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雷雨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主要情節(jié)和場面
課文所節(jié)選的部分可分為兩個場面,地點都是在周家客廳里。第一個場面寫周樸園和侍萍三十年后意外重逢并相認,第二個場面寫周樸園和魯大海之間的激烈沖突。這兩個場面給人的感覺是前者靜而后者動,前者慢而后者快,前者內(nèi)心動作多,后者外部動作多,這種前后很明顯的不同既是由具體內(nèi)容決定的,也非常符合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
周樸園、侍萍相認的情節(jié)是劇情很重要的發(fā)展。因為他們的對話揭示出兩人年輕時曾經(jīng)有過婚戀糾葛并生有兩個兒子這個秘密,而這個秘密是全劇的關(guān)鍵情節(jié)。沒有了這個情節(jié),周、魯兩家的關(guān)系不至于糾纏不清,周萍、四鳳之間的人倫慘劇也不會發(fā)生。周、魯相認后,已經(jīng)基本洞悉劇中人物之間血緣關(guān)系的讀者(或觀眾)對此后事情的發(fā)展懷著緊張、擔憂的心情。
周樸園和魯大海之間的矛盾沖突則讓周、魯兩家中的五個人之間初次發(fā)生聯(lián)系。周樸園已經(jīng)知道魯大海是他的親生兒子,可是在與魯大海的交鋒中,他表現(xiàn)得傲慢,從容,老辣,毫不手軟,一副經(jīng)歷過大風大浪的資本家的樣子。魯大海作為工人代表──周樸園的對立面,對他咄咄逼人,毫不退讓,直至揭露出他曾經(jīng)做過的“絕子絕孫”的事。這是父子之間的對抗,卻讓人體會不到一點父子親情。周萍是旁觀者,在聽到魯大海對他父親刺耳的斥罵后,忍無可忍,首先沖上去打了他。他們其實是兄弟,不過當事人一點也不知道。目睹著這一切、對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心知肚明的侍萍內(nèi)心充滿痛苦、憤怒、失望、無奈,只能跟大海盡快離開周家。就這樣,父子關(guān)系、母子關(guān)系、兄弟關(guān)系因為激烈的階級利益沖突,被完全忽略、消解了。
.情節(jié)的顯在部分與潛在部分的處理
課文里顯在部分的情節(jié)是午飯后一段時間里發(fā)生在周家客廳里的事情,即周樸園、侍萍相認,周樸園和魯大海之間的沖突。潛在部分的情節(jié)主要是周樸園、侍萍年輕時的婚戀糾葛,發(fā)生于三十多年前無錫周公館里,這是從周樸園、侍萍的對話中逐步透露出來的,沒有在舞臺上表演出來。這種處理是很巧妙的,因為可以使劇作的時間、地點高度集中,劇中的矛盾沖突集中、緊張,戲劇效果很強。
.人物形象
關(guān)于周樸園
周樸園出身于封建大家庭,年輕時留過洋,在劇中是一家工礦的董事長。課文節(jié)選的這部分,主要刻畫了他的虛偽、自私、冷酷、強硬、老謀深算。
當年,為了迎娶富家小姐,他和他母親在年三十夜里將侍萍和她剛生下三天的第二個孩子趕出家門,于此可見他的冷酷;他一直用當年侍萍用過的家具,擺著侍萍的舊照片,保留著侍萍喜歡關(guān)著窗子的小習慣,據(jù)他自己說,是出于對侍萍的懷念??墒沁@種懷念是很有限度的,因為他在和魯侍萍談話中,得知侍萍還活著時,并不想見她,而在得知眼前的人就是侍萍后,他的第一反應(yīng)是他沒有躲過去,侍萍要來敲詐他了??梢?,他懷念的是當年溫柔、聰慧且早已死去,不會對自己有任何威脅的侍萍,并且這種懷念恐怕也更多是出于他自己要尋求良心上的安慰的需求,以及裝模作樣給別人看,于此可見他的虛偽、自私。
雷雨在處理工人罷工事件時,他一方面進行血腥鎮(zhèn)壓,一方面采取分化收買政策,并開除鬧罷工鬧得最兇的工人魯大海。在和魯大海的正面交鋒中,他穩(wěn)操勝券,不急不躁,對于魯大海的責罵,他不輕易動怒,保持著冷靜,說話簡潔,打擊性卻很強。這些都表現(xiàn)了他的強硬和老謀深算。從魯大海所揭露的他的罪惡發(fā)家史來看,他冷酷無情,喪失人性,是為獲取最大經(jīng)濟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反動資本家形象。
關(guān)于魯侍萍
魯侍萍是一位善良、剛強、自尊、清醒的下層婦女形象。她年輕時和周樸園曾有過一段甜蜜的婚戀生活,可是好景不長,她和她的第二個兒子被趕出周家,走投無路之下,她投河自盡,卻被人救活了。為了孩子,她嫁過兩次人,但都不如意。她什么事都做,“討飯,縫衣服,當老媽子,在學校里伺候人”。坎坷不幸的遭遇,沒有消磨掉她的美好的品質(zhì),只是讓她對現(xiàn)實有了清醒的認識。
對于她和周樸園過去的戀情,她雖然憤恨于當年周樸園的無情無義,不過由于部分責任在周樸園的母親身上,因此她難免對往事有一些懷念,對周樸園也殘留有一些感情。比如,當她陷入對往事的回憶中,不想再隱瞞自己身份的時候,周樸園卻想逃避,打算中斷對話,她接連兩次追問:“老爺,您想見一見她么?”“老爺想幫一幫她么?”她希望能得到肯定的回答,因為這樣就表明周樸園對“侍萍”懷著真誠的想念,對她而言就是一種安慰。又如,她的身份剛一點明,周樸園的幾句讓她覺得受到莫大侮辱的話深深刺痛了她,她內(nèi)心積聚的憤恨、痛苦化作一段段話傾瀉出來,局面一時超出周樸園的控制,可是在她稍微平靜一些之后,周樸園的幾句表白就讓她基本相信了他的“真情”。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侍萍對周樸園恨得不夠徹底。這是她善良、溫柔性格的表現(xiàn)。
她要馬上帶著四鳳走;她將周樸園簽好的支票隨手撕掉;她肯定地說魯大海不會認周樸園做父親。這些突出表現(xiàn)了她性格中剛強自尊的一面。
她只想見見她的大兒子周萍一面,卻沒想到要認他;后來眼看著兄弟相斗,她感情激動,心緒混亂,差點向周萍明說自己的身份,可還是立即控制住自己。從這些可以看出她的清醒。
.人物的語言
性格化
周樸園是一位實力雄厚、掌握公司大權(quán)的資本家,在家庭里,他同樣有著至高無上的威嚴,他的話就是命令。課文里,在確知侍萍的身份以后,他的口氣變得冰冷、嚴厲,中間除了他為了軟化侍萍而表白自己的那兩段話語氣明顯溫和下來以外,別的話都較短,口氣干脆。他還反復(fù)追問魯侍萍“想要什么”,覺得危險基本解除后他如釋重負地說“那么,我們就這樣解決了”,這些都讓人覺得他是在居高臨下地和生意對手談判,而這是和他的身份、地位、性格,也是和他當前的處境相符合的。
在和魯大海的正面交鋒中,他端著架子,派頭十足,明知道魯大海是誰,還一本正經(jīng)地問他:“你叫什么名字?”這句話馬上在他和魯大海之間確立下董事長和普通工人的關(guān)系。在讓魯大海相信工人代表們已經(jīng)簽下了復(fù)工合同時,周樸園因為勝券在握,心理上占優(yōu)勢,對他顯得很有耐心,“好人物”的姿態(tài)十足。即便魯大海罵他“卑鄙無賴”“不要臉”,他也沒有動怒,只是說:“你以為你們那些代表們,那些領(lǐng)袖們都可靠么?”“你就這樣相信你那同來的幾個代表么?”“對了,傻小子,沒有經(jīng)驗只會胡喊是不成的?!边@些語言很符合周樸園這樣的很有手段、經(jīng)驗老到、不輕易動感情的資本家形象。
魯侍萍是一位曾遭受過生活巨大打擊,長期輾轉(zhuǎn)于底層的舊式婦女,對于似乎無法逃避的生活怪圈,她無力追究,只能簡單地將它們歸因于“天”、“命”和因果,如她說:“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這是天要我在這兒又碰見你?!薄斑@是我的報應(yīng),我的報應(yīng)?!边@是典型的魯侍萍的語言。
動作性
所謂動作性,是指人物的語言要有力地表現(xiàn)其欲望、意志、內(nèi)心的沖突,并使其內(nèi)心狀態(tài)通過語言轉(zhuǎn)化為外部動作,而且要有一種推動劇情向前發(fā)展的張力。(《戲劇藝術(shù)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年版)課文中,不少的人物臺詞動作性很強。比如,周樸園說起“早已死去”的侍萍的情況時,說:“梅家的一個年輕小姐,很賢惠,也很規(guī)矩。……”這里“年輕小姐”“很規(guī)矩”的說法都不符合事實,周樸園之所以這樣說,是出于這樣的顧慮:他這樣身份的人,如果打聽一個使女,別人很可能會覺得奇怪。而強調(diào)這位小姐“很規(guī)矩”,意在避免別人猜疑他和這位小姐有什么見不得人的瓜葛。魯侍萍對他的心理了如指掌,她忍受不了他這樣虛偽,想起受過的苦,她滿腔悲憤,因此她語帶嘲諷說:“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賢惠,并且聽說是不大規(guī)矩的?!甭犃怂脑?,周樸園心里慌了一下,不過還保持鎮(zhèn)定,說:“也許,也許你弄錯了,不過你不妨說說看?!濒斒唐歼M一步點明事實,指出“梅姑娘”跳河的時候還抱著一個嬰兒。對此,猝不及防被迫面對事實真相的周樸園的直接反應(yīng)是發(fā)出一聲痛苦的喟嘆。不容他喘過氣來,已經(jīng)被往事激憤起來的魯侍萍清楚明白地將“梅姑娘”的遭遇統(tǒng)統(tǒng)說了出來,周樸園的反應(yīng)是“汗涔涔地”,無意識地應(yīng)了一聲“哦”,這表明他既為他的昧心行為感到痛苦不安,又因為覺得他的罪惡好像已大白于天下,不禁有些驚恐。最后魯侍萍干脆將所謂“梅姑娘”的真實身份和名字都說了出來,緊張、慌亂到極點的周樸園孤注一擲地逼問出:“你姓什么?”而其實之前他已經(jīng)問過魯侍萍這個問題了。在這一部分里,魯侍萍急于揭露、控訴,步步緊逼,反復(fù)強調(diào)“梅姑娘”“不規(guī)矩”,是要無情地撕開周樸園虛偽的面紗;沒有心理準備的周樸園狼狽不堪,近于繳械。
二、問題探究
.周樸園一直用著侍萍用過的舊家具,記著她的生日,甚至保留著她喜歡關(guān)著窗子這樣的生活小習慣,怎樣看待周樸園對侍萍的懷念?
