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總復習《浮力實驗、計算題》專項測試題帶有答案_第1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浮力實驗、計算題》專項測試題帶有答案_第2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浮力實驗、計算題》專項測試題帶有答案_第3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浮力實驗、計算題》專項測試題帶有答案_第4頁
中考物理總復習《浮力實驗、計算題》專項測試題帶有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中考物理總復習《浮力實驗、計算題》專項測試題(帶有答案)學校: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實驗題1.用彈簧測力計、圓柱體、兩個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分別裝有一定量的水和鹽水對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進行了探究,其裝置和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1)分析圖甲、乙、丙,說明浮力的大小與有關.(2)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有無關系,可選用圖的裝置來進行操作.(3)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N(g取10N/kg).(4)根據(jù)圖示實驗數(shù)據(jù)求出鹽水的密度是kg/m3(5)若想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的密度是否有關,除上述器材外,只需添加,即可完成.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實驗中,小江按圖所示完成了實驗。

(1)圖甲中物體的重力為N,圖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N,則物塊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N;(2)圖丙的步驟是為了測量物塊排開的水的重力,若在實驗前燒杯中的水未到達溢水口,此步驟的測量值將(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3)若物體沒有完全浸沒在水中,(選填“能”或“不能”)用實驗驗證阿基米德原理。(4)實驗后有同學提出了一個新的改進方案,如圖丁所示,A、B為兩個規(guī)格相同的彈簧測力計,C為重物,D為薄塑料袋(質量可忽略不計),E是自制的溢水杯,F(xiàn)是升降平臺(搖動手柄,可使平臺高度緩慢上升、下降),G為鐵架臺。實驗中,同學們逐漸調高平臺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觀察到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A、B的示數(shù)變化量ΔFA=ΔFB,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在這個過程中溢水杯對升降臺F的壓力(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比較兩種實驗方案,請你說出新改進方案的一個優(yōu)點:。3.小明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當物塊沒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時,水會流入空桶,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甲、乙所示,當物塊浸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時,水對溢水杯底部的壓強將會(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中物塊所受浮力是N,排開水的重力是N;(2)如果實驗前溢水杯未裝淌水。實驗測得的(選填“浮力”或“排開水的重力”)將會(選填“偏大”或“偏小”);(3)小明經(jīng)過思考后認為,根據(jù)測得的物理量和水的密度ρ水,還可以計算出物塊的密度ρ。則ρ=kg/m3。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班上的“物理小達人”為同學們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實驗,實驗中的銅塊與鋁塊體積相同。(1)由圖計算可知:銅塊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是N,銅塊的總體積是m3;(2)做①③④三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與的關系;(3)分析①三次(填編號)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內的深度無關;(4)做①④三次(填編號)實驗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5)做①④②⑥四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選填“有關”或者“無關”)。