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24年高考物理模擬試題(四)試題和答案_第1頁
物理-2024年高考物理模擬試題(四)試題和答案_第2頁
物理-2024年高考物理模擬試題(四)試題和答案_第3頁
物理-2024年高考物理模擬試題(四)試題和答案_第4頁
物理-2024年高考物理模擬試題(四)試題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4演練篇核心考點AB卷高考理化2024年3月2024年高考物理模擬試題(四)■江西省南康中學彭長禮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第1~7題為單選題,第8~10題為多選題)1.放射性元素對人類社會和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健康的潛在威脅難以估量。已知放射性元素Sr的半衰期為28年,核反應為Sr→Y+X,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該核反應中Sr發(fā)生了α衰變B.環(huán)境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劇烈程度增大,Sr的半衰期減小C.100個Sr原子核經過28年只剩50個Sr原子核未衰變D.Y的比結合能比Sr的比結合能大2.某動力公司在研發(fā)雙足人形機器人的過程中,通過連續(xù)跳躍來測試機器人的性能。某次測試中,機器人連續(xù)跳躍三次的軌跡如圖1所示,共跳出14m遠的好成績。假設機器人每次起跳騰空后重心離地的高度都是前一次的2倍,水平位移也是前一次的2倍,機器人在空中運動的總時間為1.32s。已知機器人的質量m=50kg,取2=1.4,g=10m/s2不計一切阻力,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圖1A.機器人三次躍起時的速度方向不同B.機器人第一次躍起到落地的水平位移為3mC.機器人第一次躍起到落地的運動時間為0.15sD.機器人在跳躍過程中增加的重力勢能最多為225J3.春節(jié)期間人們都喜歡在陽臺上掛一些燈籠作為喜慶的象征。如圖2所示,由六根等長的輕質細繩懸掛起五個質量相等的燈籠1、2、3、4、5,中間的兩根細繩BC和CD的夾25演練篇核心考點AB卷高考理化2024年3月角θ=12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圖2A.細繩MA的拉力為單個燈籠重力的2.5倍B.細繩AB的延長線不能平分燈籠2與細繩BC之間的夾角C.細繩MA與AB的彈力大小之比為 3∶1D.細繩AB與BC的彈力大小之比為 3∶14.空間存在平行于紙面的勻強電場,在紙面內取O點為坐標原點,建立x軸,如圖3甲所示?,F有一個質量為m,帶電荷量為+q的微粒,在t=0時刻以一定初速度從x軸上的a點開始沿逆時針方向繞O點做勻速圓周運動。已知微粒的運動軌跡半徑為R,ab為圓的一條直徑。除靜電力外微粒還受到一個變力F,不計其他力的作用,測得試探電荷所處位置的電勢φ隨時間t的變化圖像如圖3乙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圖3A.電場強度的大小為,方向與x軸正方向間的夾角為B.b點與a點的電勢差UbaC.微粒在t1時刻所受變力F可能達最大值D.在微粒做圓周運動的過程中,變力F的最大值為+π2mR的最大值為+36t2R5.白鶴灘水電站是目前世界上在建規(guī)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是我國實施“西電東送”的大國重器。白鶴灘水電站遠距離輸電電路示意圖如圖4所示,如果升壓變壓器與降壓變壓器均為理想變壓器,發(fā)電機輸出電壓恒定,R表示輸電線電阻,則當用戶消耗的電功率增大時()。圖4A.電流表A2的示數增大,電流表A1的示數減小B.電壓表V1的示數不變,電壓表V2的示數減小C.輸電線上的功率損失減小D.電壓表V1與電流表A1示數的乘積等于電壓表V2與電流表A2示數的乘積6.人眼結構的簡化模型如圖5所示,折射率相同、半徑不同的兩球體共軸,球心分別為O1和O2,O2位于小球面上。