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廊坊三中學中考試題猜想歷史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國際關系中,“斗則俱損,合則多贏”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下列選項中,最能體現“合則多贏”觀點的是A.一戰(zhàn)前三國協約軍事集團的建立 B.凡爾賽條約構建一戰(zhàn)后歐洲新秩序C.大蕭條時期,各國提高關稅保護本國工業(yè) D.歐洲聯盟的建立2.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的。從二十四節(jié)氣的命名可以看出,節(jié)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jié)、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如立春、立夏、立秋、冬至等是用來反映季節(jié)的變化;小暑、小寒等反映氣溫的變化,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谷雨、大雪等節(jié)氣反映了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白露、寒露、霜降三個季節(jié)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亡種、清明等則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收成情況和自然物候現象。據此判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大暑、處暑、大寒是()A.反映季節(jié)的變化 B.反映氣溫的變化,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C.反映了降水現象 D.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3.我國當代一位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說:“廢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廢墟讓我們把地理讀成歷史?!闭驹诰┙嫉囊蛔鶑U墟上,我們可以解讀到的歷史是()A.林則徐虎門銷煙 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C.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D.洋務運動破產4.林伯渠說:“對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低估的……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推翻幾千年沿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這段話旨在強調A.辛亥革命意義重大 B.廣大民眾尚未覺悟C.革命時機不夠成熟 D.革命缺乏社會基礎5.某歷史興趣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收集到一些資料。下面這組圖片資料體現的主題是()A.唐朝的經濟繁榮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響C.古代經濟重心南移D.古代的對外友好交往6.《經典詠流傳》是央視打造的一檔大型文化音樂節(jié)日。節(jié)目用“和詩以歌”的形式將傳統(tǒng)詩詞經典與現代流行相融合,來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遣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下列詩句中能夠反映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B.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C.憶惜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D.九天閭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7.無產階級政權建立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是A.俄國十月革命B.英國憲章運動C.法國大革命D.巴黎公社8.中國古代有許多重大發(fā)明,下列發(fā)明按出現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造紙術、司南、火藥、活字印刷 B.火藥、造紙術、活字印刷、司南C.造紙術、活字印刷、火藥、司南 D.司南、造紙術、火藥、活字印刷9.“種姓制度”實行于A.古代埃及B.古代中國C.古代印度D.古巴比倫10.17、18世紀英、法、美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共同點有①最終都推翻了本國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②革命后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③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④都改變了原來的社會性質。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1.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實現了20世紀中國第一次歷史性巨變。這是因為它()A.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B.完成了近代反侵略的革命任務C.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D.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12.某班同學正在排練歷史劇《哥倫布》,適合“哥倫布”的臺詞是()A.我經過70多天的航行,終于到達了印度B.我發(fā)現了美洲大陸C.我已經完成了史無前例的環(huán)球航行D.我的船隊經過了大西洋和太平洋13.據《漢書》記載:“商君為法于秦,戰(zhàn)斬一首賜爵一級,欲為官者五十石”。這反映了當時的秦國()A.重視農業(yè),獎勵耕織 B.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C.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 D.嚴明法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14.魯迅先生曾這樣詠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遠方地平線上已經看得見桅桿的那一航輪船,是掙脫母腹的嬰兒的第一聲啼哭,是林中的響箭,是報春的驚雷?!敝袊伯a黨的誕生A.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 B.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C.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第一槍 D.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5.1901年,“建設新中國”一詞在報刊上頻繁出現,有人倡言“推翻舊政府”“立黨救國”。這反映了A.維新變法影響深遠B.中國同盟會力量壯大C.革命思想迅速傳播D.國民黨政權風雨飄搖16.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找到了以下三幅圖片,他研究的主題是A.美蘇兩極對峙B.殖民體系瓦解C.歐洲國家聯合D.世界格局多極化17.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察法》,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jiān)察委員會,它是我國最高監(jiān)察機關,其設立是建立中國特色監(jiān)察體系的創(chuàng)制之舉。秦朝在中央設置的負責監(jiān)察的官職是A.太尉B.御史大夫C.司隸校尉D.丞相18.當代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寫道:“它使中國兩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徹底崩潰,是中國帝制與共和意識的分水嶺,盡管它的結局是悲劇性……”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變法 B.新文化運動 C.辛亥革命 D.北伐戰(zhàn)爭19.《同治夷務》中寫道:“查治國之道,在乎自強。而審時度勢,則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在19世紀后期的中國持這一觀點并付諸實施的是A.洋務派B.頑固派C.維新派D.革命派20.下列有關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表述,錯誤的是A.戰(zhàn)后世界格局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B.都是帝國主義的掠奪戰(zhàn)爭C.爆發(fā)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fā)展不平衡D.德國在兩次大戰(zhàn)中都是戰(zhàn)敗國21.羅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則、諸如公民權利平等原則、重視證據原則、法人制度原則等一直被現代法律所采用,這表明羅馬法A.是現存第一部完備的成文法典B.對后世的立法產生了深遠影響C.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綱領性文件D.