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概論-第三章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_第1頁
中國文化概論-第三章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_第2頁
中國文化概論-第三章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_第3頁
中國文化概論-第三章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_第4頁
中國文化概論-第三章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p>

——《左傳·定公十年·孔穎達疏》本講主要內(nèi)容一、中國古代服飾發(fā)展簡史(★)二、中國古代服飾的文化內(nèi)涵(★)三、中西服飾比較與思考服飾文化(一)原始社會服飾1、衣料自然物—獸皮—亞麻—羊毛—蠶絲2、紡織骨針、骨錐—紡輪3、染色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遠古時期,人類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人們自然也就利用一些能夠隨手得到的東西來護身御寒,比如樹葉、茅草以及狩獵得來的獸皮,穿著方式是最簡單的披掛。衣料

獸皮來源有限,而一般的樹皮、樹葉性脆易爛,所以韌性纖維就開始被利用,這就擴大了人類服飾材料的來源。

?最早使用亞麻作物制成亞麻布的是公元前6500年安納托利亞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人。?到公元前3000年人們就開始利用羊毛。?在中國,新石器時代(10000-4000年前)人們開始養(yǎng)蠶獲取蠶絲。亞麻、羊毛、蠶絲成為主要衣料。人類最早的護體材料是自然物。絲

中國很早就開始養(yǎng)蠶繅sāo絲,考古學家在距今五千五百多年的仰韶文化遺跡中,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大量絲綢殘片。麻

是唐宋以前百姓主要使用的衣料,一般所謂的“布”即指麻布。除了麻以外,葛、羊毛等也作為衣料,但是產(chǎn)量較少。棉

唐代以前,棉布被稱為“白疊”,非常少見而珍貴。唐代開始,棉布制作方式逐漸由西南地區(qū)進入中國。宋元時黃道婆在黎族學會了先進的棉紡織方法,大致到了明代,棉布便取代了絲與麻,成為中國人最普遍的衣料了。中國古代衣料的發(fā)展云錦織金錦衣織金錦殘片SilkTextiles黃道婆教人紡織黃道婆紀念郵票CottonTextiles舊石器時代,人類發(fā)明了骨針、骨錐等工具,開始了對獸皮的初步縫制,從而使披掛物能夠逐漸適合身體的形狀。新石器時代,產(chǎn)生了農(nóng)業(yè),創(chuàng)造出紡輪等最早的紡織工具。紡織一、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演變中國的服飾起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原始時期。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初期,人們已能把獸皮縫制成蔽體的衣物。1、原始時期的服飾

原始人將獸皮拼接成衣服御寒。新石器時代,農(nóng)業(yè)和紡織出現(xiàn),人們開始用麻布縫制衣服。此時的衣服形制是上衣下裳,顏色是上玄下黃。此種服色觀念來源于“天地崇拜”,影響深遠。

從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玉雕人像得知,商代衣著為上衣下裳制,上穿交領(lǐng)窄袖式短衣,衣上布滿花紋。腰束寬帶,腹前垂一獸頭紋樣的蔽膝,下著裙裳。戴卷筒式冠巾、穿華麗服裝的貴族。商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玉雕人像蔽膝是權(quán)威的標識,歷代相傳,是身份的象征。上衣在商代通常為窄袖短身,周代出現(xiàn)長大寬博樣式。下裳(cháng)即裙,下遮開襠褲。衣裳以寬帶束腰。

古代的下裳與今天女子穿的裙子有所不同,它有點象后世的圍裙,當然在裳的里面仍穿有褲子。這種褲子無褲襠,也無褲腰,只有兩個用帶子系在腰間的褲管,而陰私處全靠裳來遮掩。

一、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兩種基本形制

傳統(tǒng)服裝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上衣下裳制,相傳起于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是我國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衣裳連屬制,始創(chuàng)于周代,同當代的連衣裙結(jié)構(gòu)類似。上衣的形狀多為交領(lǐng)右衽,下裳類似圍裙的形狀,腰系帶,下系芾fèi

。深衣同當代的連衣裙結(jié)構(gòu)類似,上衣下裳在腰處縫合為一體,領(lǐng)、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繡緣邊。

請指出下圖當中的錯誤一、深衣制二、冕服制三、胡服制(二)商周至秦漢服飾

1、商周時期的華夏服飾

商周時期,中原華夏族的服飾主要是上衣下裳,交領(lǐng)右衽。周初制禮作樂,對貴族和平民階層的冠服制度作了詳細規(guī)定,并形成了以服色區(qū)分貴賤的觀念,規(guī)定青、赤、黃、白、黑為正色,其位尊。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

《論語.憲問》

右衽(yòu

rèn)是漢服始終保留的特點,但并非漢服獨有。因此右衽成為漢族的象征符號之一。與之相反,中國古代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前襟向左掩,異于中原一帶的右衽,稱為左衽。因此左衽用以指受外族的統(tǒng)治。春秋戰(zhàn)國之交,出現(xiàn)了一種上衣下裳相連的服裝——深衣。

戰(zhàn)國窄袖曲裾女深衣深衣是起源于楚國的先王有熊氏,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說,就是上衣和下裳相連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為邊緣(稱為"衣緣"或者"純");其特點是使身體深藏不露,雍容典雅。在制作中,先將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縫合,成為整長衣,以示尊祖承古。深衣的下裳以十二幅度裁片縫合,以應一年中的十二個月,這是古人崇敬天時意識的反映。采用圓袖方領(lǐng),以示規(guī)矩,意為行事要合乎準則;垂直的背線以示做人要正直;水平的下擺線以示處要公平。

