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解密20送密實舲
導多布考丁
考綱要求
核心考點
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要求會正確使用溫度計
實驗一:探究單擺的運動、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
實驗二:測定玻璃的折射率
實驗三: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
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
止欣一心:探究單擺的運動、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選修頭臉<
測定玻璃的折射率
[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
J解密考克爭
考克1用油睡履體制臺各直校的大小
//必備知立
1.原理:把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使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單分子油膜,如果把油酸分子簡化
成球形,則油膜的厚度即為油酸分子的直徑,如圖所示。
,油酸分子
V
2.計算:如果測出油酸的體積為匕單分子油膜的面積為S,則油酸分子的直徑上下。
3.分子大?。撼艘恍┯袡C物質的大分子外,多數(shù)分子大小的數(shù)量級為104°m。
4.油膜法測分子直徑
(1)實驗步驟
①在淺盤中倒入約2cm深的水,將琲子粉均勻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往小量筒中滴入1mL油酸酒精溶液,記下滴入的滴數(shù)〃,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均。
③將一滴油酸溶液滴在淺盤的液面上。
④待油酸薄膜形狀穩(wěn)定后,將玻璃放在淺盤上,用水彩筆(或鋼筆)畫出油酸薄膜的形狀。
⑤將玻璃放在坐標紙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積S;或者玻璃板上有直徑為1cm的方格,則也可通過數(shù)
方格數(shù),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積S。
⑥根據(jù)已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純油酸的體積幾
V
⑦計算油酸薄膜的厚度d=-,即為油酸分子直徑的大小
(2)注意事項
①實驗前,必須把所有的實驗用具擦洗干凈,實驗時吸取油酸、酒精和溶液的移液管要分別專用,不
能混用,否則會增大誤差,影響實驗結果。
②待測油酸面擴散后又收縮,要在穩(wěn)定后再畫輪廓,擴散后又收縮有兩個原因:一是水面受油酸液滴
的沖擊凹陷后又恢復;二是酒精揮發(fā)后液面收縮。
③本實驗只要求估算分子大小,實驗結果的數(shù)量級符合要求即可。
1
④那子粉不宜撒得過厚,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以小于二為宜.
1UUU
⑤向水面滴油酸酒精溶液時,應靠近水面,不能離水面太高,否則油膜難以形成。
5.數(shù)據(jù)處理
計算方法:
(1)一滴油酸溶液的平均體積
行_A精油酸溶液的體積
r---------------------------------
N
(2)一滴油酸溶液中含純油酸的體積
(體積比=粵鬻鬻
仁7X油酸溶液的體積比。)
溶液的體積
2
(3)油膜的面積S=〃xlcmo(〃為有效格數(shù),小方格的邊長為1cm)
V,
(4)分子直徑占下。(代入數(shù)據(jù)時注意單位的統(tǒng)一)
6.幾點說明
(1)酒精油酸溶液配制后長時間放置,溶液的濃度容易改變,會給實驗帶來較大誤差。
(2)利用小格子數(shù)計算輪廓面積時,輪廓的不規(guī)則性容易帶來計算誤差。為減小誤差,不足半個格子
的舍去,多于半個格子的算一個。方格邊長的單位越小,計算出的面積越精確。
(3)測量量筒內溶液增加1mL的滴數(shù)時,體積觀測不準確會帶來很大誤差,注意正確的讀取體積的
方法,應選用內徑小的量筒。
(4)油膜形狀的畫線不準會帶來誤差。
在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的實驗中,具體操作如下:
①取油酸1.0mL注入250mL的容量瓶內,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達到250mL的刻度為
止,搖動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記錄滴入的滴數(shù)直到量筒達到1.0mL為止,恰好共滴了
100滴;
③在邊長約40cm的淺水盤內注入約2cm深的水,將細石膏粉均勻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
酸酒精溶液,輕輕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揮發(fā)后,油酸在水面上盡可能地散開,形成一層油膜,膜上
沒有石膏粉,可以清楚地看出油膜輪廓;
④待油膜形狀穩(wěn)定后,將事先準備好的玻璃板放在淺盤上,在玻璃板上繪出油膜的形狀;
⑤將畫有油膜形狀的玻璃板放在邊長為1.0cm的方格紙上,算出完整的方格有67個,大于半格的有14
個,小于半格的有19個。
利用上述具體操作中的有關數(shù)據(jù)可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純油酸為m3,油膜面積為
nJ,求得的油膜分子直徑為m。(結果全部取2位有效數(shù)字)
【參考答案】4x10-"8.k「04.塊1節(jié)
【試題解析】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為二一,一滴溶液的體積為」一mL,則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純油
250100
V-......x-----xlOm'=4xl0^tn'?2,八-32
酸為250100:油膜的面積S=(6'+14)xlxlxl°m=8.1x10-m.
