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機油-編輯說明_第1頁
汽油機油-編輯說明_第2頁
汽油機油-編輯說明_第3頁
汽油機油-編輯說明_第4頁
汽油機油-編輯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作簡況

1.1任務來源

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8年12月28日發(fā)布的《國家標準化

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和調整<汽車禁用物質要求>等60項強制性國家標準

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國標委發(fā)[2018]82號)的要求,由中國石油化工股

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負責牽頭修訂GB11121—2006《汽油機

油》強制性國家標準,項目編號:20183379-Q-469,周期18個月,由國

家能源局提出并歸口。

1.2主要參加單位和工作組成員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作為標準修訂主要

負責單位,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潤

滑油公司作為本項目的協作單位。

工作組成員:王慧宇,負責標準修訂工作方案的制定、文獻及市場

調查研究工作,負責編寫標準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等。

工作組成員:祝馨怡,負責標準修訂工作方案的制定和標準研究,

參與編寫標準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等。

工作組成員:王立華,參與標準研究和起草。

工作組成員:雷凌,參與標準研究和起草。

工作組成員:李靜,參與標準研究和起草。

1.3工作簡要過程

2018年11~2019年2月了解市場需求,與標準起草協作單位溝通,

確定標準的框架結構,并調研國內外有關汽油機油標準情況。2019年3

月~5月廣泛調研各汽油機油生產企業(yè)生產數據,并調查生產、使用等相

關企業(yè)對標準修訂的建議。2019年5月~10月在認真分析生產數據的基

礎上,根據實際生產情況及發(fā)動機油使用情況編制了《汽油機油》國家

1

標準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的初稿。2019年11月~2020年5月,經過與

相關行業(yè)內專家多次溝通,與標準起草協作單位多次溝通與協商,對征

求意見稿初稿進行修改完善,完成標準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

2編制原則、強制性國家標準主要技術要求的依據(包括驗證報告、統

計數據等)及理由

2.1國內外相關標準情況

2.1.1國外汽油機油標準情況

由于發(fā)動機設計、使用工況和燃料方面的差異,國際上難以形成統

一的發(fā)動機油質量標準,目前被普遍認同的有API(美國石油學會)、

ILSAC(國際潤滑劑標準化及認證委員會)和ACEA(歐洲汽車制造商協

會)等發(fā)動機油標準體系。

API體系:API發(fā)動機油規(guī)格是世界上最早的發(fā)動機油規(guī)格,在世界

上很有權威性并得到廣泛采用。1947年以前,汽車發(fā)動機油只有基于黏

度的分類標準SAEJ300,為了規(guī)定黏度以外的性質,API在1947年采

用了基于機油性能和使用條件的分類,將發(fā)動機油劃分為普通型、優(yōu)質

型和重負荷發(fā)動機油。早期的發(fā)動機油分類沒有考慮汽油機和柴油機對

發(fā)動機油不同的要求,以及不同類型的發(fā)動機受燃料和使用條件的影響。

1952年API把發(fā)動機油分為汽油機油和柴油機油,汽油機油分為輕負荷

(ML)、中負荷(MM)和重負荷(MS)三個級別。但由于當時沒有標

準的發(fā)動機油評定試驗方法,油品質量和使用性能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和

區(qū)分。1958年ASTM(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正式提出評定汽油機油的

MS程序方法,發(fā)動機技術的提高不斷對發(fā)動機油的使用性能提出更高要

求,發(fā)動機油的評定技術也不斷地改進和提高,促進了API發(fā)動機油規(guī)格的

發(fā)展。1969和1970年,API、ASTM和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共

