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綱要復習資料004_第1頁
中國近代史綱要復習資料004_第2頁
中國近代史綱要復習資料004_第3頁
中國近代史綱要復習資料004_第4頁
中國近代史綱要復習資料00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中國近代史綱要》復習資料(簡答/論述題)第一章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

簡答題

1,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危機的表現(xiàn)?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現(xiàn)前朝的“周期律”,開始由盛而衰。其表現(xiàn)有五個方面,期中三個方面是前全部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權強化,官制廢弛,官僚整體性腐敗腐化。經濟上,土地兼并嚴峻,地租高利貸加重,無地少地農民增加,農民生活困苦不堪。軍事上,軍力衰敗,軍備廢弛。八旗軍,綠營兵腐化無戰(zhàn)斗力。思想文化上,帶著滿族異族統(tǒng)治的味道,大興文字獄,壓制異端,萬馬齊喑。對外關系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幾乎處于及世隔絕狀態(tài)。

清朝的危機其實及前面各個封建王朝一樣,出現(xiàn)了改朝換代的跡象,但歷史已經沒有給中國建立另一個封建王朝的機會。大的世界參照系已經變了,西方資本主義的到來,將改變中國命運。

2,為什么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從1840年至1949年,中國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化為為半殖民地辦封建狀態(tài)。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這是從政治主權角度看。主權受侵犯,領土完整遭破壞,成了有其名無其實的國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這是從經濟基礎和經濟解構角度看。(1)封建時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商品經濟有了確定程度的發(fā)展,中國農業(yè)經濟成為依附于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一個部分。(2)在西方資本主義的刺激下,中國城鄉(xiāng)資本主義成產關系出現(xiàn)并有所發(fā)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有哪些?

(1)資本帝國主義掌控中國經濟和政治命脈,確定并支配中國。

(2)中國封建勢力已經及侵略者勾結一體,是列強壓迫中國人民的社會基礎和統(tǒng)治支柱。

(3)自然經濟雖遭破壞,但地主土地全部制仍存。

(4)中國資本主義雖然產生并有確定發(fā)展,但始終懦弱,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體。

(5)中國的政治經濟發(fā)展極不平衡,中國內部不統(tǒng)一。這及資本—帝國主義爭斗和間接限制,及中國地方性農業(yè)經濟基礎上的地方割據(jù),中國地域廣袤等有關。

(6)中國人民政治權力和生活極端貧困化。

4,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特點?

(1)分作上層和中下層。

(2)兩種特點和雙重性格。一方面受帝,封壓迫,確定條件下可以參與反帝反封的革命或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力氣薄弱,及帝,封有千絲萬縷聯(lián)系,斗爭中缺乏徹底性。

(3)民族資產階級不能引導中國民主革命走向成功。

5,中國工人階級的形成和其特點是什么?

來源上的特點:誕生在外國在華企業(yè)中,比中國資產階級年齡和資格更老,社會基礎和社會力氣更大。

中國工人階級的自身特點:①受帝,封,資三重壓迫,革命性更強。②人數(shù)雖少,卻相對集中(地域上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行業(yè)上主要集中在紡織,采礦,鐵路,航運等行業(yè)),易于組織并形成革命的力氣;③大多來自破產農民,及農民有自然聯(lián)系,便于結成工農聯(lián)盟。所以,中國工人階級最先進,最革命,最有力氣。

6,近代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斗爭屢遭失敗的緣由是什么?

1840-1919年的反外來侵略斗爭均告失敗,緣由是:

(1)社會制度的腐敗。這是根本緣由。清政府統(tǒng)治在進入近代以后,社會制度未變,更腐敗。后還及侵略者勾結起來,把廣袤中國人民視為最主要的敵人。人民的反侵略戰(zhàn)爭和愛國官兵的反抗常常因此導致失敗。

(2)經濟技術落后是中國人民反侵略戰(zhàn)爭失敗的有一個重要緣由。西方工業(yè)革命后經濟技術和軍事裝備飛速發(fā)展,中國經濟總量小,工業(yè)技術落后,必定被動挨打。經濟技術落后必定影響的武器裝備,軍隊素養(yǎng),綜合實力等方面遠不如人。

論述題

1,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其殖民擴張對中國的威脅?

(1)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其工業(yè)革命的發(fā)生。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記著世界進入了資本主義時代。美國,法國等相繼確立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后發(fā)生了工業(yè)革命。高效率的大機器生產取代了原來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場生產。

(2)資本主義及擴張的必定聯(lián)系。資本主義商品生產須要原料和產品市場,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靠殖民主義的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國家變?yōu)槠滟Y本主義市場的一部分。中國成為其擴張對象的命運已在所難免,戰(zhàn)爭不可避開。

2,

近代中國社會的兩大沖突和其關系?

對比封建社會的一對沖突,近代中國社會增加了一對。表達為: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沖突,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沖突。前一對沖突是各種沖突中最主要的沖突。這兩對沖突的運動貫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確定著中國社會發(fā)展變化。

兩對沖突的關系:不同時期呈現(xiàn)不同的狀態(tài),如有時民族沖突是主要解決的對象。如歷次反侵略戰(zhàn)爭和義和團運動。有時呈現(xiàn)出階級沖突為主要沖突,如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辛亥革命。有時二者勾結一道,如鎮(zhèn)壓太平天國農民運動。

3,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和其相互關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和主要沖突,確定了兩大歷史任務。

(2)兩大歷史任務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xiàn)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有。

(3)二者的關系:

區(qū)分:主體,內容不一樣。前者要改變民族受壓迫,人民受剝削的地位和狀況,要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統(tǒng)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問題;后者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經濟文化和社會落后的地位和狀態(tài),是要充分發(fā)展近代民族工商業(yè),解決生產力問題。

聯(lián)系:完成第一大任務是為第二大任務完成創(chuàng)建條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條件,只有實現(xiàn)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才能廢除列強強加的不同等條約,才能推翻封建專制制度,改變買辦和封建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開拓走向現(xiàn)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是使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國家繁華和人民共同富有,是中華民族獨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從鴉片戰(zhàn)爭到辛亥革命前中國人民族意識覺醒的表現(xiàn)?

鴉片戰(zhàn)爭前大夫和一般中國人的觀念:上朝天國。

鴉片戰(zhàn)爭后開始逐步變動,產生了民族意識的覺醒,其表現(xiàn)和過程是:

(1)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主見和早期維新思想產生:林則徐: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編輯《海國圖志》,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見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以期國家富強來抵擋外國侵略。開創(chuàng)了中國近代學習西放的先河。洋務運動中有馬建忠,王韜,鄭觀應等的早期維新思想,主見變革封建專制制度。

(2)救亡圖存及振興中華的口號喊出: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人民族意識開始普遍覺醒。嚴復《救亡決論》喊出了“救亡”口號,康有為亦要求中國人發(fā)憤自救。孫中山興中會成立時喊出了“振興中華”的時代最強音。

(3)近代以來志士仁人,就是在懷著猛烈危機感和民族意識下,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大旗下,探究挽救中華民族的道路的。中國各個階級的歷史活劇就此上演。

第二章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究

簡答題

1,如何評價《天朝田畝制度》?

性質:《天朝田畝制度》是最能體現(xiàn)太平天國社會志向和這次農民戰(zhàn)爭特點的涉和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綱領性文件。同時也是一個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比較完整的社會改革方案。

評價(1)《天朝田畝制度》比以往歷次農民起義和農民戰(zhàn)爭的綱領和要求相比水平更高,有更完備的內容和更觸和封建社會沖突核心的深度。(2)但并沒有超出農民小生產者的狹隘眼界。它所追求是小農業(yè)及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的自然經濟,是一種小自耕農心目中的沒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換和確定平均的志向社會。所以,這種社會志向,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對封建制度有否定意義,但無建設性意義。

2,怎樣評價《資政新篇》?

