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4講義第三專題第8課氓_第1頁
高中語文必修4講義第三專題第8課氓_第2頁
高中語文必修4講義第三專題第8課氓_第3頁
高中語文必修4講義第三專題第8課氓_第4頁
高中語文必修4講義第三專題第8課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課氓◎第9課離騷(節(jié)選)◎第10課蜀道難◎第11課登高錦瑟◎第12課琵琶行并序◎第13課虞美人蝶戀花◎第14課雨霖鈴聲聲慢第8課氓名稱《詩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500多年的詩歌305篇。先秦稱其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內容①社會政治詩:對生活憤懣憂傷,抒發(fā)感慨,對政治或贊美或譏諷、抨擊。②愛情詩:歌頌美麗的愛情。③史詩:記載民族的歷史,歌頌祖先的功勛。④反映兵役、勞役給勞動人民帶來的不幸。形式以四言為主,多數為隔句用韻,并普遍采用“賦”“比”“興”的手法,在章法上有重章疊句、反復詠嘆的特點。(一)背景鏈接春秋以前,由于原始婚制的某些觀念仍殘存于人們頭腦中,所以禮教在民間的束縛力遠不如后來的封建社會那么頑固。到了春秋時期,隨著私有制財產的形成和父系社會的確立,愛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等社會現象逐漸產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給女性造成的巨大創(chuàng)傷。(二)常識整理Ⅰ.文學常識《詩經》“六義”Ⅱ.文化常識1.古代占卜術語爾卜爾筮(1)卜:古人迷信,用火灼龜甲,認為看了那灼開的裂紋就可以推測出行事的吉兇。(2)筮:本是用草木類預測;后來指稱擴大了,廣義的筮即起卦手段,也包括非草木類型的起卦手段。2.古代男子的稱謂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此處指男子,特指未婚男子。“士”,上古掌刑獄之官。商、西周、春秋為貴族階層,多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漸成為統(tǒng)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統(tǒng)稱。戰(zhàn)國時的“士”,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有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陰陽歷算的方士,有為人出謀劃策的策士等。如:荊軻為燕太子丹刺秦王、馮諼客孟嘗君、蘇秦連橫等?!笆哭r工商”即古代所謂四民,指大學士、種田的、做工的、經商的。eq\a\vs4\al([學習目標])1.積累重點實、虛詞,把握文言句式。2.了解《詩經》中比興的手法。3.鑒賞作品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一、誦讀課文第1~2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環(huán)節(jié)一:突破詞句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1)抱布貿絲 貿:買(2)匪來貿絲 匪:同“非”,不是(3)來即我謀 謀:這里指商量婚事(4)匪我愆期 愆:過(5)將子無怒 將:愿,請(6)乘彼垝垣 乘:登上(7)泣涕漣漣 涕:眼淚(8)載笑載言 載:語助詞,乃,就(9)體無咎言 體:體象,指卜兆和筮卦的結果 咎言:兇辭,不吉之言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譯文:并不是真的來換絲,而是到我這里來商量婚事的。(2)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譯文:請你不要生氣,就把秋天當作我們的婚期吧。(3)以爾車來,以我賄遷。譯文:你用車來接我,我?guī)县斘锛藿o你。環(huán)節(jié)二:把握文意3.對這兩段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边@是用賦的手法寫男子向女子求婚,既表現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為下文兩人的婚姻悲劇埋下伏筆。B.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勸氓“無怒”,寫出了人物的溫柔的個性,也暗示了氓的暴躁易怒,為下文的愛情悲劇張本。C.第2段描寫女子等待過程中的心理,充分表現了熱戀中女子的率真直爽和對男子的癡情?!俺恕薄巴眱蓚€動詞,表現了女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激動和欣喜之情。D.這兩段敘事真切,歷歷可見,而詩人將一個純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畫得栩栩如生。解析:選CC項,“乘”“望”兩個動詞,表現了女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焦急與期盼之情。