V3
d=—=4.9x107m
油膜分子直徑為S。
芻圾解秣動
1.(2018?山東省濟寧市)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實驗中,將6mL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104mL
的油酸酒精溶液,測量1mL的油酸酒精溶液有75滴?,F(xiàn)取一滴該油酸酒精溶液在水面上形成油膜,油
膜的面積是Llxl0”m1
(1)按以上數(shù)據(jù),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徑為mo(結果保留1位有效數(shù)字)
(2)某同學在實驗中,計算出的分子直徑明顯偏大,可能是由于。
A.油酸分子未完全散開
B.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
C.計算油膜面積時,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求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時,1mL的溶液滴數(shù)75錯計成了76
【答案】(1)7乂1(尸°(2)AC
【解析】(D每滴酒精油酸溶液中含有純油酸的體積:/==一mL=8xl()YmL=8x10"n?.
10x75
ITOy1n-1*
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慮分子間的空隙,因此其直徑為:^=-=f-^-rm=7.3xlO-lom,
S1.1x10-
則保留一位有效數(shù)字后,d=7xl0T°m;
(2)在實險中,計算出的分子直徑明顯偏大,可能是由于油酸分子未完全散開造成的,也可能是計算
面積時格數(shù)數(shù)得偏小,不足一格得方格舍棄得太多;1mL的溶滿滴數(shù)75錯計成了76,可能導致計算出
得分子直徑偏小。故AC說法正確。
2.(2018?山東省濟南第一中學)利用“單分子油膜法估測分子直徑''實驗體現(xiàn)了構建分子模型的物理思想,
也體現(xiàn)了通過對宏觀量的測量來實現(xiàn)對微觀量的間接測量方法。某同學在做“用單分子油膜法估測分子
大小”的實驗時,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為每1000mL溶液中有純油酸0.1mL,用注射器測得1mL上述
溶液有50滴,把一滴該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排子粉的淺盤里,待水面穩(wěn)定后,測得油酸膜的近似
輪廓如圖所示,圖中正方形小方格的邊長為1cm,求:(計算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1)油酸膜的面積是m2;
(2)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估測出油酸分子的直徑是加。
【答案】(1)4.0x10-3(2)5.0x10-10
【解析】(D由于每格邊長為1cm,則每一格就是1cm:,估算油膜面積以超過半格以一格計算,小于
半格就舍去的原則,估算出40格,則油酸蒲膜面積為:S=40cm:=4.0x10-3
(2)1滴酒精油酸溶液中含油酸的體積:尸=±xdmL=2xlO"m3;由于分子是單分子緊密排
501000
T720x1
列的,因此分子直徑為:'工m=5.0x10--。
S4.0x10'
考點2用單股制貢變力加速衰
工處備和例
1.實驗原理
當偏角很小時,單擺做簡諧運動,其運動周期為7=2兀,它與偏角的大小及擺球的質量無關,由
此得到g=^。因此,只要測出擺長/和振動周期7,就可以求出當?shù)刂亓铀俣萭的值。
2.實驗器材
帶有鐵夾的鐵架臺、中心有小孔的金屬小球,不易伸長的細線(約1米)、秒表、毫米刻度尺和游標
卡尺。
3.實驗步驟
(1)讓細線的一端穿過金屬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個比小孔大一些的線結,做成單擺。
(2)把細線的上端用鐵夾固定在鐵架臺上,把鐵架臺放在實驗桌邊,使鐵夾伸到桌面以外,讓擺球自
然下垂,在單擺平衡位置處作上標記,如實驗原理圖。
(3)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擺線長度乙用游標卡尺測出擺球的直徑,即得出金屬小球半徑r,計算出擺長
l=l'+r.
(4)把單擺從平衡位置處拉開一個很小的角度(不超過5。),然后放開金屬小球,讓金屬小球擺動,
待擺動平穩(wěn)后測出單擺完成30~50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f,計算出金屬小球完成一次全振動所用時間,這個
時間就是單擺的振動周期,即7=工(N為全振動的次數(shù)),反復測3次,再算出周期f=4。
N3
(5)根據(jù)單擺振動周期公式T=2兀?計算當?shù)刂亓铀俣?=等。
(6)改變擺長,重做幾次實驗,計算出每次實驗的重力加速度值,求出它們的平均值,該平均值即為
當?shù)氐闹亓铀俣戎怠?/p>
(7)將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與當?shù)刂亓铀俣戎迪啾容^,分析產生誤差的可能原因.
