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動機(內(nèi)燃機)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自動張緊輪試驗規(guī)范_第1頁
發(fā)動機(內(nèi)燃機)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自動張緊輪試驗規(guī)范_第2頁
發(fā)動機(內(nèi)燃機)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自動張緊輪試驗規(guī)范_第3頁
發(fā)動機(內(nèi)燃機)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自動張緊輪試驗規(guī)范_第4頁
發(fā)動機(內(nèi)燃機)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自動張緊輪試驗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21.220.10

J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

發(fā)動機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機械式自動張緊輪

試驗規(guī)范

Testspecificationformechanicalautomatictensionerofaccessorybeltdrive

systemofengine

征求意見稿

2023.4.3

20××-××-××發(fā)布20××-××-××實施

GB/T××××—××××

引言

張緊輪是發(fā)動機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應用的關鍵部件,其主要起到傳動系統(tǒng)張緊力調(diào)節(jié)作用,使傳動系

統(tǒng)張緊力保持穩(wěn)定狀態(tài),既能實現(xiàn)降噪減振又能提高帶傳動系統(tǒng)使用壽命和傳動精度。張緊輪發(fā)展至今

幾經(jīng)技術變化,目前均具備自動張緊功能,其能夠根據(jù)附件帶的長度變化自動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張緊力,一般可

分為機械式自動張緊輪和液壓式自動張緊輪,由于機械式自動張緊輪應用較為普遍,本標準規(guī)定了機械

式自動張緊輪的試驗規(guī)范。

II

GB/T×××××—××××

發(fā)動機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機械式自動張緊輪試驗規(guī)范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發(fā)動機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機械式自動張緊輪(以下簡稱張緊輪)的試驗規(guī)范,主要包括

高溫耐久性試驗、冷熱沖擊耐久性試驗、腐蝕試驗、污染試驗、提起試驗、耐臭氧試驗、跌落試驗及急

扭試驗。

本標準適用于發(fā)動機應用的機械式自動張緊輪,不適用于張緊輪中帶輪或軸承、直線式張緊輪和雙

向張緊輪。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6931.1帶傳動術語第1部分:基本術語

3術語和定義

GB/T6931.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機械式自動張緊輪mechanicalautomatictensioner

一種通過彈簧和張緊臂等零件提供帶的張力的部件。

3.2

負荷角度loadangle

指在發(fā)動機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中張緊輪在名義工作位置時,帶輪上傳動帶合力與張緊臂的夾角。

3.3

平行度parallelism

指在張緊臂的負荷角度方向施加力,將張緊臂旋轉到名義工作位置時,軸承安裝面相對于張緊輪安

裝基準面的平行誤差的最大值,單位采用mm或°表示。

3.4

高度差offset

指在張緊臂的負荷角度方向施加力,將張緊臂旋轉到名義工作位置時,軸承安裝面相對于張緊輪安

裝基準面的距離。

3.5

張緊輪磨合tensionerbreak-in

指試驗前,在溫度20±5℃、峰-峰值幅度2°、頻率20Hz的情況下轉動張緊臂15分鐘,用于穩(wěn)定

張緊輪阻尼的準備步驟。

3.6

扭矩torque

指張緊輪磨合后在名義工作位置時的平均扭矩。記錄的數(shù)據(jù)應包括達到預熱/磨合五個周期的完整

扭矩與位移的曲線。

III

GB/T××××—××××

3.7

阻尼damping

指張緊輪磨合后在名義工作位置時阻止張緊輪的張緊臂移動的壓力或摩擦力。記錄的數(shù)據(jù)應包括達

到預熱/磨合五個周期的完整扭矩與位移的曲線。阻尼用百分比、力或扭矩表示。

4試驗說明

發(fā)動機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機械式自動張緊輪應用在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中。機械式自動張緊輪試驗包含高

溫耐久性試驗、冷熱沖擊耐久性試驗、腐蝕試驗、污染試驗、提起試驗、耐臭氧試驗、跌落試驗及急扭

試驗。其中高溫耐久性試驗、冷熱沖擊耐久性試驗、腐蝕試驗、污染試驗可通過傳動帶式驅動或拉線式

驅動兩種試驗方式實現(xiàn)。

傳動帶式驅動試驗要求試驗裝置中的主動輪或從動輪至少有一個是偏心輪,能夠使張緊臂達到上下

峰值,傳動帶材料應滿足試驗要求,具體裝置簡圖見圖1。

·

標引序號說明:

