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新教材部編版歷史必修上冊學案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WORD版含答案_第1頁
2021-2022新教材部編版歷史必修上冊學案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WORD版含答案_第2頁
2021-2022新教材部編版歷史必修上冊學案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WORD版含答案_第3頁
2021-2022新教材部編版歷史必修上冊學案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WORD版含答案_第4頁
2021-2022新教材部編版歷史必修上冊學案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WORD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eq\a\vs4\al(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標要求素養(yǎng)解讀1.通過了解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認識它們與中華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2.通過甲骨文、青銅銘文及其他文獻記載,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的特征。1.立足時空觀念,利用地圖了解石器時代我國境內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的分布及其特點。2.了解部落聯(lián)盟時期我國私有制和階級的發(fā)展特點,通過史料實證了解早期國家的起源及其形態(tài)。3.以唯物史觀為指導,理解早期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時空坐標]知識點1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明歷史時空—記牢客觀史實]一、舊石器時代1.典型代表: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和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的北京人。2.生產生活(1)使用打制石器;從事漁獵和采集;已經學會用火。(2)過著群居生活。[思維點撥]使用火的意義(1)可以用火燒烤食物、防寒、照明、驅獸,從而改善了人類的生存條件。(2)促進了原始手工業(yè)、制陶業(yè)的發(fā)展。(3)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二、新石器時代1.早期時間距今約1萬年前生產生活大量使用陶器,開始從事原始農業(yè),飼養(yǎng)家畜,生活逐漸穩(wěn)定遺存分布廣泛,奠定了多元一體的發(fā)展基礎2.中期時間距今約7000至5000年前代表黃河中游地區(qū)的仰韶文化、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長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生產生活仰韶文化典型器物是彩繪陶器,以粟等為主要栽培作物河姆渡文化居民種植水稻,并且掌握了養(yǎng)蠶繅絲技術3.晚期(1)時間:距今約5000年。(2)代表: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遼河上游的紅山文化、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3)生產生活:龍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殼,被稱為“蛋殼陶”;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現(xiàn)較大規(guī)模的祭壇和神廟。(4)社會發(fā)展①出現(xiàn)父系氏族社會。②形成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聯(lián)盟。③私有制已經產生,階級分化日益明顯,部落中出現(xiàn)了權貴階層。④權貴階層通過戰(zhàn)爭不斷爭奪財富和權力。⑤中國即將邁入階級社會的門檻。[歸納總結]新石器時代晚期社會特點(1)地域分布:分布更廣。(2)社會組織:進入父系氏族社會時期。(3)手工業(yè):黑陶和玉器發(fā)達。(4)生產工具:主要使用石器并兼有少量小型銅器,處于銅石并用階段。(5)建筑遺存:出現(xiàn)較大規(guī)模的祭壇和神廟。(6)社會關系:私有制的產生和發(fā)展,導致貧富分化,氏族社會逐漸瓦解。[研史料實證—探究歷史本質]探究點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起源史料一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分布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新石器早中期遺址大多分布在太行山和豫西山地與華北平原的交匯區(qū),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則普遍進入到渭河平原、華北平原和黃淮平原?!