中國古代的服飾制度,以尊卑等級關(guān)系為基礎,早在西周,已形成了冕服制度。(一)冠服制度

1.冠類周代貴族戴的冠主要有:冕和弁biàn

。只有天子、諸侯、卿大夫可以戴冕,而且只用于重大典禮活動。弁是僅次于冕的男式皮質(zhì)禮帽,用于一般正式場合秦漢統(tǒng)一中國后,對冠式作了禮儀典制的規(guī)定,冠式成為官職和品秩的標志魏晉南北朝的冠服多承襲漢冠制度,但庶民戴的頭巾開始上層流行Ritualcostumes

冕冠冕服1.衣裳類十二章紋,是中國帝制時代的服飾等級標志,指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飾,它們是: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fǔ

、黻fú等,通稱"十二章",繪繡有章紋的禮服稱為"袞服"

十二章紋就是十二種圖案?!叭铡奔刺?,太陽當中常繪有烏鴉,這是漢代以后太陽紋的一般圖案,取材于“日中有烏”、“后羿射日”(《淮南子·精神訓》等)等一系列神話傳說?!霸隆奔丛铝?,月亮當中常繪有蟾蜍或白兔,這是漢代以后月亮紋的一般圖案,取材于“嫦娥奔月”(《歸藏》、《淮南子》古本、張衡《靈憲》)等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靶恰奔刺焐系男撬?,常以幾個小圓圈表示星星,各星星間以線相連,組成一個星宿。“山”即群山,其圖案即為群山形?!褒垺睘辇埿??!叭A蟲”,按孔穎達的解釋,即是“雉”,“華蟲者,謂雉也?!羰区B類,其頸毛及尾似蛇,兼有細毛似獸”。(《禮記·王制》孔穎達疏)?!白谝汀?,即宗廟彝器,作尊形?!霸濉奔此?,為水草形?!盎稹奔椿鹧?,為火焰形?!胺勖住奔窗酌?,為米粒形?!绊搿笔呛诎紫啻蔚母?,刃白身黑?!绊辍笔呛谇嘞啻蔚摹皝啞毙?。趙武靈王與胡服騎射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勵行改革,改變了中國軍隊中寬袖的最初正規(guī)軍裝,以后逐漸演變改進為后來的盔甲裝備。趙國所用的"胡服",因為衣短袖窄,類似于西北戎狄之服,所以被俗稱"胡服"。減弱了華夏民族鄙視胡人的心理,增強了胡人對華夏民族的歸依心理,縮短了二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奠定了中原華夏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服飾融合的基礎,進而推進了民族融合。梁啟超認為趙武靈王是自商、周以來四千余年中的第一偉人,他與秦始皇、漢武帝以及南北朝的宋武帝(劉裕)一樣,是中國歷史上四位取得對北方游牧民族戰(zhàn)爭勝利的人之一,而且是最值得后代子孫驕傲的一位。判斷題

1.冕服是禮服的一種,上有“十二章紋”,只有天子才能穿著。

答案:×

2.深衣的衣與衫相連在一起,制作時上下分裁,中間有縫連接。因其“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稱深衣。答案:√

2、秦漢——傳統(tǒng)冠服制的確立

秦漢是傳統(tǒng)冠服制的確立時期。秦漢時代,陰陽五行思想滲進服色思想中。漢代規(guī)定,百姓一律不得穿各種帶顏色的服裝,只能穿本色麻布。直到西漢末年才允許平民服青綠之衣。漢代深衣仍很流行,深衣按衣襟繞襟與否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漢代婦女曲裾深衣漢代男子曲裾深衣曲裾:曲裾下裳部分面積加大。穿上身,靜立時衣面懸垂自然貼體,走動時則裙裳部分膨大如傘,不束縛腳步。這種斜領(lǐng)連襟合成銳角的曲裾衣,即是揚雄《方言》所說“繞衿裙”,是戰(zhàn)國深衣的變例。

直裾在西漢以前就已出現(xiàn),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字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系于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xiàn)有襠的褲子,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余,所以至東漢以后,直裾逐漸普及,并替代了曲裾深衣。曲裾下裳部分面積加大。穿上身,靜立時衣面懸垂自然貼體,走動時則裙裳部分膨大如傘,不束縛腳步。這種斜領(lǐng)連襟合成銳角的曲裾衣,即是揚雄《方言》所說“繞衿裙”,是戰(zhàn)國深衣的變例。曲裾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zhàn)國時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到了漢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這種服式的婦女逐漸減少。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

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稱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長度較短,一般長不過膝,下身則叫"裙"??梢姡?襦裙"其實是兩種衣物的合稱。以裙腰之高低,將襦裙分為齊腰襦裙,高腰襦裙,齊胸襦裙。以領(lǐng)子的式樣之分,將襦裙分為交領(lǐng)襦裙和直領(lǐng)襦裙。按是否夾里的區(qū)別,將襦裙分為單襦和復襦,單襦近于衫,復襦則近于襖。漢代婦女的襦裙圖襦裙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赌吧仙!窢俦茄T(褲)一種有襠的短褲,因其形似犢鼻,故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于市中。填空題

1.漢代的深衣分為

兩種。

答案:曲裾

直裾下圖所示深衣是曲裾還是直裾?

