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下歷史知識清單 中考歷史一輪復習知識清單_第1頁
2024年九下歷史知識清單 中考歷史一輪復習知識清單_第2頁
2024年九下歷史知識清單 中考歷史一輪復習知識清單_第3頁
2024年九下歷史知識清單 中考歷史一輪復習知識清單_第4頁
2024年九下歷史知識清單 中考歷史一輪復習知識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歷史下冊體系清單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知識健構進加建1.拉美獨立運動★★★①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qū)。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②背景:長期處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殘酷的殖民統治之下,殘酷的殖民壓迫和經濟掠奪引起了拉美人民的不滿(根本原因)。土生白人與西班牙、葡萄牙白人殖民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受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③時間:18世紀末19世紀初。⑤概況:玻利瓦爾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等地,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為紀念玻利瓦爾,一個新成立的國家被命名為“玻利維亞”。圣馬丁領導了阿根廷、智利、秘魯的獨立運動。⑥性質:一場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⑦意義:徹底推翻了西、葡殖民統治,加速了歐洲封建統治崩潰。拉美基本獨立,形成了今天的國家格局,為社會經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的斗爭。2.印度民族反英起義(1857—1859)★★①背景:英國完成工業(yè)革命后,加緊對印度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向印度傾銷紡織成品,導致手工業(yè)者破產;兼并王公領地;取消對印度土兵的優(yōu)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②導火線(直接原因):涂油子彈事件④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⑤意義: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是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⑥失敗的原因:(主)沒統一的領導;(客)英國實力強大3.拉美獨立運動和印度民族大起義的相同點D、16世紀:伊凡四世即位,稱“沙皇”。2.廢除農奴制(1861年農奴制改革)★★★農奴在獲得解放的同時,可以獲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須出錢贖買。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推動了俄國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名稱美國內戰(zhàn)不同點原因性質相同點領導階級②外患:西方列強的入侵(美最早),民族危機嚴重。2.倒幕運動(領導力量:中下級武士)★①1868年1月“王政復古”政變,結束了幕府的統治。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列。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余,軍國主義2.殘酷的殖民統治和經濟掠奪是激起殖民地人民抗爭的根本原因。8.俄國農奴制改革后,俄國仍然是沙皇專制政體,但專制獨裁開始出現了一些民主氣息,其社會性質10.俄國1861年改革前存在的農奴制與美國內戰(zhàn)前存在的奴隸制不是一種制度。農奴既不是農民,也【史料實證】【史料實證】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印度民族大起義時間18世紀末19世紀初19世紀中期(1857-1859)原因玻利瓦爾、圣馬丁章西女王結果成功失敗性質民族解放運動意義趕走了西、葡殖民者,拉丁美洲出現了丁美洲的國家格局命等生產解顏→人權解放愿想解顏-“解放”1492年1492年發(fā)現被殖民掠奪獨立運動爭取完全獨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玻利瓦爾和圣馬運動取得勝利倫布發(fā)現美洲巴拿馬收回運河L0英網維民者及18世2*19世紀初破機瓦察,8萄牙殖民者及和西班牙的確了益美國家1857年并始章書女工4英國雄民者Q0外國經略者豆了常工宣告了中國州千多年社主號按及華大0英國殖民者4方埃及民施民主運章的覽定了基礎領甲的斷間主主義革命毛澤本0資本主義封建主又和官帶資本意及三座大山。中國真正成為隨立百主的國家印度豐暴力不合作的動0英國編比者豆開了美網打的院教自尊心重界歷史上爭取民共獨立的斗爭,都以重打擊了否方殖民統的的力量,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古巴革命書斷特羅0美國侵略者及推題了美國文符的我數了社會工義發(fā)展消路時對閘材料:17世紀末,尼德蘭和英國的資本主義關系,貴族地主是支配一切的統治階級。俄國經濟發(fā)展水平十分低下。由于統治階級上層的內訌和戰(zhàn)亂頻仍,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與封建農奴制生產關系相聯系的政治機構、軍事制度、文化教育也存在著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需要大量原料和市場英國,從英國輸入大批工業(yè)品南方種植奴隸主主張降低關稅,自由貿易,使其得到廉價進口貨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需要大量廉價自由勞動力南方種植園主采用奴隸制生產方式占有大量勞動力對于新擴張的西部領土,北方主張建立自由州南部力圖擴展蓄奴州材料:在美國歷史上唯一的這次內戰(zhàn)中……更擁有道義和價值觀優(yōu)勢的北方取得了勝利。林肯解放了戰(zhàn)爭性質歷史意義(依據)戰(zhàn)爭既是一場民族解放戰(zhàn)爭,又是一次資它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了國家獨立,為美國資本主義發(fā)展開辟了美國內戰(zhàn)它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以后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1633年日本德川幕府的鎖國令(節(jié)選):9.日本歷史上的兩次重要改革:日本明治維新、俄國1861年改革有哪些相同點?名稱明治維新時間7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明治天皇學習對象中國歐美作用O=提示:①所處時代相同:都發(fā)生在19世紀60年代。②性質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③結果相同(進步性):都通過改革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④局限性:都保留了舊制度的殘余,改革國際環(huán)境改革阻力結果日本明治維新列強對日本的革前已被推翻民群眾的力堅實權成功中國帝國主義掀起潮地主階級頑固會基礎薄弱維新派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失敗11.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重要歷程18世紀60年代開始19世紀六七十年代—20世紀初擴展1861年4月1865年1868年租地農場1640年1688年1775年1783年1789年思想階段事件時間事件時間經濟工業(yè)化民主化物質推動①目的:鞏固統治,緩和階級矛盾,增強國家實力,避免革命的發(fā)生。