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重點名校中考五模歷史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新中國“打破封鎖的努力迎來了決定性轉折”,這是“中國在國際大家庭中開始正?;饨坏闹匾笳??!边@反映了()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B.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D.中美兩國關系實現了正常化2.《走進新時代》中唱到:“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睂Α爱敿易髦髡酒饋怼崩斫庹_的是①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②中國成為真正獨立自主的國家③人民從此成為國家的主人④鼓舞了世界上其他被壓迫民族的解放斗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共同歷史影響是A.都推翻了本國的封建專制制度B.都促進了本國的資本主義發(fā)展C.都推翻了外國的殖民統(tǒng)治D.都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4.崛起于法國動蕩之際的拿破侖果敢剛毅,一生傳奇。其是非成敗,眾說紛紜;身前身后,褒貶不一。如果以推動文明進步、創(chuàng)造文明遺產的角度肯定拿破侖,可選擇的史實依據是①奪取政權,加冕稱帝②打敗反法聯軍,沖擊歐洲封建勢力,擴散法國大革命成果③征戰(zhàn)歐洲,擴疆拓土④親自主持編制并頒布實施《民法典》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在改革范式上,這是史上第一次輸入式改革,意識形態(tài)上的破冰難乎其難。而就其經濟來說,這又是本民族從千年農耕文明向工業(yè)文明轉型的‘驚險一躍’。”這場改革是指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6.20世紀上半期發(fā)生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給人類文明帶來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程。以下關于兩次世界大戰(zhàn)共同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都在客觀上促進了科技的發(fā)展 B.都是帝國主義性質的戰(zhàn)爭C.都在戰(zhàn)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D.都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7.下圖所示的重大軍事行動,標志著A.解放戰(zhàn)爭開始轉向戰(zhàn)略進攻B.解放戰(zhàn)爭開始戰(zhàn)略決戰(zhàn)C.百萬雄獅橫渡長江天塹D.南京國民政府被推翻8.下列圖片和文字表達的主題,你認為最恰當的是()A.人文主義 B.新航路開辟C.人和世界被發(fā)現 D.基督教統(tǒng)治世界9.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在吉隆坡舉行,投票選出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北京以44:40擊敗對手阿拉木圖,贏得2022年第二十四屆冬奧會舉辦權。奧運會的故鄉(xiāng)是A.中國 B.希臘 C.埃及 D.羅馬10.小明正在閱讀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他不應閱讀的是A.《戰(zhàn)爭與和平》B.《復活》C.《神曲》D.《安娜·卡列尼娜》11.20世紀50年代,中國為了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而出兵抗擊侵路者的軍事行動是A.甲午中日戰(zhàn)爭B.抗美援朝C.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D.抗日戰(zhàn)爭12.如圖是太平天國運動發(fā)展過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處應該是A.金田起義、北伐和西征B.永安建制、定都天京C.永安建制、天京事變D.定都天京、天京陷落13.有學者認為,當時“人們不再滿足于坐在那里當觀眾,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訴他們如何做、如何想。他們要在生活舞臺上充當演員,他們堅持要對自已個人的思想進行表達。”這是體現了哪一思想運動A.啟蒙運動B.自由主義C.馬克思主義D.文藝復興14.第一次把生物學放在了科學的基礎之上,為生物學和其他學科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的是A.萬有引力定律B.生物進化學說C.牛頓力學D.電磁場理論15.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中說:“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從機器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與第一期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的影響是A.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B.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C.使中國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D.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16.中國國民黨在一次宣言中指出:“國民黨人,因不得不繼續(xù)努力,以求中國民族解放,其所恃為后盾者,實為多數之民眾,若知識階級、若農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边@次宣言發(fā)表于()A.1919年 B.1921年 C.1924年 D.1927年17.下圖中能反映我國進入人類文明時代的標志是A.稻谷B.半地穴式房屋C.甲骨文D.司母戊鼎18.1947年,美國以土耳其和希臘(前者因為博斯普魯斯海峽問題與蘇聯關系緊張,后者的資產階級政府則在共產黨游擊隊打擊下搖搖欲墜)受到共產主主義威脅為由,宣布對這兩個國家提供援助,這一史實是指冷戰(zhàn)中的A.“鐵幕“演說B.杜魯門主義C.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D.馬歇爾計劃19.1955年4月18日,香港《文匯報》報道了周恩來總理率團參加“世界歷史上第一次亞非會議”的消息(見下圖)。在這次會議上A.中國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C.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D.中國與美國實現了關系正?;?0.中國共產黨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進行了艱難而偉大的探索。下圖的歷史事件()A.使中國革命面貌換然一新B.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C.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中共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D.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tǒng)治,是中共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2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國家的獨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奮戰(zhàn),威震敵膽,下列軍事行動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渡江戰(zhàn)役②南昌起義③平津戰(zhàn)役④劉鄧千里挺進大別山⑤百團大戰(zhàn)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④③① C.