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廣東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一學業(yè)水平合格考模擬(一)歷史試題一、單選題I1.《三字經》載:“夏傳子,家天下,四百年,遷夏社?!辈牧现械摹白印敝傅氖茿.堯 B.舜 C.禹 D.啟〖答案〗D〖解析〗夏朝時期夏大禹把王位傳給啟,開啟了家天下的局面,D正確;堯、舜和禹時期實行的是禪讓制,A、B和C項錯誤?!尽狐c石成金』】本題注意區(qū)別禪讓制和世襲制的出現(xiàn)時間。2.“華夏”本義指衣冠華美又重禮儀。華夏作為文化、政治實體,被周邊民族認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觀念得到發(fā)展是在A.西周時期 B.春秋戰(zhàn)國時期 C.秦漢時期 D.五代十國時期〖答案〗B〖解析〗據所學可知,華夏作為文化、政治實體,被周邊民族認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觀念得到發(fā)展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表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華夏族成為禮儀之邦,B正確;A、C、D錯誤。3.漢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這一時期刺史主要負責A.行政事務B.軍事管理C.監(jiān)察事務D.財政管理〖答案〗C〖解析〗為了強化監(jiān)察制度漢武帝將全國劃分為13個監(jiān)察區(qū)域,稱為“十三州部”,每個州設一個刺史負責監(jiān)察地方官員,并抑制和打擊地方豪強。這一時期刺史主要負責監(jiān)察事務。故選C;ABD不符合題意,排除。4.東漢末年,群雄并起,國家陷于分裂割據局面,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圖中符合公元222年中國局勢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時空是三國時期(中國)。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建立魏;221年,劉備稱帝,建立漢,史稱蜀漢;222年,孫權稱王,建立吳;至此,三國鼎立局面形成,B項正確;其余選項均不符合史實,排除ACD項。故選B項。5.《齊民要術》中“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勞而無獲”反映的農學思想是A.因地制宜B.多種經營C.商品生產D.重農抑商〖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和結合選項可知,因地制宜是指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與材料“順應天時,裁量地利,根據規(guī)律辦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卻多”相符合,故A項正確。多種經營指生產活動涉及多種領域,與材料強調因地制宜不符,排除B項。材料強調農業(yè)生產需要因地制宜,沒有涉及商品生產,排除C項。重農抑商是指重視商業(yè)、抑制農業(yè),與材料強調因地制宜不符,排除D項。6.唐高宗時期,武后建立了一個由非官員的文人謀士組成的“北門學士”,負責起草詔令,制定政策。該機構的設置,實際被架空權力的部門是A.中書省 B.門下省 C.尚書省 D.六部〖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武則天用“北門學士”起草詔令,實際上架空了當時的中書省,A項正確;唐代門下省負責審核,不是負責起草詔令的部門,B項錯誤;尚書省及其統(tǒng)轄下的六部,在唐代負責執(zhí)行,不是起草詔令的機構,CD兩項錯誤。7.為改善北宋危機四伏的統(tǒng)治形勢,范仲淹在新政中采取的措施是()A.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 B.大量裁減軍隊C.徹底消除邊患 D.大力整頓吏治〖答案〗D〖解析〗由所學可知,范仲淹實行“慶歷新政”,改革主要是從富國強兵,澄清吏治和整頓法治等方面進行,改革的中心問題是整頓吏治,在“慶歷新政”期間,他主張大力整頓吏治,〖答案〗為D;ABC不屬于范仲淹新政的措施,排除。8.史書記載某制度寫道:“行中書省,凡十一,秩從一品。掌國庶務,統(tǒng)郡縣,鎮(zhèn)邊鄙,與都?。ㄖ袝。楸砝铩薄T撝贫乳_始于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內容可知是元朝的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制度,〖答案〗為C;唐朝實行道州縣三級地方制度,不是行省制度,A錯誤;宋朝實行路州縣地方制度,B錯誤;明朝材地方實行三司分權,不符題意,D錯誤。9.明朝初年,中國傳統(tǒng)政治制度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這主要表現(xiàn)廢除了A.科舉制B.察舉制C.監(jiān)察制度D.丞相制度〖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明朝初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太祖時為了加強皇權,廢除了丞相制度,故D項正確;明朝仍實行科舉制和監(jiān)察制度,故AC項排除;察舉制是隋唐時期被廢除的,故B項排除?!尽狐c石成金』】“明朝初年”是關鍵信息。10.“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痹娭匈澴u的人物是A.鄭和B.鄭成功C.林則徐D.鄧世昌〖答案〗B〖解析〗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B正確;A是遠洋航行者;C是鴉片戰(zhàn)爭時期;D是黃海海戰(zhàn)時期。11.有人說,鴉片戰(zhàn)爭主要沖擊了沿海地區(qū),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則把這種沖擊進一步帶到了中國的統(tǒng)治中樞,其歷史依據是A.英國軍隊攻占廣州 B.英法聯(lián)軍占領北京C.開放通商口岸增多 D.關稅主權受到破壞〖答案〗B〖解析〗根據“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則把這種沖擊進一步帶到了中國的統(tǒng)治中樞”可得出,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法聯(lián)軍占領北京,已經到達了清政府的中心地帶,故B項正確;AD項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排除;C項與主旨無關。1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區(qū)正式建省,次年在臺灣建省。這表明當時()A.清朝統(tǒng)治由盛轉衰 B.邊疆危機嚴重 C.地方勢力膨脹 D.鴉片走私猖獗〖答案〗B〖解析〗據材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區(qū)正式建省,次年在臺灣建省”并結合所學可知,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邊疆地區(qū)出現(xiàn)新危機,英俄偷窺我國新疆、日本侵略臺灣,B項正確;據所學可知,早在鴉片戰(zhàn)爭之前清政府的統(tǒng)治就已落后世界潮流,排除A項;據所學可知,清政府在新疆、臺灣設省,目的是加強控制應對邊疆危機,而不是地方勢力膨脹,排除C項;據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鴉片貿易合法化,排除D項。故選B項。13.康有為在《應詔統(tǒng)籌全局折》中說“已而東師大辱,遂有割臺補款之事,于是外邦蔑視,海內離心”與上述材料中“割臺之事”有關的近代不平等條約是()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答案〗C〖解析〗據材料“已而東師大辱,遂有割臺補款之事,于是外邦蔑視,海內離心”并結合所學可知,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日本割占臺灣,康有為等一千多名舉人為此進行了“公車上書”,使維新變法有一種思潮演變?yōu)閻蹏韧龅恼芜\動,C項正確;1842年鴉片戰(zhàn)爭英國割占了香港島,排除A項;《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qū)給英國,排除B項;《辛丑條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D項。故選C項。14.《辛丑條約》簽訂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tǒng)治秩序完全確立,這主要是指A.清政府成為列強侵華的工具B.帝國主義控制了中國內政外交C.中國社會自然經濟完全解體D.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答案〗A〖解析〗《辛丑條約》是帝國主義國家強加給中國的一個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缎脸髼l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秩序的完全確立,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了,故A正確;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中國內政外交,但當時中國內政外交并未被帝國主義控制,排除B;“完全解體”的表述明顯不符合史實,直到新中國成立前,中國自然經濟在經濟生活中仍占據主導地位,排除C;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是在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排除D。故選A。15.一部歷史小說中寫道:“下午六時十五分,孫中山換乘馬車去總統(tǒng)府,由黃興和海陸軍代表等迎入內府。當晚11時,舉行孫中山臨時大總統(tǒng)受任典禮。”這段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發(fā)生在什么地方A.南京 B.廣州 C.上海 D.北京〖答案〗A〖解析〗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是在1912年1月1日的南京,A項正確;廣州、上海和北京,都不是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城市,BCD三項錯誤。16.仔細觀察下列圖片,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圖中歷史事件的教訓,最準確的應該是A.必須盡快解決農民土地問題 B.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取大城市C.必須走適合國情的革命道路 D.必須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失敗都說明了中國必須走適合國情的革命道路,此后中共吸取教訓開辟了農村革命根據地,最終使得革命取得成功,故選C。