4.注意事項
(1)構成單擺的條件:細線的質量要小、彈性要小,選用體積小、密度大的小球,擺角不超過5。。
(2)要使擺球在同一豎直面內擺動,不能形成圓錐擺,方法是將擺球拉到一定位置后由靜止釋放。
(3)測周期的方法:①要從擺球過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因為此處速度大、計時誤差小,而最高點速
度小、計時誤差大。
②要測多次全振動的時間來計算周期;如在擺球過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且在數(shù)"零''的同時按下秒表,
以后每當擺球從同一方向通過最低位置時計數(shù)1次。
(4)本實驗可以采用圖象法來處理數(shù)據(jù)。即用縱軸表示擺長I,用橫軸表示將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在坐
標平面上標出,應該得到一條傾斜直線,直線的斜率&=3。這是在眾多的實驗中經常采用的科學處理數(shù)
47r
據(jù)的重要辦法。
5.數(shù)據(jù)處理
處理數(shù)據(jù)有兩種方法:(1)公式法:測出30次或50次全振動的時間3利用7=上求出周期;不改
變擺長,反復測量三次,算出三次測得的周期的平均值7,然后代入公式求重力加速度。
T~
(2)圖象法:由單擺周期公式不難推出:/=告〃,因此,分別測出一系列擺長/對應的周期T,作
的圖象,圖象應是一條通過原點的直線,求出圖線的斜率,即可求得重力加速度值。
6.誤差分析
(1)系統(tǒng)誤差的主要來源:懸點不固定,球、線不符合要求,振動是圓錐擺而不是在同一豎直平面內
的振動等。
(2)偶然誤差主要來自時間的測量上,因此,要從擺球通過平衡位置時開始計時,不能多計或漏計振
動次數(shù)。
亍東例
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1)實驗時用2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該擺球的直徑內mm。
(2)懸點到小球底部的長度4),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10=—cm。
(3)實驗時用拉力傳感器測得擺線的拉力F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然后使單擺保持靜止,
得到如圖丁所示的F-t圖象。那么:
①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8=—(用題目中的物理量&lo、fo表示)。
②設擺球在最低點時昂=0,已測得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單擺的周期用T表示,那么測得此單擺擺動
時的機械能E的表達式是一。
c(巴-鳥總尸D
丙T
【參考答案】(1)11.70(2)100.25(3)①兀“>一”)②BD
2
4r0
【試題解析】(1)由甲圖可知,主尺上的讀數(shù)是11mm,游標尺上第14個刻度與主尺對齊,所以游
標尺上的或數(shù)為14x0.05mm=0.70mm,所以該球球的直空411.70mm*
(2)由乙國可知,.懸點到小球底部的長堂3100.25cm。
(3)平皆住呈.處拉力最大,最大位多處費力最小,從莖毛占未出顯孝的周期為4M單擺擺長Z=/o+d;2,
第濠周期公式”2;[『程,重力加速度郃上二1^,
qg%,:
(4)由丁國可知,F(xiàn)i=ms,單擺在最長點E寸尸1咫=竺二,根據(jù)同期公式變形得淳長上寫二,最低點
R4獷
的機萩能E=-mv',翳得上=芭二月法一,所以B正硝:弟搓在最高點時Fi=mgcQS0,最高點的機械能
287r
E=mgl(l-cos0)f弗得去空,所以D正期.
名砥蹤林為
1.(2018?四川省廣安市)某同學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已知單擺在擺動過程中的擺角小于
5。;在測量單擺的周期時,從單擺運動到最低點開始計時且記為/,到第〃次經過最低點所用的時間為f;
在測量單擺的擺長時,現(xiàn)用毫米刻度尺測得懸掛后的擺線長(從懸點到擺球的最上端)為L,再用游標
卡尺測得擺球的直徑為小
(1)該單擺在擺動過程中的周期為T=;
(2)請你幫助該同學寫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達式g=(用題中所給的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3)該同學用游標卡尺測量小球的直徑,如圖甲所示,讀數(shù)是cm;
(4)為了提高實驗精度,該同學采用的措施是:在實驗中改變幾次擺長,并測出相應的周期T,從而得
出多組對應的7與/的數(shù)據(jù),以〃為縱坐標,/為橫坐標得到如圖乙所示的圖線為一條傾斜直線,
并求得該直線的斜率為k,則
r/-
①重力加速度g=(用/表示);
②圖中直線并沒有坐標原點,而是與縱軸的正半軸相交于一點,則實驗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失誤是
2/4九一
【答案】(1)/一(2)t(3)2.07(4)—計算擺長時漏加小球半徑
