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 第11版 課件 第4-6章 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_第1頁
財務會計 第11版 課件 第4-6章 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_第2頁
財務會計 第11版 課件 第4-6章 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_第3頁
財務會計 第11版 課件 第4-6章 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_第4頁
財務會計 第11版 課件 第4-6章 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存貨4.1存貨概述4.2存貨計價4.3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4.4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4.5周轉材料4.6存貨清查044.1

存貨概述第四章存

貨4.1.1

存貨的概念及分類1)存貨的概念存貨,是指企業(yè)日?;顒舆^程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貨屬于企業(yè)的流動資產,其內容包括:①原材料⑤商品②在產品

⑥周轉材料③半成品⑦委托代銷商品④產成品4.1

存貨概述第四章存

貨4.1.1

存貨的概念及分類2)存貨的分類存貨按經濟用途不同①在正常經營過程中儲存以備出售的存貨,是指企業(yè)在正常經營過程中處于待銷售狀態(tài)的各種物品。②為了最終出售正處于生產過程中的存貨,是指企業(yè)為最終出售但目前尚處于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各種物品。③為了生產供銷售的商品或提供服務以備消耗的存貨,是指企業(yè)為產品生產或提供服務過程中耗用而儲存的各種物品。存貨按存放地點不同①庫存存貨,是指已經運到企業(yè)并已驗收入庫的各種材料、商品,以及已驗收入庫的自制半成品和產成品等。②在途存貨,是指已經支付貨款,正在運輸途中或已到達企業(yè)但尚未驗收入庫的各種存貨。③加工中存貨,是指企業(yè)自行生產加工以及委托外單位加工中的各種存貨。存貨按取得來源不同①外購的存貨;②自制的存貨;③委托加工的存貨;④接受投資的存貨;⑤接受捐贈的存貨;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存貨;⑦債務重組取得的存貨;⑧盤盈的存貨。4.1

存貨概述第四章存

貨4.1.2

存貨的確認確認一項貨物是否屬于企業(yè)存貨,標準是看企業(yè)是否對其擁有所有權。存貨應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才能予以確認:①與該存貨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yè);②該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下列各項貨物都屬于企業(yè)存貨:

①已經確認為購進(如已付款等)而尚未到達或入庫的在途貨物;

②已收到貨物但尚未收到銷售方結算憑證的貨物;

③貨物雖已發(fā)出,但所有權尚未轉移給購貨方的貨物;

④委托其他單位代銷或加工的貨物。對于按銷售合同、協議規(guī)定已確認銷售,而尚未發(fā)運給購貨方的貨物,不應作為本企業(yè)的存貨。對于接受其他單位委托代銷的貨物,其所有權屬于委托方,應作為委托方的存貨處理。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1

存貨的初始計量存貨的實際成本,是指存貨達到可使用或可供出售狀態(tài)前發(fā)生的有關直接或間接支出,即歷史成本。①購入的存貨,以買價加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和按規(guī)定應計入成本的稅費及其他費用作為實際成本。②自制的存貨,以制造過程中的各項實際支出作為實際成本。③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以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以及加工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等費用和按規(guī)定應計入成本的稅費作為實際成本。④盤盈的存貨,以同類或類似存貨的市場價格作為實際成本。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1

存貨的初始計量啟示窗4-1甲企業(yè)外購存貨發(fā)生了下列支出:(1)運輸途中的保險費;(2)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3)市內零星的貨物運雜費;(4)供貨單位責任造成的存貨短缺;(5)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貨短缺。請思考:以上支出中應該計入采購成本的有哪些?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2

存貨發(fā)出的計價方法1)實際成本法下的計價方法(1)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指以先入庫的存貨先發(fā)出為原則,并按這種原則對發(fā)出存貨和期末存貨進行計價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收到存貨時,應在存貨明細分類賬中逐筆登記每一批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fā)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確定單價,逐筆登記發(fā)出存貨的金額和結存存貨的金額。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2

存貨發(fā)出的計價方法【例4-1】某企業(yè)2024年7月份甲材料收發(fā)結存資料見表4-1,采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甲材料發(fā)出成本和期末結存成本,見表4-2。業(yè)務收入發(fā)出數量結存數量數量單價7月1日結存

10.00

15007月2日發(fā)出

8007007月8日購入100011.75

17007月10日發(fā)出

12005007月18日購入150011.50

20007月25日發(fā)出

10001000表4-1 原材料收發(fā)結存資料表 金額單位:元名稱及規(guī)格:甲材料 數量單位:千克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2

存貨發(fā)出的計價方法【例4-1】由表4-2可以得出:本月發(fā)出材料成本=800×10.00+(700×10.00+500×11.75)+(500×11.75+500×11.50)

=32500(元)月末結存成本=15000+29000-32500=11500(元)表4-2 原材料明細賬 金額單位:元名稱及規(guī)格:甲材料 數量單位:千克2024年憑證字號摘要收入發(fā)出結存月日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31(略)月初結存