同建立了現在的發(fā)動機油分類。汽油機油S系列中SA是最低水平,適用

于美國1931年以前不含添加劑的汽油機油,隨著S后字母的排序,機油

的使用性能要求提高。

目前現行的API質量等級有SJ、SL、SM、SN、SNPLUS和SP,分

別于1997、2001、2005、2011、2018和2020年實施。環(huán)保、節(jié)能、延

2

長換油期是推動內燃機油規(guī)格升級換代的主要動力,SL級別加強了對高

溫氧化等的控制,從而改善了排放系統的耐久性和燃油經濟性。隨著燃

油經濟性和排放法規(guī)等的日益嚴格,SM級別提高了高溫抗氧性、抗沉積

和磨損保護等性能,降低了磷含量上限并且增加了硫含量限值。開發(fā)新

的程序ⅢG發(fā)動機試驗,加嚴了程序IVA發(fā)動機試驗的指標,要求在整

個服務期內具有較好的低溫性能,并增加了“舊油”低溫泵送性要求程

序ⅢGA發(fā)動機試驗。SN質量等級對汽油機油性能的要求更加全面,重

視對排放系統的保護,加嚴對硫含量的要求,增加了磷保持性項目指標。

同時在高低溫性能要求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開發(fā)了新的模擬試驗

ROBO,可替代程序ⅢGA發(fā)動機試驗,增加TOEST33C模擬試驗,提

高了程序ⅢG、ⅤG發(fā)動機試驗的評分標準,并且增加了乳化保持性和橡

膠相容性的要求。為了降低發(fā)動機油引發(fā)的低速早燃事件,2018年API

公布了SNPLUS等級,要求在SN的基礎上通過程序IX發(fā)動機試驗,以

改善小型增壓發(fā)動機所面臨的低速早燃問題。2020年5月1日開始認證

的SP級別更是全面提高了潤滑油性能,開發(fā)了多個新的臺架試驗,程序

ⅢG、ⅣA和ⅤG發(fā)動機試驗升級為程序ⅢH、ⅣB和ⅤH試驗,增加了程

序X正時鏈條磨損試驗,在抗高溫氧化、低溫磨損、低速早燃、正時鏈

條磨損等方面的性能都有明顯提升。

ILSAC體系:ILSAC是AAMA(美國汽車制造商協會)和JAMA(日

本汽車制造商協會)聯合一些大的潤滑油和添加劑公司共同成立的對潤

滑油產品規(guī)格進行認證的機構,其認證委托API發(fā)布。先后公布了GF-1、

GF-2、GF-3、GF-4、GF-5和GF-6A/GF-6B汽油機油規(guī)格。與API規(guī)格

相比,ILSAC規(guī)格的突出特點是要求燃油經濟性。GF-4及以前的規(guī)格在

達到API相應質量等級的基礎上,增加了燃油經濟性要求。SN和GF-5

出現了分歧,GF-5與SN相比,除燃油經濟性要求外,還增加了磷保持

性和乳化保持性指標項目,并加嚴了硫含量指標要求。GF-6質量等級分

為GF-6A和GF-6B兩個規(guī)格,GF-6A規(guī)格涵蓋了目前ILSAC規(guī)格中包

括的黏度等級,并與以往的質量等級兼容,燃油經濟性試驗由VID升級

為VIE(GF-6A);GF-6B只包括0W-16黏度等級,并且不與以往的機油

規(guī)格兼容,燃油經濟性試驗為VIF(GF-6B)。

ACEA體系:歐洲與美國有很大差別,發(fā)動機油標準是由ACEA制

3

定頒布的,最新版本是ACEA2016,規(guī)定了A/B、C和E三個系列。其

中A/B系列適用于汽油機和輕負荷柴油機,包括A1/B1、A3/B3、A3/B4

和A5/B5。C系列適用于帶有后處理系統的汽油機和輕負荷柴油機,包括

C1、C2、C3、C4和C5。歐洲小轎車有很大一部分是柴油車,其使用條

件苛刻,換油周期長,對發(fā)動機油性能要求很高,ACEA規(guī)格在某些方

面比API規(guī)格更加嚴格。

此外,日本的汽油機油采用ILSAC和API規(guī)格,但目前ILSAC和

API規(guī)格中沒有對0W-12和更低黏度機油的規(guī)定,日本OEM提出建立

0W-8和0W-12低黏度等級油規(guī)格的要求。2019年發(fā)布了JASOM364:2019

汽油機油標準,符合該標準的機油為GLV-1級別,其標準針對0W-8和

0W-12黏度等級的機油制定,開發(fā)了燃油經濟性臺架試驗,部分性能相

當于SN/GF-5或SP/GF-6A/GF-6B質量等級要求。國際上很多OEM擁有