材料反映的是革命軍事行動,A項屬于經濟層面的內容,并不是最佳〖答案〗,排除;不惜一切代價奪取大城市的結果就是起義失敗,故B項不可能是教訓,排除;必須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是國民大革命的教訓,D項是在發(fā)動起義前就已得出的教訓,排除。17.三大戰(zhàn)役殲滅和改編敵人的數(shù)量按由多到少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遼沈、淮海、平津戰(zhàn)役B.淮海、平津、遼沈戰(zhàn)役C.平津、淮海、遼沈戰(zhàn)役D.遼沈、平津、淮海戰(zhàn)役〖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遼沈戰(zhàn)役殲滅和改編敵人47.2萬余人、淮海戰(zhàn)役殲滅和改編敵人55.5萬人、平津戰(zhàn)役殲滅和改編敵人52萬余人,故B項正確,ACD錯誤。18.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部憲法A.標志著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B.建立了新中國的法律體系C.體現(xiàn)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原則 D.為“三大改造”奠定了基礎〖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得,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體現(xiàn)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原則,C項正確;“標志著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是三大改造的影響,排除A項;五四憲法剛剛頒布,“建立了新中國的法律體系”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三大改造是在1953年開始的,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19.1958年4月,毛澤東寫道:“由此看來,我國趕上英美不需要從前所想的那樣長的時間了,二十五年或者更多一點時間也就夠了?!边@一判斷導致了A.一五計劃超額完成 B.大躍進運動C.人民公社化運動 D.三年自然災害〖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8年大躍進運動在中國大地興起,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特征,因此根據材料時間和信息可知與大躍進運動有關,B項正確;材料與一五計劃超額完成的說法無關,排除A項;人民公社化的特征是一大二公,排除C項;三年自然災害的時間是1959年至1961年,排除D項。故選B項。20.中國全方位外交布局彰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輝煌。中國提出“親、誠、惠、容”的理念其中“容”,就是要倡導包容的思想,以更加開放的胸襟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促進地區(qū)合作。這一理念主要適用于A.推進大國之間的協(xié)調合作 B.增進與非洲國家關系C.支持聯(lián)合國發(fā)揮核心作用 D.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遵循和平發(fā)展理念,全方位開展對外交往。中國全方位外交布局彰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輝煌。中國提出“親、誠、惠、容”的理念,其中“容”就是要倡導包容的思想,以更加開放的胸襟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促進地區(qū)合作。這一理念主要適用于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D項正確;中國積極發(fā)展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會點,推進大國之間的協(xié)調合作,這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對非洲關系提出“真、實、親、誠”原則,形成中國與非洲國家休戚與共、共同發(fā)展、文明互鑒的友好合作關系,這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中國作為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支持聯(lián)合國發(fā)揮核心作用,這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21.埃及沒有任何與美索不達米亞的法典相應的法律。法老作為神王,其權力也神化,他的話就是法律。這表明法老的統(tǒng)治采用()A.集權專制 B.分權制衡 C.等級制度 D.禮儀德治〖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埃及)。根據材料“法老作為神王,其權力也神化,他的話就是法律”可知,埃及的法老推行權力神化,實行集權專制,A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法老通過集權專制對埃及進行統(tǒng)治,沒有體現(xiàn)分權制衡信息,排除B項;材料沒有描述關于等級制度、禮儀德治的信息,排除CD項。故選A項。22.古代日本“幕府”一詞指將領的軍帳。12世紀晚期,武士集團首領源賴朝獲得“征夷大將軍”稱號,擁有獨立于朝廷的政治、軍事權力。此事件的影響是A.大莊園出現(xiàn) B.武士集團形成 C.幕府統(tǒng)治開始 D.天皇權力加強〖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1192年,源賴朝正式出任征夷大將軍,他是鐮倉幕府首任征夷大將軍,也是日本幕府制度的建立者。故C項正確;ABD三項并不是該事件的影響,不符合題意。23.據歷史學家研究,16—18世紀,荷蘭與英國人均GDP年增長率均高于同時代的其他國家。這一時期荷、英經濟的高增長主要得益于A.大西洋沿岸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 B.世界工廠地位的確立C.物種交流和人口遷移 D.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可知,英荷依靠著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迅速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從而成長為了世界強國,故選D;葡萄牙和西班牙同樣也有著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那為何它們在這一時期卻走向了衰落,這說明A項不是使荷蘭和英國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排除;英國是在18世紀中葉開始工業(yè)革命后才逐步成為世界工廠的,而英國在此之前就已經崛起為日不落帝國了,故排除B;物種交流和人口遷移的狀況在許多地方都有發(fā)生,例如美洲,那為何美洲又沒有崛起呢,故C項不是英荷崛起的主要原因,排除。24.1600年,西班牙社會出現(xiàn)“富人只能靠抵押財產來過活,而貧民則處在餓死的邊緣”。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A.貴族階層生活奢靡 B.工商業(yè)的發(fā)展迅速C.礦產資源十分豐富 D.殖民掠奪金銀涌入〖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1600年西班牙百姓生活艱難的現(xiàn)象,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等國掠奪了大量黃金白銀貴金屬,導致黃金白銀價格下降,物價上漲,百姓生活艱難,故選D;材料現(xiàn)象是由于貴金屬大量涌入所致,而不是貴族階層的奢靡,故排除A;促進工商業(yè)發(fā)展是材料現(xiàn)象的結果,而不是原因,故排除B;礦產資源豐富與百姓生活艱難沒有因果關系,而且西班牙并不屬于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故排除C。25.波蘭一位科學家揭穿上帝賦予地球特殊地位,“建立起一種新的宇宙觀”。他的成就是A.發(fā)現(xiàn)自由落體定律 B.建立經典力學C.創(chuàng)立進化論 D.提出日心說〖答案〗D〖解析〗波蘭科學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有力地打破了長期以來居于宗教統(tǒng)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xiàn)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因此D正確;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提出自由落體定律,A排除;英國科學家牛頓提出經典力學,B選項排除;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提出進化論,C排除。故選D。26.“這場革命效果就是摧毀若干世紀以來絕對統(tǒng)治歐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稱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致、更簡單、以人人地位平等為基礎的社會政治秩序?!蓖暾w現(xiàn)這一理念的是A.召開三級會議 B.攻占巴士底獄C.制定《人權宣言》 D.頒布《1791年憲法》〖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中,完整地體現(xiàn)了摧毀封建制度,建立資本主義社會新政治秩序的是頒布《1791年憲法》,D項正確;召開三級會議只是要求限制王權,沒有明確建立新的社會政治秩序,A項錯誤;攻占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并未體現(xiàn)建立新的社會政治秩序的理念,B項錯誤;制定《人權宣言》只明確了法國大革命的基本原則,沒有全面體現(xiàn)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秩序的理念,C項錯誤。27.如圖為教材一則“學習聚焦”的內容,該歷史敘述所體現(xiàn)的是A.歷史唯物主義 B.剩余價值理論C.空想社會主義 D.階級斗爭學說〖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學習聚焦”體現(xiàn)的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觀點,屬于歷史唯物主義思想,故〖答案〗為A項;材料信息沒有涉及剩余價值理論,排除B項;空想社會主義沒有認識到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排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階級斗爭在推動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排除D項。28.