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博興縣第三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_第1頁
山東省博興縣第三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_第2頁
山東省博興縣第三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_第3頁
山東省博興縣第三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_第4頁
山東省博興縣第三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試題本試卷共10頁,總分150分??荚嚂r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級部、班級、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選擇題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用0.5mm中性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對應題目的規(guī)定區(qū)域。答在答題卡的規(guī)定區(qū)域之外或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只需將答題卡交回。一.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鄉(xiāng)愁,是中國詩歌的一個歷久常新的普遍主題。余光中多年來寫了許多以鄉(xiāng)愁為主題的詩篇,《鄉(xiāng)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首。《鄉(xiāng)愁》的美令人矚目,特別是音樂美?!多l(xiāng)愁》的音樂美,主要表現(xiàn)在回旋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上,其中“鄉(xiāng)愁是……”與“在這頭……在那(里)頭”的四次重復,四節(jié)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等疊詞的運用,使得全詩低回掩抑,如怨如訴。而“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等數(shù)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xiàn)了詩人的語言功力,也增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多l(xiāng)愁》,猶如音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戀歌。余光中等詩人的貢獻還在于,他們找回了漢字與漢語的時間性之間的聯(lián)系,并探索了通過文字排列實現(xiàn)詩歌音樂性的種種結構的道路,這是古典詩歌沒有摸索出來的。在這個意義上,他們真正為新詩的音樂性,甚至為漢語的音樂性開辟了新的道路。(摘編自《新詩鑒賞詞典》)材料二:詩歌的音樂性一向是業(yè)界爭論的熱點問題。關于詩歌的音樂性,文學評論家謝冕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提出,包括新詩在內的所有詩歌都必須包含音樂性。詩歌要有音樂性,沒有了音樂性,就與其他的文體沒有區(qū)別了。而中國新詩缺少的恰恰是音樂性?,F(xiàn)在的很多詩人不懂舊體詩,甚至認為舊體詩好寫,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詩歌內在的一些規(guī)律,不知道怎么用詞,不知道聲韻上怎么表達才動聽。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李山說,現(xiàn)代詩沒有必要像古詩那樣講究平仄、中間對偶,但講究語言的和諧還是必要的。李山所強調的向古詩學習,并不是要我們回到傳統(tǒng),而是倡導現(xiàn)代的散體詩如何在借鑒古代漢語有聲調這一特點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出符合現(xiàn)代品位、又能充分體現(xiàn)漢語魅力的詩,他認為這是需要大力嘗試的。詩人王久辛說,出現(xiàn)新詩有無音樂性的疑問,是不懂修辭的詩人提出的一個很可笑的疑問。真正懂修辭的詩人是不會提出這樣的疑問的,因為暢達的修辭,高妙、精微、動人的修辭,那種有復合性的修辭,都是對詩歌音樂性的一種大膽的創(chuàng)造、勇敢的探索。詩人西川提出,格律是個假命題。主張詩歌要講究格律的人,是“要給新詩立規(guī)矩的人”,他稱這些人大多是一些創(chuàng)造力匱乏、趣味良好、富有責任感的好心人。他們多以19世紀以前的西方詩歌為參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這沒什么意義。(摘編自《遼寧日報》)材料三:中國新詩走過的一百年里,質疑之聲似乎從未斷過。