150010.0015000

2

發(fā)出

80010.00800070010.007000

8

購入100011.7511750

700100010.0011.75700011750

10

發(fā)出

70050010.0011.7570005875

50011.755875

18

購入150011.5017250

500150011.7511.50587517250

25

發(fā)出

50050011.7511.5058755750100011.5011500

31

本月合計2500

290003000

32500100011.5011500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2

存貨發(fā)出的計價方法(2)加權平均法其計算公式為:本月發(fā)出存貨成本=本月發(fā)出存貨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末結存存貨成本=月末結存存貨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如果計算出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不是整數,需四舍五入的,為優(yōu)先保證存貨結存成本的正確性,應采用倒擠成本法計算發(fā)出存貨成本:月末結存存貨成本=月末結存存貨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本月發(fā)出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月收入存貨成本-月末結存存貨成本

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例4-2】沿用【例4-1】的資料,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甲材料發(fā)出成本和期末結存成本,見表4-3。由表4-3可以得出:加權平均單位成本=(15000+29000)/(1500+2500)=11.00(元/千克)本月發(fā)出材料成本=3000×11.00=33000(元)月末結存成本=1000×11.00=11000(元)2024年憑證字號摘要收入發(fā)出結存月日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31(略)月初結存

150010.0015000

2

發(fā)出

800

700

8

購入100011.7511750

1700

10

發(fā)出

1200

500

18

購入150011.5017250

2000

25

發(fā)出

1000

1000

31

本月合計2500

29000300011.0033000100011.0011000表4-3

原材料明細賬

金額單位:元名稱及規(guī)格:甲材料 數量單位:千克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2

存貨發(fā)出的計價方法(3)移動平均法移動平均法也稱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每次收到存貨后,立即根據庫存存貨的數量和總成本計算出新的平均單位成本,并對發(fā)出存貨進行計價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本批發(fā)出存貨成本=本批發(fā)出存貨數量×移動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例4-3】沿用【例4-1】的資料,采用移動平均法計算甲材料發(fā)出成本和期末結存成本,見表4-4。表4-4 原材料明細賬 金額單位:元名稱及規(guī)格:甲材料 數量單位:千克2024年憑證字號摘要收入發(fā)出結存月日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31(略)月初結存

150010.001500032

發(fā)出

80010.00800070010.007000

8

購入100011.7511750

170011.0318750

10

發(fā)出

120011.031323550011.035515

18

購入150011.5017250

200011.3822765

25

發(fā)出

100011.3811385100011.3811380

31

本月合計2500

290003000

32620100011.3811380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例4-3】由表4-4可以得出:第一批發(fā)出材料成本=800×10.00=8000(元)第一批發(fā)貨后結存材料成本=700×10.00=7000(元)第一批購入材料后平均單位成本=(7000+11750)÷(700+1000)≈11.03(元/千克)第二批發(fā)貨后結存材料成本=500×11.03=5515(元)第二批發(fā)出材料成本=18750-5515=13235(元)第二批購入材料后平均單位成本=(5515+17250)÷(500+1500)≈11.38(元/千克)第三批發(fā)貨后結存材料成本=1000×11.38=11380(元)第三批發(fā)出材料成本=22765-11380=11385(元)本月發(fā)出材料成本=8000+13235+11385=32620(元)月末結存成本=11380元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2

存貨發(fā)出的計價方法(4)個別計價法個別計價法也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是指逐一辨認發(fā)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以每次(批)收入存貨實際成本作為發(fā)出各次(批)存貨成本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要求企業(yè)按品種和批次作詳細的記錄,并在存貨上附加標簽或編號,以便確定發(fā)出存貨的個別實際成本。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例4-4】沿用【例4-1】的資料,假設月初只結存一個批次的材料,7月2日發(fā)出的材料是月初結存的材料;7月10日發(fā)出材料1200千克,其中,600千克是月初結存的材料,另外600千克是7月8日購入的材料;7月25日發(fā)出的材料均是7月18日購入的材料。采用個別計價法計算甲材料的發(fā)出成本和期末結存成本,見表4-5。表4-5

原材料明細賬 金額單位:元名稱及規(guī)格:甲材料 數量單位:千克2024年憑證字號摘要收入發(fā)出結存月日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31(略)月初結存

150010.001500032

發(fā)出

80010.00800070010.007000

8

購入100011.7511750

700100010.0011.75700011750

10

發(fā)出

60060010.0011.756000705010040010.0011.7510004700

18

購入150011.5017250

100400150010.0011.7511.501000470017250

25

發(fā)出

100011.501150010040050010.0011.7511.50100047005750

31

本月合計2500

290003000

3255010040050010.0011.7511.50100047005750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2

存貨發(fā)出的計價方法2)計劃成本法具體的計算公式為: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fā)出材料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發(fā)出材料實際成本=發(fā)出材料計劃成本+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結存材料實際成本=結存材料計劃成本+結存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

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例4-5】沿用【例4-1】的資料,假設甲材料的計劃單位成本為11.20元/千克,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為節(jié)約差(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1800元。采用計劃成本法登記甲材料明細分類賬,見表4-6。收入材料計劃成本=2500×11.20=28000(元)發(fā)出材料計劃成本=3000×11.20=33600(元)結存材料計劃成本=1000×11.20=11200(元)可見,本月購入材料的實際成本為29000元,計劃成本為28000元,材料成本差異為超支差(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1000元。材料成本差異率=((-1800)+1000)/(16800+28000)×100%≈-1.7857%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33600×(-1.7857%)=-600(元)發(fā)出材料實際成本=33600-600=33000(元)結存材料實際成本=11200+[(-800)-(-600)]=11000(元)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例4-5】2024年憑證字號摘要收入數量發(fā)出數量結存月日數量金額(元)31(略)月初結存

