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科學競賽選拔試卷_第1頁
九年級科學競賽選拔試卷_第2頁
九年級科學競賽選拔試卷_第3頁
九年級科學競賽選拔試卷_第4頁
九年級科學競賽選拔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科學競賽選拔試題卷考生須知:2008.91.本卷共4大題,33小題,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00分。2.試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卷。請在答題卷上寫上考生姓名、學號。所有答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S-32Fe-56Zn-65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1個選項正確,多選、錯選、不選均得零分。將選出的答案選項字母填在答題卷的相應空格內)1.公元2008年,北京將舉辦奧運會,下列關于這一年的說法正確的是A.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366天 B.是閏年,365天C.2月份共有28天 D.農歷中二十四節(jié)氣不會變2.如圖所示,相同體積的水和煤油放在有陽光的窗臺上,幾天后觀察到水沒有了。煤油還有一部分,根據這個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水比煤油蒸發(fā)得快B.表面積越大,液體蒸發(fā)越快C.兩種液體都會蒸發(fā)D.蒸發(fā)需要陽光直接照射3.仔細觀察以下圖形,以河岸為參照物小船的運動狀態(tài)是A.靜止B.向左運動C.向右運動D.無法判定4.林業(yè)工人伐樹后,常連同枝葉放在山上,數周后削枝鋸成圓木運往山下。這樣處理的目的是A.讓葉內有機物全部轉送到樹干中B.讓葉繼續(xù)進行一段時間光合作用C.利用葉片散失樹干中的水分D.便于剝下樹皮5.下列各圖所示裝置的氣密性檢查中,漏氣的是A

B

C

DEA’ABC第6題6.丁俊暉是中國第一個臺球世界冠軍。在EA’ABC第6題A.他運用到光的反射知識B.他運用到平面鏡成像的知識C.他運用到光的折射知識D.他運用到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知識7.人類胚胎干細胞來自受精卵形成5~6天后的胚胎,在體外條件下能形成不同的組織和器官。有科學家描述:胚胎干細胞的“可塑性”無以倫比。這里的“可塑性”是指A.細胞分裂能力B.細胞分化能力C.細胞生長能力D.細胞變形能力8.住山區(qū)的小明星期天上午8:00出發(fā),騎車去親戚家,途經三個不同的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平直的路,最后是下坡路,于9:00到達。若三路段的長度相同,且他在三個路段的平均行駛速度之比為1:2:3,則8:30時他行進在哪一路段A.上坡路段B.平直路段C.下坡路段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9.如圖所示,原來置于黑暗環(huán)境中的綠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發(fā)生了改變。據圖,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曲線AB段表示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B.曲線BD段表示綠色植物僅進行光合作用C.在B點顯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D.D點以后表示:當光照強度增加到一定值時,光合作用速率會繼續(xù)增加10.如圖所示,開口容器的底部有一個小孔,裝水后,水不斷從小孔流出。圖中能夠粗略反映水流出時,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壓強p與時間t的關系圖象是11.閱讀下列關于激素的實驗:除去鼠的甲狀腺,10天后進行測試,與未除去甲狀腺的鼠相比較,物質代謝低下,而且在血液中無法檢出甲狀腺激素,摘除術后第五日開始注射用溶劑a溶解的甲狀腺連續(xù)五天,十天后物質代謝低下癥消失。由此推斷甲狀腺素使物質代謝率提高。為證明以上推論,還需若干對照實驗進行比較觀察,最必要的實驗是A.不除去甲狀腺,不注射甲狀腺素對照B.摘除后第五天開始,只注射上述實驗用的溶劑aC.注射甲狀腺素,切除甲狀腺后第五天移植甲狀腺D.從術后就開始注射與上述實驗不同的溶解劑溶解的甲狀腺12.如圖,物體AB直立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現在物體與鏡面之間靠近平面鏡插入一塊不透明的平板CD,CD下端D與物體AB中點等高,則在平面鏡內()A.只有AB上半部的虛像 B.只有AB下半部的虛像C.不出現AB的虛像 D.仍有AB完整的虛像13.如圖為四種植物(I、II、III、IV)在不同光照強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線,其中最適于在蔭蔽條件下生長的植物是A.IB.IIC.IIID.IV14.15.