詩人鄭敏甚至從源頭上對新詩做了否定:20世紀之所以沒能出現(xiàn)“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時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斷傳統(tǒng),使得白話詩萬劫不復。如此說來,這真是一部讓人沮喪的百年新詩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見者也大有人在。詩人于堅就堅持認為,“中國20世紀的所有的文學樣式,小說、散文、戲劇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詩,被誤解最多的是新詩,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詩,這正是偉大的跡象”。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看待新詩?千百年的熏陶與培育,使得國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撓地拿新詩與古詩一決高下,依然用發(fā)展了幾千年的古漢語經(jīng)驗來衡量當下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國古典詩歌有著超穩(wěn)定的審美規(guī)范,平仄間的韻律流轉充滿內外交融的音樂性,起承轉合的結構又極為自然。從如此強大的古典詩歌參照系出發(fā),讀者對新詩的數(shù)落與普遍不滿便可以預料:能讓人完整記住的新詩名篇鳳毛麟角,經(jīng)典之作屈指可數(shù);新詩語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詩離真正走進大眾生活及其內心世界還有距離。然而,必須正視一個嚴酷的事實,古典詩歌堪稱優(yōu)美的詩情畫意,在后起的新詩這里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脫節(jié)或者轉變。新詩與古詩既可比又不可比??杀仍谟?,在詩的本體屬性上新詩具有與母體同質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詩經(jīng)過掙脫,走向了一種全面的自洽的生長,現(xiàn)代新詩與古體詩已然成為兩種不同“制式”的詩歌。對這兩種狀態(tài)下的詩歌,顯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評價體系或許才是明智之舉。多年來,詩歌界有這么一個共識,新時期的中國詩歌用二三十年的時光,幾乎走完了西方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詩歌的全部征程,“濃縮”了西方近百年的現(xiàn)代詩、后現(xiàn)代詩發(fā)展歷史。學習和吸收西方現(xiàn)代詩歌,無疑為中國新詩提供了轉型契機,但這種轉型不是分階段的蛻變,而幾乎是共時性完成的。中國新詩對西方現(xiàn)代詩歌的吸收,有時消化很好,有時消化不良,有時過于貪食狼吞虎咽、饑不擇食,有時反復挑剔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以致營養(yǎng)過剩。在中外詩歌的評價與比照中,人們總是將各國的詩歌菁華與國際級大師串聯(lián)起來,組成縱深隊列的國際軍團從20世紀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的普呂多姆,到愛爾蘭的葉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羅姆……多國聯(lián)軍步步進逼,綜合全部優(yōu)勢,用世界詩歌的精粹“總和”輕松地把單一國家的百年新詩比了下去。這種缺乏對等參照的評價標準無形中變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謂中國詩歌“追趕”世界詩歌的差距。除了與古代詩歌、西方現(xiàn)代詩歌直接或間接的“對抗”,中國新詩還在通過不斷的藝術違規(guī)和越界為自己開疆拓土,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新的題材、內容、形式和語言,創(chuàng)造新的詩歌范式。新詩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變、求新的小傳統(tǒng),對新詩的接受與評價也應該面對其自身小傳統(tǒng)的考核,而不是固執(zhí)于詩歌大一統(tǒng)的本質主義觀念,不必執(zhí)念新詩必須是古詩的一種分支與延續(xù)。最后,還涉及對前輩詩人的具體評價問題。當下不少詩人對新詩誕生之初的歷史成績持否定態(tài)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詩歌寫作都是二三流”,這種斷語相當有代表性。他們用已經(jīng)大大發(fā)展了的現(xiàn)時尺度去審視過去,忽視了任何接受與評價都不能偏離歷史特定語境的原則。(摘編自《人民日報》)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詩音樂性,為新詩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使之超越了古典詩歌。B.李山認為新詩創(chuàng)作沒有必要講究格律,西川則認為講究格律會使詩人失去創(chuàng)造力。