幾詮堉恪吨袊率鲿r代遺址的分布規(guī)律》[探究]根據(jù)史料一,概括新石器時代中國文化遺址在分布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提示]從多元走向一體,逐漸集中于平原。史料二有學者指出,二里頭遺址貴族墓出土的玉鳥形飾,頗類于長江中游石家河文化系統(tǒng)的鷹紋玉笄。青銅戰(zhàn)斧與環(huán)首刀,應屬于早期北方系青銅器。而海貝則屬暖水種,分布在印度洋和中國南海的熱帶海域。作為二里頭文化重要禮器的陶酒器盉、爵,向北見于燕山南北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南及由浙江到四川的長江流域一帶,西達黃河上游的甘肅、青海一帶。——摘編自《世界遺產》[探究]史料二體現(xiàn)了二里頭文化怎樣的特點?[提示]在廣泛吸收各地文化因素的基礎上,又向周邊地區(qū)大幅度地施加文化影響。[通歷史解釋—形成正確認識]中華文明的特點(1)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具有鮮明的本土特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2)中華文明的起源如同滿天星斗,八方雄起,百花齊放、多元并進,而后又匯聚于中原黃河流域,形成以中原地區(qū)為中心的多元一體格局。(3)中華文化的發(fā)展在不同區(qū)域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性導致了不同區(qū)域間的互補關系,是中華文化產生、匯聚和向一體化方向發(fā)展的動力因素。(4)中華文化是兼容并蓄的,不僅各主要史前文化區(qū)之間彼此吸收各自長處,交流日益深入,而且中華文明在形成過程中還吸收周邊地區(qū)先進文化因素,造就了中華文化的豐富與長久生命力,使中華文明成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而發(fā)展至今的偉大文明。[活學活用·針對訓練]1.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有“神農氏教民播種五谷”“黃帝教民養(yǎng)蠶繅絲”。這些神話傳說反映出中華文明的核心是()A.農耕文明B.和諧平等的社會秩序C.神話傳說D.采集狩獵的游牧文明解析:選A農耕文明是人類歷史上主要因特有的農耕文化而在經濟發(fā)展、社會制度、思想、精神和藝術領域等方面的文化集合,“播種五谷”“養(yǎng)蠶繅絲”體現(xiàn)了農耕文明,故答案為A項。2.有學者提出中國古代文化的“相互作用圈”理論,把公元前四千年還沒有邁過國家門檻的中國相互作用圈分為內蒙古長城帶、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太湖長江三角洲文化等。該學者意在說明中國古代()A.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一體性B.各文化遺存之間基本趨同C.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逐漸形成D.各地區(qū)缺乏經濟文化交流解析:選A根據(jù)材料“中國相互作用圈分為內蒙古長城帶、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太湖長江三角洲文化等”可知,該學者強調中華文明分布星羅棋布,多個文化帶同時并存且彼此之間相互作用,說明中華文明起源呈多元一體的特點,故選A項;材料重在強調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沒有比較各文化遺存的異同,排除B項;根據(jù)材料可知,當時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還未形成,排除C項;材料中并沒有反映各地區(qū)的經濟文化交流情況,排除D項。知識點2從部落到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明歷史時空—記牢客觀史實]一、從部落到國家1.三皇五帝的傳說(1)三皇時代:較早,名稱眾說不一,神話色彩濃重。(2)五帝事跡①黃帝聯(lián)合炎帝,結成炎黃部落聯(lián)盟,他們被后世共尊為華夏始祖。②堯、舜可能是中原地區(qū)的聯(lián)盟首領。堯年老時,根據(jù)推舉和他對舜的考察,由舜繼承其位。這種做法稱為“禪讓”。③大約相當于五帝后期的龍山文化時代,史稱“萬邦”時代,有些邦國具備了國家的初始形態(tài)。[辨析比較]神話傳說與歷史事實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1)區(qū)別:在文字發(fā)明以前,口耳相傳的神話傳說,是先民們對上古時代歷史的一種夸張的記述,而歷史事實是完全真實存在的客觀事實。(2)聯(lián)系:神話傳說不等于歷史事實,但它反映了許多真實的歷史信息,這些保留著先民生活和社會情景的歷史記憶,為我們提供了一份珍貴的歷史資料,使得后人復原遠古社會的某些歷史場景成為可能。2.夏朝的建立(1)建立: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夏朝。(2)統(tǒng)治①禹死后,其子啟繼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②夏王是最高統(tǒng)治者。