1——從動輪;

2——從動輪;

3——傳動帶;

4——主動輪;

5——張緊輪。

圖1傳動帶式驅動試驗裝置簡圖

拉線式驅動試驗要求試驗裝置中主動輪為偏心輪,能夠使張緊臂達到上下峰值,線繩應滿足試驗強

度要求,具體裝置簡圖見圖2。

標引序號說明:

1——張緊輪;

2——線繩;

3——主動輪。

圖2拉線式驅動試驗裝置簡圖

2

GB/T×××××—××××

5試驗規(guī)范

5.1高溫耐久性試驗

5.1.1試驗目的

高溫耐久性試驗目的為驗證在高溫環(huán)境下張緊輪的性能及耐久性。

5.1.2試樣

試驗樣本數(shù)量不少于4件。

5.1.3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見圖1或圖2。

5.1.4試驗程序

5.1.4.1試驗條件

試驗前需進行磨合,試驗條件如下:

——試驗溫度:100°C±5°C;

——試驗頻率:25Hz±1Hz;

——試驗擺角:±3°;

——試驗時間:≥400h。

5.1.4.2試驗方法

將張緊輪安裝在試驗裝置中,設置規(guī)定試驗頻率和擺角,啟動試驗,當設備達到要求的溫度時,開

始計算試驗時間,并在0小時,1小時,24小時,100小時,200小時和400小時時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

5.1.5結果記錄

試驗結果要求如下:

——張緊輪無卡滯;

——噪聲不能超過允許值;

——平行度變化量≤0.5°;

——高度差變化值≤0.5mm;

——平均扭矩變化量≤15%;

——阻尼在設計范圍內(nèi)。

5.2冷熱沖擊耐久性試驗

5.2.1試驗目的

冷熱沖擊耐久性試驗目的為驗證在高低溫環(huán)境下張緊輪的性能及耐久性。

5.2.2試樣

試驗樣本數(shù)量不少于4件。

5.2.3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見圖1或圖2。

5.2.4試驗程序

3

GB/T××××—××××

5.2.4.1試驗條件

試驗前需進行磨合,試驗條件如下:

——試驗頻率:25Hz±1Hz;

——試驗擺角:±3°;

——試驗時間:≥6h。

5.2.4.2試驗方法

將張緊輪安裝在試驗裝置中,設置規(guī)定試驗頻率和擺角,啟動試驗,將其在100℃±5℃的試驗裝

置中運行1個小時,隨后將張緊輪安裝在-40℃±2℃的試驗裝置中,靜置1小時后啟動試驗,運行1個

小時,以上為1個循環(huán),按照以上方法循環(huán)3次,并在每個循環(huán)張緊輪運行0小時,1小時和2小時時

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

5.2.5結果記錄

試驗前需進行磨合,試驗結果要求如下:

——張緊輪無卡滯;

——噪聲不能超過允許值;

——平行度變化量≤0.5°;

——高度差變化量≤0.5mm;

——平均扭矩變化量≤15%;

——阻尼在設計范圍內(nèi)。

5.3腐蝕試驗

5.3.1試驗目的

腐蝕試驗目的為驗證在腐蝕性環(huán)境下張緊輪的性能及耐久性。

5.3.2試樣

試驗樣本數(shù)量不少于4件。

溶液:0.5%濃度鹽水。

5.3.3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見圖1或圖2。

5.3.4試驗程序

5.3.4.1試驗條件

試驗前需進行磨合,試驗條件如下:

——試驗溫度:常溫;

——試驗頻率:25Hz±1Hz;

——試驗擺角:±3°;

——試驗時間:312h。

5.3.4.2試驗方法

將張緊輪安裝在試驗裝置中,設置規(guī)定試驗頻率和擺角,啟動試驗運行72小時,然后停止試驗,

打開試驗艙24小時。再次啟動試驗運行96小時,然后停止試驗,打開試驗艙24小時。再次啟動試驗

4

GB/T×××××—××××

運行72小時,然后停止試驗,打開試驗艙,使張緊輪干燥24小時。

鹽霧及張緊輪運行時間為240小時,總試驗時間為312小時。從24小時開始,1天打開試驗裝置

不能超過1次,并在0小時,1小時,24小時,72小時,192小時,288小時和312小時時進行數(shù)據(jù)采

集。

5.3.5結果記錄

試驗結果要求如下:

