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_第1頁
重慶市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_第2頁
重慶市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_第3頁
重慶市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_第4頁
重慶市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三年級上冊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歷史研究應以客觀事實而非價值觀為基礎,這是中西方史學家長久以來共同追求的核心守則,實事才

能求是。理解或詮釋,當然是史學研究的魅力所在,但發(fā)現(xiàn)與考訂史實不僅是歷史理解的基礎,更是

驗證歷史理解以及實現(xiàn)歷史理論更新演進的關鍵所在。當然不能簡單地認為歷史學的求真能夠完整還

原歷史,真實是有限度的;但無論是扎實地歷史還原,還是借助學術想象力的歷史再現(xiàn)或認識,都必

須在客觀的原則下,借由史料的分析來開展。

今日的史學者普遍相信,受可掌握材料和研究者視野的限制,研究者無法簡單地復原全部歷史——研

究者所展示的歷史,具有主觀性和片面性,以至于當代中國史學專業(yè)大學生的官方教材里都非常明確

地指出“人類社會客觀存在的歷史”和“史家纂寫的歷史”是性質不同的兩個概念。但史學家們同樣明白,

這不僅不可以被理解為史料無用,或者史學研究可以放棄史料,僅依靠想象價值觀或任何預設的規(guī)律

進行研究;反而是進一步告誡歷史學家要更審慎更謙卑地對待史料,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史料,更科

學更合理地利用史料——無論是建構新的歷史解說,還是打破舊有陳論,都必須從舊史料新解或新史

料發(fā)現(xiàn)出發(fā)。

因此,盡管文史哲都是人文學科,彼此間也確實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以求真為標準才使得歷史

學既不會是哲學,也不會是文學,反而在精神與方法上更接近科學。史景遷是當代美國最著名的漢學

家之一,他曾經(jīng)寫過一部研究清初山東農(nóng)村基層婦女生活狀況的名著《王氏之死:大歷史背后的小人

物命運》,盡管這是一部非常前沿且有趣的新文化史、微觀史著作,但由于地方志等史料中缺乏基層

婦女的生活材料,史氏一方面使用了《聊齋志異》等純文學材料;另一方面又發(fā)揮文學想象,對王氏

這位具體女性的日常生活進行了諸多細致的細節(jié)聯(lián)想。顯然,這部作品“不是婦人王氏的‘信史"',它或

可代表一種歷史書寫的方式,但不宜被看成歷史研究的范本。正如周振鶴指出的,兼具科學和人文兩

重屬性的歷史學,“往前進一步是哲學,往后退一步是演義(即文學)也就是說,如果歷史學不強

調(diào)客觀性,不以求真為標準,不堅持歷史解釋、理論或背后所代表的價值觀、意識形態(tài)等都必須建立

在以史料考訂、史料分析為基礎的“真實”之上,那么,歷史學在人文領域的學科屬性就會被消解,失

去存在的必要。

求真是史學的標準,先實事再求是是歷史研究的基本規(guī)范與邏輯。從“實”到“識”再至『是",研究過程的

遞進伴隨著主觀性的增強,但客觀性基礎并不能動搖。章學誠認為“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即器以明

道”,道不離器,如影不離形,這就是歷史學先求實再求是的過程。歷史學的人性,就是以求真來說

理的人性,沒有了求真,就沒有了歷史學的人性,這也就是促使科學、規(guī)范地考訂史料和分析史料成

為史學研究工作的核心并獨立于人文學科的關鍵所在。

(節(jié)選自梁晨、李中清《從求實到求是:數(shù)字史學的價值與追求》,有刪改)

材料二:

當前主流的歷史學家已經(jīng)承認通過文獻考訂是無法復原史實的。如果我們承認無法復原史實,那么如

何判斷我們通過“科學”方法挖掘、考訂更多文獻的研究方式是接近還是遠離了史實?因此,從這一層

意義上,所有文獻和考據(jù)方面的努力所能達到的只是讓我們的研究更具有說服力而己,但“具有說服

力”并不等于“史實”,如果套用法律術語,就是這樣的研究能達成的只是證據(jù)真實,而不是事實真實。

如果認為歷史學作為學科與眾不同的力量在于“真實”的話,那么這種認知應當更正為歷史學的力量在

于“讓其他人、或者其所針對的對象或者大多數(shù)人認為這是真實”,由此注定歷史學不可能成為一門還

常意義的科學0

但無論是獲得真相,還是“讓其他人、或者其所針對的對象或者大多數(shù)人認為這是真實”都屬于歷史學

的力量,而不是歷史學的目的,要界定歷史學的目的,最為重要的就是要界定歷史的作用。人類幾乎

所有的決定,上至國家層面的政策的制定、決議的形成,下至個人的在早市上選擇購買的蔬菜,從本

質上都是在對“歷史”的研究(或通俗的說就是“經(jīng)驗”)的基礎上,形成了影響未來“歷史”的決策,即在

“讓其他人、或者其所針對的對象或者大多數(shù)人認為這是真實”的基礎上形成“歷史認知”,由此來預測

和影響未來。在目前史學界,認為“歷史認知”可以絕對“客觀”以及能做至「‘客觀"的人應該是不多的,我

們不得不說任何“歷史認知”都是主觀的,由此通過人類的主觀認知,使得過往的歷史與未來建立起了

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節(jié)選自成一農(nóng)《拋棄人性的歷史學沒有存在價值》,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發(fā)現(xiàn)與考訂史實不能夠完全還原歷史,但它是歷史理解的基礎,是驗證歷史理解以及實現(xiàn)歷史理