150016800

2

發(fā)出

800700

8

購入1000

1700

10

發(fā)出

1200500

18

購入1500

2000

25

發(fā)出

10001000

31

本月合計25003000100011200表4-6 原材料明細賬 數量單位:千克名稱及規(guī)格:甲材料 計劃單位成本:11.20元/千克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2

存貨發(fā)出的計價方法啟示窗4-2關于發(fā)出存貨的計價方法,有以下幾種說法:(1)個別計價法適用范圍較?。唬?)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成本;(3)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成本;(4)移動加權平均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成本;(5)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比移動加權平均法操作簡單。請思考:以上說法中,哪些是正確的?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3

存貨的期末計價1)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的含義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是指對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兩者之中較低者計價的方法。即當成本低于可變現凈值時,存貨按成本計價;當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時,存貨按可變現凈值計價。在確定存貨可變現凈值時,企業(yè)應以資產負債表日取得的最可靠證據估計的售價為基礎,并考慮持有存貨的目的。在估計可變現凈值時,還應當考慮持有存貨的其他因素。

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3

存貨的期末計價2)成本與可變現凈值比較的基本方法存貨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比較的方法有單項比較法、分類比較法、總額比較法三種。(1)單項比較法,是指對存貨中每一種存貨的成本和可變現凈值逐項進行比較,每種存貨均取較低者來確定存貨的期末價值。(2)分類比較法,是指按存貨類別比較其成本和可變現凈值,每類存貨取其較低者來確定存貨的期末價值。(3)總額比較法,是指將全部存貨的總成本與可變現凈值總額進行比較,以較低者作為全部存貨的期末價值。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3

存貨的期末計價【例4-6】某企業(yè)有A、B、C、D四種材料,分為甲、乙兩大類。各種材料成本與可變現凈值資料見表4-7,分別按三種比較方法確定期末材料價值。項目數量(千克)成本可變現凈值單項比較法的材料價值分類比較法的材料價值總額比較法的材料價值單價總額單價總額甲類材料

A50260130002501250012500

B80450360004553640036000

合計

49000

48900

48900

乙類材料

C120200240001852220022200

D320210672002277264067200

合計

91200

94840

91200

總計

140200

143740137900140100140200表4-7 期末材料成本與可變現凈值比較表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3

存貨的期末計價3)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的會計處理當企業(yè)存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第一,市價持續(xù)下跌,并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無回升的希望;第二,企業(yè)使用該項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的成本高于產品的銷售價格;第三,企業(yè)因產品更新換代,原有庫存原材料已不適應新產品的需要,而該原材料的市場價格又低于其賬面成本;第四,因企業(yè)所提供的商品或勞務過時或者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求發(fā)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持續(xù)下跌;第五,其他足以證明該項存貨實質上已經發(fā)生減值的情形。當企業(yè)存在以下一項或若干項情況時,應將存貨賬面價值全部轉入當期損益:第一,已霉爛變質的存貨;第二,已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存貨;第三,生產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第四,其他足以證明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3

存貨的期末計價【例4-7】某企業(y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進行期末存貨的計價核算。假設該企業(yè)在2020年年末開始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有關年度某商品存貨的資料見表4-8。其中:2023年6月30日,對15000元已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商品作出處理,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2850元。編制會計分錄如下:①2020年年末存貨跌價準備余額=150000-146800=3200(元)借:資產減值損失 3200貸:存貨跌價準備 3200表4-8 商品存貨資料表 單位:元日期歷史成本可變現凈值2020年12月31日1500001468002021年12月31日1867001831002022年12月31日1530001501502023年12月31日1300001290002024年12月31日168330172000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3

存貨的期末計價【例4-7】②2021年年末存貨跌價準備余額=186700-183100=3600(元)2021年年末應補提的存貨跌價準備=3600-3200=400(元)借:資產減值損失 400貸:存貨跌價準備 400③2022年年末存貨跌價準備余額=153000-150150=2850(元)2022年年末應沖銷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3600-2850=750(元)借:存貨跌價準備 750貸:資產減值損失 750④2023年6月30日,對已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商品作出處理。借:資產減值損失 12150存貨跌價準備 2850貸:庫存商品 15000⑤2023年年末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130000-129000=1000(元)借:資產減值損失 1000貸:存貨跌價準備 1000⑥2024年年末,可變現凈值大于成本,沖銷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1000元。借:存貨跌價準備 1000貸:資產減值損失 10004.2

存貨計價第四章存

貨4.2.3

存貨的期末計價啟示窗4-3202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原材料——A材料的賬面價值(成本)為1500000元,市場銷售價格總額為1400000元,假設不發(fā)生其他購買費用,用A材料生產的產成品——B型機器的可變現凈值高于成本。請思考:甲公司是否應該對A材料計提存貨跌價準備?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3.1