自己的機油規(guī)格和認證體系,如通用、奔馳、大眾、雪鐵龍、福特等,

均制定了各自的機油規(guī)格。

2.1.2我國汽油機油標準情況

我國發(fā)動機油標準最早參照的是前蘇聯的發(fā)動機油標準,上世紀80

年代開始參照API發(fā)動機油標準進行發(fā)動機油的開發(fā)研制,并參照API

發(fā)動機油規(guī)格制定了國家標準GB11121—1989《L—EQC汽油機油》,相

當于美國APISC級汽油機油標準。除此之外,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汽油機

油石化行業(yè)標準SH0347—1992《多級QB汽油機油》、SH0531—1992

《L—EQD汽油機油》、SH0524—1992《L—EQE汽油機油》和SH0525

—1992《L—EQF汽油機油》,其規(guī)格要求分別相當于APISB、SD、SE

和SF級油。1995年第一次將GB11121—1989修訂為GB11121—1995《汽

油機油》,取消QB等級,將原GB11121、SH0531、SH0524和SH0525

四個標準合并,采用新的分類命名方式(SC、SD、SE和SF),并增加了

SD/CC、SE/CC和SF/CD三類通用油產品類型。

為適應汽車工業(yè)發(fā)展的需要,2006年第二次將標準修訂為GB11121

—2006《汽油機油》,參考SAEJ183:2002、SAEJ300:1999、ASTMD4485:

04、API1509:2002和美國軍標MIL-L-2104G等,并結合我國生產情況

和車輛實際用油要求制定。廢止SC和SD級別,增加了SG、SH、GF-1、

4

SJ、GF-2、SL和GF-3共7個品種,即修訂后的標準包括9個品種。技

術要求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黏溫特性、理化指標以及模擬試驗和臺架

試驗。在黏溫性能上,SE、SF質量等級仍然采用SAEJ300-87的要求,

SG、SH/GF-1、SJ/GF-2、SL/GF-3采用SAEJ300-1999的要求。參照API

規(guī)格、ILSAC規(guī)格和美軍標準以及產品實際情況,設置了傾點、黏度指

數、堿值、灰分等項目指標和發(fā)動機試驗和要求。

2.2標準修訂的目的

GB11121—2006《汽油機油》標準實施已有十余年,隨著我國汽車

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極大地提高了對發(fā)動機潤滑油性能的要求。美國相應

的汽油機油標準已制定了SM、SN、SNPLUS、GF-5、SP、GF-6A和

GF-6B等規(guī)格,SH、GF-4及更低質量等級已經作廢。近些年國內對高檔

發(fā)動機潤滑油的需求量不斷上升,而GB11121—2006標準中規(guī)定的最高

級別為SL/GF-3,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故修訂汽油機油標準,積極推動我

國發(fā)動機油的升級換代。

2.3標準修訂的原則

汽油機油標準既要與國外先進標準接軌,又要結合我國國情,滿足

國內產品升級換代的使用需求。此次修訂結合我國生產和使用實際情況,

參照GB/T14906—2018《內燃機油黏度分類》、ASTMD4485-19《發(fā)動機

油性能規(guī)格標準》、API1509第18版《發(fā)動機油認證體系》、SAEJ183:

2017《發(fā)動機油性能及發(fā)動機使用分類》和美國軍用標準MIL-PRF-2104K

《戰(zhàn)斗/作戰(zhàn)裝置用內燃機潤滑油性能規(guī)范》等對GB11121—2006進行修

訂,并保持與柴油機油產品標準相協調。

2.4標準的主要內容

本標準規(guī)定了以精制礦物油、合成油或精制礦物油與合成油的混合

油為基礎油,加入多種添加劑制成的汽油機油的產品品種和標記、技術

要求和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及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適用于在汽車