首先,周樸園并非認識不到自己當年對侍萍所犯下的罪惡,比如在魯侍萍講述往事的時候,他“苦痛”“汗涔涔地”,因此為了求得良心上的安寧,為了表示自己贖罪之心,他有些刻意地表達自己對侍萍的懷念,從這個角度看,他的懷念是刻意、虛偽的。
其次,當年他和侍萍確實感情深厚,侍萍還為他生了兩個孩子,他難免會留戀過去他和侍萍的感情生活。這種留念之情是真實的,也是如今他的感情中讓人覺得最有“人性”的部分。不過,它是屬于過去的,因為如今他的感情已經(jīng)被嚴重扭曲了,因此,當他得知侍萍沒有死,而且就是眼前的魯媽時,現(xiàn)實的利害關(guān)系占了上風,他的溫情一下子消失了,于是發(fā)出了冷酷無情、帶有侮辱意味的質(zhì)問。至于他向魯侍萍表白的他是如何“紀念”她的話,基本上是為了軟化她罷了。
.劇作題名為“雷雨”,第二幕的幕前提示里說:“午飯后,天氣更陰沉,更郁熱,低沉潮濕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這對于劇情發(fā)展有什么作用?
“雷雨”是來勢兇猛、沖決一切的事物的象征,“更陰沉,更郁熱,低沉濕潮的空氣”是雷雨將至的征兆,它暗示了劇中沉悶壓抑的氣氛,劇中主要人物煩躁不安的心理狀態(tài),更讓讀者產(chǎn)生“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感,意識到將會有大的事件發(fā)生。這一提示語起到了鋪墊情節(jié)、渲染氣氛的作用。
關(guān)于練習
一仔細閱讀課文,把握周樸園、侍萍的性格,回答下列問題。
.在魯侍萍講述往事的過程中,周樸園經(jīng)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
.周樸園是怎樣看待魯侍萍突然出現(xiàn)在面前這件事的?他先后做出了怎樣的反應(yīng)?
.從和魯大海的激烈沖突中,可以看出周樸園哪些性格特征?
.課文結(jié)尾處寫周萍動手打魯大海,目睹這個場面,侍萍有什么樣的反應(yīng)?她由“只要見見我的萍兒”到此時對周萍的情感變化是怎樣的?
設(shè)題意圖:由劇中最讓人感興趣的人物形象入手,全面而細致地理解、欣賞課文。
參考答案:
.周樸園主動和魯侍萍攀談,是想打聽當年的“侍萍”的墳在哪里。他心里認定侍萍已死,對他沒有任何威脅,因此想借給她修墳,寄托自己懷念、懺悔等心情。開始時,他語調(diào)沉穩(wěn),心里平靜,盡量拐彎抹角,含糊其辭??墒堑若斒唐及言掝^接過去,一下子說出所謂“梅小姐”的“丫頭”身份及“不光彩”的行為、不幸的命運時,周樸園突然被迫面對他過去犯下的罪惡,三十多年來這恐怕是第一次,因此他非常痛苦、緊張(舞臺提示語里有“苦痛”“汗涔涔地”)。對于周樸園來說,侍萍被趕出家門、被逼得跳河這一段往事,是他最不敢面對的。這一段往事被揭開后,他的內(nèi)心逐漸平靜了下來,恢復(fù)了常態(tài),繼續(xù)打聽侍萍的墳的事情。等魯侍萍告訴他當年侍萍沒有死以后,因為事情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先是“驚愕”不已,此后便一直處于迷惑、深思的狀態(tài),等到魯侍萍試探性地問他:“老爺,您想見一見她么?”他出于趨利避害的本能反應(yīng),趕緊回絕了。而當魯侍萍再次不死心地問他:“……老爺想幫一幫她么?”他敷衍地說:“好,你先下去吧。”至此,周樸園已經(jīng)沒什么心思追憶過去了,他只想把眼前這個知道太多底細的人打發(fā)走。最后,無法再控制自己感情的魯侍萍用一句比一句更清楚表明她的真實身份的話,迫使周樸園確認她就是當年的“侍萍”,在這個過程中,周樸園全然地驚愕、困惑了。
.周樸園始終認為魯侍萍來者不善,對他有威脅,因此,他一直將她視為“談判”對手,想方設(shè)法把她可能造成的危險永遠化解掉。一開始他覺得魯侍萍是受人指使來到這里敲詐他的,隨后從侍萍的話中他知道并沒有人指使她之后,他又堅信侍萍自己想要經(jīng)濟補償,即使侍萍痛心地讓他不必有這種顧慮,他還是放心不下,唯恐魯家的人會借機敲詐他??傊?,周樸園一直從現(xiàn)實利害的角度來揣想魯侍萍來到周公館的意圖,因為他害怕自己因此而遭受經(jīng)濟損失,更害怕自己名譽上受損傷,家庭的“安定”秩序被破壞。
為了好好地將魯侍萍打發(fā)走,除了在剛得知眼前的人就是當年的侍萍時,他由于自己卑劣的猜想而惱羞成怒地責問魯侍萍外,他都是在以一種推進問題解決的態(tài)度和魯侍萍對話。他竭力阻止魯侍萍再提三十多年前的往事,讓她冷靜下來,如“……我們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薄皬那暗呐f恩怨,過了幾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看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然后他表白自己的懷念和悔過之情,魯侍萍平靜下來,敵對情緒淡了許多,此后的對話進入周樸園掌控的軌道。他首先問魯貴是否知道這件事,以確認這次魯侍萍來這里確實和魯貴沒有關(guān)系,因為“魯貴像是個很不老實的人”。然后他才有心思打聽當年魯侍萍帶走的孩子的情況,不過他覺得眼前魯侍萍是最危險的,所以他很快又轉(zhuǎn)回話題,直截了當?shù)匾斒唐奸_價錢。魯侍萍痛心地回絕了,他不敢耽誤一點時間,趕緊將已想好的打算說了出來──辭退四鳳和魯貴。這是要周家和魯家不再發(fā)生一點聯(lián)系,以維護周家現(xiàn)有的秩序。接著他提出要負擔魯侍萍回去的“路費”“費用”,又被她拒絕了??伤€是不能相信魯侍萍這次來毫無所求,因此他繼續(xù)追問:“……那么,你現(xiàn)在要什么?”聽說魯侍萍要見見周萍,他有點猶豫,既想讓侍萍心愿滿足后趕緊離開,又擔心侍萍會向周萍揭開母子關(guān)系,他前功盡棄。侍萍的回答讓他很放心,于是他答應(yīng)了她。至此,他終于放松下來,說道:“那么,我們就這樣解決了?!辈贿^他還不忘重申一句:“……以后魯家的人永遠不許再到周家來?!蓖瑫r,他簽一張支票給侍萍,也是想就此了斷兩家的關(guān)系。
.在和魯大海的正面沖突中,開始時周樸園因為穩(wěn)操勝券,因此對于魯大海的責罵,保持著冷靜,不輕易動怒,說話簡潔,打擊性卻很強。這時他很像是一位經(jīng)驗豐富、氣度深沉的“紳士”。在魯大海毫無顧忌地揭穿他犯下的見不得人的罪惡時,他惱羞成怒,不容魯大海把話說完,厲聲喝止他,并讓他出去。他這種表現(xiàn)反而讓人相信魯大海所說的話是真實的,周樸園大賺昧心錢、喪盡天良的更為可怕的一面暴露無遺。
此外,在和魯大海的交鋒中,很難體會到他對魯大海的父子之情。至于他制止周萍和仆人打魯大海,只是出于一種“文明”習慣(四鳳曾說過,周家的人待下人很和氣),也可能因為擔心局面混亂,使得魯侍萍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面對多年前遺棄的親生兒子卻沒有父子顧念之情,可見在周樸園心里最重要的是現(xiàn)實利害關(guān)系。
.眼看著魯大海挨了打,魯侍萍又傷心,又憤怒,她重復(fù)魯大海的話罵道:“這真是一群強盜!”這句話里包含著她自己痛苦的人生經(jīng)歷,是對以周樸園為代表的、包括周萍在內(nèi)的為富不仁者的痛罵。對于周萍動手打人,她完全始料未及,因此更受刺激,她要責問他,可母愛天性讓她一開口成了“你是萍,……”,下面一句“我是你的──你打的這個人的媽”,同樣表現(xiàn)了她內(nèi)心的沖突與掙扎。最后她“呆呆地望著周萍的臉,又哭起來”,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她復(fù)雜的情緒:周萍的言行讓她備受打擊,她深感失望、痛苦,而不能泯滅的母子之情又在她心里激蕩。