據日歷所提供的信息,這一天的月相與下列月相最接近的是A.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B.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C.月落烏啼霜滿天,夜半鐘聲到客船D.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16.把A、B、C、D四種物質放在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并測得反應物和產物在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物質ABCD反應前質量/g19.78.721.60.4反應后質量/g待測17.403.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C一定是化合物,物質D可能是單質B.反應后密閉容器中A的質量為19.7gC.反應過程中,物質B和物質D變化的質量比為87∶36D.若物質A與物質C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94∶216,則反應中A和C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1∶417.過去航空母艦上的飛機為了在較短的跑道上起飛,通常是調整航空母艦的航向,以獲得較大的機翼空氣流速?,F代的航空母艦上加裝了有助起飛的裝置以獲得較大的機翼空氣流速。飛機以下的結構、裝置、起飛方法有利于獲得較大的機翼空氣流速飛上天空的有①飛機的機翼上翼面的弧度要大于下翼面②安裝螺旋槳、噴氣發(fā)動機③使飛機順風起飛④現代的航空母艦上加裝“彈射器”VA·S2·S1·第18題圖·RVA·S2·S1·第18題圖·R1R2R18.A.4.0安B.5.0安C.3.0安D.3.6安19.若空間有一豎直放置的大凸透鏡,在主光軸位置上拉一根鋼絲,一個小雜技演員從很遠的地方沿著鋼絲向焦點處勻速走來。下列敘述中:①小演員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②像的腳步始終比小孩大;③像大時腳步大,像小時腳步小,即“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④像總HFHFA.只有①②正確B.只有①②④正確C.只有①③④正確D.只有③④正確20.將一根質量可忽略的一端封閉的塑料管倒插入液體中,塑料管在豎直向下的力F作用下保持平衡,如圖所示,那么管內外液面的高度差H的大小將與下列哪個因素無關?A.管子的半徑B.液體的密度C.大氣壓的大小D.力的大小二、簡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15個空格,每空1分,共15分)21.閱讀下面“一分鐘幽默”,回答相關問題:《把電留住》兒子:爸爸,電燈為什么要用兩根線?爸爸:一根來電,一根還要讓電回去。兒子:那把這一根剪斷,只讓電來,不讓它回去,咱家就再也不會停電了。兒子的設想能成立嗎?為什么?答:_____▲_。22.近年來我國一些地區(qū)突發(fā)了“禽流感”,過氧乙酸消毒劑起到了很好的消毒作用。已知過氧乙酸的分子結構可用圖I表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過氧乙酸的化學式為▲;(2)過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要比圖II的乙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選填“大”、“小”或“相等”)。23.甲、乙兩同學從同一溶液中各取100克做如下實驗:甲同學將溶液蒸發(fā)掉20克水后冷卻到室溫,析出2.0克晶體;乙同學將溶液蒸發(fā)掉30克水后冷卻到室溫,析出5.0克晶體,若兩人實驗結果都正確,則原來的500克某液體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該溫度下該溶質的溶解度是▲克。24.唐代李商隱的著名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從昆蟲一生的各個階段角度看,請你將詩句中“到死”二字用▲一詞替換,使之既有科學性,又不失藝術性。25.現有A、B、C三種物質各15克,充分反應后生成D物質30克,此時C已完全反應,若再加入10克C,A恰好完全反應,則參加反應B與C的質量比為▲。26.近年來,多次發(fā)生煤礦瓦斯爆炸事件。瓦斯已成為導致我國煤礦特大惡性事故的“頭號殺手”。(1)瓦斯存在于煤層及周圍巖層中,是井下有害氣體的總稱。瓦斯屬于▲(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當瓦斯爆炸時,下列自救措施不當的是▲。A.站在原地不動B.背對爆炸地點迅速臥倒C.若眼前有水,應俯臥或側臥于水中,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D.選擇合適通道迅速逃生(3)煤礦瓦斯爆炸有三個必須條件:瓦斯純度達到爆炸極限、足夠的▲和▲。對任何一個條件的有效控制都可避免瓦斯爆炸。