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物理知識點復習:分子動理論 內(nèi)能(附答案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F/21/wKhkGGYJ2G-APhvIAAFojdPa7TE707.jpg)
![2023年高考物理知識點復習:分子動理論 內(nèi)能(附答案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F/21/wKhkGGYJ2G-APhvIAAFojdPa7TE7072.jpg)
![2023年高考物理知識點復習:分子動理論 內(nèi)能(附答案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F/21/wKhkGGYJ2G-APhvIAAFojdPa7TE7073.jpg)
![2023年高考物理知識點復習:分子動理論 內(nèi)能(附答案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F/21/wKhkGGYJ2G-APhvIAAFojdPa7TE7074.jpg)
![2023年高考物理知識點復習:分子動理論 內(nèi)能(附答案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F/21/wKhkGGYJ2G-APhvIAAFojdPa7TE707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高考物理熱點復習:分子動理論內(nèi)能
[2023高考課標解讀】
1.掌握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內(nèi)容.
2.知道內(nèi)能的概念.
3.會分析分子力、分子勢能隨分子間距離的變化.
[2023高考熱點解讀】
一、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內(nèi)容
1.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1)分子的大小
①分子直徑:數(shù)量級是10∣°m;
②分子質(zhì)量:數(shù)量級是10"6kg;
③測量方法:油膜法。
⑵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1mol任何物質(zhì)所含有的粒子數(shù),NA=6.02xl023mol?
2.分子熱運動
(1)一切物質(zhì)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2)擴散現(xiàn)象:相互接觸的不同物質(zhì)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溫度越高,擴散越快,可在固體、
液體、氣體中進行。
(3)布朗運動: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的無規(guī)則運動,微粒越小,溫度越高,布朗運動
越顯著。
3.分子力
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
但總是斥力變化得較快。
二、溫度和物體的內(nèi)能
1.溫度
兩個系統(tǒng)處于熱平衡時,它們具有某個“共同的熱學性質(zhì)”,我們把表征這一“共同熱學性質(zhì)”
的物理量定義為溫度。一切達到熱平衡的系統(tǒng)都具有相同的溫度。
2.兩種溫標
攝氏溫標和熱力學溫標。
關系:T=f+273.15JG
3.分子的動能和平均動能
(1)分子動能是分子熱運動所具有的動能。
(2)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是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的平均值,溫度是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
能的標志。
(3)分子熱運動的總動能是物體內(nèi)所有分子熱運動動能的總和。
4.物體的內(nèi)能
(1)等于物體中所有分子的熱運動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是狀態(tài)量。
(2)對于給定的物體,其內(nèi)能大小由物體的溫度和體積決定。
(3)物體的內(nèi)能與物體的位置高低、運動速度大小無關。
三、用油膜法估算分子的大小
1.實驗原理
利用油酸酒精溶液在平靜的水面上形成單分子油膜(如圖所示),將油酸分子看作球形,測出
一定體積油酸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積,用d=(計算出油膜的厚度,其中V為一滴油酸溶
?
液中純油酸的體積,S為油膜面積。這個厚度就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徑。
-QQQQQQQQQQQe?
—弓三弓水
2.實驗器材
已稀釋的油酸若干毫升、量筒1個、淺盤1只(30CmX40cm)、純凈水、注射器(或滴管)1支、
透明玻璃板一塊、坐標紙、彩色水筆1支、萍子粉或石膏粉(帶紗網(wǎng)或粉撲)。
3.實驗步驟
(1)取1mL(lcπ√)的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20omL的油酸酒精溶液。
(2)往邊長約為30?40Cm的淺盤中倒入約2Cm深的水,然后將琲子粉或石膏粉均勻地撒在
水面上。
(3)用滴管(或注射器)向量筒中滴入n滴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使這些溶液的體積恰好為1
mL,算出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AΠLO
(4)用滴管(或注射器)向水面上滴入?滴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油酸就在水面上慢慢散開,
形成單分子油膜。
(5)待油酸薄膜形狀穩(wěn)定后,將一塊較大的玻璃板蓋在淺盤上,用彩筆將油酸薄膜的形狀畫
在玻璃板上。
(6)將畫有油酸薄膜輪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標紙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積。
(7)根據(jù)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純油酸的體積匕根據(jù)純油酸的體積y和薄
膜的面積S,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d=?即為油酸分子的直徑。比較算出的分子直徑,看其數(shù)
?
