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題型專項復(fù)習(xí)專題01 平均速度的測量實驗(含解析)_第1頁
中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題型專項復(fù)習(xí)專題01 平均速度的測量實驗(含解析)_第2頁
中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題型專項復(fù)習(xí)專題01 平均速度的測量實驗(含解析)_第3頁
中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題型專項復(fù)習(xí)專題01 平均速度的測量實驗(含解析)_第4頁
中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題型專項復(fù)習(xí)專題01 平均速度的測量實驗(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1平均速度的測量實驗【知識儲備】實驗原理:v=s/t;本實驗采用的方法是間接測量法;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測量工具:(1)用刻度尺測量路程;(2)用停表(秒表)測量時間.實驗關(guān)鍵:前半段路程:讓小車從斜面的頂端開始自由下滑,用停表記錄小車到達斜面中點時需要的時間t1;整個路程:重新讓小車從斜面的頂端開始自由下滑,用停表記錄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時需要的時間t2。數(shù)據(jù)處理:前半段的平均速度:v1=s1/t1;后半段的平均速度:v2=s2/(t2-t1);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v3=s/t2。大小關(guān)系:v2>v>v1要點探究:在實驗中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宜過大?答:不讓小車滑得太快,方便測量時間。為什么在斜面的底端放金屬片?答:①便于確定終點在同一位置;②便于測量時間。如何使小車的平均速度增大?答:增大斜面的長度或增大斜面的傾角。小車在下滑的過程中是什么運動形式?答:變速直線運動或加速直線運動。為什么要多次測量?答:求平均值減小誤差。失分盲點:測小車通過的路程時,必須從開始計時的車頭量到計時結(jié)束的車頭,不能從斜面頂端量到斜面底端或從車頭量到車尾。(頭對頭測量)測量后半段平均速度時,不能使小車從中點靜止釋放。小車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不等于小車在各段路程平均速度的平均值。【專題突破】1.小明同學(xu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小車沿斜面從A處由靜止開始下滑,用刻度尺可測出小車在不同路段的路程.請你解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應(yīng)使斜面的坡度較小,目的是便于測量時間.(2)關(guān)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填字母)。A.該實驗還缺少一個測量工具是秒表B.小車在AB段的速度小于BC段的速度C.實驗操作中不使用擋板也能保證計時準確D.在測量BC段小車的速度時,應(yīng)該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解答】解:(1)若要計時方便,應(yīng)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車在斜面上通過的時間更長。(2)A、由圖可知,斜面上自帶刻度尺,則該實驗還缺少一個測量工具是秒表,故A正確;B、由與小車運動越來越快,所以tAB>tBC,由題意知sAB=sBC,根據(jù)v=st得,所以vAB<vC、實驗中使用的擋板,其目的是便于測量時間,故C錯誤;D、小車在下滑過程中,到達B點的速度并不為零,所以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到達C點的時間,并不等于下半程的時間,故D錯誤。故選AB。故答案為:(1)便于測量時間;(2)AB。2.小紅同學(xué)在做“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時,她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以恒定的拉力將物塊從位置A拉到位置F。如圖是物塊從A處沿直線運動到F處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物塊從A處到F處共運動了12.50cm的路程,所用時間為1s,物塊從C處運動到F處的平均速度為0.175m/s。【解答】解: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則從A到F運動的路程為12.50cm,所用時間:5×0.2s=1s,由圖可知物體從C到F的路程為s=12.50cm﹣2.00cm=10.50cm=0.1050m,所用時間t=3×0.2s=0.6s,則物塊從C到F的平均速度:v=s故答案為:12.50;1;0.175。3.如圖1是“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釋放,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從A點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小車的平均速度是通過間接(選填“直接”或“間接”)測量的方法測得的,其原理是v=st(2)除了刻度尺,實驗中用到的測量工具還有秒表。(3)實驗測得小車從A滑到B的時間tAB=1.6s,從A滑到C的時間tAC=2.4s,則AB段的路程是SAB=40.0cm,AB段的平均速度vAB=0.25m/s,BC段的平均速度vBC=0.5m/s。