性質:1859年,“干王”洪仁玕回到天京提出《資政新篇》,是一個帶有顯明的資本主義色調的改革及建設方案。

評價:《資政新篇》是一個帶有顯明的資本主義色調的改革及建設方案,但通篇未涉和農民問題和土地問題,不代表農民階級運動的原來方向。這一樣命的弱點,確定了這個方案從一開始就缺乏實施的階級基礎和社會條件。

3,簡述太平天國失敗的緣由和教訓。

(1)失敗的根本緣由:是缺乏先進階級的領導。農民階級不是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帶有小生產者所固有的階級局限性。

(2)詳細緣由(根本緣由的外在表現(xiàn))●不能提出完整,正確的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駸o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無法制止統(tǒng)治集團內部腐化現(xiàn)象和封建等級制思想的的滋生●在對外問題上,對外國資本主義列強侵華實質缺乏理性的相識。

(3)閱歷教訓:太平天國起義的發(fā)生和失敗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農民具有宏大的革命力氣,但它不能擔負起領導反帝反封建斗爭取得成功的重任。

4,洋務運動失敗的緣由是什么?

(1)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維護封建的上層建筑,經濟基礎的條件下學習西方發(fā)展一些近代企業(yè)。

(2)洋務運動對西方列強具有依靠性。●在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進程日益深重的狀況下,越是主動引進西方的“船堅炮利”,也就越加深了對西方列強的依靠性?!裎鞣搅袕娡ㄟ^扶植洋務派,達到限制和操縱清廷的目的。

(3)洋務企業(y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務派所辦的新式企業(yè)在管理方面仍實行封建衙門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務企業(yè)缺乏應有的朝氣和活力。

(4)清朝統(tǒng)治集團中的頑固勢力的阻撓也是緣由之一。

5,簡述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緣由和閱歷教訓。

(1)主要緣由:戊戌維新運動失敗的主要緣由在于維新派自身的階級局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力氣非常弱小,民族資產階級的社會基礎相當狹窄,這是根本緣由)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強大的守舊勢力的反對。

(2)詳細緣由:●不敢否定封建主義。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經濟上沒有觸和封建主義的經濟基礎——封建土地全部制;思想上借孔子之名“托古改制”?!駥Φ蹏髁x抱有幻想。始終幻想西方列強幫忙自己變法維新?!衩撾x人民群眾。維新派的活動范圍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識分子,沒有得到廣袤人民群眾的支持。而且膽怯 人民群眾。

(3)閱歷教訓:戊戌維新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的第一次表演。戊戌維新的失敗不僅暴露出這個階級的懦弱性,同時也說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企圖通過統(tǒng)治者進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實現(xiàn)國家的獨立,民主,富強,必需采納革命的手段。

論述題

1,試述太平天國農民斗爭的歷史意義。

太平天國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第一,它沉重打擊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猛烈撼動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根基。(1)從規(guī)模,持續(xù)時間(14年之久),影響的深度上看,均大于以往歷次農民起義。(2)在太平天國起義的影響下,各地各族反清起義風起云涌(如天地會起義,捻軍起義和各族起義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敗過程。

第二,它是中國舊式農民戰(zhàn)爭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農民戰(zhàn)爭的新的歷史特點。(1)最高峰:太平天國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提出了《天朝田畝制度》,比較完整地表達了千百年來農民對擁有土地的渴望。(2)新特點:《資政新篇》則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具有資本主義色調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國具有了不同于以往農民戰(zhàn)爭的歷史特點。

第三,太平天國嚴厲批判孔子和儒家經典,確定程度上減弱了封建統(tǒng)治的精神支柱。(聯(lián)系封建社會特點中的文化特征理解)

第四,太平天國農民戰(zhàn)爭有力地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太平天國領袖們拒絕不同等條約,嚴禁鴉片貿易。當中外反動勢力勾結共同鎮(zhèn)壓太平天國時,太平天國將士們進行了英勇的斗爭。

第五,在19世紀中葉的亞洲民族解放運動中,太平天國農民戰(zhàn)爭也屬于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它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匯合在一起,沖擊了西方殖民主義在亞洲的統(tǒng)治。

2,試述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

(1)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早期工業(yè)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洋務派繼承了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強”,“求富”為目標,發(fā)展軍事工業(yè),發(fā)展若干民用企業(yè),使資本主義經濟成份在社會經濟中明顯增長。

(2)成為中國近代教化的開端。為了培育新式外交,軍事,科技人才,洋務派開辦了一批新式學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學生,這是中國近代教化的開始。

(3)傳播了新知識,打開了人們的眼界。洋務派翻譯了一批西學的書籍,介紹西方近代的科學文化知識,給當時的中國帶來新知識,新學問,開闊了人們的眼界。

(4)引起了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的變化。隨著洋務運動的興起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xiàn),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也受到沖擊,社會風氣也有所改變這都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有利于社會風氣的轉變。

3,試述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

戊戌維新運動雖然失敗了,但卻具有進步的歷史意義和影響。

(1)戊戌維新運動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維新派在國難當頭,瓜分危機迫在眉睫的關頭挺身而出,掀起了變法圖存,維護民族獨立和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救國運動,反映了時代的要求。

(2)戊戌維新運動是(中國最早的)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沖破了洋務派“中體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權,提倡設議院,主見用君主立憲制來取代君主專制制度。盡管維新運動未能成功,但在(新的角度上)沖擊了封建制度。

(3)戊戌維新運動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維新派大力傳播西方的社會政治學說,宣揚天賦人權,自由同等,社會進化等觀念,批判封建君權和封建綱常倫理,有利于民主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在維新派的推動下,形成廣泛的文化革新運動,并對近代教化發(fā)展起了主動作用。

(4)戊戌維新運動在改革社會風氣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義。維新派主見革除吸食鴉片和婦女纏足等陋俗,主見“剪辮易服”,提倡講文明,重衛(wèi)生,反跪拜等。第三章辛亥革命

簡答題

1,怎樣看待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性質。

是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

(1)在人員構成上,資產階級革命派限制著這個政權。革命黨人和中同盟會會員擔當著政府重要部門的主要職務。

(2)在實行的各項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政策措施上,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愿望和利益,也確定程度上符合廣袤中國人民的利益

(3)南京臨時政府內政外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承認清政府及列強所定的一切不同等條約和所欠的一切外債。二是沒有提出可以滿意農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

2,辛亥革命成功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中國人民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一個里程碑,具有宏大的歷史意義。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國的統(tǒng)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在中國的統(tǒng)治。為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發(fā)綻開拓了道路。

(2)辛亥革命結束了統(tǒng)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辛亥革命開啟了思想進步和民族覺醒的大門。

(4)辛亥革命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fā)生了新的變化。

(5)辛亥革命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3,簡述反對北洋軍閥統(tǒng)治的斗爭

(1)發(fā)動“二次革命:和組建中華革命黨:為反對袁世凱刺殺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年7月,李烈鈞,黃興等宣布討袁,南方部分地方響應。堅持兩個月后失敗。孫中山逃亡日本在東京正式成立中華革命黨。

(2)發(fā)動護國戰(zhàn)爭。為反對袁世凱稱帝,蔡鍔1915年12月25日,蔡鍔宣布云南獨立,護國運動爆發(fā)。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取消帝制。

