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北大荒的秋天》練筆設計_第1頁
談《北大荒的秋天》練筆設計_第2頁
談《北大荒的秋天》練筆設計_第3頁
談《北大荒的秋天》練筆設計_第4頁
談《北大荒的秋天》練筆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談《北大荒的秋天》練筆設計《北大荒的秋天》不僅是篇感情流淌,文采飛動的精美文章。而且在表達方法上清晰明了,是學生學習寫作的范本。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充分發(fā)揮文章的示范作用,在讓學生學到豐富語言的同時,從詞、段、篇不同的角度設計了練筆作業(yè),引導學生學會語言表達的方法。1、全文的模仿《北大荒的秋天》一課,結(jié)構非常清楚,學生學完課文后深刻體會到課文是按照“總——分——總”的方式來構段的,并且抓住了“天空、小河、原野”這三處景物,合理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形象具體地描繪出了北大荒秋天的美,寫作特色值得模仿。抓住這一契機,我要求學生仿照課文的寫作方法,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一處景物,抓住特點,運用恰當?shù)男揶o方法對景物進行描寫。有了課文這個范例,學生在寫作形式和方法上有了參照,一篇篇優(yōu)美的文章如《家鄉(xiāng)的秋天》、《校園的秋天》等就應運而生了。2、片段的模仿學《北大荒的秋天》第四段“原野熱鬧非凡……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時,啟發(fā)學生讀中思考:你從哪兒看出原野熱鬧非凡?學生感悟到從“大豆和高粱”和“榛樹葉子”可以看出原野熱鬧非凡。接著我引導學生認識這一自然段作者先用“原野熱鬧非凡”這句話概括地寫出原野的特點,再具體地寫怎么“熱鬧”。這種方式叫先概括后具體。我又指導學生做一株大豆或者高粱,根據(jù)課文對大豆、高粱的描寫表演課文,進而引導學生理解這種把物當人寫到方法叫擬人手法。這種修辭方法一般表達作者對物的喜愛之情。你見過什么地方熱鬧非凡?學生:超市。菜市場。校園的課間……你能不能仿照此段的寫法把你見過的一個場面寫下來。開頭“XX熱鬧非凡”起筆,使學生活學活用,融會變通,掌握這種構段方式。3、優(yōu)美詞語的模仿《北大荒的原野》一文將色彩和景物融為一體。在引導學生認識、領悟色彩美的過程中,我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加深對色彩的認識。如“血紅”一詞,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什么?學生說:我想到的身體里流動的血。是的,血是一種物,紅是一種色,僅有色不一定美,只有當物與色融為一體的時候,這種美才不空洞,才充實。我們的生活中還有那些物與紅搭配,構成美的色彩。學生回答:唇紅,棗紅,桃紅。真沒想到學生的思維這樣敏銳,爆竹似的說出這么多紅色。接下來我讓學生拓展物與色構成的其他色彩。學生:炭黑,眉黑,天藍,海藍,草綠,柳黃,葡萄紫,雪白……4、補白練筆《北大荒的原野》第五段由于表達的需要,在描述時僅用簡短、精煉的詞句帶過,略去了情節(jié)。原句是這樣的:這里的田野、山嶺、江河、連同那茫茫的草甸子也會在這個季節(jié)里捧出沉甸甸的寶物來。田野、山嶺、江河、草甸子會捧出什么樣的寶物來呢?我鼓勵和引導學生抓住這些“空白”,拓展了文章《可愛的草塘》以及著名作家張抗抗和李玲的北大荒對田野、山嶺、江河、草甸子的具體描寫。然后讓學生抓住其中一點加工整理資料,并進行合理構想,補充省略的內(nèi)容,使其具體化、形象化。葉老曾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闭Z文教學中寫作素材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用心發(fā)現(xiàn)、挖掘,智慧地把握讀寫結(jié)合的有效策略,想方設法地調(diào)動學生聯(lián)想與想象、類比與推理、分析與綜合等思維活動的積極性,學生的習作能力才能逐步提高。談如何在閱讀教學中融入寫作溧陽市文化小學楊麗華在語文學習中,閱讀的過程是“吸收”的過程;寫作的過程是“傾吐”的過程。閱讀過程是學生理解感悟文章的過程;寫作的過程是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思維訓練的過程。閱讀,是別人寫好的文章我們?nèi)プx;寫作,是寫好文章讓別人來讀。閱讀對學生的寫作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反過來,寫作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課文是學生寫作的最好范例,一個完整的閱讀教學過程,一定要讀寫結(jié)合,相得益彰。一、感染——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編者為我們精心設計了一篇篇文質(zhì)兼美,富有文化內(nèi)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的課文。教師要充分挖掘文章的美,引導學生品味、感悟其中的魅力,使他們受到熏陶和感染,發(fā)現(xiàn)優(yōu)美的文章竟如此吸引人、打動人,故而產(chǎn)生創(chuàng)作的沖動和興趣。如《西湖》這課以清新、流暢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秀麗的景色,那如詩如畫,宛若仙境一般的美景深深吸引大家。西湖的魅力不正來源于作者筆下的優(yōu)美文字嗎?