②實質: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結起來對農奴進行的雙重敲詐與掠奪。③性質:是一場沙皇實行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③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俄國、日本。3.19世紀中期,美國和俄國在資本主義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共同問題。19世紀中期,美國由于南方盛行奴隸制,占有大量勞動力,而這正是北國由于農奴制的盛行,大量農奴被束縛在土地上,沒有人身自由。因此19世紀中期,美國和俄國在資本主④性質不同,獨立戰(zhàn)爭具有民族解放戰(zhàn)爭和資產階級革命的雙重性質;南北戰(zhàn)爭是第二次資產階級革5.俄國1861年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的異同比較?!疚ㄎ锸酚^】【唯物史觀】提示: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勝利的原因:①拉丁美洲各國人民能聯合起來,協同作戰(zhàn),南北夾擊,共同 命化電的應用化學工業(yè)科學進入“電氣時代”展蓬勃發(fā)展蓬勃發(fā)展4.成就(表現)飛機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現代塑料:美國海厄特1869(賽璐珞)人造纖維:法國夏爾多內(人造絲工業(yè)之父)1884越式的發(fā)展,成為工業(yè)化強國。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由自婦女走出家庭,成為工業(yè)勞動者(為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條件)貧富分化加劇社會矛盾激化;環(huán)境污染嚴重著作:(17世紀)1687年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使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生物的發(fā)展和進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決定的,而易錯清單1.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首先開始于英國,是“一枝獨秀”,它興起于英國的政治前提是英國完成了資產階2.愛迪生發(fā)明的是碳絲電燈泡,而非“電燈”。汽車和飛機在帶給人類方便和快捷的同時,也給人類7.牛頓被譽為“現代科學之父”,愛因斯坦被譽為“現代物理學的泰斗”。開始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70年代背景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條件1.資本—海外貿易.奴隸貿易和殖民掠奪;2.勞動力一圈地運動;3.技術—工場手工業(yè)時期積累的技術;1.資金一資本的積累和對殖民地的掠奪;2.勞動力——具備一定勞動知識1.開始:棉紡織:哈格里夫斯一珍妮紡紗機3.交通運輸:斯蒂芬森—蒸汽機車(英)飛機等)3.化學工業(yè)的發(fā)展特點3.從輕工業(yè)開始1.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2.同時發(fā)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發(fā)生(美德),百花齊放;影響1.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2.生產組織形式發(fā)生變化——出現工廠3.經濟結構——推動工業(yè)化進程,工業(yè)在4.生活方式——城市化進程加快;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密的<國富論>)7.世界市場發(fā)生變化——世界市場基本形成(19世紀中后期)8.世界格局發(fā)生變化——東方從屬于西方9.對中國的影響——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中國的歷程1.生產力——生產力迅猛發(fā)展,人類進入“電氣時代”斷與壟斷組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帝國主義階段;3.生產結構的變化——重工業(yè)取代輕紡工業(yè),成為工業(yè)的主要成場最終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5.世界格局發(fā)生變化——東西方的差距進一步拉大起救亡圖存的運動(戊成變法、辛亥革命的籍學的籍學 芬森設計的燕汽機車正,法拉第發(fā)流重證我;1859年,達爾文出版《物種起《向日葵》法國:科技:1884年夏爾多內發(fā)明人造纖維。文化:作家巴爾扎克創(chuàng)作小說集“人間喜副”太中瑞典:科技:1867年,諾貝爾發(fā)明現代炸藥的汽貝響國斯平屬儀爾和肥技煤文創(chuàng)重作基元內燃機;酒貌姆物盤意.兒等《最后t↑斯蒂芬森ttt↑↑時期3.西方殖民侵略大致經歷的四個階段資本輸出(第二次工重革命的必然結果)戰(zhàn)爭、八國聯軍侵18世紀60年代一南品輸出(工業(yè)革命的必然結果)的殖民掠奪等16—19世紀中期“三角貿易”等20世紀中期至今總結:促進成長期的落后局面時潮史實4.近代歐洲科技文化領域取得的成就【歷史解釋】【歷史解釋】1.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新特點①科學和技術的結合,促使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取得巨大成就。②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幾乎同時發(fā)生在幾個先進資本主義國家。③在一些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兩次工業(yè)革命是交叉進行的,如俄國、日本、德國等。2.近代科技革命成功的原因①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是大前提,也是根本性的原因。②思想自由是重要因素。掙脫封建神學的束縛,促使人們去積極思考探索,對科技進步的促進作用不可低估。③科學家的個人因素,沒有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的辛勤忘我的實踐探求,科技的進步是難以實現的。3.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發(fā)展歷程①17、18世紀,通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英、美、法相繼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它們大肆侵略和掠奪,形成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雛形。②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工業(yè)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起來,資本主義各國在全世界范圍內展開擴張和爭奪,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③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推動下,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帝國主義各國將世界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這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4.