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態(tài)分析踝關節(jié)_第1頁
步態(tài)分析踝關節(jié)_第2頁
步態(tài)分析踝關節(jié)_第3頁
步態(tài)分析踝關節(jié)_第4頁
步態(tài)分析踝關節(ji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步態(tài)分析踝關節(jié)踝關節(jié)承受體重最大關節(jié)面較小、活動范圍不小小韌帶眾多,強度有限最容易運動損傷對日常生活影響最大步態(tài)異常最常見的原因第2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alcaneusTalus---SubtalarJoint踝關節(jié)內側觀第7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TibiaXXXNavicular---

--TalusTibialisPosteriorTendonTibialisAnt.TendonDeltoidLigamentX第8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ost.TibiofibularLig.<-Fibula<-Ant.TalofibularLig<-TalusPeronealTendonsCalcaneofibularLigamentCalcaneus

SubtalarJoint SpaceCuboid第9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0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1步行周期支撐相(Stancephase)早期中期末期擺動相(Swingphase)早期中期末期第11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2運動中的肌肉活動第12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3早期(earlystance)包括首次觸地和承重反應,正常步速時大約為步行周期的10%~12%。第13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4首次觸地指足跟接觸地面的瞬間,使下肢前向運動減速,落實足在支撐相的位置。首次觸地的部位為足跟。參與的肌肉主要包括脛前肌、臀大肌、腘繩肌。首次觸地異常是造成支撐相異常的最常見原因之一。第14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5承重反應指首次觸地之后重心由足跟向全足轉移的過程,骨盆運動在此期間趨向穩(wěn)定。參與的肌肉包括股四頭肌、臀中肌、腓腸肌。支撐足首次觸地及承重反應期相當于對側足的減重反應和足離地。由于此時雙足均在地面,又稱之為雙支撐相。第15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6小腿三頭肌對脛骨前傾的控制第16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7雙支撐相雙支撐相的時間與步行速度成反比。跑步時雙支撐相消失,表現為雙足騰空。首次觸地時GRF一般相當于體重和加速度的綜合,正常步速時為體重的120%~140%。步速越快,GRF越高。下肢承重能力降低時可以通過減慢步速,減少肢體首次觸地負荷。緩慢步態(tài)的GRF等于體重。

第17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8中期(midstance)支撐足全部著地,對側足處于擺動相,是唯一單足支撐全部重力的時相,正常步速時大約為步行周期的38%~40%。主要功能是保持膝關節(jié)穩(wěn)定,控制脛骨前向慣性運動,為下肢前進做準備。參與的肌肉主要為腓腸肌和比目魚肌。下肢承重力小于體重或身體不穩(wěn)定時此期縮短,以將重心迅速轉移到另一足,保持身體平衡。

第18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9第19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末期(terminalstance)指下肢主動加速蹬離(pushoff)的階段,開始于足跟抬起,結束于足離地。身體重心向對側下肢轉移,又稱為擺動前期。在緩慢步行時可以沒有蹬離,而只是足趾離開地面,稱之為足趾離地(toeoff)。對側足處于支撐相早期,屬于雙支撐相,約為步行周期的10%~12%。參與的肌肉主要為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等長收縮)、股四頭肌和髂腰肌(向心性收縮)。

第20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1第21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2擺動相足在空中向前擺動的時相占步行周期的40%第22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3早期(initialswing)主要的動作為足廓清地面和屈髖帶動屈膝,加速肢體前向擺動,占步行周期13%~15%參與的肌肉主要為脛前肌、髂腰肌、股四頭肌。如果廓清地面障礙(如足下垂),或加速障礙(髂腰肌和股四頭肌肌力不足),將影響下肢前向擺動,導致步態(tài)異常。

第23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4中期(midswing)足廓清仍然是主要任務,占步行周期的10%。參與的肌肉主要為脛前肌,保持踝關節(jié)背屈。

第24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5末期(terminalswing)主要任務是下肢前向運動減速,準備足著地的姿勢,占步行周期的15%。參與的肌肉包括腘繩肌、臀大肌、脛前肌、股四頭肌。

第25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6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7足趾的作用第27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8足底壓力第28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9第29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0步動力學數據第30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1足內翻+下垂足內翻是中樞神經損傷患者最常見的下肢病理姿勢,表現為足下垂和向內傾斜。經常合并有足趾卷屈?;颊叱:喜⒆阃鈧忍弁?,特別是在第五蹠骨基底部。步行時足初觸地部位由正常的足后跟改變?yōu)樽闱安?,重力主要由足外側緣承擔。足內翻通常在步態(tài)的支撐相持續(xù)存在,導致踝關節(jié)不穩(wěn),并進而影響全身平衡。第31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2足內翻+下垂支撐相早期和中期由于踝背伸障礙,導致脛骨前向移動受限,從而促使支撐相末期膝關節(jié)過伸,以代償脛骨前移不足。由于膝關節(jié)過伸,足前進推動力量降低,使關節(jié)做功顯著下降。擺動相常導致患肢地面廓清能力降低。第32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3足內翻+下垂閉鏈運動體系遠端關節(jié)對整個體系的影響最大踝關節(jié)的改變將影響膝、髖、腰、頭,甚至肩的姿態(tài)。因此對足內翻和下垂患者,糾正此問題是改善步態(tài)的第一要素。第33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4足內翻+下垂相關肌肉:脛前肌、脛后肌、趾長屈肌、腓腸肌、比目魚肌、拇趾長伸肌和腓骨長肌。腓腸肌、比目魚肌和趾長屈肌活動時間延長與足下垂關系最為密切。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并非總是表現一致,治療時要加以注意。第34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5足內翻+下垂通常由于脛前肌和脛后肌以及腓腸肌和比目魚肌過分活躍所致。有時與拇趾長伸肌過度活動也有關聯(lián)。如果脛前肌和脛后肌都與足內翻有關,治療時必須要明確何為主要因素。第35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6足內翻+下垂注意治療時如果只緩解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痙攣,使踝關節(jié)背伸增加,而趾長屈肌仍然保持痙攣狀態(tài),就有可能加重足趾屈曲畸形。蹠屈肌痙攣矯正之后,隨著患者步行增加,有可能合并蹠筋膜炎。第36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7單純足下垂主要見于脊髓損傷、兒麻和外周神經損傷。常見病因:脛前肌無活動或活動時相異常。表現:擺動相踝關節(jié)背屈不足,導致足擺動相廓清障礙。代償機制:擺動相增加同側屈髖、屈膝(跨門檻步態(tài)),或下肢劃圈行進,軀干向對側傾斜(劃圈步態(tài))。踝足矯形器是主要治療。第37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8足外翻步行時足向外側傾斜,支撐相足內側觸地??梢詫е轮酃遣课浑蓦丈珊妥銉葌忍弁础2叫袝r身體重心主要落在踝內側。踝背伸往往受限,同樣影響脛骨前向移動,增加外翻。常見于骨骼發(fā)育尚未成熟的年輕患者。第38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9足外翻相關肌肉:腓骨長肌、腓骨短肌、趾長屈肌、腓腸肌、比目魚肌過度活躍或痙攣。脛前肌、脛后肌活動降低或肌力下降也可以有關。治療:肉毒毒素注射。腓骨短肌運動點酚注射。腓骨長肌一般不采用酚注射,以免注射時損傷腓神經(感覺運動混合神經)。第39頁,共43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0拇趾過伸患者步行時腳拇趾背伸,常伴有足內翻。動態(tài)肌電圖可顯示腓腸肌群過度活躍,而脛前肌活動減弱。擺動相拇趾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