量級(單位為m)是否為10?若不是1(Γ∣°需重做實驗。
[2023高考押題】
1.關于分子動理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顯微鏡下觀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反映了小炭粒分子在永不停息
做無規(guī)則運動
B.在真空、高溫條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擴散向半導體材料摻入其他元素
C.當分子間的引力大于斥力時,宏觀物體呈現(xiàn)固態(tài);當分子間的引力小于斥力時,宏觀物
體呈現(xiàn)氣態(tài)
D.隨著分子間距離的增大,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一定先減小后增大
【分析】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液體中固體微粒的無規(guī)則運動,反映了液體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溫度越高,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越大;物態(tài)并不是只由分子間作用力所決定的;根據(jù)分子
力與分子間距離的關系判斷。
【解答】解:A、墨水中的小碳粒的運動是因為大量水分子對它的撞擊作用力不平衡導致的,
并且沒有規(guī)則,這反映了液體分子運動的無規(guī)則性,故A錯誤;
B、溫度越高,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越大,因此在真空、高溫條件下,可以利用分子
擴散向半導體材料摻入其它元素,故B正確;
C、氣態(tài)的物體其引力是大于斥力的,物態(tài)并不是只由分子間作用力所決定的,故C錯誤;
D、當分子間距離為ro時,分子間作用力最小,所以當分子間距離從大于ro處增大時,分子
力先增大后減小,故D錯誤。
故選:B?
2.一定質(zhì)量0℃的冰,熔解成水的過程中()
A.分子的總動能變大B.分子的總動能變小
C.分子間的勢能變大D.分子間的勢能變小
【分析】理解冰融化的過程,結(jié)合內(nèi)能的變化和分子動能的變化分析出分子勢能的變化。
【解答】解:一定質(zhì)量0℃的冰,熔解成0℃水的過程中溫度不變,則分子平均動能不變,
分子總動能不變,由于吸收熱量,內(nèi)能增加,則分子間的勢能變大,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o
3.自主學習活動中,同學們對密閉容器中的氫氣性質(zhì)進行討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體積增大時,氫氣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變
B.壓強增大是因為氫氣分子之間斥力增大
C.因為氫氣分子很小,所以氫氣在任何情況下均可看成理想氣體
D.溫度變化時,氫氣分子速率分布中各速率區(qū)間的分子數(shù)占總分子數(shù)的百分比會變化
【分析】根據(jù)n筆分析分子的密集程;理解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實際氣體在溫度不太低,壓
強不太高的情況下,遵守氣體實驗定律,可以看作理想氣體;溫度是氣體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
大量氣體分子的速率呈現(xiàn)“中間多,兩邊少”的規(guī)律,溫度變化時,大量分子的平均速率會變化,
即分子速率分布中各速率區(qū)間的分子數(shù)占總分子數(shù)的百分比會變化。
【解答】解:A、密閉容器中的氫氣質(zhì)量不變,分子個數(shù)不變,根據(jù)門辛可知,當體積增
大時,單位體積的分子個數(shù)變少,分子的密集程度變小,故A錯誤;
B、氣體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大量氣體分子對容器壁的持續(xù)的、無規(guī)則撞擊,故壓強增大并不
是因為分子間斥力增大,故B錯誤:
C、要實際氣體的壓強不是很高,溫度不是很大,才可以近似的當成理想氣體來處理,不是
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看成理想氣體的,故C錯誤;
D、溫度是氣體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隨著溫度的變化時,氣體分子中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
比例也隨之變化,故D正確。
故選:D。
4.已知銅的摩爾質(zhì)量為M,密度為p,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則()
A.1個銅原子的質(zhì)量為IL
NA
B.1個銅原子的質(zhì)量為
M
MN
C.1個銅原子所占的體積為一A上
P
D.1個銅原子所占的體積為里