賬戶設置原材料是指經過加工能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材料及不構成產品主要實體但有助于產品形成的各種輔助材料。原材料按其經濟內容可分為六類: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原材料按其存放地點可分為三類:在途材料、庫存材料和委托加工材料。原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是指每種材料的收入、發(fā)出、結存核算均按實際成本計價。其特點是:從原材料的收發(fā)憑證到明細分類賬和總分類賬的登記,全部都是按實際成本反映的,并設置“原材料”“在途物資”等賬戶進行核算。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3.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1)購入原材料(1)原材料采購成本的組成內容企業(yè)購入原材料的采購成本由買價、運雜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購入材料負擔的稅費和其他費用組成。購入材料時所支付的稅費是否計入材料成本,需視具體情況而定:①購入材料應負擔的價內稅,如消費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構成材料的成本。②購入材料應負擔的價外稅,如增值稅,應按一般納稅人和小規(guī)模納稅人分別處理。③進口材料所繳納的關稅,構成進口材料的成本。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3.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1)購入原材料(2)購入原材料的賬務處理①貨款已經支付(或已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材料同時驗收入庫。【例4-8】某服裝廠購入毛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材料價款為10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3000元,貨款113000元已通過銀行轉賬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毛料 1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3000貸:銀行存款 113000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3.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1)購入原材料(2)購入原材料的賬務處理②貨款已經支付(或已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材料尚未驗收入庫。發(fā)生此類業(yè)務時,應先通過“在途物資”賬戶進行核算。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3.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1)購入原材料(2)購入原材料的賬務處理②貨款已經支付(或已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材料尚未驗收入庫?!纠?-9】某企業(yè)從外地某鋼鐵廠購進鋼材一批,有關發(fā)票賬單已收到,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材料價款為30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39000元;運輸企業(yè)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中注明運費4000元,增值稅稅額360元,裝卸費800元,增值稅稅額48元,運輸保險費1500元,增值稅稅額90元,款項由鋼鐵廠已墊付。企業(yè)簽發(fā)并承兌一張票面價值為345798元、3個月到期的商業(yè)匯票結算材料款項,但材料尚未收到。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在途物資——某鋼鐵廠 3063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9498貸:應付票據 345798上述鋼材到達并驗收入庫時,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鋼材 306300貸:在途物資——某鋼鐵廠 306300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3.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1)購入原材料(2)購入原材料的賬務處理③材料已驗收入庫,貨款尚未支付(或尚未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此時,又要分以下兩種具體情況:第一,在材料驗收入庫時,因為發(fā)票賬單未到達,所以未付款。第二,材料已驗收入庫,發(fā)票、賬單也已到達,款項尚未支付。這種情況包括企業(yè)采用賒購方式購買材料。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3.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例4-10】某企業(yè)從外地采購甲材料一批,材料已到并驗收入庫,但銀行的結算憑證和發(fā)票等單據未到,貨款尚未支付。月末,按暫估價入賬,假設其暫估價為195000元。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甲材料 195000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195000下月初用紅字予以沖回,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甲材料 195000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195000下月收到該批材料的發(fā)票賬單,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材料價款為193000元,增值稅稅額為25090元;運輸企業(yè)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中注明運費4000元,增值稅稅額360元??铐椆?22450元已用銀行存款支付。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甲材料 197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5450貸:銀行存款 222450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3.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例4-11】某企業(yè)采用賒購方式向A公司購買一批材料,材料已驗收入庫,發(fā)票賬單也已收到,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材料價款為5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6500元。付款條件為“2/10,N/30”。企業(yè)購入材料時,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 5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6500貸:應付賬款——A公司 56500假定企業(yè)在折扣期10天內支付款項,可享受現金折扣1000元(50000×2%),即凈付貨款55500元。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應付賬款——A公司 56500貸:銀行存款 55500財務費用 1000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3.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1)購入原材料(2)購入原材料的賬務處理④預付款項購料。企業(yè)在采購材料時,可按合同規(guī)定預付一部分款項,待材料收到后,再進行結算,多退少補。⑤材料短缺與損耗。企業(yè)外購原材料可能會發(fā)生短缺與損耗,必須認真查明原因,分清經濟責任,分不同情況進行處理。⑥購入材料溢余。企業(yè)購進原材料發(fā)生溢余時,未查明原因的溢余材料一般只作為代保管物資在備查簿中登記,不作為進貨業(yè)務入賬核算。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例4-12】某企業(yè)6月3日從外地甲單位購入A材料1000噸,每噸500元,單位增值稅為65元/噸,單位運費為40元/噸,運費的增值稅稅率為9%,裝卸費、保險費共計6800元,其增值稅稅率為6%。貨款共615808元已用銀行存款支付。6月20日,A材料運達,驗收入庫950噸,短缺50噸,其中2噸屬定額內合理損耗,其余48噸短缺原因不明,待查。編制會計分錄如下:(1)6月3日付款:借:在途物資——甲單位(1000×(500+40)+6800) 5468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000×(65+40×9%)+6800×6%)69008貸:銀行存款 615808(2)6月20日材料驗收入庫:采購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546800÷1000=546.8(元/噸)驗收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1000-48)×546.8=520553.6(元)短缺材料的實際成本=48×546.8=26246.40(元)短缺材料的進項稅額=(48÷1000)×69008=3312.38(元)借:原材料——A材料 520553.60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29558.78貸:在途物資——甲單位 5468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312.38(3)以后查明原因,短缺的48噸材料是運輸部門造成的,運輸部門已同意賠款,但款項尚未收到:借:其他應收款——運輸部門 29558.78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29558.78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例4-13】某小規(guī)模納稅人企業(yè)采購材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材料價款為9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170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企業(yè)開出一張60天到期、票面價值為101700元,并經銀行承兌的商業(yè)匯票交給供貨單位。同時,用銀行存款支付銀行承兌的手續(xù)費50.85元。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 101700貸:應付票據 101700借:財務費用 50.85貸:銀行存款 50.85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3.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2)自制材料入庫企業(yè)基本生產車間自制材料,應先通過“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核算其發(fā)生的料、工、費支出,自制完成的材料驗收入庫時,按其實際生產成本借記“原材料”賬戶,貸記“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材料收入業(yè)務繁多的企業(yè),為簡化核算工作,也可以采用匯總核算形式,即定期匯總收料憑證編制“收料憑證匯總表”,于月末匯總進行原材料收入的總分類核算。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3.3