二、誦讀課文第3~4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環(huán)節(jié)一:突破詞句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1)無與士耽 耽:耽樂,歡愛(2)猶可說也 說:同“脫”,解脫(3)其黃而隕 隕:落(4)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徂:往 三歲:泛指多年(5)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爽:過失,差錯 貳:過失,偏差(6)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罔極:沒有原則 德:品德,德行5.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譯文:桑樹沒有落葉的時候,它的葉子新鮮潤澤。(2)淇水湯湯,漸車帷裳。譯文:淇水波濤滾滾,水花打濕了車上的布幔。(3)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譯文:女子又沒有什么過錯,男子的行為卻前后不一致了。(4)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譯文:男子的愛情沒有定準,他的感情一變再變。環(huán)節(jié)二:把握文意6.對這兩段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運用比興手法,比喻女子從容顏靚麗、青春年華到年長色衰的過程,作者這樣寫,主要是為了暗示時光的推移。B.這兩段由上面的敘事轉入抒情議論,在讀者心理上造成了明顯的停頓和隔離,暗示了女主人公的悲慘命運的開始。C.“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前半句是實寫,同時也暗示女主人公內心怨憤難平的波瀾,以“淇水”起興,寫出婚姻的不幸。D.婚姻不幸的根源是男子“二三其德”,體現了女主人公對婚姻的深刻反思——女子不能沉溺于愛情,從中也透露出女子對“氓”變心的憤恨,并對其進行了無情的控訴。解析:選AA項,作者這樣寫,不僅僅是“為了暗示時光的推移”,還比喻夫妻愛情的變化。三、誦讀課文第5~6段,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環(huán)節(jié)一:突破詞句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1)靡室勞矣 靡:無,不(2)夙興夜寐 夙:名詞作狀語,在早上 夜:名詞作狀語,在晚上(3)言既遂矣 言:句首助詞,無實義 遂:實現,遂順(4)躬自悼矣 躬:自身 悼:傷心(5)及爾偕老 及:和,與(6)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宴:歡樂 晏晏:溫柔和悅的樣子(7)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旦旦:誠懇迫切的樣子 其:代詞,你 反:違反,指違背誓言8.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譯文:早起晚睡,沒有一天不是這樣。(2)靜言思之,躬自悼矣。譯文:靜下心來想想,只能自己傷心。(3)及爾偕老,老使我怨。譯文:(原想)同你白頭到老,但(現在)白頭到老的心愿讓我怨恨。(4)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譯文:誓言是真摯誠懇的,沒有想到你竟會變心。環(huán)節(jié)二:把握文意9.對這兩段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承上文的“三歲食貧”,概括了女主人公多年來的勞苦生活,她任勞任怨地承受著家庭給予她的重擔。兩個“靡”字,道盡了其中的辛苦。B.氓,婚前婚后形成鮮明的對比。從“氓之蚩蚩”到私欲得到滿足后的“至于暴矣”,乃至朝三暮四后的“士貳其行”,有力地表現了男子的暴戾不仁、忘恩負義的性格。C.女主人公反思自己“及爾偕老”的愿望,得到的只是氓“信誓旦旦”的謊言,她看清了氓的本來面目,并采取了決絕的態(tài)度。女主人公表現出來的是深刻的反思和悔恨,是對氓的譴責和憤恨。D.《氓》這首詩同《詩經》中的大多數四言詩一樣,句式以四言為主,采用回環(huán)跌宕的結構,尤其是運用了重章疊句的藝術手法。解析:選DD項,“運用了重章疊句的藝術手法”錯,應該為“運用了賦、比、興的手法”。一、積累妙用素材·讓文筆更鮮活(一)這樣積累素材話題專輯——eq\a\vs4\al(責任)1.從教材中積累詩中“氓”是一個極不負責任的男子,是一個反面人物形象。求婚時他道貌岸然地“抱布貿絲”,表現出一副忠厚老實相;新婚時又信誓旦旦地許下“及爾偕老”的諾言;后來卻“二三其德”“至于暴矣”,忘記了自己的承諾,忘記了作為男人的責任,成為無情無義的負心漢。這種不忠于愛情,不信守誓言,不誠信不負責任的人,必將被世人唾棄。2.從歷史中積累(1)白墻紅瓦,點點桃花掩映下,如“梨花帶雨”般的昭君即將出塞,她明知此去艱難異常,要永遠忍受思鄉(xiāng)之苦,可她憑著連男兒都汗顏的氣魄與膽量,毅然挑起“使國安”的責任,遠嫁他鄉(xiāng)。茫茫大漠,黃塵漫天,長風孤雁,淚打琵琶,琴韻悠悠,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紅淚點點,昭君卻義無反顧,是責任讓柔弱如水的她做出了這樣的壯舉。(2)“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碑斍G軻踏上去秦國的征途,他背負的是責任,是他對國家和百姓的責任。責任使他在兇暴的秦王面前無所畏懼。他雖然最終倒下了,但依然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一個負責的英雄……3.