二戲劇人物的語言往往有潛臺詞。揣摩下列語句,回答括號中的問題,體會人物語言的內(nèi)涵的豐富性。
.魯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賢惠,并且聽說是不大規(guī)矩的。
(課文中魯侍萍幾次說到這樣意思的話,表現(xiàn)了她怎樣的心情?)
.周樸園(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現(xiàn)在要多少錢吧!
魯侍萍什么?
(魯侍萍的反問,表現(xiàn)了她怎樣的情感?)
.周樸園什么?魯大海?他!我的兒子?
(這四個短句表達的意思,可以說成“魯大海原來是我的兒子”,但表達的感情卻不同。試做點分析。)
.魯侍萍(大哭)這真是一群強盜!(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憑──憑什么打我的兒子?
(第二句話巧妙在哪里?表現(xiàn)了侍萍什么復(fù)雜的感情?)
設(shè)題意圖:通過揣摩潛臺詞,體會人物語言的豐富含義。
參考答案:
.周樸園聽出侍萍的無錫口音后,便問起往事,稱當時的侍萍為“梅小姐”,說她“很賢惠,也很規(guī)矩”。魯侍萍聽到他的謊言,想起自己的遭遇,滿懷悲憤,于是語帶嘲諷地反復(fù)說“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賢慧”,表現(xiàn)了她內(nèi)心的痛苦和對周樸園的不滿。
.周樸園認為魯侍萍來到這里就是為了敲詐他,因此他急于用錢把魯侍萍打發(fā)走,以保證從此周、魯兩家再不會發(fā)生什么聯(lián)系,他的這句問話暴露了他已習慣以現(xiàn)實功利思想考慮問題;侍萍的反問,既有因為人格受到侮辱的憤怒,又有對周樸園的失望和蔑視。
.說“魯大海原來是我的兒子”,只是平實的敘述,無法傳達出說話者此時應(yīng)有的復(fù)雜感情。用四個短句,形成急促的語氣,表現(xiàn)了周樸園極度吃驚、惱怒的心情;連續(xù)出現(xiàn)上升語調(diào),又使他的吃驚、惱怒中帶上了幾分惶惑,真實地再現(xiàn)了他當時的感受。
.侍萍聽了周樸園的表白,起初還抱有幻想,但當她看到周樸園對魯大海的態(tài)度,特別是看到周萍打魯大海后,她的幻想破滅了,于是憤怒地喊出“這真是一群強盜”,表現(xiàn)了她感情上受的刺激。第二句利用同音詞語硬生生把話頭轉(zhuǎn)過來,表現(xiàn)了侍萍受到刺激后,想要揭開母子關(guān)系、兄弟關(guān)系,卻馬上又意識到不能這樣做的心理過程,讓人感受到她痛苦、復(fù)雜的心情。
三有條件的閱讀《雷雨》全劇,在班上就有關(guān)問題開一個讀書討論會;也可以從劇中找出一些精彩片段表演出來。
設(shè)題意圖: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欣賞話劇(包括劇本和演出)的興趣。
參考答案:
關(guān)于《雷雨》一直存在不少有爭議的話題,比如,序幕和尾聲(舞臺上演出時通常刪掉這兩部分)是否必要,全劇主題是什么,劇中主要矛盾沖突是什么,誰是劇中最主要的人物,等等。對于學生沒有考慮到而又很重要的問題,教師可以提出來,以便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教學建議
一、教學前,教師應(yīng)該閱讀《雷雨》全劇。這樣,在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關(guān)系時,就能夠瞻前顧后,注意人物形象前后一致性,避免極端、片面。
二、注意引導(dǎo)學生理解人物語言所表現(xiàn)的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在對話過程中人物的心理反應(yīng)。特別是第一場戲,要讓學生深入體會周、魯二人的內(nèi)心活動和感情的微妙變化。還要學習品味戲劇臺詞的豐富的內(nèi)涵,品味它們的言外之意。
三、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指導(dǎo)學生將課文表演出來,然后在全班演出。如有條件,可組織學生看話劇演出、電影或錄像資料,以培養(yǎng)學生欣賞戲劇和戲劇文學的興趣。
有關(guān)資料
一、作者簡介
曹禺(—),原名萬家寶,字小石。中國現(xiàn)當代劇作家。生于天津一個官僚家庭,祖籍湖北省潛江市。年入南開中學,加入“南開新劇團”。年開始演戲。年入南開大學政治系,年轉(zhuǎn)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在此期間,廣泛涉獵歐美文學作品,特別喜歡古希臘悲劇和莎士比亞、易卜生等人的戲劇作品,為其以后的戲劇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年大學行將畢業(yè)時,寫出震驚文壇的處女作《雷雨》,經(jīng)巴金推薦,在《文學季刊》第卷第期上發(fā)表。年夏,又創(chuàng)作出以都市生活為背景的四幕悲劇《日出》。兩部作品的相繼問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國話劇史上的地位。以后,他又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原野》《蛻變》《北京人》《明朗的天》《膽劍篇》(與人合寫)《王昭君》等有名的劇本,并改編了巴金的小說《家》。曾任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院長,中國文聯(lián)主席等。曹禺擅長以現(xiàn)實主義的筆觸,深入挖掘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展示緊張、尖銳的戲劇沖突。戲劇氛圍濃重,語言富有詩意。有些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在國外上演。
二、作者本人談《雷雨》
所有人物都在第一幕里交了鋒
在第一幕,差不多所有的人都交了鋒,見了面,種種矛盾沖突都聚攏一起,爆發(fā)開來。周樸園與魯侍萍見面一場,我用了點技巧。從與蘩漪的談話中,侍萍已經(jīng)知道,自己最怕的事,終于發(fā)生了,而且比自己所能想象到的還要壞。她之所以沒有馬上站起來就走,是因為自己整整受了年苦,萬萬沒有想到,陰差陽錯今天又回到了這個家,碰到了這個人。既來了,她想看看這個人的心到底有多黑。一開始,周樸園錯把她當成了家里新來的仆人,大不高興,責備為什么又把窗戶打開了等等……似乎對昔日的侍萍,充滿了無限的柔情和哀思。繼而又命她向太太去要衣服;當侍萍接口回答:是不是那件燒了一個小洞又織補上,并在上面繡了一個“萍”字的舊綢衣?這時他才感到詫異。當他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竟然就是他年來一直標榜著念念不忘、被他始亂終棄、投江自盡的侍萍時,他驚呆了,脫口而出的話就是:“你來干什么?”和“誰指使你來的?”這和從前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剛才那滿天的懷念呀,眷戀呀,柔情蜜意呀,全都無影無蹤了。“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這句話出自侍萍身上,是很自然的。