我們是否也能寫出如此優(yōu)美的文章呢?我想,在他們對優(yōu)美詞句深刻體會和產(chǎn)生美感享受的一剎那,一定有人會怦然心動、躍躍欲試,寫作沖動和熱情會油然而生吧!二、積累——為有源頭活水來有人說:閱讀是吸收,習作是釋放;閱讀是根,習作是果實。是啊,課堂閱讀教學是指導學生學會積累語言的“主戰(zhàn)場”,每一篇課文中總有新詞新語出現(xiàn),句式也不盡相同。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體會、認識課文中語言表達的規(guī)律、知識、感情,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優(yōu)美片段記在讀書筆記上,而且盡可能做到熟讀成誦,使課文中的詞語句式、精彩片段,成為自己語言倉庫中的積累。例如:學生在寫《晚霞》時,我班的學生就能靈活運用文中的好詞好句到寫作中,“這些霞光在落日的映照下,轉(zhuǎn)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天邊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彼褪菍ⅰ侗贝蠡牡那锾臁分忻鑼懥髟频钠谓?jīng)過修飾用上去的。可見,詞句是文章的磚瓦,長期積累,久而久之,詞匯豐富了,寫文章就下筆有神了。三、訓練——百花齊放才是春閱讀教學中會有很多好的練筆機會,我們在教學課文時一定要抓住契機,指導作文,讓學生想寫,會寫。1.從仿寫入手,實現(xiàn)表達方式的遷移描紅是學習書法的捷徑之一,臨摹是學習繪畫的捷徑之一,那仿寫就是學習寫作的捷徑之一。因此從仿寫入手,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寫作方法。如《荷花》一文中介紹了荷花各種各樣的婀娜姿態(tài)。在學完課文后,我就讓學生也著手來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卉。在學習了《石榴》后,又讓學生從水果的形狀、顏色、滋味等幾方面來向大家介紹一種水果。課堂上潛移思維的經(jīng)驗。在閱讀教學中,我經(jīng)常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分析作者的清晰思路,感悟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布局詩篇的方法和技巧,進而指導學生的習作實踐。茅盾先生曾說過:“模仿可以說是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學習的最初形式”在仿寫的過程中,我激勵學生把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和技巧進行遷移、運用、感悟并掌握其表情達意等技能,從而提高習作能力。小學生思維發(fā)展的一般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的過渡。他們的抽象邏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與感性經(jīng)驗聯(lián)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如果直接要求學生運用各種寫作方法寫作,想必也是“空中樓閣”,不夠現(xiàn)實。根據(jù)小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特點,我在教學閱讀課時,盡量發(fā)現(xiàn)一些構段方式較典型的段落給學生分析,并讓他們“依葫蘆畫瓢”,進行仿寫訓練。因此,仿寫是學習“怎樣寫”的重要手段,是訓練習作基本功的有效措施。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如遇到精彩的課文,我總要適時地安排學生仿寫。如在學習《燕子》一課時,我安排學生模仿其形式寫《我喜歡的鳥》。在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回顧課文,體會作者的習作方法,然后指導學生寫自己喜歡的花,仿照課文的寫法,由鳥的整體寫到鳥的局部,把鳥的特點寫具體,并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表達出自己的喜愛之情。由于這樣緊密地結(jié)合課文,對開拓學生思路起到了推動作用,激發(fā)了學生習作欲望,他們便躍躍欲試了。學生習作交流評改時,我發(fā)現(xiàn)這次習作拓寬了學生思維。不但條理清楚,且想象豐富,能靈活運用積累的好詞佳句。俗話說:“巧婦難做無米之炊”。習作和做飯一樣,要有豐富多彩的詞匯,生動充實的素材。沒有語言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韓愈說:“學以為耕,文以為獲?!边@是說閱讀是習作的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學生是閱讀的主人,平時要注重訓練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我讓學生人手一本積累本,讀書時。要善于把那些生動、優(yōu)美的詞語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錄下來,天長日久,能積累很多語言材料,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習作時才能信手拈來,得心應手地把積累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學以致用,使文章錦上添花。尋找“讀寫結(jié)合”點