某同學搜集了有關“圣馬丁”“提拉克”“墨西哥憲法”“埃塞俄比亞獨立”等資料,據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題是()A.亞洲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B.動蕩不安的國際局勢C.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 D.西方列強的殖民擴張〖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結合所學可知,桑地諾是尼加拉瓜反美游擊隊的領導人,甘地是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領導人,再根據“墨西哥憲法”和“埃塞俄比亞獨立”等信息可知,這些資料反映了亞非拉地區(qū)的民族民主運動,C項正確;題意反映的不僅僅是亞洲人民的抗爭,排除A項;題意主要反映了亞非拉地區(qū)的民族民主運動,無法說明國際局勢的動蕩不安,排除B項;材料主要反映了亞非拉地區(qū)的民族民主運動,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29.《慕尼黑協(xié)定》的簽訂,標志著英法兩國推行的綏靖政策達到了頂峰。其影響是()A.法西斯的侵略行為得到鼓勵 B.導致納粹德國獨裁統(tǒng)治的建立C.日本確立了對外侵略的國策 D.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全面爆發(fā)〖答案〗A〖解析〗1938年英國、法國、納粹德國、意大利四國首腦張伯倫(首相)、達拉第(總理)、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會議上簽訂條約,英、法兩國為避免戰(zhàn)爭爆發(fā),犧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將蘇臺德區(qū)割讓給納粹德國,《慕尼黑協(xié)定》的簽訂,標志著英法兩國推行的綏靖政策達到了頂峰,助長了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氣焰,故選擇A項;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排除B項;1936年8月7日,日本五相會議提出了實行大陸政策的北進和向太平洋擴張的南進同時并舉的《國策基準》計劃,排除C項;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全面爆發(fā),排除D項。30.1947年,美國國會同意總統(tǒng)杜魯門援助一切“自由民族”抵抗外來壓迫,遏制東方“極權政權”的提案,隨后撥款落實該提案的是A.杜魯門主義 B.成立北約 C.馬歇爾計劃 D.成立華約〖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標志著冷戰(zhàn)的開始,其中為了穩(wěn)定西歐的經濟秩序,實現(xiàn)遏制蘇聯(lián)的目的而推行的經濟援助計劃是馬歇爾計劃,因此根據材料“撥款落實”可以判斷出是馬歇爾計劃,C正確;杜魯門主義是政治方面的,不符合題意。排除A;北約是軍事措施,與題意不符,故排除B;華約是蘇聯(lián)陣營成立了組織,與題意不符,故排除D。故選C。二、單選題II31.商鞅制定的“軍功授爵制”,打破了舊貴族世襲式的社會等級制度。不論尊卑貴賤、貧富多寡,要想獲得社會地位和社會榮譽必須用對外戰(zhàn)爭中的斬首數(shù)目來換取。軍功授爵制”A.完全剝奪了貴族特權 B.利于塑造秦人的尚武精神C.加強了對地方的管理 D.推動了秦國的社會轉型〖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秦國實行軍功授爵制,“要想獲得社會地位和社會榮譽必須用對外戰(zhàn)爭中的斬首數(shù)目來換取”,這有利于塑造秦人的尚武精神,B項正確;A項中的“完全”說法錯誤,排除A項;軍功授爵制與“加強了對地方的管理”無關,排除C項;軍功授爵制利于塑造秦人的尚武精神,未涉及秦國的社會轉型,排除D項。故選B項。32.劉邦最先入關滅秦,建立漢朝,實行輕徭薄役、仁義為先的治國政策,重新回歸以“德”治天下的老路。劉邦重新以“德”治天下的直接原因是()A.滿足人民希望和平的愿望 B.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訓C.儒家思想已成為正統(tǒng)思想 D.連年戰(zhàn)爭使人口減少〖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初(中國)。結合所學可知,劉邦本人經歷過農民戰(zhàn)爭,親身感受到農民戰(zhàn)爭的巨大威力,體會到秦朝速亡的原因是賦稅、徭役、刑罰等過重,所以他建立政權后“實行輕徭薄役、仁義為先的治國政策”,B項正確;封建王朝的政策主要是為了維護自身統(tǒng)治,排除A項;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才成為正統(tǒng)思想,排除C項;D項是客觀原因,與設問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33.公元4世紀下半葉的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一方面使北方暫時統(tǒng)一的局面隨之解體;另一方面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qū)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場戰(zhàn)役是()A.淝水之戰(zhàn) B.赤壁之戰(zhàn) C.官渡之戰(zhàn) D.巨鹿之戰(zhàn)〖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4世紀下半葉(中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4世紀下半葉,前秦統(tǒng)一北方,隨后大舉進攻東晉,但由于統(tǒng)治基礎脆弱,強大的前秦政權在淝水之戰(zhàn)后迅速崩潰,北方地區(qū)的民族矛盾再度加劇,北方各族紛紛脫離前秦的統(tǒng)治,建立了政權。東晉則趁此把邊界線推進到黃河流域,并且在此后數(shù)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A項正確;208年赤壁之戰(zhàn),排除B項;200年官渡之戰(zhàn),排除C項;巨鹿之戰(zhàn)發(fā)生在秦末,排除D項。故選A項。34.唐初,中書省出詔令,門下省掌封駁審議,以便二者“以相檢察”。但二者或日有爭論,紛紜不決;或護己所短,遂成怨隙。于是,在中書、門下兩省以上增設政事堂,“使兩省先于政事堂議定,然后奏聞”。由此可見,政事堂的增設旨在()A.實現(xiàn)權力制衡 B.削弱宰相權力 C.加強官吏監(jiān)督 D.提高行政效率〖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初(中國)。根據材料“兩省先于政事堂議定,然后奏聞”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初,三省在處理文書時經常發(fā)生爭執(zhí),紛紜不決,因此唐設置政事堂以提高行政效率,D項正確;權力制衡不是設置政事堂的目的,排除A項;設置三省分割削弱了宰相的權力,政事堂的設置是議事程序的變化,不能體現(xiàn)權力的削弱,排除B項;政事堂的職責不是監(jiān)督官吏,排除C項。故選D項。35.有學者在評價某種文學形式時說:“簡單說,一是它表現(xiàn)了用詩難以表現(xiàn)的審美感覺——準確、敏銳、深切、細膩;二是它在具體而抑揚的長短句子組合中含蓄了普遍的人生感受和文化性格。”這種文學形式可能是()A.漢賦 B.唐詩 C.宋詞 D.元曲〖答案〗C〖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是推斷題。時空范圍為宋代中國。根據材料“具體而抑揚的長短句子組合”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種文學形式應為宋詞。宋詞是新體詩歌之一,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余、琴趣等,C項正確;漢賦、唐詩、元曲與材料中“長短句”“審美感覺——準確、敏銳、深切、細膩”不符,排除A、B、D項。故選C項。36.(山西)《汾陽縣宣柴堡村志》載,村民的“飲食向來比較講究”,“其講究和精細,是受跑外買賣人的影響”。這體現(xiàn)了()A.外來文化對習俗的沖擊 B.傳統(tǒng)儒家義利觀的動搖C.區(qū)域間長途販運的發(fā)展 D.晉商對當?shù)仫嬍车挠绊憽即鸢浮紻〖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清時期(中國)。由材料中“山西”“汾陽縣”“其講究和精細,是受跑外買賣人的影響”等信息可知,材料突出了跑外買賣人的生活方式對本地飲食文化的影響,而晉商是山西有代表性的商人群體,材料體現(xiàn)了晉商對當?shù)仫嬍澄幕挠绊?,D項正確;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跑外買賣人的生活方式對本地飲食文化的影響,未體現(xiàn)外來文化,排除A項;傳統(tǒng)儒家義利觀是重義輕利,材料未涉及傳統(tǒng)儒家義利觀被動搖,排除B項;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在討論區(qū)域間長途販運的發(fā)展狀況,排除C項。故選D項。37.1862年,李鴻章指出:“我能自強,則彼族尚不至妄生覬覦”,“現(xiàn)在江浙尚在用兵,托名學制以剿賊,亦可不露痕跡,此誠不可失之機會也”。這體現(xiàn)出李鴻章興辦洋務的目的是()A.實業(yè)救國 B.以夷制夷 C.御侮制內 D.改革政治〖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62年(中國)。根據材料“彼族尚不至妄生覬覦,托名學制以剿賊”可知,結合所學可知,李鴻章是洋務派代表,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科技以抵御外侮、鎮(zhèn)壓人民,C項正確;實業(yè)救國開始與19世紀末,與材料中時間不符,排除A項;李鴻章主張通過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抵御外來侵略、鎮(zhèn)壓國內叛亂,并非“以夷制夷”,排除B項;洋務運動沒有涉及政治制度的改革,排除D項。故選C項。38.推翻帝制后,在建設中華民國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兩次復辟帝制的嘗試。第二次嘗試的核心人物是()A.段祺瑞 B.袁世凱 C.張勛 D.曹錕〖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初(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建設中華民國的過程中,1915年袁世凱復辟帝制,1917年張勛扶持清末溥儀復辟帝制,C項正確,排除B項;段祺瑞、曹錕沒有復辟帝制,排除AD項。故選C項。39.所謂“東北易幟”,就是指1928年,以張學良為首的東北地方當局.公開宣布服從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國民政府,并在東北各省降下原北京政府時代的五色國旗,代之以南京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國旗的政治轉向事件。“東北易幟”體現(xiàn)的突出特征是A.政權合并 B.國家統(tǒng)一 C.民族交融 D.