工業(yè)化與城市化的聯系工史實:19世紀40年的發(fā)展城市化業(yè)化推動促進導致5.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亞非拉國殖民地進入“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唯物史觀】【唯物史觀】1.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對中國的影響①洋務運動后期(19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學習西方科技,創(chuàng)辦民用工業(yè),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②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加緊侵略中國,如發(fā)動甲午中日戰(zhàn)爭、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使中國民族危機加深,最終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國人民救亡運動高漲,掀起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等。2.思想解放與科學進步之間的關系①思想解放是科學進步的前提。中世紀,神學思想籠罩歐洲,嚴重阻礙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的進步,歷史上稱這一時代為“黑暗時代”;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批判封建神學,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從而促進了近代科學的飛躍。②科學進步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如達爾文進化論的提出,直接動搖了神學根基。因此,二者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3.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科技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進程;另一方面,科技發(fā)展也帶來了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惡化等問題。我們在發(fā)展科技的過程中應該趨利避害,讓科技為人類造福?!炯覈閼选俊炯覈閼选繌目茖W家身上我們學到的優(yōu)秀品質①我們可以從科學家身上學到虛懷若谷的謙虛態(tài)度和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②學習科學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撓、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學習他們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活 二次工業(yè)革命+系新的斗爭方式民主運動高張 考點一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三國同盟”:德、意、奧(德國為核心)“三國協約”:英、法、俄(英國為核心)結盟目的:爭奪世界霸權和瓜分世界領土。*兩大集團形成的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后果)。①導火線(直接原因):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巴爾于薩拉熱窩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下發(fā)生的?列強爭奪的焦點集中在巴爾干半島。1908年,奧匈帝國企圖吞并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遭到塞爾維亞的強烈反對。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為了向塞爾維亞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亞檢薩拉熱窩事件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有什么聯系?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導火索或爆發(fā)的直接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主要戰(zhàn)場在哪里?后來戰(zhàn)場擴大到哪里?戰(zhàn)爭爆發(fā)后,戰(zhàn)爭主要在歐洲戰(zhàn)場上進行。在歐洲戰(zhàn)場形成了東線、西線和南線三條戰(zhàn)線,后來逐漸擴大到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qū)。參戰(zhàn)的是哪兩個國家的軍隊?歷時多長時間?德、法兩國軍隊;歷時10個月的陣地戰(zhàn)。凡爾登戰(zhàn)役為什么異常慘烈?交戰(zhàn)雙方死傷近百萬人。由于死亡人數太多,凡爾登戰(zhàn)役有“絞肉機”“地獄”“屠場”之稱。凡爾登戰(zhàn)役的結局怎樣?③1917年4月美國加入協約國參戰(zhàn),大大增強了協約國的力量;1917年俄國爆發(fā)十月革命,退出④1917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局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元元美國參戰(zhàn),大大增強了協約國一方的力量。俄國爆發(fā)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1918年下半年,協約國不斷發(fā)動反攻,德軍敗局已定。⑤戰(zhàn)爭性質: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人類歷史上一次規(guī)模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歷時多久?先后有多少個國家參戰(zhàn)?牽涉人口多少?歷時4年多,參戰(zhàn)國家共計30多個,牽涉人口約15億,超過當時世界總人口數的一半。⑦戰(zhàn)爭中使用了哪些新式武器?參戰(zhàn)各國死傷多少人?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世界優(yōu)勢地位。大戰(zhàn)還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⑤啟示:遠離戰(zhàn)爭,珍愛和平。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俄國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依然很落后,一戰(zhàn)激化了俄國的社會矛盾。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時間:1917年3月臨時政府沒有滿足人民的要求,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進行到底,引起人們的不滿。2.蘇維埃政權的建立①建立政權: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成立了蘇維埃政府,列寧任人民委員會主席。政治:廢除舊的國家機器,建立新政權機關經濟:將大工業(yè)、鐵路、銀行收歸國有,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廢除土地私有制,沒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將土地分給農民耕種軍事:廢除舊常備軍,組建紅軍外交:廢除沙皇政府和臨時政府與外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退出一戰(zhàn)。