在語文教學中,以讀帶寫,以寫促讀,是一條寶貴的教學經(jīng)驗。那么,讀寫結(jié)合的最佳結(jié)合點在那里呢?在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

開頭是文章的起始之筆,結(jié)尾是畫龍點睛之處。抓住文章精彩的開頭和結(jié)尾,指導學生讀中悟道,仿中創(chuàng)新,是一種很便捷的好方法。我們看《東方之珠》一文的開頭和結(jié)尾。開頭“香港是我國通向世界的南大門,那里有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和繁華的街市?!苯Y(jié)尾“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币粚W生學習這篇課文之后,結(jié)合自己家鄉(xiāng)的特色,寫出這樣的開頭:“??谑俏覈活w明亮的南海之珠,那里有迷人的沙灘、繁茂的綠地和成片的椰林,令無數(shù)中外游客流連忘返?!苯Y(jié)尾“有了這藍天碧海,海口這顆明亮的南海之珠顯得越發(fā)閃耀?!碑斎唬恼麻_頭、結(jié)尾的方法千變?nèi)f化,或設問,或引用,或比喻,或?qū)υ?,或?qū)懢埃蛎栊?,或舉例,或用典……我們在教學中都應該注意引導學生積累運用。在一些精彩的特色段落

抓住文章中精彩的特色段落導讀,引導學生用心去體味,用情去感悟,導中思寫,讀中悟?qū)懀瑢懼袆?chuàng)新。例如《西湖》中,描寫西湖美景的段落很有特色。我就指導學生讀寫結(jié)合,模仿習作。一個學生這樣寫他游覽黃山:“我游覽過冰雪覆蓋的長白山,登臨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這云奇石異的黃山。黃山真奇啊,奇巧艷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荒山可真高啊,連綿起伏,聳入云霄。從山頂向下看,云在腳下,想必人在天宮;荒山可真險啊,危峰突兀,怪石嶙峋,山崖陡似刀削,幾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遠看去,也讓人心驚肉跳,似乎一失腳即刻就會從崖上跌下去?!痹谡n文中的修辭方式

一篇文章若是有幾個充滿靈性的佳句,就會錦上添花。而采用一些修辭手法的句子往往是佳句。例如《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運用的修辭手法把原野上的豐收景象寫得形象生動。“清澈見底的小河猶如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霸吧蠠狒[非凡。成片的大豆搖動著豆莢,發(fā)出嘩啦啦的笑聲。”教學時,我指導學生學習這樣的語句,熟讀成誦,積累運用。練習寫“秋景”時,一個學生寫道:“秋姑娘穿上了金黃的外衣,枯黃的梧桐葉和火紅的楓葉紛紛飄落,好像是空中飛舞的翩翩彩蝶。雖然寒霜已經(jīng)降臨,可青松爺爺還穿著碧綠碧綠的長袍,顯得更加蒼翠?;▓@里,傲霜的菊花競相開放,紅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勝收。果園里,柿子樹上的葉子全都落了,可黃澄澄的柿子還掛在枝頭,像一個個大大小小掛在枝頭的橘黃燈籠,滿樹的蘋果揚起紅彤彤的臉龐,從樹枝的遮擋中探出頭來,仿佛在向人們報告豐收的喜訊?!边@樣讀中仿寫,就使學生把學到的修辭方法活化到自己的協(xié)作實踐中了。

讀寫結(jié)合的核心是“模仿”,而學生今天的模仿正是為了明天的“創(chuàng)新”。讓我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努力尋找更多,更適用的“讀寫結(jié)合”點,時時,處處滲透寫作教學。讀寫結(jié)合—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中,有些閱讀教學呈現(xiàn)出了重讀重悟耗時低效的場面。教學中以本為本,探究對話練筆;善讀補白,激發(fā)興趣練筆;創(chuàng)設情景,回歸生活練筆;發(fā)揮想象,拓展空間練筆等多種形式的讀寫結(jié)合,是提高閱讀教學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閱讀教學

提高實效性

讀寫結(jié)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彼瓜祭蠋熞舱f過:“以語言教學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把識字、閱讀、寫話三者結(jié)合起來,使兒童迅速學好祖國語言?!笨梢?,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閱讀與寫話必須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讓其互相聯(lián)系、互相促進。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會讀,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還必須要教會學生理解作者在表達思想內(nèi)容時所運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詞造句的妙處。葉圣陶先生說:“語言是思想的定型。所謂定型不僅定思想的形式,同時也定思想的質(zhì)料,因為語言所用的材料就是思想本身的質(zhì)料,那是合二為一的,思想拿不出來,定型成為語言,這才拿得出來,說出來可以讓人家聽見,寫下來可以讓人家看見,人家憑你的語言就可以知道你想的什么?!边@就是說,閱讀教學本身就應該包括“讀”和“寫”。學生通過閱讀教學的學習,能“說”會“寫”才是實質(zhì)性目的。