寬為圖5d的單色平行光束對稱地沿軸線方向射入小球,會聚在軸線上的P點,光線的會聚角∠APB=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不能求出小球的半徑B.可以求出球體對該單色光的折射率C.光線射到P點時可能會發(fā)生全反射D.若大球的折射率略減小,則光線將會聚在P點右側7.如圖6甲所示是由導電的多晶硅制成的電容加速度傳感器,其原理圖如圖6乙所示。傳感器可以看成是由兩個電容分別為C1、C2的電容器組成的,當傳感器有沿著箭頭方向的加速度時,多晶硅懸臂梁的右側可發(fā)生彎曲形變。下列對這個傳感器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當傳感器勻速向上運動時,C1減小,26演練篇核心考點AB卷高考理化2024年3月C2增大B.當傳感器保持加速度恒定向上運動時,C1減小,C2增大C.當傳感器由靜止突然加速向上運動時,C1減小,C2增大D.當正在勻速向上運動的傳感器突然停止運動時,C1減小,C2增大圖68.宇宙中存在由A、B兩恒星組成的雙星系統(tǒng),它們以O點為圓心做勻速圓周運動,如圖7所示。因為兩恒星離地球非常遠,而且地球位于它們的軌道平面上,所以從地球上看過去A、B兩恒星好像在同一條直線上做往復運動。已知恒星A最遠能到達M、N兩點,恒星B最遠能到達P、Q兩點。由于多普勒效應,當恒星A靠近地球時,在地球上接收到恒星A發(fā)出的光頻率比實際頻率高;當恒星A遠離地球時,在地球上接收到恒星A發(fā)出的光頻率比實際頻率低。根據多普勒頻移公式可算出恒星A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為v;并在地球上O'點測得∠MO'N=2α,∠PO'Q=2β,恒星A從M點運動到N點所用的時間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圖7A.該雙星系統(tǒng)軌道圓心O到地球上O'點的距離為B.恒星B的線速度大小為vC.A、B兩恒星的總質量為·1+3B兩恒星間的距離為·1+)9.如圖8所示,豎直輕彈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將質量m=圖81kg的小球從輕彈簧正上方由靜止釋放,小球下落過程中受到恒定的空氣阻力作用。以小球開始下落的位置為原點,豎直向下為y軸正方向,取地面處為重力勢能零點,圖8球下落到最低點的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Ep1、小球的重力勢能Ep2隨y變化的關系圖像分別如圖9甲、乙所示。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已知彈簧的彈性勢能Ep1kx2(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x為彈簧的形變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圖9A.圖乙中a=3B.小球剛接觸彈簧時的速率為22m/sC.小球剛接觸彈簧時的速率為10m/sD.當彈簧的壓縮量為m時,小球有最大速度10.如圖10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氣體經歷某個圖10循環(huán)過程,其中A→B→圖10是等溫過程,C→D→A是收縮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若C→D→A是絕熱收縮過程,則該27演練篇核心考點AB卷高考理化2024年3月循環(huán)過程并沒有違反熱力學第一定律B.若C→D→A是導熱收縮過程,則該過程中氣體一定從外界吸收熱量C.若C→D→A是導熱收縮過程,則該過程中氣體一定向外界放出熱量D.若C→D→A是導熱收縮過程,則該過程中氣體內能一定先減小后增大二、實驗題11.某同學想驗證豎直面內物塊做圓周運動向心力變化的規(guī)律,使用某一豎直面內的圓周軌道,軌道圓心為O,半徑R=3m,分別在距離最低點A高度為0、h、2h、3h、4h、5h、6h處固定有壓力傳感器,其裝置如圖11甲所示。圖11(1)選擇比較光滑的豎直軌道,以保證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的機械能變化可以忽略。