(4)實驗時,發(fā)現(xiàn)小車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測量時間,則應(yīng)采取的操作是斜面坡度小些。(5)圖2是小明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斜面上小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圖象,符合實際情況的是B(填字母)。(6)小楠實驗時,又選用了形狀相同、輕重不同的小車,在同一個斜面上做了多次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小車的平均速度與小車的輕重?zé)o(選填“有”或“無”)關(guān)。實驗序號小車的輕重運動距離運動時間1較輕1.00m2.5s2較重1.00m2.5s3更重1.00m2.5s【解答】解:(1)用刻度尺測量路程,用停表測量時間,然后利用v=s(2)除了刻度尺,實驗中用到的測量工具還有秒表測量時間;(3)(5)由圖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AB段的路程sAB=80.0cm﹣40.0cm=40.0cm,tAB=1.6sAB段的平均速度vAB=s由圖可知sAC=80.0cm=0.8m,tAC=2.4s,sBC=40.0cm=0.4m,tBC=2.4s﹣1.6s=0.8s,所以小車由A滑至C的過程中平均速度vAC=s小車由B滑至C的過程中平均速度vBC=s由數(shù)據(jù)可知,滑塊的速度越來越大,故B正確;(4)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斜面坡度應(yīng)小些。(6)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小車的平均速度與小車的輕重?zé)o關(guān),因為小車從較輕→較重→更重,所通過的路程和時間都相等,由v=s故答案為:(1)間接;v=s4.同學(xué)們在進行“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時,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讓小車從帶有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1)該實驗是利用公式v=st進行測量的。為了方便計時,應(yīng)使斜面的坡度較?。ㄟx填“大”或“小”),金屬片的作用是(2)下列圖像中能較準確地反映小車運動情況的是C。(3)同學(xué)們從A點開始計時,用電子停表分別測量了小車經(jīng)過B、C點的時間。整理實驗數(shù)據(jù)并記錄在如下所示的表格中,BC段的平均速度約為1.7m/s,AB、BC、AC三段的平均速度vAB、vBC、vAC的大小關(guān)系是vBC>vAC>vAB。路段運動時間t/s平均速度v/(m?s﹣1)AB0.450.89BC0.3(4)實驗完成后,有同學(xué)猜想物體從斜面上下滑的快慢可能與斜面的高度有關(guān),于是他讓小車分別從斜面上不同高度處由靜止釋放,測出下滑時間。通過測量,他發(fā)現(xiàn)每次下滑的時間不同,于是他判斷該猜想是正確的。請你指出該同學(xué)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改變高度時,沒有控制長度一定(或路程不同,不能只通過時間比較運動快慢)?!窘獯稹拷猓海?)該實驗是根據(jù)v=s為了方便計時,實驗中,斜面應(yīng)盡量選擇較小坡度,這樣設(shè)計是為了實驗中便于測量小車的運動時間;聽到撞擊金屬片的聲音便于準確定位、計時;(2)A中,通過的距離不變;B中,通過的距離與時間成正比,做勻速直線運動;D中,速度不變,故ABD錯誤,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后做加速運動,速度變大,圖C中,相同時間通過的距離變大,如下所示;只有C正確,故應(yīng)選C;(3)由圖一可知,sBC=5.50dm﹣0.50dm=5.00dm=0.5m,BC段的平均速度約為:vBC=s由圖一和表格可知,sAC=9.50dm﹣0.50dm=9.00dm=0.9m,tAC=0.45s+0.3s=0.75s,AC段的平均速度約為:vAC=s比較可知,vBC>vAC>vAB;(4)研究物體從斜面上下滑的快慢可能與斜面的高度有關(guān),要控制控制斜面的長度一定,故實驗過程存在的問題:改變高度時,沒有控制長度一定(或路程不同,不能只通過時間比較運動快慢)。方故答案為:(1)v=st;??;便于準確定位、計時;(2)C;(3)1.7;vBC>vAC>v5.在掌握了測量物體平均速度的方法后,小明將它應(yīng)用在實踐:他事先用皮尺測量了汽車的實際長度是4.0m,再用頻閃照相機拍攝得到汽車行駛過程中的一組照片(如圖1所示),已知:頻閃照相機每隔0.4s曝光一次,照片中汽車的長度是2.0cm,照片中O到C的長度L=12.0cm。(1)觀察汽車行駛的頻閃照片可知:OA<AB=BC由此可以得出汽車從O到C過程中行駛速度的變化情況是先加速后勻速。(2)為了通過表格所給的信息計算出汽車從O行駛到C點的平均速度,請你在設(shè)計的表格中將空缺的①②部分補充完整:①汽車從O到C實際運動的距離s/m;②汽車從O到C實際運動的時間t/s汽車從O到C的平均速度約為20m/s。照片中O到C的長度L/cm①②汽車的平均速度v/m?s﹣112.0(3)在如圖2s﹣t圖像中,①②③三條曲線能大致描述汽車從0到c整個運動情況的圖像是③(填序號);其中曲線②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運動?!窘獯稹拷猓海?)根據(jù)圖示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汽車通過的路程先增大后相等,所以汽車先做加速運動再做勻速運動;(2)由v=st可知,要計算平均速度,需要知道汽車從O到C實際運動的距離s/m和汽車從O到C實際運動的時間t/s,因此表中①是汽車從O到C實際運動的距離s/m;因為汽車的實際長度是4.0m,照片中汽車的長度為2.0cm,照片中O到C的長度L=12.0cm,OC的實際長度為:sOC=4.0m汽車從O到C的平均速度約為v=s(3)由圖(a)知①圖線汽車先做勻速運動,再做減速運動,故①不符合題意;由②知汽車一直做勻速運動,故②不符合題意;由③知汽車先做加速運動,再做勻速運動,故③符合題意;故選③。