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教案9篇_第1頁
高中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教案9篇_第2頁
高中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教案9篇_第3頁
高中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教案9篇_第4頁
高中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教案9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教案9篇高中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教案篇一一、教學內容分析在學生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一般特征的基礎上,本節(jié)課主要介紹信息技術的歷史,以及發(fā)展趨勢,并分析信息技術對社會的發(fā)展,科技進步以及個人生活學習的影響。二、教學對象分析信息技術基礎(必修)課程面對的是高一年級的新生,該年級的學生至少初中三年都接觸過信息技術課,大多學生思維敏捷、動手能力強,有獨立的思維能力,接受知識能力較強,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的學習,讓他們在課堂上能夠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信息技術的定義、發(fā)展歷程及各種信息技術之間的關系。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身邊的信息技術的發(fā)掘和對信息技術的歷史的探索,讓學生能夠了解信息技術的內容、應用和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合理使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習慣。四、教學重點1、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2、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五、教學難點1、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2、各種信息技術之間的關系。六、教學方法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法、提問法、引導法,師生一起小結等等。七、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復習:提問:信息的四個特征?新課導入教師活動:1、同學們,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這一節(jié)。首先,請大家用2分鐘的時間閱讀本節(jié)課開頭的一則資料回答問題:材料說明了什么?首先引導學生分析材料:在游客生命處于危機的時刻,他們利用什么工具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得到救助?學生1:手機。學生2:利用手機的微弱信號,發(fā)出求救信息才得以脫險。師生一起總結:這段材料說明信息及其信息技術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一、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歷史教師活動: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術:一切與信息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和評價等有關的技術都可以稱為信息技術??梢哉f有了人類就有了信息技術,在人類歷發(fā)生過了五次的信息技術革命:教師活動:給學生3分鐘看書第6頁,要求盡可能記住“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第一次:語言的使用第二次:文字的創(chuàng)造第三次:印刷術的發(fā)明第四次: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fā)明和普及第五次:計算機技術和現(xiàn)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只選擇兩點來講解,其余的在下節(jié)課通過因特網(wǎng)、學生間互助、探究來學習)1、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教師活動: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實際上是從操作系統(tǒng)這個成面上來講的。講解DOS和WINDOWS的區(qū)別。(簡單介紹)DOS實際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盤操作系統(tǒng))的簡稱。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基于磁盤管理的操作系統(tǒng)。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輸入命令來進行人機對話,并通過命令的形式把指令傳給計算機,讓計算機實現(xiàn)操作的。因此,作為用戶的我們要記憶大量繁鎖的命令,那樣才能用好計算機。WINDOWS:用的是GUI——鼠標/圖形用戶界面人機交互圖形化用戶界面設計,以可視化的圖形方式來呈現(xiàn)交互。舉例子:查找并運行QQ20xx.exe。WINDOWS如何實現(xiàn)(指定學生演示通過鼠標/圖形界面操作)DOS下如何實現(xiàn)(教師演示)c:回車c:>dirc:>cdProgramFilesc:>ProgramFiles>dirc:>ProgramFiles>cdTencentc:>Tencentc:>Tencent>dirc:>Tencent>qq20xx.exe通過講解、分析,讓學生逐步感受到從DOS到WINDOWS是越來越好的人機界面。(1)虛擬現(xiàn)實技術應用:建筑領域、外科醫(yī)生、軍事領域(2)語音技術語音識別技術,語音合成技術應用:語音輸入法、無人值守電話服務、專用語音直接翻譯機。(3)智能代理技術OFFICE助手可通過網(wǎng)絡進一步了解相關概念2、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個性化手機個性化的電視節(jié)目選擇學生活動:看書上第九頁資料1—33、越來越高的性價比教師活動:8bit=1B;1KB=210B;1MB=210KB;1GB=210MB;1TB=210GB教師活動:請同學注意觀察教材第十頁的表1-3。學生活動:認真看書上的表教師活動:從本張表你看出了什么問題?學生1:學生2:學生3:師生小結:年份越近的',性能越來越來好,價格越來越來低。