(2)使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A點以速度v0開始沿內軌道向右運動,記錄小球在各位置對軌道的壓力F與高度H的對應數值,并在F-H坐標系中描點連線得到如圖11乙所示的圖像。(3)若物塊在初始位置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F0,則F與H的函數關系可表示為 (用m、g、R、H、F0、F表示);若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則結合圖乙知小球質量m=kg,小球經過最低點A時的初速度v0=m/s(可以用根式表示)。12.某學習小組想要研究黑盒a、b兩端電壓隨電流變化的規(guī)律。實驗室提供如下器材:A.黑盒;B.電流表A(量程為0~0.6A,內阻約為0.5Ω);C.電壓表V1(量程為0~3V,內阻約為3kΩ);D.電壓表V2(量程為0~6V,內阻約為6kΩ);E.滑動變阻器R(阻值范圍為0~20Ω);F.開關,導線若干。(1)該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12所示的電圖12路,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圖12阻器R的滑片P,記錄相應的電壓表示數U和電流表示數I,如表1所示。請根據表1中的數據在如圖13所示的坐標系中作出U-I圖像。表1U/V1.951.731.521.300.88I/A0.180.220.260.300.340.38圖13(2)將黑盒視為一個電源,根據作出的U-I圖像可得,黑盒的等效電動勢E0=V(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3)圖12中的電壓表應選用(選填(4)因電表內阻影響,黑盒等效電動勢E0的測量值(選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三、解答題13.“親子游戲”對家庭成員的身心有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某家庭圖14利用新型材料設計了一項戶外“親子游戲”,裝置如圖14所示。新型材料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質量m=1kg的木塊位于材料板的最右端。材料板的質量M=1kg,長度L=15m,上表面平均分為三段,其中BC段光滑,AB、CD段與木塊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1=0.75,材料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2=0.25,初始狀態(tài)下材料板和木塊均靜止。家庭成員兩人一組,在相等時間內施加外力拉動木塊,比較哪組能使木塊在材料板上滑行得更遠。某次游戲中,爸28演練篇核心考點AB卷高考理化2024年3月爸用F1=10N的水平力向左拉木塊,作用2s后撤去,緊接著女兒用豎直向上的力F2=10N作用在木塊上,2s后再撤去。將木塊視為質點,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假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1)撤掉力F1時木塊的速度大小v1。(2)木塊相對材料板發(fā)生滑動的時間t。(3)整個過程中,材料板在地面上滑行的總距離s。14.離子推進技術在太空探索中已有廣泛的應用,其裝置可簡化為如圖15所示的內、外半徑分別為R1和R2的圓筒。以圓筒左側圓心O為坐標原點,沿圓筒軸線向右為x軸圖15正方向建立坐標。圖15x=0和x=L處,垂直于x軸放置柵極,在兩圓筒間形成方向沿x軸正方向、大小為E的勻強電場,同時通過電磁鐵在兩圓筒間加上沿x軸正方向、大小為B的勻強磁場。待電離的氙原子從左側柵極飄進兩圓筒間(其初速度可視為零)。在內圓筒表面分布著沿徑向以一定初速度運動的電子源。氙原子被電子碰撞,可電離為一價正離子,剛被電離得到的氙離子的速度可視為零,經電場加速后從柵極射出,推進器獲得反沖力。