③國內戰(zhàn)爭:經過3年的艱苦斗爭,蘇維埃政府粉碎了外國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鞏固了新生政權。 考點三《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巴黎和會背景系,但它們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qū)仍然矛盾重時間1919年1月至6月1921年——1922年地點巴黎凡爾賽宮調整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qū)的關系參加國27個國家的代表。蘇維埃俄國和戰(zhàn)敗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保加利操縱國及三巨頭英(首相勞合·喬治)法(總理克里孟梭)美(總統威爾遜)美國(主導國)條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條約》。條約內容《凡爾賽條約》是針對處置戰(zhàn)敗德國而軍事:②萊茵河西岸的德國領土由協約實質帝國主義國家的分贓會議資本主義世界戰(zhàn)后新秩序協約國還分別與其他戰(zhàn)敗國簽訂了一系列和約《對奧和約》《對匈和約》《對國際組織國際聯盟③操縱國:英法(美國沒有加入)④宗旨:促進國際合作,保證國際的和影響確立了戰(zhàn)勝國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涉及中國影響巴黎和會簽訂了《凡爾賽條約》,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交給日本,引發(fā)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了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的原則,維持了共同點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上作出了損害中國權益的決定,這說明了什么道理?有什么啟示?②啟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推進改革開放;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增強綜合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①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所形成的戰(zhàn)后國際新秩序——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②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實質:是建立帝國主義重新分割世界、維護戰(zhàn)勝國利益和維持戰(zhàn)后和平的③評價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積極性: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確立了戰(zhàn)后帝國主義統治世界的新秩序,暫時0墨營神要0墨營神要四性璃費A截 允許使用雇傭勞動力,允許出租土地,納稅后的剩余②作用(意義):新經濟策從蘇俄的國情出發(fā),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2.蘇聯的工業(yè)化★★①開始時間:20世紀30年代為集體農莊提供機械服務,,監(jiān)督集體農莊執(zhí)行國家的生產計劃。②特征: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③評價:蘇聯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工業(yè)化,為日后贏得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顯示1.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印度)★★★ ,易錯清單1.英德矛盾、德法矛盾和俄奧矛盾成為帝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統治,而非沙皇專制統治。因此,革命性質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在1919年召開的巴黎和會上,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協約國還和其他戰(zhàn)敗國簽署了一系列條約,這些條約與《凡爾賽條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由此可見,《凡爾賽條約》是凡爾賽體系提示: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埃及的華夫脫運動屬于民族獨立運動;墨西提示:1922年,英國政府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華夫脫運動并未使埃及實現國家的完全獨立?!臼妨蠈嵶C】【史料實證】《凡爾賽條約》簽訂已黎和命1919年1月1919年6月內容:任何一個成員國如果受到武裝攻擊,縫約國將作出集體反應;各維約國決心維護共同的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影響:標志著北大兩洋公約組織業(yè)《北大西洋公約》簽署1949年《九國公約》簽訂概況:其目標是把歐共體建成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政治聯盟,是歐洲聯望成立的基礎。1993年,在歐共體的基礎上成立了歐洲聯盟,簡稱“被盟”內容:任何一個成員國如果受到武裝攻擊,其他端約國將以一切方式進行援助成立,美蘇兩極格局正式形成《聯合國家宣言》簽署1942年《歐測聯盟條約》簽署1992年1921年1922年《華沙條約》簽署1955年地地位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鞏固蘇維埃政權新經濟政策農業(yè)集體化斯大林模式勃列日涅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實現國家工業(yè)化最終形成局勢失控弊端加深3.20世紀帶有強權色彩的國際會議《凡爾賽條約》(3)都影響了(4)都損害了(1)都帶有大(2)美、英均《九國公約》操縱國時間會議4.歐洲地位的變化5.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與瓦解歐洲逐漸走向聯合歐洲逐漸走向聯合20世紀六開始建立—→初步形成—→最終形成—→開始瓦解→不斷瓦解中期新航路開辟,第一次工業(yè)革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自第一次世界大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沉重張開始主義國家加緊本主義過渡,同時對外主義殖民力量拉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歷史解釋】①1917年,美國對德宣戰(zhàn)。美國的參戰(zhàn),使協約國一方的經濟、軍事實力大增。②1917年11月,俄國爆發(fā)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蘇維埃政權。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退出了戰(zhàn)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毒艊s》為美國在中國擴張準備了條件,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使中國重新提示:華盛頓會議召開的目的和性質與巴黎和會是一致的,是巴黎和會的繼續(xù)和發(fā)展。它解決了巴黎和會沒有解決的一些問題,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qū)的統治秩序,確立了華盛頓體系。