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全冊知識點梳理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8/2D/wKhkGGYhih-AJ-6lAAEnokrNXSc043.jpg)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全冊知識點梳理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8/2D/wKhkGGYhih-AJ-6lAAEnokrNXSc0432.jpg)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全冊知識點梳理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8/2D/wKhkGGYhih-AJ-6lAAEnokrNXSc0433.jpg)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全冊知識點梳理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8/2D/wKhkGGYhih-AJ-6lAAEnokrNXSc0434.jpg)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全冊知識點梳理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18/2D/wKhkGGYhih-AJ-6lAAEnokrNXSc043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
冊知識點梳理
第一部分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梳理
第一單元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
2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第五單元
11諫逐客書/李斯
第八單元
15諫太宗十思書/魏征
*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
16阿房宮賦/杜牧
*六國論/蘇洵
古詩詞誦讀
登岳陽樓/杜甫
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
念奴嬌.過洞庭/張孝祥
游園(【皂羅袍】)/湯顯祖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1頁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論語》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
之以饑篋;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p>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p>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
小相焉?!?/p>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p>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p>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風乎舞零,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p>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唯求則非邦也與?”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則非邦也與?”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2頁
“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2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
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p>
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肮?/p>
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
不利焉?!痹S之。
夜繾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
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
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
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
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
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11諫逐客書
李斯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
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
秦,而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
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3頁
里,至今治強?;萃跤脧垉x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
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呈瓦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
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
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
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
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
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鷺之鼓。此數(shù)寶者,秦不生一焉,而
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
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wèi)之女不充后宮,而駿良歌齷不實外廄,江南
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
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磯之珥、阿縮之衣、錦繡
之飾不進于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cè)也。夫擊甕叩缶,
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wèi)》《桑間》
《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
《衛(wèi)》,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
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
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
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
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
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
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chǎn)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chǎn)于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
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15諫太宗十思書
魏征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4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
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
厚而思國之理,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
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
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
長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
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
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
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
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
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
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總此十思,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
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在君無事,可以盡
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
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答司馬諫議書
王安石
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
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
自辨。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復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
或見恕也。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5頁
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
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
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
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
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
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
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
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
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
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
16阿房宮賦
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
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
一閣;廊腰纓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困困焉,
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
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
雨凄凄。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靖,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
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
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
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纓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
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
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
擲通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6頁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
取之盡錨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
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
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
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
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
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六國論
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
道也?;蛟唬毫鶉?,率賂秦耳即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
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
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
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
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
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
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
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
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
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
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
7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7頁
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
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
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
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加,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桂枝香?金陵懷古
[宋]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
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
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
《后庭》遺曲。
念奴嬌-過洞庭
8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8頁
[南宋]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
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海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
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巯溪殗[,不知今夕
何夕!
