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新教材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
第二章知識點復習清單與測試卷匯編
目錄
弟一章地球上的大氣
第一節(jié)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第二節(jié)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
第1頁共24頁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第一節(jié)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一、大氣的組成
1,現(xiàn)代大氣的組成及其主要作用
低層大氣的組成作用
氮氣(78%)氮是地球上生物體的基本元素
干
氧氣氧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zhì)
'士(21%)
/口二氧化碳[0.038%(變動)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吏氣溫升高
空
吸收太陽光中紫外線,使大氣增溫;減少到達地面的紫外
氣臭氧
線,對生物具有保護作用
水的相變,產(chǎn)生云、雨、霧、雪等天氣現(xiàn)象,同時直接影
水汽
響地面和大氣的溫度
雜質(zhì)作為凝結(jié)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
2.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人類活動排放的污染物進入大氣,會影響大氣的成分和含量,產(chǎn)生大氣污
染,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生存造成不利影響。
3.大氣含氧量減少對人體產(chǎn)生的影響:適當?shù)娜毖醐h(huán)境利于激發(fā)運動員的運動潛力,但含氧量太低會
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二、大氣的垂直分層三
1.大氣的垂直分層:根據(jù)溫度、密度及運動狀況,大氣自下而上可以劃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
2.大氣各垂直分層的特點及與人類的關(guān)系
(1)對流層
①高度:低緯度:17?18千米;中緯度:10?12千米;高緯度:8?9千米。
②特點:集中了大氣圈質(zhì)量的3〃和幾乎全部的水汽、雜質(zhì),容易成云致雨;上部冷、下部熱,有利
于大氣的對流運動;氣溫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C。,直接影響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
(2)平流層
①范圍:自對流層頂部至50?55千米高空。
②特點:上部熱、下部冷,不易形成對流,大氣主要以平流運動為主;存在臭氧層;水汽、雜質(zhì)含量很
少,能見度好,適合航空飛行。
第2頁共24頁
(3)高層大氣
①范圍:平流層以上的大氣。
②特點:氣壓低,空氣密度?。粴鉁貜南碌缴舷认陆岛笊仙?;有若干電離層,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
用。
三、為何各垂直分層的氣溫變化規(guī)律不同
1.各垂直分層的氣溫分布特點
(1)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遞減。
(2)平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3)高層大氣:自下而上氣溫先降低后升高。
2.各垂直分層氣溫變化的原因
(1)對流層:對流層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絕大部分被氧原子和臭氧吸
收;紅外線一部分被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一部分被反射、散射和衍射,一部分會到達地面;可見光
幾乎都能到達地面。故對流層大氣直接從太陽輻射中吸收的能量有限。最終到達地面的主要是可見光、
一部分紅外線和極少的紫外線,它們加熱地面,使地面產(chǎn)生波長較長的地面輻射。絕大部分的地面輻
射被對流層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由于海拔越高距離地面越遠,空氣也越稀薄,故大氣吸收的地面
輻射就會越少,氣溫也就越低;相反,海拔越低,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就會越多,氣溫也就越高。