——張緊輪無卡滯;

——噪聲不能超過允許值;

——平行度變化量≤0.5°;

——高度差變化量≤0.8mm;

——平均扭矩變化量≤15%;

——阻尼在設計范圍內(nèi)。

5.4污染試驗

5.4.1試驗目的

污染試驗目的為驗證在污染性環(huán)境下張緊輪的性能及耐久性。

5.4.2試樣

試驗樣本數(shù)量不少于4件。

污染液主要成分如下:

——3.8L水;

——0.14kg0~200微米的粉塵;

——0.14kg#400砂粒氧化鋁;

——0.05kg#150砂粒氧化鋁;

——0.14kg食鹽;

——0.005L紅色食用色素溶液。

5.4.3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見圖1或圖2。

5.4.4試驗程序

5.4.4.1試驗條件

試驗前需進行磨合,試驗條件如下:

——試驗溫度:70°C±5°C;

——試驗頻率:25Hz±1Hz;

——試驗擺角:±3°;

——試驗時間:≥400h。

5.4.4.2試驗方法

將張緊輪裝在試驗裝置中,設定規(guī)定試驗頻率和擺角,啟動試驗,當設備達到設定溫度時,開始計

算試驗時間,在張緊輪上噴污染液,噴射位置見圖3,每個位置噴2秒,使張緊輪外表面完全噴濕,

一天噴3次,每次間隔不小于2小時。并在0小時、1小時、24小時、100小時、200小時和400小時

時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實驗結束后將試樣靜置14天后進行磨合,再次進行檢測。

5

GB/T××××—××××

圖3污染液噴射位置簡圖

5.4.5結果記錄

試驗前需進行磨合,試驗條件如下:

——張緊輪無卡滯;

——噪聲不能超過允許值;

——平行度變化量≤0.5°;

——高度差變化量≤0.8mm;

——平均扭矩變化量≤15%;

——阻尼在設計范圍內(nèi)。

5.5提起試驗

5.5.1試驗目的

提起試驗目的為驗證張緊輪的零部件強度和張緊輪的性能。

5.5.2試驗樣本

試驗樣本數(shù)量不少于4件。

5.5.3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為扭矩扳手及定位輔具。

5.5.4試驗程序

將張緊輪安裝在試驗裝置上,用扭矩扳手繞張緊輪的軸(見圖4)扭轉張緊臂,當張緊臂至最大行

程位置時記錄最大扭矩,并繼續(xù)施加扭矩至最大行程扭矩的1.2倍,再緩慢放松至自由狀態(tài)。每個產(chǎn)品

重復6次。

6

GB/T×××××—××××

標引序號說明:

1——張緊輪;

2——扭矩扳手。

圖4扭矩扳手提起示意圖

5.5.5結果記錄

試驗前需進行磨合,試驗結果要求如下:

——張緊輪無異常;

——平行度變化量≤0.5°;

——高度差變化量≤0.5mm;

——平均扭矩變化量≤15%;

