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及參考答案(完整版)_第1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及參考答案(完整版)_第2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及參考答案(完整版)_第3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及參考答案(完整版)_第4頁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測試卷及參考答案(完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愛護地球共同責任》測試卷一.選擇題(共10題,共20分)1.下列屬于亞洲地形的是(

)。A.安第斯山脈、亞馬孫平原B.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C.阿爾卑斯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2.下面的生活場景,可能是(

)的前兆。A.臺風B.地震C.泥石流D.火山噴發(fā)3.每年的(

)是世界環(huán)境日。A.2月2日B.4月22日C.6月5日4.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雷雨交加時在大樹下避雨B.山區(qū)發(fā)生山洪時,去野外露營C.地震時,暫時躲在小房間的墻角,護住頭部D.泥石流發(fā)生時,站在原地不動5.下列哪一個不包括在循環(huán)經濟里?(

)A.把樹砍了又栽上B.產品的清潔生產C.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D.廢物的高效回收6.下列行為不屬于污染環(huán)境的是(

)。A.工廠把廢煙排放在大氣中B.造紙廠的廢水排到河水中C.植物蒸發(fā)的水蒸氣D.家里做飯時冒出的煙霧排到大氣中7.自然災害預警信號黃色表示(

)。A.一般B.較重C.嚴重D.特別嚴重8.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雷電交加時,在大樹下避雨B.在地勢較高的地方躲避洪水C.在狹小空間躲避地震D.在室內躲避暴風雪9.在中國被稱為“母親河”的是(

)。A.渭河B.遼河C.長江、黃河10.下列不屬于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的是(

)。A.流行性感冒B.臺風C.泥石流二.填空題(共10題,共56分)1.為了減輕自然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

),我國不僅建立了氣象、海洋、地質及生物等災害的(

)系統(tǒng),還建設了牢固的防災減災工程。2.地球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

),環(huán)境和(

)等。3.(

)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讓我們行動起來,把(

)還給森林,把(

)還給海洋,把(

)留給天空。4.為了減輕自然災害對人民生命、(

)的危害,我國不僅建立了氣象、(

)、地質及生物等災害的(

),還建設了牢固的(

)。5.為了減輕自然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危害,我國不僅建立了(

)、(

)、(

)及(

)等災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還建立了牢固的(

)工程。6.自然災害始終伴隨著人類的生活,人類也一直在與自然災害進行著斗爭。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人類形成了(

)、(

)的抗災精神。7.我國是世界上遭受(

)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災害有旱災、(

),洪澇,地震、(

)、泥石流、病蟲害等。8.(

)世紀(

)年代,美國曾建成一個模擬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9.保護環(huán)境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

)。10.為了防止河流泛濫,我國修建了很多(

)。三.判斷題(共10題,共20分)1.我們可以隨意開采煤炭,因為煤炭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2.在人類防御自然災害過程中,法律也是約束人的行為、減少自然災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3.為了保護自然,我們把收來的廢物倒進河水里。(

)4.森林可以綠化環(huán)境、涵養(yǎng)水源、凈化空氣、調節(jié)氣候。(

)5.我國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壩,目的是防止洪水泛濫。(

)6.為了防御自然災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斷研究發(fā)明各種抗災技術。(

)7.保護環(huán)境只是發(fā)達國家的責任,發(fā)展中國家不需要盡到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

)8.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

)9.在地球上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

)10.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小學生無所作為。(

)四.連線題(共1題,共10分)1.連線題(把環(huán)境問題與危害連接起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環(huán)境污染工廠排放的廢氣天然氣開采過度