C.于堅認為對新詩的誤解、忽略,表明新詩已經(jīng)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處境開始變好。D.材料三認為,對詩人進行評價不應該抹去時代背景,否則容易做出不恰當?shù)脑u價。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借助疊詞和數(shù)量詞表現(xiàn)出的音韻美,顯示了深厚的語言功力。B.材料一以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為例,證明了中國新詩富有音樂性的特點。C.材料二中謝冕與王久辛均認為,要使新詩具有音樂性,詩人就要提高自身素養(yǎng)。D.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業(yè)界對新詩音樂性的認識不同,爭論可能還要持續(xù)下去。3.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觀點的一項是(3分)()A.中國古典詩歌處于高峰期后的“熟透”階段,現(xiàn)代新詩處于生長期,二者不可比。B.中國古典詩歌千百年的熏陶與培育,使得現(xiàn)代新詩具有了與母體同質性的一面。C.與西方現(xiàn)代詩歌相比,中國新詩的發(fā)展時間短,雖有學習借鑒,依然不夠成熟。D.新詩經(jīng)過不斷地探索、實踐、創(chuàng)新,挖掘自身的元素,逐漸走向了自洽的生長。4.材料三是從哪幾個角度分析“我們該如何看待新詩”這一問題的?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4分)5.應如何評價百年新詩?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認識。(6分)二.古詩文閱讀。(共60分)(一)文言文課內閱讀.(16分,每小題1分)6.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組是()①距關,毋內諸侯②因擊沛公于坐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④范增數(shù)目項王⑤令將軍與臣有郤⑥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⑦皆為龍虎,成五采⑧張良出,要項伯⑨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⑩秋毫不敢有所近A.①③⑥⑦⑨B.②④⑤⑦⑩C.②④⑥⑧⑩D.①③⑤⑧⑨7.下列各組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乃令張良留謝度我至軍中,公乃入B.公為我獻之愿項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C.不如因善遇之因擊沛公于坐,殺之D.誰為大王為此計者何辭為8.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孰能無惑(誰)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本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卻,竟然)B.彼童子之師(那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豈,哪)或師焉,或不焉(通“否”)C.余嘉其能行古道(贊賞) 士大夫之族(類、輩)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不屑一提)D.作《師說》以貽之(贈送) 是故無貴無賤(沒有)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害羞)9.下列句中“其”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A.其皆出于此乎? B.吾未見其明也C.其可怪也歟 D.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10.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項是()A.焉用亡鄭以陪鄰以其無禮于晉B.君知其難也吾其還也C.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若使燭之武見秦君D.夜縋而出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11.下列各句中,與“夫晉,何厭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馬之千里者B.若舍鄭以為東道主C.鄰之厚,君之薄也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2.下列句子中,對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舉)棄甲曳兵而走(拖著)B.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愛護)河內兇(有戰(zhàn)亂)