從名言中積累(1)這個社會尊重那些為它盡到責任的人。 ——梁啟超(2)生命和崇高的責任聯(lián)系在一起。 ——車爾尼雪夫斯基(3)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 ——易卜生(4)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 ——丘吉爾(5)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歌德(6)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列夫·托爾斯泰4.從佳作中積累小草知道自己的責任,它盡情地釋放無盡的生命力,為春天增一絲綠意;大樹知道自己的責任,它努力地擴展自己的枝葉,為夏天送去一片綠蔭;金黃的稻穗知道自己的責任,它謙虛地彎下腰桿,為秋天帶來豐收的喜悅;臘梅知道自己的責任,它勇敢地在寒風冰雪中怒放,為冬天帶來一絲生機。那么作為人類的我們,則更應該明白自己的責任。(二)這樣運用素材eq\a\vs4\al([精彩片段])愛默生曾說:“責任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在所有價值中它處于最高的位置。”科爾頓也說:“人生中只有一種追求,一種至高無上的追求——對責任的追求?!必熑危瑥谋举|上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人,應該為責任而活,決不能像“氓”那樣背棄承諾,成為一個無情無義、不負責任、被人唾罵的人。[領悟]作文片段在引用名言并做進一步解說的基礎上,總結出主旨:人,應該為責任而活。并進一步由反面舉“氓”不負責任的例子加以論證。層次清晰,論證有力。eq\a\vs4\al([精彩范文])風,雅,頌。這幾個漢字御風而行,溯水而來,伴著古老而宏大的優(yōu)美鐘聲。那些在孟春之月,振木鐸于阡陌田間采擷來的詩句是撞鐘的器械,一下,一下,先帝的大殿、嬪妃的后宮,田野上空,鳥兒四散驚飛,紙頁被鐘聲掀起。那些神秘如卦文般的詩名,“泮水”“湛露”“魚麗”“玄鳥”……多么美的詞語??!它的美因失傳而更加凄麗。里面有廟宇的香火,有潺潺河水,有麥垛,有燭火般稍縱即逝的歡樂,還有哀傷,民歌一般的哀傷。民歌一旦歡樂起來,是縱情天地的熱烈。嗩吶鑼鼓響遍天地,天是大晴,地是大美,花是大紅;而民歌一旦悲傷起來,也是徹骨的悲傷。是黑暗里你的手沾到了三更的寒露,整個人從肺腑哆嗦起來,冷的不只是你的身體,還有歷史的骨頭,你們都患著風濕。風濕,是斷不了根的,尤其怕冷,怕綿延的寒氣。“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戰(zhàn)亂與繁重的徭役中,一個征兵與一個國家淌血的傷口都在《小雅》后一章中裸露著。而他的思婦也正在家鄉(xiāng)的柴牖邊嘆著:“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痹S多憤怒豪壯的勸戰(zhàn)長篇也許抵不過這幾句女人的幽幽嘆息?!对娊洝?,它是野地里生長的植物,是春天遺失的白袍,隸篆的詩句像蹄印一直鋪到西周與春秋的柴扉前。柴扉推開是無限廣袤:暮色蒼茫,流水淙淙。劍聲與古琴聲飛旋,勞作聲與低吟聲交融,天地間充滿大慟與大悟。那些布衣烏鬢的女子,那些河水渙渙的情感……哀怨是《氓》與《邶風·谷風》中的棄婦,堅貞是《柏舟》中的女子,明麗是《溱洧》中在春天河旁嬉戲的男女,傷痛是《唐風·葛生》中亡人之婦,相思是《王風·采葛》還有《蒹葭》中望愛人不見的悵惘?!拜筝缟n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便y子般的月光打濕了花朵與等候者的衣襟,遠遠的地方傳來瑟瑟古琴聲。現代人除了約在嘈雜的電影院、虛擬的網絡、喧囂的車站或是“肯德基”,又能到哪去守望愛情?多情的《詩經》,哀傷的《詩經》,焰心一般冷與熱的《詩經》!在這個冬天的夜晚讀《詩經》,讀到一些沒有膨脹的喜悅,一些沒有矯飾的哀傷,一些沒有虛浮的忠貞。染著風霜的馬車與木鐸聲趁夜色把這些詩句運送到我們跟前,我們在遙遠先人的感情里又幽幽地活過一次,他們布衣上濃重的汗堿味一下刺酸了我們的鼻子。不要說物質已多么奢侈,當時間沉淀了一切,我們終究渴望回到的不過是個水草豐美的地方,說一些樸素的話,獲得一些樸素的感情。所有都像麥秸一般真摯。一冊《詩經》,一種血脈相連的痛,使這個普通的冬夜從近百個冬夜里脫穎而出。不必洗手焚香,不必沐浴齋戒,《詩經》,它本來是鋪陳的香火,是清凈的素食。沿著《詩經》的水路溯流而上,如同被沿岸廟宇中繚繞的香煙之氣深深地撫摸。佳作賞析《詩經》是一本至純至美的書,對《詩經》的解讀正是對這種至純至美的發(fā)現與挖掘。本文通過想象與聯(lián)想,串聯(lián)了《詩經》的意象,豐富了詩歌的情景,使那些超越千年的事件與人物又鮮活地出現在我們面前。文章語言華美,手法多樣,是一篇不可多見的優(yōu)美散文。寫作借鑒1.學比擬“這幾個漢字御風而行,溯水而來”一句運用比擬手法,將“風、雅、頌”這些抽象的內容比擬為能“御風”、能“溯水”的具體之物,生動形象,耐人尋味。2.學用典“振木鐸”是一個典故?!稘h書·食貨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于天子。”木鐸,是一種樂器,類似鈴鐺,搖動時可以發(fā)出聲音。振木鐸,就是搖動木鐸。行人搖動木鐸,沿途采詩。后世以“振木鐸”為典故,指興學、興教和弘揚民族文化。3.學佳句“冷的不只是你的身體,還有歷史的骨頭,你們都患著風濕”一句運用比擬,寫《詩經》對讀者和民族文化的影響,表達的含意深刻:《詩經》中民歌的悲傷,不僅感染著每一個讀者,而且融入民族文化,成為民族文化不能割裂的淵源。4.學引用作者引用《詩經·小雅·采薇》和《詩經·衛(wèi)風·伯兮》中的名句,闡釋《詩經》厭戰(zhàn)和思婦的相關內容,使內容具體生動,文采斐然。