【分析】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是聯(lián)系宏觀與微觀的橋梁,一摩爾的任何物質(zhì)所含有的該物質(zhì)的單
位微粒數(shù)叫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值為6.02X1()23.由此結(jié)合各物理量的關系分析。
【解答】解:AB、銅的摩爾質(zhì)量為M,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則1個銅原子的質(zhì)量是從,
N
故A正確,B錯誤;
CD,銅的摩爾體積為:V』;故1個銅原子占有的體積是Vo=』-」一,故CD錯誤。
PNAPNA
故選:Ao
5.分子間作用力F與分子間距離r的關系如圖所示,當分子間的距離從∏)開始增大時,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
B.分子力先減小后增大
C.分子勢能減小
D.分子勢能增大
【分析】當r=ro時分子引力等于分子斥力,r大于平衡距離時分子力表現(xiàn)為引力,當r小于
rυ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當分子間距離等于平衡距離時,分子力為零,分子勢能最小。
【解答】解:AB、ro為分子間的平衡距離;大于平衡距離時分子間為引力,小于平衡距離
時,分子間為斥力;則有:在r>ro階段,分子間作用力表現(xiàn)為引力,先變大后變小,故AB錯
誤;
CD、當r等于ro時,分子勢能最小,所以當分子間的距離從ro開始增大時,分子勢能增大,
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6.新型冠狀病毒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肆虐,給我們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了重大損失。為了減少病毒
傳播,人們使用乙醇噴霧消毒液和免洗洗手液,兩者的主要成分都是酒精,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手部很快就干爽了,是由于液體分子擴散到了空氣中
B.在房間內(nèi)噴灑乙醇消毒液后,會聞到淡淡的酒味,與分子運動無關
C.在房間內(nèi)噴灑乙醇消毒液后,會聞到淡淡的酒味,這是酒精分子做布朗運動的結(jié)果
D.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體變?yōu)橥瑴囟鹊臍怏w的過程中,分子間距
不變
【分析】在房間內(nèi)噴灑乙醇消毒液后,會聞到淡淡的酒味,這是由于酒精分子的擴散運動的
結(jié)果,證明了酒精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手部很快就干爽了,是由于液體蒸發(fā)的緣故,這是擴散現(xiàn)
象;酒精由液態(tài)變?yōu)橥瑴囟鹊臍怏w過程中,分子間的距離會變大。
【解答】解:A、因為一切物質(zhì)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所以使用免洗洗手液時,
手部很快就干爽了,這是擴散現(xiàn)象,故A正確;
BC、在房間內(nèi)噴灑乙醇消毒液后,會聞到淡淡的酒味,這是由于酒精分子的擴散運動的結(jié)
果,證明了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Be錯誤;
D、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態(tài)變?yōu)橥瑴囟鹊臍怏w的過程中,溫度不變分子平均動能不變,體積
變大,所以分子之間的距離變大,故D錯誤。
故選:A<,
7.對于如下幾種現(xiàn)象的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通常情況下人用力將乒乓球和與乒乓球大小相似的小石塊同一高度以相同速度拋出,小
石塊飛行的距離要遠得多,其主要原因是拋出后的乒乓球比石塊所受空氣阻力大
B.用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時,要用力才能壓縮空氣,這說明此時空氣分子間的作用力是斥
力
C.把筆尖緊壓在化妝用玻璃鏡面上,看到筆尖與它在鏡中的像的距離約為4mm,則玻璃的
厚度約為4mm
D.打開香水瓶后,在較遠的地方也能聞到香味,這表明香水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分析】(1)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zhì)量、速度有關;
(2)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時,要用力才能壓縮空氣,這主要是由于氣體壓強的緣故;
(3)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之一:物距等于像距;
(4)聞到氣味,是分子不停無規(guī)則運動的原因.