但是在目前的新課程改革中,有些閱讀教學呈現(xiàn)出了重讀重悟的熱鬧場面,課堂上對教材的肢解、碎問、反復感悟的現(xiàn)象消耗了大量的寶貴的課堂時間,缺少了動筆的時間。在全國第六屆閱讀教學觀摩活動中,小語會的陸云老師做過這樣一個統(tǒng)計:大部分課往往以講、讀、問答這些教學活動為主,33節(jié)課,動手(寫字、寫話、查字典、批注)平均1.63/節(jié),聽、看(看圖畫、錄像、聽朗誦)平均1.1次/節(jié)。也是在這次會議上,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老師在做總結(jié)時不無憂慮地說:“當前閱讀教學還存在著‘得意’而‘忘言’的傾向,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常常一味注重內(nèi)容理解和人文感悟,而忽略語言的理解和運用,甚至以‘得意’為唯一的目標,忽略語言的學習。這種失衡的做法,不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養(yǎng),而且長此以往會把語文掏空。”

語文是民族的根。一個民族的語言不是孤立的符號系統(tǒng),它積淀了這個民族的文化,傳遞著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智慧。在閱讀教學中,“說”與“寫”分離,則兩敗俱傷;“說”與“寫”結(jié)合,才會相得益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讓學生和語言進行親密接觸,讓語言不但在孩子的嘴上活起來,繼而在他們的腦中、胸中活起來,最終使得學生不吐不快提筆下言,達到語言與精神的同構共生,切實提高閱讀教學實效性。

一、以本為本,探究對話練筆

《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對話”,何為對話?《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注釋是:①兩個人或更多人的談話。②國際上兩方或幾方之間的接觸或談判。中國最早從哲學的角度這樣闡釋“對話”: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及對立兩級的相互作用,最后達到一種具有再生能力的和諧狀態(tài)。文藝學接受美學的代表人物姚斯認為:“在作家、作品和讀者的三角關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動的因素,它本身便是一種創(chuàng)造歷史的力量?!本C上所述,對話具有以下共性:首先,對話展開的前提是對話各方不能完全對立,有共通性;二是對話展開的條件是各方能互補、互促,對話各方具有平等性;三是對話的結(jié)果具有創(chuàng)新性。通過開放的對話,“重新建構,生成意義”,打破“二元對抗”的封閉狀態(tài)。因此,《語文課程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這就意味著教師首先是參與者,旨在為學生開辟有效對話的途徑,提高對話的質(zhì)量,為寫作拓展思路。

例如筆者在教學《落花生》一課時,師生有這樣一段對話:師: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獲了。你從中讀出了什么樣的心情?生:驚喜。我從“居然”當中讀出了驚喜。師:你驚喜什么?生:驚喜花生生命力如此頑強,在一片空地上,竟然也能成長、收獲!生:驚喜花生不擇環(huán)境,這片空地可能砂石很多,可能雜草很多,但我們種的花生竟然能收獲!真是意想不到。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容易直奔父親的一段話,得出“花生就是默默無聞”的象征。以此作為人文熏陶的抓手,然后就“做什么樣的人進行辯論”。而本段教學的談話,從生命的高度去欣賞花生,它首先具有不屈的頑強的生命力。這不正是一切生命成長的必要條件嗎?有了這樣的解讀,學生在學習父親的話的時候,就不會囿于只喜歡花生“默默無聞的精神”了。學生在回答“你想做什么樣的人”時便有了獨特的文筆:(以下是部分學生小練筆)生1:我喜歡蘋果、石榴、桃子,它們敢于把自己展示給人們。我更喜歡花生,它頑強的生命力讓人敬畏。一個人要有自信才不會被打垮。生2:我要做像花生一樣的人。不論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都能積極樂觀的成長。生3:要尊重一切生命,因為每個生命的成長都會給我們帶來驚喜。可以這樣說,教師自身對文本的解讀有怎樣的高度,就會引領學生登上怎樣的高度,別致有效的對話,成為學生習作的靈感源泉。

二、善讀補白,激發(fā)興趣練筆

補白原是國畫布局中的藝術之筆。因為中國畫與西方繪畫明顯不同之處,便在于國畫傳統(tǒng)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成為中國畫的神來之筆。在留白之處,有人以書法、詩詞、印章來補白,亦有讓其空白的,更給觀者留有想象的空間。好的文學作品,一般都會給讀者留有想象的余地,所以閱讀教學,也要善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章的留白處,選擇著筆點確定寫的“話題”,這樣有利于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或聯(lián)想,這才是讀者個性表達的自由天地?!墩n標(實驗稿)》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這種思考能否即時得到記錄,就有賴于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智慧引導。