已知單位時間內剛被電離成氙離子的線密度(沿x軸方向單位長度的離子數)λ=k(L-x),其中k為常量,氙離子質量為M,電子質量為m,電子元電荷量為e,不計離子間、電子間相互作用。(1)在x處的一個氙原子被電離,求其從右側柵極射出時的動能。(2)要使電子不碰到外筒壁,求電子沿徑向發(fā)射的最大初速度。(3)若在x~x+Δx的微小區(qū)間內氙離子從右側柵極射出時所產生的推力為ΔF,求隨x變化的關系式,并畫出-x圖像。(4)求推進器所受的推力。15.某學生采用如圖16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電磁感應問題,水平金屬軌道FMNP、F'M'N'P'上放置著金屬棒1和2,處于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中,兩金屬棒的質量均為m,電阻均為R,長度均為l,其中金屬棒1接入電路的有效電阻為,水平金屬軌道右邊連接著金屬軌道PQZ、P'Q'Z',其中傾斜部分與水平面成30°角,并處于沿斜面向下的勻強磁場中,軌道QZ、Q'Z'部分水平且足夠長,處于豎直向下的磁場中,所有的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均為B,軌道尺寸見圖中標注。現給金屬棒1一個瞬時沖量,使其獲得向右的初速度v(此后各過程,兩金屬棒與軌道都接觸良好),金屬棒2也因之運動起來,在到達PP'連線處之前兩金屬棒均已做勻速運動,金屬棒2剛越過PP'連線處時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0μmg+mg,其中μ為金屬棒2與傾斜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且μ,同時給金屬棒1一個外力,使金屬棒1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該學生發(fā)現外力隨時間每秒增加k(單位為N),金屬棒2在傾斜軌道上的運動時間為。金屬棒2到達Q'連線處時,撤去兩金屬棒上的外力。整個運動過程中,金屬棒1始終在FM、F'M'軌道上運動,所有軌道電阻不計,只有傾斜軌道粗糙。圖16(1)金屬棒1在獲得速度瞬間,求金屬棒1兩端的電勢差。(2)金屬棒2剛越過PP'連線處時金屬棒1受力的大小和金屬棒2到達QQ'連線處時金屬棒1的速度大小。(3)金屬棒2進入QZZ'Q'區(qū)域后整個回路中產生的焦耳熱。(責任編輯張巧)45參考答案與提示高考理化2024年3月2024王高專徹理慎狽試題(四)雪專答菜與提示1.D提示:根據電荷數和質量數守恒可知,X為電子,因此Sr發(fā)生的是β衰變,選項A錯誤。環(huán)境溫度變化,不會改變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選項B錯誤。半衰期是一個統(tǒng)計規(guī)律,只在針對大量原子核時才有意義,100個Sr原子核衰變具有隨機性,選項C錯誤。Sr衰變?yōu)閅放出β粒子,發(fā)生了質量虧損,而核子數不變,所以平均核子質量變小,比結合能變大,選項D正確。2.D提示:根據hgt2可得,機器人上升到最高點所用的時間t=。設機器人第一次躍起到落地的運動時間為t1,則第二次、第三次躍起到落地的運動時間分別為 2t1、2t1,且t1+2t1+2t1=1.32s,解得t1=0.3s,選項C錯誤。設機器人第一次躍起到落地的水平位移為x1,則x1+2x1+4x1=14m,解得x1=2m,選項B錯誤。在豎直方向上,根據v2=2gh可得,機器人跳起時沿豎直方向的初速度vy=2gh,則vy1∶vy2∶vy3=1∶2∶2;在水平方向上,根據x=v0t可得,機器人跳起時沿水平方向的初速度vx=,則vx1∶vx2∶vx3=∶1∶=1∶2∶2。根據機器人躍起時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間夾角的正切值tanθ可得,tanθ1∶tanθ2∶tanθ3=1∶1∶1,即機器人三次躍起時的速度方向相同,選項A錯誤。根據對稱性可知,機器人第三次躍起至運動到最高點所用的時間為t1,則上升的最大高度hgt=0.45m,增加的重力勢能Ep=mgh=225J,選項D正確。