論更新演進的關鍵。

B.周振鶴認為歷史學兼具科學和人文,如果不強調(diào)客觀性,歷史學在人文領域的學科屬性就會被消

解,失去存在的必要。

C.材料一中史景遷的《王氏之死:大歷史背后的小人物命運》借助學術想象力再現(xiàn)歷史,并非扎實

地還原歷史的方式。

D.材料二認為,通過“科學”方法挖掘、考訂更多文獻并不一定能讓歷史研究接近事實真實,而只能

提供證據(jù)真實。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科學、規(guī)范地考訂史料和分析史料,是歷史學區(qū)別于其他人文學科的重要標志,讓歷史學獨立于

人文學科而接近科學。

B.章學誠所言“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即器以明道”中的“事”"器”指歷史研究內(nèi)容,“理”“道”指歷史研究

成果。

C.“歷史學的力量”和“歷史學的目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求真”體現(xiàn)了“歷史學的目的”,“求是”是“歷

史學的力量,

D.從發(fā)現(xiàn)與考訂史實到理解或詮釋史實并形成歷史認知,是歷史研究從“實”到“識”再到“是”的完整過

程。

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主要觀點的一項是()

A.蓋欲為良史者,當慎辨于天人之際,盡其天而不益以人也。

B.若乃事實未明,而徒以褒貶、文采為事,則是既不能成書,而又失為史之意也。

C.班固評價司馬遷著《史記》: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D.《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此即為“春秋筆法”。

4.關于歷史研究,兩則材料觀點有同有異,請簡要概括。

5.費孝通在《再論文字下鄉(xiāng)》中說:“歷史對于個人并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能或缺的生

活基礎?!闭埥Y合兩則材料說說歷史的“實用”價值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二、文學類閱讀-單文本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蹲野豬

七里老塞

他有個習慣,每天傍晚要去村口蹲上一個鐘頭。什么也不干,只是蹲著,死死地盯著路口。

書記經(jīng)過路口,抱起雙手問,釘錘,又來蹲野豬啊?①釘錘面無表情,不看書記也不回話,只瞟一眼

那棵老椿樹氨。某日,釘錘又蹲在這里。突然,從山里竄出一頭野豬,噬的一聲,野豬撞椿樹境上,

死了。釘錘撿了野豬回去。女人問,哪來的野豬?

撿的。他干巴巴地回道。

燒水,燙豬,刮毛,剖肚,清腸,開骨,砍腿,剁頭,分肉。一頭七八十斤的野豬,他只留了半邊豬

頭、五斤肉,其他的挑鎮(zhèn)上賣了?;貋頃r,他給女人買了一身新衣服和一部收音機,他說,給你聽聽

外面的世界。

女人說,崽啊,你不去外頭打工,天天幫我種田,何苦呢?我又沒得工錢給你!

每當這時,②釘錘就盯著女人看半天,不說話。有時說,種田,有飯呷,知足哩。書記聽了就會接話,

嬸娘,你有福啊,罷了個親崽,撿個不要錢的崽,前世肯定是個好人。女人瞪眼回一句,嗯,我這世

是壞人!

說釘錘是撿來的崽,也不準確。其實是他自己尋來的。那是1995年冬的一個傍晚,當時,釘錘手里

拄一根棒棒,打狗用的,背著一個布包,里面包著一把殺豬刀和一條長長的白布。他穿著單薄,凍得

渾身打哆嗦,嘴唇都烏青了。他立在門口,一邊朝屋里張望一邊問,是萬剛家嗎?女人聽見聲響就摸

出來,是是,你是哪個?

我找萬剛,他在屋里嗎?釘錘哆嗦著問。

找剛子啊,這個天殺的一年到頭四處游蕩,一回來還要打劫我這個半瞎子娘。我賣辣子賣花生的錢都

被他摸走了。

釘錘沒接話,繼續(xù)張望,渾身顫得更厲害了。

小剛娘又問,你是他同事吧,快進屋,外頭凍死人哩。

釘錘打量著半瞎子,緩緩地把包拉進懷里抱緊,拳頭也不自覺地攥緊又松開。他面無表情地咬緊下嘴

唇,似乎怕嘴里的話殺出來。他的心跳跟寒風中的枯草一樣。良久,他才說,嗯,他講他過一陣子就

回來過年,叫我過來看看你。

這一看就是三年。這三年來,小剛從沒回過家。有人就講,肯定是被人販子騙走了。也有人講,講不

好是去做傳銷了。還有人講,手腳不干凈的爛人,被人打死了也難講。女人也不生氣,有時她還跟著

罵,天殺的,死在外頭更好!

當時釘錘只想著住一晚,過陣子再來會小剛。但沒想到那晚小剛家失火了,小剛娘和他都差點兒葬身

火海。他覺得這場火災是他帶來的,他必須負責。他就留了下來。耕田種地是日常事務。得閑了,他

就踩土磚,挖地基,打石頭,給小剛娘重新修了兩間屋。上梁那天,又出了事,小剛娘被一根橡砸中

了腰。他原想等修好屋就回去,畢竟家里還有兩位老人。再恨,也要回去。但這事一出,他又走不脫

了。他得負責到底。

耕田種地,搞建筑,蹲村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人曉得他為什么去村口蹲著。書記的玩笑開了

之后,就有了理由:蹲野豬。

女人時不時地說,崽,你回去吧。

釘錘就說,等小剛回來,我就回去。

女人就搖頭,似乎知道小剛再也回不來了。女人心想,公安都找不到,你能等到?