華盛頓會議簽訂的條約,調整了帝國主義列強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qū)特別是在中國的利益沖突。兩次會議都是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國主義分贓會議。兩次會議所形成的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構成帝國主義戰(zhàn)后國際關系的新對英國殖民者,迫使殖民當局作出有利于印度資產階級的讓步;另一方面,又用“非暴力”來限制群眾運動,防止社會改良轉變?yōu)楦锩?,把群眾運動控制在資產階級利益所能容許的范圍之內。甘地比較重視發(fā)動【時空觀念】【時空觀念】語關鍵詞德意志、奧匈帝國、俄國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蘇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巴黎和會、《凡爾賽條約》、凡爾賽體系突出特點原因①俄國→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原因:“一戰(zhàn)”引發(fā)俄國革命,先后推翻②德國疆域變小,且領土一分為二。原因:“一戰(zhàn)”后,巴黎和會召開約》重劃德國疆界,德國喪失大片領土,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③歐洲新興民族國家增多。原因:“一戰(zhàn)”摧毀了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帝國,俄羅斯帝國,歐洲民族意識覺醒,由此產生了許多新興的民族國家【唯物史觀】【唯物史觀】塞爾維亞青年的刺殺行為,目的是為了挽救民族危機,但采取的刺殺行動,屬②戰(zhàn)爭不是不可以避免的,要充分認識到偶然因素即突發(fā)4.蘇聯在經濟建設中存在哪些問題?給我國經濟建設帶來哪些教訓?局限性:甘地為防止爆發(fā)革命,控制了群眾的斗爭方式,保證了資產階級.體系清單逐步擴德、日建立法西斯第二次生產力不斷提高,但工人工資增長緩慢,購買力不足,特點:時間長(1929-1933)、范圍特別廣(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破壞性大項目整頓金融體系導(中心措施)通過《全國工業(yè)復興法》,規(guī)定公平競爭法規(guī),協調各個工業(yè)部門的企業(yè)活動;規(guī)定雇員有組織來進行談判的權利,制定最低工資和限制工時;通過《全國勞工關系法》,在一定范圍內維護工合法權益。(!注意此項內容和以工代賑區(qū)分。)通過《農業(yè)調整法》,對全國農業(yè)生產和銷售進行調節(jié),限制產量,保護農產品價格。推行“以工代賑”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如水庫、發(fā)電站、公路、橋梁、機場、運動場供就業(yè)機會(典型事例:田納西水利工程)考點二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1.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對外擴張★★③內外政策:對內實行獨裁統治,對外醉心于領土擴張,夢想恢復古羅馬帝國時期的疆界、地位和尊嚴。(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亞)。目的:從對外擴張中尋找出路,轉嫁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給經濟大危機沉重打擊了德國,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廣大中下層民眾困苦不堪,對政府的不滿加希特勒為什么會得到民眾的支持?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在經濟危機到來后,乘機大肆活動,根據各個階層的不同心理,進行針對還利用群眾對《凡爾賽條約》的不滿,煽動復仇情緒,從而贏得了廣泛的支持。1928年納有8萬黨員,1932年猛增到140萬。1932年,在國會選舉中,納粹黨成為第一大黨。納粹黨利用“國會縱火案”,打擊德國共產黨,逮捕和迫害大批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趁機解散法西斯政權為加強思想控制,還焚燒了大量的進步書籍;希特勒極度反猶,掀起反猶狂潮,無情地剝奪猶太人的財產,幾百萬猶太人慘遭屠殺,成千上萬的包括猶太科學家在內的優(yōu)秀人士被迫流亡國外;大力發(fā)展軍工業(yè),積極擴軍備戰(zhàn),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吞并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凡爾賽和約》,實行普遍兵役制,建立龐大的軍隊。日本覬覦中國之心由來已久,內閣制定奪取滿蒙,再征服中國,進而稱霸世界的政策。經濟大危機中,日本經濟受到重創(chuàng),軍部法西斯勢力積極推動對外擴張。農戶負債累累。在內外矛盾激化的形勢下,日本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組織。軍費開支占全部財政收入的一半,并制定了《國基準則》,即“在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地位之同時,④侵略史實:日本加緊擴充軍備,增加軍費開支;1931年日本策劃九一八事變,發(fā)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zhàn)爭;占領了中國的東北三省,扶植建立偽滿洲國,并進一步蠶食中國華北地區(qū);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變,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開始。①全面爆發(fā):1939年9月1日凌晨,德軍以“閃電戰(zhàn)”方式突襲波蘭。波蘭的盟國英、法被迫宣戰(zhàn),歐洲東線戰(zhàn)場——蘇德戰(zhàn)場:1941年6月,德國向蘇聯發(fā)動突然進攻,1941年10月,蘇聯軍民贏得太平洋戰(zhàn)場: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位于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達到最大規(guī)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戰(zhàn)場是世界反法③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④轉折點: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召開:1945年2月,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雅爾塔召開會議主要內容:會議決定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戰(zhàn)后德國由美、英、蘇等國⑧《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美、英、蘇三國的首腦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國的名義發(fā)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開羅宜言》的條戰(zhàn)。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①是人類歷史上規(guī)??涨暗膽?zhàn)爭,世界上大部分地區(qū)和人口卷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聯合,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根本)②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國家能夠聯合起來,共無法根除。