(2)平流層:在平流層中部有臭氧層,臭氧可以吸收大量波長大于0.175微米的太陽紫外線,使得平
流層上熱下冷。
(3)高層大氣:
①高層大氣的下部沒有臭氧不能吸收紫外線,從而導致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②隨后,由于有若干個電離層,這里有大量的氧原子,氧原子可以吸收波長小于0.175微米的太陽紫
外線,故氣溫隨海拔的增加而升高。
四、逆溫的形成和影響
1.逆溫層的形成
一般情況下,對流層的大氣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氣條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氣
結(jié)構(gòu)會出現(xiàn)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F(xiàn)象,氣象學上稱之為“逆溫”,發(fā)生逆溫現(xiàn)象的大氣層稱
為“逆溫層”。
第3頁共24頁
2.逆溫現(xiàn)象的形成及消失過程局度局度局度局度局度
①②③④.甯后
正常出現(xiàn)逆溫層逆溫逐3遢尊
3,逆溫現(xiàn)象的形成原因氣溫逆溫加厚漸消失旻正吊
逆溫現(xiàn)象其實就是在對流層出現(xiàn)了氣溫隨海拔升高逐漸升高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主要是受季節(jié)、大
氣運動和地形等條件影響形成的。按照形成原因,逆溫可分為輻射逆溫、下沉逆溫、湍流逆溫、平流
逆溫和鋒面逆溫等。由于形成逆溫的原因很多,有的理解起來難度還比較大,在此不做具體分析,在
以后的地理學習中會慢慢學習和領(lǐng)悟的。
4,逆溫對地理環(huán)境的主要影響
(1)容易形成霧:早晨多霧的天氣大多與逆溫有密切關(guān)系,它能使得大氣的能見度降低,給人們的
出行帶來不便,甚至導致交通事故。
(2)造成大氣污染:由于逆溫現(xiàn)象的存在,空氣對流運動受阻,會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時擴散,
從而加重大氣的污染,危害人體健康。
(3)對航空造成影響:逆溫如果出現(xiàn)在低空,多霧天氣會給飛機起降帶來不便。但逆溫如果出現(xiàn)在
海拔較高的對流層中,對飛機飛行還是有利的,因為大氣以平流運動為主,飛機飛行中不會有較大顛
簸。
第4頁共24頁
第二節(jié)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
一、大氣的受熱過程
1.太陽輻射的波長范圍及能量分布
(1)紫外線:波長范圍<04微米,能量占比為7%
(2)可見光:波長范圍為04?0.76微米,能量占比為50%
(3)紅外線:波長范圍〉0.76微米,能量占比為43%蠹爵\+后曰地面長
大氣層、波輻射
大氣吸收大氣吸收
(少量)(大量)
2,圖解大氣的受熱過程地球表面
過程1:大部分太陽輻射能夠透過大氣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溫。
過程2:地面被加熱,并以長波輻射的形式向大氣傳遞熱量,大氣吸收升溫。
3.大氣熱量的來源
(工)大氣熱量的根本來源是太陽輻射。
(2)大氣熱量的直接來源有:
①大氣直接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少量的紫外線和紅外線);
②近地面大氣直接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大量,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的熱源)。
4.大氣的削弱作用:大氣層中的臭氧、二氧化碳、水汽、云層、塵埃等對太陽短波輻射有吸收、反射
作用。(1)大氣的散射作用:大氣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散射是指空氣分子和微塵把太
陽輻射向四面八方散射開來,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從而削弱了太陽輻射。如黎明和黃昏
的天空看起來是橙紅色、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都是大氣散射作用造成的。
二、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1.物質(zhì)基礎(chǔ):對流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吸收長波輻射的能力很強。
2.保溫作用原理:大氣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后增溫,產(chǎn)生大氣長波輻射,除了小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間外,
