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宏觀經濟學》教案
授課班級:____________________
課程學分:____________________
課程學時:____________________
課程周學時: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寫說明
1、填寫封面時用課程名稱替換封面上的“XXX義”,刪除封面上“(課程
名稱)”說明文字。
2、教學環(huán)境填寫普通教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實驗室等。
教學進度安排
教學進度(章)計劃課時教學手段教學環(huán)境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第章
1
第十二章西方國民收入核算第節(jié)
課時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教室
通過本章學習,我們將在簡要了解宏觀經濟學基本內容的基礎
上,明確有關國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內容,掌握國內生產總值的兩種測
教學目的
算方法和收入核算恒等式,知道國內生產總值和其他宏觀總量之間的
關系,初步理解國民收入核算與總支出和總收入分析之間的聯(lián)系。
重點國民收入核算方法、國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名義GDP和實際GDP
難點國民收入核算方法、國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名義GDP和實際GDP
前言:宏觀經濟學的特點
一、宏觀經濟學的形成與發(fā)展
1、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一■詞最早是挪威經濟學家
第一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之一R?弗瑞希在1933年提出來的。
2、宏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fā)展
宏觀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
之后——工場手工業(yè)之后出現(xiàn)的。宏觀經濟學的發(fā)展大致分為三個
階段:
講?⑴17世紀?20世紀30年代,宏觀經濟學的萌芽時期:
授?(2)1936?20世紀70年代,這是以凱恩斯主義為中心的現(xiàn)代宏
內觀經濟學的建立與形成時期;
容?⑶20世紀70年代以后,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中主流派與非主流派
的分庭對抗時期。這一時期還處于進行時階段,還不能形成定性的
評價。
本書所要介紹的主要是第二階段以凱恩斯主義為中心的現(xiàn)代
宏觀經濟學理論。
二、宏觀經濟學要研究的主要內容
簡單地說,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是社會總體的經濟行為及其后
果。或者說,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
著重考察和說明國民收入、就業(yè)水平、價格水平等經濟總量是如何
決定的、如何波動的,故又被稱為總量分析或總量經濟學。通過這
種研究,探討經濟運行規(guī)律,解決經濟中的主要問題。
?問題一:中國現(xiàn)階段的經濟總量為什么不如美國大?——如
何趕超美國,實現(xiàn)經濟快速增長?
?問題二:為什么現(xiàn)在應屆畢業(yè)大學生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崗
位?——如何解決就業(yè)問題?
?問題三:為什么今年起以商品房為主要代表的市場價格開始
上漲?——如何理解通貨膨脹?
?問題四:如何回避經濟運行中的大起大落?——如何實現(xiàn)經
濟的持續(xù)增長?
?問題五:國際收支要不要平衡?
?從對問題的研究中得出宏觀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1、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這一部分是現(xiàn)代宏觀經濟理論的中心。
?國民收入的核算
?國民收入的決定
2、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理論。這是主要宏觀經濟問題的理論。
失業(yè)理論
?通貨膨脹理論
?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3、經濟周期理論
?經濟運行周期的表現(xiàn)與原因
4、經濟增長理論
?經濟增長的因素、模型;可持續(xù)增長的理論對策
5、開放經濟理論
?開放的經濟條件下國民收入的調節(jié)。
三、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比較
1、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區(qū)別
2、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聯(lián)系:
2
?第一,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是互相補充的。經濟學的目
的是要實現(xiàn)社會經濟福利的最大化,因此,既要實現(xiàn)資源的最優(yōu)配
置,又要實現(xiàn)資源的充分利用。
.第二,兩者都采用了實證分析法,屬于實證經濟學。經濟學
的科學化也就是經濟學的實證化,努力使所研究的問題擺脫價值判
斷,只分析經濟學本身的內在規(guī)律,即解決宏觀經濟現(xiàn)象“是什么”
的問題,是兩者的共同目的。
?第三,兩者都以市場經濟制度為背景,都是市場經濟的經濟
學;分析市場經濟之下經濟的運行規(guī)律與調控。所以,兩者的理論
分析只適用于發(fā)達的市場經濟,不適用于計劃經濟,也不完全適用
于從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轉化的轉型經濟。
?第四,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但總體經濟行為不
是個體經濟行為的簡單加總。
四、學習宏觀經濟學的方法
1、對國民收入的基本認識
國民收入是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經濟活動業(yè)績的數(shù)
量指標。具體說,國民收入是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投入的
生產資源生產出來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個
數(shù)量指標。
2、國民收入的核算指標體系:
目前在許多國家的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這種廣泛意義的國
民收入,根據(jù)核算采用的資料來源和包含的內容差別,采用了各
有特定含義的不同名稱的指標來表示。每種指標衡量一種事物,
最適宜于回答某一特定問題。它們主要是:
?國民生產總值(GrossNationalproduct)GNP:
?國民生產凈值(NetNationaIproduct)NNP:
?國內生產總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
?國內生產凈值(NetDomesticproducts)NDP:
3
?國民收入(NationalIncome)NI:
?個人收入(PersonaIIncome)PI:
?個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IePersonaIIncome)DPI:
3、核算國民經濟活動的核心指標
?在國民收入的核算指標體系中,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product)GDP是其核心指標。理解并掌握了這一指標,
也就能夠理解并推出其它指標。
第一節(jié)國內生產總值
一、國內生產總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含義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國或一定地區(qū)在一定時間內運用生產要
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這一
定義包含以下六個方面的規(guī)定:
1、GDP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是以當年價格或不變價格衡量
的,其計算公式為:市場價值=最終產品的單位價格義產量。
2、GDP測度的是最終產品的價值(包括有形的物質產品與無形
的勞務),中間產品價值不計入GDP。最終產品是指由最后使用者
購買的產品,中間產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產別種產品用的產
品0
3、GDP是一定時期內(往往為一年)所生產而不是所售賣掉的
最終產品價值。
4、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流量是時期數(shù),存量是時點數(shù);流量來自存量又歸入存量。例如人
口出生數(shù)與人口總數(shù),就分別是流量與存量。這一說法的含義就是
計算時不應包括以前所生產的產品的價值。
5、GDP是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從而是一個
地域概念。而與此相聯(lián)系的GNP則是一個國民的概念。
?兩者的區(qū)別是:GDP是按“國土原則”來計算的,GNP是按“國
民原則”來計算的。
6、GDP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家務勞動等非市場活動
4
不計入GDP中。
注意:計入國內生產總值的項目必須要同時符合這幾個附加
條件!