原材料發(fā)出的會計處理企業(yè)發(fā)出原材料不管其用途如何,均應辦理必要的手續(xù)和填制領、發(fā)料憑證,據以進行發(fā)出材料的核算。各種領、發(fā)料憑證是進行原材料發(fā)出總分類核算的依據,但為了簡化日常材料的核算工作,企業(yè)平時可不直接根據領、發(fā)料憑證填制記賬憑證,而是在月末根據當月的領、發(fā)料憑證,按領用部門和用途進行歸類匯總,編制“發(fā)料憑證匯總表”,據以進行材料發(fā)出的總分類核算。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3.3

原材料發(fā)出的會計處理【例4-14】某企業(yè)2024年6月末根據領、發(fā)料憑證編制“發(fā)料憑證匯總表”,見表4-9。類別用途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包裝材料合計基本生產車間領用32000057000

110000

6600493600輔助生產車間領用490002300

51300車間一般性消耗

8003400

1200

5400廠部管理部門領用

1800600

500

2900對外銷售1000

1000合計37000061900400011000017006600554200表4-9

發(fā)料憑證匯總表

2024年6月30日 單位:元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3.3

原材料發(fā)出的會計處理【例4-14】根據“發(fā)料憑證匯總表”,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493600——輔助生產成本 51300

制造費用 5400

管理費用 2900

其他業(yè)務成本 1000

貸:原材料 5542004.3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3.4

原材料收發(fā)的明細分類核算為了隨時掌握各種庫存原材料的收入、發(fā)出、結存數量及金額,企業(yè)應按材料的品種、規(guī)格設置明細分類賬,由倉庫和財會部門分別組織材料的數量核算和價值核算。材料明細分類賬的格式及登記方法見表4-2至表4-6。為了掌握各類材料的收發(fā)結存動態(tài),企業(yè)還應按材料的大類設置明細賬,進行二級分類核算。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4.1