【解答】解:A、通常情況下,人用力將乒乓球和與乒乓球大小相似的小石塊以相同速度拋
出,小石塊飛行的距離要遠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小石塊的質(zhì)量大于乒乓球的質(zhì)量,速度相同,小
石塊的動能大,故A錯誤;
B、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時,要用力才能壓縮空氣,這主要是由于氣體壓強的緣故,與空氣
分子間的作用力無關,故B錯誤;
c、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物距等于像距可知,把鉛筆尖緊抵平面鏡,若筆尖與它在鏡中的
像的距離為4mm,則鏡子厚約為2mm,故C錯誤;
D、打開香水瓶后,在較遠的地方也能聞到香味,是由于香水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故D正確。
故選:D。
8.緝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位置,不僅由于其嗅覺靈敏,還因為()
A.分子之間有間隙B.分子的質(zhì)量很小
C.分子的體積很小D.分子不停地運動
【分析】根據(jù)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熱運動,緝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位置。
【解答】解:緝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位置,不僅由于其嗅覺靈敏,還因為分子不停地運動。
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9.“天宮課堂”中,王亞平將分別擠有水球的兩塊板慢慢靠近,直到兩個水球融合在一起,
再把兩板慢慢拉開,水在兩塊板間形成了一座“水橋”.如圖甲所示,為我們展示了微重力環(huán)境
下液體表面張力的特性.“水橋”表面與空氣接觸的薄層叫表面層,己知分子間作用力F和分子
間距r的關系如圖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Ie乙
A.能總體反映該表面層里的水分子之間相互作用的是B位置
B.“水橋”表面層中兩水分子間的分子勢能與其內(nèi)部水相比偏小
C.“水橋”表面層中水分子距離與其內(nèi)部水分子相比偏小
D.王亞平放開雙手兩板吸引到一起,該過程分子力做正功
【分析】由圖象可知,B點分子的作用力為零,C點分子力為引力;表面層分子間是分子引
力,分子引力做負功,分子勢能增大;分子力表現(xiàn)為引力,當王亞平放開雙手兩板吸引到一起,
該過程分子力做正功。
【解答】解:AC、在小水滴表面層中,水分子間距比內(nèi)部水分子間距大,故水分子之間的
相互作用總體上表現(xiàn)為引力,由圖可知B點為分子間作用力為零的情況,即B點表示平衡位置,
故能總體反映該表面層里的水分子之間相互作用的是C位置,故AC錯誤;
B、在小水滴表面層中,水分子間距較大,故水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總體上表現(xiàn)為引力,內(nèi)
部水分子之間表現(xiàn)為斥力,當兩個水球融合在一起,再把兩板慢慢拉開,水在兩板塊間形成了一
座“水橋”,其內(nèi)部分子之間的距離增大,斥力在減小,表面引力在增大,分子之間表現(xiàn)為引力,
根據(jù)分子勢能和分子間距離的關系圖象:
可得“水橋”表面層中水分子勢能比內(nèi)部水分子勢能相比偏大,故B錯誤;
D、當兩個水球融合在一起,再把兩板慢慢拉開,水在兩板塊間形成了一座“水橋”,分子
之間表現(xiàn)為引力,實驗結(jié)束,王亞平放開雙手兩板吸引到一起,該過程分子力做正功,故D正
確。
故選:D。
10.如圖是一定質(zhì)量的某種理想氣體的等壓線,等壓線上的a、b兩個狀態(tài)相比較,下列說
A.b狀態(tài)在相同時間內(nèi)撞在單位面積上的分子數(shù)較多
B.a狀態(tài)在相同時間內(nèi)撞在單位面積上的分子數(shù)較多
C.兩狀態(tài)在相同時間內(nèi)撞在相同面積上的分子數(shù)一樣多
D.兩狀態(tài)單位體積中的分子數(shù)一樣多
【分析】從微觀上說,氣體的壓強與單位時間內(nèi)撞擊單位面積的分子數(shù)和分子平均動能有關,
a狀態(tài)的溫度較低,則分子平均動能較小,而二者壓強相等,故a狀態(tài)在相同時間內(nèi)撞在單位面