C.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可靠的)申之以孝悌之義(反復陳述)D.序八州而朝同列(排列座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涂)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橫線的實詞意義相同的一項(

)A.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②寬厚而愛人

B.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C.①蒙故業(yè),因遺策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D.①以致天下之士

②非利足也,而致千里1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活用現(xiàn)象,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內立法度,務耕織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③追亡逐北,伏尸百萬

④流血漂櫓⑤乃也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

⑥卻匈奴七百余里

⑦以愚黔首

⑧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A.①⑤/②③④⑦/⑥/⑧B.①⑤/②④⑥⑦/③/⑧

C.①③/②④⑤⑦/⑥⑧D.①⑤/②③⑥⑦/④⑧15.下列各句中加橫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

)A.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B.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C.自以為關中之固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16.下列句子中詞類活用情況與例句中加點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A.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B.又前而為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D.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17.下列句中加點詞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樊將軍以窮困來歸B.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D.愿大王少假借之18.對下列各句句式特點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狀語后置句)B.群臣侍殿上者(定語后置句)C.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判斷句)D.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被動句)19.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與現(xiàn)在的用法分析正確的一組是:()①古之學者必有師。②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③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⑥吾從而師之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現(xiàn)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現(xiàn)在的用法相同20.下列關于古代文化知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蠻夷:古代泛指華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蠻和東夷。多數(shù)情況下,蠻夷戎狄統(tǒng)稱蠻夷或四夷。B.郡縣:郡縣制是中國古代繼宗法血緣分封制度之后出現(xiàn)的以郡統(tǒng)縣的兩級地方行政制度,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國。C.宗廟:供奉歷代國王牌位、舉行祭祀的地方。古代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只要有條件,任何人都可以設宗廟。D.筑:中國古代傳統(tǒng)弦樂器,形似琴,有十三弦。起源于楚地,其聲悲亢而激越,在先秦時廣為流傳。21.下列關于古代文化知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謁廟,指古時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須謁告于祖廟。廟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廟。B.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五更,指平旦,是寅時,相當于現(xiàn)在的3點至5點。C.古代君王、諸侯臨朝聽政,或各級官員治理民事,皆面南而會,即以此稱君。而以北面為卑,或以之稱臣。東西坐席一般以東為主,以西為客,但漢代剛好相反,《鴻門宴》即如此。D.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學校。太學博士是學校里學位最高、學問最淵博的人。(二)文言文課外閱讀(共20分)廉希憲字善甫。幼魁偉,舉止異凡兒。歲甲寅,世祖以京兆分地命希憲為宣撫使。京兆控制隴蜀諸王貴藩分布左右民雜羌戎尤號難治希憲講求民病抑強扶弱暇日從名儒若許衡、姚樞輩諮訪治道,首請用衡提舉京兆學校,教育人材,為根本計。國制,為士者無隸奴籍,京兆多豪強,廢令不行。希憲至,悉令著籍為儒。至元元年,丁母憂,率親族行古喪禮,勺飲不入口者三日,慟則嘔血,不能起,寢臥草土,廬于墓傍。