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646-2016 公路橋梁現(xiàn)場測試規(guī)程_第1頁
DB21T 2646-2016 公路橋梁現(xiàn)場測試規(guī)程_第2頁
DB21T 2646-2016 公路橋梁現(xiàn)場測試規(guī)程_第3頁
DB21T 2646-2016 公路橋梁現(xiàn)場測試規(guī)程_第4頁
DB21T 2646-2016 公路橋梁現(xiàn)場測試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020P

28DB21

test

highway

遼寧省質(zhì)量技術監(jiān)督局

DB21/T

2646—2015目 次前 言

...........................................................................

Ⅱ1

范圍

..............................................................................

1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

13

術語和符號

........................................................................

24

總則

..............................................................................

95

橋梁線形及結(jié)構尺寸測量

............................................................

96

混凝土結(jié)構

.......................................................................

117

圬工結(jié)構

.........................................................................

358

鋼結(jié)構

...........................................................................

409

拉(吊)索

.......................................................................

6910

橋梁長期監(jiān)測

....................................................................

7211

橋梁動載試驗

....................................................................

7312

地基與基礎

......................................................................

76附錄

A.............................................................................

96附錄

B.............................................................................

97附錄

C.............................................................................

99附錄

D............................................................................

102附錄

E............................................................................

103附錄

F............................................................................

104附錄

G............................................................................

105附錄

H............................................................................

106附錄

I............................................................................

108附錄

J............................................................................

109附錄

K............................................................................

110附錄

L............................................................................

113附錄

M............................................................................

117附錄

N............................................................................

118附錄

O............................................................................

120附錄

P............................................................................

128附錄

Q............................................................................

133附錄

R............................................................................

136附錄

S............................................................................

137附錄

T............................................................................

138附錄

U............................................................................

139附錄

V.....

.....................................................................

140IDB21/T

2646—2015前 言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遼寧省交通工程質(zhì)量與安全監(jiān)督局提出。本標準由遼寧省交通廳歸口。寧省交通規(guī)劃設計院。長紅、焦鵬飛、王洪濤、門廣鑫、鄧昌寧、徐進伏、徐金鳳、劉軍、郭乃勝、白楊、王俊清、張宏斌、王佳偉、時彥寧、李錕、車天凱、史春暉。IIDB21/T

2646—2015公路橋梁現(xiàn)場測試規(guī)程1

范圍本規(guī)程規(guī)定了公路橋梁現(xiàn)場測試方法的目的與適用范圍、儀器與材料技術要求、方法與步驟、試驗結(jié)果處理及報告內(nèi)容等。本規(guī)程適用于公路橋梁的現(xiàn)場調(diào)查、工程質(zhì)量檢測以及技術狀況檢測等。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GB/T

3323

金屬熔化焊焊接接頭射線照相GB/T

9445

無損檢測人員資格鑒定與認證GB/T

11345

GB/T

無損檢測術語超聲檢測GB/T

無損檢測術語滲透檢測GB/T

無損檢測術語磁粉檢測GB/T

12897

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GB/T

12898

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GB

18871

GB

50026

GB

50204

GB/T

50344

建筑結(jié)構檢測技術標準GB/T

50621

鋼結(jié)構現(xiàn)場檢測技術標準GB/T

50784

混凝土結(jié)構現(xiàn)場檢測技術標準CH/T

2007

三、四等導線測量規(guī)范CECS

02

CECS

03

CECS

21

JB/T

6061

無損檢測焊縫磁粉檢測JB/T

9218

無損檢測滲透檢測JB/T

10061

JG/T

5004

混凝土超聲波檢測儀JGJ/T

23

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guī)程JGJ

106

JGJ/T

136

貫入法檢測砌筑砂漿抗壓強度技術規(guī)程JGJ/T

152

混凝土中鋼筋檢測技術規(guī)程JGJ/T

322

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檢測技術規(guī)程JJG

817

JTG/T

J2l

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guī)程JTG/T

F50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1DB21/T

2646—2015JTG

H10

JTG

H11

JTG/T

H21

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

F80/1

公路工程質(zhì)量檢驗評定標準JTG/T

F81

公路工程基樁動測技術規(guī)程3

術語和符號3.1 術語3.1.1橋跨結(jié)構縱向線形

of

span

structure橋跨軸線或兩側(cè)邊緣線在垂直水平面方向上的投影。3.1.2橋梁主要結(jié)構尺寸

structure

of

表述橋梁構件長度、寬度、角度等的參數(shù)。3.1.3檢定

verification計量基準(國家基準或國際基準)聯(lián)系起來,從而使準確性和一致性得到保證。3.1.4校準

calibration量值,與對應的由標準所復現(xiàn)的量值之間的關系的一級操作,稱為校準。3.1.5回彈法

通過3.1.6超聲回彈綜合法

ultrasonic-rebound

通過測定混凝土的超聲波聲速值和回彈值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方法。3.1.7鉆芯法

core

method通過從結(jié)構或構件中鉆取圓柱狀試件檢測材料強度的方法。3.1.8超聲法

ultrasonic

通過測定超聲脈沖波的有關聲學參數(shù)檢測非金屬材料缺陷的方法。3.1.9混凝土缺陷

concrete

defects2DB21/T

2646—2015洞、裂縫或夾雜泥砂、雜物。3.1.10磁粉檢測

testing利用缺陷處漏磁場與磁粉的相互作用,顯示鐵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3.1.11鋼筋銹蝕電位

corrosion

potential位差,它反映了鋼筋銹蝕的狀態(tài)和活性。3.1.12混凝土電阻率

resistivity

of

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中的鋼筋銹蝕是一個電化學過程,而鋼筋是由混凝土與周圍介質(zhì)隔絕起來的,混凝土的電阻率反映了混凝土的導電性?;炷岭娮杪蚀螅翡摻畎l(fā)生了銹蝕,則發(fā)展速度慢,擴散能力弱;混凝土電阻率小,則發(fā)展速度快,擴散能力強。3.1.13碳化

carbonization22筋失去鈍化保護,這一現(xiàn)象稱為混凝土碳化。3.1.14電磁感應法

electromagnetic

test

用電磁感應原理檢測混凝土結(jié)構及構件中鋼筋間距、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及公稱直徑的方法。3.1.15半電池電位法

half-cell

potentials

通過檢測鋼筋表面層上某一點的電位,并與銅-硫酸銅參考電極的電位作比較,以此來確定鋼筋銹蝕性狀的方法。3.1.16氯離子含量

chloride

ion

或膠凝材料質(zhì)量的百分比。3.1.17磁性法

利用經(jīng)過非鐵磁覆層而流入鐵質(zhì)基材的磁通大小來測定覆層厚度的檢測方法。3.1.18電火花法

method利用高壓在金屬表面防腐層存在針孔、砂眼處,會促使氣隙擊穿而產(chǎn)生火花放電現(xiàn)象的原理,檢測金屬表面非金屬涂層漏涂缺陷的方法。3DB21/T

2646—20153.1.19射線探傷

testing(RT)利用X射線探測鋼結(jié)構焊縫內(nèi)部缺陷性,并在記錄介質(zhì)上顯示其圖像的方法。3.1.20超聲波探傷

ultrasonic 利用超聲波的發(fā)射、透射及衍射原理,探測鋼結(jié)構焊縫內(nèi)部缺陷的方法。3.1.21滲透探傷

penetrant

testing(PT)利用滲透液來顯示構件表面缺陷的一種探傷方法。3.1.22磁粉探傷

testing(MT)通過磁粉在缺陷附近漏磁場中的堆積以檢測鐵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處缺陷的一種探傷方法。3.1.23公稱厚度

thickness指母材的公稱厚度。不考慮制造偏差。3.1.24穿透厚度

penetrated

thickness射線透照方向上的母材公稱厚度。3.1.25工件一膠片距離

沿射線束中心線測出的射線源側(cè)被檢工件表面至膠片間的距離。3.1.26射線源尺寸

source

放射性同位素源的尺寸或X射線管的有效焦點尺寸。3.1.27射線源一膠片距離

沿射線束中心線測出的射線源至膠片間的距離。3.1.28射線源一工件距離

沿射線束中心線測出的射線源至射線源側(cè)被檢工件表面間的距離。3.1.29探頭靴

shoe插入在探頭和受檢件之間具有一定形狀的材料塊,用以改善耦合和(或)防護探頭。3.1.30時基線

time

base在顯示器上按時間和聲程距離校準的軌跡。4DB21/T

2646—20153.1.31標準試塊

block設備。3.1.32交流磁化

magnetization用交流電感生的磁場而進行的磁化。3.1.33黑光

black

light波長為320-400

3.1.34退磁

使磁化后的鐵磁性材料或工件上的剩磁減弱到可接受的水平。3.1.35錨具

anchorage錨具是拉索直接與橋塔主梁進行連接的部位,直接對力進行傳導。3.1.36自振特性參數(shù)

free

vibration

parameters橋梁結(jié)構振動的各階模態(tài)所對應的特征頻率、振型和阻尼比。3.1.37應變長期監(jiān)測

long-term

monitoring

3.1.38裂縫寬度長期監(jiān)測

term

monitoring

of

width利用儀器連續(xù)檢測混凝土裂縫寬度變化情況的方法。3.1.39固有頻率

frequency橋梁的固有頻率是其結(jié)構的一種物理特征,由它的結(jié)構、大小、形狀等因素決定。3.1.40沖擊系數(shù)