二、總產出、總收入、總支出及其相互關系
(一)基本含義
1、總產出:就是GDP,即是一國或一定地區(qū)在一定時間內運用
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2、總收入:生產GDP的要素所有者的全部收入(工資、利息、
租金、正常利潤)
3、總支出:全社會購買最終產品GDP的總支出
(二)總產出、總收入、總支出的關系
1、(總)產出等于(總)收入。為什么產出等于收入?教材
中的案例給了我們啟示:因為產出品的價值實際上是生產該產出
品所投入的生產要素共同創(chuàng)造的。產出品的價值增值都要全部轉
化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工資、利息、租金、正常利潤)。一個企
業(yè)的產出總等于收入,一個國家的總產出也必然等于總收入。
2、(總)產出等于(總)支出。為什么產出等于支出?從全
社會來看,總產出的去向無非是兩個:銷售+存貨。而銷售是最終
消費者的支出,存貨是生產者的支出。因此,從整個社會來看,總
產出就總等于購買最終產品的總支出。具體地說,總產出=市場購
買總支出+存貨總投資(支出)
?用公式表示即為:總收入=總產出=總支出
(三)重要意義
認識總“收入=總產出=總支出”這一公式對于弄清如何核算GDP
有重大意義。
(2)通過“收入=總產出=總支出”這一公式,我們就可以通過
其它比較簡單的方法(支出法、收入法)來計算清楚G2W。
第二節(jié)核算國民收入的兩種方法
5
一、國內生產總值G/W的三種核算方法
1、生產法(productionapproach)。通過核算各行業(yè)(企業(yè))
在一定時期生產中的價值增值來求得。其理論依據(jù)是
2、場出法(expend,tureapproacH)o通過核算整個社會在一
定時期內購買最終產品的支出總和來求得。其理論依據(jù)是(總)產
出等于(總)支出。
3、收入法(incomeapproacH)0通過核算整個社會在一■定時期
內獲得的收入來求得。其理論依據(jù)是(總)產出等于(總)收入。
分析:
三種核算G分的方法中,
?第一種方法最準確。但這種方法的可操作性不強:
?第二種方法最具可操作性,但不盡準確。
?第三種方法介乎于一、二種方法之間。
常用的是第二、三種方法。尤其是第三種方法。現(xiàn)在各國一般
都把第二種方法作為核算國民收入最基本的方法。
三、用支出法核算GDP
1、含義:這是指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整個社會購買最終產
品的總支出即核算最終產品的總賣價來計量該時期的GDP。
2、在核算實踐中,“核算在一定時期內整個社會購買最終產
品的總支出”具體表現(xiàn)就是核算一定地區(qū)一定時間內消費、投資、
政府購買以及出口這幾方面支出的總和。由此引出相關概念:
(1)消費支出C(ConsumptionExpenditure):居民個人購買耐
用消費品、非耐用消費品、勞務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
內。這一項是國內生產總值中最大的一個部分,約占三分之二左右;
而在消費中勞務又是最大的部分,約占一半左右。
(2)投資支出I(Investment'):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包括廠
房、住宅、機械設備、存貨)的支出。它具體包括以下兩大類:
.資本資產(包括廠房、住宅、機械設備等)。為什么它不屬
中間產品?主要原因是中間產品一次購買、一次消耗,而資本資產
6
則是一次購買、長期消耗。
?存貨投資(inventoryinvestment')。包括一■工廠使用的原
料、材料、燃料、零部件、在制品、半制品以及尚未銷售出去的庫
存制成品。是企業(yè)掌握的存貨價值的增加(或減少)。
⑶政府對物品與勞務的購買G(GovernmentExpenditure):
是指各級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但轉移支付、公債利息不包
括在內。原因是這些活動沒有相應的物品或勞務的交換發(fā)生。
(4X等出口X-M(Exports-Imports):指進出口的差額。
把四個項目加總,用支出法計算GDP可以寫成:
GDP=C+l+G+(X-M)。
四、用收入法核算GDP
1、含義:這種方法是從收入的南度出發(fā),把生產要素在生產
中得到的收入相加,來核算國內生產總值。用收入法核算GDP應包
括以下項目:
⑴工資、利息和租金等生產栗素報酬
(2)非公司企業(yè)主收入。特指不受人雇傭的獨立生產者的收入。
(3)公司稅前利潤
(4)企業(yè)轉移支付及企業(yè)間接稅
(5)資本折舊
二GDP;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和企業(yè)轉移支付+折舊
2、間接稅與直接稅說明:
(1)間接稅:對商品和勞務征收的稅,特點是稅負不由納稅人直
接承擔,可以轉嫁出去。
(2)直接稅:對財產和收入征收的稅,特點是稅負不能轉嫁,由
納稅人直接承擔。
五、支出法與收入法的一致
GDP可用支出法與收入法兩種不同的方法來核算,它們所得的
結果是一致的
?在環(huán)形圖上部,人們支出貨幣購買最終產品,其花費的貨幣
7
流量加總即是以支出法計算出的GDP;在環(huán)形圖下部,產出成本的
流量加總即是以收入法計算出的GDP。
?理論上兩種計算的結果必然相等。但在實際核算中經常會出
現(xiàn)誤差,因而在實際核算中要加上一個統(tǒng)計誤差。
五、例題分析:
假設一個經濟社會只有生產服裝的一系列商家構成,該社會沒
有政府,且居民消費一律沿用上一年度的存貨。已知條件如下表(單
位:百萬元)。
顯然,這里有,G=NX=O。又因為,企業(yè)投資=當年新增固定資
產投資+新增存貨投資+本年度重置投資,本題中當年新增固定資產
投資和重置投資都等于0,所以投資僅限于存貨投資,所以:
?1=存貨投資=4+0.5+2.1+0.8=7.4(百萬元)。
?GDP=C+l=1.9+7.4=9.3(百萬元)。
(4)用收入法計算GDP,有:GDP=工資+利息+租金+利潤等。在本
題中,我們可以把存貨看成企業(yè)的利潤,把銷售資金看成企業(yè)的工
資,其他項目沒有。經過這樣的處理,我們可以得到:
?GDP=(各企業(yè)工資)+(各企業(yè)利潤)