賬戶設置原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是指每種材料的收入、發(fā)出、結存核算都按預先確定的計劃成本計價。材料計劃成本的構成內容應當與實際成本的構成內容相一致。企業(yè)應設置下列賬戶:①“原材料”賬戶,與按實際成本計價的核算內容相同,但借方、貸方和余額均反映材料的計劃成本。②“材料采購”賬戶,核算企業(yè)購入材料、商品等的采購成本。③“材料成本差異”賬戶,核算企業(yè)各種材料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4.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1)購入原材料企業(yè)購入原材料,應通過“材料采購”賬戶進行核算,其核算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反映材料采購成本的發(fā)生;二是按計劃成本反映材料驗收入庫;三是結轉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1)貨款已經支付(或已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材料同時驗收入庫(2)貨款已經支付(或已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材料尚未驗收入庫(3)材料已驗收入庫,貨款尚未支付(或尚未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4)預付款項購料(5)材料短缺與損耗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4.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例4-15】某企業(yè)6月5日從本地甲廠購入A材料一批,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材料價款為20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2600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計劃成本為205000元。企業(yè)當即開出并承兌一張面值為226000元、期限為2個月的商業(yè)匯票結算貨款。編制會計分錄如下:(1)開出、承兌商業(yè)匯票結算貨款:借:材料采購——原材料 2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6000貸:應付票據 226000(2)材料驗收入庫:借:原材料——A材料 205000貸:材料采購——原材料 205000(3)結轉入庫材料成本差異(節(jié)約差):借:材料采購——原材料 5000貸: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5000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4.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例4-16】某企業(yè)6月13日從外地乙單位購入B材料一批,發(fā)票賬單已收到,有關單據上列明材料價款80000元,增值稅稅額10400元,運雜費1300元(其中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70元)。貨款共91700元已通過銀行轉賬支付,但到月末材料仍未運到。收到發(fā)票賬單時,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材料采購——原材料 8123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470貸:銀行存款 91700如果該批材料在7月3日運到并驗收入庫,其計劃成本為81000元,入庫材料成本差異為超支差230元,則在收料時才作材料入庫和結轉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B材料 81000貸:材料采購——原材料 81000借: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230貸:材料采購——原材料 230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例4-17】某企業(yè)6月20日從丙單位購入C材料一批,材料已運到并驗收入庫,其計劃成本為50000元,月終時該批材料的發(fā)票賬單尚未收到,貨款未付。企業(yè)應于月終按材料的計劃成本估價入賬,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C材料 50000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50000下月月初用紅字將上述會計分錄予以沖回:借:原材料——C材料50000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50000【例4-18】沿用【例4-17】的資料,假定企業(yè)在6月30日已收到發(fā)票賬單,該批材料價款49000元,增值稅稅額6370元,但仍未付款。月終時,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材料采購——原材料 49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6370貸:應付賬款——丙單位 55370借:原材料——C材料 50000貸:材料采購——原材料 50000借:材料采購——原材料 1000貸: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1000假設下月付款,付款時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應付賬款——丙單位 55370貸:銀行存款 55370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4.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例4-19】某企業(yè)6月8日從丁企業(yè)訂購燃料一批,根據合同規(guī)定以銀行存款預付購貨款30000元。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預付賬款——丁企業(yè) 30000貸:銀行存款 300006月28日,上述預購的材料按時到達,已驗收入庫,計劃成本為98600元,有關發(fā)票上注明的材料價款為10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3000元,共計113000元,同時以銀行存款補付貨款83000元。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材料采購——原材料 10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3000貸:預付賬款——丁企業(yè) 113000借:預付賬款——丁企業(yè) 83000貸:銀行存款 83000借:原材料——燃料 98600貸:材料采購——原材料 98600借: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1400貸:材料采購——原材料 1400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4.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2)自制材料入庫企業(yè)自制材料完工驗收入庫,應在月末根據“材料入庫單”所列的計劃成本和有關成本計算資料所確定的實際成本,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超支差)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實際成本)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節(jié)約差)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4.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3)原材料收入的匯總為簡化日常核算工作,企業(yè)平時可不進行材料入庫和結轉材料成本差異的總分類核算,待到月終時,通過編制“收料憑證匯總表”匯總進行總分類核算?!笆樟蠎{證匯總表”應以倉庫轉來的收料憑證為依據,按不同材料類別和付款與否等情況進行匯總,并據以進行賬務處理。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4.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3)原材料收入的匯總【例4-20】某企業(yè)2024年6月份發(fā)生的材料收入業(yè)務見【例4-15】至【例4-19】(【例4-18】除外),月終通過編制“收料憑證匯總表”(見表4-10)匯總結轉入庫材料成本和材料成本差異。項目原料及主要材料燃料…合計實際成本計劃成本實際成本計劃成本…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成本差異材料采購20000020500010000098600

300000303600-3600應付賬款5000050000

50000500000生產成本

?

合計25000025500010000098600

350000353600-3600表4-10 收料憑證匯總表

2024年6月30日 單位:元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4.2

原材料收入的會計處理3)原材料收入的匯總【例4-20】根據“收料憑證匯總表”,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 353600貸:材料采購——原材料 303600

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50000借:材料采購——原材料 3600

貸: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 3600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4.3

原材料發(fā)出的賬務處理在按計劃成本計價的方式下,原材料發(fā)出的總分類核算包括兩方面內容:

一是按計劃成本結轉發(fā)出材料的成本,按材料發(fā)出的不同用途,借記有關賬戶,貸記“原材料”賬戶。

二是結轉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超支差異,借記有關賬戶,貸記“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節(jié)約差異,借記“材料成本差異”賬戶,貸記有關賬戶。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加上(或減去)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就是發(fā)出材料的實際成本。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4.3

原材料發(fā)出的賬務處理【例4-21】某企業(yè)6月末根據領發(fā)料憑證,匯總編制“發(fā)料憑證匯總表”(見表4-11),本月原材料的成本差異率為-1%(節(jié)約差)。項目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其他業(yè)務成本合計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26000052000

1400313400輔助材料48000230011001800

53200燃料

1600700

2300外購半成品43200

43200修理用備件

20001300

3300包裝材料3000

3000計劃成本小計35420055900380031001400418400材料成本差異(差異率:-1%)-3542-559-38-31-14-4184實際成本35065855341376230691386414216表4-11 發(fā)料憑證匯總表

2024年6月30日 單位:元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4.3

原材料發(fā)出的賬務處理【例4-21】根據“發(fā)料憑證匯總表”,編制會計分錄如下:(1)結轉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354200

——輔助生產成本 55900制造費用 3800管理費用 3100其他業(yè)務成本 1400貸:原材料 418400(2)結轉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借:材料成本差異——原材料4184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3542

——輔助生產成本559貸:制造費用38管理費用31其他業(yè)務成本14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4.4

原材料收發(fā)的明細分類核算1)原材料的明細分類核算在按計劃成本計價方式下,原材料的明細分類核算與按實際成本計價的明細分類核算基本相同。區(qū)別在于前者的材料明細分類賬和材料二級分類賬都是按計劃成本計價的。原材料明細分類賬的一般格式及登記方法見表4-6。2)材料采購的明細分類核算一般情況下,材料采購明細賬可按材料的大類,如原材料、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裝物)等設置。若原材料儲備量較大,材料費用在產品成本中所占比重也較大的,可按材料的類別或品種設置。材料采購明細賬的一般格式見表4-12。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4.4