釘錘還有一個祖?zhèn)鞯氖炙嚕簹⒇i。這個手藝不掙錢,只掙肉。殺一頭豬,二斤肉。當天還有好酒好菜

招待。他把肉都交給半瞎子,偶爾回家也帶一點兒給娘。

但,事情就出在這門手藝上。說起這事,釘錘就恨他爹。事并不大。那人就偷了一個西瓜,被他爹抓

了個現(xiàn)行,罵了幾句。偷瓜賊上來就拳打腳踢。老頭兒咽不下這口氣,就回屋里摸出殺豬刀。偷瓜賊

也不跑,他想狠出名;打算讓對方見點兒血,這樣以后在十里八鄉(xiāng)混就沒哪個敢惹了。當時偷瓜賊就

奪下刀,一頓亂舞,結果誤殺了老頭兒的孫女,也就是釘錘唯一的女兒。

女人跟釘錘講,崽啊,你還是回去吧,再討個婆娘。釘錘不吭聲。

他不是不想討,是討不到。當年,要不是有門手藝在身,他根本討不到婆娘。但到最后,婆娘還是跑

了。如今在外打工的女人都見過世面,個個眼光都高得很,他一個釘錘高,生得又像個田螺樣兒,哪

個能看上他?

女人給釘錘做媒。來一個黃一個。釘錘就講,你就莫操心哩,我不想害人。

第六年,釘錘攢了些錢,就帶半瞎子去城里治眼睛。錢花得不少,女人的眼睛還是沒治好。女人就講,

患啊,算哩,瞎了更好,天殺的要是回來,我不想看到他。周圍的人看釘錘對半瞎子這么好,就開始

猜測,釘錘肯定是半瞎子的私生子。

書記動員村里人把荒田荒地重新翻開,種什么都可以,只要不荒,政府有補助。釘錘把荒地包下來種

豬血李,荒田種水稻。他說,打工打不得一世,還是要耕田種地,這是祖祖輩輩的事業(yè)。書記佩服釘

錘能干,幫他掛了一個豬血李生產(chǎn)基地的牌子。有了這個牌子,申請專項款就更容易了。掛牌那天,

書記偷偷問他,半瞎子真是你娘嗎?③釘錘面如死灰,也不看書記也不答話。書記又問,你到底跟剛

子是什么關系?釘錘咬咬牙說,要命的關系。

書記并不曉得,釘錘是去找萬剛報仇的。他要萬剛償他女兒的命。但他一直在問自己,殺豬你敢,殺

人你敢嗎?

第十一年,半瞎子病逝。閉眼前,她拉著釘錘說,崽啊,剛子有天收他,你千萬莫犯錯啊。出山那天,

萬剛仍未現(xiàn)身。

釘錘回到自己家,他爹鼻子哼哼:仇沒報成,替別人當孝子,真能干啊!④釘錘面無表情,也不回話,

拿了戶口本就回他的基地去了。

(選自《2022年中國小小說精選》)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釘錘對剛子的稱呼由一開始的“萬剛”變成了后來的“小剛”,這暗示著釘錘不再恨小剛。

B.釘錘初到萬剛家時幾次哆嗦顫抖,既是因為天氣寒冷,也是因為他準備報仇,內(nèi)心緊張而害怕。

C.釘錘最初執(zhí)意報仇,最后卻替仇人當了孝子,這種極致的反差源于釘錘內(nèi)心的善良不忍,彰顯了

人性的光輝。

D.文章大量運用“崽”“有飯呷”“生得又像個田螺樣兒”等方言口語,真實地再現(xiàn)了農(nóng)村的生活風貌。

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中釘錘面無表情也不說話,原因在于村長的猜測不正確,但他又不愿意也不能告訴村長他

蹲守的真實目的。

B.句子②中對釘錘的描寫體現(xiàn)了他復雜的內(nèi)心:既想向剛子娘將實情和盤托出,又害怕剛子娘知曉

了真相。

C.句子③運用比喻的手法寫釘錘的表情,體現(xiàn)此刻釘錘內(nèi)心的痛苦,書記的疑問刺痛了他原本矛盾

復雜的內(nèi)心。

D.句子④釘錘對爹的責備面無表情也不回話,說明他此時仍然恨著意氣用事的爹,也說明他此時已

做了扎根剛子村莊的決定。

8.一個復雜的小說人物總是要面臨和處理一些矛盾,請分析釘錘所面臨的矛盾。

9.本文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但是作者善于講述故事,試結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講好故事的。

三、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

李及字幼黑,鄭州人也。舉進士,寇準薦其才,擢知興化軍。(及)遷樞密直學士,出知杭州。于時

內(nèi)侍江德元居中用事,其弟德明奉使過杭,及待之薄。僚佐驚曰:“江使者兄弟,榮枯大臣如反掌耳。

今公不加禮待之,公雖不求福,獨不畏其為禍乎?”及曰:“待之如是足矣?!奔榷旅髦^僚佐日:“李

公春秋高,何不求閑郡以自處,而居杭繁劇之地邪?”僚佐走語及曰:“果然,江使者之言可懼也。”

及笑曰:“及老矣,誠得閑郡以自逸,庸何傷?”既而德明亦不能傷也,時人重其操守。及資性清介,

治尚簡嚴,喜慰薦下吏,而樂道人之善。忌杭風俗輕靡,未嘗事宴游。在杭未嘗市物,惟置白樂天一

集而己。

(節(jié)選自《東都事略?李及傳》)

材料二:

曹瑋久在秦州,累章求代。上問王旦誰可代瑋者,旦薦樞密直學士李及,上即以及知秦州。眾議皆謂

及雖謹厚有行,非守邊之臣,不足以繼瑋。楊億以眾言告旦,不答。及至秦州,將吏心亦輕之。會有

屯駐禁軍白晝奪婦人銀釵于市中,吏執(zhí)以聞。及方坐觀書,召之使前,略加詰問,其人服罪。及不復

下吏,亟命斬之,觀書如故。將吏皆驚。不日,聲譽達于京師。億聞之,復見旦,具道其事,謂旦日:

“向者相公初用及外廷之議謂及不勝其任及今材器乃如此信乎相公知人之明也!”旦笑曰:“外廷之議,

何其易得也。夫以禁軍戍邊,白晝?yōu)楸I于市,主將斬之,事之常也,烏足以為異政乎?旦之用及者,

其意非為此也。夫以曹瑋知秦州七年,羌人懾服,邊境之事,瑋處之已盡其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

聰明,多所變置,敗壞瑋之成績,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謹守瑋之規(guī)模而已矣?!?/p>

(節(jié)選自《流水記聞》卷六)

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向者相公初用A及B外廷之議謂及C不勝D其任E及F今材器乃如此G信乎H相公知人之明也!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春秋,文中指年紀,年數(shù),與莊子《逍遙游》中“朝菌不知晦朔,蜿站不知春秋”中的“春秋”意思相

同。

B.秦州,古地名,隴右重鎮(zhèn),今甘肅天水市。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便寫于秦州。

C.前,文中指上前,與蒲松齡《狼》中“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的“前”用法相同。

D.規(guī)模,文中指制度,與短語“規(guī)模宏大”中的“規(guī)模”意思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及任杭州知州時,對過杭使臣江德明未厚禮相待,僚佐提醒他也不以為意。

B.江德明奉命出使時認為李及年事已高,不應該在事務繁重的杭州擔任知州。

C.李及擔任秦州知州時,禁軍輕視他是文人,在集市公然搶劫,李及將他正法。

D.李及的聲譽傳到京師,王旦認為李及的做法只是履行了主將的職責,也不是自己任用李及的本意。

13.把材料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及老矣,誠得閑郡以自逸,庸何傷?

(2)使他人往,必矜其聰明,多所變置,敗壞瑋之成績。

14.材料二中眾人認為李及“謹厚有行”,請依據(jù)材料一分析李及這一特點。

四、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賞山園牡丹有感

陸游

洛陽牡丹面徑尺,廓畤①牡丹高丈余。

世間尤物有如此,恨我總角東吳居。

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輒謂無。

周漢故都亦豈遠,安得尺^驅群胡。

①郵畤:詩中借指長安一帶。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不寫山園牡丹,而是虛寫洛陽和長安的牡丹盛開的奇景,為后文蓄勢。

B.“恨”字寫出詩人不能觀賞洛陽、長安牡丹的遺憾,也寫出了內(nèi)心的向往。

C.末二句寫周、漢覆滅尚不久遠,教訓值得記取,促使仁人志士燃起恢復之志。

D.詩歌緊緊圍繞“有感”而作,敘事、議論熔鑄一體,體現(xiàn)宋詩重理的特點。

16.在某堂古代詩歌選修課上,有同學指出本詩五、六句和七、八句在語意上有斷裂之嫌,你準備寫

一篇文學小評論反駁該同學觀點,請結合詩歌,列出評論要點。

五、情景默寫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荀子在《勸學》中也有相近的

觀點,即“,\

(2)蘇軾《前赤壁賦》有“扣舷而歌之”之語,張孝祥則是用“,”兩句寫敲擊船沿、仰天長嘯,抒發(fā)

出自己的滿腔豪情。

(3)小剛想為一幅繪有古代兵器“戈”的圖畫題兩句詩,卻一直沒想好。汪老師認為不妨直接用古人

成句,比如“,”就很好。

六、簡答題組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2023年7月,第5號臺風“杜蘇芮”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強勢登陸。截至7月28日,臺風“杜蘇芮”造

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已達5227萬元。不過,與它的超強破壞力相比,“杜蘇芮”這個名字卻顯得十分小

清新。人們怎么給超強臺風起了這么個名字呢?從“山行”“玉兔”再到如今的“杜蘇芮”,這些千奇百怪的

名字究竟從何而來?

臺風是一種產(chǎn)生于熱帶洋面上的強烈氣旋,這種氣旋可以持續(xù)一周或更長時間,所以同一時間內(nèi)可能

會存在多個臺風共舞的現(xiàn)象。A,1997年世界氣象組織決定規(guī)范臺風命名。①其中,西北太平洋和

南海的熱帶氣旋,采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②其命名方法是由亞太地區(qū)的14個國家和地區(qū)分

別提供10個名稱,這140個名稱共同組成一個臺風命名表。③臺風形成之后,就按照命名表的順序,

依次命名。④這些名稱大多涉及到神話、星座、詩詞、動植物等內(nèi)容,充滿地區(qū)特色。⑤如中國提出

的10個名稱分別是???、銀杏、風神、杜鵑、木蘭、悟空、白鹿、海神、電母、海棠。⑥這次登陸

的“杜蘇芮”是以韓國提供的名稱,在韓語里是“鷹”的意思。

一般情況下,B。⑦但是,一旦臺風“作惡多端”一即當某個臺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人員傷亡時,

為了防止它與后面的臺風同名,臺風委員會可將其從命名表中刪去,也就是將這個名稱永遠留給這次

臺風。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

過10個字。

19.文中第二、三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

得改變原意。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昆明菌子極多。雨季逛菜市場,隨時可以看到各種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來的

時候,家家飯館賣炒牛肝菌,連西南聯(lián)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鮮,

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須多放蒜,否則容易使人暈倒。青頭菌比牛肝菌略貴。這種菌子炒熟了也還是

淺綠色的,格調(diào)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雞根菌,味道鮮濃,無可方比。雞根菌是名貴的山珍,但并

不真的貴得驚人。一盤紅燒雞機的價錢和一碗黃炯雞不相上下,因為這東西在云南并不難得。有一種

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①乍一看那樣子,真叫人懷疑:這種東西也能吃?!顏色深褐帶綠,