n-\k
【解析】(D由題,從單擺運動到最低點開始計時且記數(shù)為1,到第〃次經過最低點所用的時間內為
則單擺全振動的次數(shù)為N=乂■,周期T=工=二。
2n?-1
(2)單擺的長度為/=£+1,由單擺的周期公式丁=2HJ^,得名=-------h—
(3)由圖示流標卡尺主尺可知,游標卡尺所示為:20mm-8x0.7mni=207mm=2.07cm;
(4)根據(jù)周期公式TnZng,此公式變形得到了:=苦7,以/為橫坐標、為縱坐標所得到數(shù)據(jù)
連成直線,并求得該直線的斜率左=士二,即g=之二。若根據(jù)所得數(shù)據(jù)連成的直線的延長線沒過坐標
gk
原點,而是與縱軸的正半軸相交于一點,則實臉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失誤是擺長漏加小球半徑。
2.(2018?湖北省黃岡市)某同學利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1)他組裝好單擺后在擺球自然懸垂的情況下,用毫米刻度尺從懸點量到擺球的最頂端的長度。=96.82
cm,再用螺旋測微器測量擺球直徑,結果如圖甲所示,則擺球直徑kcm;
(2)實驗時,他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記錄振動周期,在擺球運動的最低點的左、右兩側分別放置一激
光光源與光敏電阻,光敏電阻與某自動記錄儀相連,該儀器顯示的光敏電阻阻值R隨時間f的變化
圖線如圖丙所示,則該單擺的振動周期為7=s;
(3)根據(jù)以上測量數(shù)據(jù)可得重力加速度g=(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如果該同學測得的g值
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填正確答案標號)
A.擺線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懸點,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
B.計算擺長時用的是L=4+d
C.擺球擺動的振幅偏小
【答案】(1)2,3600(2)2.000(3)9.66A
【解析】(1)擺球直徑4=23.5mm+0.01mmx10.0=23.600mm=2.3600cm;
(2)單擺在一個周期內兩次經過平衡位遇,每次經過平衡位置,單擺會擋住細激光束,從R-r圖線可知
周期為2.246-0.246=2.000s;
(3)擺長£=96.82cm+:x2.3600cm=98.(X)cm,根據(jù)7=2兀后解得
型=上二百二"迎m『J=9.66m若擺線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懸點,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
r2
使擺線長度增加了,則周期變大,根據(jù)@=聯(lián)可知,測得的g值偏小,選項A正確;計算擺長時用
的是£=4-心則擺長測量值偏大,根據(jù)@=苧可知,測得的g值偏大,選項B錯誤;擺球擺動的
振幅偏小不影響測量結果,選項C錯誤。
一-3例是玻璃的折射率
//袋備知能
i.實驗原理
如實驗原理圖甲所示,當光線A01以一定的入射角仇穿過兩面平行的玻璃磚時,通過插針法找出與入
射光線AO1對應的出射光線。28,從而求出折射光線。和折射角。2,再根據(jù)〃=包"或〃="算出玻
smaQN
璃的折射率。
2.實驗器材
木板、白紙、玻璃磚、大頭針、圖釘、量角器、直尺、鉛筆。
3.實驗步驟
(1)用圖釘把白紙固定在木板上。
(2)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并取上的一點。為入射點,作過。點的法線NM。
(3)畫出線段A。作為入射光線,并在A0上插上打、尸2兩根大頭針。
(4)在白紙上放上玻璃磚,使玻璃磚的一條長邊與直線ad對齊,并畫出另一條長邊的對齊線4/。
(5)眼睛在6〃的一側透過玻璃磚觀察兩個大頭針并調整視線方向,使外的像被尸2的像擋住,然后在
眼睛這一側插上大頭針打,使匕擋住修、巳的像,再插上R,使匕擋住P3和P、22的像。
(6)移去玻璃磚,拔去大頭針,由大頭針巴、A的針孔位置確定出射光線。'8及出射點。,,連接。、
0,得線段0。\
(7)用量角器測量入射角仇和折射角0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仇和sin%
(8)改變入射角,重復實驗,算出不同入射角時的包旦,并取平均值。
sin02
4.注意事項
(1)玻璃磚應選厚度、寬度較大的。
(2)入射角不宜過大或過小,一把為15°~75°,
(3)用手拿玻璃磚時,手只能接觸玻璃磚的毛面或棱,不能觸摸光潔的光學面,嚴禁把玻璃磚當尺子
畫玻璃磚的另一邊協(xié)
(4)實驗過程中,玻璃磚在紙上的位置不可移動。
(5)大頭針應豎直地插在白紙上,且玻璃磚每兩枚大頭針P與巳間、心與匕間的距離應大一點,以
減小確定光路方向時造成的誤差。
5.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