四沖程汽油發(fā)動機,如轎車、輕型卡車、貨車和客車發(fā)動機中使用的汽

油機油。

5

本標準對通用內燃機油不作具體規(guī)定。通用內燃機油可根據需要在

本標準所屬汽油機油和GB11122所屬柴油機油中進行組合。任何一個通

用內燃機油都應同時滿足其汽油機油品種和柴油機油品種的所有指標要

求。按GB/T14906劃分黏度等級,技術要求包括:黏溫性能、理化性能、

模擬性能和發(fā)動機試驗要求。

此次修改后刪除了SE、GF-1和GF-2品種,增加了SM、GF-4、SN、

SN+、GF-5、SP、GF-6A、GF-6B品種及其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修改

了黏溫性要求和原有產品品種的理化、模擬和使用性能指標和試驗方法,

修改了標準表中腳注。刪除了原標準附錄A“本標準各品種質量指標與

采用的國外標準的差異”內容,改為資料性附錄A“本標準與GB11121

—2006的主要差異”。增加了規(guī)范性附錄B“SF質量等級汽油機油黏溫性

能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2.5標準主要修訂內容

2.5.1產品品種

我國汽油機油市場呈現出各個質量級別油品共存的局面,據統計,

2017年各潤滑油公司汽油機油銷量約為139.3萬噸,質量等級從SF級至

SN/GF-5(質量等級分布見圖1)。

圖12017年國內汽油機油產品市場情況

根據調研,目前無SE級油產品生產和銷售,SL/GF-3及更低質量等

級的油品逐年減少,而SM/GF-4、SN/GF-5及SN+等高質量等級的油品

6

產量不斷增加,2017年SN級油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約25%。隨著我

國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和環(huán)保節(jié)能標準的不斷提高,滿足可靠、長壽命以及