③中央設有主管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的機構與職官。④夏朝社會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對夏部族生活的地區(qū)實行直接統(tǒng)治外,夏朝對其他地方主要通過控制一些部族進行間接統(tǒng)治。[構圖解史]生產力、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二、商和西周1.商朝(1)建立:湯滅夏后建立了商朝。(2)統(tǒng)治①甲骨文:殷墟遺址出土的大批龜甲、獸骨上刻有文字。這些文字被稱為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寫的占卜記錄。②國家機構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統(tǒng)治者,商王之下設有尹及各類事務官。國家管理實行內外服制。③影響范圍:東到大海,西及隴山,南跨江漢,北至燕山。2.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的首領周武王,率眾伐紂,雙方在牧野展開激戰(zhàn),商朝滅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鎬京,史稱西周。(2)統(tǒng)治①實行分封制與宗法制,史稱“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形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級結構,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政治統(tǒng)治。②“國人暴動”:公元前841年,周厲王貪財好利,為政暴虐,引發(fā)了“國人暴動”。周厲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執(zhí)政,史稱“共和行政”。(3)滅亡: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內亂,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誤區(qū)警示]“武王伐紂”和“國人暴動”的性質(1)“武王伐紂”是奴隸主階級內部爭奪最高統(tǒng)治權的斗爭,這種斗爭以反抗商紂王的暴政為號召,具有順應民意的正義性。(2)“國人暴動”則是平民反抗奴隸主暴虐統(tǒng)治的起義。3.經濟(1)農業(yè)①農業(yè)是主要生產部門。農業(yè)生產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質的工具,青銅農具極少。②商和西周實行奴隸主土地國有制,土地不能隨意買賣。井田制是土地經營的基本方式。(2)手工業(yè):青銅鑄造是手工業(yè)生產中的主要部門,青銅器種類繁多,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思維點撥]商和西周時期奴隸制經濟發(fā)展并走向繁榮的原因(1)政治方面,分封制和宗法制為鞏固奴隸主階級的統(tǒng)治奠定了政治基礎,為奴隸制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2)經濟方面,井田制發(fā)展和耕作技術的進步促進了奴隸制經濟的發(fā)展。(3)文化方面,詩歌、甲骨文、科技的發(fā)展等促進了思想觀念的更新,促進了人類精神文明的發(fā)展。[研史料實證—探究歷史本質]探究點家國同構——古代中國早期國家的特征史料一在考古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新石器時代的大規(guī)模祭祀活動的遺跡;甲骨文中顯示商朝的統(tǒng)治者幾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許多重要的軍國大事都是要由占卜來決定。如:商王盤庚遷都一事,就是通過占卜,假借神靈元龜向天下人宣稱“非敢違卜”,于是遷都于殷。……商朝天子既是人,又是聯(lián)接天人意志的神。[探究]史料一反映了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什么特點?[提示]商朝時期,神的意志起到了很大作用,迷信色彩濃厚;統(tǒng)治者以神權強化王權。史料二宗法制示意圖[探究]史料二反映了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什么特點?[提示]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權力結構,宗法制與分封制密切結合、家國一體。[通歷史解釋—形成正確認識]中國古代早期國家的特征(1)政治:血緣親屬關系尚未被地域關系所取代,最高統(tǒng)治集團集權程度不高,管理比較松散;維持著“世卿世祿”制度,國家官職仍由氏族貴族世代承襲;尚未有成熟的常備兵制度,王朝的軍隊由各酋邦軍隊組成;尚未出現(xiàn)真正固定的成文法,國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2)經濟:進入青銅時代,但生產力水平尚屬低下,生產工具仍是以木石工具為主;集體勞動;已經出現(xiàn)了奴隸制;貴族和平民是社會兩大基本對立的階級。(3)思想:呈現(xiàn)出較濃厚的鬼神迷信與原始宗教色彩;統(tǒng)治階級中占主導地位的是民本思想。