原材料收發(fā)的明細分類核算2)材料采購的明細分類核算2024年憑證字號發(fā)票賬單號供應單位或采購人員姓名摘要借方(實際成本)2024年憑證字號發(fā)票賬單號摘要貸方(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買價運雜費其他合計月日計劃成本其他合計月日65(略)(略)甲廠購進A材料200000

20000065(略)(略)入庫205000

205000-5000

13

乙單位購進B材料800001230

81230

8

丁企業(yè)購進燃料100000

100000628

入庫98600

986001400

30

本月小計3800001230

381230

303600

303600-3600

30

結轉成本差異

3600

30

本月合計

384830

303600

30

月末余額(在途材料)

81230

表4-12 材料采購明細賬明細科目:原材料 單位:元4.4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第四章存

貨4.4.4

原材料收發(fā)的明細分類核算3)材料成本差異的明細分類核算材料成本差異明細賬與材料采購明細賬的設置應該一致,一般也是按材料的大類設置。材料成本差異明細賬的一般格式見表4-13。表4-13 材料成本差異明細賬明細科目:原材料 單位:元2024年憑證字號摘要收入差異率發(fā)出結存月日計劃成本借方差額(超支)貸方差額(節(jié)約)計劃成本借方差額(超支)貸方差額(節(jié)約)計劃成本借方差額(超支)貸方差額(節(jié)約)61(略)期初余額

244100

2377

30

本月收入353600

3600

597700

5977

30

本月發(fā)出

-1%421300

4213176400

1764

30

合計353600

3600-1%421300

4213176400

17644.5

周轉材料第四章存

貨4.5.1

低值易耗品1)低值易耗品的概念和種類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為固定資產的各種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經營過程中周轉使用的容器等。低值易耗品按用途可分為一般工具、專用工具、替換設備、管理用具、勞動保護用品等。2)低值易耗品的會計處理(1)低值易耗品購入(2)低值易耗品攤銷①一次攤銷法②分次攤銷法4.5

周轉材料第四章存

貨4.5.1

低值易耗品【例4-22】某企業(yè)生產車間領用專用工具一批,計劃成本為1300元,廠部管理部門領用辦公用品一批,計劃成本為1100元,當月材料成本差異率為2%。編制會計分錄如下:(1)領用:借:制造費用 1300管理費用 1100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 2400(2)分攤材料成本差異:借:制造費用(1300×2%) 26管理費用(1100×2%) 22貸:材料成本差異——低值易耗品 484.5

周轉材料第四章存

貨4.5.1

低值易耗品【例4-23】某企業(yè)設計室領用低值易耗品一批,實際成本為72000元,按2年攤銷。編制會計分錄如下:(1)領用: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72000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庫)72000(2)當月及以后各月攤銷:借:管理費用(72000÷(2×12)) 3000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 3000(3)2年后該批低值易耗品報廢,殘料收入800元:借:原材料 800貸:管理費用 800同時: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72000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720004.5

周轉材料第四章存

貨4.5.2

包裝物1)包裝物的概念和種類(1)包裝物的概念包裝物是指為了包裝本企業(yè)商品而儲備的各種包裝容器,如桶、箱、瓶、壇、袋等。(2)包裝物的種類①生產過程中用于包裝產品作為產品組成部分的包裝物;②隨同商品出售而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③隨同商品出售而單獨計價的包裝物;④出租或出借給購買單位使用的包裝物。4.5

周轉材料第四章存

貨4.5.2

包裝物2)包裝物的會計處理包裝物實際成本的組成內容與原材料相同。(1)收入包裝物包裝物采購、入庫的核算,不論是按實際成本計價還是按計劃成本計價,均與原材料的賬務處理基本相同,這里不再重述。(2)發(fā)出包裝物①生產過程中領用的包裝物。②隨同商品出售但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③隨同商品出售并單獨計價的包裝物。④出租、出借的包裝物。4.5

周轉材料第四章存

貨4.5.2

包裝物【例4-24】某企業(yè)生產車間為包裝產品領用包裝物一批,計劃成本為3500元,材料成本差異率為1%。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3535貸:周轉材料——包裝物 3500材料成本差異——包裝物 35【例4-25】某企業(yè)在商品銷售過程中領用包裝物一批,計劃成本為2300元,材料成本差異率為1%,該批包裝物隨同商品出售而不單獨計價。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銷售費用 2323貸:周轉材料——包裝物 2300材料成本差異——包裝物 234.5

周轉材料第四章存

貨4.5.2

包裝物【例4-26】某企業(yè)在商品銷售過程中領用包裝物一批,實際成本為4000元。該批包裝物隨同商品出售,單獨計算售價為4800元,應收取的增值稅稅額為624元,款項已收到。編制會計分錄如下:(1)取得出售包裝物收入:借:銀行存款 5424貸:其他業(yè)務收入——材料銷售 48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24(2)結轉出售包裝物成本:借:其他業(yè)務成本——材料銷售 4000貸:周轉材料——包裝物 40004.5