魏晉南北朝戰(zhàn)爭頻繁,南北民族大融合,出現(xiàn)了漢衣和胡衣并存、胡衣漢化的現(xiàn)象。

一、漢衣

1.東晉時玄風盛行,衣式寬松博大

2.女性服裝從深衣向衣、裳分開發(fā)展二、胡服(民族融合)

1.北方胡服流行

2.衣裝紋飾體現(xiàn)了多元化文化的影響紋飾受佛教文化影響:纏枝紋、忍冬紋、桃形紋、生命樹等紋飾受西部風情影響:對馬、對獅、對羊、駱駝等(二)魏晉南北朝時期

(由倫理美向人格美的轉(zhuǎn)型)魏晉男子的服裝更有時代特色,寬衣博帶是這時期的流行服飾。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裝束仍是一時的風尚?!堵迳褓x圖》局部《高士圖》玄學、道教和佛教在魏晉時期廣泛流行,互相影響,成為一時的風氣。文人士大夫階層在這種時代思潮的影響下,崇尚虛無,不拘禮法,更有甚者放浪不羈,追求仙風道骨,在服飾上就表現(xiàn)為喜好穿寬松的衫子,袒胸露懷,無拘無束,以寬衫大袖,褒衣博帶為尚。男子穿衣坦胸露臂,力求輕松、自然、隨意的感覺;女子服飾則長裙曳地,大袖翩翩,飾帶層層疊疊,表現(xiàn)出優(yōu)雅和飄逸的風格。。

魏晉士人魏晉南北朝時期,傳統(tǒng)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婦女中間卻仍有人穿著。這種服裝與漢代相比,已有較大的差異。比較典型的,是在服裝上飾以“纖髾shāo

”。魏晉雜裾垂髾服《洛神賦圖》局部魏晉婦女衫裙之一魏晉婦女衫裙之二

衫裙是魏晉女子的常服,上衣的衫緊身合體,袖子寬肥;下邊的裙子多折裥,裙長拖地,寬松舒展。這種上儉下豐的造型,加上豐盛的配飾,能夠展現(xiàn)出魏晉女子瀟灑俊美的風度。曹植《洛神賦》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zhì)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quán)。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壤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

3、魏晉南北朝時期胡服的流行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大量少數(shù)民族進入中原地區(qū),胡服成為社會上司空見慣的裝束,出現(xiàn)了褲褶zhě和裲liǎng襠。

褲褶本來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傳統(tǒng)服裝,基本款式為上身穿齊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褲,先來張圖。

秦漢時期,漢族人也穿褲和短上襦,合稱襦褲,但封建貴族是不得穿短上衣和褲外出的,他們出門見人得在襦褲之外加穿袍裳,要不不合禮數(shù)。只有勞動人民為了行動方便,才直接把褲露在外面,上身甚至不穿上衣,當然只限男性。

南北朝的褲有小口褲和大口褲,以大口褲為時髦,穿大口褲行動不方便,所以有時尚中人發(fā)明了用三尺長的錦帶將褲管縛住,稱為縛褲,就是下邊這張圖圖上的褲子。穿褲褶的男子和女子(北朝陶俑)穿襠鎧的武士(北魏加彩陶俑)

裲襠也是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起初是山軍戎服中的裲襠甲演變而來。這種也是男女都用的服式。衣服不用衣袖,長度僅至腰而不及于下,只有兩片衣襟,其一當胸,其一當背,形似今天的背心。軍士穿的稱裲襠甲。一般人穿的稱裲襠衫魏晉南北朝服飾(一)南北朝武士圖南北朝鎧甲袴褶(kù

zhě)

袴褶是實際上一種上衣下褲的組合,它的基本款式是上身穿大袖衣,下身穿肥腿褲。

這種服裝源出于軍中,服無定色。袴褶原來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傳統(tǒng)服裝,到了南北朝時期,這種服裝開始在漢族地區(qū)廣為流行,褲口也越來越大,為了行動方便,人們用錦帶在膝蓋處系扎,使之形成皺褶,稱為“縛褲”。后來,衣袖和褲口愈加寬大,時稱“廣袖褶衣”、“大口褲”,一時之間成為南北朝時期盛行的服飾。裲襠古代的一種背心。多為布帛所制。裲襠有夾有綿,男女皆可服用,婦女穿的常飾采繡。

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博物館藏北魏彩繪陶文武士俑

袍服和深衣的差別是袍為上下通裁,深衣是上下分裁再縫合。

袍服是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特色服裝,其特點是上衣長大,一般長過膝蓋或蓋住腳面。衣領(lǐng)有交領(lǐng)、圓領(lǐng)之分。衣袖不長,均為窄袖。魏晉之際袍服傳入我國南方,逐漸成為時尚服裝。

戴巾幘、穿袍服的信使穿袍服的采桑婦女穿袍服的農(nóng)民及農(nóng)婦戴氈帽、穿袍服的獵人甘肅嘉峪關(guān)出土磚畫袍服服裝樣式的新變化:唐半臂、大袖衫、回鶻裝宋褙子、袆(huī)衣遼金元

左衽、辮線襖、織金錦袍

明比甲、水田衣清長袍馬褂服裝上的配飾唐披帛宋玉環(huán)綬元瓦楞帽、姑姑冠明宮絳、鳳冠霞帔清緯帽、瓜皮帽(四)隋唐(開放中的多元共生)唐代婦女大袖衫隋唐皇帝常服(三)新潮的唐代衣裝穿襦裙或袍衫的貴婦及侍女(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局部)男子服飾幞頭袍衫是唐朝男子的主要裝束,至天寶年間,婦女也模仿穿著。先是在宮掖,多為宮女所穿著,后來傳入民間,成為普通婦女所喜愛的服飾。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表現(xiàn)之一,婦女穿著男裝是當時一種時尚。女裝男性化《虢國夫人游春圖》