3.1.41阻尼比

阻尼系數(shù)與臨界阻尼系數(shù)之比。3.1.42橋梁模態(tài)參數(shù)

bridge

modal

5DB21/T

2646—2015橋梁結(jié)構振動的各階模態(tài)所對應的特征頻率、振型和阻尼比等。3.1.43低應變反射波法

low

strain

reflected

wave

域和頻域分析,對被檢樁的完整性進行評判的檢測方法。3.1.44高應變動測法

high

在樁頂施加高能量沖擊荷載,實測力和速度信號,運用波動理論反演來推算被檢樁的完整性、軸向抗壓極限承載力或選擇樁型和樁長、監(jiān)控樁錘工作效率和打入樁樁身承受的最大錘擊應力。3.1.45超聲波法

ultrasonic

logging

method質(zhì)中傳播的歷時、波幅和頻率等參數(shù)的相對變化來判定樁身完整性的檢測方法。3.1.46圓錐動力觸探試驗

中一定距離所需的錘擊數(shù),判定土的力學特性的一種原位試驗方法。3.1.47靜力觸探試驗

cone

test(CPT)一種原位試驗方法。3.1.48平板載荷試驗

plate

loading

test3.1.49砂漿

mortar砂漿是由一定比例的膠結(jié)料(水泥、石灰等)、細集料(砂)及水配制而成的砌筑材料。3.1.50貫入法檢測

test

of

penetration

resistance

入砂漿中,由測釘?shù)呢炄肷疃韧ㄟ^測強曲線來換算砂漿抗壓強度的檢測方法。3.1.51測孔

pin

貫入試驗時,貫入測釘在灰縫上所形成的孔。3.1.526DB21/T

2646—2015砂漿抗壓強度換算值

calculating

compressive

of

齡期下同條件養(yǎng)護的邊長為70.7

mm一組立方體試塊的抗壓強度平均值。3.2 符號A——測區(qū)的平均碳化深度值;fcu

——測區(qū)混凝土強度換算值;

——芯樣試件抗壓截面面積;cor

——芯樣試件的抗壓試驗測得的最大壓力;

——芯樣試件混凝土強度平均值;f

——修正前第i個測區(qū)的混凝土強度換算值;f

——修正后第i個測區(qū)的混凝土強度換算值;f

——構件中測區(qū)混凝土強度換算值的最小值;mS

——構件混凝土強度推定值;—測區(qū)混凝土強度換算值的平均值;——構件測區(qū)混凝土強度換算值的標準差;

——

——回彈儀非水平方向檢測時,測區(qū)的平均回彈值;v——

————空氣中聲速計算值;v

v

——空氣中聲速實測值;

——

——超聲測試面的聲速修正系數(shù);

——修正系數(shù);

——平測聲速修正系數(shù);h

——測區(qū)的平均碳化深度值;——實測保護層厚度平均值;c——ci——第i根樁的樁身波速計算值;——E——樁身材料彈性模量;uc

—單樁軸向抗壓極限承載力;—凱司法阻尼系數(shù);Z—樁身截面力學阻抗;7DB21/T

2646—2015f

,min—同批構件中砂漿抗壓強度換算值的最小值;f

,min—同批構件中砂漿抗壓強度換算值的最小值;

—樁身最大錘擊壓應力;t'—聲時修正值;i

——第iD——聲速臨界值;D

——波幅臨界值;m——波幅平均值;

——第i個測點相對波幅值;—地基土的變形模量;—承壓板形狀系數(shù);—第i個測點貫入深度測量表讀數(shù);—第i個測點貫入深度值;di0—第i個測點貫入深度測量表的不平整度讀數(shù);mdj

—第j個構件的砂漿貫入深度平均值;—同批構件砂漿抗壓強度換算值的平均值;

—第j個構件的砂漿抗壓強度換算值;f2c

—同批構件砂漿抗壓強度換算值的標準差;

—同批構件砂漿抗壓強度換算值的變異系數(shù);

—砂漿抗壓強度推定值;

—砂漿抗壓強度推定值之一;—砂漿抗壓強度推定值之二;t——公稱厚度;w——穿透厚度;b——工件—膠片距離;d——射線源尺寸;SFD———膠片距離;f——射線源—工件距離;DDSR——平底孔直徑;h——顯示自身高度;l——顯示長度;lx——xly——ylz——z8序號標石類型適用地區(qū)1混凝土普通水準標石土層不凍或凍土深度小于0.8

m的地區(qū)2巖層普通水準標石巖層出露或埋入地面不深于1.5

3混凝土柱普通水準標石凍土深度大于0.8

4鋼管普通水準標石DB21/T

2646—20154

總則4.1 為滿足我省公路建設和管理的需要,保證公路橋梁工程的施工和養(yǎng)護質(zhì)量,規(guī)范各類現(xiàn)場檢測儀具與設備、試驗方案和操作要求,制定本規(guī)程。4.2 按本規(guī)程的試驗方法進行測試橋梁的質(zhì)量評定或驗收時,采樣方法應遵照相應的施工、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或《公路工程質(zhì)量檢驗評定標準(土建工程)》(JTG

4.3 本規(guī)程試驗用的儀具設備,均應符合相應的標準規(guī)定,并經(jīng)檢驗合格。4.4 本規(guī)程采用國家法定標準計量單位制。4.5 對公路橋梁進行現(xiàn)場測試時,除應遵照本規(guī)程外,尚應符合國家和行業(yè)現(xiàn)行標準及規(guī)范的規(guī)定。5

橋梁線形及結(jié)構尺寸測量5.1 橋跨結(jié)構縱向線形測量方法5.1.1 目的和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橋跨結(jié)構縱向線形的測量及長期監(jiān)測。5.1.2 儀具與材料技術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儀具與材料:(1(2)全站儀及棱鏡,精度應符合相關等級水準測量規(guī)范要求;(3(4)其他:鋼釘、紅油漆、記號筆等。5.1.3 方法與步驟5.1.3.1 永久性水準點或相對基準點設置(1)進行橋跨結(jié)構縱向線形測量時,應設置永久性水準點,當永久性水準點與國家大地測量設置

2

1個永久性水準點或相對基準點,小橋至少設置

1

個永久性水準點或相對基準點。(2(3)永久性水準點或相對基準點宜設置在橋梁兩側(cè)橋臺附近,且應選擇在土質(zhì)堅實、觀測方便、利于長期保存的地方。(4)永久性水準點或相對基準點標石類型,應按表