(3)發(fā)動護法運動:為復原并愛護中華民國和《臨時約法》孫中山兩次發(fā)動護法運動?!?917年發(fā)動第一次護法運動。針對皖系軍閥段祺瑞破壞《臨時約法》,拒絕復原國會。●1920年發(fā)動第二次護法運動。針對直系軍閥拒絕復原民國和《臨時約法》。兩次護法戰(zhàn)爭均因軍閥出賣而失敗。第二次護法戰(zhàn)爭的失敗,標記著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預示著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將要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

論述題

1,試述三民主義學說的基本內容和意義。

(1)民族主義包括“驅除韃虜,復原中華”兩項內容。即以革命手段推翻滿清王朝,變“次殖民地”的中國為獨立的中國。但是,民族主義沒有明確的反帝主見,也沒有明確地把漢族軍閥,官僚,地主作為革命對象。

(2)民權主義的內容是“創(chuàng)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在理論上解決了革命目的問題。但是,民權主義沒有明確廣袤勞動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難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權利。

(3)民生主義的內容為“平均地權”?;痉桨甘牵汉硕ǖ貎r,按價征稅,漲價歸公,按價收買。但是,民生主義沒有正面觸和封建土地全部制,不能滿意農民的土地要求。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提出了一套在中國歷史上不曾有過的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建國方案,是一個比較完備的民主主義的革命綱領。

2,試述辛亥革命的歷史局限和其失敗的閱歷教訓。

總:資產階級革命派自身的懦弱性。

分:辛亥革命局限性的詳細表表現(xiàn):

(1)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革命綱領。

●沒有明確的反帝綱領,幻想以妥協(xié)退讓來換取帝國主義的承認和支持。

●他們只強調反滿和建立共和政體,沒有相識到反對整個封建統(tǒng)治階級,最終把政權交給了同是封建勢力代表袁世凱。

(2)沒有充分發(fā)動和依靠民眾。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軍農民群眾,甚至壓制人民的革命行動。

(3)沒有建立堅毅的革命政黨,發(fā)揮團結一切革命力氣的強有力的核心作用。同盟會的組織松懈,派系紛雜。辛亥革命后,有的主見解散同盟會,有的另建黨派,獨立山頭?!案锩娖?,革命黨消”。

失敗的緣由和閱歷: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懦弱性以和由此而來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難以擺脫失敗的命運。辛亥革命只推翻一個清朝政府,而沒有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和剝削,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

辛亥革命的失敗表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沒有能夠救中國,先進中國人須要進行新的探究,為中國謀求新的出路。

第四章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簡答題

1,五四運動前的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1)主要內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學。民主(德先生)主要是指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茖W(賽先生)主要指自然科學,提倡以科學的精神和科學方法來探討社會。

(2)激烈批判作為封建統(tǒng)治思想的儒家學說。新文化運動把攻擊的矛頭集中指向以維護封建專制為宗旨和基本內容的孔學,以進化論觀點和特性解放思想為主要武器,猛烈抨擊封建綱常禮教,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3)提倡特性解放和自由。對婦女解放,家庭問題,婚姻戀愛等進行了熱情探討,宣揚男女同等和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

(4)提倡文學革命。主文學革命包括文學的內容(用新文學取代就文學)和形式(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兩個方面的革命。

2,五四運動前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是什么

總體上講是一場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性質的思想啟蒙運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1)它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新文化同封建主義舊文化的斗爭,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持續(xù),沉重打擊了封建專制主義。

(2)它大力宣揚了民主和科學,將人們從封建專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來,開啟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它為中國先進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準備了相宜的土壤,為以五四運動為開端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創(chuàng)建了思想文化上的條件。

3,五四運動前的新文化運動有哪些歷史局限性?

由于歷史條件的局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運動也存在明顯的缺點。

(1)(脫離現(xiàn)實經濟基礎)新文化運動的提倡者沒有揭示封建專制主義得以存在的社會根源;脫離經濟而把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失敗的根本緣由歸之于思想文化,是錯誤的(有唯心主義之嫌)。他們提倡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不能有效地對中國社會進行改造。

(2)(思想方法形式主義)少數(shù)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確定確定或確定否定的形式主義偏向(有形而上學之嫌)。

(3)(脫離廣袤勞動群眾)他們把改造國民性置于優(yōu)先地位,但是又脫離改造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環(huán)境的革命實踐,沒有把運動普和到工農群眾中去,僅僅依靠少數(shù)人的呼喊,其目標就難以實現(xiàn)。

4,五四運動爆發(fā)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是什么?

(1)新的時代條件。它發(fā)生在俄國十月革命所開拓的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新時代。

(2)新的社會力氣——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的發(fā)展,中國的工人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力氣也進—步壯大起來。(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中國產業(yè)工人已達200萬人左右)

(3)新文化運動——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動。為五四運動準備了最初的群眾基礎和骨干力氣。

5,早期探討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有哪些特點?

(1)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明確地同第二國際的社會民主主義劃清界線。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一開始就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原則和正確方向。

(2)留意從中國的實際動身,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已經在事實上初步形成了馬克思主義應當及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思想,盡管在當時還沒有明確提出這個命題。

(3)開始提出知識分子應當同勞動群眾相結合的思想。(李大釗主見知識分子要忠于民眾,作民眾的先驅,要到民間去,向農村去)。

6,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所開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1)進一步探討和宣揚馬克思主義。

●留意馬,恩,列寧原著學習,宣揚馬克思主義和俄國革命的閱歷。●及反馬克思主義思潮進行三次論戰(zhàn),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

(2)大力組織和開展工人運動,到工人中去開展宣揚和組織工作。

●出版相宜工人的通俗刊物?!駝?chuàng)建工會和勞動學校等

(3)進行關于建黨問題的探討和實際組織工作。

上海共產黨發(fā)起組制定了《中國共產黨宣言》,蔡和森給毛澤東的信探究了建黨的問題。

(4)上述方面的工作,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創(chuàng)建統(tǒng)一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組織準備了條件。

7,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特點是什么?

(1)特點:中國共產黨是在特殊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成立的,具有以下兩方面特點:

●(“原汁原味”)是直接承繼列寧主義而來,沒有收到修正主義影響。中國共產黨是依據(jù)列寧的建黨原則建立起來的。她所接受的是沒有被修正主義閹割的馬克思主義的完整的科學世界觀和社會革命論,是科學社會主義。

●(“根正苗紅”)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工人運動基礎上產生的。中國工人階級具有堅毅的革命性,在這個階級中不存在歐洲那種工人貴族階層,沒有社會改良主義的基礎。

所以,中國共產黨一開始就是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的黨,是一個區(qū)分于第二國際社會改良黨的新型工人階級革命政黨。

8,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什么?

(1)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了新的闡釋,確定程度上克服了舊三民主義的局限性:表現(xiàn)在民族主義突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內容,強調對外爭取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同時主見國內各民族一律同等;民權主義強調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應為“少數(shù)人所得而私”;民生主義在“平均地權”基礎上增加了“節(jié)制資本”的原則,并提出改善工農的生活狀況。

(2)新三民主義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時期的綱領在基本原則上是一樣的,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和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共同綱領

9,北伐戰(zhàn)爭成功進軍的緣由是什么?

(1)國共合作的實現(xiàn),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特殊是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北伐成功的重要緣由。

(2)北伐軍得到廣袤工農群眾的大力支持。北伐戰(zhàn)爭是在反對帝國主義,反對軍閥的口號下進行的正義的革命戰(zhàn)爭,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

(3)北伐戰(zhàn)爭得到蘇聯(lián)政府的多方面救濟,特殊是派出的軍事顧問幫忙北伐軍制定了正確的軍事戰(zhàn)略戰(zhàn)術。

論述題

1,試論五四運動的歷史特點和歷史意義。

五四運動是在新的時代和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發(fā)生的,具有以辛亥革命為代表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所不具備的歷史特點和歷史意義。

(1)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表現(xiàn)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把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線上。

(2)是一場真正的群眾性的革命運動。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在運動后期發(fā)揮了主力軍作用。

(3)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準備。一方面,工人階級運東促進知識分子找尋同其結合的方式。另一方面,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在實際斗爭中逐步轉變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4)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宏大開端。五四運動發(fā)生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后,中國革命漸漸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五四運動以后,無產階級漸漸代替資產階級成為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領導者。

2,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特點是什么?