②⑤③①④ D.②⑤③④①22.20世紀上半期,人類歷史上發(fā)生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國都卷入其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中國都是戰(zhàn)勝國B.一戰(zhàn)后在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上都獲取了很多利益C.中國的抗戰(zhàn)是二戰(zhàn)的重要組成部分D.蘇聯、美國和中國在二戰(zhàn)中聯合對日作戰(zhàn)23.公元前134年,漢武帝將不治儒家五經的太常博士一律罷免,提撥了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孫弘為丞相,后來還將儒生五十人批準為博士官置弟子。漢武帝的這一做法與以下哪一政策的實施有關()A.“推恩令” 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C.強化監(jiān)察制度 D.擴充國學規(guī)模24.有學者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演變經歷了“鼓勵發(fā)展一根本改造一銷聲匿跡一有益補充一共同發(fā)展”的五部曲。經過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根本改造”,我國A.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開始步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奠定了工業(yè)化的基礎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___________”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______________”標志著法國資產大革命的結束。26.下圖中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是(),古巴比倫王國的地理位置是()(只填寫番號)27.東漢明帝時,派兵出擊匈奴,并派_____出使西域,他在西域期間,還派_____出使大秦。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統(tǒng)一對于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只有國家統(tǒng)一了,人民才能安居樂業(yè),社會才能進步,國家才能發(fā)展!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材料一大約距今(2019年)5000-3000年間,黃河中下游出現了一個文明程度較高的華夏族,……民族融合不斷在進行,……經秦漢四百年的發(fā)展,華夏族成為統(tǒng)一的民族,中國也逐漸成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饕荨吨袊褡暹吔费芯俊犯鶕牧弦缓退鶎W知識指出中國逐漸成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是在哪一歷史時期?材料二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統(tǒng)一大國,……在世界歷史中,特別是與其他古國相比,是一個十分罕見的現象。這其中有地理的、經濟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也是這個多民族的千年古國得以始終維持統(tǒng)一的重要原因。——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材料二認為“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國維持統(tǒng)一的重要原因,這個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材料三漢武帝執(zhí)政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形成了輝煌的“西漢盛世”,漢武帝的偉大之處在于他的諸多首創(chuàng)精神和積極的治政態(tài)度……他兩次派遣使團出使西域,建立起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豐富和充實了華夏文明。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在思想上具有“首創(chuàng)精神的措施。材料中“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是什么?材料四至元元年(1264年),總制院設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來朝見于宣政殿(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見吐蕃使臣)之故,更名宣政院。——《元史.百官志三》材料四中“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見吐蕃使臣”,推動了唐蕃之間哪一友好交往事件的發(fā)生?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宣政院這一機構的設置,有什么歷史意義?材料五“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薄魇穼<覅顷稀吨煸啊凡牧衔逯?,君臣關系“從坐而站而跪”這一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材料六(兄弟二人割據叛亂,殘酷壓迫天山南北回部各族民眾。)“兵餉、徭役繁興,供給稍遲,家立破;及出亡(兵敗逃亡),又盡其貲(同資,財物)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紛紛逃亡”?!镀蕉矢翣柗铰浴非熬幘?5面對材料六中出現的問題,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來加強對天山南北地區(qū)的管轄?目前祖國尚未完全統(tǒng)一,“臺獨分裂勢力”還很猖獗,請從歷史發(fā)展角度分析,海峽兩岸關系發(fā)展的最終結果是什么?并簡要說說你的理由29.(6分)世界原來是“孤立”的;曾經是“歐洲”的;也曾是“美國”的;如今是“大家”的。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問題:材料一閱讀下圖材料一與哪一事件相關?它的開辟對世界、對歐洲分別產生了哪些影響?材料二在美國,哥倫布被譽為全美州移民之父,以哥倫布命名的州、城市、鄉(xiāng)鎮(zhèn)、歷史景點達幾十處。同樣是美國,有人認為哥倫布是殖民主義強盜,哥倫布發(fā)現美洲對印第安人來說是一場災難。材料二認為哥倫布是美洲的發(fā)現者,又是殖民主義強盜。你認為呢?并說明理由。材料三18世紀后半葉開啟的工業(yè)革命使西方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以英國為例,資本從1750年的5億英鎊增長到1865年的60億英鎊,工廠制度逐漸形成;……英國在成為大國的過程中,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作品提升了英國的人文精神,科學家牛頓的力學定律開啟了英國工業(yè)革命的大門?!咛?,他們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寫在英國走過的大國之路上。材料三所指的“工業(yè)革命”使人類進入到了什么時代?你認為在英國成為大國的過程中,誰的貢獻最大?并說明理由。材料四歐洲不是靠自身的經濟力量而興起的,當然也不能歸因于歐洲的理性、制度、創(chuàng)新精神、技術、地理——簡言之,種族的特殊性。我們將會看到,歐洲興起的工業(yè)革命……是分沾了亞洲的生產、市場和貿易的好處——簡言之,從亞洲在世界經濟中的支配地位中謀取好處。歐洲從亞洲的悲傷往上爬,然后暫時站在了亞洲的肩膀上?!