游園
湯顯祖
【皂羅袍】原來始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
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
波畫船一一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9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9頁
第二部分
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3下冊知識梳理
第一單元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齊桓晉文之事庖丁解牛)
Li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一'識記字音
曾皙(xT)
哂之(shen)
鏗爾(keng)
舞零(yu)
喟然(kui)
二、通假字
1.鼓瑟希(希,同“稀”)
2.莫春者(莫,同“暮”)
3.唯求則非邦也與(與,同“歟”)
三、古今異義
1.加之以師旅(古義:泛指軍隊今義:軍隊編制單位之一)
2.且知方也(古義:是非準則今義:方向、對方、方法等)
3.如五六十(古義:或者今義:如果,像)
4.如其禮樂(古義:至于今義:如果,像)
5.異乎三子者之撰(古義:才能今義:寫作)
四'一詞多義
(1)以:
?以吾一日長乎爾(因為,介詞)
?毋吾以也(認為,動詞)
?則何以哉(做、為,動詞)
?加之以師旅(用、那,介詞)
X)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10頁
以俟君子(而,連詞)
(2)爾:
?以吾一日長乎爾(你、你們,代詞)
?子路率爾而對曰(……相當于然,詞尾)
(3)言:
?亦各言其志也(說、談,動詞)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話,名詞)
五'詞類活用
1.端章甫(名詞作動詞穿著禮服、戴著禮帽)
2.風乎舞零(名詞作動詞吹風、乘涼)
3.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形容詞作名詞小相、大相)
4.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形容詞作名詞勇氣)
5.曾皙后(方位名詞作動詞落在后面)
六、特殊句式
1.不吾知也(賓語前置)
2.則何以哉(賓語前置)
3.爾何如?(賓語前置)
4.何傷乎?(賓語前置)
5.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謹(狀語后置)
6.為國以禮(狀語后置)
7.則何以哉(賓語前置)
8,異乎三子者之撰(狀語后置)
9.以吾一日長乎爾(狀語后置)
10.毋吾以也(賓語前置)
11.浴乎沂(狀語后置)
12.風乎舞零(狀語后置)
13.夫三子者之言何如(狀語后置)
L2*齊桓晉文之事
一、識記字音
胡跪(hC)
釁鐘(X'In)
IRM(husu)
n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11頁
褊?。╞ian)
忖度(ctinduo)
便嬖(pi<5nbi)
蒞中國(I1)
吾T昏(hun)
放辟邪侈(p〕)
商賈(g。)
狗彘狗h〕)
庠序(xiang)
孝悌孝〕)
二'通假字
1.無以,則王乎(以,同“已”,止)
2.為長者折枝(枝,同“肢”,肢體)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刑,同“型”,作榜樣)
4.蓋亦反其本矣(蓋,同“盍”,何不)
5.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罔,同“網(wǎng)”)
6.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已,同“矣”,確定語氣)
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同“途”)
8.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恕,同“訴”)
三、古今異義
1.百姓皆以王為愛也。(古義:吝惜。今義:喜歡)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義:用來推廣到。今義:連接并列的詞或詞組)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古義:推廣到。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4.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義:妻子和孩子。今義:男女兩人結(jié)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
子)
5.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古義:中原地區(qū)。今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6.然后從而刑之(古義:接著就。今義: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結(jié)果、目的等:
因此就)
四、一詞多義
(1)愛:
?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吝惜)
?吳廣素愛人《陳涉世家》(愛護)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喜愛,喜歡)
(2)明:
2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12頁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名詞,視力)
?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形,清楚、明白)
?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形,賢明的)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靜夜思》(形,明亮)
(3)道: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述說,談論)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說,講)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道義、道理)
?任重道遠(路,道路)
五、詞類活用
1.無以,則王乎。(王:名作動,統(tǒng)一天下,王道)
2.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王:名作動,稱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老、幼”:形作動,尊敬、愛護;