——阻尼在設計范圍內(nèi)。

5.6耐臭氧試驗

5.6.1試驗目的

耐臭氧試驗目的為驗證張緊輪上外表可見橡膠件的抗裂性。

5.6.2試樣

試驗樣本數(shù)量不少于3件。

5.6.3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為臭氧測試箱。

5.6.4試驗程序

將張緊輪放在臭氧測試箱中,臭氧濃度100PPHM,試驗70小時。

5.6.5結果記錄

張緊輪外表可見橡膠件目視無龜裂紋。

5.7跌落試驗

5.7.1試驗目的

跌落試驗目的為驗證張緊輪裝配過程中異常跌落后,整體結構無散架。

5.7.2試樣

試驗樣本數(shù)量不少于4件。

7

GB/T××××—××××

5.7.3試驗裝置

試驗需要在水泥地上進行。

5.7.4試驗程序

抓住張緊輪上的帶輪,將張緊輪置于離水泥地面1.5米高,自由落下。每個張緊輪重復3次。

5.7.5結果記錄

張緊輪應完整,無零件散架。

5.8急扭試驗

5.8.1試驗目的

急扭試驗目的為驗證張緊輪限位塊的強度。

5.8.2試樣

試驗樣本數(shù)量不少于3件。

5.8.3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為施加旋轉力的工具。

5.8.4試驗程序

將張緊輪安裝在試驗裝置上,旋轉張緊臂到最大行程,松開張緊臂使其自由回彈。每個產(chǎn)品重復5

次。

5.8.5結果記錄

張緊輪限位塊目視無異常。

6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括但不限以下內(nèi)容:

——試驗項目;

——試驗依據(jù)的標準;

——試驗裝置型號;

——試驗件型號;

——試驗環(huán)境;

——試驗條件;

——試驗要求;

——終止試驗理由;

——試驗日期、試驗人員及試驗單位;

——試驗結果。

8

GB/T×××××—××××

參考文獻

[1]GB/T10414-2017同步帶傳動汽車同步帶輪

[2]GB/T12734-2017同步帶傳動汽車同步帶

[3]GB/T12732-2008汽車V帶

[4]GB/T13352-2008帶傳動汽車工業(yè)用V帶及其帶輪尺寸

[5]GB/T13552-2008汽車多楔帶

[6]GB/T33513-2017帶傳動汽車多楔帶與帶輪PK型:尺寸

9

GB/T×××××—××××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則起

草。

本部分由中國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帶輪與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28)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浙江豐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機生產(chǎn)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本標準為首次發(fā)布。

I

GB/T×××××—××××

發(fā)動機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機械式自動張緊輪試驗規(guī)范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發(fā)動機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機械式自動張緊輪(以下簡稱張緊輪)的試驗規(guī)范,主要包括

高溫耐久性試驗、冷熱沖擊耐久性試驗、腐蝕試驗、污染試驗、提起試驗、耐臭氧試驗、跌落試驗及急

扭試驗。

本標準適用于發(fā)動機應用的機械式自動張緊輪,不適用于張緊輪中帶輪或軸承、直線式張緊輪和雙

向張緊輪。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6931.1帶傳動術語第1部分:基本術語

3術語和定義

GB/T6931.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機械式自動張緊輪mechanicalautomatictensioner

一種通過彈簧和張緊臂等零件提供帶的張力的部件。

3.2

負荷角度loadangle

指在發(fā)動機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中張緊輪在名義工作位置時,帶輪上傳動帶合力與張緊臂的夾角。

3.3

平行度parallelism

指在張緊臂的負荷角度方向施加力,將張緊臂旋轉到名義工作位置時,軸承安裝面相對于張緊輪安

裝基準面的平行誤差的最大值,單位采用mm或°表示。

3.4

高度差offset

指在張緊臂的負荷角度方向施加力,將張緊臂旋轉到名義工作位置時,軸承安裝面相對于張緊輪安

裝基準面的距離。

3.5

張緊輪磨合tensionerbreak-in

指試驗前,在溫度20±5℃、峰-峰值幅度2°、頻率20Hz的情況下轉動張緊臂15分鐘,用于穩(wěn)定

張緊輪阻尼的準備步驟。

3.6

扭矩torque

指張緊輪磨合后在名義工作位置時的平均扭矩。記錄的數(shù)據(jù)應包括達到預熱/磨合五個周期的完整

扭矩與位移的曲線。

III

GB/T××××—××××

3.7

阻尼damping

指張緊輪磨合后在名義工作位置時阻止張緊輪的張緊臂移動的壓力或摩擦力。記錄的數(shù)據(jù)應包括達

到預熱/磨合五個周期的完整扭矩與位移的曲線。阻尼用百分比、力或扭矩表示。

4試驗說明

發(fā)動機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機械式自動張緊輪應用在附件帶傳動系統(tǒng)中。機械式自動張緊輪試驗包含高