=(1.9-1.8)+(1.8-1.5)+(1.5-1.2)+(1.2-1)+(1
-0)+4+0.5+2.1+0.8
=9.3(百萬元)。
第三節(jié)從國內生產總值到個人可支配收入
一、幾個概念:在西方的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除了栗弄清上
面所說的GDP與GNP以外,還要弄清以下幾個概念:
1、國內生產總值(Gross加esZ7c)GDP:如前所述,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國或一定地區(qū)在一定時間內運用生產要素所
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它未扣除當年的
資本耗費。
2、國內生產凈值(/VetAcw/esi7co/-oMcts)NDP:一個國家一
8
年內新增加的產值,它等于國內生產總值GDP-固定資產折舊
3、國民收入Income)NI:一?個國家一年內用于生
產的各種生產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資、利潤、利息和地租的
總和。它等于國內生產凈值-(間接稅+企業(yè)轉移支付+政府補助金)
4、個人版人(Persona/Income)PI:一個國家一年內個人所
得到的全部收入。
5,個人可支配收入(。/S0osa,/ePersona/Income)DPI:一
個國家一年內個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二、幾個概念的相互關系
由上一節(jié)中用收入法核算GDP的公式得:
GDP=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和企業(yè)轉移支付+折舊,有:
第四節(jié)國民收入構成的基本公式
從前面對國內生產總值的定義,我們可以得到國民收入構成的
基本公式。
一、兩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
1、兩部門經濟(twosectoreconomy)假設:這是指由廠商
和居民戶這兩種經濟單位所組成的經濟。在這種經濟中,沒有折舊,
沒有間接稅收,沒有政府支出,沒有進出口貿易,是一種最簡單的
經濟。
?如果居民戶把一部分收入用來購買該廠商的產品與勞務,而
另一部分收入儲蓄起來;如果廠商在居民戶的購買支付之外又獲得
了其它來源的投資,則收入流量循環(huán)模型就是:
3、兩部門經濟條件下的國民收入構成:
⑴從支出角度看,由于把企業(yè)庫存作為存貨投資,因此,
國內生產總值三消費需求+投資需求
三消費支出+投資支出
三消費+投資
用代碼表示:即眸C+/
9
⑵從收入角度看,由于把利潤看作最終產品賣價超過工資、利
息與租金的余額,因此,國內生產總值就等于總收入,總收入的的
一部分用作消費,另一部分則當作儲蓄。于是,從供給看的國民收
入構成為:
國民收入三產量的總和
三各種要素供給的總和
三各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的總和
三工資+利息+租金+利潤
三消費+儲蓄
用代碼表示:即々
4、儲蓄——投資恒等式
由C+/=Y=C+S,可以得到/三S,即:投資=儲蓄
5、對儲蓄——投資恒等式的說明
(1)儲蓄——投資恒等式只是在假設的兩部門經濟條件下,根
據(jù)儲蓄與投資的定義得出的,而不是根據(jù)經濟運行實際得出的(下
同)。弄明白這一點對于讀者來說非常重要。
⑵儲蓄——投資恒等式是指整個經濟而言,而不是針對某個
人或某個企業(yè)而言。
二、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
1、三部門經濟(threesectoreconomy)假設:這是指由廠
商、居民戶與政府這三種經濟單位所組成的經濟。在這種經濟中,
政府通過稅收與居民戶及廠商發(fā)生聯(lián)系。
2、收入流量循環(huán)模型圖:
3、三部門經濟條件下的國民收入構成:
(1)從支出(總需求)角度看,
國內生產總值三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
三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支出
三消費+投資+政府購買
10
即Y=C+1+G
說明:政府的轉移支付事實上將轉化為居民消費與企業(yè)投資,
因而只在C+I中考慮,而不將它單獨列出。
(2)從收入(總供給)角度看,國內生產總值仍等于所有生產要
素收入總和??偸杖氲囊徊糠钟米飨M,一部分當作儲蓄,一部分
還要納稅。但居民還要得到政府的轉移支付收入。設用TO表示全部
稅金收入,用Tr表示政府轉移支付,用T表示政府凈收入,T=TO-
Tr0于是,從收入看的國民收入構成為:
國民收入三各種生產要素的供給+政府的供給
三工資+利息+租金+利潤+稅收
三消費+儲蓄+稅收
即Z三C+S+T
4、儲蓄——投資恒等式
三、四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
1、四部門經濟(foursectoreconomy)假設:這是指由廠商、
居民戶、政府和國外這四種經濟單位所組成的經濟。在這種經濟中,
國外的作用是:作為國外生產要素的供給者,向國內各部門提供產
品與勞務,對國內來說,這就是進口;作為國內產品與勞務的需求
者,向國內購買,對國內來說,這就是出口。
2、收入流量循環(huán)模型圖:
3、四部門經濟條件下的國民收入構成:
⑴從支出角度看,由于有了對外貿易,于是:
國內生產總值三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國外需求
三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支出+國外支出
三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
RpY=C+/+G+(X-M)
(2)從收入角度看,國內生產總值仍等于所有生產要素收入總
和。總收入的一部分用作消費,一部分當作儲蓄,一部分用作納稅,
11
一部分用作進口。于是,從收入看的國民收入構成為:
國民收入三各種生產要素的供給+政府的供給+國外的供給
三工資+利息+租金+利潤+稅收+進口
三消費+儲蓄+稅收+進口
即Z三C+S+T+Kr
