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生物世界》章末檢測1_第1頁
《周圍的生物世界》章末檢測1_第2頁
《周圍的生物世界》章末檢測1_第3頁
《周圍的生物世界》章末檢測1_第4頁
《周圍的生物世界》章末檢測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9第1單元探索生命的奧秘第一章周圍的生物世界檢測題(本檢測題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2013·黑龍江龍東)下列不屬于生物的是()A.病毒B.草履蟲C.鐘乳石D.柳樹2.影響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對生物影響的是()A.田鼠大量繁殖使農作物減產B.大量捕捉青蛙使農作物減產C.雜草叢生使農作物減產D.旱災使農作物減產3.下圖所示四個實驗裝置中,用哪一個來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更科學?()4.下列各項中屬于生物的一組是()A.機器人、蜻蜓、鐘乳石B.蘑菇、珊瑚蟲、松樹C.珊瑚、菊花、水草D.枯枝、魚、樹5.綠豆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一來供自身生命活動所需,二來供其他動物和人類所食用。這些說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B.生物能進行呼吸C.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D.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6.牽?;ㄇ宄块_放,傍晚關閉,這種現象說明生物具有()的特征。A.需要營養(yǎng)B.進行呼吸C.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生長和繁殖7.下列關于生物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生物都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B.生物都能生長和繁殖C.生物都能進行呼吸D.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8.(2011·黑龍江牡丹江)決定荒漠中植物種類稀少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A.溫度B.陽光C.水D.土壤9.下列現象屬于生長和繁殖的是()A.蘑菇從小長到大B.人遇到狼群時感到害怕C.秋天,大多數闊葉樹落葉D.天熱時人會排汗10.根據你對生物的初步認識,以下結論成立的是()A.生物都是肉眼直接可見的B.空氣中沒有生物C.生物都能進行新陳代謝D.只有植物和動物屬于生物11.在一片大草原上,斑馬正悠閑地啃食著青草,突然有一只斑馬發(fā)現不遠處有一只獅子,它狂奔起來,其他斑馬也開始奔跑起來。這種現象說明()A.生物能夠繁殖B.生物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C.生物體的生長需要營養(yǎng)D.生物能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12.下列關于生物與環(huán)境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生物的生存與發(fā)展離不開環(huán)境B.生物能適應各種環(huán)境C.生物的生命活動會影響環(huán)境D.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與生活環(huán)境大體上是相適應的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生態(tài)因素是指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B.環(huán)境影響生物,生物也能影響環(huán)境C.對于草原上的鹿群來說,草是生態(tài)因素,水、陽光、土壤不是生態(tài)因素D.“大樹底下好乘涼”說明生物能適應環(huán)境14.下列關于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區(qū)別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物能運動,非生物不能運動B.生物能與外界環(huán)境交換物質,非生物則不能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沒有生命D.生物對環(huán)境有反應,非生物沒有15.雷鳥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變成灰色,這是生物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一種現象。下列現象與此不相類似的是()A.蚯蚓的活動使土壤更肥沃B.變色龍的體色隨環(huán)境顏色改變而變化C.仙人掌的葉退化成針形D.有些樹木秋天落葉,有些四季常青16.“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種生命現象說明生物體具有什么特征?()A.呼吸B.排出體內的廢物C.對刺激作出反應D.生長和發(fā)育17.向日葵的花盤總是向著太陽,這說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A.新陳代謝B.繁殖能力C.應激性D.生長現象18.旱生植物的葉一般小而厚,角質層發(fā)達,氣孔多;而沉水植物的葉片一般小而薄,角質層薄或無角質層,沒有氣孔。這種現象是生物對環(huán)境的()A.適應B.反射C.應激性D.新陳代謝19.下列有關生態(tài)因素的敘述,錯誤的是()A.蚜蟲以小麥為食,蚜蟲是影響小麥生長的生物因素B.陽光是影響小麥生長的非生物因素C.