教師活動:由于書中列舉的是20xx年以前的普通家用計算機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和價格,可以為學生列舉近幾年的配置讓學生了解。三、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學生活動:辯論《信息技術的利與弊》學生1:學生2:學生3:教師活動:面對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我們要客觀認識、揚長避短、合理而充分地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網(wǎng)絡犯罪形式:1)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末經許可便進入他人的計算機設施,破解他人密碼,使用他人的計算機資源;2)通過網(wǎng)絡向他人計算機系統(tǒng)散布計算機病毒;進行間諜活動,竊取、篡改或者刪除國家機密信息;3)進行商業(yè)間諜活動,竊取、篡改或者刪除企事業(yè)單位存儲的商業(yè)秘密和計算機程序;4)非法轉移資金;盜竊銀行中他人存款,進行各種金融犯罪等。5)利用網(wǎng)絡傳播有害信息,對他人進行誹謗、謾罵、恐嚇,制造謠言,傳播假新聞,擾亂社會秩序,傳播**、暴力、恐怖、迷信作品,毒害青少年;褻瀆宗教,破壞民族團結;進行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滲透活動等。教師活動:一起學習《全國青少年網(wǎng)絡文明公約》內容要善于網(wǎng)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wǎng)友。要維護網(wǎng)絡安全,不破壞網(wǎng)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四、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認識了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歷史(主要是五次革命)和趨勢(人性化和大眾化),也掌握了如何合理、科學和健康的使用信息技術。板書設計1.2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1、信息技術的概念2、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1)語言的使用(2)文字的創(chuàng)造(3)印刷術的發(fā)明(4)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和發(fā)明和普及(5)計算機技術與現(xiàn)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3、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1)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2)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3)越來越高的性價比4、合理使用信息技術避免沉迷于網(wǎng)絡和游戲五、課后任務: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篇二【教學重點】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越勢【教學難點】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環(huán)境】極域電子教室【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投影展示幾個信息技術的例子,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新課教學一、信息技術概念信息技術主要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現(xiàn)代通信手段實現(xiàn)獲取信息、傳遞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和顯示信息等的相關技術。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歷史1.五次信息技術革命:⑴語言的使用人口超過100萬的語言有140多種,其中漢語的使用人口最多,約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漢語是聯(lián)合國指定的六種工作語言之一,另外五種語言是英語、俄語、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有些語言則只為幾千乃至幾百人使用,如美洲的土著印第安語,中國的鄂倫春語、赫哲語。⑵文字的創(chuàng)造文字是在語言的基礎上誕生的,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人類語言的起源,距今至少有上百萬年,人類最早的文字誕生到今天,最多也不過五六千年。中國文字的發(fā)展,經過秦統(tǒng)一中國后,連續(xù)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jié)h字逐漸走向規(guī)范化。漢字的發(fā)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由此可知,歷史上任何一種新的字體,都是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的??傮w來說,楷書形成后,中國文字已基本定型。⑶印刷術的發(fā)明我國是印刷術的發(fā)源地,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印刷術,都是在我國印刷術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下發(fā)展起來的。印刷術的發(fā)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發(fā)展起了重大作用。印刷術和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并稱為我國古代科技的四大發(fā)明。它的發(fā)明和推廣應用,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因而被稱為「文明之母」。⑷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fā)明和普及電報:1844年5月24日,在座無虛席的國會大廈里,莫爾斯用他那激動得有些顫抖的雙手,操縱著他傾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電報機,向巴爾的摩發(fā)出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份電報:“上帝創(chuàng)造了何等奇跡!”19xx年“泰坦尼克”號撞到冰山后,發(fā)出電報“sos,速來,我們撞上了冰山?!