積上的分子數(shù)較多。
【解答】解:由V-T圖象可以看出b狀態(tài)的體積大于a狀態(tài)的體積,則b狀態(tài)的分子密集
程度小于a狀態(tài)的分子密集程度,即單位體積的分子數(shù)a狀態(tài)較多;
而a狀態(tài)下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小,兩種狀態(tài)下壓強相等,故a狀態(tài)下在相同時間內(nèi)撞在單
位面積上的分子數(shù)較多,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o
11.如圖1所示,一個內(nèi)壁光滑的絕熱汽缸,汽缸內(nèi)用輕質(zhì)絕熱活塞封閉一定質(zhì)量理想氣體。
現(xiàn)向活塞上表面緩慢倒入細沙,如圖2為倒入過程中氣體先后出現(xiàn)的分子速率分布圖像,則()
谷電車區(qū)面的分子M
占總分子船的百分比
A.曲線①先出現(xiàn),此時氣體內(nèi)能與曲線②時相等
B.曲線①先出現(xiàn),此時氣體內(nèi)能比曲線②時更小
C.曲線②先出現(xiàn),此時氣體內(nèi)能比曲線①時相等
D.曲線②先出現(xiàn),此時氣體內(nèi)能比曲線①時更大
【分析】根據(jù)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向活塞上表面緩慢倒入細沙,重力逐漸變大,壓縮氣體,
外界對氣體做功,處在絕熱容器中,內(nèi)能增大,溫度升高。
【解答】解:向活塞上表面緩慢倒入細沙,重力逐漸變大,壓縮氣體,外界對氣體做功,處
在絕熱容器中,內(nèi)能增大,溫度升高,由圖中曲線可知曲線②中分子速率大的分子數(shù)占總分子數(shù)
百分比較大,即曲線②的溫度較高,所以曲線①先出現(xiàn),此時氣體內(nèi)能比曲線②時更小,故B
正確,ACD錯誤。
故選:B,
12.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它們作用力的合力隨分子間距離變化的圖像如圖(F
大于零表示引力,F(xiàn)小于零表示斥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分子間距離為n時,分子勢能最小
B.當分子間距離為r2時,分子勢能最大
C.當分子間距離無限遠時,分子勢能最小
D.在rι<r<r2區(qū)間,隨r的增大分子勢能減小
【分析】由圖象可知,r=rι時,F(xiàn)=O,分子勢能最小,分別討論r>rι和,r<rι時分子力做
功的情況,從而確定分子勢能的變化。
【解答】解:ABC、由圖象可知,r=rι時,F(xiàn)=O.當r>rι時,分子力表現(xiàn)為引力,當分子
間距離從無限遠減小到n過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r<rι時,分子力表現(xiàn)為斥力,
當分子間距離減小時,分子力做負功,分子勢能增加,故當分子間距離為“時,分子勢能最小,
故A正確,BC錯誤;
D、在rι<r<r2區(qū)間,分子力為引力,隨r的增大引力做負功,分子勢能增大,故D錯誤。
故選:Ao
13.分子間存在著分子力,并且分子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因此分子間存在與其相對距離有關
的分子勢能。如圖所示為分子勢能E隨分子間距離r變化的圖像,取r趨近于無窮大時Ep為零。
通過功能關系可以從此圖像中得到有關分子力的信息,若僅考慮這兩個分子間的作用,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A.圖中ri是分子間引力和斥力平衡的位置
B.假設將兩個分子從r=r2處釋放,它們將相互靠近
C.假設將兩個分子從r=rι處釋放,當r=r2時它們的速度最大
D.假設將兩個分子從r=rι處釋放,當r=r2時它們的加速度最大
【分析】兩個分子在r=r2處的分子勢能最小,此處為分子間的平衡位置;
將兩個分子從r=r2處釋放,此處分子力為零,它們靜止不動:
分子在門?r2之間分子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從ri?r2之間分子力做正功,分子的速度增大,
當分子之間的距離大于r2時,分子之間的作用力為引力,隨距離的增大分子力做負功,分子的
速度減小,故當r=r2時,分子的速度最大;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合力最大的位置加速度最大,在r2處合力為零,加速度不是最大;