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表現(xiàn)之一,婦女穿著男裝和戎裝在天寶年間成為一種時尚。

天寶年間,婦女曾流行穿男裝唐代婦女也流行穿胡裝,回鶻女子的服裝對唐代漢族女子的服裝影響較大?;佞X女裝的基本款是連衣長裙,翻折領(lǐng)、窄袖,衣身比較寬松,腰際束帶。一般在翻領(lǐng)和袖口上都有鳳銜折枝花的紋飾。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從初唐至盛唐在美學風貌上經(jīng)歷了一個從窄小到寬松肥大、從較為保守到相對開放的過程。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唐代大袖衫唐代貴族婦女,頭簪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紗衣,紗衣的里面不穿內(nèi)衣,僅以輕紗蔽體,這是一種大膽的裝束,從中也反映出當時婦女的思想開放。大袖衫大袖衫是盛唐時候的女裝,因為它的衣袖往往寬于袖四尺,所以這種衣服被稱為“大袖衫”。大袖衫一般用輕薄透明的紗料制成,上面還有精美的圖案。女子穿上它,能顯露出華貴而飄逸的氣質(zhì)。穿大袖紗羅衫、長裙、披帛的貴婦(周昉《簪花仕女圖》局部)隋唐女裝隋唐女裝有時裝性,往往由宮廷婦女服裝發(fā)展到民間,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響而別具一格。隋唐服飾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lǐng)或無領(lǐng)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jié)住。因領(lǐng)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

半臂高髻、錦半臂、柿蒂綾長裙婦女(西安三彩釉陶俑)襦裙

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曳地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

隋朝時期的短襦、長裙、披帛女服穿戴展示圖當時還流行長巾子,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于手臂間,名曰披帛。披帛多以絲綢裁制,上面印畫紋樣,花色和披戴方式很多。披帛會隨女子行動時而飄舞,非常優(yōu)美。披帛隋唐女服多用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以輕薄的紗羅裁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都在兩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并盤繞于兩臂之間。走起路來,隨著手臂的擺動而不時飄舞,非常美觀。隋代短襦長裙披帛

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尤以紅裙(石榴裙)為尚。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如意娘》隋唐半臂襦裙

4、隋唐時期服裝的轉(zhuǎn)變隋唐時期,男子的常服為幞頭、袍衫、穿長靿靴。但此時的袍衫與前朝略有不同,式樣為圓領(lǐng)、右衽、窄袖、領(lǐng)袖裾無緣邊。此外,還有襕袍衫和缺胯袍衫等式樣。這種袍衫主要是受胡服影響。

幞fú頭

以巾裹頭,稱為代替冠帽約束長發(fā)的頭巾。幞頭有四帶,二帶系腦后,二帶反系頭上,曲折附頂,所以也稱“四腳”、“折上斤”。這是一種用黑色紗羅做的軟胎帽(一度用木胎),裹在發(fā)髻的后部,稍稍突起并微微前傾;帽帶兩條系于帽頂前部,兩條垂于頸后,或長或短,式樣有三五種,初尚平頭小樣,而后漸高。唐代官吏常服袍衫和幞頭宋代展腳幞頭、大袖襕袍及玉帶判斷題

3.“幞頭”,本是男子包頭用的一種軟巾,后逐漸演變成一種帽子,后代稱為烏紗帽。答案:√

4.石榴裙是唐代襦裙之一種,以其色彩艷紅如石榴而得名。答案:√

5、宋代的服裝趨于保守(內(nèi)斂型服飾審美思想)

宋代的服飾,大體沿襲唐制,但在服裝式樣和名稱上略有差異??偟膩碚f,宋代的服飾比較拘謹保守,色彩也不及以前鮮艷,給人以質(zhì)樸、潔凈、淡雅之感,這與當時的社會狀況,尤其是程朱理學的影響,有密切關(guān)系。

7、宋代時期男子一般著右衽襕衫,頭戴巾帽、硬角幞頭女子一般著有綬環(huán)的素雅儒裙,披帛、花冠,出現(xiàn)纏足硬角幞頭襕衫

宋代流行一種叫褙bèi子的外衣,男女皆可穿著。其樣式是:長袖、長衣身,腋下開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縫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綴有帶子的樣式。褙子的領(lǐng)口和前襟,多繡上漂亮的花邊。

宋代褙子玉環(huán)綬古人的裙子上常常配有一塊玉,它的名字叫“玉環(huán)綬”。用條帶系于腰間,垂下來?!坝癍h(huán)綬”的作用一個是美觀,另外就是可以壓住裙幅。當走路時有風吹來,不至于使裙子隨風飄舞而有失雅觀。同時呢,玉本身具有一種高雅、圣潔的美,是其他東西不能替代的。所以在古代,無論男子還是女子,身上都常常佩帶“玉環(huán)綬”。宋貴族女子服飾宋代女子大眾裝束