睅子⒗镏獾摹凹永D醽啞碧柨洼啽緫軌蚓绕饠?shù)百條生命,但是這條船上的報務員不值班,因此沒有收到這條信息。從此以后,所有的輪船都開始了全天候的無線電信號監(jiān)聽。電話:1892年紐約芝加哥的電話線路開通。電話發(fā)明人貝爾第一個試音:“喂,芝加哥”,這一歷史性聲音被記錄下來。電視:經過長時間的艱苦奮斗和無數(shù)次失敗之后,貝爾德終于用電信號將人的形象搬上了屏幕。1929年,英國廣播公司允許貝爾德公司開展公共電視廣播業(yè)務。30年代以后,貝爾德又轉向了彩色電視的研究,并有所成就。⑸計算機技術與現(xiàn)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第一代:1946-1956年。第二代:1957-1963年。第三代:1964-1981年。第四代:1982-1989年三、信息的發(fā)展趨勢⑴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⑵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⑶越來越來高的性能價格比。四、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面對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我們要客觀認識、揚長避短、合理而充分地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上網(wǎng)對中學生的影響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小結1.每一次信息技術革命都推動了人類社會向更高層次發(fā)展。2.信息技術包含計算機和網(wǎng)絡技術。3.不只有五次信息技術革命,它隨著時代的變化,生產力的發(fā)展,不斷有新事物的產生。練習1.漢字的發(fā)展,大致可分哪四個階段?2.計算機的發(fā)展經歷的四個階段?3.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為我們服務?板書設計·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概念·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歷史·信息的發(fā)展趨勢高中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教案篇三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一、教學內容分析在學生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一般特征的基礎上,本節(jié)課主要介紹信息技術的歷史,以及發(fā)展趨勢,并分析信息技術對社會的發(fā)展,科技進步以及個人生活學習的影響。二、教學對象分析信息技術基礎(必修)課程面對的是高一年級的新生,該年級的學生至少初中三年都接觸過信息技術課,大多學生思維敏捷、動手能力強,有獨立的思維能力,接受知識能力較強,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的學習,讓他們在課堂上能夠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信息技術的定義、發(fā)展歷程及各種信息技術之間的關系。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身邊的信息技術的發(fā)掘和對信息技術的歷史的探索,讓學生能夠了解信息技術的內容、應用和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合理使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習慣。四、教學重點1、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2、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五、教學難點1、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2、各種信息技術之間的關系。六、教學方法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法、提問法、引導法,師生一起小結等等。七、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復習:提問:信息的四個特征?新課導入教師活動:1、同學們,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這一節(jié)。首先,請大家用2分鐘的時間閱讀本節(jié)課開頭的一則資料回答問題:材料說明了什么?首先引導學生分析材料:在游客生命處于危機的時刻,他們利用什么工具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得到救助?學生1:手機。學生2:利用手機的微弱信號,發(fā)出求救信息才得以脫險。師生一起總結:這段材料說明信息及其信息技術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一、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歷史教師活動: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術:一切與信息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和評價等有關的技術都可以稱為信息技術??梢哉f有了人類就有了信息技術,在人類歷發(fā)生過了五次的信息技術革命:教師活動:給學生3分鐘看書第6頁,要求盡可能記住“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第一次:語言的使用第二次:文字的創(chuàng)造第三次:印刷術的發(fā)明第四次: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fā)明和普及第五次:計算機技術和現(xiàn)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只選擇兩點來講解,其余的在下節(jié)課通過因特網(wǎng)、學生間互助、探究來學習)1、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教師活動: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實際上是從操作系統(tǒng)這個成面上來講的。講解DOS和WINDOWS的區(qū)別。(簡單介紹)DOS實際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盤操作系統(tǒng))的簡稱。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基于磁盤管理的操作系統(tǒng)。