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律史》形成性考核2_第1頁
《中國法律史》形成性考核2_第2頁
《中國法律史》形成性考核2_第3頁
《中國法律史》形成性考核2_第4頁
《中國法律史》形成性考核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開放大學《中國法律史》形成性考核2

第五章------第八章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40分)

1.比:即“比照”、“比附”,或稱“比附援引”,指中國古

代司法判決中,在法律對某一事件或行為沒有明文規(guī)定的情

況下,援引法律的類似條文或過去的判例斷案的制度

2.漢律六十篇:漢武帝時期繼續(xù)立法活動,令張湯、趙

禹等制定法律,如張湯制定《越宮律》二十七篇,是有關宮

廷事務和警衛(wèi)方面的法律;趙禹制定《朝律》六篇,是有關

諸侯百官朝賀制度的相關法律。自此,這一階段制定的《越

宮律》27篇和《朝律》6篇,與先前完成的《九章律》9篇

《傍律》18篇,合稱為“漢律六十篇”。

3.親親得相首匿:親親得相首匿是漢代刑罰適用原則之

一,具體指漢代法律所規(guī)定的直系三代血親之間和夫妻之間,

除犯謀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相互包庇隱瞞,不向

官府告發(fā);對于親屬之間容隱犯罪的行為,依照法律規(guī)定也

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

4.官當:官當?shù)囊馑际且怨俾毜之斖叫?。官當起源于《晉

律》中的“雜抵罪”,即用奪爵位、除名籍和免官來抵罪。

5.八議:是中國封建刑律規(guī)定的對八種人犯罪必須交由

皇帝裁決或依法減輕處罰的特權制度?!鞍俗h”最早源于西

周的八辟。

6.十惡:指的是謀反、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

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這十種罪行。

7.《開皇律》:《開皇律》體現(xiàn)了隋文帝的德治思想。法

典編目條例包括名例、衛(wèi)禁等十二篇五百條?!堕_皇律》確

立了笞、杖、徒、流、死的封建五刑制度,并將“十惡”重

罪正式列入《名例律》,貴族、官員法律特權擴大化。它在

篇章體制、基本內容等方面總結了以往朝代的立法經驗,使

封建法典趨于定型,并為唐律提供了直接的藍本。

8.《唐六典》:是唐玄宗時期制定的記載當時國家行政制

度的重要文獻,是中國古代最早一部行政法典。

9.《宋刑統(tǒng)》:是宋開國第一部法典,于建隆四年由宋太

祖命竇儀編訂。體制上,其基本沿襲唐律,由十二篇213門

組成,律文后加以疏議,再附以相關敕、令、格、式,并新

增起請條開創(chuàng)中國古代刑律編纂新體例,在中華法律史上有

重要歷史地位。

10.提點刑獄司:是宋代首創(chuàng)的掌管一路司法、監(jiān)察等事

務的重要路級機構,其長官的全稱是“提點某路刑獄公事”

二、問答題(每小題10分,共60分)

1.試述“春秋決獄”的原則和主要內容。

答:“春秋決獄”最重要的原則被認為是“論心定罪”,

即以《春秋》之義去考查犯罪者的主觀動機,再對案件作出

裁決。春秋決獄的原則,按照董仲舒的論述應該是“本事原

志”,即春秋決獄,應兼顧事實和動機。但是,由于儒家經

典教義不具有法的規(guī)范性和確定性,法吏又往往不諳曉儒術,

于是在司法實踐中常常任意比附,造成司法專斷和腐敗的

局面。春秋決獄推動了律學的發(fā)展,對審判原則也進行了

修正。春秋決獄促進了法律儒家化的進程,開辟了引禮入法

的通道。

2.試述漢朝文景時期刑制改革的背景、措施及歷史意義。

答:①背景:自戰(zhàn)國至秦朝,隨著朝代更替,新舊刑罰

混雜,層次體系不清,使刑罰制度顯得雜亂無章。西漢初年,

在秦朝刑罰制度的基礎上實行改革,但刑罰體制與秦朝并無

本質差別。

②措施:漢文帝批準改革的內容主要是利用徒刑、笞刑

和死刑代替腺、鼻I和斬左右趾三種肉刑。漢景帝下令把斬左

趾的笞五百減為笞三百。中六年又下詔把笞三百減為笞二百,

笞二百減為笞一百。漢景帝對執(zhí)行笞刑的刑具和執(zhí)行方法做

了具體規(guī)定。漢文帝對勞役刑做了改革,決定將終身服役的

勞役刑制度改為有限期的勞役刑制度。

③歷史意義:文景二帝廢除肉刑,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的潮

流,有利于保護社會生產力;廢除肉刑使我國古代的刑罰手

段由野蠻殘酷變得較為人道;改革后的漢朝刑法,為封建制

五刑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因此,文景二帝改革刑制,是我國古代法制史上具有歷

史意義的事件,是由奴隸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過渡的重要標

丿1^>O

3.試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法典體例的發(fā)展變化。

答:①魏《新律》對漢舊律的改革。一是增加篇目,將

刑事條款盡入于律,作為正典;二是體例上的調整,魏《新

律》將漢《九章律》中類似現(xiàn)代刑法總則的《具》律改稱《刑

名》,列于律首。體例更為科學,成為三國時期具有代表性

的法典,是晉律的直接淵源。

②晉律設置更有進步。一是嚴格區(qū)別律令界限,二是篇

章體例合理,分魏律《刑名》為《刑名》、《法例》兩篇,豐

富了刑律總則的內容;同時對篇章的設置進行了調整,使其

更加合理完善。

③南北朝時期北朝《北魏律》和《北齊律》亦有所進步。

《北齊律》將《刑名》、《法例》合為《名例》,冠于律首增

強了法典結構上的科學性。

4.簡述《唐律疏議》的內容和影響。

答:《唐律疏議》的內容包括:《名例律》、《衛(wèi)禁律》、《職

制律》、《戶婚律》、《廄庫律》、《擅興律》、《賊盜律》、《斗訟

律》、《詐偽律》、《雜律》、《捕亡律》、《斷獄律》

《唐律疏議》的影響:作為中國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

《唐律疏議》全面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風格和

基本特征,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對后世及周邊國家

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短坡墒枳h》成為中國歷史上迄今

保存下來的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會影響的古代成文法典。

在中國古代立法史上占有最為重要的地位。

5.簡述唐朝的五刑制度。

答:唐律的刑罰以五刑為主,它們是:笞、杖、徒、流、

死。五刑制度在唐朝時期也逐漸被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成為了

一個完整的司法制度體系,這也是中國封建制刑罰中的核心。

6.試述宋朝民事法律制度的發(fā)展變化。

答:①.法律編纂和整理:宋朝初期,為了確立法律秩

序,大量法律文獻進行編纂和整理。其中《大宋律例》對宋

朝的法律制度起著重要的規(guī)范作用。②強調禮教和德治:

法律制度更多地強調道德和社會秩序的維護,特別是在家庭、

婚姻、繼承等方面,重視家族綱常和家庭責任,以維護社會

穩(wěn)定和家族秩序。③基于官僚體系的法律實施:宋朝的法律

實施依賴于官僚體系,官員在地方上負責審判和執(zhí)行法律。

宋朝采用了嚴格的法官選拔制度,并通過考試選拔合適的人

才擔任官職,以確保法律的公正和實施。④發(fā)展商法和經濟

法:宋朝是中國經濟繁榮的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