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_第1頁
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_第2頁
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_第3頁
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_第4頁
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彌漫性軟腦膜膠

質神經元腫瘤

病例分享1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引言壹病例簡介貳治療經過叁病例總結肆目錄2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引言3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是2016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分類第4版修訂版中新增的病理類型,是以廣泛軟腦膜生長為主的少見的膠質神經元腫瘤,大部分呈低度惡性,部分出現(xiàn)間變特征。腫瘤細胞由少突膠質細胞構成并伴神經元分化,同時缺乏異檸檬酸脫氫酶(IDH)基因突變,伴BRAFKIAA1549基因融合以及單獨1p缺失或1p/19q共缺失。本研究報道1例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患兒的診斷與治療經過,總結其臨床病理學特點并結合相關文獻,以期提高對該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能力。4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病例簡介5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患兒男性,5歲9個月,因腦積水1.50個月,反復抽搐發(fā)作2次,于2015年11月25日入院?;純河?.50個月前無明顯誘因突發(fā)睡眠中意識障礙和抽搐發(fā)作,表現(xiàn)為雙眼凝視、牙關緊閉、四肢屈曲抖動,呼之不應,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持續(xù)數(shù)分鐘后自行緩解,意識逐漸恢復,無發(fā)熱、嘔吐、腹瀉、頭暈、頭痛。外院頭部CT檢查(2015年10月8日)顯示,雙側側腦室、第三腦室明顯增寬,考慮重度腦積水。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僅蛋白定量輕度升高(具體數(shù)據(jù)不詳),抗酸桿菌和隱球菌涂片陰性。6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頭部MRI檢查(2015年10月14日)顯示,雙側側腦室明顯增寬,提示腦積水,并可見雙側小腦上溝散在斑片樣異常略高信號影(圖1a,1b)。脊髓MRI檢查(2015年10月19日)顯示,T5~7水平脊髓增粗,可見髓內異常略高信號影(圖1c),增強掃描腦干表面、雙側小腦半球表面腦膜、全脊膜和部分硬脊膜、馬尾神經增厚并呈強化征象。7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8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1a頭部橫斷面T2WI(10月14日)顯示,雙側側腦室明顯增寬,提示腦積水;1b頭部橫斷面T2WI(10月14日)顯示,雙側小腦上溝散在斑片樣異常略高信號影(箭頭所示);1c脊椎矢狀位T2WI檢查(10月19日)顯示,T5~7水平脊髓增粗,可見髓內異常略高信號影(箭頭所示)9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治療經過10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遂行左側側腦室Ommaya囊外引流術,引流腦脊液外觀清亮、透明,壓力約為100mmH2O(1mmH2O=9.81×10-3kPa,50~100mmH2O),術后予苯巴比妥(具體劑量不詳)預防癲發(fā)作?;純?d前再次出現(xiàn)意識障礙,表現(xiàn)為雙眼凝視,呼之不應,大小便失禁,持續(xù)約2h后出現(xiàn)抽搐發(fā)作,持續(xù)約30min后自行緩解。外院再次行左側側腦室Ommaya囊外引流術,術后恢復良好。復查頭部和脊髓MRI(2015年11月18日)顯示,雙側小腦上溝和幕上腦池小腦幕縱裂散在斑片樣異常高信號影,T5~7水平脊髓增粗,可見脊髓內異常高信號影(圖2),考慮中樞神經系統(tǒng)結核可能性大。11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12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2a頭部橫斷面T2WI顯示,雙側側腦室明顯增寬,較前改善不明顯;2b頭部橫斷面T2WI顯示,雙側小腦上溝散在斑片樣異常高信號影較前增多(箭頭所示);2c脊椎矢狀位T2WI檢查顯示,T5~7水平脊髓增粗,可見髓內異常高信號影(箭頭所示)13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為求進一步診斷與治療,遂至我院就診,門診以“腦積水,脊髓病變原因待查”收入院。患兒自發(fā)病以來,精神良好,睡眠、飲食正常,大小便正常,體重無明顯變化。既往史、個人史及家族史患兒足月剖宮產,圍生期無特殊疾病病史,4個月會翻身、9個月會叫“爸媽”、1歲會獨立行走、2歲會說完整句子但吐字不清、上幼兒園時(2013年5月)教師訴語言發(fā)育落后,于外院行頭部MRI檢查未見明顯異常。預防接種史無特殊,無禽類、牲畜密切接觸史,無疫情、疫區(qū)、疫水接觸史,無牧區(qū)、礦山、高氟區(qū)、低碘區(qū)居住史,無化學物質、放射物、毒物接觸史,否認肝炎、結核病、瘧疾等傳染性疾病病史,否認手術史、外傷史。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皮試陽性(具體不詳),口服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未見皮疹,否認其他藥物和食物過敏史。父母非近親婚配,身體健康。