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金鄉(xiāng)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1頁
山東省金鄉(xiāng)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2頁
山東省金鄉(xiāng)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3頁
山東省金鄉(xiāng)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4頁
山東省金鄉(xiāng)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無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5月份學情監(jiān)測七年級歷史試題試題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50分,考試時間6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共20分)一、選擇題(以下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選對得1分,共20分)1.掌握歷史發(fā)展的時序是歷史學科的學習方法之一。以下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軸中,空白處應填入的是()A.靖康之變 B.南宋滅亡 C.明朝建立 D.清軍入關2.明朝宦官汪直權傾朝野,手下爪牙“從京城到全國各地,到處偵查隱秘的事情,即使是親王府邸,也不能幸免”。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明朝()A.廢除丞相制度 B.分封諸子為王C.施行廷杖處罰 D.設立廠衛(wèi)制度3.假期將至,某同學想去北京旅行,因為在歷史課上聽老師講到有個景點叫做“明十三陵”。可通過查資料得知明朝建立者朱元璋的陵墓卻不在北京,他應該去哪兒參觀朱元璋的陵墓()A.南京 B.西安 C.洛陽 D.余杭4.明代萬歷皇帝欽筆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是中國現(xiàn)存的唯一一份狀元卷,于1983年在山東青州市發(fā)現(xiàn)。該卷肯定涉及哪些內容()A.經濟政策 B.時事評論 C.詩詞歌賦 D.四書五經5.宋朝時期,從越南引進了優(yōu)良品種占城稻;明朝時期,從美洲引進了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這些舉措共同促進了()A.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 B.農民地位的提高C.海外貿易的繁榮 D.手工工場的出現(xiàn)6.明初法律規(guī)定,官府三日一次校準街市的各種量器,如斛、斗、稱、尺等,禁止官府以“和雇(政府低價強行雇傭)”“和買(政府低價強行購買)”的名義擾害商民。這反映出明朝()A.實行文化專制 B.重視規(guī)范商業(yè)活動C.注重減輕賦稅 D.實行閉關鎖國政策7.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藍色花紋受伊斯蘭文化影響,制作花紋的顏料“鈷藍”由波斯商人帶來,它的花紋既有漢人推崇的梅蘭竹菊、蒙古人喜歡的牡丹、芍藥,也有西亞文化的葡萄藤。青花瓷的這些特性表明()A.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B.中華文明在融合外來文明中創(chuàng)新C.中華文明長期處于世界文明發(fā)展前列D.中華文明經久不衰、綿延不斷8.下圖是紫禁城,也稱故宮。是我國明清兩朝的皇宮,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宮廷建筑群。為了突出皇權至上,建筑藝術家們用藝術手法,巧妙地處理了建筑、美術等領域之間的內在關系,設計出了一條神秘奇特的中軸線。上述材料能說明紫禁城()①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②展示了高超的建筑技藝③凸顯了皇權的至高無上 ④蘊含了平等的思想理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齊民要術》提出“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孟子》提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農政全書》提出“丘陵、阪險不生五谷者,以樹竹木”。材料強調農業(yè)生產應()A.注重循環(huán)利用 B.調動農民積極性C.得到統(tǒng)治者重視 D.遵循自然規(guī)律10.宋代書法在風格上充分展現(xiàn)了當時時代的特點,自由瀟灑,頗多趣味。但令人遺憾的是,自宋代以后一段時間的書法仿佛喪失了活力,書法的風格“中規(guī)中矩”,不再如宋代書風那般充滿趣味。而到明代中期之后,文人志士則使得宋代書風再現(xiàn)于世。這些變化()A.適應了市民階層的文化需要 B.體現(xiàn)古代士大夫多元的藝術追求C.深受政治和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 D.使古代的書法藝術進入自覺階段11.明朝人羅貫中寫的小說《三國演義》,在描寫赤壁之戰(zhàn)時有“蔣干盜書”“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黃蓋”“諸葛亮借東風”等情節(jié)。但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卻不見于史書記載。對此解釋合理的是()A.《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題材小說,內容純屬虛構,完全不可信B.《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題材小說,內容來源于真實歷史,完全可信C.《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題材小說,全面反映了真實的歷史D.《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題材小說,為增強趣味性適當進行了文學創(chuàng)作12.抒發(fā)了鏟除邪惡勢力愿望,有著浪漫主義色彩的明代神話小說是()A.《水滸傳》 B.《三國演義》 C.《西游記》 D.《紅樓夢》13.