環(huán)保節(jié)能要求的高檔潤滑油份額將繼續(xù)增大,國內汽油機油產品質量情

況見附表1~3。2020年5月1日,SP、GF-6A和GF-6B質量等級開始認

證,國內企業(yè)也進行了配方研制等工作。

由于調研到目前無SE級油生產和銷售;GF-1和GF-2級油的燃油經

濟性分別使用程序VI發(fā)動機試驗和程序VIA發(fā)動機試驗進行評價,國內

外已經沒有可用于程序VI發(fā)動機試驗和程序VIA發(fā)動機試驗的發(fā)動機臺

架,程序VIA試驗的試驗方法標準ASTMD6202“轎車和輕型卡車燃油

經濟性的評定程序VIA法”已于2009年廢止。為提高國內汽油機油產

品質量,根據市場情況和生產企業(yè)的建議,此次修訂刪除了SE、GF-1

和GF-2品種和相關內容,增加SM、SN、SN+、SP、GF-4、GF-5、GF-6A

和GF-6B品種和相關內容。

2.5.2黏溫性能

為方便使用,修改了標準中表1“汽油機油黏溫性能技術要求和試驗

方法”,參照內燃機油黏度分類標準,將含W黏度等級和高溫黏度等級

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分別列出,多級油應同時滿足系列中一個含W黏度

等級和一個高溫黏度等級的技術要求,使用時可根據需要對黏度等級自

行組合。參照GB/T6538《發(fā)動機油表觀黏度的測定冷啟動模擬機法》

和GB/T14906—2018《內燃機油黏度分類》的相關表述,將GB11121—

2006中項目名稱“低溫動力黏度”修改為“低溫啟動黏度”。

黏溫性能技術要求按照GB/T14906—2018《內燃機油黏度分類》進

行更新,20黏度等級的運動黏度(100℃)指標下限由5.6mm2/s修改為

6.9mm2/s。部分企業(yè)黏溫性能生產數據見表1,產品均可達到修改后標準

的要求。對于SF級汽油機油,部分生產企業(yè)的產品仍按照GB

11121—2006標準的黏溫性能要求生產,GB/T14906—2018《內燃機油黏

度分類》中也將SE、SF等低檔機油黏度分類列為標準規(guī)范性附錄,此次

修訂延續(xù)了分段采標的方式,允許SF級汽油機油的黏溫性能也可以延用

上一版的技術要求,增加規(guī)范性附錄B“SF質量等級汽油機油黏溫性能

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7

在保證發(fā)動機部件正常潤滑的條件下,使用低黏度潤滑油有利于改

善發(fā)動機燃油經濟性,發(fā)動機油向低黏化發(fā)展,0W-16及更低黏度的機

油已經開始使用或開發(fā)。高溫高剪切黏度通常被認為是多級油在缸套-活

塞和連桿軸承區(qū)域的真實黏度,當油品高溫高剪切黏度過低,可能導致

無法形成有效油膜,造成發(fā)動機磨損加劇,燃油消耗增加。ASTM

D4485-19和API150918th對SM、SN、GF-5和SP質量等級規(guī)定了高溫

高剪切黏度最小值,此次修訂在表2“汽油機油模擬性能和理化性能技術

要求和試驗方法”中規(guī)定了SM、SN、GF-5和SP質量等級高溫高剪切

黏度的最小值,與ASTMD4485-19和API150918th中要求一致。

8

表1部分企業(yè)黏溫性能生產數據

項目標準指標生產數據標準指標生產數據

0W-200W-30

不大于不大于

低溫啟動黏度/369442573

62005720509059405370620058805130586054805600

(mPa·s)000

(-35℃)(-35℃)

不大于不大于

低溫泵送黏度(無屈167197545

6000025500403002370045400600004430024500252005000037900

服應力時)(/mPa·s)000000

(-40℃)(-40℃)

運動黏度(100℃)/8.228.529.3~<10.0

6.9~<9.38.7278.5128.4127.85510.4810.539.7310.6810.95

(mm2/s)9212.54

高溫高剪切黏度

不小于2.62.672.7220662.682.692.63不小于2.92.982.933.042.93.003.04

(150℃)/(mPa·s)

傾點/℃不高于-40-40-46-48-43-46-48不高于-40-40-40-48-42-48-48

0W-405W-20

不大于不大于

低溫啟動黏度/563604419

62005300594056105810660051305780423040006210

(mPa·s)000

(-35℃)(-30℃)

不大于不大于

低溫泵送黏度(無屈252243120

6000027200363002720031900600001960025000134001520056200

服應力時)(/mPa·s)000000

(-40℃)(-35℃)

運動黏度(100℃)/12.5~<15.315.37.78

13.6313.3713.6613.586.9~<9.39.1638.8717.819.2548.647

(mm2/s)16.3393

高溫高剪切黏度

不小于3.53.93.823.524.093.943.51不小于2.62.852.722.812.612.842.71

(150℃)/(mPa·s)

傾點/℃不高于-40-43-55-48-43-58-48不高于-35-43-36-42-41-47-42

9

項目標準指標生產數據標準指標生產數據

5W-305W-40

不大于不大于

低溫啟動黏度/

66004350471057705160386057006600555062905990541061405940

(mPa·s)

(-30℃)(-30℃)

不大于不大于

低溫泵送黏度(無屈

6000013700166163170027000153004050060000385003660055000395002369542100

服應力時)(/mPa·s)

(-35℃)(-35℃)

運動黏度(100℃)/12.5~<

9.3~<12.511.0411.1611.2310.7211.2411.3914.1614.4713.7514.2914.1914.23

(mm2/s)16.3

高溫高剪切黏度

不小于2.93.253.363.223.143.243.20不小于3.53.664.033.773.783.913.80

(150℃)/(mPa·s)

傾點/℃不高于-35-36-39-42-38-44-42不高于-35-38-42-42-41-36-42

10W-3010W-40

不大于不大于

低溫啟動黏度/

70005560416063504260591062307000525050406620553059106080

(mPa·s)

(-25℃)(-25℃)