權都是在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打擊下建立的。8.面對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美國通過羅斯福新政克服危機,鞏固統治;德國、日本通過建立10.1931年,九一八事變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序幕。1939年9月1日,國“閃電戰(zhàn)”突襲波蘭,法西斯戰(zhàn)爭。素養(yǎng)清單【史料實證】【史料實證】相同點都是為了促進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特點都把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有機結合,作為發(fā)展國民經濟的手段實質都是在維護基本社會制度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進行的局部調整結果都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都鞏固了本國現有制度成功原因不同點背景國內外敵人的進攻被方發(fā)生叛亂界經濟危機的沉重打擊,階級矛盾尖“文化大革命”剛結內容從本國國情出發(fā),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擴大生產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改革涉及農村和城市,目標是實現經濟維護統一主藏3.德意日三國法西斯政權的建立對比時間1933年源地形重威脅世界和平意大利經濟衰退,政治混亂工農運動高漲進軍羅馬1922年獨裁統治“二二六”兵變1936年4.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中的重大戰(zhàn)役戰(zhàn)爭時間意義一戰(zhàn)凡爾登戰(zhàn)役1916年充分顯示了一戰(zhàn)的殘酷性,被譽為“凡爾登絞肉機”二戰(zhàn)1939年9月1日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1941年1941年12月7日1942年7月一1943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重要轉折點1944年6月開辟了歐洲第二戰(zhàn)場,1945年4月5、知識比較:重要的國際條約、文獻1919年1月1919年6月1921年1922年1942年1955年6.20世紀帶有強權色彩的國際會議條約《凡爾賽條約》盛頓體系的權益全部轉給日本,《九國公約》《九國公約》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都帶有大國強權色彩(2)美、英均(3)都影響了戰(zhàn)后的世界格局(4)都損害了7.歐洲地位的變化歐洲地位下降歐洲地位下降歐洲地位進一步下降原殖民擴張、兩次因工業(yè)革命進行二戰(zhàn)打擊、美蘇冷戰(zhàn)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打擊歐洲是世界的中心歐洲地位上升地位世界大戰(zhàn)世界大戰(zhàn)20世紀六七十年代【歷史解釋】【歷史解釋】①開創(chuàng)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④是在確保美國資本主義自由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實質)中外歷史聯系提示:俄國的新經濟政策和羅斯福新政,中國現代史上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社會主②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加速了德日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和歐亞戰(zhàn)爭策源地的形成。另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人類命運休戚與共,要加強國際合作,求得共同發(fā)展;反對霸權主義,反對中國戰(zhàn)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東方主戰(zhàn)場,牽制、抗擊并殲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大量兵力,戰(zhàn)略上有力地支援了其他戰(zhàn)場的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國的抗戰(zhàn)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稱霸亞洲的野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時空觀念】【時空觀念】擴大蘇德戰(zhàn)爭擴大蘇德戰(zhàn)爭1939年1941.121931年1941.6全面爆發(fā)最大規(guī)模德國內擊日本偏襲路波蘭珠港轉折歐洲戰(zhàn)事日本授降雅爾培會議杜魯門主義(開始)杜魯門主義(開始)→馬歌爾計劃→德國分裂(冷戰(zhàn)對峙局面形成)→北約、華約→兩極格局義的新變化的新發(fā)展社會主義力量壯大:社會主義國家增多蘇聯的發(fā)展與改革: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河二戰(zhàn)后的世界變化 ①序幕:1946年,丘吉爾“鐵幕演說”。④基本形成:1949年,德國分裂。⑤最終形成:1949年北約建立和1955年華約建立。⑥結束:1991年,蘇聯解體,華約解散,標志著美蘇冷戰(zhàn)結束,兩極格局結束。政治軍事美國1947年,馬歇爾計劃。1949年,成立北約成立“歐洲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1947年)成立經互會(1949年)1955年,成立華約①美蘇勢均力敵,互相牽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世界和平,促進了西①20世紀60年代,發(fā)生了古巴導彈危機和美國侵略越南的戰(zhàn)爭。②20世紀70年代,蘇聯入侵阿富汗。③20世紀80年代,美國制訂“星球大戰(zhàn)計劃”。一、歐洲的聯合①背景(歐洲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原因:西歐國家憑借原有的工業(yè)基礎和馬歇爾計劃的的援助,采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定恰當的經濟發(fā)展政策。表現:20世紀50年代初,各國的工業(yè)生產已經基本本恢復到甚至超過了戰(zhàn)前水平。20世紀50--70年代,西歐經濟持續(xù)繁榮。②目的:聯合自強以提高國際地位③過程:20世紀50年代,組建歐洲煤鋼共同體,1958年,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三個共同體合并為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1993年,大部分西歐國家在歐共體的基礎上組成了歐洲聯盟,大大加快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④作用:加強了經濟合作,促進了西歐國家經濟發(fā)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二、美國的發(fā)展與日本的崛起★★★原因:拓展世界市場,應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刺激了經濟發(fā)展發(fā)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經濟發(fā)展速度放緩;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出現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為特征的“新經濟”。