特別是“許多憤怒豪壯的勸戰(zhàn)長篇也許抵不過這幾句女人的幽幽嘆息”一句含意深刻:思婦的嘆息飽含對出征丈夫樸素而真摯的思念之情,讓人們看到憤怒豪壯的勸戰(zhàn)宣傳在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面前都成了謊言。5.學對比描述《詩經》所表達的不同感情后,作者又說“現代人除了約在嘈雜的電影院、虛擬的網絡、喧囂的車站或是‘肯德基’,又能到哪去守望愛情”。這是通過現代與古代的物質與精神生活的對比,揭示在《詩經》時代,人們的物質生活雖然貧乏,但情感豐富純真;啟示物質生活充裕的現代人應該做一點精神反思。6.學表達這篇散文在行文上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的語言,生動地描述了《詩經》的主要內容,既避免了平鋪直敘,又增強了文章的文學色彩,增加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二、研讀品味經典·讓積淀更豐厚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肚f子·大宗師》[翻譯]天久旱無雨,河水干涸了。許多魚被困在河中灘地上,它們親密地互相依靠著,嘴巴一張一合地吐著唾沫,來潤濕它們的身體(借以延緩生命,等待大雨降臨),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明理知義]這里暗喻世人應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鄉(xiāng)。成語“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魚被困在河灘上,為了生存,彼此用嘴里的濕氣來喂對方。這樣的情景也許令人感動,但是,這樣的生存環(huán)境并不是正常的,甚至是無奈的。對于魚兒而言,最理想的情況是,海水終于漫上來,它們也終于要回到屬于自己的天地,最后,它們相忘于江湖。在自己最適宜的地方,快樂地生活,忘記對方,也忘記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能夠忘記的魚,或許是最快樂的。相濡以沫,有時是為了生存的必要或是無奈,或許令人感動;而“相忘于江湖”則是一種境界,或許更需要坦蕩、淡泊的心境吧。唐太宗賜絹懲順德右驍衛(wèi)大將軍長孫順德受人饋絹,事覺,上曰:“順德果能有益于國家,朕與之共有府庫耳,何至貪冒如是乎?”猶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賜絹數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順德枉法受財,罪不可赦,奈何復賜之絹?”上曰:“彼有人性,得絹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獸耳,殺之何益?”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彼有人性,得絹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獸耳,殺之何益?譯文:參考答案:他是有人性的,獲得絲絹的侮辱,超過了接受刑罰。如果不知道慚愧,就如同一只禽獸罷了,殺了他又有什么益處呢?參考譯文:右驍衛(wèi)大將軍長孫順德接受他人贈送的絲絹,事情被發(fā)覺后,唐太宗說:“順德確實是對國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倉庫的財物,他為什么會貪婪到這個地步呢?”但還吝惜他有功績,就不懲罰他,只是在大殿中當眾贈送絲絹幾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說:“順德違法接受財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再送他絲絹?”唐太宗說:“他是有人性的,獲得絲絹的侮辱,超過了接受刑罰。如果不知道慚愧,就如同一只禽獸罷了,殺了他又有什么益處呢?”范蠡(前536—前448),字少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后人尊稱“商圣”。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其間三次經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范蠡出身貧寒,年輕時文韜武略,無所不精。他與楚宛令文種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的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后來吳國大敗越國,范蠡遂于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吳國,獻“卑辭厚禮,乞吳存越”之策。他向勾踐概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北话轂樯洗蠓蚝?,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后勿悲,臣與共勉!”三年后歸國,他與文種擬訂興越滅吳九術,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zhàn)略,范蠡親自跋山涉水,訪到才貌兼?zhèn)涞慕韼狡媾魇?。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里應外合。