4、儲蓄——投資恒等式
第五節(jié)名義GDP與實際GDP
1、名義GDP是指用生產物品和勞務的當年價格計算的全部最
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名義GDP的變動可以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實際
產量的變動,另一種是價格的變動。也就是說,名義GDP的變動既
反映了實際產量變動的情況,又反映了價格變動的情況。某年名義
2、實際GDP是指用從前某一年作為基期的價格計算出來的全
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實際GDP的變動僅僅是由于實際產量的變
動所引起的。這也就是說,實際GDP的變動僅僅反映了實際產量變
動的情況。某年實際。實際GDP(或GNP)
是國際上公認的反映一國一定時期(年)國民產品總量的最好的綜
合指標。
?以后各章所講的GDP,如果不作特別的說明,均指實際GDP,
并以英文小寫字母來表示實際GDP以及其它變量。
3、人均GDP:GDP有助于了解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與市場規(guī)模,
而人均GDP有助于了解一國的富裕程度。
4、GDP折算指數(shù):名義GDP與實際GDP之比,稱為GDP折算指數(shù)。
第六節(jié)結束語
一、兩種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介紹
1、聯(lián)合國統(tǒng)計司組織了東西方經濟學家根據(jù)各國使用的國民
收入核算體系制定了兩種不同的國民收入核算體系:
(1)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ystemofnationalaccounting,簡
稱S也I體系),主要被市場經濟國家采用。
12
(2)物資產品平衡體系(materia/productsystern,簡稱MPS
體系),主要被前蘇聯(lián)、東歐等計劃經濟國家采用。
2、作為宏觀經濟學基礎的是體系。
3、中國現(xiàn)用的是S胡體系
4、S/胸體系的長處是:
⑴這種核算體系將勞務活動的價值納入GDP,比MPS體系有其
合理性
⑵SNA核算體系可以避免重復計算
二、SNA核算體系中的幾個問題
(一)無論用哪一種方法來計算GDP,都很難作出完全準確的
數(shù)字。
1、有些經濟活動是無法計入GDP總值的。下述活動都應當算作
GDP活動。但由于種種原因無法計入GDP總量中。
⑴每一個國家都存在大量的非市場經濟活動農民的自給性生
產活動;家庭婦女的勞務活動;自我服務等
(2)每一個國家都存在大量的以逃避稅收為目的的地下經濟活
動地下加工廠、地下商品流通、地下餐飲、服務(家教、鐘點工、
褓姆等)
⑶每一個國家都存在大量的非法經濟活動走私、販毒、“三
陪”服務現(xiàn)象
2、中間產品與最終產品的完全區(qū)分做不到。無法區(qū)分,就無
法做到準確。
(二)以國內生產總值(GDP)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經濟
發(fā)展的主要標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1.GDP不衡量公平,在忽視公平和正義的社會里,財富收入必
然會拉開極大的貧富差距,這就導致社會的發(fā)展極不均衡。
2.GDP與人的精神文化世界不相聯(lián)系,衡量不出這個社會的精
神文明程度。一個GDP高的社會并不等于這個社會精神文明也高。
如果只注重發(fā)展經濟,忽視人的道德品質,結果是社會風氣敗壞,
13
商業(yè)誠信缺失,假冒偽劣商品橫行,整個社會深受損害。
3.GDP增長是與自然資源的消耗和破壞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從
GDP角度看,經濟是增長了,可從資源和環(huán)境角度看,自然稟賦受
到了損失。有時經濟的增長抵扣不了資源和環(huán)境的損失。這種GDP
的增長完全是破壞性的。以資源的消耗和環(huán)境的破壞為代價打造的
GDP最終影響的是這個地區(q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4.GDP衡量不出人們的幸福程度。有的社會看來物質豐富了,
但人們的精神生活和心情并不好,對于這種社會問題GDP無能為力。
在涉及環(huán)境和社會福利時,經濟增長不等于改善了我們的生活質量
和我們的環(huán)境。
5.GDP完全衡量不出司法的公正水平,而司法是否公正恰恰對
企業(yè)間的糾紛和消費者與企業(yè)間的糾紛產生影響。沒有一個公正的
司法服務,經濟發(fā)展的質量就成問題。
6.GDP更衡量不出社會的民主化程度和貪污腐敗程度。
(三)GDP無法準確地進行國際比較
1、不國的國家采用了不同的核算體系
2、不同的國家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能計入GDP的產品與勞務的
范圍也不同。發(fā)達國家經濟的規(guī)范性與透明度高,計入GDP的內容
也就多;發(fā)展中國家則相反
3、各國的產品價格水平與匯率存在差異
?中國與美國的比較
所以:GDP活動是一種經濟活動,但不是人類社會的全部活動。
因為人類社會的全部活動既有以GDP為代表的經濟活動,又有政治活
動、精神活動。片面追求GDP會將社會導向極端。
課外作業(yè)
?多恩布什、費希爾、斯塔茲著,《宏觀經濟學(第七版)》,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參考文獻
?杰弗里?薩克斯、費利普?拉雷恩著,《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
學》,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
14
第十三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第T
課時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教室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和掌握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教學目的