后“老、幼”:形作名,老人,小孩)
4.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保:使動用法,使……安定)
5.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gòu)怨于諸侯。(危:使動用法,使……受到危害)
6.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朝:使動用法,使……來朝)
7.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服:使動用法,使……服從)
8.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罔:通“網(wǎng)''名作動,張開羅網(wǎng)捕捉,陷害)
六、特殊句式
1.臣未之聞也。(賓語前置)
2.何由知吾可也?(賓語前置)
3.王見之,曰:“牛何之?”(賓語前置)
4.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主謂倒裝)
5.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被動句)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賓語前置)
7.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賓語前置)
8.夫子之謂也。(文言固定句式,……之謂也,……說的就是……)
1.3庖丁解牛
一、識記字音
膝之所跨(yi)
若然(xU)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13頁
曉然(hud)
莫不中音(zh6ng)
批大郤(xi)
肯索(qing)
IR(gu)
良庖歲更刀(g百ng)
新發(fā)于硼于Sg)
怵然為戒為品)
(hud)
二、通假字
1.若然向然(向:同“響”。)
2.技蓋至此乎(蓋:同“盍”。)
三、古今異義
1.依乎天理(天理,古:牛體自然的結(jié)構(gòu)。今:常指天然的道理)
2.因其固然(固然,古:本來的樣子。今:a.表示承認某一個事實,引起下文轉(zhuǎn)折;
b.表示承認甲事實,也不否認乙事實。)
3.雖然,每至于族(雖然,古:雖然如此,盡管那樣。今:常用作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連
詞)
4.雖然,每至于族(至于,古:動詞“至”和介詞“于”連用,相當于“到了。今:
a.達到某種程度;b.另提一事。)
四'一詞多義
(1)善:
?善哉(表示同意的應答詞)
?善刀而藏之(通“繕”,修治,擦拭)
(2)族:
?族庖月更刀(眾,一般的)
?每至于族(叢聚,集結(jié)之處)
(3)為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介詞,替,給)
?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都是動詞。前一個,解的意思;后一個,作為的意思。)
?視為止,行為遲(兩個“為”同義,因為的意思。)
?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兩個“為”同義,因為。)
(4)乎
?技蓋至此乎(相當于“于”,可不譯。)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14頁
?依乎天理(相當于“于”,可不譯。)
?而況大靴乎(表疑問語氣,呢。)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詞詞尾。加強語氣,表示強調(diào)。)
(5)然
?奏刀黯然(擬聲詞詞尾。)
?因其固然(副詞詞尾,表“……的樣子”。)
?雖然,每至于族……(代詞,這樣。)
?怵然為戒(形容詞詞尾,表“……的樣子”。)
(6)于
?合于《桑林》之舞(介詞,引出對象。)
?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硼(介詞,從。)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詞,對于。)
?雖然,每至于族(介詞,引出對象。)
(7)而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連詞,表轉(zhuǎn)折。)
?而況大甄乎(連詞,表遞進。)
?提刀而立(連詞,表修飾。)
?善刀而藏之(連詞,表承接。)
五、詞類活用
1.足之所履(履,名詞作動詞,踩。)
2.良庖歲更刀,族庖月更刀(歲、月,名詞做狀語。)
3.而刀刃者無厚(厚,形容詞作名詞。厚度)
六、特殊句式
1.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斷句)
2.技經(jīng)肯蒙之未嘗(“之”字結(jié)構(gòu)形成賓語前置:未嘗技經(jīng)肯蒙)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硼(代詞“是”作“以”的賓語,前置;介詞結(jié)構(gòu)后
置)
4.視為止,行為遲(省略句,兩個“為”后面均省略賓語“之”)
2燭之武退秦師
一'識記字音
1.氾南(fan)
2.貳于楚也Rr)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15頁
3.佚之狐(yl)
4.夜繾而出(zhul)
5.共其乏困(gOng)
6.朝濟(zhjio)
7.肆其西封(si)
8.闕秦(qu@)
9.逢孫(pdng)
10.戍之(shu)
二、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同“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厭,同"魘”,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同“缺”,侵損,削減)
5.秦伯說,與鄭人盟(說,同“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知,同“智”,明智)
三、古今異義
(1)貳于楚也
古義:從屬二主,動詞今義:“二”的大寫,數(shù)詞
⑵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義: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
⑶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義:使者,出使的人今義: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⑷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義:那個人今義:尊稱別人的妻子
四、一詞多義
(1)以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介詞,把。)
?敢以煩執(zhí)事(介詞,拿,用。)
?以其無禮于晉(連詞,因為。)
?越國以鄙遠(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