(1)計算法:用量角器測量入射角仇和折射角0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仇和sin%算出不同入射角
cinf)
時的坐,并取平均值。
sin92
(2)作sin仇一sina圖象:改變不同的入射角仇,測出不同的折射角夕2,作sin仇一sina圖象,由
〃=電吟可知圖象應為直線,如實驗原理圖乙所示,其斜率為折射率。
sin夕2
(3)"單位圓"法確定sin仇、sin0^計算折射率九。
以入射點。為圓心,以一定的長度R為半徑畫圓,交入射光線04于E點,交折射光線0(7于F點,
singEH
n=----=―—;
過E作NM的垂線E4,過£作汽乂的垂線EH、如實驗原理圖丙所示,sin8:E'H\只要用刻度尺量
出£從E行的長度就可以求出〃。
某同學利用“插針法”測定玻璃的折射率,所使用的玻璃磚兩面平行。正確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圖及測出
的相關角度如圖所示。
(1)此玻璃的折射率計算式為〃=(用圖中的仇、分表示);
(2)如果有幾塊寬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磚可供選擇,為了減小誤差,應選用寬度(填“大”
或“小”)的玻璃磚來測量。
利用插針法可以測量半圓柱形玻璃磚的折射率。實驗方法如下:在白紙上做一直線MN,并做出它的一
條垂線A8,將半圓柱形玻璃磚(底面的圓心為0)放在白紙上,它的直邊與直線對齊,在垂線4B上
插兩個大頭針?和Pi,然后在半圓柱形玻璃磚的右側插上適量的大頭針,可以確定光線外巳通過半圓柱形
玻璃磚后的光路,從而求出玻璃的折射率。實驗室中提供的器材除了半圓柱形玻璃磚、木板和大頭針外,
還有量角器等;
(3)某學生用上述方法測量玻璃的折射率,在他畫出的垂線A8上豎直插上了打、P2兩枚大頭針,但
在半圓柱形玻璃磚右側的區(qū)域內,不管眼睛放在何處,都無法透過半圓柱形玻璃磚同時看到尸]、P2的像,
原因是,他應該采取的措施是;
(4)為了確定光線通過半圓柱形玻璃破后的光路,在玻璃磚的右側,最少應插枚大頭針。
(5)請在半圓柱形玻璃磚的右側估計所插大頭針的可能位置,并用"x”表示,做出光路圖。為了計算
折射率,應該測量的量(在光路圖上標出),有:,計算折射率的公式
是O
【參考答案】(1)卑L(2)大(3)光線PP2垂直于界面進入半圓柱形玻璃磚后,到達圓弧面
COS夕2
上的入射角大于臨界角,發(fā)生全反射現(xiàn)象,光不能從圓邨面折射出來;向上移動半圓柱形玻璃磚,使到達
圓弧面上光線的入射角小于臨界角(4)1枚(5)光路圖如圖,光在圓弧面上D點發(fā)生折射,法線為
8直線,測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折射率"=立
【試題解析】(1)由圖得到,光線在玻璃磚上表面上入射角為1=90。-&,折射角為,=90。-夕2,根據(jù)折
sn_sin(90。―幻8sg
射定律得,行sin8:sin(90c-ft)8s8:
(2)在寬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磚可供選擇時,玻璃磚寬度較大時,引起的角度誤差較小。
(3)不管眼睛放在何處,都無法透過半圓柱形玻璃磚同時看到丹、巳的像,原因是沒有光線射出,則
一定是先絞尸垂克于界面進入半囪柱形改璃傳后,婆:這3:抽面上靜入射角大于臨界角,發(fā)生全反射現(xiàn)象,
光不能從回孤而折射出來.
(4)因為叁直入射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邛光亥.PbP:通遼半面桂彩般璃皓的出豺點已知,所以為了
戲定光淡乃丹透過半國柱形放璃磚后的光路,在玻竭特的右側,最少應持1枚大頭針「
(5)走路圖如下圖,光在圓弧面上D點發(fā)生折對,生線為。D直線,測出入射角f和折射角r,折豺
-sinr
里”=----.
sini
氣7砥豚襪必
1.(2018?甘肅省蘭州第一中學)如圖所示,某同學利用方格坐標紙測定半圓形玻璃磚的折射率,OA是
畫在紙上的直線,他在直線OA適當位置先后豎直插上丹、巳兩枚大頭針,如圖所示放上玻璃磚(如粗
黑線所示),然后插上2、R大頭針。
A\P,
(1)其中他確定尸3大頭針位置的方法是。
(2)若該同學實驗操作規(guī)范準確,其記錄的情況如圖所示。該同學還用圓規(guī)做了一個以。為圓心,半
徑與玻璃磚相同的半圓(如圖中虛線所示)。請算出玻璃磚的折射率n=。
(3)該同學在插大頭針P3前不小心將玻璃磚繞圓心順時針轉過一小角度,由此測得玻璃磚的折射率將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答案】(1)透過玻璃磚看,使尸3擋住修、生的像(2)1.5(3)偏小
【解析】(1)透過玻璃磚看,尸3大頭針擋住多、2兩枚大頭針的像;
(2)如圖,作出法線,過圓與入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交點作法線的垂線C4和加,由數(shù)學知識得:
RD
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分別為sini=*Liny=1其中,CO-DO,則折射率
CODO
sinrBD6,.