1

選用。表1 標石的類型及適用地區(qū)表1 標石的類型及適用地區(qū)(5)永久性水準點或相對基準點標石埋設:9多跨橋梁總長(m)單跨橋梁跨徑

(m)其他構造物測量等級L≥3000LK≥500——二等1000≤L<3000150≤LK<500——三等L<1000LK<150高架橋四等DB21/T

2646—2015質(zhì)標志。③標志埋設后,應現(xiàn)場記錄所有測繪點的詳圖。5.1.3.2線形觀測點的設置JTG

)第

條進行控制檢測時,應設置永久觀測點;當進行臨時性測量時,可設置臨時觀測點。(1)永久觀測點設置:宜采用φ20

的不銹鋼棒,長度不小

,埋置在固定測點上,鋼棒露出外面部分需要磨圓處理,如圖

1。圖1 永久觀測點示意圖(單位:mm)(2)臨時觀測點設置:為一次性觀測點,可采用紅色油漆或者油性記號筆做臨時標記。5.1.3.3 現(xiàn)場準備工作(1)以道路前進方向為正方向,利用鋼尺在橋面上找出橋臺、橋墩的具體位置,用紅油漆或油性記號筆做上標記,依據(jù)設計資料對墩(臺)進行編號。(2)梁跨結(jié)構縱向線形測量,宜沿橋縱向分斷面布設測點,橫向(按單幅橋跨結(jié)構)分橋跨軸線和車道上下游邊緣線

3

(3)觀測點宜布置在橋跨或橋面結(jié)構的跨徑等分點截面上。單孔跨徑小于

40m

的孔跨,縱向布置宜在每跨橋梁的支點和

4

40m小于

100m跨橋梁的支點和

8

的孔跨,縱向布置宜在每跨橋梁的支點和

16

5~10cm處和橋跨中心線處。5.1.3.4現(xiàn)場測量(1)按表

2

表2 水準測量等級(2表2 水準測量等級(2)宜在橋梁封閉的狀態(tài)下進行線形測量。10DB21/T

2646—2015報告應包含如下內(nèi)容:(1(2)線形觀測點布置圖,并標注實測高程;(35.2 主要結(jié)構尺寸測量方法5.2.1 目的與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橋梁構件結(jié)構尺寸測量。5.2.2 儀具與材料技術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儀具與材料:(1)鋼卷尺:精度

;(2)其他:粉筆、記號筆等。5.2.3 方法與步驟5.2.3.1 對于橋梁的矩形或方形構件,測量其結(jié)構尺寸時,鋼卷尺應沿測試方向,且應垂直于另

m

為單位,準確至

0.001

m。5.2.3.2 測量橋梁混凝土構件尺寸時,同一個構件的同一個檢測項目應選擇不同部位重復測試

3

果做詳盡說明。5.2.3.3 進行混凝土構件截面尺寸測量時,應選取有代表性的截面進行測量:(1)當構件截面尺寸相同時,應在構件的中部和兩端選取3個截面量取尺寸,取平均值;(2)當構件截面尺寸不同時,應選取構件截面突變的位置以及構件最小、最大截面處量取尺寸,在檢測結(jié)果中應給出構件截面變化情況,必要時可用簡圖描述。5.2.4 報告報告應包含如下內(nèi)容:(1(2+、-值為正;(36

混凝土結(jié)構6.1 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方法6.1.1回彈法6.1.1.1 目的與適用范圍(1)本方法適用于公路橋梁普通混凝土抗壓強度的現(xiàn)場檢測。(2(3①混凝土用水泥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

②混凝土用砂、石骨料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

的要求;③人工或一般機械攪拌的混凝土或泵送混凝土;11DB21/T

2646—2015④自然養(yǎng)護;⑤抗壓強度為

10.0~60.0MPa。(4①遭受凍害、化學腐蝕、火災、高溫損傷的混凝土;②被測構件厚度小于

;③結(jié)構表面溫度低于-4

60④表層與內(nèi)部質(zhì)量有明顯差異或內(nèi)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結(jié)構或構件;⑤潮濕或浸水混凝土。6.1.1.2 儀具與材料技術要求(1)本方法需要下列儀具與材料:①混凝土回彈儀:可為數(shù)字式的,也可為指針直讀式的;②酚酞酒精溶液:濃度為

;③鋼砧:洛氏硬度

HRC60±2;④其他:手提式砂輪、卷尺、鋼尺、鑿子、錘、毛刷等。(2(3)回彈儀除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回彈儀》GB/T

9138

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水平彈擊時,在彈擊錘脫鉤的瞬間,回彈儀的標稱能量應為

;度尺的零點處;③在洛氏硬度

HRC

60±2

的鋼砧上,回彈儀的率定值應為

80±2;④數(shù)字式回彈儀應帶有指針直讀示值系統(tǒng)數(shù)字顯示的回彈值與指針直讀示值相差不應超過

1。(4)回彈儀使用時環(huán)境溫度應為

-4~40℃。(5)回彈儀的檢定周期為半年,當回彈儀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由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回彈儀》JJG817

進行檢定:①新回彈儀啟用前;②超過檢定有效期限;③數(shù)字式回彈儀數(shù)字顯示的回彈值與指針直讀示值相差大于

1;④經(jīng)保養(yǎng)后,在鋼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⑤遭受嚴重撞擊或其它損害。(6①新檢測工程前;②如連續(xù)數(shù)天測試,可在每天測試完畢后率定一次;③測定過程中對回彈值有懷疑時。(7)回彈儀的率定試驗應在室溫為

5℃~35擊桿應分四次旋轉(zhuǎn),每次旋轉(zhuǎn)宜為

90

80±2。(8)回彈儀率定試驗所用的鋼砧應每

2

(9)當回彈儀存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保養(yǎng):①回彈儀彈擊超過

次;②在鋼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③對檢測值有懷疑。(10簧和拉簧座。12DB21/T

2646—2015中心導桿上薄薄涂抹鐘表油,其他零件均不得抹油。③清理機殼內(nèi)壁,卸下刻度尺,檢查指針,其摩擦力應為

0.5~0.8N。④對數(shù)字式回彈儀,還應按產(chǎn)品要求的維護程序進行維護。⑤保養(yǎng)時不得旋轉(zhuǎn)尾蓋上已定位緊固的調(diào)零螺絲,不得自制或更換零部件;⑥保養(yǎng)后應按本規(guī)程

6.1.1.2

(7)(外殼上的污垢、塵土。回彈儀不用時,應將彈擊桿壓入儀器內(nèi),經(jīng)彈擊后方可按下按鈕鎖住機芯,將回彈儀裝入儀器箱,平放在干燥陰涼處。當數(shù)字式回彈儀長期不使用時,應取出電池。6.1.1.3 方法與步驟6.1.1.3.1 測區(qū)和測點布置(1)按批抽樣檢測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件可作為同批構件:①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相同;②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藝、養(yǎng)護條件和齡期基本相同;③構件種類相同;④施工階段所處狀態(tài)基本相同。(2)按批量進行隨機抽樣檢測時,抽樣數(shù)量按相關標準和規(guī)程確定;當現(xiàn)場檢測不具備隨機制截面區(qū)域和結(jié)構損傷嚴重的部位)按部位檢測方式進行檢測。(3①對單個構件進行檢測時,應在構件上均勻布置測區(qū),每個構件上測區(qū)數(shù)量不宜少于

10

對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

4.5m且另一方向尺寸不大于

0.3m少于

5

個。②對橋跨的重點部位按部位檢測方式進行檢測時,測區(qū)數(shù)不應小于

30

個。(4)構件的測區(qū)布置宜滿足下列規(guī)定:于非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澆筑表面或底面;②測區(qū)可在構件的兩個對應面、相鄰面或同一面上布置;③同一可測面上,測區(qū)宜均勻布置,相鄰兩測區(qū)的間距不宜大于

2m;結(jié)構,尚應避開預應力鋼筋的錨固區(qū)域和預應力管道區(qū)域;⑤測區(qū)尺寸宜為

×200mm,測區(qū)距構件端部或施工縫邊緣的距離不宜小于

0.2m;

T

梁和箱梁測區(qū)宜布置在

T

梁或箱梁的腹板處,測區(qū)的布置應符合附錄

B的要求。(5)測試面應為混凝土原漿面,并應清潔、平整、干燥,不應有接縫、施工縫、飾面層、疏整處,并擦凈殘留粉塵。(6)結(jié)構或構件的測區(qū)應標有清晰的編號,必要時應在記錄紙上描述測區(qū)布置和外觀質(zhì)量情況。6.1.1.3.2 回彈值測定(1)測量回彈值時,回彈儀的軸線應始終垂直于混凝土檢測面,并應緩慢施壓,準確讀數(shù),快速復位。(2

1。測點宜在測區(qū)范圍內(nèi)