【解答】解:A、由圖可知,兩個分子在r=r2處的分子勢能最小,此處為分子間的平衡位
置,故A錯誤;
B、當分子間距離等于平衡距離時,分子作用力為零,分子勢能最小,假設將兩個分子從r
=!2處釋放,它們靜止不動,故B錯誤;
C、分子在ri?r2之間分子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從ri?r2之間分子力做正功,分子的速度增
大,當分子之間的距離大于r2時,分子之間的作用力為引力,隨距離的增大分子力做負功,分
子的速度減小,故當r=r2時,分子的速度最大,故C正確;
D、由于rι<r2,可知在ri?r2之間分子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隨著分子之間的距離增大到r2
時,合力減小,則加速度減小,當分子之間的距離大于r2時,分子之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引力,
隨距離的增大,引力先增大后減小,故加速度也先增大后減小,整個過程中加速度最大的位置不
在r2處,故D錯誤;
故選:Co
14.氧氣分子在不同溫度下的速率分布規(guī)律如圖所示,橫坐標表示分子速率V,縱坐標表示
單位速率區(qū)間內(nèi)分子數(shù)占總分子數(shù)的百分比。曲線1、2對應的溫度分別為Ti、T2,則()
A.溫度Tl高于溫度T2
B.曲線1與橫軸所圍的面積較大
C.溫度升高,每一個氧氣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D.溫度升高,氧氣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
【分析】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激烈,分子運動激烈是指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大.
【解答】解:A、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激烈,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大,由圖可知曲
線2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比曲線1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大,故溫度T2高于溫度Ti,故
A錯誤;
B、由圖可知,在兩種不同情況下各速率區(qū)間的分子數(shù)占總分子數(shù)的百分比與分子速率間的
關系圖線與橫軸所圍面積都應該等于1,故兩條曲線與橫軸所圍的面積相等,故B錯誤;
CD、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準,是大量分子運動的統(tǒng)計規(guī)律,對個別分子沒有意義,所
以溫度升高,氧氣分子的平均動能越大,但不是每一個氧氣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D正確,C
錯誤。
故選:D。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體的蒸發(fā)與沸騰均只發(fā)生在液體表面
B.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燒熔,其尖端就會變鈍,是由于表面張力的緣故
C.由于AT=At,所以IK就是1℃
D.兩分子間距減小時,若分子力減小,則分子勢能可能減小也可能增加
【分析】根據(jù)液體的蒸發(fā)與沸騰的特點判斷;玻璃管燒熔后尖端變鈍,是因為表面張力;IK
=-272.15C;根據(jù)分子間距和分子勢能的變化規(guī)律判斷即可。
【解答】解:A、液體的蒸發(fā)只發(fā)生在液體表面,而沸騰發(fā)生在液體的表面和內(nèi)部,故A錯
誤;
B、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燒熔,其尖端就會變鈍,是由于玻璃熔化成液體后表面張力的
作用,故B正確;
C、零下273.15攝氏度為零開氏度,即絕對零度,IK等于零下272.15攝氏度,故C錯誤;
D、兩分子間距減小時,若分子力減小,則表現(xiàn)為引力,則分子勢能隨著分子間距離的減小
而減小,故D錯誤。
故選:B?