例如《山中訪友》一課,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來到山中,“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好朋友?我熱切的跟他們打招呼:——”通過指導朗讀,教師與學生都沉醉在清香彌漫的山谷中,學生充滿激情地跟書中所描寫的山泉、溪流、瀑布、懸崖……一一打過招呼,似乎意猶未盡,教師趁機進一步引導學生:再想一想,在這美妙的大自然中,在這清新自然的山中,還有哪些是我的好朋友,我還會跟誰打招呼?三分鐘的時間準備。(以下是部分學生小練筆)學生1:你好,淘氣的小松鼠!你采摘這么多松果干什么呢?哦,是因為冬天到了,你要儲存自己過冬的食物嗎?學生2:你好,美麗的蝴蝶,你煽動著彩色的翅膀,是在歡迎我的到來嗎?還有你——金黃的落葉,你踩著美妙的舞步,是在等待我與你共舞嗎?學生3:你好啊,嬌艷的小花,你那芬芳的清香使山中的空氣變得格外清新。你好,小螞蟻,你匆匆忙忙地在干嘛呢?哦,我想,你一定在忙著搬家呢!

葉老認為:“課文中的各類文章,包括政治性的文章與文學作品,皆需善讀,由語言文字深明其內(nèi)容,且有裨于思想之提高,品德之修養(yǎng)。故篇中之內(nèi)容,絕不能隨便放過?!苯?jīng)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補白,文本在學生心中豁然洞開:這所訪之友,便是這山中的一切。大自然的一切,何嘗不是作者的朋友?至此,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躍然紙上。小小的練筆,將作者短小的文本滋潤得更豐滿更圓潤,使得閱讀教學有了質(zhì)感。一堂課下來,師生都“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p>

三、創(chuàng)設情景,回歸生活練筆

一直以來,“語文教學生活化”備受關注和推崇,聯(lián)系生活、體驗生活、還原生活都是“閱讀教學生活化”的做法。所謂聯(lián)系生活,就是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把文字恢復其作為生活的鮮活與真實,引導生生對話,生與文本的對話。

例如筆者執(zhí)教《窮人》一課,教學“桑娜推開門,看到鄰居西蒙……”一段時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景。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先回憶在你生病的時候,媽媽是什么樣的神態(tài),什么樣的心情。(師生沉默十秒鐘)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隨著桑娜手里微弱的馬燈的燈光,走近西蒙,走進這位已經(jīng)生病好久的母親,走進這位帶著兩個孩子艱難度日的寡婦。師:(讀課文。聲音平緩)屋子里沒有生爐子,又潮濕又陰冷。(驚訝)對著門放著的一張床,床上仰面躺著她的女鄰居。她一動不動,只有死人才是這副模樣。(低沉)她頭往后仰著,冰冷發(fā)青的臉上顯出死的寧靜,一只蒼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從稻草鋪上垂下來?!海ㄟ@時教室里一片寧靜,連平時小動作很多的學生也變得深沉、凝重起來。學生的眼里透出了同情,透出了思考。)師:看(近乎悲哀)就在這死去的母親旁邊,睡著兩個很小的孩子,都是卷頭發(fā),圓臉蛋,身上蓋著舊衣服,蜷縮著身子,兩個淺黃頭發(fā)的小腦袋緊緊地靠在一起。(不是矯情,不知怎地,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母親,眼睛一熱,感覺視線模糊了,我努力不讓自己的聲音變得哽咽,但是,我長時間的停頓還是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在我的眼睛巡視學生時,我發(fā)現(xiàn)好幾個女同學的眼睛也紅了……)師:(當我用手背偷偷拭掉自己的眼淚時,沉寂的教室里想起雷鳴般的掌聲。)師:我感覺有許多話要說。我也看到同學們有許多話要說。孩子們,想一想,這位母親在臨死前做了些什么?她想要抓住什么?她想得到什么?她能得到的是什么?不能得到的又是什么?請把你要說的話寫下來。(7分鐘后學生讀自己的小練筆進行交流)生1:西蒙眼里透出悲傷,憐愛地望著兩個孩子,心里有一些愧疚。她靜靜地等待死亡的到來。她不舍得自己的孩子啊……盡管她想盡力擺脫死神,但她知道,一切掙扎都是徒勞。她翻動了一下身子,想再抓些暖和的衣物給孩子一些溫暖,可是沒等她完成,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生2:西蒙臨死前一次又一次地親吻兩個孩子的小臉,滿心的不舍,喃喃自語:媽媽要走了,你們……你們怎么辦呢?……我的丈夫……奧,誰能幫我照顧你們???可憐的孩子,難道你們就不能有幸福的生活嗎?……孩子,是媽媽不好,是媽媽無能,媽媽就要走了,誰來照顧你們呢?生3:在最后的時刻,她想抓住孩子的手,把身上的溫暖傳遞給孩子,她不想放棄這兩個可愛的孩子。可是已經(jīng)來不及了。老天爺為什么不能再給好人一次生命呢?讓她把孩子撫養(yǎng)大啊。丈夫已經(jīng)死了,難道就不能可憐可憐她們母子嗎?可惜,一切呼喚都沒用了。平凡的母親,臨死前想的仍是自己的孩子,我想她臨死前看孩子的眼神一定是充滿慈愛的,她臨死前想抓住的是孩子,是親人,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她一定還眷戀這個世界,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有她最愛的兩個孩子……生5:我想到了自己的媽媽。那次我摔傷了,趴在手術床上縫針,媽媽扶著我的腿,眼睛都哭紅了。母親是最偉大的,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媽媽!……(教室里,不論是讀者還是聽者無不扼腕動容)