這類事故的發(fā)生也提醒我們的實驗時應注意▲(任寫一點)。27.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方法。科學觀察需要工具,顯微鏡就是其中一種工具。(1)實驗室使用顯微鏡觀察的順序是:安放、對光、放片、調焦和觀察等;(2)觀察字母“P”的裝片,應用▲(選填“左”、“右”或“雙”)眼觀察,如果觀察到物像在視野的左下方,要想把物像調到視野中央,應將標本向▲方移動;(3)使用高倍鏡觀察的正確操作順序是▲。①轉動轉換器,使高倍鏡對準通光孔②在低倍鏡下把要放大觀察的部分移到視野中央③慢慢轉動粗準焦螺旋④來回輕微轉動細準焦螺旋⑤調節(jié)光圈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28分)水磷磷圖甲28.水磷磷圖甲第一步:將集氣瓶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塞緊;第三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總容積的1/5。圖乙請回答下列問題:圖乙⑴集氣瓶中剩余的氣體主要是▲;⑵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1/5,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⑶某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乙所示),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29.小明按右圖裝好了實驗裝置(兩膠頭滴管中的稀鹽酸濃度和體積都相等),實驗時,同時完全捏扁兩滴管的膠頭,并觀察實驗現象。(1)小明的實驗目的是:____▲___;(2)裝置中長玻璃導管的作用是:__▲___;紅墨水的作用是_____▲____;(3)你估計兩根玻璃導管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_;理由是:___▲___。30.一組學生研究“運動物體所受空氣阻力與運動速度關系”的探究過程如下:①有同學認為:運動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可能與其運動速度有關;②他們計劃利用一些“小紙杯”作為研究對象,用超聲測距儀等儀器測量“小紙杯”在空中直線下落時的下落距離、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以驗證假設;③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同學們首先測量了單只“小紙杯”在空中下落過程中不同時刻的下落距離,將數據填入數據表中,圖(a)是對應的下落距離隨時間變化的圖線。然后將不同數量的“小紙杯”疊放在一起從空中下落,分別測出它們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b)中圖線l、2、3、4、5所示;④同學們對實驗數進行分析、歸納后,證實了他們的假設。請根據上述材料,解答下列提問:據時間(s)下落高度(m)0.00.0000.40.0360.80.4691.20.9571.61.4472.0X(1)與上述過程中①、③步驟相應的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分別是___▲___、___▲___;(2)圖(a)中的AB段反映了運動物體在做___▲___運動,表中X處的值為___▲___;(3)圖(b)中各條圖線具有共同特點,“小紙杯”在下落的開始階段做___▲___運動,最后“小紙杯”做___▲___運動。四、分析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31小題5分,32小題4分,33小題8分,共17分)31.據報道,澳大利亞一位名叫戈德森的科學家于2007年4月5日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把自己關在一個密封艙里,并將密封艙浸沒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一個湖中(如右下圖所示)。密封艙長約3米,寬約2.4米,高約2米,湖底距離水面約4.6米。他在水下12天的時間里,大部分時間中過著一種“自給自足”(1)他需要時常踩踏一輛自行車,將___▲___能轉化為電能。在他做這項運動時,體內的發(fā)熱部位主要是___▲___。(2)為了得到氧氣,他還利用一項以色列研究者發(fā)明的新技術,利用尿液浸泡海藻,使海藻吸收房間內的二氧化碳,并排出氧氣。如果用文字或化學方程表達,海藻中的這個變化過程可以表示為___▲___。(3)平時戈德森以干海藻為食。而所需的飲用水,戈德森則依靠一種新技術來抽取空氣中的水蒸氣并使之___▲___得到。(4)這個由鋼板制作的密封艙用大約6噸混凝土重物固定在水底。請估算這個密封倉在湖水中受到的浮力為___▲___。(取g=10N/kg)32.如下圖是一種測量小汽車油箱內油量裝置的原理圖.壓力傳感器R的電阻會隨所受壓力大小發(fā)生變化,油量表(由電流表改裝而成)指針能指示出油箱里的油的多少。已知:壓力傳感器R的電阻與所受壓力的關系如下表所示。