故答案為:(1)先加速后勻速;(2)汽車從O到C實際運動的距離s/m;汽車從O到C實際運動的時間t/s;20;(3)③;勻速運動。6.小明同學(xué)用如圖1的裝置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他將小車從坡頂A處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從A滑到坡底C處的時間t1=2.5s;再次將小車從A處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從A滑到中點B處的時間t2=1.8s。(1)通過小明的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小明想測量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應(yīng)該將小車從A處靜止釋放,并在B處開始計時,在C處停止計時。(選填“A”或“B”)(3)物體運動的情況還可以通過另一種辦法即時測定、顯現(xiàn)出來。位置傳感器利用超聲波測出不同時刻小車與它的距離,計算機就可以算出小車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圖2所示。屏幕圖象如圖3所示,橫軸為時間,縱軸為速度,通過圖象可以看出小車在斜面上滑下時是加速(選填“勻速”或“加速”)運動的;小車到達坡底時的速度為0.8m/s。【解答】解:(1)由題知,小車全程運動的時間t1=2.6s,小車前半段路程運動的時間t2=1.8s,設(shè)全程路程為s,則小車運動全程的平均速度v1=s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2=1由v1>v2可知,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2)測量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應(yīng)該將小車從A處靜止釋放,并在B處開始計時,在C處停止計時;(3)勻加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向上傾斜的直線,由圖象可知,小車在斜面上滑下時是加速運動的;小車到達坡底時的時間是2.5s,對應(yīng)的速度為0.8m/s。故答案為:(1)小于;(2)A;(3)加速;0.8。7.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實驗。(1)該實驗?zāi)康氖蔷毩?xí)用刻度尺和停表測平均速度。(2)該實驗原理是v=st(3)實驗時應(yīng)保持斜面的傾角較小,這是為了減小測量時間(填“路程”或“時間”)時造成的誤差。(4)斜面傾角不變時,小車由靜止釋放,小車通過的路程越長,其平均速度越大(選填“大”或“小”);小車由靜止釋放,通過相同路程,斜面的傾角越大,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越大(填“大”或“小”)。(5)實驗時觀察到,小車沿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運動是變速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6)實驗中測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為v3,那么,v1、v2的大小關(guān)系是v1>v2(選填>、<、=)。【解答】解:(1)實驗中要用刻度尺測量小車運動的路程,用停表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2)實驗中要利用公式v=s(3)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所用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減小測量時間的誤差,斜面坡度應(yīng)小些;(4)小車在斜面上加速運動,斜面傾角不變時,小車由靜止釋放,小車通過的路程越長,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車由靜止釋放,通過相同路程,斜面的傾角越大,所用時間越短,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越大;(5)小車沿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運動時,速度越來越大,因此是變速直線運動。(6)小車沿斜面做加速直線運動,所以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故v1>v2。故答案為:(1)刻度尺;停表;(2)v=s(3)時間;(4)大;大;(5)變速;(6)>。8.某探究小組為了研究小車在桌面上的直線運動,用自制“滴水計時器”計量時間。實驗前,將該計時器固定在小車旁,如圖(a)所示。實驗時,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輕推一下小車。在小車運動過程中,滴水計時器等時間間隔地滴下小水滴,圖(b)記錄了桌面上連續(xù)的6個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計時器從第一個水滴滴下開始計時,30s內(nèi)共滴下46個小水滴)。(1)該小組同學(xué)根據(jù)圖(b)的數(shù)據(jù)判斷出小車做變速運動。小車在AD兩點間運動的時間為2s.平均速度大小為0.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