南北合流〖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的“1928年”“東北地方當局“南京國民政府”及“原北京政府時代的五色國旗"“南京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國旗"等信息可知,“東北易幟”事件實際是國旗的變更,是地方政府對國家的臣服,至此,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統(tǒng)一了全國,因此B正確,ACD排除。故選B。40.下面是1938年選自《東方雜志》的一幅漫畫。該漫畫反映的歷史事件()A.是抗戰(zhàn)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B.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企圖C.是抗戰(zhàn)初期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戰(zhàn)役 D.是抗戰(zhàn)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最大勝利〖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時空是1938年的中國。依據所學可知,1938年4月,在李宗仁將軍的帶領下,歷時一個月的臺兒莊戰(zhàn)役取得大捷,這是國民黨戰(zhàn)場在抗戰(zhàn)初期取得的一次大勝利,也是抗戰(zhàn)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最大勝利,故D項正確;平型關大捷是抗戰(zhàn)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排除A項;淞滬會戰(zhàn)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企圖,排除B項;淞滬會戰(zhàn)是抗戰(zhàn)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戰(zhàn)役,排除C項。故選D項。41.1946年11月15日,“國民大會”在南京開幕,時人戲稱這次大會是“黨民大會”。對此下列解釋合理的是()A.會議體現(xiàn)了黨民魚水情 B.重慶政協(xié)精神得以貫徹C.會議得到了民眾的認可 D.國民黨代表占絕大多數(shù)〖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6年(中國)。“國民大會”本應指國民之代表出席的會議,而當時人們戲稱其為“黨民大會”,意指出席該大會的并非國民之代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出席大會的國民黨代表占85%”,上述戲稱主要是在諷刺本次大會國民黨代表占比情況,D項正確;此次會議國民黨代表占據大部分位置,脫離人民群眾,排除A項;黨派平等協(xié)商的精神并未得到貫徹,排除B項;根據材料“時人戲稱這次大會是‘黨民大會’?!笨芍瑫h并未得到民眾的認可,排除C項。故選D項。42.從1960年夏天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糧食供應緊張局面。1960年同1957年相比,城鄉(xiāng)居民人均糧食消費量減少了19.4%,其中農村人均消費量減少了23.7%,植物油人均消費量減少了23%,豬肉人均消費量減少了70%。上述現(xiàn)象產生的主觀原因是()A.自然災害的影響 B.忽視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C.蘇聯(lián)的背信棄義 D.重工業(yè)的畸形發(fā)展〖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60年(中國)。由材料可知,1960年“在全國范圍內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糧食供應緊張局面”,這一局面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忽視了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片面追求經濟建設的速度,B項正確;A項是經濟困難產生的客觀因素,排除A項;C項是經濟困難產生的外部因素,排除C項;重工業(yè)的發(fā)展狀況,與糧食供應緊張局面出現(xiàn)不存在直接因果關系,排除D項。故選B項。43.1981年3月,《人民日報》發(fā)表通訊,介紹了江蘇省泗洪縣上塘公社墊湖大隊于1978年9月將集體的土地切割成小田,分到30多戶社員手中,實行分田到戶,定產、定額承包的事件,拉開了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序幕。這種“包產到戶”反映了A.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的建立 B.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展C.農村生產經營方式的探索 D.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推進〖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1981年3月”“將集體的土地切割成小田,分到30多戶社員手中,實行分田到戶,定產、定額承包的事件,拉開了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序幕”和所學知識可知,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是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是村、組)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yè)生產責任制形式,它是農村生產經營方式的探索,C項正確;這種“包產到戶”既不是合作社,也不是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排除ABD項。故選C項。44.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希臘人住的地方離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文明中心很近,能夠從后者最早的成就中得到好處。但是,它們之間的距離還沒有近到不能保持自己的特點的地步。據此可知,古希臘文明()A.具有領先世界的條件 B.形成的時代較為久遠C.與大河文明有同質性 D.受到亞非文明的影響〖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希臘)。根據材料信息“希臘人住的地方離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文明中心很近,能夠從后者最早的成就中得到好處”可知,古希臘文明在形成與發(fā)展的過程中,受到了亞非先進文明的影響,D項正確;古希臘距離尼羅河和兩河流域較近,易受到亞非文明影響,但不能據此認為古希臘文明具有領先世界的條件,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古希臘文明形成年代久遠,排除B項;材料在說明古希臘文明受到亞非大河文明影響的同時,還保持了該文明的獨特性,“與大河文明有同質性”是對材料信息的錯誤解讀,排除C項。故選D項。45.11世紀后的西歐,出現(xiàn)王權紆尊降貴,與城市交好的特殊歷史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王權的衰弱 B.教會神權的強化C.市民階層的壯大 D.加強王權的需要〖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1世紀(西歐)。據本題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西歐城市的興起,市民階層壯大,封建君主為了強化王權,選擇了與城市交好,主要原因是市民階層壯大,C項正確;此時封建王權有所加強,排除A項;隨著市民階層壯大,王權選擇與城市交好來強化王權,與教會權力強化關系不大,排除B項;加強王權是目的,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C項。46.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人向美洲輸出馬、羊、葡萄、甘蔗、油橄欖樹,向非洲輸出小麥、萊豆、白薯、大米和茶葉,并向中國輸出美洲品種,如玉米、花生等作物。歐洲人的做法()A.加速了亞非國家的轉型 B.改善了歐洲的飲食結構C.促進了世界物種的交流 D.旨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答案〗C〖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次題干〖提示〗詞可知是影響題、目的題,準確的時空是新航路開辟后的世界。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歐洲人向美洲、非洲和中國輸出不少動植物資源,促進了世界物種的交流,C項正確;全球物種的交流并沒有加速亞非國家的社會轉型,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物種交流對美洲、非洲和中國的影響,未體現(xiàn)歐洲的飲食結構得到改善,排除B項;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并非歐洲人這樣做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C項。47.中世紀的美學家認為,美的根源在上帝那里。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則大多認為美與繪畫和諧、比例等事物的屬性有關,如達·芬奇利用光學、解剖學等知識,對線條、比例等問題進行了反復的研究和實踐。這一變化表明()A.人們科學理性精神的增強 B.近代自然科學開始興起C.人文精神遭到了嚴重挑戰(zhàn) D.天主教會的統(tǒng)治被摧毀〖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根據材料“如達·芬奇利用光學、解剖學等知識,對線條、比例等問題進行了反復的研究和實踐?!笨芍乃噺团d時期的繪畫作品借助了相關的科學知識,這說明科學與藝術走向了結合,表明人們的科學理性精神得到增強,A項正確;哥白尼的“日心說”標志著近代自然科學開始興起,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科學精神的增強,這有利于人文精神的進一步發(fā)展,排除C項;文藝復興揭露了天主教會的腐敗和丑惡,并未摧毀天主教會的統(tǒng)治,排除D項。故選A項。48.1908年7月,印度孟買工人為抗議英國殖民當局逮捕提拉克而舉行了政治總罷工。工廠停工,商人關店,交通斷絕,罷工者還走上街頭,舉行抗議游行,并修筑街壘,與軍警展開浴血戰(zhàn)斗,要求立即釋放提拉克。這一事件說明()A.印度工人運動取得了很大收獲 B.印度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C.英國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D.印度民眾的民族意識空前覺醒〖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1908年(印度)。