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輸入命令來進行人機對話,并通過命令的形式把指令傳給計算機,讓計算機實現(xiàn)操作的。因此,作為用戶的我們要記憶大量繁鎖的命令,那樣才能用好計算機。WINDOWS:用的是GUI——鼠標/圖形用戶界面人機交互圖形化用戶界面設計,以可視化的圖形方式來呈現(xiàn)交互。舉例子:查找并運行QQ2024.exe。WINDOWS如何實現(xiàn)(指定學生演示通過鼠標/圖形界面操作)DOS下如何實現(xiàn)(教師演示)c:回車c:\>dirc:\>cdProgramFilesc:\>ProgramFiles>dirc:\>ProgramFiles>cdTencentc:\>Tencentc:\>Tencent>dirc:\>Tencent>qq2024.exe通過講解、分析,讓學生逐步感受到從DOS到WINDOWS是越來越好的人機界面。(1)虛擬現(xiàn)實技術應用:建筑領域、外科醫(yī)生、軍事領域(2)語音技術語音識別技術,語音合成技術應用:語音輸入法、無人值守電話服務、專用語音直接翻譯機。(3)智能代理技術OFFICE助手可通過網(wǎng)絡進一步了解相關概念2、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個性化手機個性化的電視節(jié)目選擇學生活動:看書上第九頁資料1—33、越來越高的性價比教師活動:8bit=1B;1KB=210B;1MB=210KB;1GB=210MB;1TB=210GB教師活動:請同學注意觀察教材第十頁的表1-3。學生活動:認真看書上的表教師活動:從本張表你看出了什么問題?學生1:……學生2:……學生3:……師生小結:年份越近的,性能越來越來好,價格越來越來低。教師活動:由于書中列舉的是2024年以前的普通家用計算機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和價格,可以為學生列舉近幾年的配置讓學生了解。三、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學生活動:辯論《信息技術的利與弊》學生1:……學生2:……學生3:……教師活動:面對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我們要客觀認識、揚長避短、合理而充分地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網(wǎng)絡犯罪形式:1)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末經許可便進入他人的計算機設施,破解他人密碼,使用他人的計算機資源;2)通過網(wǎng)絡向他人計算機系統(tǒng)散布計算機病毒;進行間諜活動,竊取、篡改或者刪除國家機密信息;3)進行商業(yè)間諜活動,竊取、篡改或者刪除企事業(yè)單位存儲的商業(yè)秘密和計算機程序;4)非法轉移資金;盜竊銀行中他人存款,進行各種金融犯罪等。5)利用網(wǎng)絡傳播有害信息,對他人進行誹謗、謾罵、恐嚇,制造謠言,傳播假新聞,擾亂社會秩序,毒害青少年;褻瀆宗教,破壞民族團結;進行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滲透活動等。教師活動:一起學習《全國青少年網(wǎng)絡文明公約》內容要善于網(wǎng)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wǎng)友。要維護網(wǎng)絡安全,不破壞網(wǎng)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四、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認識了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歷史(主要是五次革命)和趨勢(人性化和大眾化),也掌握了如何合理、科學和健康的使用信息技術。板書設計1.2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1、信息技術的概念2、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1)語言的使用(2)文字的創(chuàng)造(3)印刷術的發(fā)明(4)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和發(fā)明和普及(5)計算機技術與現(xiàn)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3、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1)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2)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3)越來越高的性價比4、合理使用信息技術避免沉迷于網(wǎng)絡和游戲五、課后任務:教師活動:請同學課后準備下面的材料以備下節(jié)課用1、利用因特網(wǎng)查找“中學生上網(wǎng)的利與弊”有關資料。2、利用因特網(wǎng),查找有關“虛擬現(xiàn)實技術”、“語音技術”、“智能代理技術”等的相關資料,并進行隨堂提問,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高中信息技術教案篇四一、教學目標1.概括出多媒體作品的界面設計元素與內容,會運用界面設計原則制作優(yōu)秀的作品界面。2.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提升合理利用原則與方法設計優(yōu)秀界面作品的能力。3.培養(yǎng)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審美意識。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多媒體作品設計的原則?!倦y點】合理運用界面設計原則制作優(yōu)秀的作品。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上課伊始,教師帶領觀看《京劇宛》網(wǎng)站,引導學生從色彩、布局與導航思考,簡要說明界面設計的重要性,并提問學生怎樣才能設計出一個好界面呢?它要遵循哪些原則?——引入新課《布局設計》。(二)新課講授任務一:作品感知教師利用多媒體投影呈現(xiàn)優(yōu)秀界面作品《快樂校園》,并將班級學生按學習小組進行分組,引導學生思考問題:1.作品界面有什么內涵,從哪些信息可以體現(xiàn);2.作品在色彩方面有什么內涵。教師提示學生:布局設計是站在全局的立場上去觀察,在欣賞作品時要注意其整體風格,不要過分注意作品的具體內容,是“瀏覽”作品。學生觀察結束后教師隨機進行提問,最終歸納出該多媒體作品的特點有:這是一個充滿優(yōu)良傳統(tǒng)與團結活潑的校園,是快樂的;畫面各元素布局精美,內容豐富明朗。色彩以淺藍色為主,表示校園美麗、潔凈、安定,是讀書的好地方。任務二:設計原則和方法參照教材內容,教師設計6個問題。