有點像一堆半干的牛糞或一個被踩破了的馬蜂窩。里頭還有許多草莖、松毛,亂七八糟?、诳墒窍曼c

功夫,把草莖松毛擇凈,撕成蟹腿肉粗細的絲,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會使你張目結舌:這東西這么

好吃?!還有一種菌子,中看不中吃,叫做雞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塊銀元那樣大,滴溜兒圓,

顏色淺黃,恰似雞油一樣。這種菌子只有做菜時配色用,沒甚味道。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突出了雞油菌的“中看」‘,讀來生動形象,這一表達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21.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符號的疊用,有時很有表現(xiàn)力。文中兩處畫橫線部分均有標點符號的疊用,

請分析其效果的異同。

22.下面句子都有“一般”一詞,說說二者意思上的不同。

(1)一般情況下……。

(2)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塊銀元那樣大……

七、材料作文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現(xiàn)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難以抵抗外界干擾。在意他人的看法,關注外界的評論,沉迷冗雜的信息。日

積月累之下,漸漸地把自己的一生,從一條康莊大道,走成狹窄隧道。擁有屏蔽力,才是現(xiàn)代人最了

不起的能力。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參考答案

1.B2.C3.D

4.同:兩則材料都認為歷史研究需要求真,要以史實為基礎,但無法真正還原歷史。

異:材料一認為史料的客觀性是歷史研究的核心關鍵,材料二強調(diào)主觀的歷史認知是歷史研究的關鍵。

5.①從對歷史的還原中獲得思考方式,以求真來說理,幫助人形成決策;

②建立過去與未來的聯(lián)系,預測和影響未來。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如果不強調(diào)客觀性,歷史學在人文領域的學科屬性就會被消解,失去存在的必要”分析不全面,

材料一第三段“正如周振鶴指出的,兼具科學和人文兩重屬性的歷史學,……也就是說,如果歷史學

不強調(diào)客觀性,不以求真為標準,不堅持歷史解釋、理論或背后所代表的價值觀、意識形態(tài)等都必須

建立在以史料考訂、史料分析為基礎的‘真實'之上,那么,歷史學在人文領域的學科屬性就會被消解,

失去存在的必要”,除了包括“不強調(diào)客觀性”,還包括其他條件。

故選B。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C."求真'體現(xiàn)了,歷史學的目的‘,'求是'是,歷史學的力量”'分析錯誤,根據(jù)材料一最后一段分析,“求

真”體現(xiàn)了“歷史學的力量","求是"是"歷史學的目的”。

故選C。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的觀點是:研究歷史要以求真為準則,要以客觀史實為基礎。

D.“春秋筆法”的特點是有取舍的褒貶,微言大義,是歷史書寫主觀性的體現(xiàn)。不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

材料一主要觀點。

ABC都強調(diào)史學研究和歷史書寫要尊重客觀,實事求是。

故選D。

4.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分析兩則材料觀點的相同點:根據(jù)材料一的“歷史研究應以客觀事實而非價值觀為基礎”“求真是史學的

標準,先實事再求是是歷史研究的基本規(guī)范與邏輯”“當然不能簡單地認為歷史學的求真能夠完整還原

歷史,真實是有限度的”和材料二的“當前主流的歷史學家已經(jīng)承認通過文獻考訂是無法復原史實

的”“如果認為歷史學作為學科與眾不同的力量在于‘真實'的話,那么這種認知應當更正為歷史學的力量

在于‘讓其他人、或者其所針對的對象或者大多數(shù)人認為這是真實"'可知,兩則材料都認為歷史研究需

要求真,要以史實為基礎,但無法真正還原歷史。

分析兩則材料觀點的不同點:根據(jù)材料一的“進一步告誡歷史學家要更審慎更謙卑地對待史料,更全

面更深入地掌握史料,更科學更合理地利用史料一無論是建構新的歷史解說,還是打破舊有陳論,

都必須從舊史料新解或新史料發(fā)現(xiàn)出發(fā)”“如果歷史學不強調(diào)客觀性,不以求真為標準,不堅持歷史解

釋、理論或背后所代表的價值觀、意識形態(tài)等都必須建立在以史料考訂、史料分析為基礎的‘真實'之

上,那么,歷史學在人文領域的學科屬性就會被消解,失去存在的必要”“科學、規(guī)范地考訂史料和分

析史料成為史學研究工作的核心”分析,材料一認為史料的客觀性是歷史研究的核心關鍵;

根據(jù)材料二“任何'歷史認知’都是主觀的,由此通過人類的主觀認知,使得過往的歷史與未來建立起了

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分析,材料二強調(diào)主觀的歷史認知是歷史研究的關鍵。

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據(jù)“歷史學的人性,就是以求真來說理的人性,沒有了求真,就沒有了歷史學的人性,這也就是促

使科學、規(guī)范地考訂史料和分析史料成為史學研究工作的核心并獨立于人文學科的關鍵所在”“史學家

們同樣明白,這不僅不可以被理解為史料無用,或者史學研究可以放棄史料,僅依靠想象價值觀或任

何預設的規(guī)律進行研究;反而是進一步告誡歷史學家要更審慎更謙卑地對待史料,更全面更深入地掌

握史料,更科學更合理地利用史料一無論是建構新的歷史解說,還是打破舊有陳論,都必須從舊史

料新解或新史料發(fā)現(xiàn)出發(fā)"“從‘實'到'識'再到'是',研究過程的遞進伴隨著主觀性的增強”可知,從對歷

史的還原中獲得思考方式,以求真來說理,幫助人形成決策;