n=----=---=-=1.5;
siniCA4
(3)該同學在插大頭針分前不小心將玻璃磚以。為圓心順時針轉過一小角度,折射光線將順時針轉動,
而作圖時仍以玻璃跨直線邊緣為邊界,W5為法線,則入射角,不變,折射角/減小,由折射率公式律
〃=過可知,測得玻璃鑄的折射率將偏?。?/p>
sinf
2.(2018?北京市西城區(qū))如圖甲、圖乙所示,在“用插針法測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實驗中,當光線A。以
一定入射角穿過兩面平行的玻璃磚時,通過插針法找出跟入射光線40對應的出射光線OB,從而確定
折射光線00'。
(1)如圖甲,
(2)如圖乙,以。為圓心,作圓與04、00,分別交于P、。兩點,過P、。兩點分別作法線NM的垂線,
垂足分別為尸、Q',則玻璃的折射率可以表示為片,
.siniPP'
【答案】(1)——
sinrQQ'
【解析】3)根據(jù)折射定律得,?=—
stnr
一PP'00'
(2)因為sinz=---,sinr=
RR
6帛、]sin;PP'
所以〃=菽=近
考點4用/糙干涉例先的波農
一,我備和鑰
一、實驗: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
1.實驗原理
如實驗原理圖甲所示,電燈發(fā)出的光,經過濾光片后變成單色光,再經過單縫S時發(fā)生衍射,這時單
縫S相當于一個單色光源,衍射光波同時到達雙縫&和S2之后,S、S2雙縫相當于兩個步調完全一致的單
色相干光源,相鄰兩條明(暗)條紋間的距離Ax與入射光波長九雙縫S、&間距離d及雙縫與屏的距離
/有關,其關系式為:以=44,因此,只要測出Ar、d、/即可測出波長九
a
兩條相鄰明(暗)條紋間的距離Ax用測量頭測出。測量頭由分劃板、目鏡、手輪等構成。如實驗原理圖乙
所示。
2.實驗器材
雙縫干涉儀,即:光具座、光源、濾光片、單縫、雙縫、遮光筒、毛玻璃屏、測量頭,另外還有學生
電源、導線、刻度尺。
3.實驗步驟
(1)觀察雙縫干涉圖樣
①將光源、遮光筒、毛玻璃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實驗原理圖丁所示。
②接好光源,打開開關,使燈絲正常發(fā)光。
③調節(jié)各器件的高度,使光源燈絲發(fā)出的光能沿遮光筒軸線到達光屏。
④安裝雙縫和單縫,盡量使縫的中點位于遮光筒的軸線上,使雙縫與單縫平行,二者間距約5cm~10cm。
⑤在單縫和光源間放上濾光片,觀察單色光的干涉條紋。
(2)測定單色光的波長
①安裝測量頭,調節(jié)至可清晰觀察到干涉條紋。
②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齊某條亮條紋的中央,記下手輪上的讀數(shù),將該條紋記為第1條亮紋;轉動手
輪,使分劃板中心刻線移動至另一亮條紋的中央,記下此時手輪上的讀數(shù);將該條紋記為第〃條亮紋,測
出n個亮條紋間的距離”,則相鄰兩亮條紋間距—=-o
n-1
③用刻度尺測量雙縫到光屏間距離/(d是已知的)o
④重復測量、計算,求出波長的平均值。
二、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1.數(shù)據(jù)處理
(1)條紋間距的計算:移動測量頭的手輪,分劃板中央刻線在第1條亮紋中央時讀數(shù)為0,在第"條
亮紋中央時讀數(shù)為斯,則Ax=四二包。
n—1
(2)根據(jù)條紋間距與波長的關系盤=44得/1=!以,其中d為雙縫間距,/為雙縫到屏的距離。
(3)測量時需測量多組數(shù)據(jù),求7的平均值。
2.注意事項
(1)調節(jié)雙縫干涉儀時,要注意調整光源的高度,使它發(fā)出的光束能夠沿著遮光筒的軸線把屏照亮。
(2)放置單縫和雙縫時,縫要相互平行,中心大致位于遮光筒的軸線上。
(3)調節(jié)測量頭時,應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和條紋的中心對齊,記清此時手輪上的讀數(shù),轉動手輪,使
分劃板中心刻線和另一條紋的中心對齊,記下此時手輪上的讀數(shù),兩次讀數(shù)之差就表示這兩條紋間的距離。
(4)不要直接測―,要測多個亮條紋的間距再計算得以,這樣可以減小誤差。
(5)白光的干涉觀察到的是彩色條紋,其中白色在中央,紅色在最外層。
3.誤差分析
(1)雙縫到屏的距離/的測量存在誤差。
(2)測條紋間距■帶來的誤差:
①干涉條紋沒有調整到最清晰的程度。
②誤認為Ax為亮(暗)條紋的寬度。
③分劃板刻線與干涉條紋不平行,中心刻線沒有恰好位于條紋中心。
④測量多條亮條紋間的距離時讀數(shù)不準確,此間距中的條紋數(shù)未數(shù)清。
名典,戈卡鈉
現(xiàn)有毛玻璃屏A、雙縫8、白光光源C、單縫。和透紅光的濾光片E等光學元件,要把它們放在如圖
所示的光具座上組成雙縫干涉裝置,用以測量紅光的波長。