據材料“工廠停工,商人關店,交通斷絕,罷工者還走上街頭,舉行抗議游行,并修筑街壘,與軍警展開浴血戰(zhàn)斗”體現(xiàn)是印度民眾的民族意識的覺醒,D項正確;材料并未說明印度工人運動的結果,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印度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而不是資產階級,排除B項;英國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屬于表象,排除C項。故選D項。49.1945年11月14日,蘇聯(lián)外交官邁斯基認為,盡管蘇美在一些政治問題上的矛盾會對兩國的經濟關系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蘇聯(lián)和美國在領土、經濟、貿易、海洋、殖民地問題等方面不存在重大矛盾”。據此可知,此時的蘇聯(lián)()A.認為戰(zhàn)后大國合作的基礎牢固 B.意識到美蘇間的分歧不斷擴大C.對世界政局變動有精準的預測 D.對二戰(zhàn)后美蘇關系持樂觀態(tài)度〖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5年蘇聯(lián)。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蘇聯(lián)認為蘇美兩國在政治上的矛盾不會影響雙方在其他更廣泛領域內的合作,這說明此時蘇聯(lián)對二戰(zhàn)后美蘇關系的看法是樂觀的,D項正確;材料中沒有其他大國的相關信息,無法得出戰(zhàn)后大國合作基礎牢固的認知,排除A項;此時蘇聯(lián)并未意識到美蘇間的分歧在不斷擴大,B項錯誤,排除B項;二戰(zhàn)后,美蘇兩國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tài),尤其是國家利益上的分歧擴大,排除C項。故選D項。50.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說:“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在于我們把馬克思主義科學應用于現(xiàn)階段的實踐,把它同我國特殊條件盡可能緊密地結合起來?!苯涍^多年實踐,南斯拉夫建立了社會主義自治制度。該制度()A.造成了政治權力的高度集中 B.得到了蘇聯(lián)的高度認可C.調動了地方和企業(yè)的積極性 D.加強了中央政府的權力〖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xiàn)代(南斯拉夫)。根據材料信息“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在于我們把馬克思主義科學應用于現(xiàn)階段的實踐,把它同我國特殊條件盡可能緊密地結合起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斯拉夫建立的社會主義自治制度結合了實踐情況,通過權力下放,調動了地方和企業(yè)的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因此南斯拉夫建立社會主義自治制度調動了地方和企業(yè)的積極性,C項正確;南斯拉夫并未造成政治權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蘇聯(lián)對南斯拉夫政權的態(tài)度,排除B項;南斯拉夫中央政府不斷向企業(yè)、地方、共和國、自治省放權,調動了地方的積極性,并非在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排除D項。故選C項。三、雙選題51.比較歸納法是歷史學習方法之一。下列關于秦朝與隋朝相同之處的表述,正確的是()A.結束了政治分裂的局面 B.修建了規(guī)模龐大的工程C.都對儒家學說進行打壓 D.因厲行法治而迅速滅亡〖答案〗AB〖解析〗本題是多選選擇題。時空是:秦朝和隋朝(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BC221年,秦朝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公元589年,隋軍南下滅陳朝,結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統(tǒng)一中國,A項正確;秦朝修筑了長城,隋煬帝開鑿了大運河,都屬于規(guī)模龐大的工程,B項正確;秦始皇實行“焚書坑儒”,對儒家學說進行打壓;隋朝沒有對儒家學說進行打壓,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秦朝以嚴刑苛法治國,加速其滅亡,隋朝并沒有厲行法治,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本題選AB項。52.1683年,康熙帝命福建水師提督施瑯進軍臺灣,澎湖一戰(zhàn),鄭軍大敗。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改臺灣府為行省,劉銘傳出任首任巡撫。這些措施()A.使臺灣開始納入到中國版圖 B.鞏固了東南海防C.沉重打擊了荷蘭的殖民統(tǒng)治 D.促進了臺灣開發(fā)〖答案〗BD〖解析〗本題是多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7世紀(清朝)。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85年清政府改臺灣府為行省,這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和鞏固東南海防,B項正確;在臺灣設立行省,使臺灣和大陸的政策趨于一體化,促進了臺灣的開發(fā),D項正確。B項、D項正確;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臺灣,使臺灣開始納入到中國的版圖,排除A項;1662年,鄭成功已經收復臺灣,排除C項。故選B、D項。53.列強的侵略使近代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列侵華戰(zhàn)爭與簽訂條約對應正確的是()A.鴉片戰(zhàn)爭——《南京條約》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虎門條約》C.甲午中日戰(zhàn)爭——《越南條約》 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辛丑條約》〖答案〗AD〖解析〗本題是多項選擇題。時空是近代(中國)。依據所學得出結論: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中英簽訂了《南京條約》,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后中國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選項A、D正確;1843年中英簽訂了《虎門條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晚清政府又簽訂了《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排除B項;1885年中法戰(zhàn)爭后中法簽訂了《越南條約》,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日簽訂了《馬關條約》,排除C項。故本題選AD項。54.1900年慈禧太后向各國宣戰(zhàn)后,南方一些督撫與英美等國商定“上海各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商民歸各督撫保護,兩不相擾”。這表明()A.資產階級強大 B.地方勢力開始崛起C.中央權威式微 D.清廷統(tǒng)治危機加深〖答案〗CD〖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多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范圍為1900年的中國。根據材料“上海各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商民歸各督撫保護,兩不相擾”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末的東南互保事件,這一事件中地方與中央之間沒有進行協(xié)作,甚至沒有維護中央權威,是地方勢力擴張、中央對地方控制力減弱和清王朝統(tǒng)治危機加深的表現(xiàn),C、D兩項正確;東南互保的主要領導者是清政府的地方督撫,不是資產階級,排除A項;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地方勢力開始崛起,排除B項。故選C、D項。55.晚清時,有些地方還保留著種叫“亮腳會”的習俗,婦女伸出雙腳讓過路人觀賞品評。民國初年女子的小腳再次被展示在大眾面前,不過這次不再具有文化上的“榮光”,而是作為銘刻于女性身體上的恥辱。導致這變化的相關因素有A.思想觀念的轉變 B.社會性質已經改變C.革命運動的開展 D.封建束縛逐漸松弛〖答案〗AC〖解析〗小腳不再有文化上的榮光,而是成為銘刻于女性身體上的恥辱,由此可知當時社會風氣趨向于廢除纏足陋習,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社會思想觀念趨向改變,同時革命運動興起,促進了思想的解放,故選AC項;晚清時期社會性質并沒有發(fā)生變化,排除B項;當時封建束縛并沒有松弛,排除D項。故選AC項。56.1956年全國高考作文題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忌赡苓x擇的素材有()①“大躍進”運動的開展②三大改造的即將完成③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④“一五”計劃的實行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選項:“大躍進”運動的開展是在1958年,①錯誤;三大改造完成的時間,即1956年底,②正確;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是在1958年,③錯誤;“一五”計劃,即從1953年到1957年,④正確。綜上,②④符合史實和題意,即B項正確;ACD排除。57.5世紀后期,日耳曼人最終消滅了西羅馬帝國,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產生了西歐的封建社會。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是A.封君封臣制度 B.莊園制度 C.農奴制度 D.民主制度〖答案〗AB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歐封建社會在政治上實行封君封臣制度,在經濟形態(tài)上實行莊園制,在人身依附關系方面是農奴制,A、B、C正確;民主制度是古希臘和近代西方政治形態(tài),排除D。58.1868年,在倒幕戰(zhàn)爭中登基的年僅十四歲的睦仁天皇發(fā)誓要在日本開創(chuàng)一個開明治世的時代,明治維新隨即興起。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推行的政策有()A.民主共和 B.對外擴張 C.殖產興業(yè) D.文明開化〖答案〗CD〖解析〗本題是多項選擇題。時空是1868年(日本)。根據所學知識,日本明治維新期間推行的政策有殖產興業(yè)和文明開化,CD項正確;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頒布,日本實行君主立憲制,排除A項;對外擴張是明治維新的影響,不屬于內容,排除B項。