為了解和掌握整個宏觀經濟學的核心理論——國民收入決定論打下基礎。
重點均衡產出、消費函數(shù)與國民收入、乘數(shù)理論
難點均衡產出、消費函數(shù)與國民收入、乘數(shù)理論
?基本假設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是凱恩斯學說的中心內容。凱恩
斯學說背景下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有三個基本假設:
1、現(xiàn)有的資源不變、技術水平不變,不涉及長期中的增長問
題;
2、各種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因而總需求可以無限擴大;
3、價格水平不變,不考慮價格水平的決定及對國民收入的影
響。
?分析思路凱恩斯在分析國民收入決定時,先分析均衡條件下
的國民收入決定,爾后再分析非均衡條件下的國民收入決定。在
講
分析均衡條件下的國民收入決定時,也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一是
授
先討論一個社會只包括兩個部門,以后再延伸到多個部門;二是論
內
及一些經濟變量時,先著重討論某一變量(C),假定其它變量(I)
容
為既定。以后再延伸到多個變量。
第一節(jié)均衡產出jajaja均衡的國民收入決定于總需求
?一個國家的國民收入來源于哪里?其變動受制于哪些因素?
凱恩斯學說背景下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認為:均衡條件下的國民收
入決定于總需求。因此,我們要從對均衡的國民收入分析開始。
一、區(qū)分兩個概念:潛在的國民收入與均衡的國民收入
1、潛在的國民收入——是指經濟中實現(xiàn)了充分就業(yè)時所能達
到的收入水平,又稱充分就業(yè)的國民收入。
15
2、均衡的國民收入——是指總需求與總供給達到平衡時的國
民收入。
3、均衡的國民收入并不一定等于潛在的國民收入。
4、本教材中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要說明的只是均衡的國民收
入由何決定以及均衡的國民收入水平如何變動。
二、最簡單的經濟關系假定
為了說明一個國家的國民收入如何決定,栗從分析最簡單的經
濟關系開始。為此,要作有關假定:
1、所分析的社會中只有家戶與企業(yè)兩部門,不存在政府,也
不存在對外貿易——兩部門經濟;
2、不論需求量為多少,經濟制度均能以不變的價格提供相應
的供給量。即是說,社會總需求變動時,只引起產量變動,而不會
引起價格變動。這個假定其實就是假定不存在要素供給的約束,社
會有無限的供給能力[見527頁假定2]。這被稱之為凱恩斯定律:(產
品市場資源閑置時)需求會創(chuàng)造供給(且價格不變化);
3、假定折舊和公司未分配的利潤為零。
三、均衡產出的概念
1、均衡產出概念引入:均衡產出是指和總需求相等的產出。
也就是經濟社會的收入正好等于全體居民和企業(yè)想要有的支出,即
總需求與總供給相等時的產出水平。
?用公式表示則為:y=c+i
2、均衡的國民收入決定于總需求。在均衡產出下,經濟社會
的產量或者說國民收入就決定于總需求。有的教材因此將這一章稱
為“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總需求分析之一)”
?注意:
(1)本章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中所說的總需求是實際想要有的總
需求,而上章國民收入核算中所說的總需求是指實際發(fā)生的總需
求。為了以示區(qū)別,本章公式全部用小寫字母表示。
(2)y=c+/.中的每一個變量均剔除了價格變化因素
16
3、“均衡產出指與總需求相等的產出”可用下圖表示
第二節(jié)凱恩斯的消費理論
?前言
?前面引入了均衡產出的概念,得出均衡的國民收入決定于總
需求,即^=。+/。則分析國民收入的決定,就是分析總需求的各個
部分(c+i)是如何決定的。
?這里,我們首先分析消費c是如何決定的。從支出法來分析,
根據(jù)各國的國民收入統(tǒng)計,消費大約占總需求的60%以上(見下表),
所以,先研究c。
美國1996年GDP總支出結構
(美國商務部報告1997)
?從表格中我們看到,消費在總支出的4個組成部分中占的份量
都是最大,要了解國民收入是如何決定的,一定栗知道消費是由什
么決定的,這樣才能進一步了解國民經濟的運行。
?不同的經濟學家提出了不同的消費理論。這里我們首先介紹
凱恩斯的消費函數(shù)理論——絕對收入假說。
?絕對收入假說的中心是消費取決于絕對收入水平,以及邊際
消費傾向遞減。
一、^肖費函數(shù)(consumptionfunction}
1、影響家戶消費的因素:
?收入水平
?商品價格水平
?利率水平
?收入分配狀況
?消費偏好
?家庭財產狀況
?消費信貸狀況
?消費者年齡與制度
17
?風俗習慣
2、上述幾個指標中,凱恩斯認為有決定意義的是家戶的收入
水平(現(xiàn)期絕對實際收入水平)。參見美國G2W總支出結構資料
3、引出的幾個重要概念:
(1)消費函數(shù)或消費傾向:消費和可支配收入的函數(shù)關系。準
確地說,消費函數(shù)是研究引致消費與可支配收入之間的關系。
?凱恩斯認為,存在一條基本心理規(guī)律:隨著收入的增加,消
費也會增加,但消費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用公式表示就是:
c—c(y)o
(2)邊際消費傾向:MPC(MarginalPropensityof
Consumption)----表示增加或減少的消費量與增加或減少的收入
之比率。
4、(邊際)消費傾向遞減
從右圖形中可以看出:
(1)消費曲線上任一點的斜率,都是與這一點相對應的邊際消費
傾向;
(2)消費曲線上任一點與原點相聯(lián)而成的射線的斜率,則是與這
一點相對應的平均消費傾向;
(3)隨著曲線向右延伸,曲線上各點的斜率越來越小,說明邊際
消費傾向遞減,同時曲線上各點與原點的連線的斜率也越來越小,
說明平均消費傾向也遞減,但平均消費傾向始終大于邊際消費傾
向。
二、儲蓄函數(shù)(savingfunction}