3.D提示:設每個燈籠的質量為m,對結點C進行受力分析得TBC=TCD,θ22TBCcos=mg,解得TBC=mgθ22TBCcosB進θAB與豎直方向間的夾角為θ1B進θ,2行受力分析得TABsinθ1=TBCsin,2TABcosθ1=TBCcos+mg,解得TAB= 3mg,tanθ1,即θ1=30°。根據數學知識可知,細繩AB的延長線能平分燈籠2與細繩BC之間的夾角,且TAB∶TBC=3mg∶mg=3∶1,選項B錯誤,D正確。設細繩MA與豎直方向間的夾角為θ2,對結點A進行受力分析得TMAsinθ2=TABsinθ1,TMAcosθ2=TABcosθ1+mg,解得tanθ2 7mg,選項A錯誤。TMA∶TAB=7mg∶3mg=7∶3,選項C錯誤。4.D提示:根據勻強電場場強與電勢差的關系得E,根據題圖乙得微粒的運動周期T=2(7t1-t1)=12t1,設微粒在電場中經過時間t1轉過的角度為θ,則=11,解得θ=,即場強的方向與x軸正方向間的夾角為,選項A 錯誤。Uba=-2ERcos-,選項B錯誤。因為場強方向斜向左下方,所以微粒在7t1時刻所受變力F可能達最大值,在t1時刻所受變力F可能達最小值,選項C錯誤。在微粒做圓周運動的過程中,變力F的最大值F +,選項D正確。π +,選項D正確。36t2R5.B提示:發(fā)電機的輸出電壓U1恒定,在升壓變壓器位置,根據可知,升壓變壓器副線圈兩端的電壓不變,即電壓表V1的示數U2不變。用戶消耗的電功率增大,46d2dsin∠AO1Cd2dsin∠AO1C=2sin2α高考理化2024年3月即并聯用戶數量增多,設用戶的等效電阻為R0,則等效電阻R0減小。將降壓變壓器與用戶視為一個整體,設整體的等效電阻為Rx,降壓變壓器原、副線圈兩端的電壓分別為U3、U4,電流表A1、A2的示數分別為I1、I2,則Rx=2·2R0。因R0減小,故Rx減小。根據I1可知,I1增大。在降壓變壓器位置,根據=n4n3可知,I2也增大。因此電流表A1和An4n3示數均增大,選項A錯誤。根據U3=U2-I1R,U2不變,I1增大可知,U3減小I1R,U2可知,U4減小。因此電壓表V1的示數不變,電壓表V2的示數減小,選項B正確。根據輸電線上損耗的電功率ΔP=IR,I1增大可知,輸電線上的功率損失增大,選項C錯誤。因為輸電線上存在功率損耗,所以電壓表V1與電流表A1示數的乘積等于電壓表V2與電流表A2示數的乘積加上輸電線上損耗的電功率,選項D錯誤。圖16.B提示:已圖1大圓的弦長d和張角α,分別連接AO2、AO1,設軸線與小球左邊交點為C點,如圖1所示,根據幾何關系得∠AO2O1=α,∠AO1C=2α,∠PAO1=∠AO1C-,AO2=d2=sin∠AO2O1,選項A錯誤。光線的入射角i=∠AO1C=2α,則球體對該單色光的折射率n=sinO1=s,選項B正確。因為光線在P點的入射角小于∠AO1C,即光束在P點的入射角小于臨界角,所以光線不可能在P點發(fā)生全反射,選項C錯誤。若大球的折射率略減小,則光線射出小圓后折射角變大,光線將會聚在P點左側,選項D錯誤。7.C提示:當傳感器勻速向上運動時,多晶硅懸臂梁相對于頂層多晶硅和底層多晶硅的位置不變,C1、C2不變,選項A錯誤。當傳感器保持加速度恒定向上運動時,與加速度為零時相比,多晶硅懸臂梁的右側雖發(fā)生彎曲形變,但多晶硅懸臂梁相對于頂層多晶硅和底層多晶硅的位置不變,C1、C2不變,選項B錯誤。當傳感器由靜止突然加速向上運動時,多晶硅懸臂梁與頂層多晶硅間的距離變大,與底層多晶硅間的距離變小,根據C=可知,C1減小,C2增大,選項C正確。當正在勻速向上運動的傳感器突然停止運動時,多晶硅懸臂梁與頂層多晶硅間的距離變小,與底層多晶硅間的距離變大,C1增大,C2減小,選項D錯誤。8.BCD提示:根據題意知OM=rA=,根據幾何關系得tanα2πα,選項A錯誤。根據幾何關系得rB=OO'tanβ,所以vBv,選項B正確。根據雙星動力學方程得G(rA+rB),解得mA+mB=2(rA+rB)3=1+3,選項C正確。A、B兩恒星間的距離L=rA+rB=1+,選項D正確。9.BD提示:根據題圖可知,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高度下降0.6m,則重力勢能減少量ΔEp2=mghmax=6J,結合Ep2-y圖像得6=10-a,解得a=4,選項A錯誤。小球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內能和彈簧的彈性勢能,根據Q=fhmax=ΔEp2-ΔEp1,解得f=2N。