在這一時期,女子纏足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并一直延續(xù)到近代。宋朝的男裝大體上沿襲唐代樣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領(lǐng)或圓領(lǐng)的長袍。也有穿一種叫做襕衫的衣服,是一種裳下擺接一橫襕的男人長衫。多為學子所穿著。當時的官員、士大夫頭上多戴一頂方桶形的帽子,叫做“東坡巾”。蘇軾和東坡巾烏紗帽早在東晉成帝時,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宮中做事的人,均戴一種用黑紗做的帽子,人稱"烏紗帽"。趙匡胤登基后,為防止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就下詔書改變?yōu)跫喢钡臉邮?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這樣只要腦袋一動,軟翅就忽悠忽悠顫動,皇上居高臨下,看得清清楚楚;并在烏紗帽上裝飾不同的花紋,以區(qū)別官位的高低。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作出規(guī)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lǐng)衫,束腰帶。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職的狀元、進士,也可戴烏紗帽。從此,"烏紗帽"遂成為官員的一種特有標志。到了清代,官員的烏紗帽被換成紅纓帽,但至今人們?nèi)粤晳T地將"烏紗帽"作為官員的標下圖所示是什么服飾?

6、遼、金、元時期的服飾——民族融合的體現(xiàn)

遼代服裝以長袍為主,男女皆然。服裝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圓領(lǐng)、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紐襻,袍帶于胸前系結(jié),然后下垂至膝。長袍的顏色比較灰暗,有灰綠、灰藍、赭黃、黑綠等幾種,紋樣也比較樸素。貴族階層的長袍,大多比較精致,通體平銹花紋。

8、元代時期此時期蒙古族男子以蒙古裝束為主,漢族男子以長袍為主。貴族女子服飾受漢族文化影響以寬袍長冠為特色,平民女子仍舊以短儒長裙為主要裝束。元代貴族服飾元代平民服飾金代服飾很有特色,衣服多為皮質(zhì),且是用環(huán)境色,即穿著與周圍環(huán)境相同顏色的服裝。這與女真族的生活習慣有關(guān)。金代貴族服飾元代蒙古族男子服裝有辮線襖的樣式,為圓領(lǐng)、緊袖、下擺寬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縫以辮線制成的寬闊圍腰,有的還釘有鈕扣,俗稱“辮線襖子”,或稱“腰線襖子”。元代男服辮線襖

元代蒙古貴婦服飾特征:一般身份較高的婦女,都戴罟罟冠(故故冠)。身上所穿的服裝都是寬廣松肥大,長度大多垂足,衣邊掃地,以至在行走時,不得不由奴仆在后跟著托起,這種寬大的袍式,漢人稱為“大衣”或“團衫”。

元代漢族女子,仍穿襦裙或背子,受蒙古族的影響,男女服裝的樣式也有變化,有時也用左衽,女服的色彩也比較灰暗。

山西永樂宮純陽殿元代壁畫明代時期:從壓抑到求新

鑒于元代不平等的種族政策,明初皇帝建國之初,就表現(xiàn)出了推翻民族,恢復漢制文統(tǒng)的決心。朱元璋出于防范和猜忌,鞏固統(tǒng)治地位,讓國家按集權(quán)化、專制化的方式動作的心態(tài),反映在服飾上便是諸多禁令與衣裳等級分明。男子寬

袍儒巾9、明代時期男子裝束以青色與黑色寬松袍服為主,戴儒巾;官員戴烏紗帽。貴族女子講究戴鳳冠、披霞帔,民間女子穿直領(lǐng)對襟小袖、水田衣和比甲等。明代官服和烏紗帽明代男子的便服,多用袍衫,其制為大襟、右衽、寬袖,下長過膝。袍衫上的紋樣,多寓有吉祥之意,比較常見的團云和蝙蝠中間,嵌一團型“壽”字,意為“五蝠捧壽”。這種形式的圖案在明末清初特別流行,不僅在服裝上使用,在其他的器皿及建筑裝飾上也大量反映。另一種,為寶相花是一種抽象的裝飾圖案,通常以蓮花、忍冬或牡丹花為基本形象,經(jīng)變形、夸張,并穿插一些枝葉和花苞,組成一種既工整端莊,又活潑奔放的裝飾圖案。這種服飾紋樣在當時深受歡迎。五蝠捧壽紋大襟袍展示圖及戴四方平定巾、穿大襟袍的男子袍衫纏枝寶相花紋織錦袍展示圖,面料是織“寶相花”紋樣的織金錦

鳳冠霞帔水田衣明代水田衣是一般婦女服飾,是一種以各色零碎錦料拼合縫制成的服裝,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裝織料色彩互相交錯形如水田而得名。據(jù)說在唐代就有人用這種方法拼制衣服,王維詩中就有“裁衣學水田”的描述。水田衣的制作,在開始時還比較注意勻稱,各種錦緞料都事先裁成長方形,然后再有規(guī)律地編排縫制成衣。到了后來就不再那樣拘泥,織錦料子大小不一,參差不齊,形狀也各不相同,與戲臺上的“百衲衣”(又稱富貴衣)十分相似。明代婦女水田衣(周汛繪,選自周汛、高春明著《中國歷代婦女裝飾》)裝飾性外套-比甲明末水田衣清代是由滿族人所建立的王朝,滿清入關(guān)后,強迫漢人必須剃發(fā),改穿清裝,為此曾殺了大量的漢人,最后妥協(xié)為男子必須剃發(fā)改裝,而女子仍可以穿著漢服。清前中期:封閉、典雅之美男子服裝有袍、褂、襖、衫、褲等。袍掛是主要的禮服,長袍多開衩,官吏開雙衩,皇族開四衩,袖口裝有箭袖,便于騎馬射箭,形似馬蹄故稱馬蹄袖,不開衩之袍稱一裹圓,為平時百姓之服。清朝服飾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滿族人于公元1644年建立清王朝,作為中國歷史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從一開始就建立在政治與民族壓迫的基礎上,統(tǒng)治者為了泯滅漢人的民族意識,強制推行滿人的服飾,漢人的強制抵制,迫使清王朝采取“十從十不從”對策,也使清代服飾得以充分吸收漢族服飾的成就。從服裝發(fā)展歷史看,清代對傳統(tǒng)服飾變革最大,服飾形式也最繁縟復雜是中國服飾史上又一次大變革。清朝男服清男子主要制服形式為:禮服、常服、雨服、行服