儲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費的部分。儲蓄函數(shù)是與消費函數(shù)緊緊相
聯(lián)的一個概念。
1、儲蓄函數(shù)定義:儲蓄函數(shù)是指儲蓄與收入之間的依存關系。
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之下,儲蓄隨著收入的變動而同方向變動。
其公式是:s-s(y)o
根據(jù)表147,可列出表14-2數(shù)字,并劃出下圖:
18
2、邊際儲蓄傾向(MarginalPropensityofSavin砂:儲蓄
曲線上任一點的斜率,是該點上儲蓄增量對收入增量的比率
三、消費函數(shù)與儲蓄函數(shù)的關系:
1、消費函數(shù)與儲蓄函數(shù)互為補數(shù),二者之和總等于收入(這
里的收入指的是均衡的收入,也就是45°線的值)。
2、若APC與MPC都隨收入增加而遞減,但APC>MPC,則與此相
對應,APS與MPS都遞增,但APS<MPS。表現(xiàn)在圖形上就是在y0的
右方儲蓄曲線上任何一點與原點連成射線的斜率總小于儲蓄曲線
上該點的斜率。
3、MPC+MPS三1;APC+APS=1
?例題:
某居民上個月收入為3000美元,取出500美元儲蓄使消費支出
達3500美元。他本月收入為3200美元,取出400美元儲蓄使消費支
出達3600美元,試計算:
(1)該居民上個月和本月的平均消費傾向、平均儲蓄傾向。
(2)該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和邊際儲蓄傾向。
四、家戶消費函數(shù)和社會消費函數(shù)
社會消費函數(shù)是家戶消費函數(shù)的加總和。但西方經濟學家認
為:社會消費函數(shù)并不是家戶消費函數(shù)的簡單加總。從家戶消費函
數(shù)求取社會消費函數(shù)時,要考慮一系列限制條件。
(1)國民收入分配的不同。這將導致不同收入階層的腑C不同。
⑵政府的稅收政策:
(3)公司未分配利潤在利潤中所占的比例。
⑷其他
五、評價
絕對收入假說的最大缺點就是這一假說是以心理分析為基礎,
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一種主觀推測,從而缺乏堅實的基礎,使它的
一些結論與事實不相符合。
?例如:絕對收入假說認為邊際消費傾向本身是隨收入增加而
19
遞減的,但美國經濟學家?guī)齑哪潓τ?8697933年間美國每30年
左右的長期消費資料的研究證明:“邊際消費傾向本身是隨收入增
加而遞減的”這一說法是不成立的。這就是經濟學中所謂的“消費
函數(shù)之迷”。
第三節(jié)其他關于消費函數(shù)的理論*
一、相對收入消費理論
二、生命周期的消費理論
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莫迪利安尼認
為:人們是根據(jù)其預期壽命的長短來安排其收入用于消費和儲蓄的
比例,以達到他們整個生命周期內消費的最佳配置。為此,他做了
幾點假定:
⑴消費者是具有理性的。
(2)消費者行為唯一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
在此假定下,消費就不是取決于現(xiàn)期收入,而是取決于一生的
收入。換句話說,消費者會在更長時間范圍內計劃他們的生活消費
開支,以達到他們整個生命周期內消費的最佳配置。消費函數(shù)的基
本形式可以寫為:
三、永久收入(Permanent-incometheorG的消費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認為:
1、一個人的收入可分為持久性收入和暫時性收入。持久性收
入是穩(wěn)定的、正常的收入(三年以上);暫時性收入則是不穩(wěn)定的、
意外的收入。
2、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現(xiàn)期收入決定,而是由
他的永久收入(可以預計到的長期收入)決定。
3、永久收入假說的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程式:
持久收入假說本身的意義:
(1)持久收入假說解釋了儲蓄率的決定o過去的許多經濟理論認
為:儲蓄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收入水平的高低與收入不平等
的狀況。而持久收入假說認為:高儲蓄率產生于未來收入的不確定
20
性,而與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無關。
⑵持久收入假說從長期結構與短期波動兩個方面動搖了凱恩
斯主義的理論基礎。
四、影響消費的其他因素
1、利率變動
利率變動對儲蓄會產生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o得率引起的用未
來消費代替現(xiàn)期消費稱為替代效應,利率引起的未來收入的增加稱
為收入效應。
2、價格水平
這里指的是整體價格水平對消費的影響,而不是指個別商品價
格對消費的影響。如果消費者只注意到貨幣收入增加,而忽弱了物
價的上升,則會誤以為實際收入增加,從而平均消費傾向也會上升,
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消費者的“貨幣幻覺”(Monetaryillusion}。
3、收入分配
一般來說,高收入集團家庭的邊際消費傾向低,低收入集團家
庭的邊際消費傾向高。因此,如果收入分配更加平等,則會提高整
個社會的邊際消費傾向,從而擴大內需。
4、消費品存量
消費品存量的大小對不同商品消費量多少的影響是不同的。對
于耐用消費品而言,消費品存量大,對它的現(xiàn)期購買就少,因此,
消費品存量的大小與消費支出的多少成反方向變動;對于非耐用消
費品而言,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過去在非耐用消費品上的支
出越大,其現(xiàn)期支出也越大。而且,非耐用消費品支出對收入變動
的依賴程度小于耐用消費品。
5、流動資產
隨著一個家庭擁有流動資產的增加,它增加流動資產的迫切性
遞減,這樣,擁有流動資產多的家庭其消費傾向要高于擁有流動資
產少的家庭。
6、減稅政策
21