小球高度下降0.5m的過程中,根據mgh-fh=47參考答案與提示高考理化2024年3月mv-0,解得小球剛接觸彈簧時的速率v1=22m/s,選項B正確,C錯誤。當小球高度下降0.6m時,彈簧的壓縮量y1=0.1m,此時Ep1ky=4.8J,解得k=960N/m。當小球速度最大時,小球的加速度為零,根據平衡條件得F彈+f=mg,解得F彈=8N,又有F彈=kΔy,解得Δy0m,選項D正確。10.CD提示:若C→D→A是絕熱收縮過程,則不發(fā)生熱傳遞,外界對氣體做功,內能增加,而實際上C、A狀態(tài)下的內能(溫度)相同,因此該循環(huán)過程違反了熱力學第一定律,選項A錯誤。若C→D→A是導熱收縮過程,則外界對氣體做功,又有C、A狀態(tài)下的內能相同,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該過程中氣體一定向外界放出熱量,選項B錯誤,C正確。因為A→B→C是等溫過程,內能不變,而C→D→A過程(除了C、A狀態(tài))中內能都比前一狀態(tài)下的內能小,且兩個圖像相距越遠,內能相差越大,則該過程中氣體內能一定先減小后增大,選項D正確。11.(3)F=F0-H0.5330提示:(3)設在任意高度H處小球的速度為vt,根據動能定理得-mgHmv-mv,整理得mv=mv-2mgH。在右側軌道上,設小球在高度H處和圓心的連線與OA的夾角為θ,當H≤R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mgcosθ,根據數學知識得cosθ,在最低點A有F0-mg。聯立以上各式解得F=F0-H,當R<H≤2R時該式仍成立。根據F-H圖像可得,在最低點A有F0=60N,在H=6m處有F=30N,圖像斜率k=-5N/m,結合F的表達式得k=-,解得m=0.5kg。根據F0-mg,解得v0=330m/s。12.(1)如圖2所示。(2)2.95(3)C(4)偏小電壓表具有分流作用,使得干路電流的測量值偏小圖2提示:(2)設黑盒的等效內阻為r,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E0=U+Ir,變形得U=rI+E0,結合U-I圖像得E0=2.95V。(4)按題圖所示電路采用伏安法測電源電動勢時,路端電壓測量準確,而由于電壓表的分流作用,導致干路電流的測量值偏小,且電壓表的示數越大,電壓表的分流作用就越明顯。13.(1)當爸爸施加向左的力F1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對木塊有F1-μ1mg=ma1,對材料板有μ1mg-μ2(M+m)g=Ma0,解得a1=2.5m/s2,a0=2.5m/s2,因此二者一起做勻加速運動,不發(fā)生相對滑動。經過t0=2s,木塊的速度v1=a1t0=5m/s。(2)材料板上表面AB、BC、CD的長度均為l=5m。撤去力F1,力F2作用在木塊上時,對木塊有F2=mg,即N=0,f=0,故木塊以速度v1向左做勻速運動,對材料板有a2=μ2g=2.5m/s2,經過t1=2s,材料板的速度v2=v1a2t1=0,木塊在材料板上滑行的距離x=v1t1-t1=5m。撤去力F2時,木塊剛好運動到光滑的BC段右端,木塊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繼續(xù)向左做勻速運動,材料板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保持靜止不動,木塊在材料板上的相對運動時間t21s。木塊運動到粗糙的CD段上后,木塊與材料板發(fā)生相對滑動,木塊做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3=μ1g=7.5m/s2,材料板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4=a0=2.5m/s2,設經過時間t3二者達共速,根據v1-a3t3=a4t3,解484參考答案與提示4高考理化2024年3月得t3=0.5s。因為μ1>μ2,所以共速后,木塊與材料板一起做勻減速運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