5.一般情況下,人在水中會下沉,在死海中卻能源浮在水面上,為此,小明同學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最液體的密度有關。為了檢驗這個猜想,他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進行探究。(1)鋁塊的重力為N,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N;(2)比較乙、丙兩圖中鋁塊所受浮力的大小,小明同學得出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無關的結論,你認為這個結論是(正確/錯誤)的,原因是;(3)小華同學認為用以下方法檢驗更為簡便:將同一個新解雞蛋依次輕放入盛有水和濃鹽水的燒杯中,看到雞蛋在水中下沉,在濃鹽水中暴浮,如圖所示,分析雞蛋受力可知,在水中下沉是因為它受到的浮力(大于/小于/等于)重力;在濃鹽水中懸浮時,雞蛋受到的浮力(大于/小于/等于)重力。從而可以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無關)。6.如圖為小聰同學“探究影響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過程中呈現(xiàn)的幾個實驗狀態(tài)(容器中為同種液體):(1)分析甲、乙圖可得出的結論是;(2)比較乙、丙、丁圖可得到結論;(3)圖中丁、戊、己三個實驗是為探究而設計的;(4)小亮還想探究“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其形狀是否有關”,他找來薄鐵片、燒杯和水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如下:步驟一:將鐵片放入盛水的燒杯里,鐵片下沉到杯底;步驟二:將鐵片彎成“碗狀”再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①通過分析可知第一次鐵片所受的浮力第二次鐵片所受的浮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小亮得出: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形狀有關。請分析小亮的結論錯誤的原因?7.小明利用彈簧測力計、燒杯、小桶、石塊、細線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系;實驗步驟ABCD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3.23.61.20.8(1)部分實驗操作步驟如圖所示,遺漏的主要步驟是,若將遺漏的步驟標注為D,最合理的實驗步驟順序是(用實驗步驟對應的字母表示);(2)小明進行實驗并把數(shù)據(jù)記錄在右上表中;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石塊受到的浮力是N,排開液體的重力是N;小明根據(jù)它們的大小關系歸納出了實驗結論并準備結束實驗,同組的小麗認為實驗還沒有結束,理由是,接下來的實驗操作應該是;(3)實驗結束后,小明還想進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與物體的密度有關,可取相同的鐵塊和鋁塊,使其浸沒在同種液體中,比較浮力的大小。8.小林用彈簧測力計、金屬塊、燒杯、足夠多的水和細線等測量鹽水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kg/m3)(1)用調節(jié)好的彈簧測力計測的金屬塊的重力為4.0N;在燒杯中裝入足夠多的水,用彈簧測力計懸掛著金屬塊,將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1=3.5N,金屬塊所受的浮力為N;(2)將燒杯中的水全部倒出,再在燒杯中裝入足夠多的待測鹽水,用彈簧測力計懸掛著擦干的金屬塊,將金屬塊浸沒在待測鹽水中,如圖甲所示,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2=N;(3)待測鹽水的密度為kg/m3;(4)若實驗中金屬塊的體積為V物,用彈簧測力計懸掛著金屬塊,使其浸沒在待測液體中,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和待測液體的密度ρ液之間的關系符合圖乙中的(選填“①”“②”“③”)圖線;拓展:完成上述實驗后,小林又利用如圖丙所示的裝置也測出了鹽水的密度,實驗過程如下:在薄壁塑料杯(質量不計)中倒入適量的水,然后將塑料杯放入一個盛有適量水的水槽內,在水槽上標記出水面高度,將塑料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內測得體積為V1;再將塑料杯放入水槽內,緩慢向塑料杯內倒入待測鹽水,,將塑料內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內測得體積為V2,待測鹽水的密度的表達式ρ鹽水=(用測量量的符號和ρ水表示)。二、計算題9.底面積為S的薄壁容器,裝入適量水,先將一物塊放入其中,正好懸浮于水中,將物塊撈出,空燒杯放入,漂浮在水面上,此時測得水面高度為h0,再將金屬球放入燒杯中,一起漂浮于水面上此時測得水面深度為h1,最終將金屬球放入水中,沉底后,測得水面深度為h2,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1)金屬球密度與物塊密度之比;(2)金屬球沉底后,它對容器的壓力。10.如圖所示是我國MBT2000主戰(zhàn)坦克,重48t,高2m,每條履帶與地面的接觸面積3m2,該坦克具有潛渡功能。