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完全失重的情況下,氣體對容器壁的壓強為零
B.微粒在恒溫的水杯中做布朗運動,微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
C.表面層中兩個分子之間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D.單晶體和多晶體均有固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
E.若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放熱的同時對外做功,則氣體的分子平均動能一定減小
【分析】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液體中的固體小顆粒受到液體分子的碰撞而做無規(guī)則運動,微
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單晶體和多晶體均有固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氣體對器
壁的壓強與失重現(xiàn)象無關;根據(jù)熱力學第一定律?U=Q+W分析。
【解答】解:A.在完全失重的情況下,氣體分子永不停息做無規(guī)則運動,撞擊器壁,氣體
對器壁的壓強不為零,被封閉氣體的壓強與超重、失重無關,故A錯誤;
B.微粒在恒溫的水杯中做布朗運動,水分子的運動快慢不變,而微粒越小,水分子的撞擊
越不規(guī)則,則微粒布朗運動越明顯,故B正確;
C.兩個分子之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而表面層的分子力的合力表現(xiàn)為為引力,故C錯誤;
D.單晶體和多晶體均有固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故D正確;
E.若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放熱的同時對外做功,則有Q<0,W<0,根據(jù)熱力學第一定律
有AU=Q+W,可知AUe0,
即理想氣體的內(nèi)能減小,而理想氣體只有分子動能無分子勢能,則氣體的分子平均動能一定
減小,故E正確;
故選:Bo
17.分子動理論較好地解釋了物質(zhì)的宏觀熱學性質(zhì)。根據(jù)分子動理論,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
的是()
A.顯微鏡下觀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這反映炭粒分子運動的無規(guī)則
性
B.磁鐵可以吸引鐵屑,這一事實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C.壓縮氣體比壓縮液體容易得多,這是因為氣體分子間距離遠大于液體分子間距離
D.將體積為V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在平靜的水面上,擴展成面積為S的單分子油膜,則該油
酸分子直徑為工
S
【分析】顯微鏡下觀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這反映了液體分子運動的
無規(guī)則性;磁鐵可以吸引鐵屑是因為磁場力而非分子力;壓縮氣體比壓縮固體和液體容易得多,
這是因為氣體分子間的間隙比較大,而液體與固體分子間的間隙很小;明確用“油膜法”估測分
子大小的實驗原理和數(shù)據(jù)處理。
【解答】解:A、顯微鏡下觀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這反映了液體分
子運動的無規(guī)則性;
B、磁鐵可以吸引鐵屑,并非是分子力的作用。故B錯誤;
C、壓縮氣體比壓縮固體和液體容易得多,這是因為氣體分子間的間隙比較大,而液體與固
體分子間的間隙很小。故C正確;
D、將體積為V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在平靜的水面上,擴展成面積為S的單分子油膜,則該油
酸分子直徑為體積為V的油酸酒精溶液中純油酸與S的比值,故D錯誤。
故選:Co
18.分子力F隨分子間距離r的變化如圖所示。將兩分子從相距r=r2處釋放,僅考慮這兩
個分子間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r=Γ2到r=ro分子力的大小一直在減小
B.從r=r2至h=rι分子力的大小先減小后增大
C.從r=r2至h=ro分子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D.從r=r2到r=n分子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分析】當分子間距離等于平衡距離時,分子力為零,分子勢能最小:當分子間距離小于平
衡距離時,分子力表現(xiàn)為斥力,當分子間距離大于平衡距離時,分子力表現(xiàn)為引力;根據(jù)分子力
做功情況分析分析勢能和動能的變化。
【解答】解:A.根據(jù)F-r圖,可知從r=r2到r=ro分子力的大小先增大后減小,故A錯
誤;
B.由圖可知,在r=ro時分子力為零,故從r=r2至h=rι分子力的大小先增大后減小再增
大,故B錯誤;
C.分子勢能在r=ro時最小,故從r=r2至h=ro分子勢能一直在減小,故C錯誤;
D.從r=r2到r=rι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故分子動能先增大后減小,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專題06投資理財?shù)倪x擇題典含解析
- 賽事合作協(xié)議書
- 學校秋季學生會工作計劃
- 債權(quán)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產(chǎn)業(yè)基金合作框架協(xié)議書范本
-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課題實施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 pvc管采購合同范本
- 河北省2024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四單元追求美好人生第十一課確立人生目標第2課時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背記新人教版
- 跨越35kv線路施工方案
- 小學s版第二學期聽評課記錄
- 2024年-急診氣道管理共識課件
- 鋼筋工程精細化管理指南(中建內(nèi)部)
- 小學語文中段整本書閱讀的指導策略研究 中期報告
- 2024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適應性測試 (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詳解)
- 浙教版2023-2024學年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期末復習卷(含答案)
- 2024年中國鐵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運動訓練與康復治療培訓資料
- 干部人事檔案數(shù)字化 制度
- 經(jīng)營開發(fā)部工作目標責任書
- 小班繪本教學《藏在哪里了》課件
- 老師呀請你別生氣教學反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