范蠡事越王勾踐二十余年,苦身戮力,終于滅吳,成就越王霸業(yè),被尊為上將軍。勾踐滅吳之后,范蠡深知勾踐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遂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齊國海邊結廬而居。他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yè)并經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他仗義疏財,施善鄉(xiāng)梓,其賢明能干為齊人賞識。齊王把范蠡請進國都,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至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于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范蠡第三次遷居至陶,采取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經商之法,順其自然、待機而動,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人生教益]優(yōu)秀的人才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環(huán)境來發(fā)揮才干。輔佐原本就站在巔峰的君主成就霸業(yè)并不困難,難的是范蠡能在越王窮途末路之時挺身而出,幫助越王實現從一敗涂地到春秋霸主的華麗“逆襲”。這足以證明范蠡獨到的眼光和卓越的才能。一、文言基礎專練1.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賄:財物B.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耽:耽擱C.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爽:過失,差錯D.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隰:低濕之地解析:選BB項,耽:耽樂,歡愛。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其黃而隕 B.隰則有泮C.匪來貿絲 D.信誓旦旦解析:選AB項,“泮”同“畔”;C項,“匪”同“非”;D項,“旦旦”同“怛怛”。3.下列句子中的加點字,無詞類活用現象的一句是()A.桑之落矣,其黃而隕B.自我徂爾,三歲食貧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解析:選CA項,“黃”為形容詞用作動詞,“變黃”;B項,“貧”為形容詞作名詞,“貧苦的生活”;D項,“夜”為名詞作狀語,“在晚上”。4.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①將子無怒,秋以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復關))B.eq\b\lc\{\rc\(\a\vs4\al\co1(①士也罔極,二三其德,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C.eq\b\lc\{\rc\(\a\vs4\al\co1(①送子涉淇,至于頓丘,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eq\b\lc\{\rc\(\a\vs4\al\co1(①氓之蚩蚩,抱布貿絲,②總角之宴,言笑晏晏))解析:選BA項,①介詞,把;②連詞,用來。B項,均為代詞,他。C項,①動詞,到達;②就,表承接。D項,①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②助詞,的。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不見復關,。既見復關,。(2)桑之未落,。于嗟鳩兮,。(3),。士之耽兮,猶可說也。(4)兄弟不知,咥其笑矣。,。(5)信誓旦旦,。,亦已焉哉!答案:(1)泣涕漣漣載笑載言(2)其葉沃若無食桑葚(3)于嗟女兮無與士耽(4)靜言思之躬自悼矣(5)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二、閱讀理解專練(一)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6~7題。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yōu)哉游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6.這首詩表達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怎樣的思想感情?答:參考答案: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愛情(對美滿生活、對幸福生活)的執(zhí)著追求。7.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請舉例分析其表達效果。答:參考答案:①運用“興”的藝術手法。如開頭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來起興,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