鷹捕食野鼠,保護草地,所以鷹與草的關系是共生D.生活在麥地里的雜草是影響小麥生長的生物因素20.夏天,酢漿草在每天的中午時分開花,而在一天中的其他時候卻不開花,決定其開花時間的因素是()A.空氣B.溫度C.濕度D.光照21.下列古詩中,描寫生物生長和發(fā)育的是()A.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B.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C.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D.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22.楊樹的蒸騰作用有利于根對水分的吸收,同時,蒸騰作用又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氣中,增加了空氣的濕度。這個實例說明()A.生物能夠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影響B(tài).生物對環(huán)境具有依賴性C.生物首先要適應環(huán)境D.生物能適應環(huán)境,同時也能影響環(huán)境23.A.動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機物B.動物能進行呼吸,植物不能C.動物能排出體內的廢物,植物也能D.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4.科研人員按如下步驟進行實驗:①將香菇菌種通過無菌操作等量接種到兩份相同的培養(yǎng)基中;②把接種后的培養(yǎng)基分別放在兩個箱子中,在其中的一個箱子中央放入磁鐵,另一個不放磁鐵作為對照;③每天觀察、測量并記錄菌絲的長度。該實驗要研究的問題是()A.水分對香菇的生長是否有影響B(tài).培養(yǎng)基對香菇的生長是否有影響C.磁場對香菇的生長是否有影響D.光照對香菇的生長是否有影響25.西雙版納密林中,動植物種類繁多,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這主要和下列哪項有關?()A.土壤和空氣B.陽光和溫度C.水和空氣D.水和肥沃的土壤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26.(4分)判斷題。(1)生物能適應環(huán)境的任何變化。()(2)生物的種類很多,它們對環(huán)境的要求都是大同小異的。()(3)綠色植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必不可少的成分。()(4)高等植物能適應環(huán)境,低等植物也能適應環(huán)境,但高等植物的適應能力強。()27.(6分)我國的古典詩詞不僅雋永典雅,而且寓意深遠,常蘊含一定的科學道理。試分析下列詩句,并回答問題。(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贝禾旖兙G的原因是。(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影響山寺桃花晚盛開的主要因素是。28.(6分)請說出元代散曲名家馬致遠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1)曲中的生物有:。(2)曲中的非生物有:。29.(8分)小明在學習了生物的特征后,做了如下實驗:把生長狀況相同的兩株小麥幼苗分別栽種在甲、乙兩個相同的花盆中。澆水時,只在甲花盆的左側澆水,乙花盆的右側澆水。幾天后觀察兩株幼苗根的生長情況。(1)小明看到的現象是什么? (2)該實驗說明了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30.(6分)下圖是一幅竹節(jié)蟲的形態(tài)圖,識圖并填寫下列內容。(1)竹節(jié)蟲的形態(tài)像,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叫作擬態(tài)。(2)影響竹節(jié)蟲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竹子對竹節(jié)蟲來說應屬于因素。(3)竹節(jié)蟲靜止不動時,可以使不容易發(fā)現它,這有利于。竹節(jié)蟲的這種現象是竹節(jié)蟲對的適應性。31.(14分)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問題。①生活在椿樹上的一種小昆蟲——椿象,它在受到驚嚇時,會突然裝死,一動不動,過一段時間后則恢復原態(tài),以此來迷惑敵人,保護自己。②人的鼻腔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以預熱干冷的空氣。北歐天氣寒冷,生活在那里的人們鼻子又高又大。③在自然界中,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動物遺體產生,但是我們卻沒有看見尸橫遍野,這是細菌等微生物及時分解的緣故。④生活在沙漠地區(qū)的一些十字花科、蓼科的植物在雨后的十幾天內就完成了萌發(fā)、生長、開花、結果的短暫生活史。(1)上述資料中能夠說明生物適應環(huán)境的是,能夠說明生物影響環(huán)境的是。(2)①說明了生物具有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請你再舉一個這樣的例子:。(3)②說明了生物具有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請你再舉一個這樣的例子:。(4)請你分析資料④,然后想想這些“短命植物”短命的意義。。32.(2013·黑龍江龍東)(6分)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時,提出的問題是: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1)請你根據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 ______ 。