故本題選CD項。59.列寧逝世后,蘇聯(lián)人民在斯大林的領導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形成了“斯大林模式”。這一模式利弊共存,其弊端有()A.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使農業(yè)長期處于落后狀態(tài)B.長期執(zhí)行計劃指令,阻礙了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C.實行余糧收集制,引起農民的強烈不滿D.承認市場調節(jié)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的作用〖答案〗AB〖解析〗本題是多項選擇題,時空是:斯大林執(zhí)政時期的蘇聯(lián)。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斯大林模式是一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其長期強調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衡,農業(yè)和輕工業(yè)長期落后,A項正確;斯大林模式下,長期執(zhí)行計劃指令,忽視市場調節(jié)作用,阻礙了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B項正確;余糧收集制是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內容,當時斯大林模式尚未形成,排除C項;蘇聯(lián)長期以來實行的都是計劃經濟體制,排除D項。故本題選AB項。60.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國家出現(xiàn)新變化包括()A.國家宏觀調控 B.殖民運動興起 C.杜魯門主義 D.福利國家出現(xiàn)〖答案〗AD〖解析〗本題是多項選擇題,時空是二戰(zhàn)后(資本是主義國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國家出現(xiàn)了國家宏觀調控,并建立了福利國家,A、D項正確;殖民運動興起不屬于二戰(zhàn)后的新變化,排除B項;杜魯門主義是美國提出的對抗蘇聯(lián)的措施,不屬于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排除C項。故選A、D項。廣東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一學業(yè)水平合格考模擬(一)歷史試題一、單選題I1.《三字經》載:“夏傳子,家天下,四百年,遷夏社?!辈牧现械摹白印敝傅氖茿.堯 B.舜 C.禹 D.啟〖答案〗D〖解析〗夏朝時期夏大禹把王位傳給啟,開啟了家天下的局面,D正確;堯、舜和禹時期實行的是禪讓制,A、B和C項錯誤。【『點石成金』】本題注意區(qū)別禪讓制和世襲制的出現(xiàn)時間。2.“華夏”本義指衣冠華美又重禮儀。華夏作為文化、政治實體,被周邊民族認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觀念得到發(fā)展是在A.西周時期 B.春秋戰(zhàn)國時期 C.秦漢時期 D.五代十國時期〖答案〗B〖解析〗據所學可知,華夏作為文化、政治實體,被周邊民族認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觀念得到發(fā)展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表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華夏族成為禮儀之邦,B正確;A、C、D錯誤。3.漢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這一時期刺史主要負責A.行政事務B.軍事管理C.監(jiān)察事務D.財政管理〖答案〗C〖解析〗為了強化監(jiān)察制度漢武帝將全國劃分為13個監(jiān)察區(qū)域,稱為“十三州部”,每個州設一個刺史負責監(jiān)察地方官員,并抑制和打擊地方豪強。這一時期刺史主要負責監(jiān)察事務。故選C;ABD不符合題意,排除。4.東漢末年,群雄并起,國家陷于分裂割據局面,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圖中符合公元222年中國局勢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時空是三國時期(中國)。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建立魏;221年,劉備稱帝,建立漢,史稱蜀漢;222年,孫權稱王,建立吳;至此,三國鼎立局面形成,B項正確;其余選項均不符合史實,排除ACD項。故選B項。5.《齊民要術》中“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勞而無獲”反映的農學思想是A.因地制宜B.多種經營C.商品生產D.重農抑商〖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和結合選項可知,因地制宜是指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與材料“順應天時,裁量地利,根據規(guī)律辦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卻多”相符合,故A項正確。多種經營指生產活動涉及多種領域,與材料強調因地制宜不符,排除B項。材料強調農業(yè)生產需要因地制宜,沒有涉及商品生產,排除C項。重農抑商是指重視商業(yè)、抑制農業(yè),與材料強調因地制宜不符,排除D項。6.唐高宗時期,武后建立了一個由非官員的文人謀士組成的“北門學士”,負責起草詔令,制定政策。該機構的設置,實際被架空權力的部門是A.中書省 B.門下省 C.尚書省 D.六部〖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武則天用“北門學士”起草詔令,實際上架空了當時的中書省,A項正確;唐代門下省負責審核,不是負責起草詔令的部門,B項錯誤;尚書省及其統(tǒng)轄下的六部,在唐代負責執(zhí)行,不是起草詔令的機構,CD兩項錯誤。7.為改善北宋危機四伏的統(tǒng)治形勢,范仲淹在新政中采取的措施是()A.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 B.大量裁減軍隊C.徹底消除邊患 D.大力整頓吏治〖答案〗D〖解析〗由所學可知,范仲淹實行“慶歷新政”,改革主要是從富國強兵,澄清吏治和整頓法治等方面進行,改革的中心問題是整頓吏治,在“慶歷新政”期間,他主張大力整頓吏治,〖答案〗為D;ABC不屬于范仲淹新政的措施,排除。8.史書記載某制度寫道:“行中書省,凡十一,秩從一品。掌國庶務,統(tǒng)郡縣,鎮(zhèn)邊鄙,與都?。ㄖ袝。楸砝铩薄T撝贫乳_始于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內容可知是元朝的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制度,〖答案〗為C;唐朝實行道州縣三級地方制度,不是行省制度,A錯誤;宋朝實行路州縣地方制度,B錯誤;明朝材地方實行三司分權,不符題意,D錯誤。9.明朝初年,中國傳統(tǒng)政治制度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這主要表現(xiàn)廢除了A.科舉制B.察舉制C.監(jiān)察制度D.丞相制度〖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明朝初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太祖時為了加強皇權,廢除了丞相制度,故D項正確;明朝仍實行科舉制和監(jiān)察制度,故AC項排除;察舉制是隋唐時期被廢除的,故B項排除。【『點石成金』】“明朝初年”是關鍵信息。10.“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痹娭匈澴u的人物是A.鄭和B.鄭成功C.林則徐D.鄧世昌〖答案〗B〖解析〗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B正確;A是遠洋航行者;C是鴉片戰(zhàn)爭時期;D是黃海海戰(zhàn)時期。11.有人說,鴉片戰(zhàn)爭主要沖擊了沿海地區(qū),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則把這種沖擊進一步帶到了中國的統(tǒng)治中樞,其歷史依據是A.英國軍隊攻占廣州 B.英法聯(lián)軍占領北京C.開放通商口岸增多 D.關稅主權受到破壞〖答案〗B〖解析〗根據“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則把這種沖擊進一步帶到了中國的統(tǒng)治中樞”可得出,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法聯(lián)軍占領北京,已經到達了清政府的中心地帶,故B項正確;AD項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排除;C項與主旨無關。12.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區(qū)正式建省,次年在臺灣建省。這表明當時()A.清朝統(tǒng)治由盛轉衰 B.邊疆危機嚴重 C.地方勢力膨脹 D.鴉片走私猖獗〖答案〗B〖解析〗據材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區(qū)正式建省,次年在臺灣建省”并結合所學可知,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邊疆地區(qū)出現(xiàn)新危機,英俄偷窺我國新疆、日本侵略臺灣,B項正確;據所學可知,早在鴉片戰(zhàn)爭之前清政府的統(tǒng)治就已落后世界潮流,排除A項;據所學可知,清政府在新疆、臺灣設省,目的是加強控制應對邊疆危機,而不是地方勢力膨脹,排除C項;據所學可知,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鴉片貿易合法化,排除D項。故選B項。13.康有為在《應詔統(tǒng)籌全局折》中說“已而東師大辱,遂有割臺補款之事,于是外邦蔑視,海內離心”與上述材料中“割臺之事”有關的近代不平等條約是()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答案〗C〖解析〗據材料“已而東師大辱,遂有割臺補款之事,于是外邦蔑視,海內離心”并結合所學可知,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日本割占臺灣,康有為等一千多名舉人為此進行了“公車上書”,使維新變法有一種思潮演變?yōu)閻蹏韧龅恼芜\動,C項正確;1842年鴉片戰(zhàn)爭英國割占了香港島,排除A項;《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qū)給英國,排除B項;《辛丑條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D項。故選C項。14.《辛丑條約》簽訂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tǒng)治秩序完全確立,這主要是指A.清政府成為列強侵華的工具B.帝國主義控制了中國內政外交C.中國社會自然經濟完全解體D.