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在重慶(新華日報)上發(fā)表《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主要講述明朝的滅亡及其原因,以供后人借鑒。此文主要是紀念()A.戚繼光抗倭 B.努爾哈赤建立后金C.李自成起義 D.清軍入關14.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進入中原以后,得到廣大農民的熱烈擁護,隊伍很快發(fā)展到100多萬人。這主要是因為他提出了哪一口號()A.“洗滌朝廷” B.“替天行道”C.“均田免賦” D.“高筑墻,廣積糧”15.1644年,清朝攝政王多爾袞逼退李自成的起義軍進入北京,大張旗鼓地為明朝皇帝和皇后發(fā)喪,并極力稱贊那些在動亂中喪生的明朝官員。多爾襲此舉的主要意圖在于()A.尊崇明朝皇室和官僚 B.緩和尖銳的階級矛盾C.樹立清朝的正統(tǒng)地位 D.瓦解農民軍抵抗意志16.毛澤東曾評論說:康熙皇帝頭一個偉大貢獻是打下了今天我們國家所擁有的這塊領土,我們今天繼承的這大塊版圖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時牢固地確定了的。清朝康熙皇帝為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抗擊外國侵略而采取的措施是()①平定回部貴族叛亂 ②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③平定準噶爾叛亂 ④組織雅克薩之戰(zhàn)抗擊沙俄侵略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7.文物是歷史的見證。下列文物都是在清朝時頒發(fā)的,這些文物反映出()A.清朝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B.清朝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設置機構C.清朝加強了西藏的管轄 D.清朝加強對全國的控制18.乾隆皇帝在新疆北路置烏魯木齊都統(tǒng)和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又在新疆南路設置喀什噶爾參贊大臣。對于天山南路的“回部”維吾爾族聚居區(qū),仍承襲原有的伯克制。材料體現(xiàn)了對新疆管轄的特點()A.武力彈壓 B.冊封爵位 C.因地制宜 D.宗教自治19.1771年正月,渥巴錫率領土爾扈特部蒙古族3.3萬余戶,16.9萬人,持家?guī)Э冢s護牲畜,攜運輜重,自伏爾加河下游起程歸國,沿途克服長途跋涉、疾病饑餓、多次戰(zhàn)爭等困難,用了半年時間,以近十萬人傷亡代價回到祖國。他們憑著果敢的精神、堅強的意志,完成世界史上的偉大壯舉。所以土爾扈特部回國()A.有利于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fā)展 B.促進了西藏地區(qū)經濟社會的發(fā)展C.新疆地區(qū)管轄范圍的不斷增大 D.奠定了近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版圖基礎20.乾隆時,六世班禪拒絕了英國殖民者與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聯(lián)系的要求,明確表示西藏的一切無不聽命于朝廷。為紀念他的功績,乾隆皇帝下令修建了清凈化城塔(見下圖,位于北京西黃寺內)。此塔的修建見證了()A.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鞏固 B.清朝經濟的恢復發(fā)展C.清朝東北邊疆的穩(wěn)定 D.文化專制政策的推行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0分)二、非選擇題(3題共30分,其中21題10分,22題10分,23題10分)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明太祖說:“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迅速滅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wěn)當?!薄睹魇芳o事本末》(1)根據(jù)材料一,明太祖“罷相,設五府、六部”的原因是什么?(2分)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明太祖在地方上采取的相應措施。(2分)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清)顧炎武《日知錄》(2)材料二是顧炎武對哪一制度的抨擊?(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的制度帶來了怎樣的危害。(2分)(3)通過以上措施反映出明朝怎樣的政治趨勢。(2分)22.明朝時期,我國科技有了較大進步,建筑藝術也有光輝成就。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家國情懷——談科技】材料一《本草綱目》全書約190萬字,共記載了藥物1800多種,比前人所記載的增加了370多種;收錄藥方11000多個,比前人所收錄的藥方增加4倍;還附有1100多幅藥物形態(tài)圖。書中對各種藥物進行了新的分類,詳細介紹它們的產地、形色、氣味及其主要療效?!x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材料一反映了《本草綱目》怎樣的特點?(2分)材料二《天工開物》記載了農業(yè)和手工業(yè)各部門的生產技術,包括谷類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鹽、制糖、制陶、榨油、造紙、冶鑄、兵器、舟車制造和珠玉采琢?!螒窃凇短旃ら_物》的序言中說:“卷分前后,乃‘貴五谷而賤金玉’之義?!薄x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2)《天工開物》一書把谷物類放在前面,而把珠玉類置于最后。這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觀念?(2分)據(jù)所學知識回答,這部書具有怎樣的地位?(2分)【時空觀念——展建筑】材料三明長城是中國歷代長城建筑中最堅固、使用時間最長的長城,既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對中原農業(yè)地區(qū)的侵擾,又在此基礎上形成長城文化帶,將中原文化過渡到塞北,為農牧民族大融合的實現(xiàn)提供了前提條件?!幾杂嗤睹髑迳鐣c經濟近代轉型研究》(3)根據(jù)材料三,指出明長城的主要特點,(2分)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