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漫談研究思路與論文設計
何謂研究?有人說,寫文章等于是研究。從形式上講,這個看法應該沒錯;然而,如果寫文章只是一個資料信息搜集和整理的過程,把事例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那么寫文章不等于是研究,包括寫所謂的學術論文。如果學術研究一定要與資料信息扯上關系,那不過是因為研究必定是“為了使我們對所關心的和所感興趣的現象或疑問增進認識而收集分析資料信息的系列過程”。這個所謂的系列過程,源于“問題”,我們的研究工作是圍繞“問題”,而不是“資料信息”展開的。準確的說,研究是運用一定的方法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完成一個完整的邏輯思辨的過程。
一、提出問題
無論是自然科學家,還是社會科學家,他們的工作方式大概是類似的。他們對一個問題產生興趣可能是由幾種方式中的一種引起的,可能是新的、令人感興趣的事件。比如說,一顆星星突然增加了幾倍的亮度,一種新的疾病侵入人體,一次大的金融危機在世界發(fā)生,或者一個極權主義政權的興起,以致我們都受到戰(zhàn)爭和恐怖的威脅等等??茖W家在研究中或由于偶然事件,發(fā)現了一種令人困惑不解的事實,而這一事實根本無法用現有的理論解釋清楚,也可能會引起科學家的研究興趣??茖W家產生了興趣抑或困惑之后,第一步便是提出一個既有意義又可研究的問題。
那么,對于政治學科、尤其是國際政治學科而言,所謂的“問題”包涵哪些基本的類型呢?不妨借鑒國內一位國際關系學者的看法。他指出,政治學家研究國際關系時一般也會像新聞記者或者史學家們一樣關心五個W(是誰who、在何地where、何時when、做了什么what和為什么why)以及HOW的問題,但他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是什么(what)”、“為什么(why)”、“怎么辦(how)”這三個問題上。政治學家對國際關系的研究有兩個層面,即理論研究層面和政策研究層面。國際關系理論研究在于發(fā)現國際關系的本質和規(guī)律,因此,理論研究多選“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對外政策研究的目的在于提出更有效的政策,因此政策研究的選題多是“怎么辦”。當然,在實際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可能需要就兩類、甚至三類問題都做出不同程度地回答,不過在具體地選題過程中,研究人員應該明確把哪一類問題作為核心來思考。
下面試舉兩例加以說明。
比如,臺灣學者王定士2002年的著作《俄羅斯對中國政策之內外動因及其局限》,是對于“是什么”問題的思考。在作者看來,“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對中國政策的形成,乃是俄羅斯的決策精英們以戰(zhàn)略安全和國家發(fā)展等國家利益的考量為訴求,承襲蘇聯時期對中國政策的遺產,依據內外環(huán)境的變化,并透過克里姆林宮政治的交叉與互動形塑而成”。這一研究在這里被我們提及,倒不是因為作者的觀點一定能經得起檢驗,而是相關研究的問題十分明確,即聚焦于“是什么(what)”。惟有自己先搞清楚所欲研究的主題與問題,清楚地給以界定,才能給出具體的回答;否則,“以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再如,美國學者斯蒂芬·范·埃弗拉的著作《戰(zhàn)爭的原因》,開篇就指出欲研究的問題:“是什么原因引發(fā)了現代社會的多場大戰(zhàn)?在這些原因中,哪些是可以預防的呢?什么是可能引發(fā)未來戰(zhàn)爭的原因呢?而又怎樣能更好地防止這些戰(zhàn)爭呢?”正如埃弗拉所論述的,他所提出的問題并不新鮮;不過,令人悲哀的是,學者們在這個問題上取得的進展寥寥。雖然有大量探討戰(zhàn)爭原因的文獻問世,但這些文獻在如何預防戰(zhàn)爭的問題上著墨不多。所提到的大多數原因都不具有操作性。(例如,人類的本能,各國國內政治經濟體系的性質或是國家間實力的分布。)許多將原因視為可操作的假說并未得到驗證,這使懷疑者很容易就否定它們。因此,這些著作大部分得不到主流評論家、政策制定者與和平組織的重視。有鑒于此,《戰(zhàn)爭的原因》目的是提出具有指導性而有用的關于戰(zhàn)爭原因的假說——也就是說,假定戰(zhàn)爭原因能夠切實可行地通過相應的對策來解決。埃弗拉的研究可謂是“獨辟蹊徑”,這主要得益于他對相關問題研究現狀或者資料信息的質疑和批判,發(fā)現現有理論文獻與經驗事實之間的差異,進而他就有了創(chuàng)新研究的起點。
所舉上例同時引出了一個我們在進行研究和提出問題時,通常繞不開的環(huán)節(jié),即對現有文獻的梳理和評述。埃弗拉的研究問題,顯然是從文獻評述中得來的;這顯示出進行文獻梳理與評論的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做好文獻評述又是我們進一步研究和創(chuàng)新的起點。也許我們所提出的問題以及對問題的思考只是初步的,但畢竟是已經“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文獻回顧與評述顯然不是簡單地羅列已有的研究成果或資料信息。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學術研究試圖窮盡所有相關文獻的做法在經驗上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誠如一位學者告誡我們的,合理的文獻梳理應該注意三個問題:文獻的針對性、相關性及學術性。針對性是指所要收入的文獻應是針對具體的研究問題本身的;相關性是指所選文獻應與創(chuàng)新性研究設計密切聯系;(現有的研究成果或可得到的資料浩如煙海,因此必須有所取舍。)學術性則是指文獻本身要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并且應有助于在該研究上做出某方面的突破。在此我想增加一點,即文獻評述應當具有批判性,找出相關研究的優(yōu)缺點,同時針對其所采取的研究途徑和研究方法予以批判,進而提出作者個人針對自己探討這一主題和相關問題時,擬采取的研究路徑與研究方法。實際上,這就為接下來展開對問題的分析和論述作鋪設。
二、分析問題
在我們明確了研究問題之后,接下來自然是對其分析和論述,這是需要依循一定的研究路徑和研究方法而展開的。因此,在我們的研究設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證合同范本官網
- 丹巴客棧轉讓合同范本
- 優(yōu)化合同范本
- 海南植被垂直綠化施工方案
- 勞動合同保險合同范本
- 出入口智能停車場施工方案
- 1080個常用合同范本
- 第二單元第6課《網絡基礎》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青島版(2019)初中信息技術第一冊
- 到家購房合同范本
- 利用資源合同范本
- (高級)工業(yè)機器人系統運維員技能鑒定考試題庫(濃縮500題)
- (高清版)AQ 1038-2007 煤礦用架空乘人裝置安全檢驗規(guī)范
- DL∕T 5210.6-2019 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程 第6部分:調整試驗
- DL∕T 712-2010 發(fā)電廠凝汽器及輔機冷卻器管選材導則
- 項賢明主編馬工程教材《教育學原理》第七章-課程
- (2024年秋季版)2024年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4.9.1 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新人教版
- 血液透析安全注射臨床實踐專家共識解讀課件
- 2024年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旅游學概論(第五版)課件 第一章 旅游學概述
- 學生課后服務活動記錄表
-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