根據(jù)“人類幾乎所有的決定,上至國家層面的政策的制定、決議的形成,下至個人的在早市上選擇購

買的蔬菜,從本質上都是在對‘歷史'的研究(或通俗的說就是‘經(jīng)驗')的基礎上,形成了影響未來‘歷史'

的決策,即在“讓其他人、或者其所針對的對象或者大多數(shù)人認為這是真實”的基礎上形成,歷史認知

由此來預測和影響未來”可知,建立過去與未來的聯(lián)系,預測和影響未來。

6.A7.D

8.①復仇與放棄復仇的矛盾。釘錘帶著復仇的想法來到剛子的家中,之后發(fā)生了一系列變故,使釘

錘一直處在復仇還是放棄的矛盾之中,直到最后放下。

②從剛子家走還是留的矛盾。當時釘錘只想著住一晚,過陣子再來會小剛。但沒想到那晚小剛家失火,

他覺得這場火災是他帶來的,他必須負責,他就留下來幫剛子娘種田蓋屋。原本準備房子重建好了就

離開,但剛子娘被一根椽砸中了腰,他覺得自己要負責到底,于是又留了下來。

③在剛子的村莊扎根還是回自己家的矛盾。響應村書記的號召開墾荒田荒地,但世俗的不理解和爹的

責罵以及剛子娘的逝去,使他原本可以離開剛子的村莊,但他最終還是選擇拿上戶口本回到了他的基

地。

9.①采用了全知視角,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使敘事較為自由靈活。

②敘述方式上,倒敘、順敘、補敘多種敘述方式交替使用,既讓故事情節(jié)有懸念,引人入勝,又讓故

事講述不失條理。

③在情節(jié)設計上善于運用伏筆、照應,使情節(jié)緊湊而嚴密。

【解析】

6.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這喑示著釘錘不再恨小剛”錯誤,依據(jù)“再恨,也要回去”“釘錘咬咬牙說,要命的關系”可知這暗示著

釘錘復仇心理已悄然發(fā)生了變化,并不代表他不再恨小剛。

故選A。

7.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D.“說明他此時仍然恨著意氣用事的爹”錯誤,依據(jù)“拿了戶口本就回他的基地去了”說明他只是不認同

爹的說法,不能說明他此時仍然恨著意氣用事的爹。

故選D。

8.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①復仇與放棄復仇的矛盾。釘錘帶著復仇的想法來到剛子的家中,之后發(fā)生了一系列變故,如文中寫

道“他面無表情地咬緊下嘴唇,似乎怕嘴里的話殺出來。他的心跳跟寒風中的枯草一樣。良久,他才

說,嗯,他講他過一陣子就回來過年,叫我過來看看你”“書記并不曉得,釘錘是去找萬剛報仇的。他

要萬剛償他女兒的命。但他一直在問自己,殺豬你敢,殺人你敢嗎”,這些思想斗爭使釘錘一直處在

復仇還是放棄的矛盾之中,直到最后放下,“拿了戶口本就回他的基地去了”。

②從剛子家走還是留的矛盾。當時釘錘只想著住一晚,過陣子再來會小剛。但沒想到那晚小剛家失火,

他覺得這場火災是他帶來的,他必須負責,他就留下來幫剛子娘種田蓋屋,如“當時釘錘只想著住一

晚,過陣子再來會小剛。但沒想到那晚小剛家失火了,小剛娘和他都差點兒葬身火?!?,原本準

備房子重建好了就離開,但剛子娘被一根椽砸中了腰,他覺得自己要負責到底,于是又留了下來,如

文中寫道“但這事一出,他又走不脫了。他得負責到底……

③在剛子的村莊扎根還是回自己家的矛盾。響應村書記的號召開墾荒田荒地,如“釘錘把荒地包下來

種豬血李,荒田種水稻。他說,打工打不得一世,還是要耕田種地,這是祖祖輩輩的事業(yè)”,但世俗

有很多的不理解,比如大家的猜測“釘錘肯定是半瞎子的私生子”。后文中爹的責罵“仇沒報成,替別人

當孝子,真能干啊”以及剛子娘的逝去,使他原本可以離開剛子的村莊,但他最終還是選擇拿上戶口

本回到了他的基地。

9.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①采用了全知視角,如“他有個習慣,每天傍晚要去村口蹲上一個鐘頭”“這一看就是三年。這三年來,

小剛從沒回過家”等,這樣的敘述方式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使敘事較為自由靈活。

②敘述方式上,從文章開頭“他有個習慣,每天傍晚要去村口蹲上一個鐘頭。什么也不干,只是蹲著,

死死地盯著路口”以及后文中“說釘錘是撿來的崽,也不準確。其實是他自己尋來的。那是1995年冬

的一個傍晚……”可見。此文為倒敘,而介紹釘錘是如何在此處扎根的情節(jié)為順敘,中間又有補敘,

多種敘述方式交替使用,既讓故事情節(jié)有懸念,引人入勝,又讓故事講述不失條理,易于讀者理解文

章內(nèi)容。

③在情節(jié)設計上善于運用伏筆,如開頭的“只是蹲著,死死地盯著路口”制造伏筆,文章還有前后的照

應,如前文中“燒水,燙豬,刮毛,剖肚,清腸,開骨,砍腿,剁頭,分肉”和后文的“釘錘還有一個祖

傳的手藝:殺豬”,使情節(jié)緊湊而嚴密。

10.BEG11.A12.C

13.(1)我老了,假如能到政事少的郡中任職,來使自己身心閑適,又有何妨呢?