語文是人的自由精神的載體,是人的精神家園。所以,語文教學要注重精神的熏陶感染。文中西蒙的出現(xiàn),是帶有濃厚的悲劇色彩的,學生若沒有生活體驗,很難讀出“味”。顯然,教師范讀前的一番情景創(chuàng)設,很快將學生記憶深處的生活情景搜尋出來,再施以恰當?shù)睦首x技巧充分發(fā)揮情感效應,為學生營造劇情的氛圍,把學生帶進文本,再帶出來,于是就有了學生感人、真切的小練筆。這七分鐘所完成的小練筆,“得意”而不“忘言”,讓我們領略到了閱讀教學的精彩本質(zhì)。

四、發(fā)揮想象,拓展空間練筆

小學生的想象力是豐富的,他們喜歡想象中的事物;想象是學生內(nèi)心世界真實的反應,表達了他們的童真童趣?!笆窍胂蟀盐宀世_紛的世界凝聚成文字,并且把文字中的內(nèi)涵充分釋放,滋養(yǎng)我們的才氣和靈性?!弊屜胂筮@朵“人類思維最美麗的花朵”進入孩子的生活,進入孩子的學習,是對兒童生命的一種關懷和體貼。

例如《草蟲的村落》這篇充滿童話色彩的小散文中,作者通篇采用擬人的手法,生動描繪了草蟲村落的美妙。教師在教學中緊緊抓住“擬人”這一修辭手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品讀課文,追隨著作者的目光拓展心空。文中有這樣一句話“那只嬌小的甲蟲與它對視良久。”師:這只嬌小的甲蟲是游俠的什么人?他們對視良久,在心里會說些什么?你從中體會到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感情?用三分鐘寫下來。(三分鐘后)生1:哥哥,你跑哪去了?出門這么久媽媽好擔心!媽媽很怕你被小雞給吃了呀……趕緊回家吧,媽媽正為你擔心的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呢!——這是兄妹的親情。生2:那只嬌小的甲蟲是游俠的兒子,它見到自己的爸爸激動地不知該怎么辦了。肯定會說:“爸爸,您去哪兒了?我和媽媽可想您了。您也真是的,丟下我和媽媽就不管了。以后再也不讓您一個人出遠門了?!薄@是父子真情。生3:那只嬌小的甲蟲是游俠的妻子,那意味深長的目光是夫妻久別后重逢的驚喜,同時還有妻子對游俠的責怪:孩子丟在家也不管,一個人到處游玩。——這是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師總結(jié):兄弟、兄妹、父子、母子、夫妻等等,從這“對視良久”中。我們感受到了彌漫在草蟲村落的濃濃的親情。

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杰出的藝術就是想象。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先導,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新,世界上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來源于科學家們的想象?!边@段教學,在沙沙的落筆中,我們看到了學生的想象力被激發(fā)出來后的精彩。

新課堂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課堂,閱讀教學占領著顯著的地位,要提高教學實效性,閱讀教學首當其沖。只有當讀與寫和諧統(tǒng)一巧妙結(jié)合,閱讀教學才能真正引領學生攀登知識的高山,情感的高山,思維的高山,人格的高山。讀寫結(jié)合,有效練習

讀寫結(jié)合,有效練習

閱讀是吸收,作文是表達。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積累、感悟是讀的任務,為表達運用服務。從讀學寫,讀寫結(jié)合,以寫促讀,是一條被實踐證明能有效提高語文能力的方法。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語文,堅持從讀學寫,讀寫結(jié)合,以寫促讀的編寫特色,并有所發(fā)展。其強調(diào)的是讀與寫(說)的結(jié)合,能起到以寫(說)促讀的作用。另外,“寫作·口語交際·”與“閱讀”單元,或主題相同,或?qū)δ骋黄n文內(nèi)容加以深化,也體現(xiàn)出寫、說與讀、聽間的聯(lián)系。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挖掘讀與寫的結(jié)合點,組織訓練,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一、準確確定讀寫的結(jié)合點