不大于不大于

低溫泵送黏度(無屈

6000045400123002330017900132001740060000260001790020600261002310024100

服應力時)(/mPa·s)

(-30℃)(-30℃)

運動黏度(100℃)/12.5~<

9.3~<12.510.9511.4411.7311.3910.5511.5414.4714.0714.3614.8915.514.70

(mm2/s)16.3

高溫高剪切黏度

不小于2.93.383.423.203.553.313.30不小于3.53.613.913.713.644.23.72

(150℃)/(mPa·s)

傾點/℃不高于-30-36-39-39-36-39-42不高于-30-36-45-42-33-39-42

10

標準指標生產數據標準指標生產數據

項目

15W-4020W-50

不大于不大于

低溫啟動黏度/

70004920440065902720365064509500663040009050891066307700

(mPa·s)

(-20℃)(-15℃)

不大于不大于

低溫泵送黏度(無屈

600001880013100246009900174002080060000230001800055000270002210028900

服應力時)(/mPa·s)

(-25℃)(-20℃)

運動黏度(100℃)/12.5~<16.3~<

15.1115.5914.5414.1414.8114.5217.7417.6519.1918.4618.6618.61

(mm2/s)16.321.9

高溫高剪切黏度

不小于3.74.044.374.163.8024.124.02不小于3.74.694.595.164.65.094.90

(150℃)/(mPa·s)

傾點/℃不高于-25-34-36-33-34-27-33不高于-20-29-24-33-29-36-33

11

運動黏度(100℃)試驗方法增加GB/T30515。SAEJ300-2015中運

動黏度(100℃)測試方法采用的是ASTMD445,國內多家企業(yè)和檢測

機構提出采用相應黏度測定方法的需求。國標GB/T30515—2014《透明

和不透明液體石油產品運動黏度測定法及動力黏度計算法》修改采用ISO

3104:1994制定,該標準與ASTMD445標準技術內容基本一致。從與

GB/T265—1988試驗結果對比來看,測試結果可以滿足使用需要(見表

2),故增加該測試方法,方便產品的檢測。

SAEJ300-2015中高溫高剪切黏度試驗方法為ASTMD4683、ASTM

D4741、ASTMD5481和CECL-36-90。我國參照CECL-36-84制定了SH/T

0618—1995《高剪切條件下的潤滑油動力粘度測定法(雷范費爾特法)》,

等效采用ASTMD5481-96制定了SH/T0703—2001《潤滑油在高溫高剪

切速率條件下表觀粘度測定法(多重毛細管粘度計法)》,修改采用ASTM

D4741-00制定了SH/T0751—2005《高溫和高剪切速率下粘度測定法(錐

形塞粘度計法)》,此次修訂高溫高剪切黏度的測定采用SH/T0618、SH/T

0703和SH/T0751三種試驗方法,有爭議時以SH/T0751為仲裁方法,

與GB/T14906—2018《內燃機油黏度分類》一致。

表2GB/T30515—2014與GB/T265—1988試驗結果對比

運動黏度(100℃)/(mm2/s)

黏度等級

GB/T30515—2014GB/T265—1988

0W-208.1548.151

5W-208.7498.746

5W-208.3158.317

5W-3011.5711.58

5W-3012.1512.15

10W-4013.9813.99

15W-5018.9718.95

15W-5019.6219.60

20W-5018.5518.56

2.5.3泡沫特性

發(fā)動機運轉時,空氣在攪動下進入機油形成泡沫,發(fā)動機油中過多

的泡沫會影響機油潤滑性能,導致氣門挺桿故障。如果在高溫狀態(tài)下泡

沫不及時消除,會影響汽油機油的高溫性能。SF、SG、SH、SJ、SL和

GF-3質量等級泡沫特性指標限值與GB11121—2006中的要求保持不變,

GB11121—2006標準中高溫泡沫性(150℃)試驗方法腳注中規(guī)定“對于

12

SL和GF-3可根據需要確定是否首先進行步驟A試驗”,此次按照ASTM

D4485-19和API150918th等標準進行修改,規(guī)定“對于SJ、SL和GF-3

表3部分企業(yè)泡沫特性生產數據

質量等級項目標準指標不大于生產數據

泡沫性(泡沫傾向/泡

沫穩(wěn)定性)/(mL/mL)