舊社會像她這樣一個婦女,怎么能沒有一點宿命論思想?今天人們可能不理解:你受了這么大委屈,他還問你干什么來了、誰讓你來的,你該罵他,怎么這么軟弱?我說這是生活,是真實,是悲憤?!澳阕匀幌氩坏?,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會老得連你都不認識了?!贝藭r的周樸園再裝不像了!“好!痛痛快快的!你現(xiàn)在要多少錢吧!”他開了一張支票,登時,赤裸裸的金錢關(guān)系出來了。偽善的假面具被扒下后他是那么冷酷無情。而且他也感到幻滅:當初那么可愛的一個女孩子,今天怎么成了這個樣子;而且成了對他的社會地位的一種嚴重威脅。所以,非再次把她趕走不可。他的階級本能使他沒有任何考慮,而馬上做出這種決斷。侍萍心想,我這些年所受的痛苦,絕不是你這幾個臭錢所能算得清的。對此,周樸園簡直不能理解,而且生氣了:“你現(xiàn)在要什么?”“我只要見見我的萍兒?!边@不能不給她看,因為她一鬧就更不得了。下面就又是屬于技巧的東西了,魯大海也來了,周萍也來了,魯媽也在這兒,碰到了她的兩個兒子,一個變成了資產(chǎn)階級少爺,一個成了罷工工人的代表,正在反對他的父親——外國煤礦的資方代表。周樸園告訴魯大海:在你離開煤礦以后,其他代表已簽字同意復(fù)工,你們罷工失敗了,你已經(jīng)被開除了。魯大海悲憤不過,大罵周樸園,把他最丑的事兜了出來。周樸園雖然很氣,但還能硬撐著,周萍這個“孝子”卻上前打了大海兩巴掌。侍萍再也沒有想到會看到這樣的場面,自己的兒子竟變成了這樣一個鬼東西,她連一聲“萍兒”都叫不出口了:“你是萍,……憑——憑什么打我的兒子?”母子、兄弟,成了這樣階級對立的關(guān)系。為了把事情掩蓋起來,周樸園立刻解雇四鳳、魯貴,和他們斷絕一切關(guān)系。他怕得很,直到第四幕,他還要寄錢給魯媽,不是為了慈悲,而是因為他不放心,非用錢堵他們的嘴不可。魯媽很有骨氣,錢她不會收,但她信命,認命。周樸園這個人物,是比較難于分析的。魯媽也是寫起來比較費勁的一個人物。
(節(jié)選自《人民戲劇》年第期)
在萬老介紹了劇本的時代背景和主要人物之后,我們把話題很自然地引到了課本選的那個片段,即周樸園與魯侍萍相見的一場戲。大家懷著極大的興趣,提出《雷雨》研究中一直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這就是周樸園對侍萍的懷念到底是真實的還是虛偽的。對于這個問題,萬老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真實的,絕對真實的?!?/p>
他說:“周樸園也是一個人,不能認為資本家就沒有人性。為了錢,故意淹死兩千二百個小工,這是他的人性。愛他所愛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溫暖,這也是他的人性?!苯又?,萬老為我們詳細地分析了周樸園的性格。他指出,周樸園基本上不是一個太胡鬧的人;侍萍知書達禮,聰明伶俐,年輕漂亮,賢慧體貼;周樸園不是誘奸她,而是對她產(chǎn)生了真正的愛情。一個人對初戀總是難以忘懷的,何況侍萍還為他生過兩個孩子,最后又因為被他遺棄而投河自盡。特別是他以后的婚姻并不美滿,這更加深了他對侍萍的懷念。蘩漪是很傲慢的,不聽他,不吃他那一套,這從“吃藥”那一場可以看出來。如果侍萍也算是“太太”的話,蘩漪是第三個,第二個應(yīng)當是一個門當戶對的舊式小姐;周樸園和她結(jié)婚,兩個人很不幸福;這個人身體不大好,加上周樸園不愛她,結(jié)婚不久,大約是在周樸園去留學的時候,就病死了。在這種情況下,周樸園自然更加懷念他最初的戀人了。
萬老特別提醒我們注意劇本中魯侍萍在對周樸園訴說自己的不幸遭遇時用了“你們”“你們老太太”,而不是“你”。他說:“我老覺得侍萍被趕走,周樸園不是完全同意的。他的家教很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違抗,他沒有辦法。新夫人是非常有錢的大官的小姐,絕對不會允許她的前頭還有夫人。周樸園的母親為了依靠這方面的勢力,非把侍萍逼走不可?!?/p>
既然周樸園對侍萍的懷念是出于真心的,那為什么侍萍真的到來的時候他又會露出那樣的面目呢?萬老解釋說,“他經(jīng)過幾十年的變化,心狠起來了。他跟警察局長、英國買辦來往,殘酷地剝削和壓迫工人,甚至不惜用工人的性命來填滿自己的腰包。侍萍的出現(xiàn),使他一下子從對過去的懷念回到現(xiàn)實的利害關(guān)系中來了。‘你來干什么?’‘誰指使你來的?’這是他三十年來在爾虞我詐的爭奪中積累起來的社會經(jīng)驗:我這么有錢,別人怎么突然找到我的頭上來。他把別人也當成和他一樣變壞了,立刻審時度勢對付。這就露出了他的資本家的面目?!?/p>
與上面提出的問題相聯(lián)系,我們又詢問萬老,侍萍在這個相見的場面里,開始時是不是也對周樸園有點依戀之情。萬老回答說:“侍萍在周家曾經(jīng)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吃得好,穿得也好,又有愛情。以后是一落千丈,過了年的痛苦生活。這種初戀當然是不會忘懷的。為什么侍萍在周樸園下來以后不馬上走呢?她是想看看,看看她年前那么愛的人怎么樣了,看看現(xiàn)在的周樸園對她是什么態(tài)度。結(jié)果是想象中的多情的大少爺,一下子變?yōu)楝F(xiàn)實中面目猙獰的資本家。她完全沒有想到周樸園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這是她的幼稚?!?/p>
(夏竹《曹禺與語文教師談〈雷雨〉》)
三、兩個階級之間的愛情故事——曹禺《雷雨》癥候分析(藍棣之)
曹禺在年代有兩次談話,對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有很深刻的理論概括,其中談及批評家與作家的關(guān)系,十分精辟。他說:批評家運用邏輯思維,應(yīng)當而且可以看到作家創(chuàng)作時未曾意識到的地方。如果作家創(chuàng)作時就想得那么有條有理,那么,他就可能創(chuàng)作不出來了。我心里想的而又說不出來的,你這么一解釋我就明白了。作家“有心”,批評家能夠“忖度”它。曹禺還說:一個作家進行創(chuàng)作,他反映真實的生活,主要是運用形象思維。在他所描繪的社會生活中,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就滲透在里邊。作家反映真實的生活也就反映了他的政治觀點、藝術(shù)觀點。不是先有某種預(yù)定的觀念。不能用馬列主義觀點代替作品的主題。主題不是事先規(guī)定好的,是從生活來的。(田本相:《曹禺訪談記》,收入《曹禺創(chuàng)作論》)
曹禺這段話里有幾個要點值得注意:一、作家創(chuàng)作時的確存在著他未曾意識到的地方,對于他所創(chuàng)造的文本,也有他心里想的而又說不出來的含義。批評家的工作是對此加以解釋,應(yīng)當而且可以看得出來,批評家要能夠“忖度”作家的“有心”。二、作家的世界觀、人生觀、政治觀點和藝術(shù)觀點,滲透在他所創(chuàng)造的文本里,批評家可以而且應(yīng)當從文本里去分析。三、作品的主題不是事先規(guī)定好的,是在形象思維的過程中逐漸體現(xiàn)出來的。
曹禺這席話,有根據(jù)認為,部分的目的是在答復(fù)香港學者司馬長風在《中國新文學史》里,對于曹禺創(chuàng)作的《雷雨》所作的批評。