[活學活用·針對訓練]3.商朝人崇信各種鬼神,把占卜、祭祀作為與神靈溝通的手段,負責通神事務的是商王和巫師(往往出身貴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長。上述材料最能說明()A.神靈主導著商朝的一切事務B.商王壟斷神權來強化王權C.祭神是生產力落后的結果D.商朝階級矛盾比較尖銳解析:選B根據(jù)材料“商朝人崇信各種鬼神”“負責通神事務的是商王和巫師”“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長”等信息可知,商代王權與神權相結合,王權充滿神秘色彩,商王通過壟斷神權來強化王權統(tǒng)治,故選B項;A項表述絕對化,且不符合史實,事實上主導者著商朝事務的還是統(tǒng)治者,排除;C項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材料未體現(xiàn),排除。4.夏商周三代被稱為“青銅時代”。下列關于青銅時代的認識,正確的是()A.這一時期使用大量青銅器B.商朝時出土了大量青銅器C.青銅鑄造是當時手工業(yè)生產的主要部門D.大型青銅器的種類主要是兵器解析:選C根據(jù)所學,夏商周三代之所以被稱為“青銅時代”,是因為青銅鑄造是當時手工業(yè)生產的主要部門,青銅器種類繁多,青銅器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占據(jù)重要地位,故選C項,排除A、B、D三項。[學史明智·展情懷][材料展示]中華文明與文化自信材料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薄拔幕且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思維升華]如何理解中華文明起源的特點——多元一體、源遠流長1.多元一體(1)新石器時代多元一體的格局初步奠定。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從“滿天星斗”走向“中原核心”。①滿天星斗——新石器時代中期,六大文明區(qū)系并行。②中原核心——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原區(qū)系龍山文化維持在較高水平。(2)戰(zhàn)國時期多元一體的格局正式形成。①從商周至戰(zhàn)國時期,華夷雜處、華夷交融。②戰(zhàn)國時期,以華夏族為主體的多元一體格局正式形成。(3)從秦代開始,多元一體的格局被大一統(tǒng)的政治所鞏固。2.源遠流長(1)超百萬年的文化根系(舊石器時代文明遺存)。(2)上萬年的文明起步(新石器時代文明遺存)。(3)五千多年的古國(中華文明的形成)。(4)兩千多年的中華統(tǒng)一實體(秦代以來的大一統(tǒng)局面)。[針對訓練]1.“江漢湯湯”出自《詩經·大雅》,反映了江漢地區(qū)青銅文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脊虐l(fā)現(xiàn)江漢商周墓地出土的青銅器均有地域文化特色,是在吸收中原文化后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這表明早期中華文明的特征是()A.多元一體 B.滿天星斗C.全面輝煌 D.源遠流長解析:選A由題干來看,江漢地區(qū)青銅文明和青銅器在文學作品和考古發(fā)現(xiàn)中都體現(xiàn)出受中原文化影響的特征,同時考古發(fā)現(xiàn)說明江漢商周墓地出土的青銅器均有地域文化特色,由此得出中華文明早期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即多元性,同時又都帶有中原文化的共性特征,故選A項。2.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新石器時代遺存有1萬多處,包括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遼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區(qū)。這些文化遺存反映了遠古先民豐富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和社會組織生活。由此可知,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特點是()A.時間早 B.一元化C.獨特性 D.多元化解析:選D從材料中的信息“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新石器時代遺存有1萬多處,包括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遼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區(qū)”,可以得出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化特點,故D項正確。[教材問題·再思辨]1.讀教材P2“中國舊石器時代重要人類遺址分布圖”:[設問]探究黃河、長江之所以被稱作是我們母親河的原因。為什么我國早期人類遺址大都分布于長江、黃河等大河流域?