1.你認為作品的設計要遵循什么原則?2.如何進行界面的布局?3.如何突出主題?4.如何使用色彩?5.如何使用文字?6.如何設置交互功能?學生根據(jù)書本給出的原則,圍繞以上問題分組討論,并記錄相應結果。在學生討論交流時,教師結合學生提交信息總結、布局設計與美術設計,簡要講解交互設計,特別按鈕在界面上的位置、大小。討論結束后,各個小組將討論結果進行交流和匯總。教師根據(jù)學生討論成果強調設計一個界面的各種原則和方法:界面布局要一致;簡明清晰要突出主題;文字、色彩要搭配;交互設計要方便。最后對學生的成果進行點評。(三)鞏固提高通過瀏覽常見網(wǎng)頁界面的布局與顏色知識,拓展自己的視野,彌補課堂知識。(四)小結作業(yè)小結:學生總結,教師補充的形式進行本節(jié)課的小結。作業(yè):對多媒體作品《偉大的祖國》進行界面布局設計。四、板書設計高中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教案篇五教師活動:請同學課后準備下面的材料以備下節(jié)課用1、利用因特網(wǎng)查找“中學生上網(wǎng)的利與弊”有關資料。2、利用因特網(wǎng),查找有關“虛擬現(xiàn)實技術”、“語音技術”、“智能代理技術”等的相關資料,并進行隨堂提問,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一、教學目標分析:“信息與信息技術”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基礎》模塊第一章內容。作為本書的第一章,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對信息和信息技術做進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學生能從宏觀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術,并形成整體認識,為后面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準備。通過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列舉出身邊的各種信息,感受信息的豐富性;能舉例說明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夠說出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能夠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歷史;能夠體會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體驗信息技術發(fā)展的變化,認識到信息技術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二、教學內容分析:本章主要包括兩大塊:1、豐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鋪墊性內容,與學生們的學習、生活緊密聯(lián)系,簡單易懂,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點內容,理論性較強,是教學的難點;2、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則從信息文化的角度來描述信息技術的大眾化和人性化,將技術的發(fā)展寓于信息文化的發(fā)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主要是讓學生知道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使用不當都會給人們帶來負面的影響。這一塊的內容都是教學重點,后兩者的內容也是本章的難點。三、學生學習狀態(tài)分析: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對知識應用和遷移能力已經比較強。這一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是比較成熟的,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思維也是比較活躍,能夠和同學一起來進行一些問題的探討、交流。他們有著廣闊的視野、強烈的使命感,關注信息技術在生活及其周邊的影響。四、教學重點:1、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2、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五、教學難點:1、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六、教學方法: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法、提問法、引導法,師生一起小結等等。教學過程:復習:提問:信息的四個特征?新課導入教師活動:1、同學們,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這一節(jié)。首先,請大家閱讀本節(jié)開頭的一則新聞:問題:上面的故事說明了什么?信息及其信息技術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一、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歷史教師活動: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術:一切與信息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和評價等有關的技術都可以稱為信息技術??梢哉f有了人類就有了信息技術,在人類歷發(fā)生過了五次的信息技術革命:教師活動:給學生3分鐘看書第6頁,要求盡可能記住“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第一次:語言的使用第二次:文字的創(chuàng)造第三次:印刷術的發(fā)明第四次: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fā)明和普及第五次:計算機技術和現(xiàn)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只選擇兩點來講解,其余的在下節(jié)課通過因特網(wǎng)、學生間互助、探究來學習)1、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教師活動: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實際上是從操作系統(tǒng)這個成面上來講的。講解DOS和WINDOWS的區(qū)別。(簡單介紹)DOS:DOS實際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盤操作系統(tǒng))的簡稱。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基于磁盤管理的操作系統(tǒng)。