司馬長風在這本著作的有關(guān)章節(jié)里,一方面高度評價了《雷雨》的成就,稱《雷雨》一經(jīng)面世,話劇界前輩和諸位大家歐陽予倩、洪深、熊佛西、田漢等的劇作,便立刻黯然無光了。這些老大家不禁都瞠目而視這個年方二十六的后進小子。另一方面,司馬長風又尖銳批評了《雷雨》,稱《雷雨》是一部多面投機的作品,甚至于說曹禺似乎對任何東西都無動于衷,執(zhí)著的只是一點興趣、一點野心。司馬長風說要想了解曹禺初期作品的創(chuàng)作動機和內(nèi)容成分,必須把握三個因素的微妙平衡:第一,在曹禺心目中,第一個權(quán)威是觀眾,必須使觀眾感興趣他才能成名,因此他的劇本,個別場景和情節(jié)味特濃。這是他成功的基礎(chǔ)。第二,他要敷衍的是當?shù)勒?,當時的政府,正實行“先安內(nèi)后攘外”的政府。第三,他要應(yīng)對的是彌漫上海文壇,號召階級斗爭的左派勢力。
司馬長風所說的“多面投機”,指的是他認為曹禺一方面在藝術(shù)深度上下功夫,一方面在政治上花枝招展;一方面要表現(xiàn)溫良的人性,一方面又突出無情的階級意識。在迎合國人傳統(tǒng)觀念(也敷衍南京政府),滿足觀眾趣味方面,他不但把侍萍寫成一個仰之彌高的偉大母親,而且把劇中的反派主角周樸園,也寫得深情款款。對于左派的敷衍,主要是突出礦工魯大海,以及揭露周樸園的兇惡,但突出得都很失敗。司馬長風認為曹禺對于突出階級仇恨,粗心大意,缺乏熱誠。例如劇本寫魯大海揭發(fā)周樸園從前在哈爾濱包修江橋,故意叫江堤出險,故意淹死了兩千二百個小工。司馬長風說他本人是哈爾濱人,那條江堤只有兩丈多高,坡度很大,斷不會有崩塌的危險,而江水不深,要想死一個都不容易,怎能同時淹死兩千二百人?司馬長風還認為,魯大海這個無產(chǎn)階級形象,也足以使馬列主義者感到嘔心。魯大海是三個工人代表之一,一同進城找董事長周樸園談判,結(jié)果另外兩個工人代表受了收買,背著魯大海在協(xié)議文件上簽了字,自回礦山號召工人開工去了。其次,魯大海發(fā)現(xiàn)妹妹與周萍有染,居然也順水人情,贊同無產(chǎn)階級女兒與資產(chǎn)階級闊少爺結(jié)婚。諸如此類,在左派人士看來,都是階級出賣和階級投降,是對于無產(chǎn)階級的侮辱。
司馬長風認為,正是由于曹禺的面面俱到,廣拜神佛,反而弄得多面不討好:左派評論家對《雷雨》始終冷冰冰的,斥責他抱著“悲天憫人的心境”,玩弄小資產(chǎn)階級的人道主義;而反共評論家直斥他奉中共指示而寫作,甚至連累而及于藝術(shù)評價,例如指《雷雨》一劇完全以易卜生的《群鬼》為藍本,再加上俄國奧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的一點情節(jié),而《日出》一劇始脫于法國小仲馬的《茶花女》,《原野》則是受美國奧尼爾《瓊斯皇帝》的啟示而寫成。
我想對于司馬長風的這些批評,最能觸動曹禺的,恐怕就是說他本“無動于衷”,他的創(chuàng)作只是對于各方面政治力量的敷衍。曹禺為此的答復(fù)是說,他的人生觀、世界觀、政治觀點、藝術(shù)觀點,亦即他的“衷”,他的“心”,是滲透在作品里的東西,而不是作品之外的東西,同時,曹禺說他肯定是有動于衷的,只不過他的“衷”有可能在創(chuàng)作時還未意識到,希望批評家能夠從中分析出來,把他心里想說而又說不出的東西解釋出來。
司馬長風的批評是深刻的,曹禺的答復(fù)是坦誠的。面對《雷雨》的文本,考慮到司馬與曹禺雙方的意見,我有興趣的問題是:曹禺有什么非寫不可的理由?在他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那些他未曾意識到的東西,表現(xiàn)在哪里,又是怎樣推動他的創(chuàng)作?
《雷雨》是一部頭緒太多的劇本,好幾個故事交錯在一起,作者并沒有想得很清楚,作品的脈絡(luò)也不是很清晰,這都給閱讀帶來困難。大概是在年,在北京語言文化大學(當時叫北京語言學院)的一次座談會上,曹禺對我們談起《雷雨》的一些情況。他說,在年代,有一次他坐火車去外地,臨座而不相識的乘客正好談起了當時正在北京上演的《雷雨》,其中一位問這個劇說的是什么事,另一位回答說,是一家人亂搞男女關(guān)系的事。曹禺當時解嘲似的說,遇到這樣的批評家,真是沒有辦法!這說明普通觀眾很難了解劇本取材和主旨。曹禺還說,有人對他說劇中人物魯大海和周萍的年齡與劇中發(fā)生的故事對不上,劇中人物侍萍在年前除夕抱著剛生下三天的孩子跳河自盡,由此推算起來,魯大海應(yīng)該歲,周萍歲,可是,在作品里,魯大海卻是歲,周萍歲。對此種責難,曹禺說:我寫的是文學,不是數(shù)學,怎么可能拿數(shù)學的方法來分析文學呢,文學不能那么清楚啊。
盡管這樣,經(jīng)過對文本的反復(fù)分析,《雷雨》的主線還是可以清理出來的。劇本的主線是樸園、侍萍和周萍、四鳳兩代人前后年的故事,而蘩漪是推動故事進展的力量,魯貴是劇本的結(jié)構(gòu)因素,大海起的作用是把這個家庭故事與時代溝通,周沖在這故事的邊緣,雖然他也如他哥哥一樣,深愛著四鳳,然而還沒有進入故事,但他觀察和體驗了這個故事。
這是一個延續(xù)和連續(xù)兩代的出身資產(chǎn)階級家庭的青年和無產(chǎn)階級姑娘的戀愛悲劇故事。在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而封建思想、倫理、道德根深蒂固的社會里,出身于資產(chǎn)階級家庭的青年,與處于女傭下人地位的無產(chǎn)階級姑娘平等相愛,渴望自由,對人的尊重,個性解放,具有歷史的進步性。這里的故事多少有些像巴金的《家》里覺慧對鳴鳳的戀情。鳴鳳和四鳳是這兩個作品里的兩只鳳。
這里所發(fā)生的悲劇故事的特點在于:第一,有鮮明的叛逆性、時代性;第二,可以象征一切世俗不許可而當事人自有深情的戀情,可以象征任何情感對世俗的矛盾和對抗,并涵蘊著命運主題。
這是一個故事,一個延續(xù)的故事,一個兩代人陷落其中的可怕的悲劇故事。分開來看,可以是兩個故事:上一代人相愛、分手、懺悔的故事;下一代人承受父母的苦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同母異父的兄妹相愛而釀成悲劇。在這個核心故事之四周,劇本還描寫了蘩漪與周萍(后母與前妻之子)的戀情故事,周沖與四鳳的戀愛故事,魯大海與周樸園的罷工談判故事等。蘩漪與周萍的戀情,“后母遭到前妻兒子捐棄,妒火中燒”,雖然被劉西渭認為是全劇的“最深刻的而完整”的情節(jié),然而,實際上,它只是為推動核心故事進展的動因故事,并非全劇主線。其余兩個故事,就更可謂是插曲了,頂多可以說是重要插曲。
通過這些故事,主要是通過核心故事,寫出了作者對于命運及其背后他不太清楚的根源的迷惘和憤怒,從而對于感情、愛情、命運及其悲劇原因,做了一次深刻的思索。最直接的是,它提出了個人情感與世俗社會的矛盾:相愛的人為什么總要分手?這大概就是曹禺當初在構(gòu)思這個劇本時所說的話:“我想通過一個家庭的毀滅,表達自己一種復(fù)雜而原始的情緒,表現(xiàn)宇宙里斗爭的殘忍和冷酷。在這斗爭的背后,也許有一個主宰,它就是上帝或說是命運,近代稱它為“自然法則”。究竟是什么,我也說不清。它太宏闊,太復(fù)雜。我總覺得有一種洶涌而來的感情,催動著我發(fā)泄長期壓在心頭的憤懣?!保ā段膶W報》年月日)
自從《雷雨》問世以來,所謂深刻暴露資產(chǎn)階級的罪惡乃是它的思想意義之所在,這種說法,已成定論。這個說法是不錯的,但要做一個重要補充:確切地說,所暴露的資本主義制度(還包括殘存的封建思想形態(tài))的罪惡。周樸園并非這一罪惡的制造者,作為一個出身資產(chǎn)階級家庭的青年,他也是受害者。拆散侍萍與四鳳的,則是不可知的命運。
這恰恰不是兩代資產(chǎn)階級分子“始亂終棄”的故事,正好相反,是兩代出身資產(chǎn)階級家庭的青年,一往情深而不可得的戀情。