莫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礎22.下圖是不同時期的人們對孔子和儒家認可程度的變化曲線圖。圖中出現甲、乙所示狀況分別與什么現象有關的是:A.百家爭鳴,焚書坑儒 B.焚書坑儒,八股取士C.百家爭鳴,獨尊儒術 D.焚書坑儒,獨尊儒術23.(二維碼)掃一掃、(朋友)搖一搖、(紅包)搶一搶……微信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此便捷的交流方式主要得益于()A.網絡技術的發(fā)展B.生物技術的突破C.新材料技術的應用D.航天技術的提高24.如下圖是中國古代主要朝代(時期)沿革示意圖的一部分,相應空格內應填入()A.三國五代B.隋五代C.隋元D.三國元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是——________。26._____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_____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我國開始有計劃、有步驟的推進九年義務教育。27.近代英國對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16世紀,著名戲劇家________創(chuàng)作了《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不朽名作:19世紀,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在《________》中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他在名義上“尊重中國的主權與獨立及領土和行政的完整”,實際上是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染指中國的協議。美國……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暫時獨霸中國的局面。——《世界歷史》材料二我們的會晤是難得的,盡管我們中間存在著許多不同意見,但是這不應該影響我們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們的會議應該對于我們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為亞非歷史值得珍貴的一頁。同時,我們在這次會議中建立起來的接觸應該繼續(xù)保持,以便我們對于世界和平能夠做出更大的貢獻?!浴吨芏鱽砣f隆會議發(fā)言稿》材料三材料一中的“協議”指的是哪一條約?并指出該條約對中國的影響。根據材料二,指出為了維護我們的共同愿望,周恩來總理提出了哪一方針?材料三分別反映了我國20世紀70年代在外交領域的哪些成就?根據三則材料并結合所學,概述近代以來中國外交發(fā)展的趨勢。29.(6分)對人的尊重和關愛,推進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一次孔子家的馬棚失火,孔子聞訊回家,看見焦土殘垣,急切地問:“傷人了沒有?”對財產的損失卻只字不提。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莎士比亞材料三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愿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材料一中,孔子的這種行為體現了他的什么主張?材料二中莎士比亞對人的贊美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什么核心思想?材料三表明了伏爾泰的什么觀點?18世紀歐美資產階級革命中哪些文件吸收了他的這一觀點?(舉一例即可)結合上述問題用一句話談談你的認識。30.(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武帝從董仲舒請,罷黜百家,只立五經博士,為博士設立弟子員。額定五十人,一歲輒課,能通一經以上,得補吏。高第可以為郎中。自此漸漸有文學入仕一正途,士人政府由此造成。——摘編自錢穆《國史大綱》材料二: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宋真宗《勵學篇》材料三:朱棣敕令纂修《四書大全》、《五經大全》,頒行天下,以此作為士子習業(yè)的經典著作、…明統(tǒng)治者還在科舉考試中發(fā)明了“八股”之法。——摘編自馮天瑜等《中圓文化史》請回答上述材料都提到的“五經”是哪一學派的經典著作?材料一中董仲舒之所請,對于后世有何重大影響?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宋朝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來引導“重視讀書”的社會風氣?材料三反映了明朝在科舉考試方面采取的什么舉措?如何評價這一舉措的作用?從上述材料看,學習“五經”對于歷代“士子”而言有何共同作用?古代統(tǒng)治者倡導學習“五經”的共同意圖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歐盟的建立使促進了西歐國家的經濟和國際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體現了合則多贏,故D正確。三國協約的建立導致了一戰(zhàn)的爆發(fā),沒有體現合則多贏,故排除A項。凡爾賽體系暫時調整了歐洲的關系,沒有體現合則多贏,故排除B項。各國提高關稅保護本國的工業(yè),沒有體現合則多贏,故排除C項。故選D。2、B【解析】
從二十四節(jié)氣的命名可以看出,節(jié)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jié)、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如立春、立夏、立秋、冬至等是用來反映季節(jié)的變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jié)氣反映氣溫的變化,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個節(jié)氣反映了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白露、寒露、霜降三個季節(jié)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芒種、清明等則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收成情況和自然物候現象。故B項符合題意。ACD說法均錯誤,故選B。3、B【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站在京郊的一座廢墟上,我們可以解讀到的歷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占北京,英法侵略者闖入北京西郊的皇家園林﹣圓明園,瘋狂劫掠園中珍寶,洗劫過后,侵略者又放火燒圓。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宏偉華美的圓明園變成了一片廢墟。因此站在京郊的一座廢墟上,我們可以解讀到的歷史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4、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的認識。題文的“對許多末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低估的……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意在強調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的偉大歷史功績。BCD和題文材料無關,故此題選擇答案A。5、D【解析】
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在西漢張騫通西域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了絲綢之路。古代的“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fā),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運到西亞,再轉運歐洲。“絲綢之路”成為橫穿歐亞的陸上交通要道。明朝前期鄭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彰顯了中國對外開放的精神。唐朝時,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取經,體現了唐朝開放的對外政策。所以組圖片資料體現的主題是古代的對外友好交往,故D項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應選D。6、D【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九天閭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體現了唐朝對外交往。A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反映的是唐朝民族關系;C憶惜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反映的是開元盛世;B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與鄭成功有關,與唐朝無關。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7、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1871年巴黎無產階級建立的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8、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造紙術是西漢前期發(fā)明的,司南是戰(zhàn)國時期,發(fā)明的,火藥是唐朝末年發(fā)明的,活字印刷術,是北宋畢升發(fā)明的,因此,題干中的發(fā)明按出現的時間先后順序正確的排列是,司南、造紙術、火藥、活字印刷術。