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答案〗A〖解析〗《辛丑條約》是帝國主義國家強加給中國的一個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秩序的完全確立,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了,故A正確;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中國內政外交,但當時中國內政外交并未被帝國主義控制,排除B;“完全解體”的表述明顯不符合史實,直到新中國成立前,中國自然經濟在經濟生活中仍占據主導地位,排除C;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是在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排除D。故選A。15.一部歷史小說中寫道:“下午六時十五分,孫中山換乘馬車去總統(tǒng)府,由黃興和海陸軍代表等迎入內府。當晚11時,舉行孫中山臨時大總統(tǒng)受任典禮。”這段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發(fā)生在什么地方A.南京 B.廣州 C.上海 D.北京〖答案〗A〖解析〗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是在1912年1月1日的南京,A項正確;廣州、上海和北京,都不是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城市,BCD三項錯誤。16.仔細觀察下列圖片,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圖中歷史事件的教訓,最準確的應該是A.必須盡快解決農民土地問題 B.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取大城市C.必須走適合國情的革命道路 D.必須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失敗都說明了中國必須走適合國情的革命道路,此后中共吸取教訓開辟了農村革命根據地,最終使得革命取得成功,故選C。材料反映的是革命軍事行動,A項屬于經濟層面的內容,并不是最佳〖答案〗,排除;不惜一切代價奪取大城市的結果就是起義失敗,故B項不可能是教訓,排除;必須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是國民大革命的教訓,D項是在發(fā)動起義前就已得出的教訓,排除。17.三大戰(zhàn)役殲滅和改編敵人的數(shù)量按由多到少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遼沈、淮海、平津戰(zhàn)役B.淮海、平津、遼沈戰(zhàn)役C.平津、淮海、遼沈戰(zhàn)役D.遼沈、平津、淮海戰(zhàn)役〖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遼沈戰(zhàn)役殲滅和改編敵人47.2萬余人、淮海戰(zhàn)役殲滅和改編敵人55.5萬人、平津戰(zhàn)役殲滅和改編敵人52萬余人,故B項正確,ACD錯誤。18.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部憲法A.標志著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B.建立了新中國的法律體系C.體現(xiàn)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原則 D.為“三大改造”奠定了基礎〖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得,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體現(xiàn)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原則,C項正確;“標志著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是三大改造的影響,排除A項;五四憲法剛剛頒布,“建立了新中國的法律體系”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三大改造是在1953年開始的,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C項。19.1958年4月,毛澤東寫道:“由此看來,我國趕上英美不需要從前所想的那樣長的時間了,二十五年或者更多一點時間也就夠了?!边@一判斷導致了A.一五計劃超額完成 B.大躍進運動C.人民公社化運動 D.三年自然災害〖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8年大躍進運動在中國大地興起,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特征,因此根據材料時間和信息可知與大躍進運動有關,B項正確;材料與一五計劃超額完成的說法無關,排除A項;人民公社化的特征是一大二公,排除C項;三年自然災害的時間是1959年至1961年,排除D項。故選B項。20.中國全方位外交布局彰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輝煌。中國提出“親、誠、惠、容”的理念其中“容”,就是要倡導包容的思想,以更加開放的胸襟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促進地區(qū)合作。這一理念主要適用于A.推進大國之間的協(xié)調合作 B.增進與非洲國家關系C.支持聯(lián)合國發(fā)揮核心作用 D.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遵循和平發(fā)展理念,全方位開展對外交往。中國全方位外交布局彰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輝煌。中國提出“親、誠、惠、容”的理念,其中“容”就是要倡導包容的思想,以更加開放的胸襟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促進地區(qū)合作。這一理念主要適用于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D項正確;中國積極發(fā)展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會點,推進大國之間的協(xié)調合作,這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對非洲關系提出“真、實、親、誠”原則,形成中國與非洲國家休戚與共、共同發(fā)展、文明互鑒的友好合作關系,這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中國作為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支持聯(lián)合國發(fā)揮核心作用,這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21.埃及沒有任何與美索不達米亞的法典相應的法律。法老作為神王,其權力也神化,他的話就是法律。這表明法老的統(tǒng)治采用()A.集權專制 B.分權制衡 C.等級制度 D.禮儀德治〖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埃及)。根據材料“法老作為神王,其權力也神化,他的話就是法律”可知,埃及的法老推行權力神化,實行集權專制,A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法老通過集權專制對埃及進行統(tǒng)治,沒有體現(xiàn)分權制衡信息,排除B項;材料沒有描述關于等級制度、禮儀德治的信息,排除CD項。故選A項。22.古代日本“幕府”一詞指將領的軍帳。12世紀晚期,武士集團首領源賴朝獲得“征夷大將軍”稱號,擁有獨立于朝廷的政治、軍事權力。此事件的影響是A.大莊園出現(xiàn) B.武士集團形成 C.幕府統(tǒng)治開始 D.天皇權力加強〖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1192年,源賴朝正式出任征夷大將軍,他是鐮倉幕府首任征夷大將軍,也是日本幕府制度的建立者。故C項正確;ABD三項并不是該事件的影響,不符合題意。23.據歷史學家研究,16—18世紀,荷蘭與英國人均GDP年增長率均高于同時代的其他國家。這一時期荷、英經濟的高增長主要得益于A.大西洋沿岸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 B.世界工廠地位的確立C.物種交流和人口遷移 D.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可知,英荷依靠著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迅速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從而成長為了世界強國,故選D;葡萄牙和西班牙同樣也有著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那為何它們在這一時期卻走向了衰落,這說明A項不是使荷蘭和英國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排除;英國是在18世紀中葉開始工業(yè)革命后才逐步成為世界工廠的,而英國在此之前就已經崛起為日不落帝國了,故排除B;物種交流和人口遷移的狀況在許多地方都有發(fā)生,例如美洲,那為何美洲又沒有崛起呢,故C項不是英荷崛起的主要原因,排除。24.1600年,西班牙社會出現(xiàn)“富人只能靠抵押財產來過活,而貧民則處在餓死的邊緣”。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A.貴族階層生活奢靡 B.工商業(yè)的發(fā)展迅速C.礦產資源十分豐富 D.殖民掠奪金銀涌入〖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1600年西班牙百姓生活艱難的現(xiàn)象,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等國掠奪了大量黃金白銀貴金屬,導致黃金白銀價格下降,物價上漲,百姓生活艱難,故選D;材料現(xiàn)象是由于貴金屬大量涌入所致,而不是貴族階層的奢靡,故排除A;促進工商業(yè)發(fā)展是材料現(xiàn)象的結果,而不是原因,故排除B;礦產資源豐富與百姓生活艱難沒有因果關系,而且西班牙并不屬于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故排除C。25.波蘭一位科學家揭穿上帝賦予地球特殊地位,“建立起一種新的宇宙觀”。他的成就是A.發(fā)現(xiàn)自由落體定律 B.建立經典力學C.創(chuàng)立進化論 D.提出日心說〖答案〗D〖解析〗波蘭科學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有力地打破了長期以來居于宗教統(tǒng)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xiàn)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因此D正確;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提出自由落體定律,A排除;英國科學家牛頓提出經典力學,B選項排除;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提出進化論,C排除。