;13回彈儀向上回彈儀向下+90°+60°+45°+30°-30°-45°-60°-90°20-6.0-5.0-4.0-3.0+2.5+3.0+3.5+4.025-5.5-4.5-3.8-2.8+2.3+2.8+3.3+3.830-5.0-4.0-3.5-2.5+2.0+2.5+3.0+3.535-4.5-3.8-3.3-2.3+1.8+2.3+2.8+3.340-4.0-3.5-3.0-2.0+1.5+2.0+2.5+3.0DB21/T

2646—2015測點不應在氣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測點應只彈擊一次。6.1.1.3.3 碳化深度測定(1)彈值測量完畢后,應在有代表性的測區(qū)上測量碳化深度值,測點數(shù)不應少于構件測區(qū)數(shù)的

30%(2)當碳化深度值極差大于

時,應在每一個測區(qū)分別測量碳化深度值;(3

3

的檢測結(jié)果取其平均值,并應精確至

。6.1.1.4計算(1)將一個測區(qū)的

16

個測點的回彈值,去掉

3

3

個最小值,將其余

10

按下式計算測區(qū)平均回彈值:10m

ii110

.................................. (1)式中:——測區(qū)平均回彈值,準確至

0.1;

——第個測點的回彈值。(2Rm

Rm

Ra

.................................. (2)式中:——

;

——非水平方向檢測時回彈值修正值,應按表

3

(3)水平方向檢測混凝土澆筑表面或澆筑底面時,測區(qū)的平均回彈值應按下列公式修正:

...................................... (3)

......................................(4)式中: 、—— 、——

4

取值。(4并應對修正后的回彈值進行澆筑面修正。表3表3非水平方向檢測時的回彈值修正

bR

m或t頂面修正值

a底面修正值

R20+2.5-3.025+2.0-2.530+1.5-2.035+1.0-1.540+0.5-1.0450-0.55000注1:當側(cè)面測試時,修正值為

小于20

或大于

50

時,分別按

50

查表。注2:當先進行角度修正時,采用修正后的回彈代表值Ra。注3:表中未列數(shù)值,可采用內(nèi)插法求得,精確至

45-3.8-3.3-2.8-1.8+1.3+1.8+2.3+2.850-3.5-3.0-2.5-1.5+1.0+1.5+2.0+2.5注1:當測試角度等于0時,修正值為0;R小于20或大于50時,分別按20或50查表。注2:表中未列數(shù)值,可采用內(nèi)插法求得,精確至0.1。DB21/T

2646—2015表4混凝土澆筑面修正

c

表4混凝土澆筑面修正

c

....................................(5)

6.1.1.5 混凝土強度推定6.1.1.4

R及按本方法第

節(jié)的規(guī)定計算平均碳化深度值

d,優(yōu)先采用專用測強曲線確定;當無專用測強曲線時,可由本規(guī)程附錄

C

的全國統(tǒng)一測強曲線確定。對齡期不超過

3

不大于

的混凝土,按無碳化處理,即平均碳化深度為

0。(2

1000d

i

采用鉆芯法按本規(guī)程

6.1.3

土抗壓強度技術規(guī)程》DB

21/T

(3)結(jié)構或構件的測區(qū)混凝土強度平均值應根據(jù)各測區(qū)的混凝土強度換算值計算。當結(jié)構或構件中的測區(qū)數(shù)不少于

10

n)

n(m)

n(mf

c

)2

(fi1

ccu,i

2n1

.............................. (6)式中:fm

f

——結(jié)構或構件第

個測區(qū)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換算值();——

;s

f

——

0.01

;n

——(4

fcu,e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當構件測區(qū)數(shù)少于

10

15DB21/T

2646—2015fcu,e

fcu,min..................................... (7)式中:fcu,min

結(jié)構或構件最小的測區(qū)混凝土抗壓強度換算值(

0.1MPa。②當構件的測區(qū)抗壓強度換算值中出現(xiàn)小于

的值時,該構件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推定值f

cu,e取小于

10MPa。③當構件中測區(qū)數(shù)不少于

10

個時:

1.645s

ffcu,e

m

1.645s

f

................................. (8)fcufcu,e

mf f

...................................(9)

kS 式中:推定系數(shù),宜按《混凝土結(jié)構現(xiàn)場檢測技術標準》

3.4.6

取值。(5)對按批量檢測的構件,當該批構件混凝土強度標準差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時,該批構件應全部按單個構件進行檢測:①當該批構件的混凝土抗壓強度平均值小于

、S

f

大于

4.5MPa

時;②當該批構件的混凝土抗壓強度平均值不小于

且不大于

、S

f

大于

5.5MPa

時。6.1.1.6報告報告應包含如下內(nèi)容:(1(2)

準差,現(xiàn)齡期混凝土強度推定值。6.1.2 超聲回彈綜合法6.1.2.1目的與適用范圍(1)本方法適用于公路橋梁普通混凝土抗壓強度的現(xiàn)場檢測。(2(3①混凝土用水泥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

②混凝土用砂、石骨料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

的要求;④自然養(yǎng)護;⑤混凝土強度

10~。(4)下列情況下,不宜應用本方法檢測混凝土強度:①

受凍害、化學腐蝕、火災、高溫損傷的混凝土;②被測構件厚度小于

;③結(jié)構表面溫度低于-4

60(56.1.2.2儀具與材料技術要求(1)本方法需要下列儀具與材料:①

超聲波檢測儀:

可采用模擬式的或數(shù)字式的;16DB21/T

2646—2015③

其他:換能器、耦合劑等。(2)本方法使用的回彈儀,其技術要求、檢定應滿足本規(guī)程

節(jié)的規(guī)定。(3)本方法所采用的超聲波檢測儀應通過技術鑒定,應具有產(chǎn)品合格證和檢定證,并應滿足下列技術要求:①具有波形清晰、顯示穩(wěn)定的示波裝置;②聲時最小分度值為

0.1

s;③具有最小分度值為

的信號幅度調(diào)整系統(tǒng);④接收放大器頻響范圍

10~

3:1

50

V;⑤電源電壓波動范圍在標稱值±10%情況下能正常工作;⑥連續(xù)正常工作時間不少于

4h。(4)模擬式超聲波檢測儀尚應滿足下列要求:①具有手動游標和自動整形兩種聲時測讀功能;②數(shù)字顯示穩(wěn)定,聲時調(diào)節(jié)在

20~30

s

范圍內(nèi),連續(xù)靜置

1h

數(shù)字變化不超過±0.2

s。(5)數(shù)字式超聲波檢測儀還應滿足下列要求:①具有采集、儲存數(shù)字信號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的功能。

1h

內(nèi)每

測讀一次聲時值的差異不超過±0.2

s。③自動測讀時,在顯示器的接收波形上,有光標指示聲時的測讀位置。(6)超聲波檢測儀器使用時,環(huán)境溫度應為

0~40(7)換能器應滿足下列技術要求:①工作頻率宜在

50~100kHz

②實測主頻與標稱頻率相差不應超過±。(8)耦合劑應采用易于變形、有較大的聲阻,有較好黏性且不流淌的材料,可采用黃蠟油,也可使用凡士林、蠟泥型料等。(9)超聲儀器檢驗時應滿足下列要求:①緩慢調(diào)節(jié)延時旋鈕,數(shù)字顯示滿足十進位遞變的要求;②調(diào)節(jié)聚焦、輝度和掃描延時旋鈕,掃描基線清晰穩(wěn)定;④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計算聲速與實測聲速值相比,相差不大于±。(10損。6.1.2.3 方法與步驟6.1.2.3.1 準備工作(1)操作前應首先確定測區(qū)位置與數(shù)量。測區(qū)位置和數(shù)量的確定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

節(jié)的規(guī)定;采用平測時,測區(qū)尺寸宜為

×400m。(2)對結(jié)構或構件的每一測區(qū),

應先進行回彈測試,后進行超聲測試。(3)計算混凝土抗壓強度換算值時,非同一測區(qū)內(nèi)的回彈值和聲速值不得混用。6.1.2.3.2 回彈測試(1)回彈測試時,應始終保持回彈儀的軸線垂直于混凝土測試面。宜首先選擇混凝土澆筑方測試混凝土澆筑的頂面或底面。(2