讀寫的結(jié)合點,要根據(jù)課文的表達特點、學生的實際、單元主題和課后練習”來確定。

1.依據(jù)課文的表達特點

“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要是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與作文的熟練技能……”(葉圣陶語)一篇篇課文是讀寫結(jié)合的載體,是學習、積累語言文字的例子,也是學習表達的例子:學習作者運用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的經(jīng)驗,學習作者如何遣詞造句、連句成段、構段成篇等。學習《東北大森林》一課,學生可以從中領悟到許多表達的方法,如課文的結(jié)構與題目,從整體到局部的寫景方法,使用擬人手法。這些都可作為讀寫的結(jié)合點。

課文的表達特點不同,讀寫結(jié)合點自然有別?!睹鄯洹芬哉f明性的語言文字為主,學生能夠從課文學習一些新的說明方法?!端飨摹耙啊薄肥且黄獙懢暗纳⑽模{(diào)動多種感官觀察、正面?zhèn)让嫦嘟Y(jié)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寫景等方法,則是學生學習表達的重點。

2.符合學生的實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階段性特征……應該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學生的家庭背景、文化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歷、年齡特點等都是制約學生從課文學習表達的因素,所以,學習課文的表達不可能面面俱到,既要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又須根據(jù)學生學習表達的階段性特點。六年級學生處于簡單敘述階段,主要學習記敘生活經(jīng)歷和表達對生活的感受、認識。六年級學生他們作文水平的實際是“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jù)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薄案鶕?jù)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边@些都制約著讀寫結(jié)合點的確定。

3.切合單元主題

課文雖然可以作為讀寫結(jié)合的載體,但其主要方面還是閱讀。因此,讀寫結(jié)合點的確定應與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一致。如果僅僅考慮閱讀訓練重點,不從這個單元整體把握,有可能偏重閱讀。對某一篇課文內(nèi)容加以深化,這就要求我們在確定某一篇課文的讀寫結(jié)合點時,還應與“口語交際·習作·交流平臺”一致,這樣就能相得益彰,發(fā)揮整體效益,促進語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4.扣住課后“小練筆”

課后的“小練筆”有3次,抓住這三次契機,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經(jīng)常練筆,寫日記或?qū)懽x書筆記,是雞肋素材的好方法。

二、有效組織讀寫結(jié)合訓練

在“讀”中學表達,就是指導學生學習、積累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方法;在“寫”中運用從“讀”中汲取的詞語、句式和立意、選材、組材等方法。讀寫結(jié)合常用“以讀帶寫”和“以寫促讀”兩類方法。“以讀帶寫”,即指導學生把從閱讀中習得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表達中去?!耙詫懘僮x”,即讓學生根據(jù)要求先寫作文,然后在教師的指點下,帶著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對照著學習課文(或提供的范文)。下面僅談談“以讀帶寫”的幾種常用方法。

1.模仿法

語言學習總是從模仿開始的,要模仿寫和說,日積月累,豐富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精彩之處、具有示范作用之處等,組織學生進行句子仿寫、片斷仿寫、選材模仿、組材模仿等訓練,既幫助學生學習、積累表達的形式、知識和方法,又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從觀察、分析、立意等方面引導學生模仿。如學習《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一課,可結(jié)合課后“小練筆”設計課內(nèi)練筆。

2.擴續(xù)法

指導學生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展開聯(lián)想、想像,進行擴寫、續(xù)寫、補寫等訓練。一方面,可以從學生的練筆中了解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狀況,調(diào)整教學設計;一方面,可以借此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如,教學《窮人》,可以設計續(xù)寫練筆,寫后要求與同學交流。

3.評議法

在學生研讀課文的同時,或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表達特點之后,引領學生進行研討、探究、議論、評價,寫“讀書筆記”或“讀后感”類文章,抒寫學習所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批評性閱讀習慣,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表達思維和思想認識水平。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寫出來,再在小組內(nèi)、全班交流。

在運用“以讀帶寫”方法進行讀寫結(jié)合訓練時,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1)一般在課內(nèi)完成,教師可以適當、適時點撥。堅持下去,可使學生養(yǎng)成讀寫并進的習慣(不再在乎每單元一次的“大作文”)。(2)評價時,要激勵創(chuàng)意表達,起到指導學生克服機械模仿的作用。(3)宜先練后導,教師的指導宜“粗”不宜“細”。否則,只會束縛學生的思維、想像等,也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如何將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有效的結(jié)合起來?作者:毛春玲(初中語文