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在年代初的一輪演出中,把周樸園理解為處理成正面人物形象,并非沒有根據(jù)。從觀眾的反應(yīng)來說,也完全能夠接受對于劇本的這種解讀。我曾經(jīng)問過一個不到十歲的女孩子從電視里觀看《雷雨》話劇錄相的觀感,她回答說周樸園是劇中人里最好的人。
周樸園對侍萍,是一種什么感情呢?他與侍萍,生了一個孩子,又再生一個,實在是非同尋常。誰都可以看得出來,這里面的愛是深厚的。推測起來,當初把侍萍趕出家門,以及要他娶名門閨秀,都是來自家庭的壓力,甚至就是家長的意志,周樸園別無他法,推測起來,他定是很痛苦的。因此這痛苦延續(xù)了三十年,一直到劇本里的今天。我記得在電影故事片《雷雨》里,把侍萍強行趕出家門的,是周樸園的母親。我想這是很有根據(jù)的。把剛生下第二個孩子才三天的侍萍趕出家門,肯定非周樸園所愿意,因為在三十年之后再重逢侍萍時,他仍然急切地惦記著這個孩子。周樸園因為對侍萍之后名門閨秀的婚姻不滿意,他才出國留學,假如他能從這門婚事找到愛情,他是不會急切地離開愛妻出國留學的。周樸園之所以對與名門閨秀的婚姻不滿意,并不見得是這位名門閨秀本人怎樣不好,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他心里仍然想著侍萍。我們假設(shè)這位名門閨秀是位溫馴的女性,在這沒有愛情的婚姻里無端地承受深深的難言的寂寞,沒有經(jīng)過太長的時間,她就因郁悶不樂而離開了人世。然后,周樸園娶了蘩漪。蘩漪沒有什么家庭背景,深受西方新女性影響,熱烈而任性,周樸園發(fā)現(xiàn),他仍然無法對她產(chǎn)生愛情。這里的一個重要原因,也還是因為他對侍萍的無法排遣的懷念和思念。蘩漪雖說沒有禁閉在自己的角色里,但她仍然是禁閉在閨樓上的瘋女人。從《雷雨》最初版本的序幕和尾聲來看,曹禺是有意要寫一個倒過來的《簡愛》故事:后妻因丈夫懷念前面的情人而發(fā)瘋,而《簡愛》是前妻因丈夫的新情人而瘋狂。從這個比較中,尤其可見作者把周樸園對侍萍的思念與愛情,把一個出身資產(chǎn)階級家庭的青年對于一位無產(chǎn)階級的姑娘的感情,寫得多么執(zhí)著和深沉啊。
再看侍萍對周樸園的態(tài)度和感情?!独子辍穼懙米罹实?,是周樸園與侍萍分別三十年后的偶然重逢。他們的重逢相認在第二幕,但在第一幕里已經(jīng)做了很多的鋪墊,很多渲染??梢哉f第一幕、第二幕都在寫侍萍的來到,他們二人的重逢,以及周樸園長期以來從未消減的思念。侍萍的青春,她的幸福,可以說都給周樸園毀掉了,可是她非但沒有多少怨恨,反而一往情深。她還記得屋子里的這些擺設(shè),說明她從來沒有想過要從心里抹去這一切。她說這次重逢是一場夢,據(jù)此可以說她來此是在尋夢,她想他認出自己來,是第二幕里這場談話的動力與動因。如果她不想他認出自己來,那這場談話早就結(jié)束了。如果她不想他認出自己來,那周樸園是無論如何也認不出她來的。侍萍的話處處都在引導(dǎo),在回憶,在暗示,在傾訴,每句臺詞的潛在目標都是要再現(xiàn)當年的生活情景,都在追尋那逝去的夢。侍萍說“我沒有找你,我以為你早死了”,以為你早死了,才沒有找你,意味著如果知道你沒有死的話,一定會尋你的;而且,相信你也會找我。侍萍又說“我以為這一輩子也見不到你了”,也就等于是說我一直希望、一直盼望、一直在夢想見著你,而今天終于見到了你,我的情懷,你難道還不可以猜想嗎?侍萍還說“聽說這位梅姑娘是不規(guī)矩的”,這也就是說他們之間發(fā)生的這一切,并不是周樸園單方面的行為和責任,這位梅姑娘也無視世俗的規(guī)矩,而從心里愛著一位貴族公子。
從侍萍對周樸園的感情,可以使我們把周樸園對侍萍的關(guān)系的性質(zhì)看得更清楚,也就更明白周樸園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再看周萍對四鳳的愛情,也是被描寫得純潔真誠的。周萍因為對四鳳的愛,寧愿忍受大海的一記耳光,并結(jié)束和懺悔了與蘩漪的關(guān)系。他愛得那樣深,以至愛得很苦,苦悶和渴望都是為了四鳳,甚至去礦上工作也是為了早日把四鳳帶出去。他不僅一往情深,而且愛得相當認真。顯然這不是一場始亂終棄的愛情游戲。再看四鳳,也是全身心地愛著周萍,母親的囑咐無濟于事,還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周沖的“求婚”??傊?,周萍與四鳳的愛情,可以說是樸園和侍萍的愛情的重現(xiàn)。然而,也如同父母的愛情一樣,他們的愛情也最終成為悲劇。
曹禺為什么要寫這個前后兩代人完全重復(fù)的出身資產(chǎn)階級家庭的青年與無產(chǎn)階級姑娘之間的一往情深的愛情故事?又為什么都寫成悲劇,兩場愛情都結(jié)局悲慘?我想,如果我們這樣對作者,對劇本提出問題,就會看到,前者是劇本的社會意義,后者是劇本的哲學意義。從劇本的社會意義說,作者不僅看到了階級之間的矛盾對立,而且愿意看到兩個階級的青年之間的相愛和相通。重要的是,這樣的行為對于出身資產(chǎn)階級家庭的青年來說,是一種叛逆,具有顯然的歷史進步性。劇本因此而反映出了年代全球紅色的社會潮流。這里同時還包含著作者的審美理想,因為作者認為出身下層的勞動女性身上蘊藏有健康的可愛的令人向往的種種品質(zhì)。一代又一代的貴族子弟不屑在上層尋覓妻室,而把愛情的眼光投向下層勞動少女,這也具有顯然的歷史進步性。這樣看來,《雷雨》的時代的、階級的和思想的傾向性,不也是很鮮明的嗎?從劇本的哲學意義來說,這先后兩代人的愛情悲劇,而且似乎是難以逃脫的悲劇,正是曹禺當年所說,是“宇宙里斗爭的殘忍和冷酷”,“在這斗爭的背后,也許有一個主宰,它就是上帝或就是命運?!笨桃鈱懹钪胬锒窢幍臍埲毯屠淇幔瑢懨\無情,是《雷雨》的哲學意蘊。這多少有些如古希臘悲劇的哲學蘊涵。然而這里寫命運,肯定不是對于古希臘悲劇的輕而易舉的模仿,而是年輕而敏感的曹禺對于社會的觀察,同時也包含著他自己在最初的愛情受到挫折時對于命運的體驗。不妨可以說劇本里的周沖的生活原型是曹禺本人,這不僅是指周沖那理想化的人生方式,而且是曹禺本人確實愛過四鳳這樣的姑娘。據(jù)曹禺的同學、著名長詩《寶馬》的作者、歷史學家孫毓棠說:周沖就是家寶自己,他同他們家的小丫頭有過那么點意思。曹禺親口告訴過孫毓棠,說他喜歡過他家里的那個小丫頭,那姑娘心地單純,聰明活潑,人又長得秀氣,只是沒有念過書。這樣看來,曹禺是從自己的經(jīng)歷來體驗所謂“命運”的,所以能寫出那份沉重與迷惘,又寫得那么深情,足可以感染廣大觀眾。
從劇本的核心故事,我們已經(jīng)談到了作者與劇本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不妨可以再往深處分析。曹禺非寫不可的理由,他有動于衷的那個東西,用他的敏感多思的心靈所感受過的詩化哲學的語言來說,是自己“一種復(fù)雜而又原始的情緒”,是“一種洶涌而來的感情”,“催動我長期壓在心頭的憤懣”,是“太宏闊、太復(fù)雜”“說不清”的東西;而從劇本的深層看,其實就是作者渴望在創(chuàng)作中實現(xiàn)生活中沒有實現(xiàn)的夢想。從某種特殊的角度說,是一個在生活中沒有得到愛、因求愛受挫折而內(nèi)心有傷痕的作者,要通過文學創(chuàng)作來做一場夢,并希望在這夢里實現(xiàn)生活中未及實現(xiàn)未得滿足的愿望。但請注意,在構(gòu)思與創(chuàng)作的時候,作者是不明白的,他不知道他正在這樣做。他只知道他要寫一場悲劇。把創(chuàng)作當作滿足夢想的一種方式,是作家無意識趨向所致。然而,他后來可以對此有所醒悟。這樣,不就可以把《雷雨》看成曹禺的夢境了嗎?