vR?巴羅認為減稅對消費并沒有影響,因為減稅并不會影響持
久收入,也就不會影響消費,人們只是把減稅引起的收入增加儲蓄
起來以支付以后的增稅,只是增加了儲蓄。但實證研究表明:人們
一般不重視未來增稅,認為那是以后幾代人的事。
第四節(jié)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及變動
一、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使用消費函數(shù)決定收入
由前面的分析我們得知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決定于
消費和投資。我們在前面已經分析了c,按理說還要分析i,但為了
使問題分析簡化,這里先作一點處理:假定投資i已知且固定不變。
在此前提下,我們來討論國民收入Y的決定。
二、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使用儲蓄函數(shù)決定收入
上面說明使用總支出等于總收入(總供給)的方法決定均衡收
入,下面再用計劃投資等于計劃儲蓄的方法求得均衡收入的決
定。
1、假定投資i已知且固定不變
2、兩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決定公式
第五節(jié)乘數(shù)論(MultiplierTheorem)
一、乘數(shù)
1、問題的提出:
1920T930年,英國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失業(yè)人口多達100
萬并給政府形成很大的壓力。1929年,LloydGeorge提出由政府舉
辦公共工程來消除失業(yè)的競選宣言,由此引發(fā)爭論。
英國劍橋大學學生卡恩提出:總需求(AggregateDemand)任
何的變動,如消費的變動、政府支出的變動、稅收的變動、凈出口
的變動等等,都會引起國民收入(NationalIncome)的更大變動。
即:ADT—Nlto他將這一現(xiàn)象稱之為乘數(shù)現(xiàn)象,并于1931年發(fā)
表《國內投資與失業(yè)的關系》中首先提出。凱恩斯在卡恩的基礎上
完善了乘數(shù)理論,并把乘數(shù)作為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的一個重要部
分。
22
2、乘數(shù)的含義與產生原理:
乘數(shù)——是指國民收入的增加量與引起這種增加的自發(fā)總需
求增加量之間的比率。
例題:
在兩部門經濟中,假定消費函數(shù)c=1000+0.8y,總需求方程:
AD=c+i=1000+i+0.8y,現(xiàn)在企業(yè)增加100億元投資,會使要
素所有者收入增加100億元,假定邊際消費傾向為0.8,消費者用這
100億元收入的80億元用于購買消費品,這80億元由于要素所有者
收入形式流入其他部門要所有者手中,其他部門消費者又拿出80
億元中的64億元用于消費……
?那么這樣繼續(xù)下去,增加100億元投資使得國民收入增加多少
呢?用數(shù)列工具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3、乘數(shù)公式推導:推導1:
?推導2
5、乘數(shù)效應產生的原因:自發(fā)總需求(或其中任何一部分)
的增加首先會使國民收入等量增加,這種國民收入的增加中又必然
有一部分用于支出,從而使總需求又一次增加,這種總需求的增加
又會使國民收入再增加。這種總需求與國民收入的增加會無限循環(huán)
下去,形成一種連鎖反應,最終使國民收入的增加數(shù)倍于最初自發(fā)
總需求的增加。反之,如果自發(fā)總需求的減少,也同樣會有乘數(shù)效
應,最終使國民收入數(shù)倍于最初自發(fā)總需求的增加。
二、乘數(shù)理論的性質及其運用條件
1、性質:乘數(shù)理論反映了現(xiàn)代經濟的特點,即由于經濟中各
部門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某一部門支出(即需求)的增加(減少)必
然在經濟中引起其他部門的連鎖反應,從而使國民收入有更大的增
加(減少)。因而,投資乘數(shù)是一把“雙刃劍”。
2、影響投資乘數(shù)作用發(fā)揮的因素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投資增加對國民收入增加的影響即投資乘數(shù)作
用,與社會的經濟狀況有密切關系,以下四個因素影響著投資乘數(shù)
23
作用的發(fā)揮。
第一,經濟中存在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資源。特別是重栗資源
不存在“瓶頸”狀態(tài)。如果經濟中沒有過剩的生產能力或者過剩的
生產能力較小,增加投資只會引起總需求的增長,卻不會或難以使
生產增加,最終結果只能是物價水平上升。只有在社會過剩的生產
能力大、社會的閑置資源比如生產設備、勞動力等數(shù)量多的情況下,
增加投資就會較充分利用閑置資源,從而更多地增加國民收入。
第二,投資與儲蓄的相互獨立。如果投資與儲蓄的聯(lián)系非常密
切,投資增加會產生對貨幣需求的增長,從而提高利率水平,進而
引起儲蓄增加,消費相應減少,最終部分地抵消投資增加對國民收
入增加的影響。反之,只有投資與儲蓄獨立較強時,投資增加才不
會使利率上升,也就不會增加儲蓄和減少消費,收入自然就能增多。
第三,貨幣供給量的非適應性。如果貨幣供給量不能隨投資的
增加而增加,即投資增加得不到貨幣的相應支持,投資增加只會增
加貨幣需求,促使利率上升,從而抑制總需求水平的提高,國民收
入的增長就會遇到阻礙。
第四,投資的外購性。如果增加的投資用于購買進口的生產要
素,則不會對國內的總需求產生什么影響,也就不會增加多少國民
收入。
第六節(jié)三部門經濟的收入的決定
一、從三部門經濟中宏觀均衡的條件引出均衡的國民收入決
定
公式:
1、三部門經濟的國民收入均衡條件
三部門經濟中,從總支出即總需求的角度看,國民收入由消
費、投資、政府購買支出構成,從總收入即總供給的角度看,國
民收入由消費、儲蓄、稅收組成。因此,三部門經濟的國民收入
均衡條件是消費、投資、政府購買支出之和等于消費、儲蓄、稅
收之和,即:
24
c+i+g=c+s+t(14.22)
簡化,得:i+g=s+t(14.23)