(取g=10N/kg)求:(1)該坦克在水平路面上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大;(2)若坦克在深為5m的河流中潛渡時,半分鐘潛行了360m,則坦克潛行的速度為多少;(3)坦克在該河流中潛渡時,坦克對水平河床的壓力為2×105N,則該坦克受到的浮力為多大;(4)坦克在該河流中潛渡時,在坦克頂部面積為0.8m2的艙門受到水的壓力為多大?11.如圖所示,底面積為1×10-3m2的塑料杯子放在水平面上,向杯中倒入300g的水,水深20cm;再輕輕放入質量為40g的木塊,木塊靜止后漂浮,水面升高了4cm(水未溢出,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此時:(1)水對杯子底部的壓強為多少?(2)水對杯子底部的壓力為多少?(3)木塊受到的浮力為多少?12.小夢參觀工廠時看到許多液罐配有浮子液位計,他探究液位計工作原理后也設計了一個簡易浮子液位計如圖所示,把裝有水的圓柱形水槽放在水平桌面上,圓柱形浮子用細繩通過定滑輪與重錘連接,將浮子放入水中,打開閥門緩緩排水并根據(jù)重錘位置在刻度尺上標注出對應的水位高度。已知浮子底面積50cm2,水槽底面積200cm2,浮子重5N,重錘重3N,水槽重6N,不計細繩重與摩擦,g取10N/kg。求:(1)水位為30cm時,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壓強;(2)排水至水槽中的水重為40N時,桌面受到水槽的壓強(浮子未觸底);(3)該刻度尺可標注的最小水位值。

13.如圖所示,高為1.3米、底面積分別為0.15米2和0.05米2的甲、乙兩個輕質薄壁圓柱形容器在下部用輕質細管連通后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容器內盛有1米深的水。(1)求水對甲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2)若將一個體積為0.04米3的實心小球慢慢地放入甲容器中的水里(已知ρ球=1×103千克/米3)。求:直到小球在水中不動為止,水對乙容器底部壓力的增加量ΔF乙。14.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001A標準排水量可達6萬噸,“標準排水量”指人員齊備,但不包含燃油、備用鍋爐水等在內的排水量。(ρ海水=1×103kg/m3,g取10N/kg)(1)若該航空母艦在標準排水量時,所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2)若再裝載燃油、鍋爐水等共1.8萬噸達到滿載,則滿載后排開水的體積為多少m3?(3)若該航空母艦以5.4m/s的速度勻速直線航行,受到的阻力為1.0×107N,則牽引力應為多少牛?

15.“054A”型護衛(wèi)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最先進的護衛(wèi)艦之一,該艦滿載時吃水深度5m,排水量4053t,最大航速27節(jié)。(g=10N/kg)(1)求“054A”型護衛(wèi)艦滿載時受到的浮力;(2)求滿載時艦底4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水的壓力(海水密度取1.0×103kg/m3)。16.如圖所示,邊長為0.1m、重為7N的正方體A和體積為0.6×10﹣3m3球體B用細繩相連放入水中,兩物體靜止后恰好懸浮。此時容器中水的深度為0.5m(ρ水=1.0×103kg/m3)。求:(1)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2)球體B所受重力大小;(3)細繩對B的拉力大小。17.如圖所示,薄壁柱形容器B置于水平地面上,均勻立方體A放置在容器B內,已知A的邊長a為0.1米,重力大小為15牛;B的底面積為.(1)求立方體A對容器B底部施加的壓強PA.(2)若再向容器B內緩慢注入質量為4千克的水,求水對容器B底部的壓強P水18.將一質量為0.54kg,密度為2.7×103kg/m3的實心鋁球投入到盛有足夠水的圓柱形容器中,容器底面積為8×10-3m2.(g取10N/kg)求:(1)鋁球投入水中后,水面升高多少米?(2)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了多少?參考答案:1.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丙、丁4N1.1×103kg/m3;與原圓柱體體積相同密度不同的圓柱體2.32偏小能變小排開液體的重力不變操作更加簡便,實驗現(xiàn)象更直觀3.不變11排開水的重力偏小2×103kg/m34.11×10-4排開液體體積④⑤⑦無關5.2.81.2錯誤沒有控制物體排出液體的體積相同小于等于有關6.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作用同種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體積越大,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越大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深度的關系小于他只關注了鐵片形狀的改變,忽視了排開水的體積對浮力大小的影響7.測量空桶的重力DBAC0.40.4只通過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會具有偶然性換用不同的液體重新實驗體積8.0.53.41.2×103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