清代官服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袖端呈馬蹄形是歷代不曾有過的。長袍造型簡練,立領(lǐng)直身,偏大襟,前后衣身有接縫,下擺有兩開衩、四開衩和無開衩幾種類型。馬褂作為外用,有單、夾、棉幾種不同形式,一般采用較素的顏色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制成,構(gòu)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絲紡繡染及各種手工專業(yè)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chuàng)造了條件。官帽與前朝截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jié)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zhì)料的“頂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并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实鄯椙宕实壑饕校撼?、吉服、常服、行服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區(qū)別主要在衣服的邊緣,春夏用緞,秋冬用珍貴皮毛為緣飾之。朝服的顏色以黃色為主,以明黃為貴,只有在祭祀天時用藍色,朝日時用紅色,夕月時用白色。朝服的紋樣主要為龍紋及十二章紋樣。龍袍”:皇帝的龍袍屬于吉服范疇,比朝服、袞服等禮服略次一等,平時較多穿著。穿龍袍時,必須戴吉服冠,束吉服帶及掛朝珠。龍袍以明黃色為主也可用金黃杏黃等色。古時稱帝王之位,為九五之尊。九、五兩數(shù),通常象征著高貴,在皇室建筑、生活器具等方面都有所反映。清朝皇帝的龍袍,據(jù)文獻記載,也繡有九條龍。從實物來看,前后只有八條龍,與文字記載不符,缺一條龍。有人認為還有一條龍是皇帝本身。其實這條龍客觀存在著,只是被繡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這樣一來,每件龍袍實際即為九龍,而從正面或背面單獨看時,所看見的都是九五,與九五之數(shù)正好相吻合。另外,龍袍的下擺,斜向排列著許多彎曲的線條,名謂水腳。水腳之上,還有許多波浪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寶物,俗稱“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綿延不斷的吉祥含意之外,還有“一統(tǒng)山河”和“萬世升平”的寓意。清代的滿漢文化在沖突和融合中,婦女服裝得到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十從十不從”中的“男從女不從”一款,使?jié)M漢兩種婦女服裝并存了二百余年,其間也有過相互吸納的過程,至后期則陶冶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典型服裝——旗袍,一直影響至今。清代婦女服裝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俗稱兩把頭),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傳的所謂旗袍,長期主要用于宮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為漢族中的貴婦所仿用。滿族女服清滿女發(fā)式多為平髻,又稱一字頭,兩把式。后在上面套戴一頂扇形的冠,以青緞、青絨等做成,成為典型的旗頭,其上還插有絹花,側(cè)垂絲縛。滿族婦女的袍為長袍,下可掩足;右衽,袖口平而寬大,袖端、衣襟、衣裾鑲有各色邊緣,領(lǐng)有高有低,無領(lǐng)則以圍巾饒領(lǐng)。旗鞋是一種木底高跟鞋固定在腳心位置,上大下小,高約兩寸,狀如馬蹄的稱馬蹄底,如花盆的稱花盆底。漢族女服清初漢族婦女服裝承明代樣式,后來受滿族婦女服裝影響,發(fā)生變化,保留漢服傳統(tǒng),又吸收了滿族服裝的優(yōu)質(zhì)因素漢族女子上身著襖、衫,下身束裙為主。襖有大襖小襖之分,小襖內(nèi)穿,大襖外穿。多為右衽大襟,衣長至膝或更下,袖口初尚小,后漸大,至清末又復短小,衣領(lǐng)有高低變化。并在衣襟、袖口有寬邊鑲滾。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后,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云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背心是汗女秋冬時常穿的,罩在襖外,有夾、棉、皮等清代后期(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改革階段,滿漢融合、西服東漸)

人們常這樣形容中國近現(xiàn)代的服裝,說是宛如一個服裝博覽會,前清的、民國的、西洋的、東洋的、國民黨的、共產(chǎn)黨的,代表著各種思想與文化的服裝盡在這百年之中。1、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近代服飾:中國進入了近代。帝國主義的侵略,逐步使我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同時,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影響也日趨擴大,衣冠服飾隨之而發(fā)生變化。婦女發(fā)飾,隨著社會風氣的轉(zhuǎn)變而不斷變化。早期,服裝式樣變異甚少,民間仍然是長袍馬褂為男子服飾;女子則上襖下裙。

2、(20世紀20年代)民國初年的服飾:民國初年女裝在這一時期上衣下裙最為流行,上衣有衫、襖、背心、,樣式有對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變化。二十年代,旗袍開始普及。這一時期,不論是旗袍還是其它服裝,女裝的設計和剪裁上,改變了單純采用直線使胸、肩、腰、臀部呈平直狀態(tài)的傳統(tǒng)辦法,而開始使用弧線、曲線,使衣服更加合身適體。這標志著中國的女性服裝已開始邁向近代化的進程。