原因:美國在日本推行非軍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日本政府頒布“和平憲法”;美國的扶持,朝鮮戰(zhàn)爭的大量軍需訂單;制度適當的經濟政策,引進先進的技術。成就:1968年,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影響:日本國際地位提升,謀求成為政治大國的欲望日益膨脹,軍費開支不斷增加,引起亞洲鄰國的關注和不安。③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二戰(zhàn)后,英國、法國和聯邦德國先后宣布建成“福利國家”;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發(fā)展②評價:社會保障制度是工人階級斗爭的結果,可以緩和階級矛盾,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經濟發(fā)展的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但是,它不能解決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背景:隨著冷戰(zhàn)局面的形成,蘇聯要求東歐國家與自己保持高度一致。1949年,蘇聯、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評價蘇聯通過經互會幫助東歐國家克服了戰(zhàn)后經濟困難,但也利用經互會將各成員國的經濟納入蘇聯取消了東歐各國共產黨的自主權,按照蘇聯模式對這些國家進行了全方位的內部改造。1950年,中蘇締結了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加強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新中國掀起了學習蘇聯的經濟上:墾荒運動,種玉米;取消農產品義務交售制,改為收購制;改革工業(yè)管影響:赫魯曉夫的改革沒有從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時期形成的政治經濟體制。經濟上:推行“新政策”,加速科技進步完善經濟管理體制和加強經濟刺激。仍然沒有從根本上影響:改革仍然沒有從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輕工業(yè)與新興產業(yè)落后。高投入、③思考: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哪些共同點?措施:政治體制改革,取消蘇共的領導地位,實行多黨制,倡導“公開性”和“政治多元化”效果:使人們的思想發(fā)生混亂,無政府狀態(tài)蔓延,局勢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趨勢也隨原因:各國改革效果不佳,社會矛盾尖銳;西方國家“和平演變”;受戈爾巴喬夫政治多元化影西方國家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加緊推行“和平演80年代末,受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影響,東歐各國開始實行政治多元化,此后東歐政局激烈動蕩。東歐劇變的表現:政治上,實行議會民主制和多黨制;經濟上,實行私有化基礎上的市場經濟。1991年8月19日,8名蘇共高級官員發(fā)動政變,試圖挽救蘇聯,但不到3天,即宣告失敗。這次事件后,戈爾巴喬夫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職務。俄羅斯領導人葉利欽控制了全局,蘇聯的分裂進一步加要搞好經濟建設,重視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政策的制定要適合國情,不能盲目照搬別國的模式;必須注重執(zhí)政黨的建設;警惕西方國家對社會主義進行的“和平演變”。1.亞洲:1955年的萬隆會議(亞非會議)①背景:二戰(zhàn)后越來越多的國家取得民族獨立,面臨著鞏固政權、發(fā)展經濟的共同問題。②內容:通過了和平相處,友好合作十項原則;形成了萬隆精神。③影響: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民族自信心,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從萬隆會議開始,發(fā)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增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2.非洲: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首先在北非展開。①利比亞、埃及(在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起義,推翻了英國扶持的封建王朝。成立了埃及共和國。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阿爾及利亞推翻了法國的殖民統治,獲得了獨立。②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年”。③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3.拉美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①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羅等人的領導下,推翻了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和雇傭軍,走上了社會主義發(fā)②1999年底,巴拿馬人民從美國手中收回了運河區(qū)的全部主權。4.二戰(zhàn)后亞非拉獨立運動有哪些啟示?民族獨立是民族發(fā)展的重要保障,要堅決捍衛(wèi)民族獨立;增強綜合國力才是實現民族振興的必由1.揭開美、蘇冷戰(zhàn)序幕的是丘吉爾的“鐵幕演說”;冷戰(zhàn)正式開始的標志是杜魯門主義的出臺?!疤K俄”;1922年至1991年,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1991年后,俄羅斯成為一個【史料實證】【史料實證】1.異同比較:戰(zhàn)后日本、西歐與美國經濟發(fā)展原因與啟示項目美國不同點獲得美國的扶持,推行非軍事化和民歐走向聯合發(fā)展,成立歐美國戰(zhàn)后確立霸主相同點都重視高科技的發(fā)展,制定恰當的政策,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要抓住歷史機遇,加強國際合作;要大力發(fā)展教育,重視科技創(chuàng)新;堅時間1775~1783年19世紀初玻利瓦爾、圣馬丁推翻了西班牙等在南美洲的殖民統治1959年卡斯特羅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民眾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印度的獨立奠定1918開始扎格魯爾20世紀60~90年代1999年,巴拿馬收回了巴拿馬運河區(qū)的全成立時期國家性質影響德、意、奧匈帝國帝國主義侵略集團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zhàn),三國協約國”集團德、意、日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法西斯國家相互勾結的產物,二戰(zhàn)中(1942年美、英、蘇、中正義的團結了可以團結的力量,改變了雙方的力量對比,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勢力,對最后戰(zhàn)勝法西斯侵略者起了決定性作用北約冷戰(zhàn)初期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華約以蘇聯為首的《凡爾賽條的》1919年1月1919年6月立與領土定整,建立并維護各間在中國的商務實業(yè)機會均等原則《九國公約》簽訂1921年1922年式形成。