大部分以大氣逆輻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對地面起到保溫作
用。
第5頁共24頁
近地面空
氣冷卻
空
氣膨脹上
下
收
沉
升,在高空縮
的
高
三、大氣熱力環(huán)流空
聚積,高空
度
氣
減
空空氣密密
形
小
高
空
空
A成
度噌大,形,
壓
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地面冷熱不均,引起氣流的上升或低
1.氣
散
氣
擴
成高氣壓,,
面
等
壓
凸
方
向
等壓面凸處
向
下沉,產(chǎn)生大氣的垂直運動,這就造成了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低
向高處
近
空
地苒
差異,使得同一水平面上產(chǎn)生大氣的水平運動??諝獾氖?/p>
氣
上
升
,
使縮下沉使
近
面
2,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原理:地
空
氣近地面空
度「「月近地面口:匚
密
減小
形空氣擴氣密度增
,
成低
壓大,形成
氣受熱散方向冷卻
凸
幾種常見的熱力環(huán)流等壓
3.面高氣壓,
向低
處?等壓面等壓面凸
(1)城市熱島環(huán)流向高處
①形成過程:由于城區(qū)建筑密集,多硬化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多;加之人口密集,產(chǎn)業(yè)發(fā)達,生產(chǎn)、
生活過程中人為熱源多,故城區(qū)氣溫較郊區(qū)高。所以,城區(qū)氣流膨脹上升,形成低壓;而郊區(qū)氣溫相
對低,形成高壓,在近地面,風由郊區(qū)吹向城區(qū)。
②圖示:
郊區(qū)城區(qū)郊區(qū)
(2)海陸熱力環(huán)流
①形成過程
a.白天陸地升溫快,氣溫高,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而海洋相反,形成高壓;吹海風。
b.夜晚陸地降溫快,氣溫低,氣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壓;而海洋相反,形成低壓;吹陸風。
②圖示:
(3)山谷熱力環(huán)流
①形成過程
a.白天山坡升溫快,空氣受熱膨脹上升,谷底的空氣沿山坡爬升補充,形成谷風。
b.夜晚山坡降溫快,空氣收縮下沉,并沿山坡向下流動,形成山風。
②圖示:
4.在判斷局地熱力環(huán)流時,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工)先理解和掌握以下幾個規(guī)律
①一般情況下,白天主要表現(xiàn)為升溫,夜晚主要表現(xiàn)為降溫,故白天主要考慮升溫,夜晚主要考慮降溫
②陸地、沙漠等由于比熱容小,故升溫、降溫都較快;而海洋、湖泊、綠洲等由于比熱容大,故升溫、
降溫都較慢。
第6頁共24頁
③升溫較快的氣流上升,降溫較快的氣流下沉。
④氣流上升的地方,近地面為低壓,高空為高壓;氣流下沉的地方,近地面為高壓,高空為低壓。
(2)抓住各地理事物之間的關(guān)系,采用連續(xù)的思維過程分析解決問題
①白天:主要表現(xiàn)為升溫過程。陸地、山坡、沙漠等升溫較快,氣流上升,近地面為低壓;海洋、湖
泊、谷底、綠洲等升溫較慢,氣流下沉,近地面為高壓,由于風由高壓吹向低壓,故此時吹海風、湖
風、谷風、綠洲風。
②夜晚:主要表現(xiàn)為降溫過程,陸地、山坡、沙漠等降溫較快,氣流下沉,近地面為高壓;海洋、湖
泊、谷底、綠洲等降溫較慢,氣流上升,近地面為低壓,由于風由高壓吹向低壓,故此時吹陸風、山
風、沙漠風。
(3)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城區(qū)的溫度總是高于郊區(qū),故城市熱島環(huán)流不會有晝夜的變化,近地面
的風總是由郊區(qū)吹向城區(qū)。
5,局地熱力環(huán)流的影響
(1)對氣溫的影響:由于風總是由高壓吹向低壓,而高壓往往是氣溫低的地方,故局地熱力環(huán)流會
使得地區(qū)間的溫差減小。
(2)對降水的影響:氣流上升,水汽遇冷凝結(jié),容易形成陰雨天氣;氣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結(jié),容易
形成晴朗天氣。
①山谷熱力環(huán)流:白天山坡氣流上升,水汽容易遇冷凝結(jié),故容易形成陰雨天氣;夜晚谷底(盆地)氣
流上升,水汽容易遇冷凝結(jié),故容易形成陰雨天氣。這就是四川盆地多夜雨的原因。
②城市熱島環(huán)流:城區(qū)總是氣溫較高,盛行上升氣流,故多陰雨天氣。所以,城區(qū)的降水往往比郊區(qū)
多。