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輸入命令來進行人機對話,并通過命令的形式把指令傳給計算機,讓計算機實現(xiàn)操作的。因此,作為用戶的我們要記憶大量繁鎖的命令,那樣才能用好計算機。WINDOWS:用的是GUI——鼠標/圖形用戶界面人機交互圖形化用戶界面設計,以可視化的圖形方式來呈現(xiàn)交互。舉例子:查看文件,復制文件,刪除文件(1)WINDOWS如何實現(xiàn)(學生演示)(2)DOS下如何實現(xiàn)(教師演示)通過講解、分析,讓學生逐步感受到從DOS到WINDOWS是越來越好的人機界面。①虛擬現(xiàn)實技術應用:建筑領域、外科醫(yī)生、軍事領域②語音技術語音識別技術,語音合成技術應用:語音輸入法、無人值守電話服務、專用語音直接翻譯機。③智能代理技術OFFICE助手可通過網(wǎng)絡進一步了解相關概念2、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壁紙、個性化簽名(QQ)、個性化鈴聲認真看書上第九頁資料3、越來越高的性價比教師活動:請同學注意觀察教材第九頁的表。學生活動:認真看書上的表教師活動:從本張表你看出了什么問題?學生1:學生2:學生3:師生小結:年份越來越來大,性能越來越來好,價格越來越來低。三、合理使用信息技術辯論:信息技術的利與弊解釋三種觀點:(1)做作業(yè)時,我從網(wǎng)上拷貝別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嗎?(2)上網(wǎng)就是聊天、灌水,還能做些什么?(3)在網(wǎng)上,誰也不會知道我是誰?我說什么或做什么都無關緊要。實踐:利用因特網(wǎng),查找有關“虛擬現(xiàn)實技術”、“語音技術”、“智能代理技術”等的相關資料,下節(jié)課提問。高中信息技術教案篇六一、教學目標1.能夠歸納出病毒的五種特性和病毒的種類。2.通過分析實例、小組合作等方法,提高歸納總結、合作探究知識的能力。3.在分析、探究的過程中,認識到病毒帶來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識。二、教學重難點【重點】計算機病毒的特性及種類?!倦y點】計算機病毒的特性。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CIH病毒爆發(fā)的案例,讓學生觀察案例中病毒的攻擊給人們帶來了什么樣的危害。學生能夠答出交通系統(tǒng)失靈、單位混亂、工廠停工。教師進行解釋說明:全世界至少有6000萬臺計算機同時遭受到CIH病毒的侵害,它能夠破壞硬盤數(shù)據(jù),引起系統(tǒng)崩潰。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計算機病毒呢?計算機病毒又有什么特性呢?從而引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二)新課講授1.計算機病毒的特性教師激發(fā)學生思考:在生活中經常聽到“病毒”一詞,計算機病毒和生活中的'病毒是不是同一種含義呢?若不是,那計算機病毒到底是什么呢?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本,歸納出計算機病毒的定義,完成后提問一名學生回答?!静皇峭环N含義,生活中的病毒能夠讓人或者動物生病,計算機病毒則是一組計算機指令或程序代碼,能夠破壞計算機中的數(shù)據(jù),并能夠進行自我復制】教師表揚學生歸納能力強后總結:病毒是生物學領域的術語,因為計算機病毒與病理學上的病毒具有相類似的特性,因此稱之為計算機病毒。教師再次提問學生:生物上的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宿主細胞上,那么計算機病毒能夠獨立存在嗎?【計算機病毒不能獨立存在,也需要寄生,可以是文件,也可以是程序】教師評價學生思維活躍并總結:計算機病毒不能以一個單獨程序出現(xiàn)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中,需要依附在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可執(zhí)行文件或數(shù)據(jù)文件中,這就是計算機病毒的特性之一——寄生性。教師布置任務:計算機病毒還具有哪些特性?組織學生以信息技術興趣小組為單位,從網(wǎng)上查找典型的計算機病毒,分析、討論它們具有的特性。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指導,討論結束后,請小組代表匯報。其中一組討論結果是【病毒具有傳染性和破壞性,病毒在一個公司的電腦中會得到快速的傳染,并且能夠破壞電腦中的文件,還會出現(xiàn)死機】另外一組補充【病毒具有爆發(fā)性,比如圣誕節(jié)病毒只在12月25日發(fā)作,黑色星期五病毒只要是每個月13號是星期五就會發(fā)作】教師表揚學生檢索認真準確,回答全面。教師進行補充:計算機病毒還具有潛伏性,有時會潛伏一段時間不發(fā)作,使人們感覺不到已經感染了病毒,使其傳播范圍更為廣泛。教師順勢提出問題:病毒是怎樣實現(xiàn)隱藏的呢?如何不被發(fā)現(xiàn)?【產生變體隱藏,使感染的文件屬性不變,使用反跟蹤方法】教師詢問學生:病毒的破壞性體現(xiàn)在哪里呢?【破壞文件、程序,破壞硬盤】教師補充:對計算機系統(tǒng)的各種資源進行破壞是計算機病毒生存、傳染的最終目的,輕者會降低工作效率,嚴重的可能導致系統(tǒng)崩潰。2.計算機病毒的種類計算機病毒的種類有很多,那病毒可以從哪些角度進行分類?有哪些類型的病毒?學生以信息技術興趣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完成后由小組代表匯報。其中一組討論結果是【可以從破壞情況來分,分為良性和惡性。也可以從受感染的計算機系統(tǒng)來分,比如Windows型、網(wǎng)絡型】另外一組補充【可以從計算機病毒基本類型分類,比如可執(zhí)行文件型、宏病毒、特洛伊木馬型病毒等】教師順勢提問:可執(zhí)行文件型病毒和宏病毒分別感染什么類型的文件?!究蓤?zhí)行文件型病毒可以感染。exe、.com等文件,而宏病毒可以感染。doc、.xls等文件】教師表揚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透徹。(三)鞏固提高在學生了解了計算機病毒的特性及種類后,教師拋出問題:怎么樣預防計算機中病毒?教師組織學生以同桌為單位,討論病毒預防的方法,討論結束后小組匯報,看哪個小組能夠回答的又多又準確。安裝殺毒軟件,使用U盤先殺毒,不打開不明鏈接,要從官網(wǎng)下載軟件。教師點評學生討論積極,對知識理解透徹。(四)小結作業(yè)小結:教師提問計算機病毒的特性。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點評學生對知識掌握得牢固。作業(yè):思考計算機感染病毒的癥狀有哪些?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篇七一、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歷史及各種信息技術之間的關系。