24℃25/00/05/00/0

SF

93.5℃150/020/020/00/0

后24℃25/00/05/00/0

150℃————

泡沫性(泡沫傾向/泡

沫穩(wěn)定性)/(mL/mL)

24℃10/010/010/00/0

SG

93.5℃50/025/030/00/0

后24℃10/00/010/00/0

150℃報告40/070/030/0

泡沫性(泡沫傾向/泡

沫穩(wěn)定性)/(mL/mL)

24℃10/00/05/00/0

SJ

93.5℃50/05/040/00/0

后24℃10/00/05/00/0

150℃200/5050/0100/060/0

泡沫性(泡沫傾向/泡

沫穩(wěn)定性)/(mL/mL)

24℃10/05/05/00/0

SL、GF-3

93.5℃50/010/015/00/0

后24℃10/05/05/00/0

150℃100/040/060/040/0

泡沫性(泡沫傾向/泡

沫穩(wěn)定性)/(mL/mL)

24℃10/05/00/00/0

SM、GF-4

93.5℃50/010/020/00/0

后24℃10/05/00/00/0

150℃100/060/080/040/0

泡沫性(泡沫傾向/泡

沫穩(wěn)定性)/(mL/mL)

24℃10/00/00/00/0

SN、SN+

93.5℃50/00/010/00/0

后24℃10/00/00/00/0

150℃100/030/030/030/0

泡沫性(泡沫傾向/泡

沫穩(wěn)定性)/(mL/mL)

24℃10/00/05/05/0

GF-5

93.5℃50/00/020/010/0

后24℃10/00/05/05/0

150℃100/040/040/030/0

13

質量等級,應首先進行步驟A試驗”。增加SM、GF-4、SN、SN+、GF-5、

SP、GF-6A和GF-6B質量等級泡沫特性要求,與ASTMD4485-19和API

150918th中要求一致,腳注規(guī)定“應首先進行步驟A試驗”。24℃、93.5℃、

后24℃和150℃的泡沫傾向/泡沫穩(wěn)定性要求分別不大于10/0、50/0、10/0

和100/0,部分企業(yè)泡沫特性生產數據見表3,從國內產品數據看能夠達

到指標要求。SN、SN+和SP質量等級的0W-16、0W-20、5W-20、0W-30、

5W-30、10W-30黏度等級和GF-5、GF-6A、GF-6B質量等級24℃、93.5℃、

后24℃泡沫特性指標規(guī)定腳注“為1min后測定穩(wěn)定體積”,“對于GF-5、

SP、GF-6A和GF-6B,不應使用簡易試驗步驟”。

2.5.4蒸發(fā)損失

發(fā)動機油的揮發(fā)性是影響發(fā)動機油消耗的因素之一,高溫工況下油

品會有部分蒸發(fā),導致機油油耗增加、性能改變,蒸發(fā)損失可以指示機

油在使用條件下的揮發(fā)性。SF、SG、SH、SJ、SL和GF-3質量等級蒸發(fā)

損失指標限值與GB11121—2006中的要求保持不變,增加SM、GF-4、

SN、SN+、GF-5、SP、GF-6A和GF-6B質量等級泡沫特性要求。ASTM

D4485-19和API150918th中要求SL、GF-3、SM、GF-4、SN/SNPLUS、

GF-5質量等級蒸發(fā)損失同時滿足諾亞克法不大于15%和氣相色譜法不大

于10%的指標,而SP、GF-6A、GF-6B質量等級蒸發(fā)損失項目僅保留了

諾亞克法。國內兩種方法都有使用,諾亞克法應用較為普遍,根據國內

的使用情況,同時參照GB11121—2006中對蒸發(fā)損失的要求,將SL、

GF-3、SM、GF-4、SN/SN+、GF-5質量等級蒸發(fā)損失項目設置為滿足諾

亞克法或氣相色譜法的指標要求,有爭議時以諾亞克法為準,指標限值

與ASTMD4485-19和API150918th相同,部分企業(yè)蒸發(fā)損失生產數據

見表4,從國內產品數據看能夠達到指標要求。

GB11121—2006標準中氣相色譜法中方法3的試驗方法為ASTM

D6417,國內修改采用ASTMD6417—03制定了NB/SH/T0826—2010《發(fā)