8

17DB21/T

2646—2015在超聲波的發(fā)射和接收測點之間彈擊

16

點。每一測點的回彈值,測讀精確度至

1。(3,

小于

(4

6.1.1.3.2

定。6.1.2.3.3 超聲測試(1)超聲測點應布置在回彈測試的同一測區(qū)內(nèi),每一測區(qū)布置

3

用對測或角測,當被測構件不具備對測或角測條件時,可采用單面平測。(2)超聲測試時,(3)聲時測量應精確至

0.1

s,

,且測量誤差不應超過±1%。聲速計算應精確至

。(4)當在混凝土澆筑方向的側(cè)面對測時,測區(qū)混凝土中聲速代表值應根據(jù)該測區(qū)中

3

的混凝土中聲速值,按下列公式計算:

1

3

li1 i3

ti

t0i1 i式中:v——);

——第

i

個測點的超聲測距();

——第

i

個測點的聲時讀數(shù)(

s);

——聲時初讀數(shù)(

s)。(5)當在混凝土澆筑的頂面或底面測試時,測區(qū)聲速代表值應按下列公式修正:

..................................... (11)式中:——);

——超聲測試面的聲速修正系數(shù),在混凝土澆筑的頂面和底面間對測或斜測時,

=1.034;在混凝土澆灌的頂面或底面平測時,測區(qū)混凝土中聲速代表值應按規(guī)范附錄

D

6.1.2.4 混凝土強度推定(1

14~2000d

時,結(jié)構或構件中第

個測區(qū)的混凝土抗壓強

6.1.2.3

和聲速代表值ai

C

表換算,也可按下列全國統(tǒng)一測區(qū)混凝土抗壓強度換算公式計算:當粗骨料為卵石時:1. 1.fcu,i

0.0056vai

R1. 1.

................................ (12)當粗骨料為碎石時:1 1.fcu,i

0.0162vai

Rai

................................1 1.式中:——

MPa。(2

i

測區(qū)混凝土強度換算值宜采用鉆芯18DB21/T

2646—2015法按本規(guī)程

6.1.3

技術規(guī)程》DB

21/T834

規(guī)定的回彈法測試混凝土強度換算公式計算。(3

應符合本規(guī)程

6.1.2.5 報告報告應包含如下內(nèi)容:(1(2現(xiàn)齡期混凝土強度推定值。6.1.3 鉆芯法6.1.3.1 目的與適用范圍(1)本方法適用于確定橋梁結(jié)構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采用本方法時,被檢測混凝土強度不應大于

80MPa(2)采用回彈法或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當檢測現(xiàn)場具備鉆芯法檢測條件時,宜用鉆芯法對檢測結(jié)果進行修正或驗證。6.1.3.2 儀具與材料技術要求本方法需用下列儀具與材料:(1(2)金剛石或人造金剛石薄壁鉆頭:鉆頭胎體不得有肉眼可見得裂縫、缺邊、少角、傾斜及喇叭口變形。鉆頭胎體對鋼體的同心偏差不得大于

,鉆頭的徑向跳動不大于

。(3(4

±5mm。(56.1.3.3 方法與步驟6.1.3.3.1芯樣及取樣位置(1

,高徑比為

1

芯樣的公稱直徑不宜小于

3

2

倍最大骨料粒徑。(2

構安全。

①結(jié)構或構件受力較小的部位;②混凝土強度質(zhì)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③便于鉆芯機安放與操作的部位;④避開主筋、預應力鋼筋、預應力鋼筋錨固區(qū)、預埋件和管線的位置。(36.1.3.3.2 測試步驟(1)鉆芯機就位并安放平穩(wěn)后,應將鉆芯機固定,固定的方法應根據(jù)鉆芯機構造和施工現(xiàn)場的具體情況確定。(2(3

3~。(4)鉆取芯樣時應控制進鉆的速度。19DB21/T

2646—2015(5(6(7)鉆芯后留下的孔洞應及時進行修補。(8)在鉆芯工作完畢后,應對鉆芯機和芯樣加工設備進行維修保養(yǎng)。(9)鉆芯操作應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chǎn)和勞動保護的規(guī)定,并應遵守鉆芯現(xiàn)場安全生產(chǎn)的有關規(guī)定。6.1.3.3.3 芯樣的加工和試件的技術要求(1)抗壓芯樣試件的高度與直徑之比(H/d)宜為

。(2①標準芯樣試件,每個試件內(nèi)最多只允許有兩根直徑小于

的鋼筋;②公稱直徑小于

的鋼筋;③芯樣內(nèi)的鋼筋應與芯樣試件的軸線基本垂直并離開端面

以上。(3)鋸切后的芯樣應進行端面處理,宜采取在磨平機上磨平端面的處理方法。承受軸向壓力芯樣試件端面,也可采取下列處理方法:①用環(huán)氧膠泥或聚合物水泥砂漿補平;②抗壓強度低于

層厚度不宜大于

;也可采用硫磺膠泥補平,補平層厚度不宜大于

。(4芯樣試件的直徑,精確至

。②芯樣試件高度用鋼卷尺或鋼板尺進行測量,精確至

1mm。③垂直度用游標量角器測量芯樣試件兩個端面與母線的夾角,精確至

0.1芯樣試件端面之間的縫隙;也可采用其他專用設備量測。(5①芯樣試件的實際高徑比小于要求高徑比的

或大于

時;②沿芯樣試件高度的任一直徑與平均直徑相差大于

;③抗壓芯樣試件端面的不平整度在

長度內(nèi)大于

;④樣試件端面與軸線的不垂直度大于

1°;⑤芯樣有裂縫或有其他較大缺陷。6.1.3.4 計算6.1.3.4.1 芯樣試件抗壓試驗和強度計算(1)芯樣試件應在自然干燥狀態(tài)下進行抗壓試驗。(2

℃±5℃的清水中浸泡

40~48h,從水中取出后立即進行試驗。(3

.................................... (14)式中:

——芯樣試件的混凝土抗壓強度值(MPa);

————芯樣試件抗壓截面面積()。20DB21/T

2646—20156.1.3.4.2鉆芯法確定混凝土推定強度(1

3

個,對于較小構件,有效芯樣數(shù)量不應少于

2

個。(2)單個構件的現(xiàn)齡期混凝土強度推定值

fcu應按有效芯樣試件為混凝土抗壓強度值中的最小值確定。6.1.3.4.3 鉆芯修正方法(1)對回彈法或超聲回彈綜合法進行鉆芯修正時,宜采用修正量的方法,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修正方法。(2)當采用鉆芯法對回彈法或超聲回彈法測區(qū)混凝土強度換算值進行修正時,芯樣應在回彈于

6

個,小芯樣數(shù)量宜適當增加。(3①修正量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tot

................................. (15).................................. (16)

................................... (17)式中:——測區(qū)混凝土修正量(

0.1MPa;fcor

——芯樣試件混凝土強度平均值(

;f

ccu,m0

——

;f

ccu,i

——

i

②測區(qū)混凝土強度換算值的修正應按下式計算:fcu,i1

fcu,i0

tot式中:

................................... (18)fcu,i0

——第

i

;f

ccu,i1

——第

i

。(4)構件現(xiàn)齡期混凝土強度推定值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

節(jié)的規(guī)定。6.1.3.5 報告報告應包含如下內(nèi)容:(1)鉆芯位置示意圖;(2)芯樣幾何尺寸實測數(shù)據(jù)、破壞荷載和強度值。6.2 外觀缺陷檢測方法6.2.1 目的與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混凝土表觀缺損狀況的檢測。21DB21/T

2646—20156.2.2 儀具與材料技術要求本方法需要以下儀具與材料:(1)

鋼尺或鋼卷尺:精度

1mm;(2)

讀數(shù)顯微鏡或裂縫觀測儀:精度

,寬度檢測范圍應為

~;(3) 塞尺或裂縫寬度對比卡:精度

;(4)

其它:記錄工具、清潔工具、協(xié)助目視檢查工具。6.2.3 方法與步驟6.2.3.1外觀缺陷檢測(1(19)計算累計損失面積和構件外露表面積的比值。

...................................... (19)式中:

——累計損傷面積占構件外露表面積的比值;A

i

——累計損傷面積;