甘肅定西四期初中語文一班)評論數(shù)/瀏覽數(shù):0/21發(fā)表日期:2011-09-2208:22:11讀寫結(jié)合,相得益彰;讀寫分離,兩敗俱傷。深入挖掘文本資源,聯(lián)系學生生活,拓寬學生語言實踐的空間,找準讀寫訓練點,選擇有效的策略,使學生樂于動筆,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語文教學研究表明,閱讀是自外而內(nèi)的意義吸收,是表達的基礎;寫作是由內(nèi)而外的思想表達,是理解的升華。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明確“讀”是“寫”的基礎,無論是詞語的積累、句式的掌握、修辭手法的運用、篇章結(jié)構的學習,都離不開教材,而把這些知識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能力,就必須教會學生閱讀,以閱讀帶動寫作,再以寫作促進閱讀,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使語文教學成為一個讀寫結(jié)合的整體。

一、通過模仿,實現(xiàn)讀寫結(jié)合。

朱熹曾說:“古人作文作詩,都是模仿前人而作文之。”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為學生的寫作訓練提供了練筆機會。因此,我們依托文本,又超越文本,找準訓練點,將閱讀寫作更為直接、更為密切的融合起來,使讀和寫既互為手段,又互為目的,從而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同步發(fā)展。(一)模仿課文某一段的寫法。我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北大荒的秋天》,學到“原野熱鬧非凡……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時,啟發(fā)學生讀中思考:你從哪兒看出原野熱鬧非凡?學生感悟到從“大豆和高粱”和“榛樹葉子”可以看出原野熱鬧非凡。接著我引導學生認識這一自然段作者先用“原野熱鬧非凡”這句話概括地寫出原野的特點,再具體地寫怎么“熱鬧”。這種方式叫先概括后具體。我又指導學生仿照此段的寫法圍繞“秋天的田野熱鬧非凡”寫一段話,使學生活學活用,融會變通,掌握這種構段方式。(二)模仿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和精彩片段《北大荒的原野》一文將色彩和景物融為一體。在引導學生認識、領悟色彩美的過程中,我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加深對色彩的認識。如“黑紅黑紅”一詞,學生在結(jié)合畫面認識這種顏色后,我問學生:你在什么地方見過“黑紅黑紅”的顏色?學生說:“熟透的葡萄、楊梅黑紅黑紅的”、“媽媽的衣服是黑紅黑紅的”……學完課文,我讓學生運用《北大荒的原野》中描寫北大荒的優(yōu)美詞句來描繪《秋天的田野》或秋天其他的景色。

二、情動筆動,實現(xiàn)讀寫結(jié)合。

語文課程中風格迥異的美文和鮮活的人物形象,帶給學生不僅是審美享受,更是心靈的震撼和思想的啟迪,人生的真諦隨著學習的深入而潛入學生的心扉?!队《妊笊仙酪埂肥翘K教版語文第十二冊中的一篇課文,課文記敘了皮埃爾船長在印度洋上乘坐的游艇碰撞,妻子克勒松生命危險,這時他所處的位置即將發(fā)生海嘯或火山噴發(fā),他用燈語讓一艘客輪安全脫險,而妻子卻失去了生命的故事。在指導學習“第二天,皮埃爾在醫(yī)院醒來,知道海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的消息后,他這樣說……”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1)面對袒露肺腑之言的丈夫,我想,天堂里的克勒松一定也有千言萬語,如果上帝愿意給她一分鐘,她會對丈夫說什么呢?(2)學完這一課,你對生命又有了怎樣的感悟?寫上一兩句。閱讀的過程是情感的碰撞過程。只有充分調(diào)動主體體驗和情感參與的積極性,才能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得生命的啟迪。《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中葉欣面對高風險臨危不懼、拒絕接聽家人電話、搶救病人生命、愛護同事健康,卻疏忽里自己的身體,最終感染了非典病毒,永遠離開了我們;《第一次抱母親》令我們感動于母親背負的“重擔”與母親體重的強烈對比中“偉大的母愛”。這一篇篇課文,引領著學生去辨證地看待生命。通過設計與人物對話、寫讀后感等形式,使學生“情于衷而形于言”,學生的理解、感悟如涓涓細流不斷地傾瀉于筆端。

三、品美寫美,實現(xiàn)讀寫結(jié)合。

課文中呈現(xiàn)的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能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引發(fā)讀者無限的遐想?!蹲鲆黄赖娜~子》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詩。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寫了大樹和葉子的外形之美和內(nèi)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樹”和“葉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啟迪人們要學習葉子那種立足本職、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學習“綠葉為大樹而生……回歸大樹地下的根”時,我問學生:你喜歡什么時候的葉子,為什么?學生交流后,引導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