壓力F/N050100…電阻R/Ω5200170150…AR若壓力傳感器R的上表面面積為5cm2,汽油密度為0.7×103㎏/m3AR(1)當油與箱總重為600N時,壓力傳感器R受到的壓強是多大?(2)如果空油箱的質量為5.8㎏,油量表指針指向2×10-2mABCD水龍頭33.漏刻是我國古代一種用滴水來計量時間的儀器。如圖所示是漏刻的簡單模型。圖中容器A是底面積為250cm2的圓柱形薄壁玻璃缸,容器頂蓋上有大小兩個孔;B是用密度為0.5×103kg/mABCD水龍頭某次模擬計時實驗中,同學們先將自來水龍頭調至均勻間隙滴水狀態(tài),并測得水龍頭每分鐘滴水50滴,并用量筒測得每50滴水的體積為25.0cm3.再在容器A中加入適量水,將底托B放入水中,使其浮于水面上,此時標尺C呈豎直狀態(tài)且位于大孔下方,指示箭頭D恰好指于標尺的頂端零刻度處。此時開始滴水計時,假設整個計時過程標尺始終處于豎直狀態(tài),經過3小時后,問:(1)指示箭頭D應指在標尺上何處?(2)此時標尺和底托所受的浮力是多少牛頓?(3)此裝置最多還能計時幾小時?(4)若要使此裝置的計時總時間增加一倍,最簡單的辦法是什么?簡要說明理由九年級科學競賽試題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2008.9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1個選項正確,多選、錯選、不選均得零分。將選出的答案選項字母填在答題卷的相應空格內)題號12345678910答案DCBCDCBACB題號111281920答案BDDCAADDCC二、簡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15個空格,每空1分,共15分)21.不能,電路閉合是電流流通的必要條件 22.(1)C2H4O3(2)小23.20%3024.化蛹(成蛹)25.2∶526.(1)混合物(2)A(3)氧氣火源(溫度達到著火點或密閉也可)點燃可燃氣體前要先檢驗氣體的純度(或應該在通風櫥中進行實驗或從遵守規(guī)章制度或注意安全等方面均可)27.(2)左左下(3)②①⑤④(214也不扣分)三、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28分)28.(1)氮氣(2)紅磷不足、裝置漏氣或沒有冷卻到室溫(3)改進后的裝置始終密閉,空氣沒有逸出,實驗結果準確等優(yōu)點29.(1)比較粉末狀和塊狀的碳酸鈣和同濃度、同體積鹽酸反應的速率的大小。(探究反應速率與反應物顆粒大小的關系)(2)相同的液體體積變化在細長的玻璃導管中造成的液面高度變化大,便于觀察(或通過觀察液體在玻璃導管中上升的快慢,判斷反應產生氣體的快慢)使導管中的液柱呈現紅色,便于觀察導管中液面高度的變化(或便于觀察)(3)兩裝置中導管內的液面均上升,裝置A中導管內液面的上升速度比裝置B的快(裝置A中導管內液面的比裝置B的高,最后相平)等質量的粉末狀碳酸鈣與鹽酸的接觸面積比塊狀碳酸鈣的大,反應速率快,單位時間內產生的氣體多,壓上的液柱高度增高30.(1)建立假設搜集證據(2)勻速1.937(3)加速勻速四、分析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31小題5分,32小題4分,33小題8分,共17分)31.(每空1分)(1)動能(機械能)骨骼肌光光光光葉綠體葉綠體(2)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或:6CO2+6H2O===C6H12O6+6O葉綠體葉綠體(3)液化(4)1.44×105N32.(1)壓力傳感器R受到的壓強(2分)(2)油箱內油的質量油箱與油的總質量壓力傳感器R上受到的壓力(1分)題目沒有說明g取10,如果g取9.8的話,算出F=194.04N,然后估算出204N.對由表可以看出,當R受到壓力為200N時,R的阻值為200Ω電路中電流(1分)33.(1)(2分)設每50滴水的體積為V0=25。0cm3,3小時滴水總體積為V,則:V=180V0=4500cm3容器A內水面上升高度:所以此時批示箭頭應指在標尺上18cm處。(2)(2分)因為標尺和底托始終處于漂浮狀態(tài),所以它們所受的浮力和重力二力平衡。即:=0.5×103kg/m3×10N/kg×(0.1)3cm3=5N(或4.9N)(3)(2分)因為標尺每10分鐘上升1cm,所以再上升42cm需要420分鐘,即還能計時7小時.(4)(2分)可采用以下方法: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水龍頭的滴水速度減為原來的一半。九年級科學競賽試題答題卷2008.9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1個選項正確,多選、錯選、不選均得零分。將選出的答案選項字母填在答題卷的相應空格內)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81920答案二、簡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15個空格,每空1分,共15分)21. 22.(1)(2)23.,24.25.26.(1)(2)(3)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