20世紀20年代梳妝女子穿短襖套裙的婦女(傳世圖照)民國男子服飾主要有馬褂和長衫。用作禮服的馬褂、長衫,其款式、質(zhì)料、顏色及尺寸等都有一定的各式。如馬褂,一般都用黑色絲麻棉毛制品為之,對襟窄袖,下長至腹,前襟釘鈕扣五粒。長衫則用藍色,其形制為大襟右衽,長至踝上二寸,袖長與馬褂并齊。在下擺左右兩側(cè)開衩。用作便服的馬褂、長衫,顏色可以不拘。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全國各地紛紛響應。與清初強迫漢人剃發(fā)相比較,辛亥革命也把頭發(fā)看成是個人的政治宣言,獨立各省很自然地把標志漢人臣服于滿清朝廷的辮子作為革命目標,“剪辮子”立刻成為“革新”的標志。一時間,剪辮子成了一股浪潮,這從當時坊間流傳一句笑談可以窺得一二一一“不剪發(fā)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時髦,走不進大衙門去說話,走不進學堂去讀書。”中國人留辮子的歷史折騰了三百多年,到此終于落下了帷幕。

3、(20世紀30年代)近代民國中期的服飾: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經(jīng)盛行。當時的樣式變化主要集中在領(lǐng)、袖及長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領(lǐng),領(lǐng)子越高越時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蟬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lǐng)。漸而又流行低領(lǐng),領(lǐng)子越低越“摩登”,當?shù)偷綄嵲跓o法再低的時候,干脆就穿起沒有領(lǐng)子的旗袍。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兒流行長的,長過手腕;時兒流行短的,短至露肘。從20世紀20年代起就有一部分留學生及文藝界、知識界的女士穿著連衣裙,至30年代穿者漸多。連衣裙的特點是上衣和下裙相連,收腰或束腰帶,能夠顯示腰身的纖細;連衣裙多為直開襟;袖子也有長袖、短袖、泡泡袖、喇叭袖等變化。領(lǐng)有方領(lǐng)、圓領(lǐng)、水兵領(lǐng)等;下裙有斜裙、喇叭裙、節(jié)裙等,款式變化非常豐富。

民國中期,在流行學生裝的同時,不少知識分子及青年學生還喜歡穿“學生裝”,這種服裝的樣式是方形立領(lǐng)。穿著這種服裝,能給人一種精神、莊重之感。孫中山先生當時就非常喜歡,所以有“中山裝”之稱。不過當時的中山裝與現(xiàn)在所稱的中山裝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另外還有一種男子服裝“西裝”。近代女裝代表——旗袍從20世紀20年代至四十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二十多年,款式幾經(jīng)變化,如領(lǐng)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衩的高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以來束胸駝背的舊貌,讓女性體態(tài)與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大功。

旗袍源于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屬于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于旗袍是女裝,所以也可以說旗袍源于旗女之袍。清初較為瘦長緊窄小袖素簡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變得寬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后,旗人多棄袍服而著大褂與褲,故20世紀10年著旗袍者極少,20年代才略有回復。

清末滿族旗女穿的旗袍,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繡滿花紋,領(lǐng)、袖、襟、裾都滾有寬闊的花邊。二十年代,旗袍開始普及。其樣式與清末旗裝沒有多少差別。但不久,袖口逐漸縮小,滾邊也不如從前那樣寬闊。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歐美服裝的影響,旗袍的樣式也有了明顯的改變,如有的縮短長度、有的收緊腰身等等。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經(jīng)盛行。當時的樣式變化主要集中在領(lǐng)、袖及長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領(lǐng),領(lǐng)子越高越時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蟬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lǐng)。漸而又流行低領(lǐng),領(lǐng)子越低越“摩登”,當?shù)偷綄嵲跓o法再低的時候,干脆就穿起沒有領(lǐng)子的旗袍。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兒流行長的,長過手腕;時兒流行短的,短至露肘。我們不大能夠想象過去的世界,這么迂緩,安靜,齊整--在滿清三百年的統(tǒng)治下,女人竟沒有什么時裝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著同樣的衣服而不覺得厭煩。從十七世紀中葉直到十九世紀末,流行著極度寬大的衫褲,有一種四平八穩(wěn)的沉著氣象。領(lǐng)圈很低,有等于無。”——張愛玲《更衣記》旗袍走向經(jīng)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xù)。中式旗袍在當代服裝大師的眼中成為了熱門元素。(2011春夏LV女裝)近代男裝代表——中山裝以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命名的男用套裝。1919年,孫中山請上海亨利服裝店將一套陸軍制服改成便裝。這套便裝在保留軍服某些式樣的基礎上,吸取了中式服裝和西裝的優(yōu)點,顯得精練、簡便、大方。由于孫中山先生的提倡以及他的名望,這種便裝式樣很快流傳,經(jīng)過不斷修改,發(fā)展成中山裝,并成為中國男子普遍穿用的服裝。關(guān)于中山裝的來歷還有其他一些說法。如有的說是1912年在廣州問世的,有的說是由日本鐵路制服改制的。這里提到的黃隆生是一位越南的華僑,開有一家洋服店,1902年,孫中山到越南籌組興中會,一次到黃的店購物。黃得知這個顧客就是孫中山時。當即要求加入興中會,為革命出力。中山裝由于孫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簡便,實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開始流行。1912年民國政府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修改中山裝造型,并賦于了新的含義。立翻領(lǐng),對襟,前襟五粒扣,四個貼袋,袖口三??邸:笃黄瓶p。這些形制其實是有講究的,根據(jù)易經(jīng)周代禮儀等內(nèi)容寓以意義。其一,前身四個口袋表示國之四維(禮、義、廉、恥),袋蓋為倒筆架,寓意為以文治國。其二,門襟五粒紐扣區(qū)別于西方的三權(quán)分立的五權(quán)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jiān)察)。其三,袖口三粒紐扣表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quán)、民生)。其四,后背不破縫,表示國家和平統(tǒng)一之大義。