資源短缺采油井石油泄漏荒漠化不斷擴大

生態(tài)破壞五.簡答題(共6題,共55分)1.說一說你對環(huán)境問題的理解。2.我國2003年暴發(fā)了非典型肺炎,17年后的今年又暴發(fā)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據傳世界上很多流行性傳染病都與人類食用野生動物有關。對此,你有何看法?你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解決由食用野生動物引發(fā)疫情的問題嗎?寫下來吧!3.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1)我國的主要自然災害都有哪些?(2)在防御自然災害方面人類應該注意哪些問題?4.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有哪些?自然災害會帶來哪些影響?5.自然災害會造成什么后果?6.你知道哪些新能源?這些新能源有什么特點?人類使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對保護環(huán)境有什么意義?六.材料題(共1題,共15分)1.材料:周末我和小伙伴去公園玩耍,公園里可真熱鬧,一個小女孩正在折斷一枝觀賞花,還有許多人在公園里搭帳篷、放風箏。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吊床系在還未完全長大的小樹上,小樹的樹皮都被勒破了。還有的小孩在草坪里追逐打鬧。問:你發(fā)現(xiàn)材料中有哪些環(huán)境問題?請?zhí)岢瞿愕慕ㄗh?七.綜合題(共2題,共24分)1.讀“中國自然災害分布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自然災害發(fā)生頻率(

)(高或低)。(2)從圖中總結出我國自然災害分布的特點?2.地球孕育了人類,提供了人類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自古以來,人類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相處,你知道的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例子有哪些?(至少列舉2例)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2.B3.C4.C5.A6.C7.B8.A9.C10.A二.填空題1.危害;監(jiān)測、預警2.空間;資源3.保護環(huán)境;碧綠;蔚藍;清澈4.財產安全;海洋;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防災減災工程5.氣象;海洋;地質;生物;防災減災6.不屈不撓;團結互助7.自然災害;臺風;滑坡8.20;80;生物圈2號9.義務10.防洪堤壩三.判斷題1.×2.√3.×4.√5.√6.√7.×8.×9.×10.×四.連線題1.如圖:五.簡答題1.近百年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類需求的增加,地球越來越不堪重負。生物賴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濕地等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非可再生能源因過度開采而面臨枯竭;化石燃料燃燒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地球出現(xiàn)了資源短缺、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等問題。2.我的看法我們不應該食用野生動物,防范的總體原則是不食用、不虐待、少接觸野生動物。3.(1)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臺風、洪澇、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蟲害等。(2)人類要杜絕亂砍濫伐森林的行為,應該制定相關法律保護森林和植被,這樣就能有效減少洪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其次,農藥的濫用也會改變生態(tài)環(huán)境,需要科學、規(guī)范地使用。4.(1)主要的自然災害有:旱災、臺鳳、洪澇、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蟲害等。(2)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自然災害不僅會造成資源破壞、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還會帶來各種間接損失,甚至可能會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5.自然災害不僅會造成資源破壞,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還會帶來各種間接損失,甚至可能會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6.新能源有:太陽能發(fā)電、海浪發(fā)電、電熱發(fā)電、風能發(fā)電等主要特點:(1)資源豐富,普遍具備可再生特性,可供人類永續(xù)利用;(2)能量密度低,開發(fā)利用需要較大空間;(3)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對環(huán)境影響??;(4)分布廣,有利于小規(guī)模分散利用;(5)間斷式供應,波動性大,對持續(xù)供能不利;(6)除水電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fā)利用成本較化石能源高。意義: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形成困難,燃燒也會污染環(huán)境,使用可再生的新能源可以環(huán)保節(jié)能。六.材料題1.材料中破壞環(huán)境的問題有:攀折花木、把吊床系在小樹上、踐踏草坪。我會提出如下建議:①公園添加醒目的警示牌。提醒大家不要攀折花木、踐踏草坪,讓吊床遠離小樹。②增設一些簡易的木樁,方便游人綁吊床。③公園要加強巡視的力度,隨時提醒違規(guī)的游人。七.綜合題1.(1)高;(2)自然災害的分布廣泛,幾乎遍布全國。自然災害不僅種類多而且面積廣;在沿海地區(qū)多有臺風發(fā)生,而地震主要發(fā)生在中西部地區(qū)。2.(1)青藏高原鐵路下,人們專門為藏羚羊開了一條遷徙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