ヌm克《白銀資本》結合所學知識舉一例說明材料四中歐洲怎樣從亞洲的悲傷往上爬,然后暫時站在了亞洲的肩膀上的。材料五下圖反映了“二戰(zhàn)”以來美國經濟的幾個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二戰(zhàn)后美國為加強對歐洲的經濟滲透和政治控制在經濟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五中美國經濟發(fā)展在第三階段呈現出怎樣的特征?材料六經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劇烈廝殺后,昔日稱雄于世界的歐洲列強均已降為二等國、三等國,它們面對的是一個虛弱不堪、支離破碎的歐洲。在東方,來自蘇聯和東歐盟國的威脅日益嚴重;西方,來自美國的經濟滲透和政治控制不斷加強。歐洲政治家清醒地認識到,要重振歐洲,必須實現歐洲的統(tǒng)一。為了緩和民族仇恨,防止歷史悲劇的重演,為了更好的利用歐洲的資源,振興經濟,必須重新組織歐洲的經濟、社會與政治生活。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材料七發(fā)展中的中國,提出了“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離不開中國”的戰(zhàn)略思想。根據材料六概括,促使歐洲重組的因素有哪些?歐洲的統(tǒng)一、中國的發(fā)展,對世界政治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30.(7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自秦始置垂相,不旋踵(調轉腳跟,形容時間短)而亡……今我朝罷垂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領頑(不相上下),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wěn)當?!痘拭髯嬗枴な渍隆凡牧先乔宄瘯r期的中樞權力機關。在權力上是執(zhí)政的最高國家機關,而在形式上始終處于臨時機構的地位?!耆糜诨实鄣闹苯庸茌犞?,等于皇帝的私人秘書處。軍機大臣負責輔佐皇帝處理軍國大政?!幾浴吨袊鴼v史同典》根據材料一,指出圖7是我國古代哪一朝代的形勢圖?材料中長城的起止點分別位于哪個地方?結合所學說明材料二中明太祖對秦滅亡原因的認識是否正確。明太祖“罷相”的目的是什么?指出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國歷史上哪一機構?綜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哪一發(fā)展趨勢?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B【解析】
依據題文中的“打破封鎖的努力”的信息可知,材料指的是中美兩國關系實現了正?;?。決定性轉折指的是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是“中國在國際大家庭中開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保珹C都在打破封鎖的努力之前,故選B。2、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奴役被侵略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④是新中國成立的國際意義,與題意不符,①②③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答本題的管家是理解“當家作主站起來”是新中國誕生的國內意義,所以④國際意義應該排除。3、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的共同點是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三國的資產階級都取得勝利,掌握了政權,對歐美各國革命都有很大影響。所以答案選B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步入近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4、D【解析】
根據題干和所學可知,拿破侖對內為鞏固資產階級統(tǒng)治,頒布了《法典》,對外多次打敗反法同盟軍隊,并乘勝擴大了法國的疆域,但是這種戰(zhàn)爭既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也損害了被侵略國人民的利益,不屬于文明之舉,不值得肯定;同樣,他加冕稱帝,建立帝國,也不能算是推動文明進步、創(chuàng)造文明。故符合題意的是②④,①③不符合題意,故選D。5、A【解析】依據材料“第一次輸入式改革”“意識形態(tài)上的破冰”“農耕文明向工業(yè)文明轉型”可知是指洋務派進行的洋務運動。結合課本所學,面對內憂外患,地主階級意識到西方資本主義的強大,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的統(tǒng)治,掀起了洋務運動。因為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yè),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道路。A項符合題意;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是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BC兩項不合題意;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思想文化,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點睛:材料“經濟來說,這又是本民族從千年農耕文明向工業(yè)文明轉型的‘驚險一躍’”是提示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洋務運動,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yè),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瓦解了自然經濟。6、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性質是一場帝國主義的掠奪戰(zhàn)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一場反法西斯的戰(zhàn)爭,ACD說法都是二者的相同點,B說法不是二者的相同點,所以答案選擇B。7、A【解析】
依據題干圖片“大別山”“晉冀魯豫解放軍”,指的是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強渡黃河,開辟大別山根據地,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zhàn)略進攻的序幕,故A符合題意。解放戰(zhàn)爭開始戰(zhàn)略決戰(zhàn)是指1948年11月——1949年1月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故B不符合題意。百萬雄獅橫渡長江天塹是指1949年4月的渡江戰(zhàn)役,故C不符合題意。南京國民政府被推翻是渡江戰(zhàn)役的結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军c睛】解答地圖類選擇題的正確方法策略:抓住歷史地圖中關鍵性地名、國家和區(qū)域分界線等有效信息,調動和運用所掌握的歷史知識,與試題的相關信息建立正確的聯系,并作出綜合性判斷,從而選出最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8、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兩個“發(fā)現”:指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辟.14-16世紀,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新興的資產階級以人文主義為武器,要求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所以14-16世紀是“人”被發(fā)現的代.14-16世紀,西歐生產力的發(fā)展,天文地理知識的進步,航海、造船技術的發(fā)展,使新航路的開辟具備了必要的條件.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世界各地區(qū)、各民族之間交往逐步擴大,西歐向海外進行大規(guī)模的擴張,對亞、非、美洲進行殖民掠奪.所以說14-16世紀又是“世界”被發(fā)現的時代。所以答案選C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步入近代?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9、B【解析】