(2)派遣他人接替曹瑋,一定自恃聰明,大加變革,(這就)破壞了曹瑋成功的業(yè)績。

14.材料二中眾人都認為李及嚴格忠厚有操守,在材料一中李及不用超常禮儀接待使臣江德明,且不

怕報復不懼威脅,表明李及有操守,喜好推薦屬吏,樂于稱道他人優(yōu)點,表明他忠厚;不滿杭州輕浮

奢靡的風俗且從不舉行宴飲游樂,不在杭州購物,表明他的嚴格謹慎。

【解析】

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從前相公初用李及,外朝認為李及不能勝任職務,如今李及竟有如此才能器度,相公確實有知

人之明??!

“用及”是動賓結構,“及”后B處斷開;

"及不勝其任"是"謂”的內(nèi)容,中間不斷開,“任”后E處斷開;

“及今材器乃如此”是狀語后置句,“如此”是后置狀語,后面G處斷開。

故選BEG。

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

A.錯誤。年紀,年數(shù);春天和秋天。句意:李公年紀老了。/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與黎明。夏

生秋死的寒蟬,不知道春天和秋天。

B.正確。

C.正確。都是名詞作動詞,上前。句意:令他上前。/狼不敢上前,眼瞪著屠戶。

D.正確。制度;范圍、場面、氣勢。句意:定能謹慎守護曹瑋的制度不變罷了。/指(事業(yè)、機構、工

程、運動等)所具有的格局、形式或范圍非常巨大。

故選A。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C.“禁軍輕視他是文人,在集市公然搶劫”錯誤。從原文“將吏心亦輕之”中只能看出秦州文武屬官輕視

李及,看不出那名禁軍“輕視他是文人”,因而“在集市上搶劫”。

故選C。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誠",假如,假使;“自逸”,使自己閑適;“何傷”,何妨。

(2)"使",派遣;“矜”,夸耀;“變置”,變革。

1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

材料二中,“眾議皆謂及雖謹厚有行”,眾人都認為李及嚴格謹慎、忠厚有操守。

在材料一中,“內(nèi)侍江德元居中用事,其弟德明奉使過杭,及待之薄”“德明謂僚佐曰:‘李公春秋高,

何不求閑郡以自處,而居杭繁劇之地邪?”“及笑曰:’及老矣,誠得閑郡以自逸,庸何傷?’”既而德明

亦不能傷也,時人重其操守”“及資性清介,治尚簡嚴,喜慰薦下吏,而樂道人之善”,李及不用超常禮

儀接待使臣江德明,且不怕報復不懼威脅,表明李及有操守,喜好推薦屬更,樂于稱道他人優(yōu)點,表

明他忠厚;

“忌杭風俗輕靡,未嘗事宴游。在杭未嘗市物”,不滿杭州輕浮奢靡的風俗且從不舉行宴飲游樂,不在

杭州購物,表明他的嚴格謹慎。

參考譯文:

材料一:

李及字幼黑,是鄭州人。參加進士科考試,寇準舉薦他有才能,被提拔為興化軍知軍。升任樞密院直

學士,外任杭州知州。當時宦官江德元在內(nèi)廷掌權,他的弟弟江德明奉命出使,經(jīng)過杭州,李及待他

很冷淡。屬吏驚訝地說:“江使者兄弟,想要使大臣尊貴或低賤,簡直易如反掌。如今大人不用超常

的禮儀對待他,大人即使不企求福分,難道就不怕他報復嗎?"李及說:“這樣對他已經(jīng)足夠了?!辈痪?/p>

江德明對(李及的)屬吏說:“李公年紀老了,何不找個政事清閑的州郡任職,卻要待在這事務繁重至極

的杭州呢?"屬吏跑去告訴李及說:“果真如此,江使者的話可怕啊?!崩罴靶χf:“我老了,假如能

到政事清閑的州郡任職,來使自己身心閑適,又有何妨呢?”后來江德明也無法中傷他,世人(因此)

推崇李及的操守。李及天性清正耿直,為政崇尚簡約嚴明,喜好推薦屬吏,樂于稱道他人的優(yōu)點。(他)

對杭州輕浮奢靡的風俗不滿,未曾從事宴飲游樂。沒有在杭州購物,只買過一部白居易詩集而已。

材料二:

曹瑋在秦州任職很久,多次上表請求委派別人接替自己的職務?;实蹎柾醯┱l可接替曹瑋,王旦推薦

樞密院直學士李及,皇帝于是任命李及為秦州知州。眾人都認為李及雖然嚴格忠厚有操守,但不是守

衛(wèi)邊境的臣子,不能夠接替曹瑋。楊億把眾人的議論告訴王旦,(王旦)不回答。李及到了秦州,文武

屬官心里也瞧不起他。恰逢一名駐守禁軍白晝在市中搶奪婦女的銀釵,小吏抓住他,向李及報告。李

及正坐著看書,召見禁軍,令他上前,稍加責問,那名禁軍承認罪責。李及不再交付法官審訊,馬上

命令將他斬首,(然后)照樣看書。文武屬官都大吃一驚。不幾天,(李及的)聲譽就傳到了京城。楊億

聽說后,又去拜見王旦,詳細陳述此事,對王旦說:“從前相公初用李及,外朝認為李及不能勝任職

務,如今李及竟有如此才能器度,相公確實有知人之明啊!”王旦笑著說:“外朝的議論,太容易滿足

了。禁軍戍守邊疆,青天白日在集市公然搶劫,主將(即李及)將他斬首,這是平常之事,哪里稱得上

優(yōu)異的政績呢?我任用李及,本意不在此。曹瑋擔任秦州知州七年,羌人畏懼屈服,邊境之事,曹瑋

己處理得夠好了。派遣他人接替曹瑋,一定自恃聰明,大加變革,(這就)破壞了曹瑋成功的業(yè)績。我

任用李及的原因,只是因為他持重敦厚,定能謹慎守護曹瑋的制度不變罷了?!?/p>

15.C

16.不斷裂。五、六句講道理,表面上是針對普通人沒有親眼見到就認為不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實際上