——(2)對混凝土表面剝落、掉角,尚宜按下式計算由于損傷引起的構件截面最大損失率:=1-

ApA

...................................... (20)式中:

——有損傷引起的構件截面的最大損失率;pmin

、A——(3)混凝土孔洞最大直徑宜用鋼尺量測,孔洞深度宜用游標卡尺量測。(4)對混凝土露筋區(qū)域和位置宜用鋼尺或鋼卷尺量測,并拍照用文字記錄具體情況,對于銹蝕嚴重的鋼筋,宜鑿除鋼筋周圍混凝土,用游標卡尺測量銹蝕后的實際直徑,計算截面銹蝕率。6.2.3.2 裂縫外觀檢測(1)對需要觀測的裂縫應統(tǒng)一編號,每條裂縫宜布設兩組觀測標志,其中一組應在裂縫最寬處,另一組可在裂縫的末端。(2(3)裂縫寬度應采用讀數(shù)顯微鏡或?qū)S玫牧芽p寬度觀測儀器進行量測,當測量要求精度低或進行初步測量時,可采用塞尺或裂縫寬度對比卡。(4)裂縫寬度檢測部位表面應清潔、平整,裂縫不應有灰塵或泥漿。6.2.4 報告報告應包含如下內(nèi)容:(1)外觀缺陷應按缺陷類別進行分類匯總,匯總結(jié)果宜用列表或圖示(照片)的方法表述,并能充分反映外觀缺陷中受檢范圍內(nèi)的分布特征。(222DB21/T

2646—20156.3內(nèi)部缺陷檢測方法6.3.1目的與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橋梁結(jié)構混凝土內(nèi)部缺陷的檢測。6.3.2 儀具與材料技術要求本方法需要以下儀具與材料:(1)超聲波檢測儀:可采用模擬式或數(shù)字式,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要求,并應在法定計量檢定有效期內(nèi)使用。(2)換能器:可選擇厚度振動方式或徑向振動方式的。厚度振動式換能器的頻率宜采用

~250kHz;徑向振動式換能器的頻率宜采用

20~,直徑不宜大于

。(3也可使用凡士林、蠟泥型料。(4)鉆芯機。(5)其他:鋼尺等。6.3.3 方法與步驟6.3.3.1 不密實區(qū)和空洞檢測(1)混凝土內(nèi)部的不密實區(qū)和空洞宜采用超聲法進行檢測,混凝土的被測部位應滿足下列要求:①被測部位應有可進行檢測的測試面,并保證測線能穿過被檢測區(qū)域。②測試范圍除應大于有懷疑的區(qū)域,使測試范圍內(nèi)具有同條件的正常混凝土。③總測點數(shù)不應少于

30

60%,且不應少于

20

個。(2)當構件具有兩對相互平行的測試面時,宜采用對測法。應在測試部位兩對相互平行的測試面上,分別畫出間距為

的等間距網(wǎng)格線(圖

2)。(3)當構件具有一對相互平行的測試面時,宜采用對測法和斜測法相結(jié)合的方法,應在測試部位兩對相互平行的測試面上,分別畫出間距為

的等間距網(wǎng)格線,在對測的基礎上進行交叉斜測(圖

3)。(4)當構件只具有一個測試面時,宜采用鉆孔和表面測試相結(jié)合的方法,應在測試面中心鉆

4)。(5)當測距較大時,可采用鉆孔或預埋聲測管法,應用兩個徑向振動式換能器分別置于平行的測孔或聲測管中進行測試,可采用雙孔平測、雙孔斜測、扇形掃測的檢測方式(圖

5)。(6)當測距較大時,也可采用鉆孔與構件表面對測相結(jié)合的方法,鉆孔中徑向振動式換能器發(fā)射,構件表面的平面換能器接受??刹捎脤y、斜測、扇形掃測的檢測方式(圖

6)。(7)當構件測試面不平行而是具有一對相互垂直或有一點夾角的測試面時,應在一對測試面上分別畫上等間距的網(wǎng)格,網(wǎng)格間距一般為

,測線應盡可能與測試面垂直且盡可能均勻分布地穿過被測部位。23DB21/T

2646—2015(a 立面圖圖2 兩對平行測試面對測法示意圖圖3 一對平行測試面斜測法示意圖圖4 鉆孔法與表面測試相結(jié)合示意圖a)對測 (c) (d)扇形掃描測圖5 鉆孔法示意圖24DB21/T

2646—2015①當將

T

R

①當將

T

R

換能器置于裂縫附近同一側(cè)時,以兩個換能器內(nèi)邊緣間距(

)等于

100mm、150mm、200mm……分別讀取

4

圖6鉆孔法與表面對測結(jié)合法示意圖6.3.3.2 結(jié)合面質(zhì)量檢測(1)混凝土結(jié)合質(zhì)量宜采用超聲法檢測,可采用對測或斜測的方法。(2(3(4)布置測點時應符合下列要求:①各對

(聲波傳播不經(jīng)過結(jié)合面)和

測距應相等。②測點的間距視構件尺寸和結(jié)合面外觀質(zhì)量情況而定,宜為

。6.3.3.3 裂縫深度檢測(1)混凝土裂縫深度可用鉆芯法和超聲法檢測。當采用鉆芯法時,可在混凝土鉆芯和抽芯孔處量測裂縫深度。(2)被測裂縫中不應有積水或泥漿等。(3

且比被測構件厚度至少小

以上時,可采用單面平測法。平測時應在裂縫被測部位,以不同測距按跨縫和不跨縫布置測點,并按下列檢測步驟進行:l

a

bt.....................................(21)式中:l——測距();t

——與測距

對應的聲時值(s);a——回歸直線方程的常數(shù)項();b

——回歸系數(shù)即平測法聲速()。每測點超聲波實際傳播的距離

應按下式計算ili

l

ai

...................................... (22)

v

b

..................................(23)

式中:

、

——第

n

點和第

1

點讀取的聲時值。25n2022242628303234363811.651.691.731.771.801.831.861.891.921.9421.251.271.291.311.331.341.361.371.381.391.051.071.091.121.141.161.171.181.19DB21/T

2646—2015②當將

T、R

7

值分別測讀聲時值。圖7跨縫測試示意圖6.3.4 數(shù)據(jù)處理及判斷6.3.4.1 不密實區(qū)和空洞(1)聲學參數(shù)異常點的判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件聲速異常偏大時,可根據(jù)實際情況直接刪除。x

m

s式中:——聲學參數(shù)異常情況的判斷值;

................................... (24)

——

——1——異常值判定系數(shù),可按表

5

取值。②當測區(qū)內(nèi)某測點聲學參數(shù)被判為異常時,可按下列公式進一步判別其相鄰測點是否異常:x

m

s

....................................(25)x

m

s

....................................(26)式中:——

5

取值;——當測點單排布置時所取的常值判定系數(shù),可按表

5

取值。表5 表5 統(tǒng)計數(shù)的個數(shù)

n

值n4042444648505254565811.961.982.002.022.042.052.072.092.102.122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91.201.221.231.251.261.271.281.291.301.31n6062646668707274767812.132.142.152.172.182.192.202.212.222.2321.501.511.521.531.531.541.551.561.561.571.311.321.331.341.351.361.361.371.381.39n8082848688909294969812.242.252.262.272.282.292.302.302.312.3121.581.581.591.601.611.611.621.621.631.631.391.401.411.421.421.431.441.451.451.45n10010512012513014015016012.322.352.362.382.402.412.432.452.482.5021.641.651.661.671.681.691.711.731.751.771.461.471.481.491.511.531.541.561.581.59DB21/T

2646—2015 2 2

l

................................(27)l t

v數(shù),計算異常數(shù)據(jù)的判斷值,以此判斷值對被測構件聲學參數(shù)進行判斷,確定聲學參數(shù)異常點。斷值與經(jīng)驗值相比明顯偏低時,可采用聲學參數(shù)的禁煙判斷值進行判斷,確定聲學參數(shù)異常點。學參數(shù)異常點。(2)混凝土內(nèi)部缺陷的位置和范圍應結(jié)合聲參數(shù)異常點的分布及波形狀況進行綜合判定。結(jié)合面質(zhì)量(1)同一側(cè)位各測點聲速、波幅和主頻值應分別按本規(guī)程6.3.4.1(1)條進行統(tǒng)計和判斷。(2)當測點數(shù)不滿足統(tǒng)計法判斷時,可將T-R2的聲速、波幅等聲學參數(shù)與T-R1進行比較。當(3)當通過結(jié)合面的測點數(shù)據(jù)被判為異常并查明無其他因素影響時,可判定混凝土結(jié)合面在該部位結(jié)合不良。6.3.4.2 裂縫深度(1)對應于不同測距的裂縫深度及裂縫深度的極差、平均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h