2、均衡的國民收入決定公式
?將i、g、s、t代入i+g=s+t公式,就可得到均衡的國民收入
決定公式。
二、不同稅收形式下三部門經濟中的均衡的國民收入決定
在i+g=s+t中,由于t有定量稅與比例稅兩種形式,于是,三
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決定又應分為兩種情況討論。
(-)定量稅條件下三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決定
定量稅是指稅收量不隨收入的變動而變動;例如農林特產稅0
定量稅條件下三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決定有兩種方法:
方法(1):(總需求=總供給法)
假設消費函數(shù)為c=a+By”yd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定量稅
為T,投資為i,政府購買為g,試求均衡的國民收入水平。
方法2(投資一儲蓄法)
根據(jù)消費函數(shù),我們可以知道,儲蓄函數(shù)
y?=y-T
(二)比例稅條件下三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決定
?比例稅是指隨收入增加而增加的稅收量。例如個人收入所得
稅。
?假設消費函數(shù)為C=a+Byd,yd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稅
稅率3稅收絕對量為T=ty,投資為i,政府購買為g,試求均衡的
國民收入水平。
第七節(jié)三部門經濟中各種乘數(shù)
一、定量稅條件下的各種乘數(shù)
由于三部門經濟中總支出為:
(二)稅收乘數(shù):收入變動對稅收變動的比率
稅收乘數(shù)有兩種:第一種是稅率變動對總收入的影響,第二種
是稅收絕對量變動對總收入的影響,即定量稅對總收入的影
25
響。
這里只討論第二種情況。
?在收入y公式中,只有稅收T變動,則稅收為To和T時的收入分
別為
(三)政府轉移支付乘數(shù):指收入變動對政府支出變動的比率。
(四)平衡預算乘數(shù):
平衡預算——是指政府增加等量的支出與稅收,即:AG=
△T
平衡預算乘數(shù)——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時以相等數(shù)量增加
或減少時國民收入變動對政府收支變動的比率。用Ay代表政府支
出和稅收各增加同一數(shù)量時國民收入的變動量,則:
第八節(jié)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
一、四部門經濟中均衡的國民收入決定
1、在開放的經濟中,一國的均衡收入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
y=c+i+g+nx
2、y=c+i+g+nx才是真正代表對本國產品的總支出或總需求
3、進口是收入的函數(shù):m=m()+ry
4、國民收入決定的模型
二、四部門經濟中的乘數(shù)
由上述四部門經濟中均衡國民收入決定的公式可以得到:
課外作業(yè)
?多恩布什、費希爾、斯塔茲著,《宏觀經濟學(第七版)》,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參考文獻
?杰弗里?薩克斯、費利普?拉雷恩著,《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
學》,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
26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
第十四章般均衡——均衡的國民收第節(jié)
入決定
課時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教室
本章正是要引入貨幣因素,討論在投資(i)是一個變量的前提下均衡的
國民收入決定。這就是國民收入決定的第二個模型:ISLM模型。這一模型是簡
教學目的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的擴張與升華。學習這一模型,了解并掌握凱恩斯主義
(宏觀經濟學)的整個思想體系(基本內容);并掌握這一分析儲蓄、投資、
貨幣、利率相互關系;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效應等分析工具。
投資的概念,IS曲線和LM曲線的移動,貨幣需求函數(shù),凱恩斯
重點
理論的主要內容。
投資的概念,IS曲線和LM曲線的移動,貨幣需求函數(shù),凱恩斯
難點
理論的主要內容。
第一節(jié)投資的決定
一、關于投資與利率的幾個概念
1、現(xiàn)實經濟社會中投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帶活動頭的扳手產品供應鏈分析
- 供應鏈金融物流行業(yè)經營分析報告
- 臨摹用字帖產業(yè)鏈招商引資的調研報告
- 電磁鎖項目營銷計劃書
- 家用篩產品供應鏈分析
- 裝飾別針首飾項目營銷計劃書
- 小畫家的色彩世界-描繪夢想展現(xiàn)創(chuàng)意的旅程
- 專業(yè)運動員的管理行業(yè)經營分析報告
- 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產業(yè)鏈招商引資的調研報告
- 養(yǎng)老院餐飲供應服務行業(yè)相關項目經營管理報告
- ppt精選模板:火箭軍部隊國防模板優(yōu)質ppt通用模板課件(26頁PPT)
- 會計基礎案例
- 小學數(shù)學概念教學策略ppt課件
- 對數(shù)函數(shù)的圖像和性質》說課稿
- 出租房退房驗收表
- 常用外窗及幕墻熱工性能參數(shù)
- 物業(yè)安全檢查記錄表(共7頁)
- 個人住房情況承諾書
- 國學經典文化PPT課件
- GB_T 14976-2012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無縫鋼管
- 導數(shù)概念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