(3)對城市規(guī)劃和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郊區(qū)與城區(qū)之間總是吹郊區(qū)風,故在城區(qū)與郊區(qū)之間不能建對
大氣有嚴重污染的工廠(注意:對大氣有嚴重污染的工廠應(yīng)建在城市熱島環(huán)流之外),但適合建綠地,
因為綠地可以凈化即將進入城區(qū)的空氣,同時還可以增加城區(qū)的大氣濕度,使城區(qū)氣溫曰較差減小。
四、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1.風的形成過程:地面受熱不均一大氣產(chǎn)生垂直運動一同一水平面上產(chǎn)生氣壓差一產(chǎn)生水平氣壓梯
度力一大氣從高壓區(qū)向低壓區(qū)作水平運動—風。
可見,太陽輻射在不同緯度的差異而形成的地面受熱不均,是形成風的根本原因;而水平面上的水平
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
第7頁共24頁
2.影響大氣水平運動(風)的三種力
作用力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摩擦力
方向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與風向垂直與風向相反
大小由氣壓梯度決定與緯度高低有關(guān)與下墊面狀況有關(guān)
影響既影響風速,又影響風向只改變風向,不改變風速既影響風速,又影響風向
3.風的兩種類型
(1)高空風:受兩個力的影響,即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zhuǎn)偏向力。
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背風而立,氣壓左低右高
(2)近地面風:受三個力的影響,即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和摩擦力
風向與等壓線斜交,背風而立,氣壓左前低,右后高
水
平
白
氣
1加水平氣應(yīng)梯度力
壓
保㈤
梯
1000*(百帕)風向
向
002風
004力1000
1
地轉(zhuǎn)偏向力
\地轉(zhuǎn)偏向力
摩擦力
1008
北半球
(高應(yīng)
1010
北半球
五、為何近地面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地面長波輻射
1.近地面大氣熱量的主要來源
近地面大氣熱量的主要來源包括兩部分:一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直接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紅
外線部分,二是地面長波輻射。由于太陽輻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見光和紅外線部分,所以,近地面
大氣直接吸收的太陽輻射能量并不多。而絕大部分地面長波輻射被大氣截留,且能量較多,所以,近
地面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地面長波輻射。
2.對流層海拔越局,氣溫越低的原因
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吸收的地面輻射就越少,溫度也就越低。因此對流層海拔越低,氣溫越
高;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第8頁共24頁
六、大氣的削弱作用與保溫作用的區(qū)別
1.大氣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是大氣受熱過程中的兩個重要作用,這兩個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
加以區(qū)分:
(1)從原理上區(qū)分
①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吸收主要包括:高層大氣中的氧原子和平流層
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線,對流層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紅外線;反射主要是云層和塵埃起作用;散射
是空氣分子和微塵起作用。
②保溫作用主要是大氣吸收了地面輻射后升溫,并以大氣逆輻射的形式把熱量還回地面,從而起到保
溫作用。
(2)從所起作用的時間上區(qū)分:削弱作用只在白天起作用,而保溫作用在晝夜都起作用,夜晚更加
明顯。
(3)從所起作用的過程上區(qū)分:削弱作用發(fā)生在“太陽暖大地”的過程中,保溫作用發(fā)生在“大氣
還大地”的過程中。
2.太陽輻射強弱與氣溫高低的關(guān)系