故選D。26.“這場革命效果就是摧毀若干世紀以來絕對統(tǒng)治歐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稱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致、更簡單、以人人地位平等為基礎的社會政治秩序?!蓖暾w現(xiàn)這一理念的是A.召開三級會議 B.攻占巴士底獄C.制定《人權宣言》 D.頒布《1791年憲法》〖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中,完整地體現(xiàn)了摧毀封建制度,建立資本主義社會新政治秩序的是頒布《1791年憲法》,D項正確;召開三級會議只是要求限制王權,沒有明確建立新的社會政治秩序,A項錯誤;攻占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并未體現(xiàn)建立新的社會政治秩序的理念,B項錯誤;制定《人權宣言》只明確了法國大革命的基本原則,沒有全面體現(xiàn)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秩序的理念,C項錯誤。27.如圖為教材一則“學習聚焦”的內容,該歷史敘述所體現(xiàn)的是A.歷史唯物主義 B.剩余價值理論C.空想社會主義 D.階級斗爭學說〖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學習聚焦”體現(xiàn)的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觀點,屬于歷史唯物主義思想,故〖答案〗為A項;材料信息沒有涉及剩余價值理論,排除B項;空想社會主義沒有認識到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排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階級斗爭在推動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排除D項。28.某同學搜集了有關“圣馬丁”“提拉克”“墨西哥憲法”“埃塞俄比亞獨立”等資料,據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題是()A.亞洲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B.動蕩不安的國際局勢C.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 D.西方列強的殖民擴張〖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結合所學可知,桑地諾是尼加拉瓜反美游擊隊的領導人,甘地是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領導人,再根據“墨西哥憲法”和“埃塞俄比亞獨立”等信息可知,這些資料反映了亞非拉地區(qū)的民族民主運動,C項正確;題意反映的不僅僅是亞洲人民的抗爭,排除A項;題意主要反映了亞非拉地區(qū)的民族民主運動,無法說明國際局勢的動蕩不安,排除B項;材料主要反映了亞非拉地區(qū)的民族民主運動,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29.《慕尼黑協(xié)定》的簽訂,標志著英法兩國推行的綏靖政策達到了頂峰。其影響是()A.法西斯的侵略行為得到鼓勵 B.導致納粹德國獨裁統(tǒng)治的建立C.日本確立了對外侵略的國策 D.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全面爆發(fā)〖答案〗A〖解析〗1938年英國、法國、納粹德國、意大利四國首腦張伯倫(首相)、達拉第(總理)、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會議上簽訂條約,英、法兩國為避免戰(zhàn)爭爆發(fā),犧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將蘇臺德區(qū)割讓給納粹德國,《慕尼黑協(xié)定》的簽訂,標志著英法兩國推行的綏靖政策達到了頂峰,助長了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氣焰,故選擇A項;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排除B項;1936年8月7日,日本五相會議提出了實行大陸政策的北進和向太平洋擴張的南進同時并舉的《國策基準》計劃,排除C項;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全面爆發(fā),排除D項。30.1947年,美國國會同意總統(tǒng)杜魯門援助一切“自由民族”抵抗外來壓迫,遏制東方“極權政權”的提案,隨后撥款落實該提案的是A.杜魯門主義 B.成立北約 C.馬歇爾計劃 D.成立華約〖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標志著冷戰(zhàn)的開始,其中為了穩(wěn)定西歐的經濟秩序,實現(xiàn)遏制蘇聯(lián)的目的而推行的經濟援助計劃是馬歇爾計劃,因此根據材料“撥款落實”可以判斷出是馬歇爾計劃,C正確;杜魯門主義是政治方面的,不符合題意。排除A;北約是軍事措施,與題意不符,故排除B;華約是蘇聯(lián)陣營成立了組織,與題意不符,故排除D。故選C。二、單選題II31.商鞅制定的“軍功授爵制”,打破了舊貴族世襲式的社會等級制度。不論尊卑貴賤、貧富多寡,要想獲得社會地位和社會榮譽必須用對外戰(zhàn)爭中的斬首數(shù)目來換取。軍功授爵制”A.完全剝奪了貴族特權 B.利于塑造秦人的尚武精神C.加強了對地方的管理 D.推動了秦國的社會轉型〖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秦國實行軍功授爵制,“要想獲得社會地位和社會榮譽必須用對外戰(zhàn)爭中的斬首數(shù)目來換取”,這有利于塑造秦人的尚武精神,B項正確;A項中的“完全”說法錯誤,排除A項;軍功授爵制與“加強了對地方的管理”無關,排除C項;軍功授爵制利于塑造秦人的尚武精神,未涉及秦國的社會轉型,排除D項。故選B項。32.劉邦最先入關滅秦,建立漢朝,實行輕徭薄役、仁義為先的治國政策,重新回歸以“德”治天下的老路。劉邦重新以“德”治天下的直接原因是()A.滿足人民希望和平的愿望 B.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訓C.儒家思想已成為正統(tǒng)思想 D.連年戰(zhàn)爭使人口減少〖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初(中國)。結合所學可知,劉邦本人經歷過農民戰(zhàn)爭,親身感受到農民戰(zhàn)爭的巨大威力,體會到秦朝速亡的原因是賦稅、徭役、刑罰等過重,所以他建立政權后“實行輕徭薄役、仁義為先的治國政策”,B項正確;封建王朝的政策主要是為了維護自身統(tǒng)治,排除A項;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才成為正統(tǒng)思想,排除C項;D項是客觀原因,與設問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33.公元4世紀下半葉的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一方面使北方暫時統(tǒng)一的局面隨之解體;另一方面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qū)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場戰(zhàn)役是()A.淝水之戰(zhàn) B.赤壁之戰(zhàn) C.官渡之戰(zhàn) D.巨鹿之戰(zhàn)〖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4世紀下半葉(中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4世紀下半葉,前秦統(tǒng)一北方,隨后大舉進攻東晉,但由于統(tǒng)治基礎脆弱,強大的前秦政權在淝水之戰(zhàn)后迅速崩潰,北方地區(qū)的民族矛盾再度加劇,北方各族紛紛脫離前秦的統(tǒng)治,建立了政權。東晉則趁此把邊界線推進到黃河流域,并且在此后數(shù)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A項正確;208年赤壁之戰(zhàn),排除B項;200年官渡之戰(zhàn),排除C項;巨鹿之戰(zhàn)發(fā)生在秦末,排除D項。故選A項。34.唐初,中書省出詔令,門下省掌封駁審議,以便二者“以相檢察”。但二者或日有爭論,紛紜不決;或護己所短,遂成怨隙。于是,在中書、門下兩省以上增設政事堂,“使兩省先于政事堂議定,然后奏聞”。由此可見,政事堂的增設旨在()A.實現(xiàn)權力制衡 B.削弱宰相權力 C.加強官吏監(jiān)督 D.提高行政效率〖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初(中國)。根據材料“兩省先于政事堂議定,然后奏聞”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化工CAD制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應用題-分數(shù)應用題
- 廊坊燕京職業(yè)技術學院《信息系統(tǒng)審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師范高等專科學?!缎旅襟w網絡營銷劃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嘉應學院《奧爾夫音樂教學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州學院《傳感器技術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國防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電子學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紅河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傳播學原理與技能》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淄博師范高等專科學?!冬F(xiàn)代數(shù)值仿真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周口理工職業(yè)學院《熱工材料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保險公估作業(yè)指導書x
- 新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18章平行四邊形 導學案
- 《生理心理學實驗實訓》指導書-
- 教練技術三階段講義
- GB/T 23799-2021車用甲醇汽油(M85)
- 車工工藝課件(緒論、一章)
- 催收服務工作手冊方案
- 信息化系統(tǒng)數(shù)據恢復應急演練方案
- 常用有機溶劑性質
- 公司沒有出審計報告情況說明解釋
- (完整word版)高考英語作文練習紙(標準答題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