溫耐久性試驗、冷熱沖擊耐久性試驗、腐蝕試驗、污染試驗、提起試驗、耐臭氧試驗、跌落試驗及急扭

試驗。其中高溫耐久性試驗、冷熱沖擊耐久性試驗、腐蝕試驗、污染試驗可通過傳動帶式驅動或拉線式

驅動兩種試驗方式實現(xiàn)。

傳動帶式驅動試驗要求試驗裝置中的主動輪或從動輪至少有一個是偏心輪,能夠使張緊臂達到上下

峰值,傳動帶材料應滿足試驗要求,具體裝置簡圖見圖1。

·

標引序號說明:

1——從動輪;

2——從動輪;

3——傳動帶;

4——主動輪;

5——張緊輪。

圖1傳動帶式驅動試驗裝置簡圖

拉線式驅動試驗要求試驗裝置中主動輪為偏心輪,能夠使張緊臂達到上下峰值,線繩應滿足試驗強

度要求,具體裝置簡圖見圖2。

標引序號說明:

1——張緊輪;

2——線繩;

3——主動輪。

圖2拉線式驅動試驗裝置簡圖

2

GB/T×××××—××××

5試驗規(guī)范

5.1高溫耐久性試驗

5.1.1試驗目的

高溫耐久性試驗目的為驗證在高溫環(huán)境下張緊輪的性能及耐久性。

5.1.2試樣

試驗樣本數(shù)量不少于4件。

5.1.3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見圖1或圖2。

5.1.4試驗程序

5.1.4.1試驗條件

試驗前需進行磨合,試驗條件如下:

——試驗溫度:100°C±5°C;

——試驗頻率:25Hz±1Hz;

——試驗擺角:±3°;

——試驗時間:≥400h。

5.1.4.2試驗方法

將張緊輪安裝在試驗裝置中,設置規(guī)定試驗頻率和擺角,啟動試驗,當設備達到要求的溫度時,開

始計算試驗時間,并在0小時,1小時,24小時,100小時,200小時和400小時時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

5.1.5結果記錄

試驗結果要求如下:

——張緊輪無卡滯;

——噪聲不能超過允許值;

——平行度變化量≤0.5°;

——高度差變化值≤0.5mm;

——平均扭矩變化量≤15%;

——阻尼在設計范圍內(nèi)。

5.2冷熱沖擊耐久性試驗

5.2.1試驗目的

冷熱沖擊耐久性試驗目的為驗證在高低溫環(huán)境下張緊輪的性能及耐久性。

5.2.2試樣

試驗樣本數(shù)量不少于4件。

5.2.3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見圖1或圖2。

5.2.4試驗程序

3

GB/T××××—××××

5.2.4.1試驗條件

試驗前需進行磨合,試驗條件如下:

——試驗頻率:25Hz±1Hz;

——試驗擺角:±3°;

——試驗時間:≥6h。

5.2.4.2試驗方法

將張緊輪安裝在試驗裝置中,設置規(guī)定試驗頻率和擺角,啟動試驗,將其在100℃±5℃的試驗裝

置中運行1個小時,隨后將張緊輪安裝在-40℃±2℃的試驗裝置中,靜置1小時后啟動試驗,運行1個

小時,以上為1個循環(huán),按照以上方法循環(huán)3次,并在每個循環(huán)張緊輪運行0小時,1小時和2小時時

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

5.2.5結果記錄

試驗前需進行磨合,試驗結果要求如下:

——張緊輪無卡滯;

——噪聲不能超過允許值;

——平行度變化量≤0.5°;

——高度差變化量≤0.5mm;

——平均扭矩變化量≤15%;

——阻尼在設計范圍內(nèi)。

5.3腐蝕試驗

5.3.1試驗目的

腐蝕試驗目的為驗證在腐蝕性環(huán)境下張緊輪的性能及耐久性。

5.3.2試樣

試驗樣本數(shù)量不少于4件。

溶液:0.5%濃度鹽水。

5.3.3試驗裝置

試驗裝置見圖1或圖2。

5.3.4試驗程序

5.3.4.1試驗條件

試驗前需進行磨合,試驗條件如下:

——試驗溫度:常溫;

——試驗頻率:25Hz±1Hz;

——試驗擺角:±3°;

——試驗時間:312h。

5.3.4.2試驗方法

將張緊輪安裝在試驗裝置中,設置規(guī)定試驗頻率和擺角,啟動試驗運行72小時,然后停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