一般而言,太陽輻射越強,地面得到的太陽熱量就越多,氣溫也就越高。但由于影響氣溫的因素
有很多,故太陽輻射強的地方,氣溫不一定都高;同樣,太陽輻射弱的地方,氣溫也不一定低。例如,
青藏高原是我國太陽輻射最強的地方,但同時又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而四川盆地是我國太陽
輻射最弱的地方,但氣溫卻不是最低。
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天氣狀況等;而影響氣溫的因素有緯度、海陸、地形、洋流等。
對于大多數(shù)內(nèi)陸地區(qū)而言,海陸和洋流因素可以忽略不計,故太陽輻射的強弱和氣溫的高低,主要從
緯度、地形、天氣狀況等因素考慮。
以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為例,兩地緯度相當,緯度因素可以不考慮;但兩地的地形和天氣狀況差
異巨大,而這正好是影響兩地太陽輻射和氣溫的重要因素。
(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且晴朗天氣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故太陽輻射強;
但同時大氣的保溫作用也弱,故氣溫較低。也就是說,青藏高原盡管太陽輻射強,地面吸收熱量多,
但熱量散失多,因此氣溫低。
(2)四川盆地海拔低,空氣密度大,陰雨天氣較多,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強,故太陽輻射較弱;
但同時大氣的保溫作用也強,故氣溫較高。所以四川盆地雖然太陽輻射弱,地面吸收熱量少,但熱量
不易散失,因此氣溫高。
第9頁共24頁
七、等壓面圖的判讀技巧
1,判斷氣壓高低:甲、乙兩地的高低空等壓面圖,可根據(jù)“等壓面彎曲狀況”判斷氣壓高低
甲乙
大氣密度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氣所承受的空氣柱高度不同,從而導致在垂直方向
上隨著高度增加而氣壓不斷降低,故圖中氣壓A>Ai、Bi>B、C>Ci、Di>D,而由于A1=B]、
CI=DL故可以得知圖中A、B、C、D四點的氣壓大小排序為A>B>C>D。由此可以從圖中得出以
下結(jié)論:
①近地面和高空都呈現(xiàn)出等壓面向上凸起的地方氣壓偏高,向下凹陷的地方氣壓偏低(即'’凸起為高,
凸下為低”,也就是“高高低低”)的規(guī)律。
②高空的氣壓高低與近地面的相反(即''高低低高”規(guī)律)。
2,判斷氣溫高低
熱力環(huán)流中近地面的氣壓高低取決于氣溫的高低,故可以由氣壓的高低判斷出氣溫的高低,反之
亦然:由于空氣“熱脹冷縮”,圖中甲處近地面氣壓較高,說明氣溫較低;乙處近地面氣壓較低,說明
氣溫較高(即“高低低高”規(guī)律)。
3.判斷天氣狀況
氣流的垂直運動狀況能夠反映出天氣狀況,故也可以通過氣壓的高低判斷出天氣狀況。圖中甲處
近地面為高壓,說明氣流下沉,天氣晴朗,晝夜溫差較大;乙處近地面為低壓,說明氣流上升,多陰
雨天氣,晝夜溫差較小。由此可以總結(jié)出近地面氣溫、氣壓、天氣狀況和晝夜溫差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系:
(1)近地面氣溫高一氣流上升(近地面為低壓)一陰雨天氣一晝夜溫差小。
(2)近地面氣溫低一氣流下沉(近地面為高壓)一晴朗天氣一晝夜溫差大。
第10頁共24頁
八、風速判斷
1.影響風速的因素:影響風速的因素只有水平氣壓梯度力和摩擦力,與地轉(zhuǎn)偏向力無關(guān)(地轉(zhuǎn)偏向力
只能改變風向而不會改變風速)。
2,判斷風速的大小的方法:判斷風速的大小,一定要明確影響風速大小的因素是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大
小和摩擦力的大小。所以,判斷風速的大小,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1)在某一地點,海拔不同,風速不同。一般來說,海拔越高,風速越大,這是由于海拔越高,摩擦
力越小。
(2)若海拔相同,則風速的大小取決于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大小。而不同的等壓線分布圖,水平氣壓
梯度力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在同一幅圖上,比例尺是相同的,所以,等壓線密度越大的地方,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也就
越大。
②在比例尺相同但等壓距不同的圖上,盡管等壓線密度相同,但風速不同,等壓距越大的地方,水平
氣壓梯度力就越大,風速也就越大。
③在比例尺不同但圖幅、等壓距相同的圖上,盡管等壓線密度相同,但風速也不同,比例尺越大的地