2、體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變化。3、引導學生善意對待信息技術、健康使用信息技術。二、教學重點

1、了解各種信息技術之間的關系。

2、健康使用信息技術三、教學難點:體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變化[教學環(huán)境]:教室、大屏幕投影[教學素材準備]:語音輸入軟件[教學過程]

引入:

用手語代替老師平時叫“上課”。

在黑板上板書“上課”兩字代替老師平時叫“上課”。

引出信息技術一、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

問題1:請用一句話(16字以內)概括各次信息技術革命之間的關系。(分小組交流,每小組推薦一條概括的最好的)(8分鐘)(教師簡單小結)

問題2:在五次信息技術革命里,哪次是我們中國人的智慧。

問題3:大家說第六次、第七次信息技術革命會是什么?會是我們中國人的智慧嗎?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1、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讓學生了解20世紀最偉大的十個人機界面裝置,簡單介紹按鍵式電話、操作系統(tǒng)。

(1)虛擬現(xiàn)實技術(提供網(wǎng)址,讓學生回家試)

(2)語音技術(讓兩位學生做實驗,實驗結果投影出來)(10分鐘)

(3)智能代理技術(打開office助手,體驗一下)

2、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簡單點一下)

3、越來越高的性能價格比(簡單點一下)三、合理使用信息技術

問題:中學生不能合理使用信息技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應該怎樣做才能做到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學生先總結原因再總結如何合理使用)四、小結,布置作業(yè)(p11實踐2)提醒學生:故事的形式(時間、地點、人物)(不能少于250字)。請學生課后討論一下(p11綜合實踐1),把課堂延伸一下。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篇八1.2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一、

教學目標分析:“信息與信息技術”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基礎》模塊第一章內容。作為本書的第一章,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對信息和信息技術做進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學生能從宏觀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術,并形成整體認識,為后面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準備。通過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列舉出身邊的各種信息,感受信息的豐富性;能舉例說明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夠說出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能夠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歷史;能夠體會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體驗信息技術發(fā)展的變化,認識到信息技術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二、

教學內容分析:本章主要包括兩大塊:1、豐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鋪墊性內容,與學生們的學習、生活緊密聯(lián)系,簡單易懂,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點內容,理論性較強,是教學的難點;2、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則從信息文化的角度來描述信息技術的大眾化和人性化,將技術的發(fā)展寓于信息文化的發(fā)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主要是讓學生知道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使用不當都會給人們帶來負面的影響。這一塊的內容都是教學重點,后兩者的內容也是本章的難點。三、

學生學習狀態(tài)分析: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對知識應用和遷移能力已經比較強。這一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是比較成熟的,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思維也是比較活躍,能夠和同學一起來進行一些問題的探討、交流。他們有著廣闊的視野、強烈的使命感,關注信息技術在生活及其周邊的影響。四、