動機油揮發(fā)度的測定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此次修訂將蒸發(fā)損失項目中

氣相色譜法試驗方法ASTMD6417修改為NB/SH/T0826。

14

表4部分企業(yè)蒸發(fā)損失生產數據

質量項目標準指標

生產數據

等級不大于

SF蒸發(fā)損失率/%5W-3010W-3015W-40

諾亞克法(250℃,1h)25201811.910.29.8

或氣相色譜法(371℃(5W-30(10W-(15W-

201715

餾出量)方法1)30)40)

SG蒸發(fā)損失率/%5W-3010W-3015W-40

諾亞克法(250℃,1h)25201811.312.18.6

或氣相色譜法(371℃(5W-30(10W-(15W-

201715

餾出量)方法1)30)40)

SJ蒸發(fā)損失率/%0W-20、5W-20、所有其

5W-30、10W-30他多級

諾亞克法(250℃,油

1h)222210.710.49.7

或氣相色譜法(371℃(5W-30(10W(15W-

餾出量))-40)40)

方法2

17

方法315

1715

SL、蒸發(fā)損失率/%

GF-3諾亞克法(250℃,1h)158.710.58.2

或氣相色譜法(371℃餾10

出量)

SM、蒸發(fā)損失率/%

GF-4諾亞克法(250℃,1h)157.48.311.1

或氣相色譜法(371℃餾10

出量)

SN、蒸發(fā)損失率/%

SN+諾亞克法(250℃,1h)15107.610.7

或氣相色譜法(371℃餾10

出量)

GF-5蒸發(fā)損失率/%

諾亞克法(250℃,1h)1511.810.39.7

或氣相色譜法(371℃餾10

出量)

2.5.5過濾性

發(fā)動機油過濾性試驗用于模擬評定發(fā)動機短期運行后儲存一段時間,

因水分及燃燒產物進入潤滑油而形成沉淀物和凝膠,導致機油過濾器堵

塞,造成下一次啟動時油品的流速變化。SF、SG、SH、SJ、SL和GF-3

質量等級蒸發(fā)損失指標限值與GB11121—2006中的要求保持不變,新增

15

的SM、GF-4、SN、SN+、GF-5、SP、GF-6A和GF-6B質量等級泡沫特

性要求指標設置與ASTMD4485-19和API150918th中一致,EOFT流

量減少和EOWTT流量減少(用0.6%/1.0%/2.0%/3.0%H2O)均要求不

大于50%,部分企業(yè)過濾性生產數據見表5,從國內產品數據看能夠達到

指標要求。

GB11121—2006標準中發(fā)動機油過濾性試驗(EOFT)流量減少采用

ASTMD6795測定,發(fā)動機油耐水性試驗(EOWTT)流量減少采用ASTM

D6794測定。國內現已修改采用ASTMD6795-02制定了SH/T0772—2005

《發(fā)動機油過濾性能測定法(經水和干冰處理及短時間加熱)》,修改采用

ASTMD6794—02制定了SH/T0791—2007《發(fā)動機油過濾性能測定法(經

水處理及長時間加熱)》,此次修訂將過濾性試驗方法修改為SH/T0772和

SH/T0791。

表5部分企業(yè)過濾性生產數據

質量標準指標

項目生產數據

等級不大于

過濾性/%50(5W-30、9.678.7915.42

EOFT流量減少10W-30)(5W-30)(10W-30)(15W-40)

SG

無要求

(15W-40)

過濾性/%

EOFT流量減少50-0.29.09-1.98

EOWTT流量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