方,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也就越大。
第11頁共24頁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第二章單元檢測卷
地球上的大氣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因距離地表80?500千米的大氣層的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增高,故該范圍的大氣層被稱為熱層。熱層下部因
有少量的水分存在,導致夏季凌晨高緯度地區(qū)偶爾會出現(xiàn)一種發(fā)出淡藍色光而透明的夜光云。右圖為夜光云景觀圖。
據(jù)此完成1?2題。
1.夜光云發(fā)生于()
A.對流層B.平流層C.臭氧層D.高層大氣
2.熱層大氣中()
A.空氣密度大B.臭氧含量高C.雜質(zhì)含量高D.紫外線強烈
翼裝飛行是指運動員穿戴著擁有雙翼的飛行服裝和降落傘設(shè)備,運動員從飛機、熱氣球、懸崖絕壁、高樓大廈
等高處一躍而下,飛行者運用肢體動作來掌控滑翔方向,用身體進行無動力空中飛行的運動,在到達安全極限的高
度,運動員將打開降落傘平穩(wěn)著落。無動力翼裝飛行進入理想飛行狀態(tài)后,飛行時速通??蛇_到200公里/小時左
右,翼裝飛行的滑降比約3:1,即在每下降一米的同時前進約三米。讀圖,完成3?4題。
3.運動員從懸崖絕壁一躍而下進行翼裝飛行時,一般會感覺到()
A.氣溫越來越高B.氣壓越來越低
C.塵埃越來越少D.呼吸越來越困難
4.若翼裝飛行可從高層大氣開始,滑降比明顯增大的圈層是()
A.對流層B.平流層C.中間層D.高層大氣
讀下圖,完成5?6題。
第12頁共24頁
5.在不同的環(huán)境或狀態(tài)下,圖中箭頭所代表的太陽輻射轉(zhuǎn)換過程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陰雨天氣,a被大氣削弱多B.湖泊濕地,b在晚上傳遞給大氣的能量減少
C.COZ增多,c補償?shù)孛鏌崃繙p少D.冰雪地面,a-b的轉(zhuǎn)化率增加
6.下圖中北方地區(qū)冬季易形成霜凍的是()
晝.夜晝.夜晝.夜晝夜
為》0:0
I
I
I
I,,,,,
ABC"6"
輻射表是測量各種輻射的工具,測量不同的輻射可以選擇不同的傳感器和安裝方式。下圖為某校地理社團研究
大氣熱力作用所采用的輻射表及安裝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
①短波輻射③長波輻射
傳感器傳感器
7.圖中四個輻射表的功能各不相同,正確的是()
A.①一測量大氣輻射B.②一測量地面反射
C.③一測量太陽輻射D.④一測量大氣逆輻射
8.某日雪后,地表積雪,天氣轉(zhuǎn)晴且氣溫下降,各輻射表測得的輻射量變化情況是()
A.①一不變B.②一減少C.③一減少D.④一增加
早春季節(jié)常發(fā)生霜凍天氣,嚴重影響名優(yōu)茶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下圖示意某年1月底某科研所對峨眉山市一灌木型
茶園進行氣溫測量的結(jié)果(圖中折線表示距離地面1m、3m高度的溫度曲線)。據(jù)此完成9?10題。
9.讀圖可知,該茶園()
第13頁共24頁
A.1m高處的日溫差可達19cB.逆溫現(xiàn)象時間約為15時?次日8時
C.凍害主要發(fā)生于白天D.夜晚離地面越近,溫度越高
10.為減輕茶樹凍害,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周邊建防護林,阻擋外來氣流涌入B.塑料膜覆蓋,加強空氣對流運動
C.茶樹間挖水塘,增大上下層溫差D.3nl高處建風扇,使上下層空氣混合
為了起到冬季防風、夏季通風的效果,居民區(qū)的布局通常要考慮風向的影響。如圖為廣州市某小區(qū)景觀規(guī)劃圖。
據(jù)此完成11?12題。
11.廣州市主導風向判斷合理的是()
A.夏季:東南風冬季:西北風
B.夏季:西南風冬季:西北風
C.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
D.夏季:東南風冬季:東北風
12.為了有效發(fā)揮河流對小區(qū)的環(huán)境效益,小區(qū)西南側(cè)邊界設(shè)計合理的是()
房屋房屋
西河流
河流-東東
西\■
AB
冒房屋
河流
西'"f房屋河流「東
—東西、J
CD
城市熱島強度為城區(qū)平均溫度與其周邊郊區(qū)平均溫度的差值,造成城區(qū)氣溫高于周圍郊區(qū)氣溫的現(xiàn)象被稱為城
市熱島效應(yīng)。晉江市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瀕臨臺灣海峽。下圖示意晉江市海陸風日與非海陸風日的熱島強度日變
化特征。據(jù)此完成13?14題。
第14頁共24頁
0
3Z.
