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傾聽理性的聲音
體會反駁藝術——《答司馬諫議書》《與王介甫書(節(jié)選)》聯(lián)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答”:即“答復、回復”之意?!爸G議”:是“諫議大夫”這個官職
諫院是宋代設立的輿論機關,負責在朝廷中搜集建議和評論。諫院中設諫官和御史,御史負責組織各種官員收集民間的意見;諫官議論施政的得失,供皇帝參考,有時還可糾正皇帝的錯誤?!八抉R”:即司馬光“書”:文體名,書信。本文是書信體文章的典范之作解題創(chuàng)作背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fā)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變法自熙寧二年開始,至元豐八年宋神宗去世結束,故亦稱熙寧變法、熙豐變法。王安石變法以發(fā)展生產(chǎn),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jīng)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后又一次規(guī)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變法遭到時任翰林學士、右諫議大夫的司馬光的反對。他于(1070年)二月二十七日,給王安石寫了長達4046字的信——《與王介甫書》。從“用心太過”“自信太厚”兩方面指出變法的失誤之處。列舉新法的種種弊端,要王安石放棄新法。王安石“故略上報”,沒有實質性的答復。司馬光心有不甘,又于三月三日寫了《與王介甫第二書》,共312個字,進一步闡明青苗法的不當之處。這次王安石以堅定的態(tài)度和明確的觀點對司馬光來信中的觀點一一駁斥,即僅有428字但卻千古流傳的駁論名篇《答司馬諫議書》。此文言辭犀利,針鋒相對,是古代的駁論名篇之一。項目目的措施內容作用富國之法改變積貧局面均輸法采購物資“徙貴就賤,用近易遠”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市場的局面,增加政府收入市易法在開封設“市易務”限制大商人控制和操縱市場,增加了政府收入青苗法青黃不接之時,政府借錢或糧食給農(nóng)民限制高利貸對農(nóng)民的剝削,增加政府收入募役法納錢代役有利于經(jīng)濟發(fā)展,增加了政府收入農(nóng)田水利法鼓勵興修水利促進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方田均稅法清丈土地,收取賦稅限制了隱田漏稅行為,增加了政府收入強兵之法改變積弱局面將兵法在各路段設負責操練軍隊的將官提高軍隊戰(zhàn)斗力保甲法把農(nóng)民編為保甲進行軍事化訓練維護了秩序,兵農(nóng)合一王安石變法主要內容一覽表
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chǔ)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雖欲強聒(guō),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重(chóng)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覆不宜鹵(lǔ)莽,故今具道所以,冀(jì)君實或見恕也。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pì)邪說,難(nàn)壬(rén)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xù)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liàng)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xū)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dù),度(duó)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無由會晤(wù),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原文朗誦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任務一:
文本疏通,明確話題答司馬諫議書作者:王安石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自辨。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復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蓋儒者所爭,尤在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為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
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儒者:這里指讀書人。見:用在動詞前,稱代自己。侵官:侵犯官員的職權。征利:與民爭利。以致:因而招致。以:把。有司:負有專責的官吏不為:不能算是舉:施行,推行。辟:駁斥,抨擊。難:責難,排斥。壬人:善以巧言獻媚的人。壬:“佞”的假借字。固前知:本來事先就知道。
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恤:憂慮,顧念。媚:形容詞作動詞,獻媚。善:形容詞做名詞,好事。洶洶然:大吵大鬧的樣子。胥:相與。特:僅僅。度:計劃。度(duó):估計,考慮。義:適宜。是:認為正確。可:值得膏澤:名詞作動詞,施恩澤。事事:做事。前一“事”字是動詞,后一“事”字是名詞。知:領教。無由:沒有機會。不任:不勝。區(qū)區(qū):小,用作自稱的謙辭。明確話題:這是一篇書信體駁論文,這封信中,王安石針對什么進行反駁?我們主要欣賞王安石如何反駁司馬光?!吧w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侵官授之于有司修之于朝廷受命于人主以興利除弊舉先王之政為天下理財難壬人辟邪說天下怨謗固前知其如此也怨誹之多,對于司馬光的指責王安石如何辯駁?言辭攻擊指責非難
完美防守守中有攻名實生事征利拒諫名實之辯
名實之辯是中國哲學史和邏輯思想史上對名實關系的研究和爭論。
名正則言順而事行。但站在不同立場,對同樣一樣事就會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名:名稱;形式
實:實際內容在《答司馬諫議書》中:
名:司馬光給新法冠上的罪名
實:王安石變法的實際內容(性質)反駁一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天下怨謗反駁二反駁三如何反駁“天下怨謗”辯駁?分析保守派的思想根源
舉例論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剛毅不屈的精神意志表達變法的決心任務二:
文本細讀,入境入理
文本細讀:你認為這封信王安石反駁得好不好?說出你的理由。
駁論文是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文體,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jù)、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加以論證。批駁錯誤論點的方法有三種:
1.