宰執(zhí)以憂制未定,欲極力起之,相與詣廬,聞號痛聲,竟不忍言。未幾,有詔奪情起復,希憲雖不敢違旨,然出則素服從事,入必縗絰。及喪父,亦如之。奸臣阿合馬??傌斮x,會其黨相攻擊,帝命中書推覆,眾畏其權,莫敢問。希憲窮治其事,以狀聞,杖阿合馬,罷所領歸有司。帝諭希憲曰:“吏廢法而貪,民失業(yè)而逃,工不給用,財不贍費,先朝患此久矣。自卿等為相,朕無此憂。”對曰:“陛下圣猶堯、舜,臣等未能以皋陶、稷、契之道,贊輔治化,以致太平,懷愧多矣。今日小治,未足多也?!币蛘摷拔赫?對曰:“忠臣良臣,何代無之,顧人主用不用爾。”方士請煉大丹,敕中書給所需,希憲具以秦、漢故事奏,且曰堯、舜得壽,不因大丹也?!钡墼?“然。”遂卻之。時方尊禮國師,帝命希憲受戒,對曰:“臣受孔子戒矣。”帝曰:“孔子亦有戒耶?”對曰:“為臣當忠,為子當孝,孔子之戒,如是而已。”十六年春,賜鈔萬貫,詔復入中書,希憲稱疾篤。皇太子遣侍臣問疾,因問治道,希憲曰:“君天下在用人,用君子則治,用小人則亂。臣病雖劇,委之于天。所甚憂者,大奸專政,群小阿附,誤國害民,病之大者。殿下宜開圣意,急為屏除。”十七年十一月十九夜,希憲卒,年五十。大德八年,贈忠清粹德功臣、太傅、開府儀同三司,追封魏國公,謚文正。(選自《元史·廉希憲傳》,有刪改)2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京兆控制隴蜀/諸王貴藩分布/左右民雜羌戎尤號/難治/希憲講求/民病抑強扶弱/B.京兆控制隴蜀/諸王貴藩分布左右/民雜羌戎尤號/難治/希憲答講求/民病抑強扶弱/C.京兆控制隴蜀/諸王貴藩分布左右/民雜差戎/尤號難治/希憲講求民病/抑強扶弱/D.京兆控制隴蜀/諸王貴藩分布/左右民雜羌戎/尤號難治/希憲講求民病/抑強扶弱/23.下列對文中的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甲寅,干支之一。古代把天干、地支按照順序相配,以六十為一個周期,循環(huán)往復,用來紀年,被稱為干支紀年法。B.廬,古人在家人或親戚死后,為守喪而在墓旁構筑居住的屋舍。文中廉希憲“廬于墓傍”體現(xiàn)了他對母親的孝敬。C.奪情,指古代官員喪服未滿而朝廷強令出仕,是中國古代丁憂制度的延伸。D.受戒,指佛教信徒通過一定的宗教儀式接受戒律,或受訓誡。皇帝命令廉希憲受戒,但是遭到他的婉言謝絕。2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廉希憲重視教育,堅信儒學。他首請任用名儒許衡掌管京兆地區(qū)的學校,把培育人才作為根本大計,改隸屬奴籍土人的身份為儒籍,堅守孔子的忠孝觀念。B廉希憲孝心深厚,忠孝兩全。父母去世時,他遵循古代喪禮,每次痛哭就嘔血,不能起身;在被奪情之后,他雖然不敢違抗旨意,但仍然為母服喪。C.廉希憲敢于諫言,規(guī)勸皇帝。借助談論魏征的時機,他向皇帝舉薦忠正賢良之臣;當皇帝讓中書省提供方士煉丹所需的東西時,他上書勸諫,皇帝采納了他的意見。D.廉希憲深謀遠慮,心系國家。他雖然身患重病,但仍然在太子派侍臣問疾之時,向太子傳遞治國之道,提出治國在于用人,主張啟發(fā)圣意,除去奸臣群小。2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希憲窮治其事,以狀聞,杖阿合馬,罷所領歸有司。(2)臣病雖劇,委之于天。所甚憂者,大奸專政,群小阿附,誤國害民,病之大者。26.廉希憲不僅尊崇儒學,多有政績,而且在品德修養(yǎng)上也堪稱封建時代士大夫的典范。請簡要概括他品格方面的特點。(3分)(三)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送裴侍御歸上都張謂楚地勞行役,秦城罷鼓鼙。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江月隨人影,山花趁馬蹄。離魂將別夢,先已到關西。[注]此詩作于潭州(今長沙),詩人時任潭州刺史。上都,指都城長安。27.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詩首聯(lián)寫戰(zhàn)亂平定后,裴侍御來潭州公干,現(xiàn)在要回去了。B.頷聯(lián)寫裴侍御一路所經(jīng)之地,沿途風景優(yōu)美,洞庭與武陵水陸并舉。C.“離魂”指分離的愁緒,尾聯(lián)將送行化實為虛,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D.這是一首送別詩,用語平淡,但詩味濃郁,著重渲染了離別的凄然和傷感。28.頸聯(lián)“江月隨人影,山花趁馬蹄”是后人傳誦的名句,請簡要賞析其藝術特色。(6分)(四)名篇名旬默寫(每空1分,共15分)2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詩經(jīng)·鄭風·子矜》,借寫姑娘思念情人來表達渴慕賢才之意。(2)《赤壁賦》中寫客人慨嘆“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3)《詩經(jīng)·氓》中“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用桑葉之潤澤,喻指女子年輕貌美。(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兩句“_________,_________”寫昔日的琵琶女身價很高,引來了眾多紈绔子弟的追捧。(5)《師說》中的“,”與《勸學》中的“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的觀點是相似的。(6)《勸學》中“,”通過“木”與“金”的變化來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jīng)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7)《蜀道難》中寫出水石相激、山谷轟鳴的驚險場面的句子是:,。(8)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都有所得的原因的句子:“”。三、語言文字運用(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老劉的茶攤,是一個撐起來的簡易木架子。茶,有的用塑料袋裝著,有的用罐子盛著,有的散在幾個小竹簸箕里。他招呼我坐下,給我泡了一杯“黃金芽”。我端著杯子細細端詳,金黃色的茶芯在沸水中不停起伏,但并不急于舒展;茶水則漸漸呈現(xiàn)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