周轉材料第四章存

貨4.5.2

包裝物【例4-27】某企業(yè)向倉庫領用一批新的包裝物,實際成本為10000元,用于出租和出借的各占50%。出租包裝物的期限為1個月,不含稅租金為400元;出借包裝物的期限為3個月。包裝物采用一次攤銷法。出租、出借的押金各為6000元,已收存銀行。編制會計分錄如下:(1)結轉發(fā)出包裝物成本:借:其他業(yè)務成本——包裝物出租 5000銷售費用——出借包裝物 5000貸:周轉材料——包裝物 10000(2)收到押金:借:銀行存款 12000貸:其他應付款——存入保證金(某企業(yè)) 12000(3)1個月后按期如數收回出租的包裝物,在6000元的押金中扣除應收取的租金400和增值稅52元后,余額5548元已通過銀行轉賬退回:借:其他應付款——存入保證金(某企業(yè)) 6000貸:其他業(yè)務收入——包裝物出租 4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2銀行存款 5548(4)3個月后按期如數收回出借的包裝物,押金6000元已通過銀行轉賬退回:借:其他應付款——存入保證金(某企業(yè)) 6000貸:銀行存款 60004.5

周轉材料第四章存

貨4.5.2

包裝物【例4-28】沿用【例4-27】的資料,假設出借的包裝物3個月后只收回50%,沒收押金3000元,其中應交的增值稅為345.13元(3000÷(1+13%)×13%),同時,通過銀行轉賬退回押金3000元。編制會計分錄如下:(1)沒收逾期未退包裝物的押金:借:其他應付款——存入保證金(某企業(yè)) 3000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5.13其他業(yè)務收入 2654.87(2)退回已收回包裝物的押金:借:其他應付款——存入保證金(某企業(yè)) 3000貸:銀行存款 30004.6

存貨清查第四章存

貨4.6.1

存貨清查的意義在永續(xù)盤存制下,雖然通過存貨的明細賬,可以隨時反映出各種存貨的收入、發(fā)出、結存情況,但由于企業(yè)存貨的種類很多、收發(fā)頻繁,在計量和計算上可能發(fā)生差錯,還會發(fā)生自然損耗、毀損、丟失、被盜等情況,從而造成存貨的實際結存數與賬存數不相符。因此,有必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存貨進行清查,確定存貨的實存數,查明賬實不相符的原因,分清經濟責任進行處理,從而達到賬實相符。4.6

存貨清查第四章存

貨4.6.2

存貨清查的方法存貨清查通常采用實地盤點的方法。在清查時,通過點數、過磅等方法,確定實存數量。對于一些無法通過具體的方法進行度量的存貨,則應通過測量、估計等方法確定其實際數量。有些存貨還要通過物理方法或化學方法來檢查其質量是否合格、是否變質等。存貨應當定期盤點,每年至少盤點一次。在實地盤點之前,應先把有關存貨明細賬登記齊全,計算出結存數量和金額,以備核對。盤點后,應根據盤點記錄,將實存數與賬面數進行核對,核實盤盈、盤虧的數量,查明造成盈虧的原因,并據以編制“存貨盤點報告表”,見表4-14。4.6

存貨清查第四章存

貨4.6.2

存貨清查的方法存貨類別名稱規(guī)格計量單位數量單價盤盈盤虧盈虧原因賬存實存數量金額數量金額原材料A材料千克2300225040

502000管理不善毀損原材料B材料千克4750210015

265039750自然災害毀損周轉材料甲件18018550052500

記賬差錯表4-14 存貨盤點報告表

2024年12月31日 金額單位:元4.6

存貨清查第四章存

貨4.6.3

存貨盤盈、盤虧的會計處理企業(yè)應設置“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核算企業(yè)在財產清查過程中查明的各種財產盤盈、盤虧的價值,借方登記發(fā)生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虧金額和批準轉銷的盤盈金額;貸方登記發(fā)生的各種財產物資的盤盈金額和批準轉銷的盤虧、毀損金額。企業(yè)清查的各種存貨的損溢,應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據企業(yè)的管理權限,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者總經理會議或類似機構批準后,在期末結賬前處理完畢。4.6

存貨清查第四章存

貨典型案例4-12024年4月份A公司的甲材料購進、發(fā)出和結存情況見表4-15。要求:分別采用先進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A公司甲材料本月發(fā)出和期末結存的實際成本。分析提示:在本章中,我們提到發(fā)出存貨的計價方法,在實際成本法下有個別成本法、先進先出法等,回憶一下幾種計價方法的差別,本案例就是關于計價方法的運用,看看是否已經掌握。2024年憑證字號摘要收入發(fā)出結存月日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數量單價金額41(略)期初結存

10005050000

5

購進12005566000

2200

8

發(fā)出

1500

700

15

購進16005486400

2300

18

發(fā)出

1000

1300

25

購進8005644800

2100

28

發(fā)出

1200

900

30

合計3600

1972003700

900

表4-15 原材料明細賬 金額單位:元名稱及規(guī)格:甲材料 數量單位:千克4.6

存貨清查第四章存

貨典型案例4-2A公司的存貨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計量。2024年12月31日,甲商品的賬面成本為11000元,可變現凈值為10000元。要求:編制下列不同假定情況下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分錄:(1)假定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前,“存貨跌價準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