(1)特點:中國共產黨是在特殊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成立的,具有以下兩方面特點:

●(“原汁原味”)是直接承繼列寧主義而來,沒有收到修正主義影響。中國共產黨是依據(jù)列寧的建黨原則建立起來的。她所接受的是沒有被修正主義閹割的馬克思主義的完整的科學世界觀和社會革命論,是在斗爭中同各種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劃清了界限的科學社會主義。

●(“根正苗紅”)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工人運動基礎上產生的。中國工人階級具有堅毅的革命性,在這個階級中不存在歐洲那種工人貴族階層,沒有社會改良主義的基礎。

所以,中國共產黨一開始就是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的黨,是一個區(qū)分于第二國際社會改良黨的新型工人階級革命政黨。

3,試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宏大歷史意義。

總: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使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具有劃時代的宏大意義。

分:

(1)中國革命最終有了一個堅毅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不僅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它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可信任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使中國工人階級有了自己的司令部。(比較以往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政黨)

(2)中國革命從今有了一個科學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視察和分析中國的問題,為中國人民指明白斗爭的目標,革命的前途和走向成功的道路。(比較以往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指導理論)

(3)溝通了中國革命及世界革命的聯(lián)系,把中華民族的解放運動同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相聯(lián)結并成為其中一部分,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前途(以往是以資本主義為奮斗目標和前途)

4,二大的內容和其和其意義是什么?

(1)1922年召開的中共二大首先對國情進行了分析:揭示出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指出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現(xiàn)階段中國革命的性質是民主主義革命,革命的基本動力是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等。

(2)制定了民主革命的綱領(即最低綱領):在分析國情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最低綱領,也就是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消退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tǒng)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是在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走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不可超越的一個階段。

(3)意義:中共二大在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近代以來的中國民主民族革命,長期沒有明確革命的對象和動力,沒有解決分清敵友這個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共產黨成立僅一年,就基本解決了這一問題。為中國革命指明白方向。

5,國民革命的意義和失敗緣由是什么?

(1)國民革命失敗的緣由:(緣由可按簡答題理解)

客觀緣由:

●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勢力的聯(lián)合力氣大大超過剛剛興起的革命聯(lián)合力氣,敵我力氣懸殊;

●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內部出現(xiàn)猛烈分化,蔣介石,汪精衛(wèi)先后分裂統(tǒng)一戰(zhàn)線,制造反共政變,使革命力氣遭到嚴峻損失。

主觀緣由:

●以陳獨秀為首的中共中央領導機關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放棄了無產階級對于農民群眾,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是武裝斗爭的領導權

總體上講,中國共產黨處于幼年時期,缺乏對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深刻相識,缺乏革命閱歷尤其是處理同資產階級的困難關系的閱歷,還不擅長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結合起來。

當時的中國共產黨作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直接受共產國際的指導。共產國際和其在中國的代表雖然在這次大革命中起了主動的作用,但也出了一些錯誤的辦法。共產國際的錯誤指導,對釀成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有直接影響。

(2)意義:盡管失敗了,但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意義。

●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tǒng)治勢力。中國人民的覺悟程度和組織程度有了明顯的提高,是迎接將來革命成功的一次宏大的演習。

●它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的政治影響,宣揚了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使黨經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禮,積累了初步的閱歷。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從這場革命的失敗中吸取教訓,開始懂得進行土地革命和駕馭革命武裝的重要性,為把中國革命推動到新的土地革命戰(zhàn)爭階段準備了必要的條件。第五章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簡答題

1,國民黨是怎樣實行一黨專制的?

(1)為了鎮(zhèn)壓人民和殲滅異己力氣,國民黨建立了龐大的軍隊。廣袤人民被置于國民黨武裝的嚴密限制和監(jiān)視之下。

(2)為了鎮(zhèn)壓人民和殲滅異己力氣,國民黨還建立了龐大的全國性特務系統(tǒng)。(“中統(tǒng)”“軍統(tǒng)”),反對共產黨,破壞革命運動,綁架或暗殺革命者和異己分子。

(3)為了限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動,國民黨還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將廣袤人民被禁錮在保甲制度之內。

(4)為了限制輿論,剝奪人民的言論和出版自由,國民黨還厲行文化專制主義。

國民黨政府主要就是通過這些方法,來維護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利益,鞏固自身統(tǒng)治的。

2,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的立場和主見是什么?

(1)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第三黨”)1930年8月建立。

由一部分國民革命時期的國民黨左派和一些國民革命失敗后因為各種緣由脫離共產黨組織的人士組成。

(2)其立場和主見是

總:一方面不滿國民黨當局的內外政策;另一方面又錯誤地認為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主見不適合中國國情。盼望國共之間另立一個新黨,走另一條“復興中國革命”的道路。

分:

政治上主見進行“平民革命”,推翻國民黨的獨裁統(tǒng)治,建立各級平民政權;經濟上主見實行土地國有,實現(xiàn)“耕者有其田”。

3,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依據(jù)地的意義是什么?

(1)1927年9月9日,以攻打長沙為目標的湘贛起義發(fā)動。在攻打長沙遭遇嚴峻挫折后,毛澤東改變原定部署,帶領起義部隊向敵人限制比較薄弱的山區(qū)轉移。

(2)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依據(jù)地的意義10月7日,毛澤東率領部隊抵達江西寧岡縣茅坪,開始了創(chuàng)建井岡山農村革命依據(jù)地的斗爭。井岡山依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具有深遠的意義:(a)它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jù)”的星星之火,為共產黨領導的其他各地的起義武裝樹立了榜樣;(b)它從實踐上開拓了一條在敵我力氣非常懸殊的狀況下,共產黨深入農村保存和發(fā)展革命力氣的正確道路。這條道路代表了1927年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的發(fā)展方向。

4,毛澤東怎樣分析中國紅色政權存在和發(fā)展的緣由和條件的?

毛澤東1928年10月和11月,寫作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文章,科學回答了紅色政權存在和發(fā)展的緣由和條件。

(1)中國是一個幾個帝國主義國家間接統(tǒng)治的政治經濟發(fā)展極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國。這是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fā)展的根本緣由。(城鄉(xiāng)分立,軍閥割據(jù),國家大等)

(2)國民革命的影響。

(3)全國革命形勢的接著向前發(fā)展。這是紅色政權存在和發(fā)展的兩個客觀條件。

(4)相當力氣的正式紅軍的存在;

(5)共產黨組織的堅毅有力和各項政策的正確貫徹執(zhí)行。這是紅色政權存在和發(fā)展的兩個主觀條件。

5,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中的階級路線和土地安排方法什么?

20世紀30年代初期,毛澤東還和鄧子恢等其他同志一起規(guī)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階級路線和土地安排方法。

階級路線表述為:堅定地依靠貧農,雇農,聯(lián)合中農,限制富農,愛護中小工商業(yè)者,殲滅地主階級。

土地安排方法:以鄉(xiāng)為單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礎上,實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

6,為什么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內連續(xù)發(fā)生“左”傾錯誤?