?焉用亡鄭以陪鄰/闕秦以利晉(連詞,表目的。)
(2)而
?今急而求子/若亡鄭而有利于君(連詞,表承接。)
?夜繾而出(連詞,表修飾。)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16頁
?朝濟而夕設版焉(連詞,表轉(zhuǎn)折。)
(3)之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夫晉,何厭之有(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是寡人之過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詞,的。)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代這件事)
(4)焉
?子亦有不利焉(語氣助詞,表陳述。)
?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哪里)
?朝濟而夕設版焉(在那里)(兼詞,于之。)
(5)其
?以其無利于晉(指代鄭文公)/君知其難也(這)/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晉國)/失其
所與(指代自己)(代詞。)
?吾其還也(語氣詞,表商量語氣,相當于“還是”。)
(6)且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連詞,表并列,又。)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連詞,表遞進,況且。)
五'詞類活用
1.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名詞作狀語。在東方、在西方)
2.晉軍函陵(名詞作動詞。駐軍、駐扎在函陵)
3.越國以鄙遠(名詞意動用法。以……為鄙)
4.闕秦以利晉(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受益)
5.越國以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方的土地)
6.鄰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變雄厚,變削弱)
7.若亡鄭而有益于君(動詞使動用法。使……亡)/闕秦以利晉(使……損害)
六'特殊句式
1.判斷句
(1)是寡人之過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2)君之所知也6吾氣詞“也”,表判斷)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表否定判斷)
2.疑問句
⑴夫晉,何厭之有(疑問代詞“何”,表反問)
(2)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代詞“焉”,表疑問)
(3)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代詞“焉”,表疑問)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17頁
3.省略句
(1)(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保ㄊ≈髡Z“燭之武”)
(2)(晉惠公)許君焦、瑕(省主語“晉惠公”)
⑶子犯(晉侯)擊之(省動詞賓語“晉侯”)
⑷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省介詞賓語“之”)
4.固定句式
夫晉,何厭之有?(何……之有,表反問的句式,譯為“有……的呢”)
3*鴻門宴
一、識記字音
饗(xiang)
美姬(jT)
鯽生(ZOU)
卮酒(zhi)
有郤(x〕)
玉玦(jue)
瞋目(chen)
目恥匕(zl)
按劍而跟(。)
參乘(sheng)
彘肩(zhi)
刀俎(z。)
戮力(2)
峰山(xido)
切而啖之(dan)
二'通假字
1.成五采:(采,同彩,顏色)
2.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內(nèi),同納)
3.張良出,要項伯:(要,同邀)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
5.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同早)
6.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郤,同隙)
7.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不,同否)
18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18頁
8.因擊沛公于坐置之坐上:(坐,同座)
9.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距,同拒)
三、古今異義
1.山東古:指峰山以東地區(qū)。今:省份名。
2.非常古:意外的變故。今:程度副詞,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黃河以北地區(qū)。今:省份名。
4.河南古:黃河以南地區(qū)。今:省份名。
5.婚姻古:兒女親家。今:男女結(jié)為夫妻關(guān)系。
6.細說古:小人的讒言。今:詳細地講述。
7.于是古:在這件事上(這種情況下)今:表順承。
四'一詞多義
(1)謝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謝罪(道歉)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感謝)
?乃令張良留謝。(辭謝、告別)
(2)辭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ㄍ妻o)
?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告別)
(3)故
?君安與項伯有故?(故舊、交情)
?故聽之(因此)
?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特意)
(4)幸
?婦女無所幸。(寵幸、親近)
?故幸來告良。(幸虧、幸而)
1.去
?相去四十里。(距離)
?脫身獨去。(離去,離開)
1.然
?沛公默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連詞,然而)
?不然,籍何以至此(代詞,這樣)
1.于
?貪于財貨(向,對)
E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19頁
?長于臣。(比)
?復得見將軍于此。(在)
1.因
?不如因而善遇之。(就此)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就、于是)
?因擊沛公于坐,殺之。(趁勢、趁機)
?因人之力而敝之。(依靠、憑借)
1.為
?使子嬰為相。(任,做)