太太增強了反法烈斯國家的力禁,鼓舞了世界人民及法州質的生爭,加速了第二次底界大戰(zhàn)的勝利進程度和文化傳統影響:標志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出5.歐洲地位的變化歐洲地位下降歐洲地位下降歐洲地位進一步下降二戰(zhàn)打擊、美蘇冷戰(zhàn)的影響原殖民擴張、兩次因工業(yè)革命進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打擊歐洲是世界的中心歐洲地位上升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20世紀六七十年代【歷史解釋】【歷史解釋】1.戰(zhàn)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特點①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的轉移:美國取代英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美國在全球各地建立幾百個軍事基地;以美元為中心資本主義貨幣體系和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建立起來②資本主義國家加強對經濟干預:源發(fā)于羅斯福新政期間的國家干預經濟政策在戰(zhàn)后資本主義各國得到適用并發(fā)展。其實質是資本主義國家對生產關系的調整,是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③資本主義對外擴張方式的轉變:利用跨國公司在全球采集原材料、組織生產、開展金融活動等;將勞動密集型、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yè)向發(fā)展中國家轉移;制定有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國際經貿規(guī)則等④注重緩和社會階級矛盾: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等2.為什么說德國分裂是冷戰(zhàn)的產物?原因:①冷戰(zhàn)開始后,德國問題便成為冷戰(zhàn)的焦點。美、英、法、蘇等國在各自的占領區(qū)內推行有利于本國的政策,德國逐漸分裂為兩個不同的經濟、政治實體。②德國分裂是英、美、法、蘇等國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德國人民頭上的結果,是冷戰(zhàn)的產物。3.戰(zhàn)后西歐和日本經濟恢復、發(fā)展的比較及得出的啟示比較①相同點:都得到了美國在經濟上的大量援助和扶持;都較好地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重視教育和人才的培養(yǎng);政府都采取恰當的經濟政策。②不同點:日本進行民主化改革,推行非軍事化政策,利用了朝鮮戰(zhàn)爭等有利時機;歐洲走的是聯合發(fā)展的一體化道路。啟示:要善于抓住機遇,加強國際經濟聯系;要大力發(fā)展教育,培養(yǎng)人才,積極引進先進科技,大膽創(chuàng)新;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的霸主(二戰(zhàn)后)大戰(zhàn)(1914(1929年)俄國十新經濟月革命政策化運動年1917年產黨和工人“經互會”東歐東歐建立年年年 印度非暴墨西哥埃及華夫力不合作卡德納日戰(zhàn)爭埃及共和萬隆翻獨裁不結盟運動納米比回運河區(qū)政權“非洲年”正式成立亞獨立全部主權1918—20世紀二1934年1945年1953年1955年1959年1960年1961年1990年1999年1922年三十年代 1.美國獨立戰(zhàn)爭、美國南北戰(zhàn)爭、羅斯福新政和戰(zhàn)后美國發(fā)展的啟示:民族獨立是經濟發(fā)展的前提,國家統一是經濟發(fā)展的保障,國家干預是經濟發(fā)展的條件,科學技術是經濟發(fā)展的動力。對于我們而言,要堅決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要加強宏觀調控和發(fā)展科技教育。社會主義道路。蘇聯戈爾巴喬夫上臺后開始改革,其改革激化了蘇聯社會的各種矛盾,引發(fā)了社會動蕩,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要充分重視國內民族問題、正確處理民①從原因分析,根本原因都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引起的嚴重弊端長期得不到糾正;戈爾巴喬夫③從時間分析,都發(fā)生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教訓.體系清單聯合國成立蘇聯解體世界賀易組織成立信息時代世界人口達到①成立:1945年10月,聯合國正式成立。(1945年2月二戰(zhàn)中的雅爾塔會議上決定成立)⑤主要機構:聯合國大會(聯大)、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安理會)、聯合國秘書處等。羅斯、英國、美國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①原因: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各國把發(fā)展經濟作為首要任務,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①成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成立,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成為支撐、協調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兩大支柱,推動世界和平與發(fā)展。(兩大支柱??继羁疹},注意先后順④恐怖活動:2001年美國9·11事件①時間: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信息時代”。計算機網絡將世界連接成一個整體,創(chuàng)造了人類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觀念。拓展了人類生活空間,對計算機網絡是一柄雙刃劍,我們應合理、科學利用網絡,促進社會發(fā)展,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避2.婦女地位的提高的表現(197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④就業(yè)機會增加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①主要標志:電子計算機(核心)、原子能、航空航天、生物工程。③影響: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飛躍發(fā)展,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引起了世界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④啟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fā)展;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給人類帶來5.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使人類進入“電素養(yǎng)清單?!臼妨蠈嵶C】【史料實證】1.20世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與認識名稱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系“一超多強”和世界多極化趨勢形成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20世紀90年代初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改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