在20世紀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黨內先后出現(xiàn)了“左”傾盲動主義,“左”傾冒險主義和“左”教條主義錯誤,其緣由是多方面的。

(1)八七會議以后,黨內始終存在著的深厚的近乎舍命的沖動,始終沒有能夠從指導思想上得到仔細的清理。

(2)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準備不足,理論素養(yǎng)還不高,實踐閱歷也很缺乏,王明又時時搬出馬克思主義的詞句來恐嚇人,簡單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騙。

(3)共產國際的干預以和對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很多人失去了識別和抵制實力。

論述題

1,國民黨政權,統(tǒng)治下的社會經濟狀況是怎樣的?為什么要推翻國民黨反動政權的統(tǒng)治?

國民黨實行獨裁專制統(tǒng)治,其統(tǒng)治下的社會狀況是:

(1)帝國主義限制更緊:國民黨政府是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建立的,從1927年國民黨政府成立到1937年,帝國主義的經濟勢力在中國得到進一步擴展,并且牢牢地駕馭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國民黨內蔣介石集團從總體上看是以英美為自己的靠山。

(2)封建地主經濟仍占優(yōu)勢。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占優(yōu)勢地位的,仍舊是封建經濟。

(3)官僚資本快速膨脹。

官僚資本:是中國的壟斷資本,它限制了全國的經濟命脈。這個壟斷資本,和國家政權結合在一起,成為國家壟斷資本。這個壟斷資本這就是蔣介石反動政權的經濟基礎。官僚資本的壟斷活動主要靠限制金融,商業(yè)投機,壟斷工業(yè),擠壓排斥民族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后。

綜上所述:國民黨的反動統(tǒng)治代表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利益,在本質上是及北洋軍閥一樣的。因此,在當時,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tǒng)治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目標。

2,遵義會議的主要內容和意義什么?

內容: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

總:會議集中全力解決了當時具有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

分:

(1)經過激烈的爭辯,多數(shù)人同意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意見,指責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圍剿”中的錯誤。

(2)會議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后不久,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新的三人團,全權負責紅軍的軍事行動。

意義:

(1)遵義會議在極其緊急的狀況下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挽救了中國工農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領導,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三個挽救,一個轉折”)

(2)標記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義會議的一系列重大決策,是在中國共產黨同共產國際中斷聯(lián)系的狀況下,獨立自主地作出的。)

(3)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具有自我凈化(具有自身糾錯實力)和自我發(fā)展的實力的,通過總結成功的閱歷和失誤的教訓,不斷地把黨和黨所領導的革命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的。

3,試論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成功和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1)它粉碎了國民黨“圍剿”紅軍,殲滅革命力氣的企圖,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

(2)通過長征,把中國革命的大本營放在了西北,這為迎接中國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準備了條件。

(3)長征保存并錘煉了中國革命的骨干力氣。盡管經過長征,革命的力氣遭遇嚴峻損失,但是,這些保存下來的,經驗了千錘百煉的骨干,是黨和紅軍極為珍貴的精華。

(4)長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種。它向沿途的人民群眾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長征鑄就了宏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志向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定成功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動身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及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第六章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

簡答題

1,日本在中國占據(jù)區(qū)是如何進行殘暴的殖民統(tǒng)治的?

(1)對臺灣的殖民統(tǒng)治

自1895年開始,日本對臺灣50年的殖民統(tǒng)治。日本駐臺灣總督駕馭立法,行政,司法,軍事權。

(2)對東北的殖民統(tǒng)治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在中國東北實行了14年的殖民統(tǒng)治。1932年3月建立的偽“滿洲國”聽命于關東軍司令部,次長都由日本人擔當。

(3)扶植汪偽政權

1938年12月,中國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wèi)叛國投敵。1940年3月,在日本的操縱下,汪精衛(wèi)在南京成立偽“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上述地區(qū)實質上成為是日本的獨占殖民地。

2,簡述一二九運動和其意義?

起因:華北事變后,中國民族危機加深,中日民族沖突激化。

過程和口號: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在中國共產黨救亡圖存,全民抗戰(zhàn)的號召和中共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的領導下實行抗日游行。喊出“反對華北自治運動”,“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zhàn),一樣對外”(代表性口號)等口號。游行隊伍遭到國民黨軍警鎮(zhèn)壓。12月16日,北平學生和市民1萬多人在天橋召開市民大會,反對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

意義:(1)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并吞并華北的安排。(2)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3)標記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3,簡述西安事變和其和平解決的意義?

事變的發(fā)生:1936年12月12日,在中國共產黨抗日主見影響下,張學良,楊虎城毅然實行“兵諫”,扣留了前來督剿紅軍的蔣介石,提出了改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內戰(zhàn),召開救國會議等八項主見,這就是西安事變。

和平解決和意義: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從民族利益動身,確定促成事變和平解決的基本方針,并派周恩來等組成中共代表團赴西安談判。經過和平談判,最終迫使蔣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聯(lián)合紅軍抗日等六項承諾。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十年內戰(zhàn)的局面由此結束,國內和平基本實現(xiàn)。

4,簡述戰(zhàn)略防衛(wèi)階段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的作用和其潰退的緣由。

作用: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zhàn)場始終是中國抗戰(zhàn)的重要戰(zhàn)場,在全民族抗戰(zhàn)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戰(zhàn)略防衛(wèi)階段,但是,這些反抗沒有達到維護領土的目的,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潰敗,中國快速丟失大面積國土。

緣由:(1)中日國力和軍力對比的懸殊。(2)蔣介石集團實行的是片面抗戰(zhàn)的路線,將盼望單純地寄予在政府和正規(guī)軍的反抗上。(3)國民政府在戰(zhàn)略指導方針的失誤。在戰(zhàn)略戰(zhàn)術上,沒有實行主動防衛(wèi)的方針。

5,相持階段到來后,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內外政策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國民黨在重申堅持長久抗戰(zhàn)的同時,其對內對外政策發(fā)生重大調整和變化。

(1)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確定成立“防共委員會”,確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針。

(2)對抗戰(zhàn)在全局上漸漸趨向消極,保存實力;同時又限制,打擊共產黨和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制造了反共“磨擦”事務。

(3)對外蔣介石將抗戰(zhàn)究竟的含義說明為“復原到盧溝橋事變以前的狀態(tài)”。這標記著國民黨由片面抗戰(zhàn)逐步轉變?yōu)橄麡O抗戰(zhàn)。

6,抗日戰(zhàn)爭中形成了哪兩個戰(zhàn)場?它們的關系是怎樣的?

(1)中國抗日戰(zhàn)爭形成兩個戰(zhàn)場。一個是主要由國民黨軍隊擔負的正面戰(zhàn)場;一個是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主擔負的敵后戰(zhàn)場。

(2)兩個戰(zhàn)場是戰(zhàn)略上的相互協(xié)作的關系。

7,簡述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地位和作用。

(1)八路軍,新四軍實行“基本是游擊戰(zhàn),但不放松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zhàn)”的作戰(zhàn)方針。抗日游擊戰(zhàn)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和作用。

(2)在戰(zhàn)略防衛(wèi)階段,敵后的游擊戰(zhàn)是協(xié)助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的。阻擋了日軍進攻,減輕正面戰(zhàn)場壓力,促使戰(zhàn)爭轉入戰(zhàn)略相持階段。

(3)在戰(zhàn)略相持階段,敵后游擊戰(zhàn)爭成為主要的抗日作戰(zhàn)方式。日軍逐步將主要兵力用于敵后戰(zhàn)場,以保持和鞏固其占據(jù)地。這種全面的消耗日軍,便贏來了戰(zhàn)略反攻。

8,怎樣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堅持獨立自主原則的含義。

(1)含義:中國共產黨強調,必需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堅持獨立自主原則,是既統(tǒng)一,又獨立。

(2)詳細運作:●共產黨必需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放手發(fā)動群眾,壯大人民力氣;●必需堅持對人民軍隊的確定領導,沖破國民黨的限制和束縛,努力發(fā)展人民武裝和抗日依據(jù)地;●必需對國民黨實行又團結又斗爭,以斗爭求團結的方針。

(3)目的和實質:目的是保持并發(fā)展革命力氣已經取得的陣地;實質就是力爭中國共產黨對抗日戰(zhàn)爭的領導權,使自己成為團結全民族抗戰(zhàn)的中堅力氣。這是把抗日戰(zhàn)爭引向成功的中心一環(huán)。

論述題

1,用實事說明日本侵略者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怎樣的深重災難?