由此可知,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9、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種姓制度以婆羅門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yè)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qū)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故C項符合題意,ABD項不符合題意。故應選C。10、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7、18世紀英、法、美三國資產階級革命,革命后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都改變了原來的社會性質,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英、法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本國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美國獨立戰(zhàn)爭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由此分析②③④,故選C。11、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辛亥革命推翻了統(tǒng)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因此辛亥革命被稱為“辛亥革命實現了20世紀中國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故C符合題意;A項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B項完成了近代反侵略的革命任務表述錯誤,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D項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的是五四運動;由此分析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20世紀”“第一次”,依據所學1919年(20世紀)辛亥革命后,中國“皇帝”自此終結,因此說是“中國第一次歷史性巨變”。12、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資助下從西班牙起程,橫渡大西洋,經過兩個多月航行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認為自己到達了亞洲的印度,所以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實際上哥倫布發(fā)現了一個原來不被歐洲人所知的新大陸,即美洲新大陸。因而排練歷史劇《哥倫布》,最恰當的臺詞應該是我經過了70多天的航行,終于到達印度。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由此可知BCD不合題意,選擇答案A。13、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決心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商鞅變法規(guī)定,國家獎勵軍功,按功受爵,即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本題材料“商君為法于秦,戰(zhàn)斬一首踢爵一級,欲為官者五十石”反映的是軍事上獎勵軍功,按功授爵的措施,所以C項符合題意。A項屬于商鞅變法經濟上的措施,BD項屬于商鞅變法政治上的措施。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14、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故A符合題意;紅軍長征勝利是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故B排除;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第一槍,故C排除;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故D排除。故選A。15、C【解析】
依據題干中“1901年”、“推翻舊政府”“立黨救國”,結合課本所學可知,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戰(zhàn)敗,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清朝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民族危機空前深重,在此背景下,革命思想迅速傳。要求推翻腐敗的清政府,挽救中國。C項不合題意;1898年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維新變法,主張學習西方的君主立憲制,保留了皇帝。A項不合題意;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B項不合題意;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黨政權,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C?!军c睛】“1901年”、“推翻舊政府”“立黨救國”是解題的關鍵。據所學,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國內革命情緒日趨高漲。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得到迅速傳播,出現了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猛回頭》和《警世鐘》等宣傳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號召人民推翻清政府的統(tǒng)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16、A【解析】
根據題目給出的柏林墻、北約和古巴導彈危機這三幅圖片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三幅圖片都是美蘇兩極對峙時期的產物和史實,在軍事方面美國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采取針鋒相對的措施,成立華沙條約組織,兩極格局由此形成,20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的軍事實力遠不如美國,美國在爭霸過程中占有優(yōu)勢,典型表現為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柏林墻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最初是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的邊防圍墻,后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墻、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柏林墻是德國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戰(zhàn)的重要標志性建筑,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判斷題干的圖片所描述的事件,根據事件的背景分析三個圖片描述的主題,三幅圖產生的時期是美蘇兩極對峙時期,由此得出主題是美蘇兩極對峙。17、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為了適應新的統(tǒng)一形勢,加強封建統(tǒng)治,首先建立起了一套封建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tǒng)治者稱皇帝,至高無上,總覽全國一切軍政大權,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jiān)察,最后由皇帝決斷。故秦始皇在中央設置的負責監(jiān)察的官員是御史大夫,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8、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近代史上的歷史事件中“使中國兩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徹底崩潰”的只有辛亥革命。1911年爆發(fā)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并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故正確答案為C。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北伐戰(zhàn)爭都與題干“使中國兩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徹底崩潰”不符,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9、A【解析】