[提示]因為我國早期人類化石和文化發(fā)現(xiàn)的重要地區(qū)主要分布在黃河、長江流域,他們的歷史活動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原始人類主要依賴捕魚、畜牧、種植等簡單勞作生存,對水資源、土地資源要求較高,因此會選擇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的地帶居住,這樣更有利于繁衍生息。2.讀教材P3“陜西西安臨潼姜寨聚落遺址復原圖”及材料:材料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姜寨聚落遺址由居住區(qū)、陶窖場和墓地組成。中心有大廣場。廣場周圍分布著房子100余座,分為5個建筑群,每群包括一座大房子與若干中小型房子,屋內設有爐灶,均朝向中心廣場。居住區(qū)內還有窖穴、牲畜圈欄和若干兒童甕棺葬等,各個墓葬的隨葬品不多,差別也不大,以陶器為主,陶器畫有對稱的魚、蛙、人面像等。[設問]從姜寨聚落遺址復原圖及材料,你可以了解到姜寨先民的哪些信息?[提示]會建造房屋、聚族定居。過著以農業(yè)為主,原始畜牧業(yè)、漁獵經濟為輔,并有原始手工業(yè)的自給自足的生活。成員之間并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集體生產,平均分配,處于母系氏族社會階段。3.讀教材P5“史料閱讀”:[設問](1)這些傳說反映了遠古先民怎樣的生產生活狀況?(2)你認為神話傳說的歷史價值如何?除神話傳說外,還有哪些史料能傳達真實的歷史信息?[提示](1)建房定居、人工取火。(2)歷史價值:文字發(fā)明以前,口耳相傳的神話傳說是先民對上古時代歷史的夸張記述。其中有夸張的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蘊涵著一些有效信息。實物史料:遺址、遺物和化石等;文獻史料:圖畫、文獻等。4.讀教材P7“問題探究”:[設問]民本觀念是珍貴的思想文化遺產,在我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你認為西周民本觀念的內容有哪些?從“唯鬼神獨尊”到“敬天保民”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內容:民為邦本、順民得民。原因: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周初統(tǒng)治者鑒于殷商滅亡的歷史教訓,認識到民眾的重要性。思維腦圖要旨聚焦1.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體、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特點。2.中國原始文化先后經歷了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兩個時期,古老的原始文化是中華文明形成的基礎。3.文明的實質是國家的形成。青銅金屬器具的使用、貧富分化的產生、文字的成熟、城市的出現(xiàn)是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的突出標志。4.夏、商、西周是中華文明誕生和早期國家的形成時期,也是奴隸制社會的形成與繁榮時期。[課程延伸]——關注學習的廣度商周社會思想的演變1.殷商的神本文化在人類文化的初始階段,人既沒有“天”的意識,也沒有“人”的意識,他們尚未把自己同自然界分開,沒有意識到自身的存在。在他們的心目中,自身與外界是一個整體的混沌世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商代人祭、人殉的現(xiàn)象大量存在。這在一方面說明,當時的生產力還十分的低下,人們還沒有剩余產品來養(yǎng)活戰(zhàn)俘。另一方面更說明我們的先民還遠遠沒有意識到“人”是自然界中最高級的動物。他們可以按圖騰信仰把非人類的異物視為自己的同類,又可以按部落的界限把本為同類的其他人視為異物,任意的處置。商王對每天發(fā)生以及要去處理的大小事件都要征問上天和祖先神的意見、看法。也就是說,諸事要先詢問上天、先公先王及自然神的意志,然后才決定何去何從。因此《禮記·表記》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周初的敬德保民公元前1046年,“小邦周”終于戰(zhàn)勝并取代“大邑商”,建立起了周王朝。周人眼見受商人頂禮膜拜的上天及各色各樣的神,并沒有保住商的統(tǒng)治,相反,倒是各種人事關系處理的不善,尤其是對民情的漠視,導致了商王朝的土崩瓦解。嚴酷的現(xiàn)實使周朝統(tǒng)治者清醒地認識到絕對相信上天的庇護是行不通的,要保住自己新獲得的對于天下萬邦的統(tǒng)治,僅僅依靠自己對鬼神的賄賂及匍匐跪拜的虔誠是遠遠不夠的。最主要的還是要“敬德保民”,從重神事轉而重人事。殷商的“神本”文化漸被西周的“人本”文化所替代。正如《禮記·表記》所云:“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西周的禮樂文化“敬德愛民”下“德”與“德治”的具體要求,實質上是要求各級貴族自覺的以符合統(tǒng)治者根本利益的道德規(guī)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此類道德行為規(guī)范若加以制度化,便是所謂“禮制”了。禮是外在的社會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用以維持社會與人倫秩序。而樂則是通過對人的道德、精神、情感的熏陶而達到維護社會秩序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