(1)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死者達30萬人以上。其他屠殺慘案。●對抗日依據(jù)地開展大規(guī)模的“掃蕩”,“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投放有毒病菌,大量中國居民死亡。●用中國人進行“活體解剖”。●擄掠大量的中國勞工。●強迫一些中國婦女充當“慰安婦”。

(2)瘋狂掠奪中國的資源及財寶?!裨跂|北,獨占了東北全部重工業(yè)和鐵路交通,限制了東北的經濟命脈,掠奪礦產資源。●在關內,對華北和華中的經濟掠奪。日本侵略者還大肆掠奪占據(jù)區(qū)的土地和農產品。

(3)強制推行奴化教化。目的是泯滅中國民眾的民族意識和抗拒精神,維護其殖民統(tǒng)治。

(4)損失數(shù)字:戰(zhàn)爭期間,中國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國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

2,中國共產黨領導開展的大后方抗日民主運動及抗日文化工作有哪些?

(1)1938年初,周恩來擔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中國共產黨人參與國民參政會;中共中央長江局,南方局先后具領導了大后方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1944年9月,中共參政員林伯渠在國民參政會上提出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的主見。

(2)中國共產黨主動領導和開展國統(tǒng)區(qū)進步文化工作,推動和參及文化界抗戰(zhàn)團體的組建和發(fā)展。

(3)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抗日民主運動和進步文化工作,是全民族抗日戰(zhàn)爭中的一條重要的戰(zhàn)線,對于激發(fā)大后方人民的愛國民辦法識,堅持國共合作團結抗戰(zhàn),支援抗戰(zhàn)前線,積蓄革命力氣等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3,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zhàn)爭的中流砥柱?

(1)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堅持全面抗戰(zhàn)的路線。1937年8月洛川通過《抗日救國十大綱領》,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是徹底的抗日綱領。

(2)從民族大義動身,主動維護統(tǒng)一戰(zhàn)線。提出了獨立自主原則和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策略總方針等方針,并身體力行貫徹執(zhí)行。

(3)堅持長久戰(zhàn)方法,并領導人民軍隊開展獨立自主的敵后游擊戰(zhàn)爭,牽制和殲滅了日軍大量的有生力氣。

毛澤東《論長久戰(zhàn)》發(fā)表,抗日游擊戰(zhàn)戰(zhàn)略的確定,八路軍新四軍抗戰(zhàn)初期的英勇抗戰(zhàn)和相持階段到來后成為主要戰(zhàn)場。

所以,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日戰(zhàn)爭的中流砥柱。

4,試述毛澤東的《論長久戰(zhàn)》的內容和意義。

(1)1938年,毛澤東發(fā)表《論長久戰(zhàn)》的講演,其內容是分析了:

●特點:中日戰(zhàn)爭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之間在20世紀30年代進行的一個決死的戰(zhàn)爭。全部問題的依據(jù)就在這里。中日雙方存在著相互沖突的四個特點: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敵寡助我多助。

●前途和規(guī)律:一方面,日本是強國,中國是弱國,這一對比,確定了抗日戰(zhàn)爭只能是長久戰(zhàn)。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國,發(fā)動的是退步的,野蠻的侵略戰(zhàn)爭,在國際上失道寡助;而中國是大國,進行的是進步的,正義的反侵略戰(zhàn)爭,在國際上得道多助,最終成功又將是屬于中國的。

●進程和方針:科學地預料了抗日戰(zhàn)爭將經過戰(zhàn)略防衛(wèi),戰(zhàn)略相持,戰(zhàn)略反攻三個階段。其中,戰(zhàn)略相持階段,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取得最終成功的最關鍵的階段。堅持長久抗戰(zhàn)方針,中國將在這個階段中獲得轉弱為強的力氣,乃至最終取勝。

(2)意義:毛澤東闡明的長久戰(zhàn)戰(zhàn)略思想,抓住了中日戰(zhàn)爭發(fā)生的時代特點和戰(zhàn)爭性質,揭示了抗日戰(zhàn)爭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堅持抗戰(zhàn),爭取抗戰(zhàn)成功必需實行的戰(zhàn)略方針,對全國抗戰(zhàn)起了主動作用。

5,怎樣相識鞏固和發(fā)展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策略總方針?

表述:“發(fā)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1)進步勢力主要是指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他們是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基礎,抗日戰(zhàn)爭的主要依靠力氣。為了發(fā)展進步勢力,就要沖破國民黨的限制和束縛,放手發(fā)動人民群眾,擴大抗日人民武裝,創(chuàng)立抗日民主依據(jù)地,在全國發(fā)展共產黨的組織和民眾的抗日運動,這是整個策略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2)中間勢力主要是指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和地方實力派。爭取中間勢力須要三方面條件:一是共產黨要有足夠的力氣;二是敬重他們的利益;三是要同頑固派作堅決的斗爭,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成功。

(3)頑固勢力是指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抗日派,即以蔣介石集團為代表的國民黨親英美派。針對其兩面政策(既主見團結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并摧殘進步勢力)共產黨須以革命的兩面政策來應付他們,即貫徹又聯(lián)合又斗爭的政策。同頑固派作斗爭時,應堅持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原則。以不裂開統(tǒng)一戰(zhàn)線為底線。

6,新民主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是什么?有何重大意義?

內容:1940年前后,毛澤東撰寫了《共產黨人發(fā)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

(1)分析了中國社會和革命的性質和特征:指出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主要沖突;中國革命包括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五四運動以后已經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它的前途是社會主義。

(2)闡明白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基本綱領。政治上,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經濟上,沒收官僚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全部;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全部;允許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富農經濟的存在。文化上,發(fā)展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中華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3)總結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閱歷,提出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的三個基本問題,是戰(zhàn)勝敵人的三個法寶。

意義:

(1)新民主主義理論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詳細實際相結合的理論成果。

(2)新民主主義理論的系統(tǒng)闡明,標記著毛澤東思想得到多方面綻開而達到成熟。

7,試述延安整風運動和其意義。

20世紀40年代前中期,中國共產黨以延安為中心,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了一場整風運動。

(1)主要內容: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反對主觀主義是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主觀主義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教條主義和閱歷主義,尤其是教條主義。這是中國共產黨內反復出現(xiàn)“左”,右傾錯誤的思想相識根源。

(2)意義:

●整風運動是一場宏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在全黨范圍確立起一切從實際動身,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在整風運動基礎上,1945年中共七大將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詳細實際相結合所創(chuàng)建的理論成果,正式命名為毛澤東思想,并規(guī)定為黨的一切工作的指針。

8,抗日戰(zhàn)爭成功的宏大歷史意義是什么?

總: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抗拒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成功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

(1)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成功,徹底戰(zhàn)勝了日本侵略者,捍衛(wèi)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華民族避開了遭遇殖民奴役的厄運。

(2)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成功,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使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組織上的進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國人民通過抗日戰(zhàn)爭的實踐相識到,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毅核心。

(3)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成功,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宏大精神。這就是:民族自尊品行,民族團結意識,民族英雄氣概,民族自強信念,民族創(chuàng)建精神。

(4)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成功,對世界人民戰(zhàn)勝法西斯,維護世界和平的宏大事業(yè)產生巨大影響,為最終戰(zhàn)勝世界法西斯勢力作出了歷史性貢獻,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

9,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成功的主要緣由是什么?