根據教材知識可知,古代的希臘雅典是奧運會的故鄉(xiāng),奧運會每4年一次,B符合題意;綜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項不符,排除。故選擇B。10、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托爾斯泰是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巨匠,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通過歷史事件、家庭關系以及地主和農民之間的矛盾描述了沙皇俄國的社會生活,故ABD不合題意;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他的作品《神曲》抨擊天主教會的罪惡,被認為是歐洲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過渡的標志,故C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符合題意。故此題選C。11、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1950年,以彭德懷為總司令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zhàn)。1953年,中朝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故B符合題意;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發(fā)生在19世紀,故AC不符合題意;抗日戰(zhàn)爭是在1945年結束,不符合題干的“20世紀50年代”。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解答本題的前提是正確識記相關戰(zhàn)爭的發(fā)生時間。獲取題干關鍵信息“20世紀50年代”,分析本題四個選項涉及的戰(zhàn)爭的發(fā)生時間,選出發(fā)生在20世紀50年代的戰(zhàn)爭即可。12、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51年洪秀全發(fā)動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正式建立與清廷對峙的政權。通過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1856年的天京事變,標志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1864年,太平天囯都城天京陷落,標志著運動失敗。題干中太平天國運動發(fā)展過程中的大事中①②處應該是永安建制、天京事變。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與題干內容不符,故選C。13、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前后,新興資產階級通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宣揚的陳腐說教,要求以人為中心,提倡發(fā)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史稱“文藝復興”。題干中“人們不再滿足于由皇帝和教皇告訴他們如何做、如何想”“堅持要對自己個人的思想進行表達”,強調文藝復興中以人為本的思想,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因此題干體現的是文藝復興運動,D正確。A、B、C均和題目不符。所以這題選D?!军c睛】本題解題關鍵在“對自已個人的思想進行表達”,表明要以人為本,這是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14、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第一次把生物學放在了科學的基礎之上。為生物學和其他學科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5、C【解析】
根據“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從機器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及所學知識可知,與第一期相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是洋務運動,其影響是使中國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中國近代進行了中國近代化探索的過程是三個層次:一是學習西方的技術即器物階段,由地主階級洋務派掀起了師夷長技的自救運動,以自強、求富為口號,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使中國邁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第二是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即政治民主化,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后,以康梁為首的維新派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以期變法實現國家富強,戊戌變法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則主張以暴力推翻腐敗的清政府,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實現民主共和,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第三是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資產階級激進派以民主、科學為武器,發(fā)動了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選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16、C【解析】
依據“國民黨人,因不得不繼續(xù)努力,以求中國民族解放,其所恃為后盾者,實為多數之民眾,若知識階級、若農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表明此時國民黨認識到要依靠工人、農民等廣大民眾開展革命,結合所學知識,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國共第一次合作實現,國民大革命開展,團結了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工人、農民等力量,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7、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里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故B項正確;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水稻;甲骨文和司母戊鼎反映的是商朝人民的生活。本題正確的選項是B。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相關知識,屬于識記層面,難度不大。但是容河姆渡原始居民記混,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著干欄式的房子;半坡原始居民居住著半地穴式的房子。18、B【解析】