寫出朝廷無視北方土地的淪陷,不思恢復的現(xiàn)狀;七、八句繼續(xù)寫洛陽、長安不遠,只是為群胡盤踞,

沒有辦法驅逐群胡。四句詩都關涉當時的形勢,都表現(xiàn)了詩人的憤怒和無奈,所以不斷裂。

【解析】

1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C.“周、漢覆滅"理解錯誤,“周漢故都亦豈遠”指周漢故都之洛陽和長安,并非指周漢的覆滅。

故選C。

1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題干要求對某同學認為五、六句和七、八句在語意上有斷裂之嫌進行反駁,也就是找出這四句的關聯(lián)。

頸聯(lián)“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輒謂無”,此句寫俗人的狹隘?!翱嗑执佟笔强嘤诰执俚囊馑?,也就是

后句的沒有親眼看到就認為沒有。此句表面是指斥俗人,實是抨擊朝廷無視北方土地的淪陷,不思恢

復的現(xiàn)狀,認為這是通俗人一樣見識短淺。

尾聯(lián)“周漢故都亦豈遠,安得尺筑驅群胡”,“周漢故都”指洛陽、長安,“豈遠”,哪里遠?意思是不算遠;

"安得尺維驅群胡",怎么能得到武港把那群盤踞在那里的胡人驅走。此句是寫洛陽、長安不遠,只是

為群胡盤踞,沒有辦法驅逐群胡。點明作者心中所感,托出詩人抗金之志。

可見四句詩都關涉當時的形勢,都表現(xiàn)了詩人的憤怒和無奈,所以不斷裂。

17.(1)吾嘗終日而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2)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3)金戈鐵馬氣吞萬

里如虎(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須臾”“舷”“嘯”“犀”“轂”

等。

18.A為避免臺風名稱混亂

B臺風命名表固定不變

19.原句:④這些名稱大多涉及到神話、星座、詩詞、動植物等內(nèi)容,充滿地區(qū)特色。④“涉及到”改

為“涉及”。

原句:⑥這次登陸的“杜蘇芮”是以韓國提供的名稱,在韓語里是“鷹”的意思。⑥“以”改為“由”。

原句:⑦但是,一旦臺風“作惡多端”——即當某個臺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人員傷亡時。⑦把破折號改

為逗號或去掉“即”。

【解析】

18.本題考查學生情境補寫的能力。

A處,材料主要闡述臺風名稱的由來,根據(jù)前文“同一時間內(nèi)可能會存在多個臺風共舞的現(xiàn)象”可推斷,

有可能“臺風名稱混亂”,故“1997年世界氣象組織決定規(guī)范臺風命名”,此處可填寫“為避免臺風名稱混

亂”之類的句子。

B處,此處與后文構成轉折,后文說“一旦臺風’作惡多端’——即當某個臺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人員傷

亡時,為了防止它與后面的臺風同名,臺風委員會可將其從命名表中刪去”,即只有特殊情況下臺風

的名稱才會有變化,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不會變化,故可填寫“臺風命名表固定不變”之類的句子。

19.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以及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第④句,語義重復,"涉及”指關聯(lián)到,牽涉到,故與“到”重復,把“涉及至『改為“涉及”。

第⑥句,介詞使用不當,“以”改為“由”。

第⑦句,標點使用不當,破折號有解釋說明的作用,與“即”重復,故把破折號改為逗號或去掉“即,

20.①(修辭上)運用比喻修辭,把菌子外形比作銀元,突出圓整的特點;又把淺黃色的菌子比作雞

油,突出顏色上鮮嫩可愛。

②(語言上)使用口語“滴溜兒圓”,語言親切活潑,強化了“銀元”的比喻效果。

21.同:兩處疊用都包含了疑問和驚嘆兩種語氣,情感強烈。

異:第①處更側重于疑問,“也能吃”即“怎么能吃”,突出了干巴菌外形上的不中看;第②處更側重于

驚嘆,突出了干巴菌經(jīng)處理后令人驚嘆的美味。

22.①中的"一般"意思是"通常、普通,

②中的“一般”意思是“一樣、同樣”。

【解析】

20.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

從修辭的角度看,“有一塊銀元那樣大,滴溜兒圓”“恰似雞油一樣”運用了比喻。把雞油菌的大小比作“銀

元”,突出了雞油菌圓圓的外形特點;把雞油菌的顏色比作“雞油”,突出了其顏色淺黃,鮮嫩可愛。

從語言的角度看,使用口語“滴溜兒圓”,語言貼近生活,親切活潑,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強化了“銀

元”的比喻效果,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1.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從“這種東西也能吃?!”“這東西這么好吃?!”可知,兩處都疊用了疑問和驚嘆兩種語氣,使情感表

達更強烈,可以引發(fā)讀者的關注。

分析“乍一看那樣子,真叫人懷疑:這種東西也能吃?!”可知,第①處是反問句加感嘆句,更側重于

疑問,“這種東西也能吃?!”表達的是“這種東西怎么能吃?!”,突出了干巴菌外形上的不中看,表

達了質疑和嫌棄之情。

分析“入口便會使你張目結舌:這東西這么好吃?!”可知,第②處是疑問句加感嘆句,更側重于驚嘆,

突出了干巴菌經(jīng)處理后令人驚嘆的美味,表達了驚嘆和喜愛之情。

22.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

分析“一般情況”中的“一般”,意思是“通常、普通、總體”,“一般情況”就是“通常情況”,強調(diào)共性特征。

分析“一般大小”中的“一般”,意思是“一樣、同樣”,“一般大小”就是“一樣大小”,強調(diào)相同,差不多。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現(xiàn)代社會,人們越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