(1)將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學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學元件的字母排
列順序為C、、
(2)將測量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某亮紋中心對齊,將該亮紋定為第1條亮紋,此時手輪上的示數(shù)如
圖2所示。然后同方向轉動測量頭,使分劃板中心刻線與第6條亮紋中心對齊,記下此時圖3中手輪上的
示數(shù)mmo
(3)已知雙縫間距d為2.0x10"m,測得雙縫到屏的距離L為0.700m,由計算式上,
求得所測紅光波長為nm。
【參考答案】(1)EDB(2)13.870(3)A=—660
【試題解析】(D為獲取單電線光源,白電光源后面要考謔光片、單縫、雙縫,即E、D、瓦
(2)場旋測微器固定刻度讀數(shù)為135mm,可笏刻度續(xù)數(shù)為37.0x0.01mm,兩者相加為13.870mm,
H—uaFL、cr八e113.870mm-2.320mm■八
國2的讀數(shù)為:2.320mm,所以Ax=-------------------------------=2.jl0mma
6-1
.1&cdAx?2.OxlO_4mx2.310xl(Tm,,…工
(3)根據(jù)Ax=—/知,A=------,人數(shù)據(jù)得■}=-------------------------=6.6x1(Tm=660nmo
dI0.700m
y?砥蹤林司
1.(2018?遼寧省大連市)雙縫干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F(xiàn)有毛玻璃屏A、雙縫8、白光光源C、單縫。
和濾光片E等光學元件,要把它們放在下圖所示的光具座上組裝成雙縫干涉裝置,用以測量光的波長。
(1)將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學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學元件的字母排
列順序應為C、、A;
(2)若實驗測得第一條亮紋到第四條亮紋中心間的距離Ax=6.930mm,雙縫間距d=0.30mm,雙縫到屏
的距離/=1.000m,則對應的光波波長兀m;(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若分別用紅、綠兩束單色光做該實驗,在距雙縫相同距離的屏上分別得到右圖所示的干涉圖樣,
由圖樣可判定(填“甲”或“乙”)是由紅光得到的圖樣。
TTTTW
甲乙
【答案】(1)EDB(2)6.9x10〃(3)甲
t解析】3)為獲取單色線光的雙縫干涉圖樣,白光光源后先放濾光片,再放單縫、雙縫,最后放毛
玻璃片。故答案為EDB。
(2)若實險測得第一條亮紋到第四條亮紋中心間的距離△x=6.930mm,則Ax=3?/,整理得:
a
,Md6.930x10-3x030xIO-3
z=-------=------------------------------m=6.9x10mj
313x1.000
(3)紅光波長比綠光波長長,在距雙縫相同距離的屏上得到紅光干涉圖樣的相鄰亮條紋間距大,則圖
甲是由紅光得到的圖樣。
2.(2018?河南省南陽市)如圖甲所示,在“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實驗中,將實驗儀器按要求安裝在光
具座上,并選用縫間距"=°二°mm的雙縫屏。從儀器注明的規(guī)格可知,像屏與雙縫屏間的距離
012cm
?山""”仲理
乙丙
(1)已知測量頭上主尺的分度值是1毫米,副尺(游標尺)上有20小格。某同學調整手輪后,從測量頭
的目鏡看去?,使分劃板中心刻線與某條紋A中心對齊,如圖乙所示,此時測量頭上主尺和副尺的
示數(shù)情況如圖丙所示,此示數(shù)為mm;接著再轉動手輪,使分劃板中心刻線與某條
紋B中心對齊時,測量頭上的示數(shù)為8.65mm。利用上述測量結果,經計算可得經濾光片射向雙縫
的色光的波長入=m(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2)另一同學按實驗裝置安裝好儀器后,觀察到光的干涉現(xiàn)象效果很好。若他對實驗裝置做了一下改
動后,在像屏上仍能觀察到清晰的條紋,且條紋數(shù)目有所增加。以下改動可能實現(xiàn)這個效果的是
A.僅將濾光片移至單縫和雙縫之間
B.僅將單縫向遠離雙縫方向移動少許
C.僅將單縫與雙縫的位置互換
D.僅將紅色濾光片換成綠色的濾光片
【答案】⑴0.254.8x10-7⑵口
【解析*1)圖中游標卡尺的主尺的刻度為0,游標尺的第5刻度與上邊對齊,則讀數(shù)為:0mm+0.05x5=0.25
mm,A到3條紋間的距離為8.40mm,由圖可知H到3條紋間的距離為5個條紋寬度,貝小