教學重點:1、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2、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五、

教學難點:1、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六、

教學方法: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法、提問法、引導法,師生一起小結等等。教學過程:復習:提問:信息的四個特征?新課導入教師活動:1、同學們,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這一節(jié)。首先,請大家閱讀本節(jié)開頭的一則新聞:問題:上面的故事說明了什么?信息及其信息技術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一、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歷史教師活動: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術:一切與信息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和評價等有關的技術都可以稱為信息技術??梢哉f有了人類就有了信息技術,在人類歷史上發(fā)生過了五次的信息技術革命:教師活動:給學生3分鐘看書第6頁,要求盡可能記住“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第一次:語言的使用第二次:文字的創(chuàng)造第三次:印刷術的發(fā)明第四次: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fā)明和普及第五次:計算機技術和現(xiàn)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二、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只選擇兩點來講解,其余的在下節(jié)課通過因特網(wǎng)、學生間互助、探究來學習)1、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教師活動: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實際上是從操作系統(tǒng)這個成面上來講的。講解dos和windows的區(qū)別。(簡單介紹)dos:dos實際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盤操作系統(tǒng))的簡稱。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基于磁盤管理的操作系統(tǒng)。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輸入命令來進行人機對話,并通過命令的形式把指令傳給計算機,讓計算機實現(xiàn)操作的。因此,作為用戶的我們要記憶大量繁鎖的命令,那樣才能用好計算機。windows:用的是gui——鼠標/圖形用戶界面人機交互圖形化用戶界面設計,以可視化的圖形方式來呈現(xiàn)交互。舉例子:查看文件,復制文件,刪除文件(1)

windows如何實現(xiàn)(學生演示)(2)

dos下如何實現(xiàn)(教師演示)通過講解、分析,讓學生逐步感受到從dos到windows是越來越好的人機界面。①虛擬現(xiàn)實技術應用:建筑領域、外科醫(yī)生、軍事領域②語音技術語音識別技術,語音合成技術應用:語音輸入法、無人值守電話服務、專用語音直接翻譯機。③智能代理技術office助手可通過網(wǎng)絡進一步了解相關概念2、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壁紙、個性化簽名(qq)、個性化鈴聲認真看書上第九頁資料3、越來越高的性價比教師活動:請同學注意觀察教材第九頁的表。學生活動:認真看書上的表教師活動:從本張表你看出了什么問題?學生1:……學生2:……學生3:……師生小結:年份越來越來大,性能越來越來好,價格越來越來低。

三、

合理使用信息技術辯論:信息技術的利與弊解釋三種觀點:(1)做作業(yè)時,我從網(wǎng)上拷貝別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嗎?(2)上網(wǎng)就是聊天、灌水,還能做些什么?(3)在網(wǎng)上,誰也不會知道我是誰?我說什么或做什么都無關緊要。實踐:利用因特網(wǎng),查找有關“虛擬現(xiàn)實技術”、“語音技術”、“智能代理技術”等的相關資料,下節(jié)課提問。教學反思:1、教材所涉及面廣,內容多,如果不進行取舍,就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況:老師滔滔不絕,學生不知所云。因此,精心的備課,有目的的取舍。對老師而言,不會疲憊于沒完沒了的講解,學生也不會有那么大的壓力,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例如,在涉及到“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時,我只講了“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和“性價比”,而其它的則要求學生在下節(jié)通過因特網(wǎng)來輔助完成。2、如何將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與學生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在講到“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術”這一內容,我將全班同學分成兩組,以辯論的形式,分別列舉信息技術(網(wǎng)絡,電視)的優(yōu),缺點,學生能將大部分的優(yōu),缺點敘述出來,但本節(jié)課的關鍵是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明辨是非,真正合理使用信息資源。這還需要從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對學生加以正確指導。高中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教案篇九【教學內容分析和設計】《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教育科學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術基礎》第一章第二節(jié)的內容。由于這個內容理論性較強,如果只是由教師來講,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所以我準備在教師的引導下,舉出現(xiàn)象,讓學生進行探討,然后歸納獲得知識?!窘虒W對象分析】上一節(jié)課,學生已經了解了信息的基本特征,對信息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對“信息技術”的了解卻很模糊,一般把信息技術等同于計算機技術。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是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一個重點。在體驗信息技術發(fā)展這項教學內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