中后的安適。9.①文本一高北

溟編寫《字形音義辨》的細節(jié)和重回五小任教等相關(guān)情節(jié)是虛構(gòu),教

學法等內(nèi)容則為非虛構(gòu)。②虛構(gòu)內(nèi)容突出了高先生嚴謹?shù)闹螌W作風和

悲愴的人生遭際,拓展了小說內(nèi)容,使情節(jié)曲折,豐富了人物形象。

③非虛構(gòu)內(nèi)容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再現(xiàn)歷史人物和情境,更容易感

染人。

【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nèi)容、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

現(xiàn)手法的能力。

B.“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錯誤,“自選教材、注重系統(tǒng)性和課內(nèi)外

結(jié)合的講授方法”并沒有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故選B。

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D.“但仍受到曾經(jīng)的學生劉子平的當面指責”錯誤。劉子平的問

話,是想探尋原因,并非指責。

故選D。

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的能力。

這兩處景物描寫是對庭院的描寫,分析它們對刻畫高先生的形象

起的作用,應(yīng)結(jié)合高先生不同的任教經(jīng)歷來思考。

①處,處于高先生任教“五小”時,此時的他不能展其所長,盡

其所學,每天“踏著沉重的步子”,可見這里對庭院荒涼、靜寂的描

寫,意在烘托高先生失意落寞的心境;

②處,處于高先生任教縣立初中時,此時他的才華得到施展,躊

躇滿志,“苔痕上階,草色入簾”的幽靜、閑適之景恰是其生活適意

的表現(xiàn)。同時,“苔痕上階,草色入簾”化用名句,亦可見高先生的

高雅情趣和文人情懷。

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首先要閱讀文本一,找出文本一中虛構(gòu)和非虛構(gòu)的情節(jié),然后分

析虛構(gòu)與非虛構(gòu)相結(jié)合這一寫作手法的作用。

結(jié)合“小說中寫高先生編過一本《字形音義辨》,實際上他沒有

編過這樣一本書,他只是讓學生每周抄寫一篇《字辨》上的字。但他

編過一些字形的歌訣,如:'戌橫、戍點、戊中空。'他講書前都要朗

讀一遍”“小說《徙》中寫高先生在初中未能受聘,又回小學去教書

了,是虛構(gòu)的”可知,文本一中,高先生編寫《字形音義辨》和重回

五小任教等為虛構(gòu)。虛構(gòu)內(nèi)容突出了高先生嚴謹?shù)闹螌W作風和悲愴的

人生遭際,拓展了小說內(nèi)容,使情節(jié)曲折,豐富了人物形象。

虛構(gòu)與非虛構(gòu)相結(jié)合讓原本平順的情節(jié)曲折起來,從而使高先生

這一人物形象更豐富,拓展了小說內(nèi)容。其中“他強調(diào)教材要有一定

的系統(tǒng)性,要有重點……為了幫助學生將來升學,他還自編了三種輔

助教材。一年級是《字形音義辨》,二年級是《成語運用》,三年級是

《國學常識》”“高先生只得再回五小去教書……先前的同事在他身后

努努嘴,演了一出雙簧”等內(nèi)容,突出了高先生嚴謹?shù)闹螌W作風和悲

愴的人生遭際。

非虛構(gòu)部分則通過客觀再現(xiàn),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性,再現(xiàn)歷史人

物和情境,更容易感染人。

二、古詩文閱讀(共35分)

(本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文本一:

魯穆公問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謂忠臣?”子思曰:“恒稱其君之

惡者,可謂忠臣矣?!惫粣?,揖而退之。成孫弋見。公曰:“向者吾

問忠臣于子思,子思曰:'恒稱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寡人惑焉,

而未之得也。”成孫弋曰:“噫,善哉言乎!夫為其君之故殺其身者,

嘗有之矣。恒稱其君之惡者,未之有也。夫為其君之故殺其身者,效

祿爵者也。恒稱其君之惡者,遠祿爵者也。為義而遠祿爵,非子思,

吾惡聞之矣?!?/p>

(選自《魯穆公問子思》)

文本二:

子思自齊反衛(wèi)衛(wèi)君館而問曰先生魯國之士然不以衛(wèi)之褊小猶步

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賜于寡人也子思曰:“臣羈旅于此,而辱君之威尊,

亟臨隼門,其榮多矣。顧未有可以報君者,唯達賢爾。"衛(wèi)君曰:“賢

則固寡人之所愿也?!弊铀荚唬骸拔磳従笇⒑我詾椋俊本唬骸氨?/p>

用以治政。”子思曰:“君弗能也。”君曰:“何故?”答曰:“衛(wèi)國非

無賢蘇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賢才不見用故也?!本唬骸半m然,愿

聞先生所以為賢者?!贝鹪唬?'君將以名取士耶,以實取士耶?"君曰:

“必以實?!弊铀荚唬骸靶l(wèi)之東境有李音者,賢而有實者也?!本眨?/p>

“其父祖何也”答曰:“世農(nóng)夫也?!毙l(wèi)君乃盧胡大笑曰:“寡人不好

農(nóng),農(nóng)夫之子,無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弊铀荚唬骸俺挤Q

李音,稱其賢才也。周公大圣,康叔大賢,今魯、衛(wèi)之君未必皆同其

祖考。李音,父祖雖善農(nóng),則音亦未必與之同也。君言世臣之子未悉

官之,則臣所謂有賢才而不見用,果信矣。臣之問君,固疑君之取士

不以實也。今君不問李音之所以為賢才,而聞其世農(nóng)夫,因笑而不受,

則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實者也?!毙l(wèi)君屈而無辭。

(節(jié)選自《孔叢子?抗志第十》)

10.(3分)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