?為擊破沛公軍?。ㄌ?,給)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ū唬?/p>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制定)
?為之奈何(處理對付)
?軍中無以為樂。(作為)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是)
(10)且
?若屬皆且為所虜(將)
?臣死且不避(尚且)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況且)
五'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
1.沛公軍(駐軍,動詞)霸上。
2.沛公欲王(為王、稱王,動詞)關(guān)中。
3.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動詞)之。
4.籍(登記,動詞)吏民。
5.范增數(shù)目(使眼色,動詞)項王。
6.刑(施加肉刑,動詞)人如恐不勝。
7.道(取道,動詞)芷陽間行。
2.形容詞作動詞:
素善(友善、交好,動詞)留侯張良。
3.意動、使動:
1.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之為王,稱王,意動)
2.項伯殺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
3.沛公旦日從(使……跟從即帶領(lǐng))百余騎來見項王
23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20頁
4.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不內(nèi)。
4.名詞作狀語:
1.君為我呼入,吾得兄(用對侍兄長的禮節(jié))事之。
2.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像鳥用翅膀)蔽沛公。
3.項伯乃夜(在夜里)馳之沛公軍。
4.頭發(fā)上(向上)指。
六、特殊句式
1.判斷句:
1.此天子氣也。
2.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3.亞父者,范增也。
4.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5.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6.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2.省略句:
1.沛公軍霸上。(省略了介詞“于”)
2.私見張良,具告以事。(省略主語“項伯”)
3.欲呼張良與俱去。(省略主語“項伯”)
4.毋從俱死也。(賓語省略)
5.奉卮酒為壽。(省略主語“沛公”)
6.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省略介詞“于”)
7.加彘肩上。(省略狀語“于盾”)
8.置之坐上。(省略介詞“于”)
9.豎子,不足與謀。(省略賓語“之”)
3.被動句:
1.珍寶盡有之(被占有)。
2.若屬皆且為所虜。(“為”表被動)
3.吾屬今為之虜矣。(“為”表被動)
4.介賓短語后置:
1.具告以事。
2.貪于財貨。
3.長于臣。
4.得復見將軍于此。
5.賓語前置:
21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必背篇目整理+全冊知識點梳理-第21頁
1.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
2.籍何以至此?
3.客何為者?
4.大王來何操?
5.沛公安在?
6.固定結(jié)構(gòu)
1.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無所:沒有……的)
2.為之奈何?(奈何:奈,動詞。何,疑問代詞。譯為“如何”、“怎樣”。)
3.孰與君少長?(孰與:與……相比,怎么樣(誰更……)?表示比較。)
4.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
5.軍中無以為樂(無以:沒有用來……的。)
6.項王未有以應(有以:有用來……的。)
7.何辭為?(何……為:表反問。)
第二單元
4竇娥冤(節(jié)選)
一'識記字音
劊子手(gul)提防(dTfang)盜跖(zh。錯勘(k的)
前合后偃(yan)罪愆(qian)尸骸(hdi)一陌兒(嗚i)
古陌荒阡(mb)湛湛(zhan)裝弘(chang)亢旱(kang)
二'通假字
(1)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糊突,通“糊涂”,混淆。)
(2)則被這枷紐的我左側(cè)右偏(紐,通“扭”,拘束。)
(3)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科技與學生身心健康融合教育的實踐案例分析
- 現(xiàn)代企業(yè)的安全生產(chǎn)管理體系構(gòu)建與實施策略
- 科技發(fā)展中的創(chuàng)新型報告制作
- 2025年福州英華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南三一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鼓風機群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渤海船舶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科技助力下的旅游景區(qū)安全管理新模式探索
- 營養(yǎng)餐對學生智力與學習能力的影響
- 2025年皂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電動高爾夫球車市場運行狀況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河南省濮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長沙市2025屆中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
- 2024年08月北京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826)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學設計
- 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控與評估處2025年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控督導工作計劃
- 金字塔原理與結(jié)構(gòu)化思維考核試題及答案
- 廣東省梅州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
- 《革蘭陽性球菌》課件
- 基礎(chǔ)護理學導尿操作
- 標牌加工風險防范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