根據題干中材料的意思是要想國家強大,就是首先練兵,建立軍隊,又要制造軍事武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洋務派在中央以恭親王奕訴為代表,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為代表。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創(chuàng)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yè)(如江南制造總局)。后期,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了一批民用工業(yè)(如輪船招商局)。選項A符合題意;頑固派是維護清朝統(tǒng)治;維新派進行戊戌變法;革命派領導資產階級革命;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0、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帝國主義性質的掠奪戰(zhàn)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所以說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是帝國主義掠奪戰(zhàn)爭有錯誤,故選B。21、B【解析】
根據“一直被現代法律所采用”可知,題干表明羅馬法對后世的立法產生了深遠影響,B符合題意,ACD項均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22、D【解析】
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始皇時期實行焚書坑儒的措施,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漢武帝時期采取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措施,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所以圖中出現甲、乙所示狀況分別與焚書坑儒,獨尊儒術有關,因此D選項符合題意,ABC選項排除。23、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內容。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人類在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標志著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到來,這次科學技術革命稱為第三次科技革命。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是計算機產業(yè)最有前途的發(fā)展方向。國際互聯網是人類歷史發(fā)展中的一個里程碑,人類由此進入信息化社會。微信如此便捷的交流方式主要得益于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因此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考點定位】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下冊·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24、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朝發(fā)展到東漢后期,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進入三國時代;宋朝發(fā)展到南宋后期,被元朝所滅,進入元朝時期,因此漢朝之后是三國;宋朝之后是元朝。這樣在相應空格內應填入三國、元。所以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拿破侖法典》【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拿破侖對法國的最主要貢獻。拿破侖對法國的最主要貢獻是頒布《法典》,又名《拿破侖法典》,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斗ǖ洹肥琴Y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和平等的思想??键c: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步入近代?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26、19541986【解析】
(1)結合所學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第一步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2)結合所學可知,改革開放以來教育事業(yè)有很大發(fā)展,1986年黨和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國家增加了義務教育的經費投入,到2000年,全國基本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军c睛】了解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歷程。27、莎士比亞物種起源【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莎士比亞,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九國公約》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統(tǒng)治局面(2)求同存異(3)1971年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4)半殖民地的屈辱外交到獨立自主的外交、大國外交【解析】
(1)根據所學和材料一可知:在美國的發(fā)起下,1921年-1922年間,美、英、法、日等九國在華盛頓舉行國際會議。1922年2月,與會九國簽署了《九國公約》,主要內容有:尊重中國主權和獨立及領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證各國在華機會均等,對外門戶開放,公約打擊了日本獨占中國的計劃,從而為美國等列強共同掠奪中國提供了條件,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根據所學和材料二可知:1955年,亞洲和非洲國家政府首腦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會議,由于帝國主義的破壞和與會各國間矛盾錯綜復雜,會議出現尖銳分歧,周恩來及時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改變了會議的航向,推動會議取得圓滿成功。(3)根據所學和材料三可知:1971年26屆聯大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中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正?;覈瓉砹擞忠淮谓ń桓叱?。(4)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九國公約》體現了中國半殖民地外交的屈辱,萬隆會議顯示了新中國成立后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和求同存異方針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1971年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和中美關系開始正?;屩袊M一步走向世界,大國外交使我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29、(1)仁.(2)人文主義思想.(3)倡導自由、平等.《獨立宣言》或《人權宣言》.(4)對人的尊重和關愛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識.【解析】
(1)依據材料一“傷人了沒有?”“對財產的損失卻只字未提.”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八年級數學上冊 第2章 三角形2.5 全等三角形第5課時 SSS說課稿 (新版)湘教版
- 2024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第17課《草房子》說課稿 鄂教版
- 25《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電磁感應 4 楞次定律說課稿 教科版選修3-2
- 2025深圳市途安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租賃合同
- 2025地區(qū)代理合同樣式詳細版
- 2024年四年級英語下冊 Unit 5 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 Lesson 27說課稿 人教精通版(三起)
- 2023八年級生物下冊 第七單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xù)和發(fā)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第2節(jié) 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說課稿 (新版)新人教版
- 個人消防安裝合同范例
- 俄羅斯電梯采購合同范例
- 胎兒性別鑒定報告模板
- 大學生就業(yè)指導PPT(第2版)全套完整教學課件
- 家具安裝工培訓教案優(yōu)質資料
- 湖南大一型抽水蓄能電站施工及質量創(chuàng)優(yōu)匯報
- 耳穴療法治療失眠
- 少兒財商教育少兒篇
- GB 1886.114-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紫膠(又名蟲膠)
- 初二上冊期末數學試卷含答案
- envi二次開發(fā)素材包-idl培訓
- 2022年上海市初中語文課程終結性評價指南
- 西門子starter軟件簡易使用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