家族中無類似疾病病史,無家族遺傳性疾病病史。14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體格檢查患者體溫36.8℃,呼吸19次/min,脈搏92次/min,血壓為96/6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語言流利,頭圍52.40cm,左側額部頭皮可見手術瘢痕,長約3cm,余皮膚未見皮疹和瘢痕;眼結膜無水腫,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3mm,對光反射靈敏;咽部無充血,心、肺、腹部未見明顯異常。頸部柔軟,無抵抗,Brudzinski征陰性,四肢肌力和肌張力正常,膝腱和跟腱反射略亢進,雙側Babinski征陽性。15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輔助檢查實驗室檢查:腰椎穿刺腦脊液外觀清亮、透明,總細胞計數(shù)8×106/L[(0~15)×106/L],白細胞計數(shù)5×106/L[(0~10)×106/L],蛋白定量4680.50mg/L(200~400mg/L)、葡萄糖3.60mmol/L(3.10~4.40mmol/L)、氯化物111.50mmol/L(111~123mmol/L),細菌、真菌、抗酸桿菌、新型隱球菌和寄生蟲涂片呈陰性,血清結核桿菌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T-SPOT.TB)陰性。胸部CT和腹部超聲檢查均未見明顯異常。診斷與治療經過臨床診斷為腦積水;脊髓病變原因待查。16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遂于2015年12月6日于全身麻醉下行胸髓病變探查切除術+椎管重建術。術中可見蛛網(wǎng)膜與軟脊膜之間有半透明的膠凍樣異常組織增生,位于脊髓背側,邊界清晰,血供較差,與脊髓和脊神經有少許粘連,堵塞蛛網(wǎng)膜下隙。手術大部分切除病變組織,行組織病理學檢查。17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1)大體標本觀察:手術切除標本為灰白色破碎組織一堆,切面呈灰褐色,大小約1.50cm×1.20cm×0.50cm,質地中等,無明顯包膜,局部可見出血。經體積分數(shù)為4%的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常規(guī)脫水、透明、石蠟包埋,制備4μm連續(xù)腦組織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2)HE染色:光學顯微鏡觀察,纖維背景和纖維分隔下可見胞質透亮的小圓腫瘤細胞呈巢團樣分布,纖維內亦可見散在分布的腫瘤細胞,未見壞死和核分裂象(圖3)。18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光學顯微鏡觀察所見HE染色×200。3a纖維背景和纖維分隔下可見低至中等密度、形態(tài)相對單一且胞質透亮的小圓腫瘤細胞呈團巢樣分布,似少突膠質細胞;3b纖維內可見散在分布的腫瘤細胞19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3)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采用EnVision二步法,檢測用試劑盒購自美國Dako公司;檢測用抗體包括少突膠質細胞轉錄因子2(Olig-2,1∶100)、突觸素(Syn,1∶150)、微管相關蛋白-2(MAP-2,1∶200)、神經元核抗原(NeuN,1∶150)、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1∶100)、Ki-67抗原,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S-100蛋白(S-100,1∶2000)購自美國Dako公司。結果顯示,腫瘤細胞胞核表達Olig-2(圖4a),胞質表達Syn(圖4b)、MAP-2(圖4c)和S-100(圖4d),Ki-67抗原標記指數(shù)為4%~10%(圖4e),不表達NeuN和NSE。20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21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光學顯微鏡觀察所見免疫組織化學染色(EnVision二步法)×200。4a腫瘤細胞胞核表達Olig-2;4b腫瘤細胞胞質表達Syn;4c腫瘤細胞胞質表達MAP-2;4d腫瘤細胞胞質表達S-100;4eKi-67抗原標記指數(shù)為4%~10%22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熒光原位雜交(FISH)染色:采用FISH法檢測1p/19q缺失,檢測用探針為LSI?1p36/1q25和LSI?19q13/19p13探針(美國Abbott公司)。于熒光顯微鏡下計數(shù)100個腫瘤細胞,1個細胞內單個紅點即為1個缺失,此種細胞數(shù)目>30%即為單獨1p缺失。結果顯示,1p雜合性缺失,即計數(shù)100個腫瘤細胞,其中>30%的細胞均出現(xiàn)單個紅點(圖5);采用FISH法檢測BRAFKIAA1549基因融合,檢測用探針為D7Z1DNA探針(美國Abbott公司),檢測位點為染色體7p11.1~q11.1,重復2次,未見BRAFKIAA1549基因融合。最終診斷為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23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熒光顯微鏡觀察可見1p雜合性缺失(計數(shù)100個腫瘤細胞,1個細胞內單個紅點即為1個缺失,此種細胞數(shù)目>30%即為單獨1p缺失)FISH染色×100024彌漫性軟腦膜膠質神經元腫瘤病例分享5/8/2024術后10d拔除引流管,未予放射治療或藥物化療?;純汗沧≡?2d,出院后6d出現(xiàn)噴射狀嘔吐,進食后嘔吐明顯,予甘露醇(具體劑量不詳)靜脈滴注降低顱內壓,效果較差,仍頻繁嘔吐。復查頭部MRI(2015年12月23日)顯示,腦室系統(tǒng)明顯擴張,其內可見引流管影,腦溝、腦裂和腦池變淺,中線結構無移位。遂予經顱穿刺腦脊液引流術,3個月后隨訪時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