周樸園這個形象,作者對他的評價是明確的,可謂是劇本里的反面主角:“我腦子里的周樸園,他的影子就是我家的一個???,一個在德國留學的董事長,他自詡沾有日爾曼民族的優(yōu)越感,自命不凡極了??裢源螅ㄎ要氉?。他的妻子、兒子,在他看來都是他的財產(chǎn),他的附屬品,對他只能唯命是從。在我所接觸的人中,像這種門弟觀念根深蒂固,一腦門子封建禮教的老頭多得很。他們老奸巨滑,詭計多端,但滿口都是仁義道德,我恨透了這些人?!保ā段膶W報》年月日)然而,這只是構(gòu)思階段存在于作者腦子里的周樸園。作者的意圖在通過語言、通過情節(jié)展開的時候,就不是作者所能完全控制的了,有時甚至完全不能控制。就通常的情況說,要想作者的意圖構(gòu)思按照本來的樣子完全轉(zhuǎn)化成作品藝術(shù)形象,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是不可能的。特殊地說,對于周樸園這樣的當時社會里很有地位權(quán)勢的人物,作者在刻畫他的形象的時候,的確是有某種政治無意識的,亦即是說,作者承受著來自政治社會和政府方面的壓力,盡管他沒有意識到或者沒有都意識到。這差不多就是司馬長風所指摘的把劇本中的反派主角周樸園寫得深情款款。也就是說,司馬長風的批評是有道理的,而且是深刻的,但曹禺冤枉在于:他不是有意為之的,這樣做只是一種創(chuàng)作中的無意識趨向。作者政治無意識的另一個表現(xiàn),就是他對于彌漫上海文壇、號召階級斗爭的左派力量的敷衍。說是敷衍,就是說他本來也不這樣認為,所以他寫周樸園決堤淹死了二千多名工人,就成了劇本的破綻,而被司馬長風挑出來了。
這都說明,評價一個作品里的人物,不能完全根據(jù)作家的說法,只能根據(jù)作品本身。然而,又必須研究作者創(chuàng)作的意圖,從創(chuàng)作意圖與人物形象的相悖、相矛盾、相沖突中,也許就可以發(fā)現(xiàn)那些作家不意識到然而卻在深處左右他創(chuàng)作的力量。找到這個無意識趨向,就可以對作品做出更深入更內(nèi)在的解釋,因為這樣就不僅知其然,而且也知其所以然了。
茅盾的《子夜》在年問世,曹禺的《雷雨》在年寫成,如果我們說周樸園與吳蓀甫從階級屬性和社會地位上看,實質(zhì)上是同一類人,甚至說《雷雨》受有《子夜》一些暗示,恐怕不是不可以成立的吧。與吳蓀甫一樣,周樸園也是一位工業(yè)資本家,他也不是庸俗卑瑣的人物。他希望發(fā)展中國民族工業(yè),所以他選擇開發(fā)礦山。他也還“用一只眼睛望著政治”,所以他隨口就可以說出這樣的話:“我記得我在德國念書的時候,對于這方面,我自信比你這種半瓶醋的社會思想要徹底得多!”“現(xiàn)在一般青年人,跟工人談?wù)?,談兩三句不關(guān)痛癢,同情的話,像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他不僅也如吳蓀甫一樣是工業(yè)界的騎士,而且也同樣生不逢時,不能在幾條戰(zhàn)線上同時作戰(zhàn)。當然這是虛寫的,但讀者從他那些沒完沒了在客廳、在書房緊張會見各方面的人士的時間安排,從他兩年不回家的滯留礦上的情形,完全不難想象。當然,從時代和階級說,吳蓀甫也好,周樸園也好,都具有民族資本家的兩面性質(zhì),他們的性格有正面和反面,有其復(fù)雜性、矛盾性,決不是時代的先進分子或理想人物。盡管這樣,若說周樸園與魯貴同為《雷雨》中的反面人物,作者對此二人皆投以同樣鮮明的憎惡,恐怕與劇本的實際太離譜了。
劇本描寫周樸園的形象,主要是三個情節(jié):對侍萍的懺悔,對蘩漪的專橫,對罷工的處理。周樸園處理罷工的手段,一方面表明他是有魄力、有政治眼光的企業(yè)家,因為他看出來魯大海“這個人有背景”,便利用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使礦山得以復(fù)工;另一方面也表明他敵視工人運動,無視工人要求的反動性。周樸園對侍萍的懺悔,其感情當然是真實的,肯定不是虛偽的,而且還相當感人。有一種說法認為,當他弄清楚來在身邊的女人即是當年的侍萍時,立即表現(xiàn)出警惕和冷酷,足以證明他的虛偽。其實,這里的矛盾不是感情自身的矛盾,而是感情與思想的矛盾。他的感情是懷舊的,思想是現(xiàn)實的;感情還在夢里,可思想?yún)s在現(xiàn)實里;感情是真實的,思想?yún)s是復(fù)雜的。所以,周樸園對侍萍的感情是真實的,懺悔是認真的,說他虛偽是一種經(jīng)不起分析的說法。周樸園在讓蘩漪喝藥時表現(xiàn)的,說專橫也好,說叫她服從也好,其實是儒家文化和儒家社會里“父親”的形象。父親是嚴格的,但嚴格要求來源于責任感。試想面對蘩漪的任性,面對身體有了病而又任性不喝藥,那怎么行呢?周樸園在這種情況下帶一點強制性,是一種出于關(guān)心和責任感的強制,出于一種著急的情感,很多觀眾都是認可的。而且,周樸園的方式并不是簡單、粗暴、蠻橫的,雖說有一點咄咄逼人,但也是不失尊重和禮貌的。有一種說法認為,周樸園以自己對于蘩漪的專制和冷酷的統(tǒng)治造成了蘩漪的精神痛苦,然后再以她有精神病為理由,把她關(guān)在閣樓里,而要她喝藥就是為此所做的輿論準備。這種說法不符合劇本的實際。因為周樸園讓蘩漪喝藥顯然并不是迫害的前奏,他把她的病放在心上,正如他把這個家庭每個成員的問題放在心上。在擔負如此沉重的里里外外的責任的情況下,周樸園犧牲了自己的生活上的快樂和情趣。周樸園在這里的角色的性質(zhì),很值得仔細揣摩,如果簡單地拿西方文化里的父親或丈夫的標準做法來衡量周樸園,那是缺乏分析的,也是不公平的。
有必要指出,在劇本著力描寫的這三個情節(jié)里,周樸園這個形象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是復(fù)雜的、深刻的,對侍萍的懺悔里有警惕,對蘩漪的強制并非簡單蠻橫的命令或發(fā)脾氣,對罷工的處理手段無情,但講究策略。如果這就是曹禺所說的“老奸巨滑,詭計多端”,那只是周樸園內(nèi)心深處的集體無意識,是周樸園所屬儒家文化體系的無意識,周樸園本人是并不自覺的。如果就這樣對待感情與社會事態(tài)就是“老奸巨滑,詭計多端”,那么,凡是世代在儒家文化教育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人,無一可幸免,曹禺與我們大家,都在其中了。
與對待周樸園的態(tài)度正好相反,作者十分喜愛蘩漪這個人物,然而也同樣使我們感到有些奇怪。作者說之所以起蘩漪這個名字,是為了體現(xiàn)她堅強、剛毅而又復(fù)雜的性格,深邃而美好的內(nèi)心。“她誠實,她懂得恨,又懂得愛,她發(fā)誓要生活在充滿愛的世界里,和她摯愛的人永遠生活在一起。我喜歡這樣的性格,寫著寫著,不知不覺便迷上了她。”(《文學報》年月日,曹樹鈞《曹禺是怎樣構(gòu)思〈雷雨〉的》)作者說蘩漪這個人復(fù)雜而深邃,我們卻覺得她簡單又淺顯,正如作者對周樸園這個人的性格的刻畫,似乎明顯得很,我們倒覺得要復(fù)雜得多。說蘩漪復(fù)雜深邃時的曹禺才二十一、二歲,還是一個孩子。他是那樣喜愛甚至迷上了蘩漪,可我們卻不覺得蘩漪可愛,相反倒覺得她有些可怕,不敢恭維。她說周萍引誘她,其實,到底誰引誘了誰,并不清楚。通常情況下是年齡大者負有責任。蘩漪為了繼續(xù)擁有周萍的愛情,為了阻止周萍與四鳳感情的發(fā)展,并不與家里任何人商量,也不打招呼,就約了侍萍來周家,利用侍萍來達到拆開周萍與四鳳關(guān)系的目的。更不擇手段的是,她看到把四鳳遣送回家這一著仍然不能阻止周萍對于四鳳的感情的發(fā)展,她竟在一個雷雨之夜,把正在痛苦地約會的周萍與四鳳封鎖在四鳳那間臥室里,這就是蘩漪所說的,“你不要把一個女人逼上絕路,她是什么事都可以干得出來的”!蘩漪在這里所做的,就是要利用魯大海的魯莽急躁、意氣用事和侍萍的深沉痛苦,來給一對把她排除在外的戀人以毀滅性的打擊。在這當中,蘩漪雖然從不顧及兒子周沖的教育,卻要利用他的純潔的初戀的感情去牽制四鳳,并與哥哥周萍決斗。所有這些手段,雖不必說是“老奸巨滑”,是不是也可謂“詭計多端”呢?而且,如果拿周樸園的“詭計多端”與蘩漪的“詭計多端”相比較,你會得出什么結(jié)論呢?