5
z
0
L
5
L
0
05----海陸風日---
——非海陸風日、、、一二/
000020406081012141618202224
北京時間/h
13.與非海陸風日相比,晉江市海陸風日午后熱島強度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受冷濕陸風影響B(tài),受暖濕陸風影響
C.受冷濕海風影響D.受暖干海風影響
14.隨著晉江市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大,其()
A.海風與陸風均增強B.海風增強,陸風減弱
C.海風與陸風均減弱D.海風減弱,陸風增強
塵卷風是由地面局部受熱不均形成的,也是在近地面大氣層中產(chǎn)生的一種尺度很小的旋風,可以把塵土和一些
細小的物體卷揚到空中,形成一個小塵柱。下圖示意塵卷風的形成。據(jù)此完成15?17題。
15.塵卷風發(fā)生時,近地面的氣壓為()
A.熱低壓B.冷低壓C.熱高壓D.冷高壓
16.一次塵卷風的生成過程順序為()
①冷空氣下沉至近地面②近地面熱空氣匯聚③近地面受熱不均④近地面空氣受熱強烈上升
A.①②④③B.③④②①C.③①②④D.②③①④
17.下列區(qū)域中,容易發(fā)生塵卷風的是()
①干燥的河灘②荒漠中的湖泊③水泥地操場④大面積草坪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內(nèi)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有數(shù)百個碧藍澄澈的湖泊。夏季晴朗的午后,湖邊常會刮起一種被當?shù)鼐用穹Q為“太陽
風”的風。據(jù)此完成18?20題。
第15頁共24頁
18.該地的“太陽風”()
A.從湖泊吹向陸地,性質(zhì)較濕潤B.從湖泊吹向陸地,性質(zhì)較干燥
C.從陸地吹向湖泊,性質(zhì)較濕潤D.從陸地吹向湖泊,性質(zhì)較干燥
19.如圖,示意某日陸面和湖面氣溫的日變化。該日,“太陽風”消失的時間大致是()
A.7時前后B.12時前后C.18時前后D.21時前后
20.如圖所示為湖泊沿岸某氣象站測得的風頻玫瑰圖。該氣象站位于()
A.甲地附近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50分)
2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氣象氣球是用橡膠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球皮,充以氫、氧等氣體,攜帶儀器升空,進行高空氣象觀測的探測平臺,
待升至一定高度后,其氣球?qū)⒈ǔ伤槠8鶕?jù)不同測站氣象氣球傳回的數(shù)據(jù),得到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地區(qū)
0~30千米高度年均溫垂直分布(如圖)。
第16頁共24頁
(1)判斷圖中各曲線代表的緯度地帶,并結(jié)合材料說明理由。(5分)
(2)分析①曲線氣溫隨高度變化的原因。(8分)
(3)說明探空氣球最終發(fā)生爆炸的原因。(5分)
第17頁共24頁
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天氣變化對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影響很大,特別是果農(nóng)、菜農(nóng),尤其要防范極端天氣。下圖示意哈爾濱市2022年10
月1日前后天氣變化情況。
△Q606gd
(1)運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解釋哈爾濱國慶節(jié)當日晝夜溫差小的原因。(6分)
(2)指出10月4日這一天內(nèi)低溫凍害最嚴重的時間,并說明理由。(6分)
第18頁共24頁
(3)當?shù)毓r(nóng)可采取哪些措施來防范低溫凍害。(4分)
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6分)
在天氣晴朗無云或少云的氣象條件下,山地與平原之間的晝夜風向發(fā)生反向轉(zhuǎn)變的風系稱為山地一平原風。下
圖為華北地區(qū)某季節(jié)山地一平原風平均風速(箭頭長短表示風速大小)和風向日變化示意圖,其中夜間以偏北風為主。
0:00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
(1)簡述山地一平原風的成因。(4分)
第19頁共24頁
(2)指出山地與平原的相對位置關(guān)系,并說明理由。(6分)
(3)分析產(chǎn)生平原風和山風風速差異的原因,并舉例說明山地一平原風對平原農(nóng)業(yè)的影響。(6分)
參考答案
1?2.解析:第1題,由材料可知,夜光云主要發(fā)生在距離地表80?500千米的熱層下部,屬于大氣垂直分層中
的高層大氣。D正確,A、B、C錯誤。故選D。第2題,熱層位于平流層之上,該層大氣空氣密度小,臭氧、水分、