駁論點4.歸謬法
2.駁論據(jù)5.反證法
3.駁論證。再讀課文,理出回信的論證思路
列出對方的觀點(駁)對方觀點弊端深挖保守派思想根源委婉表明自己堅定的改革立場提出雙方認可的道理舉例論證(立)任務三:
多維聯(lián)讀,思辨探究
思維探究一:我們體會了王安石的論辯藝術,那么,假如你是司馬光,是否就這樣被他說服?如果沒有被說服,你可以從哪些方面駁回王安石的觀點?
反駁的第一個觀點“不為侵官”。原來就有相關部門負責討論法度、設置職能機構,現(xiàn)在你自己在朝堂上對此做出改變,就是剝奪了相關部門的職權,就是侵官;
反駁的第二個觀點“不為生事”?,F(xiàn)在天下疾苦,變法并沒有興利除弊,還有奸佞小人在變法中搜刮百姓弊處更大了;......各抒己見思維探究二:司馬光在收到王安石的回復后,又寫了《與王介甫第三書》,同樣對王安石的回復進行了辯駁,分析司馬光從哪些方面對王安石進行了辯駁?光惶恐再拜,重辱示諭,益知不見棄外,收而教之,不勝感悚,不勝感悚。夫議法度以授有司,此誠執(zhí)政事也,然當舉其大而略其細,存其善而革其弊,不當無大無小,盡變舊法以為新奇也。且人存則政舉,介甫誠能擇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茍有司非其人,雖日授以善法,終無益也。介甫所謂先王之政者,豈非泉府賒貸之事乎?竊觀其意,似與今日散青苗錢之意異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顧以此獨為先務乎?今之散青苗錢者,無問民之貧富、愿與不愿,強抑與之,歲收其什四之息,謂之不征利,光不信也。至于辟邪說,難壬人,果能如是,乃國家生民之福也;但恐介甫之座,日相與變法而講利者,邪說、壬人為不少矣。彼頌德贊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蓋盤庚遇水災而選都,臣民有從者,有違者,盤庚不忍脅以威刑,故勤勞曉解,其卒也皆化而從之,非謂廢棄天下人之言而獨行己志也。光豈勸介甫以不恤國事,而同俗自媚哉?蓋謂天下異同之議,亦當少垂意采察而已。幸恕其狂愚。不宣。光惶恐再拜。《與王介甫第三書》課堂小結君子和而不同,在二人的書信往來中,我們感悟了信中蘊含的理性之思,在二人的思想交鋒中領略到思辨之美,同樣也體會到二人為家國天下勇于擔當,敢于發(fā)聲的精神。傾聽理性之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攝影工作室裝修免租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室文員工作責任與獎勵合同
- 科技園區(qū)房產(chǎn)居間合同模板
- 餐飲連鎖居間合同
- 車輛長期租賃合同協(xié)議
- 代簽合同委托書
- 企業(yè)知識產(chǎn)權保護與管理策略研究項目名稱
- 項目策劃與執(zhí)行流程指南
- 農(nóng)業(yè)災害防治技術研究與應用方案
- 終止合同協(xié)議書
- 元宇宙視域下非遺保護與傳播途徑探究
- 2025年買賣個人房屋合同(4篇)
- 2025代運營合同范本
- 武漢2025年湖北武漢理工大學管理人員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家庭燃氣和煤氣防火安全
- 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達標測試卷(含答案)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2025年銷售部年度工作計劃
- 2024年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服務外包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辦公用品價格清單
- ESG表現(xiàn)對企業(yè)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
- DB3713T 340-2024 實景三維數(shù)據(jù)接口及服務發(fā)布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