其五,衣領(lǐng)定為翻領(lǐng)封閉式,顯示嚴謹治國的理念。中山裝的色彩很豐富,除常見的藍色、灰色外,還有駝色、黑色、白色、灰綠色、米黃色等。一般來說,南方地區(qū)偏愛淺色,而北方地區(qū)則偏愛深色。在不同場合穿用,對其顏色的選擇也不一樣,作禮服用的中山裝色彩要莊重、沉著,而作便服用時色彩可以鮮明活潑些。二、中國服飾文化的內(nèi)涵(一)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1、衣裳制的文化內(nèi)涵

2、深衣制的文化內(nèi)涵(二)服飾中的禮樂文化

1、顏色體現(xiàn)尊卑

2、紋樣彰顯等威

3、形制、配飾辨別名分(三)服飾中的文化形態(tài)

1、社會文化形態(tài)

2、人性自然形態(tài)

古代中國素有“衣冠禮儀之邦”的美譽,它是中國深厚人文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

服飾所表現(xiàn)的文化心態(tài),是情感的紐帶,它一端牽著日常的生命活動,一端連著用理性無法表述的美的世界。

在古人眼里,人世是天道的展現(xiàn),所以人們的服飾也應該要合于天理。所以無論是在服飾的形制上,還是顏色、紋樣上,都蘊含有深刻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中國人上衣下裳的穿法就是對天地之別的認識,這一秩序不可顛倒。上衣象天,下裳象地,代表“天地之法”;帝王的上衣多為玄色,玄為黑色;下裳多為纁(xūn)色,纁為絳紅色。冕服采用了兩種顏色,上以象征未明之天,下以象征黃昏之地。蘊含“天人合一”的理念。

衣裳(cháng)制(一)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深衣是最能體現(xiàn)華夏文化精神的服飾,有著豐富的哲學內(nèi)涵和人文氣息。深衣是將上衣與下裳分別裁剪后縫合;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袖口寬大,象征天道圓融,領(lǐng)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以應“天圓地方”;背后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表示人要正直向上。深衣制“禮”是統(tǒng)治階級規(guī)定的秩序,其本質(zhì)內(nèi)涵是等級觀念和等級制度;在深受“禮”文化影響的階級社會中,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各階層的成員,從衣食住行到穿衣戴帽,都有嚴格的等級規(guī)定,不可隨便逾越。而服飾則成為“昭名分,辨等威”的重要工具。中國服飾中的顏色、紋樣、配飾等特征,便是“禮”文化的鮮明物化形式。(二)服飾中的“禮樂”文化1、服飾顏色體現(xiàn)尊卑

黃—帝王之尊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方:東、南、中、西、北五色:青、赤、黃、白、黑陰陽五行與顏色周,紅色為高級服色。秦,黑色為最高級服色,帝王百官都穿黑色衣服。漢,黃色逐漸成為為最高級服色,皇帝穿黃色衣服。唐—清,除皇帝以外,一律不許穿黃。明代官吏織金蟒袍(一)冠服制度

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緋綠三色為九品之別”。這一制度此后歷代相沿雜而用之,直到元明。唐、宋官服服色,三品以上紫色;五品以上,緋色;六品、七品為綠色;八品、九品為青色。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從官服中廢除不用。一至四品,用緋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至九品,用綠色。

紫緋綠—達官顯貴

十二章,指的是代表帝德的十二種圖案,其中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種藻、火、宗彝、粉米在裳上。(1)十二章—皇帝的特有紋樣日、月、星辰,照臨;山,穩(wěn)重;龍,應變;華蟲,文麗;宗彝,忠孝;藻,潔凈;火,光明;粉米,滋養(yǎng);黼,決斷,黻,明辨。2、服飾紋樣彰顯等威

十二章紋由來

人類在原始社會生存斗爭的漫長歲月里,觀察到日、月、星辰預示氣象的變化,山能提供原始人以生活資源,弓和斧是勞動生產(chǎn)的工具,火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粉米是農(nóng)業(yè)耕作的果實,虎、蜼(wěi長尾猴)、華蟲(雉雞)是原始人狩獵活動接觸的對象,龍是中國許多原始氏族崇拜的圖騰對象,黻紋是原始人對于宇宙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認識的抽象。所以,在中國原始彩陶文化中,日紋、星紋、日月山組合紋、火紋、糧食紋、鳥紋、蟠龍紋、弓形紋、斧紋、水藻紋等早已出現(xiàn)。到了階級社會,由于統(tǒng)治階級支配著物質(zhì)生產(chǎn)的資料,同時也就支配著精神生產(chǎn)的資料。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雉雞)、虎、蜼(長尾猴)、藻、粉米、黼(斧)、黻(青黑相間的花紋)等題材被統(tǒng)治階級用作象征統(tǒng)治權(quán)威的標志,是不足為奇的現(xiàn)象。

十二章紋包含了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