根據“1947年”、“美國以土耳其和希臘(前者因為博斯普魯斯海峽問題與蘇聯關系緊張,后者的資產階級政府則在共產黨游擊隊打擊下搖搖欲墜)受到共產主義威脅為由,宣布對這兩個國家提供資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基于這一史實,美國實施了杜魯門主義,l947年3月,杜魯門在國會發(fā)表演說,要求國會撥款,援助受到共產主義“嚴重威脅”的希臘、土耳其。這種“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加緊控制其他國家的綱領和政策,后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它的出臺標志著美蘇戰(zhàn)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美蘇冷戰(zhàn)開始。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需要掌握冷戰(zhàn)的過程。19、B【解析】
依據題干“世界歷史上第一次亞非會議”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5年,萬隆會議召開,這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亞非會議,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原則,圓滿的促進了萬隆會議的成功,B項符合題意;1953年,周恩來在會見印度總統(tǒng)尼赫魯的時候,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A項不符合題意;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C項不符合題意;1979年,中美建交,中國與美國實現了關系正?;?,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20、C【解析】
依據題干可知這一歷史事件是1945年中共七大,使中國革命面貌換然一新的是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宣告中國共產黨誕生,故A不符合題意。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的是1927年八七會議,故B不符合題意。1945年中共七大制定黨的政治路線,確立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等,為爭取抗戰(zhàn)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zhàn)后的奮斗方向,故C符合題意。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tǒng)治,是中共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的是1935年遵義會議,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1、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fā)動渡江戰(zhàn)役,解放南京,推翻國民黨在大陸的統(tǒng)治;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fā),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東北解放軍與華北解放軍發(fā)起平津戰(zhàn)役,解放華北地區(qū);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千里挺進大別山,揭開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在華北發(fā)動百團大戰(zhàn),這是抗戰(zhàn)以來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guī)模戰(zhàn)役。因此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②⑤④③①。故選B。22、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提出收回山東主權的要求被駁回,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國內爆發(fā)了五四愛國運動,華盛頓會議簽訂《九國公約》,使中國又回到被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所以B說法錯誤,符合題意。ACD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23、B【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tǒng)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大一統(tǒng)政權的精神支柱。漢武帝還在長安興辦太學,以儒家的《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作為教材,培養(yǎng)統(tǒng)治階級需要的儒學人才,儒士也進入各級政權機構,所以B項符合題意;“推恩令”是為了解決王國問題,監(jiān)察制度在漢武帝時期還沒有強化,擴充國學規(guī)模是在唐代。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24、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經過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根本改造”,我國開始步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953年,我國開始進行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標志著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正確;新中國成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不符合材料;土地改革的完成,我國廢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與材料不符;“一五計劃”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國家工業(yè)化是的基礎,D表述與材料不符。故本題選C。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光榮革命熱月政變【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反對國王專政統(tǒng)治的人士發(fā)動光榮革命,推翻了專制統(tǒng)治,另立新的國王,標志著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1794年7月27日的“熱月政變”,結束了雅各賓派的統(tǒng)治,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結束。26、古埃及(①)古巴比倫(②)【解析】