1

.................................... (28)27

DB21/T

2646—2015.................................... (29)h

hmh,c

100%

................................. (30)式中:h——第

i

點裂縫深度計算值();

——不跨縫平測時第

i點的超聲波實際傳播距離();

——第

i

點跨縫平測的聲時值(

s);v

——裂縫區(qū)域的混凝土聲速();

——各測點裂縫深度計算值的平均值();③

300mm時,絕對極差不應大于90mm。③

300mm時,絕對極差不應大于90mm。

跨縫測點數(shù)。(2①

30mm時,絕對極差不應大于10mm;②

當30mm<<300mm時,相對極差不應大于30%;(3)受檢裂縫深度應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①

均值作為受檢裂縫的深度。②當各測點的裂縫計算深度的極差不滿足本節(jié)第(2)條要求時,應將各測點的測距

與裂縫深度計算值的平均值進行比較,將

<和

>3③ 6.3.5報告報告應包括下列內(nèi)容:(1)不密實區(qū)和空洞的檢測位置和結(jié)果;(2)結(jié)合面檢測位置和結(jié)果;(3)裂縫深度檢測測點位置示意圖和檢測結(jié)果。6.4 混凝土碳化深度檢測方法6.4.1 目的與適用范圍(1)本方法適用于現(xiàn)場測量水泥混凝土碳化深度,用于計算測區(qū)混凝土強度換算值。(2)本方法可用于混凝土橋梁碳化狀況評定。6.4.2 儀具與材料技術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儀具與材料:(1)碳化深度測量儀:可以使用數(shù)字式或者機械式,分值不小于0.25mm,量程不小于8mm。(2)校對塊;(3)酚酞粉;(4)其它:針管或滴管、洗耳球、酒精等。28DB21/T

2646—20156.4.3 方法與步驟(1)測點布置①對鋼筋銹蝕點位評定標度值為3、4、5的主要構件或主要受力部分,應進行混凝土碳化狀況檢測。被測構件或部位的測區(qū)數(shù)量不應少于3個或混凝土強度測區(qū)數(shù)量的30%。②當碳化深度值極差大于2.0mm時,應在每一測區(qū)分別測量碳化深度值。③當測量的碳化深度用于碳化狀況評定時,混凝土的表面除清除部分雜物和整平測區(qū)表面外,不宜進行過多打磨。清除掉了部分碳化層,測點應該與回彈點位一致。(2)準備工作①首先把酚酞粉末與酒精按1:100~1:50的比例配成碳化試劑溶液。度。③用洗耳球吹去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且不得用水擦洗。用碳化深度測量儀測量已碳化與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離。(3)測試步驟時,應用砂輪磨平,以免造成測量誤差。②挪動儀器位置使觸針上下移動直至停留在未變顏色和變紅色的交界處。至0.25毫米。少于3次。6.4.4 計算(1)按式(31)計算三次碳化深度測量值的平均值,并應精確至

,以此作為該測點檢測結(jié)果。

...................................... (31)式中:h——碳化深度的平均值();

——每測區(qū)有效的測量值()。(2)按式(32

...................................... (32)式中:——h——碳化深度的平均值();D

——實測保護層厚度平均值()。29DB21/T

2646—2015(3)結(jié)果評定JTGTJ21)規(guī)定執(zhí)行。6.4.5報告報告應包含各測區(qū)的碳化深度測量值、平均值及與保護層厚度平均值的比值。6.5 鋼筋位置、鋼筋直徑和保護層厚度的檢測方法6.5.1 目的與適用范圍(1)本方法適用于橋梁混凝土結(jié)構中的鋼筋保護層厚度和鋼筋直徑的檢測。(2)當鋼筋直徑的檢測結(jié)果涉及結(jié)構安全或?qū)y試結(jié)果有爭議時,應采用其它測試手段進行驗證。(3)無論是新建還是舊混凝土結(jié)構,為了提高檢測的精度,應盡可能的獲得相關鋼筋直徑、保護層厚度及鋼筋布置圖等原始資料。6.5.2 儀具與材料技術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儀具與材料:(1)鋼筋探測儀:必須具有制造廠的產(chǎn)品合格證及有效的測試結(jié)果證書。除應具有測量、顯示功能外,宜具有記錄、存儲等功能。(2)鋼筋探測儀應滿足下列要求:①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測量精度應1mm;②

鋼筋直徑的測量精度應2mm;③

在t/c1的條件下,檢測儀器對相鄰的鋼筋應能夠分辨;④

應能在-10℃~+40℃環(huán)境條件下正常使用。①

新儀器啟用前;②

達到或超過校準時效期限;③

儀器維修后;④

對儀器測量結(jié)果懷疑時;⑤

儀器比對試驗出現(xiàn)異常時。6.5.3 方法與步驟6.5.3.1 測試要求(1)采用本方法時,鋼筋最小凈間距t與鋼筋保護層厚度c之比應1;(2)當鋼筋保護厚度在60mm以內(nèi)時,同一位置三次測定值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偏差應不大于2mm;(3)鋼筋檢測時應避開多層、網(wǎng)絡狀鋼筋交叉點及鋼筋接頭位置;(4)鋼筋檢測時應避開混凝土中預埋設鐵件、金屬管等鐵磁性物質(zhì);(5)檢測面應為混凝土表面,并應清潔、平整,當混凝土表面粗糙不平影響測量精度時,應(6)鋼筋檢測時應避開強交變電磁場(如電機、電焊機等)以及測點周邊較大金屬結(jié)構對檢測結(jié)果的影響;(7)混凝土中鋼筋嚴重銹蝕時,不應采用電磁感應法檢測鋼筋保護層厚度;(8)當鋼筋保護層厚度小于10mm時,應加墊非鐵磁性墊塊進行檢測;(9)現(xiàn)場長時間工作時為了提高精度,應在一段時間后,將探頭放在空氣中進行清零,以確保數(shù)據(jù)準確度。30DB21/T

2646—20156.5.3.2鋼筋位置與檢測部位的確定(1)初步確定鋼筋位置:將探頭放置在被檢測部位表面,沿被測鋼筋走向的垂直方向勻速緩至少用3個標記初步確定其位置。方法檢測與被測鋼筋垂直的箍筋或橫向鋼筋,并標記出其位置。(3)確定被測鋼筋的檢測部位:在相鄰箍筋或橫向鋼筋的中間部位,沿被測鋼筋的垂直方向進行檢測。6.5.3.3 鋼筋直徑的測定可采用本方法檢測鋼筋直徑;(2)鋼筋直徑測量允許偏差:±2mm;(3)檢測鋼筋直徑,應首先確定鋼筋準確位置;(4)每一測點應重復測試3次,取最小值作為測量結(jié)果;(5)鋼筋直徑應按測量結(jié)果和鋼筋規(guī)格等級確定;(6)檢測鋼筋直徑時,應輔以其它測試手段進行驗證,如采用局部剔鑿確認。6.5.3.4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測定(1應按

6.5.3.3

要求,測定鋼筋直徑后再檢測鋼筋保護層厚度。(2①

(含)以下時,測量允許偏差為±;②鋼筋保護層厚度在

~60mm(含)時,測量允許偏差為±;③

。(3①

被測構件的全部受力鋼筋,均應測定其鋼筋保護層厚度。每一根鋼筋應檢測

1

點;②對每根鋼筋測點應選取鋼筋保護層厚度有代表性的部位,且宜選在結(jié)構構件受力的不利部位;③

每一測點應重復測試

3

(4)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測,可根據(jù)工程實際情況采用其它測試手段進行驗證。(5)單個測點鋼筋保護層厚度合格判定: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對梁類、柱類構件為,-7mm;對板類、墻類構件為