(1)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zhàn)中發(fā)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同近代以來歷次反侵略戰(zhàn)爭最大的區(qū)分?!裰袊伯a黨主動提倡,促成,維護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裰袊伯a黨人,科學闡明白抗日戰(zhàn)爭的規(guī)律和進程,制定了正確的戰(zhàn)略和策略,對抗日戰(zhàn)爭發(fā)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2)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成功的確定性因素??谷諔?zhàn)爭喚起了全民族的危機意識和使命意識。中國共產黨以全民抗戰(zhàn)的綱領主見,團結御侮的先鋒作用,人民戰(zhàn)爭的組織力氣,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全國人民的抗日主動性。國民黨的愛國官兵也為反對日本的侵略作出了貢獻。

(3)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成功,同世界全部愛好和平和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以和各種反法西斯力氣的憐憫和支持也是分不開的。蘇聯(lián),美國,法國,英國等向中國供應了經濟和軍事救濟。很多國家的反法西斯戰(zhàn)士直接參與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貢獻鮮血和生命。

10,試述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成功的基本閱歷。

(1)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是中國人民戰(zhàn)勝一切艱難困苦,實現(xiàn)抗戰(zhàn)成功的力氣源泉。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中華民族實現(xiàn)了空前的大團結,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族抗戰(zhàn)。沒有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沒有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就沒有抗日戰(zhàn)爭的宏大成功。

(2)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宏大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團結奮進的精神動力。這是抗日戰(zhàn)爭得以堅持和成功的重要的思想保證??谷諔?zhàn)爭大大豐富和升華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充分發(fā)揮出民族先鋒隊和階級先鋒隊的作用,贏得了全中國人民的擁護。

(3)中國人民酷愛和平,反對侵略戰(zhàn)爭,同時又不懼怕戰(zhàn)爭。中國人民進行反侵略戰(zhàn)爭,是為了捍衛(wèi)中華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權利,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和人類進步事業(yè)的重大貢獻。

11,如何看待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的地位?

(1)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東方主戰(zhàn)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開始最早,持續(xù)時間最長。中國戰(zhàn)場年平均牽制日本陸軍的74%以上,最高年份達90%。日軍在海外作戰(zhàn)中損失的287萬人中,有150萬人傷亡在中國戰(zhàn)場。

(2)中國人民的長久抗戰(zhàn),不僅遏制了日本的“北進”安排,遲滯了日本的“南進”步伐,而且大大減輕了其他戰(zhàn)場的壓力,為同盟國軍隊完成太平洋戰(zhàn)場的戰(zhàn)略轉折和實施戰(zhàn)略反攻創(chuàng)建了有利條件。中國作為亞洲太平洋地區(qū)盟軍對日作戰(zhàn)的重要后方基地,還為盟國供應了大量戰(zhàn)略物資和軍事情報。中國軍隊出國作戰(zhàn),不僅打擊了日軍,還對盟軍賜予了實際支援。

(3)開始以大國身份直接參及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國際協(xié)調。中國國際地位隨著抗日戰(zhàn)爭的成功得到提高。1942年1月,26個國家共同簽署《聯(lián)合國家宣言》,1945年4月,參與聯(lián)合國制憲會議,中國成為聯(lián)合國的創(chuàng)始國和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第七章為創(chuàng)建新中國而奮斗

簡答題

1,解放戰(zhàn)爭爆發(fā)后,為什么喊出“必需戰(zhàn)勝蔣介石,能夠戰(zhàn)勝蔣介石”的口號?

戰(zhàn)爭爆發(fā)不久,毛澤東代表中共提出了這樣的論斷。

(1)必需戰(zhàn)勝蔣介石:因為蔣介石發(fā)動的戰(zhàn)爭,反對中國民族獨立和中國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戰(zhàn)爭。只有用革命戰(zhàn)爭反對反革命戰(zhàn)爭,中國才能解放和中華民族的才能真正獨立。

(2)能夠戰(zhàn)勝蔣介石:因為蔣介石軍事力氣的優(yōu)勢和美國的救濟,只是短暫的現(xiàn)象和臨時起作用的因素;而蔣介石發(fā)動的戰(zhàn)爭的反人民性質,人心的向背,則是常常起作用的因素。人民解放戰(zhàn)爭所具有的愛國的正義的革命的性質,必定要獲得全國人民的擁護。這就是戰(zhàn)勝蔣介石的政治基礎。

2,人民解放軍轉入戰(zhàn)略進攻的標記和特點是什么?

(1)標記:1947年6月底,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主力強渡黃河,千里躍進大別山,在鄂豫皖實施戰(zhàn)略綻開。陳毅,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zhàn)軍主力為東路,挺進蘇魯豫皖地區(qū);陳賡,謝富治指揮的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一部為西路,挺進豫西。三軍相互策應,機動殲敵。國民黨軍處于被動地位。人民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進攻的序幕由此揭開。

(2)特點:解放軍在數(shù)量并未占優(yōu)勢(敵我軍事比為三比二),便發(fā)起全國性戰(zhàn)略反攻,人民解放軍主力打到外線去。

3,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是怎樣及民主黨派的團結合作的?

(1)重慶國共談判和政協(xié)會議期間,各民主黨派作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產黨一起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內戰(zhàn),獨裁政策,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2)在國民黨當局撕毀政協(xié)協(xié)議,發(fā)動全面內戰(zhàn)時,民主黨派中的大多數(shù)同共產黨保持一樣,拒絕參與國民黨一手包辦的“國民大會”,反對國民黨炮制的“憲法”。

(3)民主黨派的很多成員主動參與和支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民主運動。(民盟李公樸,聞一多,杜斌丞等為此被國民黨暗殺。)

`(4)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轉入戰(zhàn)略反攻并且取得節(jié)節(jié)成功的形勢下,1948年初,各民主黨派都公開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邊,同共產黨一道為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tǒng)治建立新中國而共同奮斗。

4,七屆二中全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1949年3月,七屆二中全會召開。其主要內容是:

(1)規(guī)定了全國成功后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應當實行的基本政策。

(2)指出了中國由農業(yè)國轉變?yōu)楣I(yè)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yōu)樯鐣髁x社會的發(fā)展方向。

(3)在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問題上,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要求。(“務必使同志們接著地保持虛心,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接著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5,毛澤東同志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是如何闡明中國共產黨的建國主見的?

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發(fā)表了《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系統(tǒng)地闡明白中國共產黨關于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主見:

22(1)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聯(lián)盟。

(2)主要是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聯(lián)盟,因為這兩個階級占了中國人口的80%-90%。推翻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都主要依靠這兩個階級的聯(lián)盟

(3)為建立新中國,必需利用一切于國計民生有利的城鄉(xiāng)資本主義因素,團結民族資產階級。但是民族資產階級不能充當革命的領導者,也不應當在國家政權中占主要的地位。

(4)毛澤東指出:總結我們的閱歷,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

論述題

1,如何相識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國內三種建國方案和兩個中國之命運的較量。

第一種是地主階級及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這個建國方案背離中國最廣袤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愿望。隨著新中國的誕生,國民黨的反動統(tǒng)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第二種是民族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這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因為:帝國主義不容許;民族資產階級在經濟上,政治上的懦弱性,使得它們沒有志氣和實力去領導人民進行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從而為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掃清障礙。民族資產階級中的絕大多數(shù)最終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