根據題干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東北角,世界上最長的尼羅河貫穿埃及南北,因此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是①;古巴比倫王國,位于西亞的兩河流域,原是幼發(fā)拉底河中游的一個小國,因此古巴比倫王國的地理位置是②。27、班超甘英【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東漢明帝時,派兵出擊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在西域期間,還派甘英出使大秦,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秦朝或秦漢時期(2)中央集權制度;(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絲綢之路(4)文成公主入藏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qū)(5)說明了我國古代的皇權專制逐步加強(6)措施: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伊犁將軍(7)實現統(tǒng)一理由:自古以來,分裂是短暫的,統(tǒng)一是長期的,是歷史發(fā)展的主流。祖國統(tǒng)一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民心所向。結束國家分裂,實現國家統(tǒng)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們必須團結一致為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而奮斗?!窘馕觥?/p>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礎的著名戰(zhàn)役是涿鹿之戰(zhàn),相傳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戰(zhàn)中打敗蚩尤。從此,炎帝、黃帝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fā)展,形成日后的華夏族。中國逐漸成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是在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東方六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或秦漢時期)。(2)結合所學知識,“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中央集權制度是一種國家政權的制度,以國家職權統(tǒng)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為標志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統(tǒng)一六國以后就著手建立和健全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以鞏固其對全國的統(tǒng)治,此后,這種政治體制在中國延續(xù)了2000多年。(3)依據所學可知,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在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漢武帝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加強了漢朝與西亞各國的聯系。(4)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時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藏促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元朝設立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區(qū)軍政要務,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qū)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從此,西藏地區(qū)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qū)域。(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大臣和皇帝的關系來看,大臣由坐到站到跪,說明大臣的地位越來越低,皇帝的權威越來越高,反映了君主專制集權的不斷強化。(6)結合所學知識,面對材料中出現的問題,清政府派兵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亂,設立伊犁將軍加強了對天山南北地區(qū)的管轄。(7)依據所學可知,海峽兩岸關系發(fā)展的最終結果是實現統(tǒng)一。因為自古以來,分裂是短暫的,統(tǒng)一是長期的,是歷史發(fā)展的主流。祖國統(tǒng)一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民心所向。結束國家分裂,實現國家統(tǒng)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們必須團結一致為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而奮斗。29、(1)新航路開辟對世界: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對歐洲: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fā)展(2)哥倫布是美洲的發(fā)現者;1492年(15世紀末),哥倫布率船隊橫渡大西洋,到達今天的美洲。哥倫布最早發(fā)現了美洲,開始把美洲和世界聯結在了一起(或新航路開辟,把世界各地區(qū)連成一個整體)。哥倫布是殖民主義強盜:哥倫布發(fā)現美洲后,歐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對當地人民進行屠殺和搶掠。造成殖民地的貧窮和落后。(3)蒸汽時代;莎士比亞的作品提升了英國的人文精神;科學家牛頓的力學定律開啟了英國工業(yè)革命的大門;瓦特改良了蒸汽機(4)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八國聯軍侵華,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英國對印度的掠奪,成立東印度公司等。(5)馬歇爾計劃(6)信息化和全球化(7)要重振歐洲,必須實現歐洲的統(tǒng)一;為了緩和民族仇恨,防止歷史悲劇的重演;更好利用歐洲資源,振興經濟等。(8)多極化趨勢加強【解析】
(1)依據材料一的圖片信息,依據所學知識可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度青海省公共營養(yǎng)師之三級營養(yǎng)師考前沖刺模擬試卷B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房屋消防安全設施設備檢測及維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木門行業(yè)環(huán)保標準制定與執(zhí)行合同3篇
- 2025年度門面房屋租賃合同附贈裝修工程協議4篇
- 2025年度船運貨物貿易供應鏈金融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鲅魚圈區(qū)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與管理合同2篇
- 2025年個人舊房屋買賣合同(含家具家電移轉)2篇
- 2025年度拆除工程消防設施配置與安全監(jiān)督合同4篇
- 2025版煤礦打井安全協議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農場租賃合同農業(yè)知識產權保護合作范本4篇
- 重大危險源的風險評估模型
- 采購支出管理制度
- 兒科護理安全警示教育課件
- 三年級下冊口算天天100題
- 國家中英文名稱及代碼縮寫(三位)
- 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培訓
- 液晶高壓芯片去保護方法
- 使用AVF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查房
- 拜太歲科儀文檔
- 2021年高考山東卷化學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0新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一重點短語歸納小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