雜質(zhì)含量低,導致紫外線強烈。D正確,A、B、C錯誤。故選D。
答案:LD2.D
3?4.解析:第3題,運動員從懸崖絕壁一躍而下,此時的翼裝飛行發(fā)生在對流層,對流層自高空向地面,氣溫
越來越高,A正確;氣壓越來越大,B錯誤;空氣密度越來越大,呼吸越來越順暢,D錯誤;塵埃含量也越來越多,
第20頁共24頁
C錯誤。故選A。第4題,平流層溫度下低上高,氣流以水平運動為主,空氣阻力小,而理想飛行狀態(tài)的滑降比為
3:1,故水平運動的氣流可以增加橫向移動距離,從而導致滑降比增加,B正確;對流層、高層大氣平流運動都沒
有平流層明顯,A、D錯誤;中間層又稱中層,是指自平流層頂?shù)?5千米之間的大氣層。該層內(nèi)因臭氧含量低,同
時,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陽短波輻射已經(jīng)大部分被上層大氣所吸收,所以溫度垂直遞減率很大,對流運動強
盛,C錯誤。故選B。
答案:3.A4.B
5?6.解析:第5題,a是太陽輻射,b是地面輻射,c是大氣逆輻射。陰雨天氣,天空云量大,a被大氣削弱
多,A符合題意;下墊面是湖泊濕地,反射率低,比熱容大,b能傳遞給大氣的能量增多,B不符合題意;CO?增多,
大氣逆輻射強,c補償?shù)孛鏌崃吭黾?,C不符合題意;冰雪地面,對a的反射作用強,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少,a-b的
轉(zhuǎn)化率減少,D不符合題意。所以選A。第6題,在冬季晴朗的夜晚,因大氣逆輻射弱,地面熱量散失的快,空氣中
水汽凝華形成霜,A、D兩項的夜晚是陰天,A、D不符合題意;北方地區(qū)冬季易形成霜凍的是B項,白天陰天,地面
氣溫較低,空氣中水汽較多,夜晚晴天,地面輻射散失熱量多,降溫快,易形成霜凍,B符合題意;C項為白天晴天,
氣溫高,水汽少,出現(xiàn)霜凍的可能小,C不符合題意。所以選B。
答案:5.A6.B
7?8.解析:第7題,讀圖分析,①②為短波輻射傳感器,根據(jù)安裝位置可知①測量太陽輻射,②測量地面反射
的太陽輻射;③④為長波輻射傳感器,根據(jù)安裝位置可知③測量大氣逆輻射,④測量地面輻射。故選B。第8題,
天氣轉(zhuǎn)晴,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減弱,①增強,A錯誤;地表積雪,地面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增強,②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布絨填充玩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五金塑膠電筒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葡萄柚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吸塑片材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香芋粒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峨日朵雪峰之側(cè)》教學設(shè)計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 2025年中國激光美容儀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2025年油面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渦輪風扇發(fā)動機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年云服務(wù)合作協(xié)議書
- 化工原理傳質(zhì)導論
- 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ppt課件(完整版)
- 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件(完整版)
- 跨境電商亞馬遜運營實務(wù)完整版ppt課件-整套課件-最全教學教程
- 中國傳媒大學《當代電視播音主持教程》課件
- 浙美版小學六年級美術(shù)下冊全冊精品必備教學課件
- DB32∕T 4245-2022 城鎮(zhèn)供水廠生物活性炭失效判別和更換標準
- 建設(shè)工程圍擋標準化管理圖集(2022年版)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課程綱要
- 濕法冶金簡介
- 2022新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全一冊全部教案(共28節(ji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