第三種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其政治代表是中國共產黨。其建國方案是:在工人階級和其政黨的領導下,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一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氣的人民民主專政的人民共和國。這一方案是引導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從而為實現(xiàn)國家富強開拓道路的科學的建國方案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xié)商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1)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的口號中提出:“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快速召開政治協(xié)商會議,探討并實現(xiàn)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lián)合政府?!?/p>

(2)各民主黨派熱情響應。

●各民主黨派負責人,無黨派民主人士接受中共中央邀請,接連進入東北,華北解放區(qū)。(在哈爾濱的民主人士章伯鈞等提出,政治協(xié)商會議即等于臨時人民代表會議,即可產生臨時中央政府。這個意見為中共中央所接受。)

●1949年1月22日,李濟深,沈鈞儒等民主黨派的領導人和聞名的無黨派民主人士55人聯(lián)合發(fā)表《對時局的意見》,一樣擁護中共提出的召開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立聯(lián)合政府的主見。這個政治聲明表明,中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決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擁護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國。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同全國各界人民代表一道參與建立新中國的各項籌備工作。

3,政協(xié)《共同綱領》有哪些重要內容

在1956中國年第一部憲法頒布前,《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性質。

(1)規(guī)定了關于新中國的國體和政體?!豆餐V領》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國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政權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政權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案骷壵鄼C關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政體和其組織原則)此項規(guī)定,是《共同綱領》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這項規(guī)定也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執(zhí)政地位。

(2)規(guī)定了新中國的基本的民族政策?!豆餐V領》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同等”?!案魃贁?shù)民族聚居的地區(qū),應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

(3)規(guī)定了新中國的經濟工作方針?!豆餐V領》規(guī)定:“以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xiāng)互助,內外溝通的政策,達到發(fā)展生產,繁華經濟之目的”。國家應調劑國營經濟,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等,“使各種社會經濟成分在國營經濟領導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4)規(guī)定了新中國的外交工作原則。《共同綱領》規(guī)定:“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維護國際的長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zhàn)爭政策”。

4,中國革命成功的主要緣由有哪些?

(1)黨的領導:首先是由于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政黨,不僅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整個中華民族和全中國人民的利益。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即毛澤東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指針。能夠制定出適合中國狀況的,符合中國人民利益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為中國人民的斗爭指明正確的方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边@是中國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體驗所確認的客觀真理。

(2)人民的廣泛參與: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群眾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氣,民族資產階級也逐步向共產黨靠攏。沒有廣袤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廣泛參與和大力支持,中國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3)國際的幫忙:中國革命之所以能夠贏得成功,同國際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支持也是分不開的。

5,試論中國革命成功的基本閱歷。

(1)建立廣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窠y(tǒng)一戰(zhàn)線中存在著兩個聯(lián)盟:一個是勞動者的聯(lián)盟,這是基本的,主要的;一個是勞動者及非勞動者的聯(lián)盟,這是協(xié)助的,同時又是重要的。必需堅決依靠第一個聯(lián)盟,爭取建立和擴大第二個聯(lián)盟?!耢柟毯蛿U大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關鍵,是堅持工人階級領導權,率領同盟者向共同的敵人作堅決的斗爭并取得成功;對被領導者給以物質福利,至少不損害其利益,同時對被領導者給以政治教化;對資產階級實行又聯(lián)合,又斗爭的政策。

(2)堅持革命的武裝斗爭?!裰袊锩荒芤蚤L期的武裝斗爭作為主要形式?!裰袊奈溲b斗爭實質上是工人階級領導的農民戰(zhàn)爭。必需深入農村進行土地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才能逐步地爭取革命的成功?!癖匦杞⒁恢г诠伯a黨確定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這支軍隊必需實行一系列具有中國特點的人民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

(3)加強共產黨自身的建設?!裨谵r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大多數(shù)的中國,建設一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黨,是極其艱難的任務。毛澤東的建黨學說成功地解決了這個難題。●中國共產黨的建設,是親密地聯(lián)系著黨的政治路線進行的?!袷紫戎攸h的思想建設,用工人階級思想克服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思想;培育和發(fā)揚理論及實際相結合,親密聯(lián)系群眾和自我指責的作風;創(chuàng)建了在全黨通過指責及自我指責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教化的整風形式等。

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斗爭實踐中,成為了駕馭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武裝斗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zhàn)士,成為了全國各族人民擁護的領導核心。

第八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全面確立

簡答題

1,新中國成立初期土地改革運動的意義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農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到1953年春,新解放區(qū)(原國統(tǒng)區(qū))3億多貧苦農民無償?shù)玫搅?億畝土地和大量生產資料。

(2)意義:●土地改革在全國范圍的基本完成,徹底摧毀了封建制度的經濟基礎,殲滅了封建土地全部制,使深受剝削壓迫的中國農民得到了解放,極大地解放了農業(yè)生產力。●及此同時,依靠土改中形成的有覺悟有組織的骨干量,建立了新中國農村的基層政權,為整個中國社會走向進步及穩(wěn)定奠定了深厚基礎。這是中國人民反封建斗爭的重大成功。

2,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開展了哪些方面的民主改革運動?

(1)在已經沒收的官僚資本企業(yè)中,建立工廠民主管理制度,工人階級成為企業(yè)的主人。

(2)依據(jù)對私營工商業(yè)(原民族資本)的生產關系,勞資關系和產銷關系,進行了全面調整。

(3)頒布新婚姻法,婦女解放和移風易俗。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對新婚姻法的宣揚和實施,引起了幾千年來中國社會及家庭生活的深刻變革,推動了社會上移風易俗的改革。

(4)有步驟地開展了對舊教化制度和電影,戲劇等文化事業(yè)的改革,確定了思想宣揚工作的方針和任務,制定了新中國文化教化的方針。1951年9月,在全國開展了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

3,中共七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七屆三中全會。毛澤東在《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斗爭》的報告中指出,●要獲得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要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創(chuàng)建三個條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現(xiàn)有工商業(yè)的調整,國家機構所需經費的大量節(jié)減。●同時強調不要四面出擊的策略。

(2)七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最重要的會議。為三年經濟復原時期黨的工作規(guī)定了明確的策略路線和行動綱領。

4,建國初期國民經濟快速復原的主要緣由有哪些?

經過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國民經濟得到全面復原和初步發(fā)展。其緣由如下:

(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緊緊抓住復原和發(fā)展生產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確處理復原國民經濟同其他各項工作的關系。

(2)從當時的國情動身,制定了“不要四面出擊”等正確方針政策,妥當處理公私關系,勞資關系等各種社會關系。

(3)剛剛執(zhí)政的中國共產黨加強自身的建設,保持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用,和時有力地抵制了資產階級的腐蝕。

5,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特點和性質是怎樣的?

特點:

(1)經濟上:五種經濟成分共存: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以上是三種主要形式),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2)政治文化上:無產階級的政治領導地位和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已經確立。

(3)社會的兩種基本沖突:有三種基本的階級力氣:工人階級,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從內外來說,中國還存在著兩種基本的沖突:國際上是新中國同帝國主義的沖突,國內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沖突。

性質:新民主主義社會既有社會主義因素,又有資本主義因素,總體上社會主義因素在增長的過渡性社會。

6,新中國成立之初三年內,為向社會主義過渡,中國共產黨實行了什么實際步驟?

1949年至1952年期間,在著重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的同時,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事實上也開始實行了。

(1)沒收官僚資本,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的領導地位。

(2)開始將資本主義納入國家資本主義軌道。引導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大部分走上了初級形式的(加工,訂貨,統(tǒng)購,包銷)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

(3)引導個體農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到1952年,全國已有40%的農戶參與了互助組,少數(shù)農戶還參與了半社會主義或社會主義性質的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論述題

1,為什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拓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總括的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記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的成功,標記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在全國范圍內的建立。

分述的意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