Ax=8'Omm=1.68mm;根據(jù)公式得:?=""=八~°6smm14.8xl£rm。
5dL700
(2)對實險裝置作了一下改動后,在像屏上仍能觀察到清晰的條紋,且條紋數(shù)目有所增加,可知各條
紋的寬度減小。由公式九=土生得:僅將濾光片移至單縫和雙縫之間,入L與d都不變,
La
則Ax不變,故A錯誤;僅將單縫遠離雙縫移動少許,入L與d都不變,則Ax不變,故B錯誤;僅將
單縫與雙縫的位置互換,將不能正常觀察雙縫干涉,故C錯誤;僅將紅色濾光片換成綠色的濾光片,2
減小,L與d都不變,則Ax減小,故D正確。
區(qū)三映射高考凄
1.(2017?新課標全國n卷)在雙縫干涉實驗中,用綠色激光照射在雙縫上,在縫后的屏幕上顯示出干涉圖
樣。若要增大干涉圖樣中兩相鄰亮條紋的間距,可選用的方法是
A.改用紅色激光
B.改用藍色激光
C.減小雙縫間距
D.將屏幕向遠離雙縫的位置移動
E.將光源向遠離雙縫的位置移動
【答案】ACD
【解析】根據(jù)條紋間距表達式Ax=L/.可知:因紅光的波長大于爆光的波長,則改用紅色激光可增大
a
條紋間距,選項A正確;因藍光的波長小于綠光的波長,則改用藍色激光可減小條紋間距,選項B錯
誤;減小雙縫間距d可增加條紋間距,選項C正確;將屏幕向遠離雙縫的位置移動,即增加/可使條
紋間距變大,選項D正確;光源與雙縫間的距離不影響條紋間距,選項E錯誤。
【名師點睛】此題考查雙縫干涉中條紋間距的影響因素:關鍵是理解實驗原理,知道干涉條紋間距的
表達式以=4丸,題目較簡單。
a
2.(2016?上海卷)在雙縫干涉實驗中,屏上出現(xiàn)了明暗相間的條紋,則
A.中間條紋間距較兩側更寬
B.不同色光形成的條紋完全重合
C.雙縫間距離越大條紋間距離也越大
D.遮住一條縫后屏上仍有明喑相間的條紋
【答案】D
【解析】據(jù)干涉圖樣的特征可知,干涉條紋特征是等間距、彼此平行,故選項A錯誤;不同色光干涉條
紋分布位置不相同,因此選項B錯誤;據(jù)公式=可知,雙縫間距d越大,干涉條紋距離越小,
d
故選項C錯誤;遮住一條縫后,變成J'單縫衍射,光的衍射也有衍射條紋,故選項D正確。
3.(2015?天津卷)某同學利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1)為了使測量誤差盡量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組裝單擺須選用密度和直徑都較小的擺球
B.組裝單擺須選用輕且不易伸長的細線
C.實驗時須使擺球在同一豎直面內擺動
D.擺長一定的情況下,擺的振幅盡量大
(2)如圖所示,在物理支架的豎直立柱上固定有擺長約為1m的單擺,實驗時,由于僅有量程為20cm、
精度為1mm的鋼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擺球自然下垂,在豎直立柱上與擺球最下端處于同一水平
面的位置做一標記點,測出單擺的周期7;;然后保持懸點位置不變,設法將擺長縮短一些,再次
使擺球自然下垂,用同樣方法在豎直立柱上做另一標記點,并測出單擺周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辦公室干掛壁紙施工與室內外環(huán)境噪聲治理合同
- 乘除法練習題1000道隨時打印復習資料
- 乘除法練習題1000道隨時挑戰(zhàn)自我
- 工程部合同管理制度樣本范文
- 病理學纖維性修復
- 事業(yè)單位勞動合同模板及解析
- 2025年度合作銷售合同模板
- 2025年雙邊貨物中轉倉儲協(xié)議模板
- 2025年住宅地基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住宅地產買賣合同格式
- 延安研學活動方案
- 2024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政治與法治》??疾牧项}考點梳理匯編
- 體檢報告電子版
- 2024年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專題12議論文閱讀(第01期)含答案及解析
- 食堂清洗及消毒制度
- 服裝質量管理制度
- 稀土材料技術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自然辯證法概論:第四章-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社會論
-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培訓
- GB/T 17395-2024鋼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 基礎、主體、裝飾裝修階段檢驗、驗收計劃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