(2)實驗中,分別為鼠婦提供和兩種環(huán)境,觀察鼠婦對環(huán)境的選擇,這樣做的目的是設置對照實驗。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解析:鐘乳石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故不屬于生物。2.D解析:影響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溫度、水、空氣等,旱災使農作物減產是由農作物缺水造成的,屬于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3.C解析:本題考查用實驗法研究影響生物分布的環(huán)境因素。根據實驗設計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題干中要求變量是“光”,A、B裝置中的變量是土壤濕度,排除A、B兩項,C、D裝置中的變量是光,但D裝置中的干土不是適宜鼠婦生活的條件,所以選C項。4.B解析:A項中機器人、鐘乳石不屬于生物;C項中珊瑚是珊瑚蟲的骨骼堆積而成的,不屬于生物;D項中枯枝不屬于生物。5.A6.C解析:牽牛花清晨開放、傍晚關閉是對光刺激作出的反應。7.D解析: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如動物、大部分的細菌和真菌等。8.C解析:影響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溫度、水分、空氣等?;哪畾夂蚋稍铮鄙偎?,水分是決定荒漠植物生長的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9.A解析:蘑菇從小長到大屬于蘑菇的生長;人遇到狼群時感到害怕是人對遇到狼群作出的反應;植物落葉是植物對寒冷氣候的反應;人體排汗是人對溫度的反應。10.C解析: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生物,如病毒、細菌、真菌等,A項錯誤;空氣中也有生物,如飄浮的細菌等,B項錯誤;除了動物和植物外,還有病毒、細菌、真菌等都屬于生物,D項錯誤。11.B解析:斑馬發(fā)現獅子后迅速奔逃,這是對外界的刺激作出的反應。12.B解析: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非常密切,生物的生存依賴于環(huán)境,而且生物還能影響和改變環(huán)境,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是彼此聯系、相互影響的。但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適應,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是相對的。13.B解析:環(huán)境中直接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都叫生態(tài)因素,生態(tài)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A、C項錯誤;環(huán)境影響生物,生物也能影響環(huán)境,B項正確;“大樹底下好乘涼”是指在炎熱的夏季,植物茂盛的地方氣溫較低,空氣濕度較大,這是生物影響環(huán)境的典型例子,D項錯誤。14.C解析:本題考查對生物與非生物的概念的理解和辨析。生物與非生物的區(qū)別是生物有生命現象,并能進行各項生命活動。15.A解析:雷鳥羽毛的顏色隨著季節(jié)變換而改變,是對環(huán)境的適應。選項中,蚯蚓的活動使土壤更肥沃是蚯蚓對環(huán)境的影響。16.D解析:草原上的草每年都會枯萎,然后第二年春天又生長起來,這充分體現了生物的生長和發(fā)育的特征。17.C解析:向日葵的花盤向著太陽是向日葵對太陽光產生的有規(guī)律的反應,屬于應激性。18.A19.C解析:共生是指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賴、不能分開。鷹與草是間接發(fā)生聯系的,不屬于共生。20.D解析:影響植物開花的因素有很多,但光照和溫度對開花的影響較大。就本題而言,影響開花的因素主要是光照,酢漿草必須在強光下才能開花,因而每到中午光照最強時酢漿草就會開花。21.B22.D解析:楊樹的蒸騰作用有利于根對水分的吸收,體現了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同時蒸騰作用又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氣中,增加了空氣的濕度,體現了生物能影響環(huán)境。23.C解析: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動物不能,A項錯誤;動植物都能進行呼吸,排出身體內的廢物,B、C項錯誤;大多數生物是由細胞構成的,少數種類的生物不是,如病毒,故D項正確。24.C解析:從題干中可以看出,該實驗的單一變量是磁鐵,因此,實驗的目的就是探究磁場這一單一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25.D二、非選擇題26.(1)×解析: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是環(huán)境的任何變化都能適應。(2)×解析:不同的生物對環(huán)境的要求不同。(3)√解析:綠色植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擔任生產者的角色,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釋放氧氣。植物制造的有機物,不僅可以滿足自身的需要,還為動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不可缺少的。(4)√27.(1)水溫升高,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