,-5mm。(62的

1.5

倍。6.5.4 計算鋼筋位置、保護層厚度及鋼筋直徑的檢測結(jié)果評定應按《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guī)程》(JTGTJ21)規(guī)定執(zhí)行。6.5.5 報告的平均值。6.6 混凝土中鋼筋銹蝕狀況檢測方法31DB21/T

2646—20156.6.1 半電池電位法6.6.1.1 目的與適用范圍(1層的鋼筋以及混凝土已飽水和接近飽水的構件檢測。(26.6.1.2 儀具與材料技術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儀具與材料:(1-硫酸銅半電池(以下簡稱半電池,形狀和構造如圖

8

3452617圖8 銅-硫酸銅半電池剖面1-2-3-4-5-銅棒;6-少許硫酸銅結(jié)晶;7-少量未溶解的硫酸銅結(jié)晶體,溶液應清澈且飽和。②半電池的電連接墊應預先浸濕,多孔塞和混凝土構件表面應形成電通路。

測試允許誤差為±。

150m、截面面積宜大于

0.75

,在使用長度內(nèi)因電阻干擾所產(chǎn)生的測試回路電壓降不應小于

。⑤鋼筋銹蝕檢測儀使用后,應及時清洗剛性管、銅棒和多孔塞,并應密閉蓋好多孔塞。⑦硫酸銅溶液應根據(jù)使用時間給予更換,更換后宜采用甘汞電極進行校準。在室溫

22±1

℃時,銅-

68±10

。32DB21/T

2646—2015(2)

節(jié)的規(guī)定。6.6.1.3 方法與步驟(1)測點布置在混凝土結(jié)構及構件上可布置若干測區(qū),測區(qū)面積不宜大于5m5m,并應按確定的位置編號。每個測區(qū)應采用矩陣式(行、列)布置測點,依據(jù)被測結(jié)構及構件的尺寸,宜用100mm100mm~500mm500mm劃分網(wǎng)格,網(wǎng)格的節(jié)點應為電位測點。(2)準備工作必要時應采用砂輪或鋼絲刷打磨,并應將粉塵等雜物清除。測區(qū)混凝土應預先充分浸濕??稍陲嬘盟屑舆m量(約2%)家用液態(tài)洗滌劑配制成導電溶液,在測區(qū)混凝土表面噴灑,半電池的電連接墊與混凝土表面測點應良好的耦合。(3)導線與鋼筋的連接應按下列步驟進行:①采用鋼筋探測儀檢測鋼筋的分布情況,并應在適當?shù)奈恢锰掼彸鲣?。②導線一端應接于電壓儀的負端,另一端應接于混凝土中鋼筋上。③連接處的鋼筋表面應除銹或清除污物,并保證導線與鋼筋有效連接。④測區(qū)內(nèi)的鋼筋(鋼筋網(wǎng))必須與連接點的鋼筋形成電通路。(4)導線與半電池的連接應按下列步驟進行:①連接前應檢查各種接口,接觸應良好。②導線一端應連接到半電池接線插頭上,另一端應連接到電壓儀的正輸入端。(5)半電池檢測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應符合下列要求:①在同一側(cè)點,用相同半電池重復2次測得該點的電位差值應小于20mV;②在同一測點,用兩只不同的半電池重復2次測得該點的電位差值應小于20mV。(6)半電池電位的檢測應按下列步驟進行:①測量并記錄環(huán)境溫度。②應按測區(qū)編號,將半電池依次放在各電位測點上,檢測并記錄各測點的電位值。③檢測時,應及時清除電連接墊表面的吸附物,半電池多孔塞與混凝土表面應形成電通路。銅棒保持完全接觸。⑤檢測時應避免外界各種因素產(chǎn)生的電流影響。(7)當檢測環(huán)境溫度在

22±5℃之外時,應按下列公式對測點的電位值進行溫度修正:當T

27℃:當T

17℃:

V

T

VV

T

V

....................... (33)....................... (34)式中:V

——

;

——

;T

——檢測環(huán)境溫度,精確至

1℃;0.9——℃)。6.6.1.4 數(shù)據(jù)處理(1)可采用電位等值線圖表示被測結(jié)構及構件中鋼筋的銹蝕性狀。(2)宜按合適比例在結(jié)構及構件圖上標出各測點的半電池電位值,可通過數(shù)值相等的各點或內(nèi)插等值的各點繪出電位等值線。電位等值線的最大間隔宜為100mV。33DB21/T

2646—2015(JTGTJ21)規(guī)定執(zhí)行。6.6.1.5 報告報告應包含鋼筋的位置、電位等值線圖等測量數(shù)據(jù)及鋼筋銹蝕評定標度。6.6.2電阻率法6.6.2.1 目的與適用范圍(1)本方法適用于通過測定混凝土表面的電子阻抗,以檢測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的銹蝕狀況。(2)本方法不適合于混凝土表面寬度小于150mm,或者混凝土不平整或表層空鼓的情況。6.6.2.2 儀具與材料技術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儀具與材料:(1)混凝土電阻率測試儀:測量范圍宜為

k,精度±1

k;(2)鋼筋探測儀:技術要求滿足本規(guī)程6.5.2節(jié)的規(guī)定;(3)其它:水容器、連接線、海綿等。6.6.2.3方法與步驟(1)準備工作水量的影響。盡量保持探頭遠離鋼筋。③

必須保證電極與混凝土表面之間密切接觸,否則應使用特殊墊圈加以改善。(2)測試步驟①在測量之前將儀器充滿電。來水清洗。應經(jīng)常用水容器清洗海綿。電纜之前不要開主機,連接后方可打開主機。④混凝土表面準備。如果混凝土表面太干、太濕或者表面臟污時,會導致很大的誤差,因此,面鉆2~3mm的孔,在混凝土內(nèi)部進行測量。⑤

電阻率測定。打開電源,選定測定范圍,將傳感器與混凝土表面密切接觸,讀取讀數(shù)。測試完成后關閉電源。6.6.2.4 結(jié)果判定JTG/TJ216.6.2.5 報告率指標。6.6.3 氯離子含量法34DB21/T

2646—20156.6.3.1目的與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通過測定混凝土氯離子含量,以檢測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的銹蝕狀況。6.6.3.2 儀具與材料技術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儀具與材料:(1)鉆芯機:鉆芯機應具有足夠的剛度、操作靈活、固定和移動方便,并應有水冷卻系統(tǒng)。(2)金剛石或人造金剛石薄壁鉆頭:鉆頭胎體不得有肉眼可見得裂縫、缺邊、少角、傾斜及喇叭口變形。鉆頭胎體對鋼體的同心偏差不得大于0.3mm,鉆頭的徑向跳動不大于1.5mm。(3)鋼筋定位儀:技術要求滿足本規(guī)程6.5.2節(jié)的規(guī)定。(4)天平:配置天平兩臺,其中一臺稱量宜以為2000g、感量應為0.01g;另一臺稱量宜以為200g、感量應為0.0001g。(5)試驗試劑:化學純——(6)其它:試驗電爐、電位測量儀器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燒杯等。6.6.3.3 方法與步驟(1)取樣方法①

鉆取混凝土芯樣檢測氯離子含量時,相同混凝土配合比的芯樣應為一組,每組芯樣的取樣數(shù)量不應少于3個;當結(jié)構部位已經(jīng)出現(xiàn)鋼筋銹蝕、順筋裂縫等明顯裂化現(xiàn)象時,每組芯樣的取樣數(shù)量應增加一倍,同一結(jié)構部位的芯樣應為同一組。②

檢測應從同一組混凝土芯樣中取樣。應從每個芯樣內(nèi)部各取不少于200g、等質(zhì)量的混凝土試樣,去除混凝土試樣中的石子后,應將3個試樣的砂漿砸碎后混合均勻,并應研磨至全部通過篩箱中烘2h,取出后應放入干燥器冷卻至室溫備用。(2)檢測方法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應按照《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檢測技術規(guī)程》(JGJ/T

322)的方法進行檢測,也可以使用氯離子含量測定儀進行檢測。6.6.3.4 結(jié)果判定當采用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評價鋼筋銹蝕性狀時,應按《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guī)程》(JTGT

6.6.3.5 報告報告應包含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