假如說蘩漪是五四精神啟示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新女性,拿《雷雨》問世之前新文學畫廊來看看,她真是與眾不同!試比較一下魯迅《傷逝》里的子君、茅盾《蝕》里的靜女士、孫舞陽、章秋柳,《子夜》里的林佩瑤、林佩珊,《林家鋪子》里的那位林小姐,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里的莎菲,柔石《二月》里的陶嵐,巴金《家》里的琴,等等,哪一個都不是蘩漪這樣的。也許蘩漪多少有一些像茅盾長篇小說《幻滅》里的慧,但慧只是說說而已,她并沒有做什么。而且她所以說要報復(fù)男人,從她的經(jīng)歷來看,是有道理的??墒寝冷?,她的報復(fù)沒有充分根據(jù)。既不能肯定是周萍引誘了她,也就不能說是周萍拋棄了她。繼母不能與丈夫之子相戀,這不是什么封建思想,而是人類的“禁忌”,是任何時代的人都不能無視的,古希臘悲劇里所謂戀母情結(jié),那指的是一種意識不到的情感,一種命運,像蘩漪這樣明目張膽愛丈夫之子,世所罕見。無論如何,周萍要終止與蘩漪的戀情,是一種改正錯誤的行為,是正確的。蘩漪也該翻然悔改才是。如果說蘩漪的行為是以西方資產(chǎn)階級女性的行為做榜樣,然而有一點是起碼的:西方女性要求個性解放與自由,但同時,也尊重別人的個性解放與自由。蘩漪最大的問題是,她對此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她壓根就沒有想到要尊重別人的自由和選擇,她是極端的自我中心,唯我主義。如果說愛本身就包涵著某些自我犧牲和承受,和對于自己的約束,蘩漪是絲毫也沒有這些品質(zhì)的。因此,也可以說她從來也沒有愛過誰。蘩漪的變態(tài),她自己要負很大的責任。同樣,蘩漪的悲劇,也是她的思想和性格的悲劇。
這樣的女性,有什么值得可愛的呢?曹禺竟如此喜愛她,真夠奇怪的!然而,也許我們可以對劇作者在這里的無意識做一些分析。前文已經(jīng)一再引證過,曹禺在寫《雷雨》之前,喜歡過他家里的那個丫頭。從“劇本里的周沖就是家寶自己”來推測,曹禺與那丫頭的故事,也就好比劇本里周沖與四鳳的情愛那樣:周沖因四鳳另有所愛,而得不到愛情。年幼的男孩子初戀大都是這樣,讀者不妨回憶一下屠格涅夫的中篇名著《初戀》就可知道。如果這里推測不錯,那就是曹禺內(nèi)心里壓抑著愛的渴望,或者有著戀愛無法實現(xiàn)的壓抑。曹禺在寫《雷雨》之時,正在清華大學外文系讀書,他正在熱戀著法律系一年級的女生鄭秀。可以推測,他不希望再錯過這樣的愛情,不希望鄭秀是第二個四鳳。因此,他渴望得到愛,渴望熱烈的愛。他寫蘩漪對于愛的熱烈,差不多就等于是教育鄭秀要向蘩漪學習,要鄭秀如蘩漪愛周萍那樣愛他?,F(xiàn)在再來讀一遍曹禺對鄭秀說的那一段話,也許你就會深有感觸了:“她發(fā)誓要生活在充滿愛的世界里,和她摯愛的人永遠生活在一起。我喜歡這樣的性格,寫著寫著,不知不覺就迷上了她?!边@所說“不知不覺”就是作家的無意識趨向,曹禺“不知不覺”地就在蘩漪身上寄托了他的夢想和渴望。所以,在曹禺看來,蘩漪是那么可愛。然而作家又從戲劇故事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設(shè)計了蘩漪請侍萍、關(guān)周萍、慫恿周沖等情節(jié),這些情節(jié)把蘩漪的愛推向了反面,蘩漪不再是愛神了,而是一位復(fù)仇女神。這樣,蘩漪這個形象,在作者心目中是愛神,而在觀眾心目中,則是可怕的不擇手段的復(fù)仇女神。所以,曹禺愛她迷她,而觀眾卻很困惑,很有保留,二者互相很是錯位。然而,我們很多的研究者,只知道跟著作者跑,心想作品是他寫的,他還能錯嗎?這個想法妨礙了完整、準確和全面地分析人物的思想行為,因而做了片面的評價。
(選自《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年第期)
四、曹禺劇作的語言藝術(shù)(陳瘦竹沈蔚德)
劇作家塑造舞臺形象,必須通過劇中人自己的語言和動作,直接訴諸觀眾的耳目,不像小說家那樣,可以利用敘述人身份從旁加以說明以豐富讀者的想象,因此語言對于戲劇中的性格描寫具有特殊重要作用。戲劇語言的任務(wù),首先在于顯示劇中人的性格特征。言為心聲,由于階級地位和生活經(jīng)歷不同,各人的語言不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不相類似,而且所運用的詞匯和語氣必然各有特色。每一個劇中人在戲劇沖突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并發(fā)生一定的作用,為著各自的愛或憎、利或害而引起矛盾展開斗爭,所以每一個劇中人在出言吐語時,決不可能真正變成異口同聲。劇作家只有掌握每一個劇中人的性格化的語言,才能展開戲劇沖突,從而揭示其中所蘊藏的社會內(nèi)容和主題思想。
曹禺在開始進行藝術(shù)構(gòu)思時,首先出現(xiàn)在他心目中的是“幾個人物”,然后再從人物出發(fā),構(gòu)成尖銳復(fù)雜而又有重大社會意義的戲劇沖突。他不僅熟悉每一個劇中人,而且探索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的奧秘。因此,他給每個人所寫的臺詞(對話或獨白),好像并非出于劇作家的手筆,而是發(fā)自劇中人的內(nèi)心深處。他的語言來自生活,經(jīng)過反復(fù)錘煉,表面看來都是極普通的日常語言,但是隨處都帶有鮮明的性格特征,這種性格化的語言,無疑是他的語言藝術(sh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務(wù)分包企業(yè)合同范本
- 華萊士加盟合同范例
- 勞務(wù)合同范本遷戶口
- 單位食堂承攬合同范本
- 個人農(nóng)業(yè)養(yǎng)殖合同范本
- 加盟合同范本李慶亮
- 出售公司房屋合同范本
- 人壽第三方代理合同范本
- 勞動用工合同范本范本
- 企業(yè)策劃標準合同范本
- 高新技術(shù)企業(yè)認定申請書樣例與說明
- 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英文教學課件:chapter6 Tree
- 高壓氧科工作總結(jié)高壓氧科個人年終總結(jié).doc
- 《政治學概論》教學大綱
- 橋梁缺陷與預(yù)防
- 食品生物化學習題謝達平(動態(tài))
- 新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2022年春修訂)
- 保安員工入職登記表
- 睿達RDCAM激光雕刻切割軟件V5.0操作說明書
- 機械設(shè)計基礎(chǔ)平面連桿機構(gòu)課件
- 人力資源部經(jīng)理崗位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